(完整word版)初中显微镜结构及使用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一、探索生命的器具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目镜长度与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倍数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顺下逆上)、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使物象变得更加清晰)、反光镜(反射光线)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装;对光;观察(原则:先下后上,先低后高,先粗后细);收镜3.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剪,镊子计量器具:天平,量筒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等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跟实际物像呈180度旋转,不影响顺时针、逆时针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视野中污点只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
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若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懂,则污点在物镜上。
6.显微镜下的气泡和细胞区别:形状规则、边缘黑而中间亮白;用镊子轻压盖玻片能变形或移动的是气泡,反之为细胞。
7.高倍镜和低倍镜比较,高倍镜的细胞体积大,数量小,视野暗。
8.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净(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净),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未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取(取生物材料——薄而透明)、浸(浸在水中)、展(展平,否则会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重叠)、盖(注意盖法,防止产生气泡)、染。
9.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浓度为0.9%的盐水)。
最后染色时都滴碘液(在盖玻片一侧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两到三次)10.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二、探究生命的方法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前提)、作出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可以与结论不符)、实验(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设计实验时,要设计对照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变量),增加重复次数是为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
中考生物实验: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中考生物实验: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通常由镜筒、物镜、目镜、载物台、焦距调节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中,物镜和目镜是显微镜的核心部件,物镜接近标本,目镜接近人的眼睛。
二、显微镜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取出显微镜后,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
然后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
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遮光器、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眼睛。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压片与低倍镜下观察
将所要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下观察
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请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5、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要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需要注意的是,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
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 物镜:位于显微镜底部,负责放大待观察物体的镜头。
2. 目镜:位于显微镜顶部,负责放大物镜所成像的物体。
通常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倍数的目镜。
3. 镜筒:连接物镜和目镜的部分,使物镜、目镜和目标成像在同一轴线上。
4. 准直光源:为了照亮待观察物体而放置在底部的光源,例如白炽灯、LED灯等。
该光源通常包括一个准直装置,以确保光线通过样本均匀且聚焦。
5. 旋转物镜转盘:显微镜通常具有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转盘允许用户选择不同倍数的物镜。
6. 反射镜:位于底部,其作用是将光线从底部的准直光源反射到物镜上。
7. 台座和调节装置:提供显微镜的支持和调节。
使用方法:
1. 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台板上,并使用夹子或其他固定装置固定。
2. 转动物镜转盘,将所需的物镜移动到光轴上。
3. 打开准直光源,并使用反射镜将光线反射到物镜上。
4. 通过旋转调节装置,使物镜与样品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成像。
5. 使用目镜调节焦距,以获得清晰的放大图像。
6. 使用台座调节装置,可以改变样品在视野中的位置和旋转方向,以便更好地观察。
7. 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保持适当的照明和调焦,以获得清晰而准确的图像。
8. 使用完毕后,切记关闭准直光源,清理显微镜并保持其干燥和安全。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包括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压片夹、物镜转换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等。
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等。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调整显微镜的位置和角度,直到看到清晰的视野。
2. 调整目镜和物镜的距离,使视野中的物像和分划板清晰。
3. 如果使用低倍镜观察,可以通过转动粗准焦螺旋来调节物镜与标本的距离,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如果使用高倍镜观察,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需要放大观察的结构,然后换高倍镜,并稍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看清物像。
4. 如果需要测量细胞大小等数据,可以使用测量目镜和测微尺等工具,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细胞的长度和直径等参数。
在使用显微镜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使用前应该先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熟悉操作步骤和方法。
2. 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或摔落。
3. 使用后应该及时清洁和保养显微镜,避免长期不用造成损坏。
4. 特别是在进行高倍镜观察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太高的放大倍数,以免导致图像失真或无法清晰观察到细胞的结构。
总之,正确地使用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形态,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支架:显微镜的主体结构,用于支撑和固定其他部件。
2.桥臂:连接镜筒和支架的部分,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3.眼镜筒:放置镜片,并通过放大镜片上的目镜观察物体。
4.镜头:由一个或多个透镜组成,用于放大物体并产生清晰的图像。
5.物镜:位于镜筒上方的透镜,能够调节视野的焦距和放大倍数。
6.台架:显微镜下方的平台,用于放置待观察的物体。
7.台夹:固定样品的装置,可以调整和固定样品的位置。
8.光源:通常是一颗白炽灯泡或LED灯,用于照亮样品。
9.视网膜屏:通过调整来调节光源的强弱和方向。
二、显微镜的使用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准备样品:样品可以是一小片植物组织、昆虫的部分、细菌等。
样品需要被制备成薄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2.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调节光源使其照亮样品。
可以通过视网膜屏来控制光源的强弱和方向,确保样品能够被适当地照亮。
3.定位样品:将样品放在台架上,使用台夹将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确保样品在显微镜下可见并不会移动。
4.调节物镜:选择低倍物镜,将其对准样品。
使用焦距调节旋钮调整视野的焦距,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5.调节放大倍数:在观察到清晰的图像后,可以更换高倍物镜以获得更大的放大倍数。
在更换物镜时,需要重新调整焦距以确保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6.观察和记录:使用目镜来观察样品,并可以使用笔和纸记录观察到的结果和细节。
7.清洁和关闭:观察完成后,应当关闭显微镜,并将镜片和样品清洁干净,以便下一次使用。
总结:显微镜的使用可以提供学生观察和研究细胞和微生物的机会。
通过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正确使用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进行生物学的学习。
学习使用显微镜,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更深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人教七上生物.1显微镜结构图及使用方法课件(人教版生物)

7. 视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
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8.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视察标本时,发现
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
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
粗准焦螺旋 9
细准焦螺旋
10
镜臂
11
通光孔 12
压片夹
13
镜柱
14
1 目镜
2
镜筒
3 转换器
4 物镜
5 载物台
6
遮光器 7 反光镜
8 镜座
实验一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用眼视察的镜头)
(使物像清楚) (使物像更清楚)
(握镜的部位)
(支持镜柱以 上的部件)
(连接目镜和物镜)
(安装物镜)
(接近物体的镜头)
(放置玻片标本)
(调节光线强弱) (固定标本) (使光线经过通 光孔反射上来)
(稳定镜身)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10x 12.5x
镜头长度
长 短
透镜大小
大 小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镜筒长度
镜 口
放镜透 大头镜
率 倍长大
数度小
盖 10x
玻
短大
片
厚 40x
度
长小
显微镜基础知识和应用
三、视察
把所要视察的 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用 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 光孔
左眼向目镜 内看,同时逆时针 方向转动粗焦螺旋, 使镜筒慢慢上长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 螺旋,使看到的物
像更加清楚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1 目镜目镜是显微镜中放置眼睛的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镜筒”。
目镜一般由两到三个透镜组成,通过调节目镜镜筒的高度和焦距来实现对物体的放大。
1.2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中放置在物体附近的部分,由多个透镜组成。
物镜的放大倍数通常比目镜大,常见的物镜有4倍、10倍和40倍等。
物镜与目镜的组合可以得到显微镜的最终放大倍数。
1.3 台架台架是显微镜的支撑部分,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
台架上通常还有一些调节装置,如粗调和细调,用于控制镜筒的高度和焦距。
1.4 光源光源是显微镜用于照明样本的部分,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和荧光灯。
光源一般位于显微镜的底部,并通过透镜系统使样本获得足够的光线。
1.5 装片夹装片夹是用于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上的部分,一般由两个夹具组成。
装片夹可以通过旋钮调节夹具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样本。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需要以下步骤:2.1 调整目镜先调整目镜,使其合适的高度和焦距,以便观察样本时能够清晰看到图像。
通常,目镜需要调整至与眼睛的距离约为10厘米,然后通过转动目镜调节螺旋使视场对准。
2.2 装置样本用装片夹将样本夹在显微镜的台架上,并通过调节旋钮使样本与物镜的透镜靠近。
确保样本在装片夹中夹紧,避免移动时样本掉落或晃动。
2.3 确定放大倍数通过转动物镜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常见的物镜有4倍、10倍和40倍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倍数。
2.4 调整焦距用粗调装置将镜筒与物镜的透镜靠近,然后使用细调装置使图像变得清晰。
逐渐转动细调装置直到获得最清晰的图像,并确保图像仍然在视场范围内。
2.5 观察和记录通过目镜观察样本,并根据需要记录下所见的图像或数据。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物镜和焦距来改变放大倍数和焦点位置,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2.6 清洁和保养使用完显微镜后,及时清洁物镜、目镜和装片夹上的任何污渍。
(完整word版)显微镜标准操作规程

显微镜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订显微镜的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各类检定菌及物料的显微镜鉴别。
责任:显微镜操作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程序:1.显微镜主要包括物镜、目镜、聚光镜、反射镜四部分。
还包括照明光源、滤光片、载玻片和盖玻片。
2.采光2.1用低倍镜对准栽物台中央之圆孔。
2.2打开光圆对好光源(不能直接对太阳光)。
3.观察照明是否良好,视野是否均匀。
4.调节焦距:从侧面注视物镜头,将大螺旋把镜筒转下,至镜头将接近标本玻片为止(注意两者不能相碰,避免损坏),再从目镜观察,同时将大螺旋把镜筒慢慢转上,至视野内可见物象为止,再用小螺旋调节光线,以供视野内可见物象为止,再用小螺旋调节至物象清楚。
5.调节光线:使用聚镜或光圈调节光线,以供视野适宜光度。
6.观察步骤6.1先用低倍镜观察全景,再转高倍镜进行局部观察。
6.2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必须在低倍镜下把目视移到视野中心,然后把镜筒转上,再转动物镜转盘,将高倍镜对准标本,然后调节焦距。
6.3镜检时,须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观察,以便右眼以绘图或记录。
6.4使用完毕,进行使用登记。
7.注意事项7.1拿镜时必须用右手紧握镜臂,左手平托镜座,注意放平放稳。
7.2使用时必须按步骤小心缓慢转动。
7.3使用高倍镜观察液体标本时,一定要加盖玻片,否则,不仅清晰度下降,而且试液会浸入高倍镜的镜头内,使镜片受到污染和腐蚀。
7.4显微镜应在清洁、干燥、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存在的工作室操作。
7.5要保持清洁,勿使尘埃、污物、手指等接触光学部分。
7.6镜内零件不得任意拆出,或与他镜调换。
7.7用完后,把镜臂复原,物镜转成人字形,接近载物台。
7.8擦拭光学系统,必须用镜头纸,不准用毛巾、手帕、衣服擦拭,更严禁用手擦拭。
乙醚、酒精不可用得过多,以免脱胶。
镜片表面有一层紫兰色的透光膜,不要误作污物来擦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
a.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b.作用:放大物象
c.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注: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2. 物镜
a.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b.作用:放大物象
c.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d.有低倍物镜、高倍物镜两种
注: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 反光镜
a.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b.作用:反射光线
c.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注: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4. 遮光器
a.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b.作用:调节通光量
注:光圈越大,视野会变得越亮
5. 粗准焦螺旋
a.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b.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注:向内(后)旋转时镜筒大幅度上升,向外(前)旋转时镜筒大幅度下降
6. 细准焦螺旋
a.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b.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注:向内(后)旋转时镜筒小幅度上升,向外(前)旋转时镜筒小幅度下降
找象用粗准焦螺旋,找清晰的象用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使用:
1、安放
将显微镜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距载物台约1-2厘米的距离。
②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同时调节反光镜,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
将载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使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两端。
4、调焦
①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将物镜降至靠近标本左右时停止。
②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直到视野中出现物象,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5、观察
①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央。
②后高倍镜观察。
转动转换器,使高配镜对准通光孔。
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
注: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物)的移动方向相反。
象与物体上下左右都相反(倒像)。
6、整理
(1)上升镜筒,物镜呈“八”字形朝前下降镜筒
(2)关掉集光器,垂直反光镜。
(3)装入箱子,放在桌子左边。
使用注意事项:
1、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
切勿用一只手斜提,前后摆动,防止目镜滑出跌落。
2、揩试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尘或污物,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
切勿用手指、手帕、纱布和普通纸擦。
3、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以免使光轴发生弯曲或弄脏镜头。
4、镜检时,如有必要使镜筒倾斜,注意倾斜角度不能超过45,以免整个镜体重心不稳而翻倒。
5、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机件损伤,调节失灵。
6、镜检时,坐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物象,用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
两眼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
7、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一面使镜筒下降,这样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而损坏;也不能持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一直上升,这样会使镜筒内的齿板和齿轮脱钩,以致镜筒跌出。
8、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
如使用新鲜材料做临时装片,必须在载玻片上加盖盖玻片。
切勿让材料、水滴、试剂接触物镜和载物台。
如沾上,应立即揩擦干净,以免镜头等被污染和腐蚀。
9、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切勿使用粗准焦螺旋,以免压坏标本,损坏物镜。
10、高倍镜使用完毕,必须先上升镜筒,移开镜头后再取出玻片标本,以免取玻片时擦损镜头的镜面。
11、绝对禁止随意取出目镜或拆下显微镜的其他部件,以免灰尘掉入镜筒、部件失落或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