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床资料

合集下载

江西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步探讨

江西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步探讨

江西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步探讨江西石城松岭矿区位于中国江西省西部,是中国锡矿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

锡矿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对于锡矿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对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一、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1.石城松岭矿区位于竹山-石城地块的中西部,矿区岩石类型以花岗岩、正长岩为主,地形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

2.石城松岭矿区内主要的锡矿类型有黑云母花岗岩型锡矿和石英脉型锡矿,其中石英脉型锡矿为主要类型。

3.锡矿在石城松岭矿区内主要存在于花岗岩和正长岩中的石英脉中,这些石英脉都发育在岩体内部或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

4.锡矿矿石主要成分是锡石矿物,其中含有大量的锡石、方铅矿、闪锌矿及硫化物等。

5.石城松岭矿区内的锡矿矿床主要呈现出薄层状、细脉状、裂隙状及蚀变状等不同类型的矿床。

二、石城松岭矿区锡矿成因1.石城松岭矿区内的锡矿成因主要与岩浆晚期和构造作用有关。

该地区花岗岩和正长岩在岩浆晚期与围岩交互作用,形成了石英脉和蚀变带,富集着锡等矿物元素。

2.构造作用是石城松岭矿区内锡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该地区的构造运动使得石英脉形成,并且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锡等矿物元素得以向上集聚,形成了锡矿矿床。

3.地质历史漫长,古地幔物质混有更丰富的金属矿物,火山活动、岩浆侵入和构造运动是很重要的。

石城松岭地区的火山岩浆活动,使得锡矿物质从地底深处迁移而成矿,加上构造运动和热液改造的作用,使锡矿化定义呈现出了多样性。

综上所述,石城松岭矿区的锡矿成因主要与岩浆晚期和构造作用有关。

在地质历史的漫长过程中,火山活动、侵入作用和构造运动等都曾起到过重要作用,形成了石城松岭矿区丰富的锡矿资源。

研究石城松岭矿区的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对于深入开展矿产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锡矿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石城松岭矿区的生产状况备受关注。

下面将列出近几年石城松岭矿区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一、石城松岭矿区锡矿产量自2017年至今,石城松岭矿区的锡矿产量达到了近1万吨。

云南腾冲县小龙河锡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

云南腾冲县小龙河锡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

云南腾冲县小龙河锡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摘要:小龙河锡矿分布在花岗岩岩石与围岩的衔接地域内,燕山晚期的花岗岩浆深入并不断演变成矿石源头,之后的结构功能在岩石顶端构成张剪纹路,为矿石沉积提供了空间条件。

通常隶属气化-高温液体云英矿石锡矿床。

关键词:锡矿成因;找矿潜力;案例解读小龙河锡矿处于藏地-三江山地结构(VII)冈底斯湖盆结构(VII-5)的腾冲岩石系统内,属于碧螺山-腾冲(岩浆弧)Sn- W - Fe - Pb - Zn - Cu - Ag矿石结构的棋盘岩-小龙河(燕山带岩石弧状结构)Sn - W - Fe - Pb - Zn - Cu - Ag矿石地域。

一、中国锡矿时空分布定律(一)成矿区域中国的锡矿矿石在空间上分布较为离散,具备分布范畴较大并且矿石相对汇集的特征,当中超过8成汇集分布在华南区域,然后在昆仑-祁连-秦脉-大别山岩石带、天山-兴盟岩石山区-三江造山地域都能够看到。

华南的锡矿矿石汇集分布于南岭锡矿区域与赣北皖南锡矿地域,锡矿矿石通常在南岭锡矿区域与右江-桂北锡况地域内。

(二)成矿年代中国锡矿床的诞生年代跨越性极强,自元古宙到新生代均有。

文章统筹的参数依照钨矿为核心、锡矿为主与钨锡同生来进行区分。

此外,统筹的成矿时代参数通常是钼矿Re-Os、锡矿U-Pb、云母Ar-Ar等可靠年龄。

依照钨锡矿床诞生的时间维度,锡矿的成矿功能能够分成七大阶段,也就是元古宙成矿时代、寒武纪矿石时代、加里东矿石阶段等。

当中,元古宙矿石时期与石炭纪矿石时期都是锡矿较多的时期。

但是寒武纪与新生代矿石时期通常以钨矿为多;燕山阶段(180-80Ma)是锡矿最多的矿石时期,燕山阶段的WO3总计钻探储备量接近600万吨,Sn能够攀升到400万吨;然后是印支年代、加里东时代等。

(见图1)图1 我国钨锡矿床成型年代与数目关联图二、云南腾冲小龙河矿石特点小龙河矿石地域已经钻探了不同规模矿石区79个,依照矿体成型的原由分成矽卡岩类与云英岩类。

矿床学—锡矿调查报告

矿床学—锡矿调查报告

矿床学--锡矿调查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有色精灵”——锡矿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锡生产青铜器皿。

作为世界上的稀有金属之一,锡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全球锡储量约480万吨,基础储量约为1100万吨。

在自然界中锡主要以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盐、硅酸盐、硼酸盐等形式存在。

目前已发现锡矿物和含锡矿物五十余种,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主要矿物为:锡石、黄锡矿、圆柱锡矿、硫锡铅矿和辉锑锡铅矿。

有时黑硫银锡矿、黑硼锡矿、马来亚石、水锡石、水镁锡矿等也可以相对富集,形成工业价值。

锡矿价格走势1.锡矿国内外资源分布,储量锡矿呈带状分布,太平洋地区是主要蕴藏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东亚两大锡矿带。

东南亚锡矿带北起缅甸的掸邦高原,沿缅泰边境向南经马来半岛西部,延伸到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和勿里洞岛。

伴生有钨,故有“锡钨地带”之称。

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0%。

锡矿在全球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巴西、玻利维亚、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等国。

其他地区共计约18万吨。

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锡储量共约480万吨。

中国拥有150万吨,印尼80万吨,巴西70万吨,玻利维亚40万吨,澳大利亚37万吨,具体如下图:1.1中国锡资源分布,储量,供应量中国是世界上锡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锡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一,探明储量约150万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28.85%,储量基础350万吨。

总保有储量407万吨,居世界第2位。

我国共探明矿产地293处,分布于15个省(区),以广西、云南两省(区)储量最多。

云南、广西和湖南是中国最大的产锡基地,目前三个省(区)锡精矿产量合计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

广西南丹的大厂是我国特大型锡矿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少有的特大型多金属锡矿床。

云南锡矿保有储量略低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而产量居全国之首。

个旧锡矿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自古享有“锡都”之誉,是我国最大的锡矿,个旧的锡开采历史悠久,现已形成采、选、炼生产体系。

江西省德安县尖峰坡锡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江西省德安县尖峰坡锡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江西省德安县尖峰坡锡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江西省德安县尖峰坡锡矿床位于赣东北大地构造带北缘,该地区地处华南板块、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交界处,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地质背景较为复杂。

尖峰坡锡矿床是该区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将就其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分析。

一、成矿地质特征1.地质构造特征尖峰坡锡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的东南侧,矿区南北长约2.5km,东西宽约1km,矿体呈近南北向伸展的条带状。

该区域主要的构造特征是古隆起构造和新构造,隆起槽沉积,岩相多样,岩浆活动明显。

在新构造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变形构造、节理和断层,构成了矿区内的复杂构造地质条件。

2.地质岩性特征尖峰坡锡矿床主要产状片麻岩、火山岩、砂岩和灰岩等。

其中产状片麻岩是矿化最为显著的岩石类型,矿床主要出现在片麻岩和变质砂岩的交界处,与富含铜和钼的火山岩有密切的关联性。

3.矿床物质来源特征尖峰坡锡矿床的物质来源是岩浆和地壳物质。

该区域岩浆活动比较复杂,形成了多期、多种类型的岩浆侵入,并作用于矿床附近的岩石体,促进了热液流体的形成和富集。

同时,矿区内也有较为丰富的地壳物质,如砂岩、火山岩等,也为矿床的物质来源提供了条件。

4.热液成矿特征尖峰坡锡矿床的成矿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热液侵染、石英脉化、次生蚀变和沉淀。

其矿物组成以锡石、辉锑矿、黄铁矿、方铅矿和方银矿为主。

锡石为矿石主要组成部分,在石英脉中出现较多,同时也与富含铜和钼的火山岩有密切的关联性。

二、控矿因素分析1.构造控制尖峰坡锡矿床受到地质构造活动的显著影响,区域内的构造板块比较复杂,形成了络绎不绝的断裂带和节理裂隙等。

矿床主要出现在片麻岩和变质砂岩的交界处,这一特殊地质位置与当地的断层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2.岩石类别尖峰坡锡矿床的成矿岩石类别以产状片麻岩为主,这种岩石为碱性特殊岩,性质比较单一,能够提供丰富的锡元素和能量。

此外,火山岩等其他岩石类别也对矿石的成分和质量产生了影响。

锡矿地质概述及找矿方法

锡矿地质概述及找矿方法
圆柱锡矿(含锡26.63%)。成圆筒状或块状和球形的集合体。铅灰色,解理发育。与辉锑锡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一起产在锡矿脉中。硬度2.5,比重5.46。
锡矿的品位很低,如脉状矿含锡0.2%,砂矿含锡0.04%即有开采价值。锡矿床一般可分为三大类,锡石—石英脉型(包括伟晶岩型、云英岩型、斑岩型)、锡石—硫化物型(矽卡岩型、碳酸盐岩型)和锡石氧化物型,即砂矿(原地氧化而成的砂矿----残坡积砂矿和溶岩漏斗砂矿及异地搬运过的砂矿—湖滨砂矿、海滨砂矿、冲积砂矿)。一些超基性岩中有时也产出锡矿,如广西九毛锡矿。
在矿石成分上,有锡、钨锡铋、钨锡钼铋、铜锡、锡铅锌银等类型。
至1995年,全球探明的锡金属储量为700万吨,主要分布在巴西、马来西亚、印尼、秘鲁、尼日利亚、玻利维亚、澳大利亚等国家。马来西亚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锡矿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广东、湖南、内蒙古和江西,其中以云南个旧和广西南丹的锡最为有名。
锡矿地质概述及找矿方法
一、锡矿地质概述
锡具有亲氧和亲硫特性。锡与硫合时能形成两种化合物:一硫化锡和二硫化锡,它们在高温下均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锡也能与氧结合,形成一氧化锡和二氧化锡。
锡具有+2和+4两种价态,但在自然条件下,四价锡化合物较为稳定,尤其是二氧化锡(SnO2),它是地壳上最稳定的化合物之一。锡离子可以在普通矿物内置换Ca、Cd、Fe、Mg二价离子、Sc、Fe、Al三价离子、四价的Ti、Nb和Ta五价离子,从而可分散于含铁、钛、钙的矿物中,如金红石、榍石、磁铁矿、石榴子石、尖晶石、铌钽矿中。
黝锡矿又名黄锡矿(含Cu 29.58%、Sn 21.61%)。四方晶系,晶体少见,呈假四面体、假八面体、板状等形态,常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一般呈钢灰色,新鲜断口呈橄榄绿色调,如有较多黄铜矿包体时则呈明显的黄色。条痕粉末呈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性脆,不具延展性。硬度3—4,比重4.3—4.5。黄锡矿在广西含锡硫化物交代矿床和充填型钨锡矿床、湖南高中温热液型铅锌矿床中较常见。

(冶金行业)锡矿介绍

(冶金行业)锡矿介绍

(冶金行业)锡矿介绍锡tin(stannum)壹、性质锡(Sn)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壹。

其在常温下呈银白色。

随温度变化锡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在13.2~161℃为β锡(白锡),161℃之上为γ锡(脆锡),13.2℃以下为α锡(灰锡),剧冷则变为粉末状。

β锡(密度为7.31g/cm3(20℃),α锡为5.75g/cm3(13.2℃)。

锡熔点231.968℃,沸点2270℃,硬度3.75。

锡具有展性强、防锈、耐腐蚀等特性。

锡能够同其他金属及类金属形成各种合金,易于镀在许多金属表面。

特别是锡的表面耐蚀不锈,同有机酸及其盐类反应的生成物无毒。

二、用途锡有许多优良的性能。

制马口铁的锡约占锡消费量的50%,另50%是用锡的合金及化合物来使用的。

锡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焊锡31%,镀锡板29%,化学制品16%,其他合金24%。

纯锡和弱有机酸作用缓慢,可用于制造镀锡薄板,可作食品包装材料,也可用于某些机械零件的镀层。

锡易于加工成管、箔、丝、条等,也可制成细粉,用于粉末冶金。

锡能同许多金属形成合金,如巴比特合金、焊锡、锡青铜、铅锡轴承合金,活字合金等。

仍有许多含锡特种合金,如锆基合金,在原子能工业中作核燃料包装材料。

钛基合金用于航空、造船、原子能、化学、医疗器械等工业;铌锡合金可作超导材料;锡银汞合金用作牙科材料;系的化合物分别用于陶瓷的瓷釉材料、印染丝织品的煤染剂、所料热稳定剂,也可用作杀菌剂和杀虫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锡的用途将越来越广泛。

据《世界矿产资源年评》,近代世界精炼锡的年消费量为36万吨,世界矿山锡年产量为35万吨,世世界精炼锡年生产量为35万吨,库存约7万吨。

国际市场锡的供需基本平衡。

三、主要矿物在自然界中锡主要呈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氧化物、亲氧化物、硫化物、硫盐、硅酸盐、硼酸盐等形式存在。

目前已发现锡矿物和含锡矿物50余种,其中具有工业意义的主要矿物见下表。

四、矿床类型锡矿床主要类型有:①矽卡岩型锡矿床,产于花岗岩类岩体和碳酸盐岩石内外接触带,远离岩体出现各种似层状、沿层透镜状、脉状矿床(体)。

云浮市九曲岭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探讨

云浮市九曲岭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探讨

云浮市九曲岭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探讨[摘要]云浮市九曲岭锡矿是一个目前正在开采的中型矿床,处于四会-吴川断褶束中的大绀山旋转构造的南西端,北东向灯心垌断裂与东西向塘犁断裂的复合交汇区,属裂隙充填交代脉状矿床。

本文主要介绍了九曲岭锡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探讨了成矿地质条件,认为本区矿床是受构造控制非常明显的高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关键字]锡矿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九曲岭矿区位于粤西华夏系构造带的四会—吴川断褶束中的大绀山旋卷构造区内带,区内断裂发育,以北东向为主,东西向次之。

区内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以锡、钨为主,兼有铅、锌,稀有金属、贵金属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共有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三十二处之多。

1 矿区地质特征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仅见有震旦系a组及三叠系上统小云雾山群,第四系分布不广(图1)。

震旦系a组:出露于矿区西半部,走向北东,倾角一般为40~70°,为一套浅—深度变质岩系,主要由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斜长角闪片岩、黑云母变粒岩组成。

受后期混合岩化作用,已形成各类混合岩或混合岩化岩石,主要岩石类型有条痕状混合岩和条带—肠状混合岩。

三叠系上统小云雾山群:出露于矿区东侧,与震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

主要由石英砂岩、含炭质页岩杂砂岩、砂砾岩组成。

第四系:矿区内分布不广,为残坡积冲积物,散布在山坡岭地,厚度一般0.5~4m。

1.2 构造矿区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走向40°~60°,表现在岩层和主要断裂的走向、混合花岗岩体长轴的展布方向均呈北东走向,为矿区的主导构造。

北东向断裂主要有F1和F4(图1),其中F1断裂为区域灯心垌断层的北东段。

此外,较晚期的东西向断裂构造及与其配套的北西向(为主)和北东向裂隙带也相当发育,东西向断裂横亘矿区中部,穿切F1断层,以F2、F8、V1、V5、V1支、V19、V20为代表,呈斜列状,具波状扭曲,为矿区主要控矿储矿构造,其中F2断裂为区域塘犁断层的西段;北西向裂隙带为矿区南细脉带的主体构造。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摘要:我国资源幅员辽阔,各种金属分布十分广泛。

其中,我国的金属矿床分布也十分地广泛,类型也十分多样,在这之中,锡矿的数量最多。

锡矿的形成不仅受到花岗岩进入岩体造成影响,同时地质构造、区域地层等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将对锡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分布特征与矿床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划分矿床类型、创建成矿模型等,提出其矿床成因与矿化规律,规划出一套科学的找矿模式,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锡矿;地质找矿;成因规律分析前言: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富含多种金属矿床。

而通过研究部分地区锡矿成矿的地质背景以及其相关的成因规律,不仅能有效解决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对锡矿资源的寻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此外还促进了工作人员进一步探讨锡矿床以及花岗岩等的形成环境的有效性提高。

1.锡矿概况及其相关特征1.1锡矿概况我国西南地区板块的交界地带有利的赋矿层位主要是泥盆纪与石炭纪底层中的白云岩、灰岩以及含泥质灰岩等碳酸盐岩。

此地区经历的重大地质构造事件有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从而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变形搁架。

其中构造盆地、褶皱、断裂是其组成的主要部分。

此外,在不同时期内,花岗岩的类型也在发生变化,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

通过对其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了解锡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不仅能有效解决锡矿地质找矿中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可对锡矿资源的寻找提供重要的指导方向。

1.2锡矿床分布特征西南地区锡矿资源十分丰富,其矿床分布也十分广泛。

受地质构造影响,矿床的类型也十分复杂。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发现的各类型锡矿床中,中小型矿床数量最多。

岩浆岩是影响矿床分布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燕山期的岩浆岩对其分布的影响十分显著。

受岩浆活动的影响,矿床也呈现出多时期多阶段的鲜明特征。

矿床多具有十分复杂的物质组分,单一组分较为少见,常常以共生或伴生状态出现。

由于岩体中心是朝外的,其物质组分与矿化强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带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2锡(矿物、元素)的性质、用途及地球化学性状
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

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强光泽,质量密度大(7.31 g/cm3),熔点低(231.968℃),质软(摩氏硬度3.75),展性好,延性很差,不能拉成细丝。

化学性稳定,锡盐无毒。

随温度变化锡有三种同位素异性体:α-锡,或称灰锡(等轴晶系);β-锡,或称白锡(正方晶系);r-锡,或称脆锡(斜方晶系)。

由于锡展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易溶、抗腐蚀、摩擦系数小等特点,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现代工业、国防工业、尖端科学诸方面。

镀锡板(马口铁),占锡消费量的40%左右,用作食品和饮料的容器、各种包装材料、家庭用具和干电池外壳等。

锡铅和少量锑组成低熔点合金即焊锡,占锡消费量的20%。

锡与一些金属(铜、铅、镍、铋、锆、银、金等)制成合金,如青铜、巴比特合金、活字合金、钛基合金、铌锡合金等用于轴承工业、印刷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空工业等领域。

锡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作木材防腐剂、农药等;锡的无机化合物主要用作催化剂、稳定剂、添加剂和陶瓷工业的乳化剂等。

地壳中锡的丰度约2×10-6,锡的原子序数为50,原子量是118.71,位于元素周期表第5周期ⅣA族,离子半径:Sn2+为1.02×10-10m、Sn4+为0.74×10-10m。

锡属于亲铁铜元素组,但在岩石圈上部又具有亲氧和亲硫两重特性。

锡与硫化合,形成一硫化锡和二硫化锡,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锡与氧化合,生成一氧化锡和二氧化锡,其中四价化合物——二氧化锡(锡石)在自然界是最稳定的化合物之一。

由于离子半径、电负性的相近似,离子Sn2+可与Ca2+、Cd2+、In2+、Te2+等类质同象置换;而Sn4+则与Fe3+、Mg2+、Sc3+、In3+、Nb5+、Ti4+等类质同象置换。

据研究,锡在岩浆演化成岩早期,锡以分散状态分布于云母、角闪石、榍石等造岩矿物中,或以锡石副矿物产出;热液作用阶段,锡一方面生成氧化物(锡石)和含[SnO3]2-、[Sn03]4-等络离子的锡酸盐,另一方面又可生成硫化物(硫化锡)和含[SnS]2-、[SnS4]4-、[SnS6]8-等络离子的硫锡盐酸。

由于锡酸盐和硫锡酸盐均易于水解,生成锡的氢氧化物,经脱水作用生成SnO2(锡石)。

锡石在表生条件下极稳定,可富集于锡石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和砂矿床中,锡的硫化物、硫盐和硅酸盐矿物,在氧化带可形成木锡和水锡石。

L.1.2锡矿石
L.1.2.1 锡质量分数大于40%以上的低杂质富锡矿石,可直接入炉冶炼;锡质量分数低于40%的矿
石,或杂质多的矿石,需经选矿后去杂质,使锡质量分数富集到40%以上再人炉冶炼。

不同类型的锡矿石,国内采用的选矿方法(流程)有:
a)易选矿石,如氧化矿石、锡石石英型矿石、含锡花岗岩型矿石等,常用重选或重—浮流程处理;
b)难选矿石,如锡石硫化物的矽卡岩型矿石、锡石硫化物型矿石,一般采用重—浮—重、磁—浮—重等选矿综合流程或选冶联合流程处理;
c)极难选矿石,如含锡磁铁矿矽卡岩型矿石,要用磁—浮—重,或中矿烟化等选冶联合流程处理;
d)对锡铅共生的矿石,难以选出合格的锡精矿时,则可选出锡铅混合精矿,冶炼生产锡铅焊料或其他合金;
e)在锡石粒度细,含铁高,铁锡连生体多,单体锡石少的情况下,我国一些选厂在维持和提高最终锡精矿品位的同时,产出部分富中矿(锡质量分数为3%~10%)和难选中矿(锡质量分数为1%~2%),使锡的选矿回收率提高约10%。

L.1.2.2 锡的冶炼方法,以火法为主,湿法为辅。

现代锡的生产,一般包括四个主要过程:炼前处理、还原熔炼、炼渣和粗锡精炼。

a) 炼前处理是为了除去对冶炼有害的硫、砷、锑、铅、铋、铁、钨、钽、铌等杂质,同时达到综合回收各种有用金属的目的;炼前处理的方法包括精选、焙烧和浸出等作业,根据所含杂质不同,采用一个或几个作业组成的联合流程;
b)还原熔炼主要是使氧化锡还原成粗锡,同时将铁的氧化物还原成FeO并与脉石成分一起造渣;
c)炼渣用烟化炉挥发方法,这样产出的废渣含锡低,金属回收率高,同时大量减少铁的循环;
d)粗锡精炼,一般分为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主要是进一步除去铁、铜、砷、锑、铅、铋和银等杂质,同时综合回收有用金属。

L.2.2 锡精矿质量标准
锡精矿质量标准见表L.3
表L.3锡精矿质量标准(YB736—82)
表K.2锡的主要矿物表
表H.2锡矿床主要工业类型简表
I.2锡矿床一般参考工业指标及伴生组分评价指标
锡矿床一般参考工业指标及伴生组分评价指标见表I.3和表I.4 表I.3锡矿床矿床一般参考工业指标参考表
表I.4锡矿床伴生有用组分综合评价参考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