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花卉管理规定流程
园艺花卉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园艺花卉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园所有园艺花卉的生产、销售、使用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生产安全管理第四条生产区安全管理:1. 生产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生产环境安全。
2.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生产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4. 严禁在生产区吸烟、使用明火,防止火灾发生。
5.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防止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
第五条药剂使用管理:1.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严禁使用禁用、限用农药。
2. 储存药剂时,应采取隔离、通风、防潮等措施,确保药剂安全。
3. 使用药剂时,应按照说明书操作,防止误用或过量使用。
第六条病虫害防治:1. 定期对园艺花卉进行病虫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2.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防治的使用。
3. 对病虫害严重的区域,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虫害扩散。
第三章销售安全管理第七条销售区安全管理:1. 销售区应保持整洁、有序,确保顾客安全。
2. 设立安全通道,防止拥挤造成安全事故。
3. 销售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能够应对突发事件。
第八条产品质量管理:1. 确保园艺花卉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2. 对销售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 建立产品追溯制度,便于追踪产品质量问题。
第四章使用安全管理第九条使用区安全管理:1. 使用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
2. 使用者应了解园艺花卉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误用。
3.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管理人员报告。
第十条环境保护:1. 使用园艺花卉时,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
2. 使用后,应将园艺花卉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正式的花卉管理制度

正式的花卉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提高花卉管理水平,保护环境,促进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花卉生产、养护、销售等一切与花卉相关的活动。
第三条花卉管理应当遵循“绿色、健康、生态”的原则,倡导绿色养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第四条花卉管理应当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花卉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五条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花卉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支持,为花卉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第二章花卉生产管理第六条花卉生产经营者应当具备相关执业资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生产。
第七条花卉生产应当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保证光照、通风、排水等条件。
第八条花卉生产应当遵循季节规律,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防止逆季种植。
第九条花卉生产应当科学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保证花卉的健康生长。
第十条花卉生产应当合理安排收获时间,采用适当的保鲜方法,保持花卉的新鲜度。
第十一条花卉生产应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保证产品质量。
第三章花卉养护管理第十二条花卉养护人员应当具备相关技术培训和能力,遵守养护管理规范。
第十三条花卉养护应当定期修剪、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保证花卉的健康生长。
第十四条花卉养护应当注意环境卫生,保持花卉生长环境的清洁整洁。
第十五条花卉养护应当根据花卉的生长特点,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保证花卉的品质。
第十六条花卉养护应当及时处理花卉枯萎、病虫害等问题,保证花卉的健康生长。
第四章花卉销售管理第十七条花卉销售经营者应当具备相关经营资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销售。
第十八条花卉销售应当符合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销售渠道,推广优质花卉品种。
第十九条花卉销售应当加强包装、运输等环节的管理,保证花卉的品质。
第二十条花卉销售应当遵守市场规则,确保价格合理,保护消费者权益。
第二十一条花卉销售应当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花卉的认知和信任度。
第五章花卉管理的监督与管理第二十二条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花卉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花卉生产、养护、销售等活动的监督。
花卉管理制度doc

花卉管理制度doc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园区内花卉的生长环境,提高花卉的品质,保护花卉资源,保障花卉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园区内所有花卉管理工作,包括花卉的种植、养护、疾病防控等方面。
第三条花卉管理工作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科学规范,合理引导花卉生长,保持花卉的健康状态。
第四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花卉管理知识和技能,经过相关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花卉管理工作。
第五条园区内花卉管理工作必须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机制,保障花卉的正常生长和管理。
第六条花卉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护园区内的花卉资源。
第七条园区内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园区内的花卉环境。
第二章花卉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第八条园区内花卉管理工作由园艺部门负责,包括花卉的种植、养护、疾病防控等方面。
第九条园区内的花卉管理工作需要公共设施支持,由设施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条花卉管理工作涉及到环境卫生和整体规划,需要与环保部门和规划部门密切合作。
第十一条花卉管理工作需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如游客接待、宣传等,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第三章花卉管理的具体要求第十二条花卉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花卉资源数据库,记录园区内的花卉种类、分布、生长情况等信息。
第十三条园区内花卉管理工作需要遵循适宜的种植季节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花卉品种。
第十四条花卉管理工作需要有科学的养护方法,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
第十五条园区内的花卉管理工作需要定期检查花卉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害虫,保障花卉的健康生长。
第十六条花卉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保障花卉的生长。
第十七条花卉管理工作需要定期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花卉管理的认识和支持。
第四章花卉管理的监督与检查第十八条园区内花卉管理工作由花卉管理部门负责,需要定期进行自查和自评,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花卉的养护管理制度

花卉的养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花卉养护管理工作,保证花卉的生长和品质,提高园林景观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园林绿化单位对花卉进行养护管理的工作。
第三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加强对花卉养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花卉养护管理制度。
第四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加强对花卉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养护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五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花卉养护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确保花卉得到有效的养护。
第六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根据花卉的特点和生长需求,制定养护计划和管理方案,把握好养护的时机和手段。
第七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定期对花卉的生长情况和养护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第八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建立花卉养护管理档案,保存养护记录和相关资料,作为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花卉的选择和配置第九条园林绿化单位在选择花卉种类时,应当考虑到花卉的生长环境和养护条件,避免选择对环境苛刻或难以管理的种类。
第十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根据花卉的区域性特点和审美要求,合理配置花卉的类型、颜色和布局,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第十一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做好花卉的采购工作,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和保障来源的花卉供应商,确保花卉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十二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对采购的花卉进行检查验收,对有质量问题的花卉及时予以处理。
第三章花卉的养护管理第十三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建立花卉的定期养护制度,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和管理方案,确保花卉得到及时、科学的养护。
第十四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对花卉进行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等养护措施,保证其生长环境的稳定和优质。
第十五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定期对花卉进行病虫害防治和疏花剂处理,保证花卉的健康生长和外观美观。
第十六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加强对花卉的生长情况和养护效果的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保证花卉的生长和品质。
第十七条园林绿化单位应当加强对花卉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其养护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花卉得到有效的养护。
花卉管理制度范本

花卉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花卉管理工作,提高花卉景观的质量和效益,保护和发展花卉资源,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花卉管理单位。
第三条花卉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
第四条花卉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精心养护、合理运用的原则。
第五条花卉管理单位要不断提高花卉管理的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第六条花卉管理单位要加强对花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
第七条花卉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花卉管理档案,便于查询和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管理第八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设立花卉管理部门,并制定管理规章制度。
第九条花卉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花卉管理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评估总结和信息传递。
第十条花卉管理部门的人员应当依据工作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做到人员配备合理。
第十一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配合,共同推进花卉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建立花卉管理业务档案,方便管理和查询。
第十三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做好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了解花卉管理制度和规定。
第十四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第三章工作内容和要求第十五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定花卉管理工作目标和任务。
第十六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规划花卉管理区域,设定花卉管理区域范围。
第十七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制定花卉管理计划,包括种植规划、养护方案、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等内容。
第十八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花卉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做好工作的分工和协作。
第十九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花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素质。
第二十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建立花卉管理技术档案,便于查询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花卉管理单位应当建立花卉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依据工作成果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
园艺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园艺生产活动,保障园艺产品质量,促进园艺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地区园艺生产、加工、销售、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园艺生产应当遵循科学、生态、安全、高效的原则,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园艺产品质量。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园艺生产、加工、销售、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等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五条园艺生产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生产用地和设施;(二)了解园艺生产技术,掌握园艺产品生产标准;(三)具备一定的园艺生产管理能力;(四)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第六条园艺生产者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合理规划园艺生产用地,保护生态环境;(二)选用适宜的园艺品种,实行良种繁育;(三)采用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提高园艺产品产量和品质;(四)建立健全园艺生产档案,记录生产过程;(五)严格执行园艺产品生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第七条园艺生产者应当加强园艺产品安全生产管理,严禁使用禁用农药、兽药、肥料等物质。
第八条园艺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三章加工管理第九条园艺加工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合法的生产资质;(二)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工设施和设备;(三)掌握园艺产品加工技术,具备一定的加工管理水平;(四)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第十条园艺加工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园艺原料;(二)严格执行园艺产品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三)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产品质量检验;(四)加强原辅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四章销售管理第十一条园艺产品销售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二)了解园艺产品特性,具备一定的销售能力;(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园艺养护流程

园艺养护流程园艺养护是指对花卉、果树和其他植物进行维护、管理和保养的过程。
正确的园艺养护流程可以帮助植物健康成长,保持良好的外观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园艺养护的主要步骤和技巧,帮助您轻松打造美丽的花园或果园。
1. 准备工作在开始园艺养护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除杂草、修剪残枝、整理花坛和修剪工具的检查与维护。
确保有足够的土壤和肥料供给,并检查植物所需的水源是否充足。
2. 植物病虫害预防与控制病虫害是园艺养护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定期巡查植物,注意是否出现害虫或病害的迹象。
可使用有机或化学防治方法,如喷洒杀虫剂或病害防治剂。
同时,定期清洁植物周围的落叶和杂草,并保持适当的通风,有助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3. 剪枝和修剪剪枝和修剪是园艺养护中常见的操作之一。
定期检查植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及时修剪和剪除不健康、病虫害受损或过长的枝杈和叶片。
通过剪枝和修剪可以促进植物的分枝和新陈代谢,使其更加美观和健壮。
4. 浇水和施肥水分和营养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
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合理地浇水和施肥可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注意避免过度浇水或过量施肥,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同时,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调整浇水和施肥的频率和方式。
5. 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质量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除了提供适当的水分和养分外,定期松土和除草也是土壤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松土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定期除草可减少杂草对植物的竞争,保持花坛的整洁和有序。
6. 支撑和附属物维护一些高大的花卉或果树可能需要支撑和附属物来保持稳定和生长的方向。
定期检查支撑材料是否牢固,是否需要更换或修复。
确保支撑材料不会对植物造成损害,并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和修剪。
7. 花后处理在花朵凋谢之后,进行适当的花后处理对于植物的下一轮开花和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及时剪除凋谢的花朵和叶片,避免它们消耗植物的养分和能量。
有些花卉或果树还需要进行果实修剪、修整和疏果等操作。
花卉养护管理制度

花卉养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花卉养护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花卉养护质量,实现花卉生长的良好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花卉养护人员和相关部门,所有花卉养护工作必须按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监督,花卉养护管理人员负责具体执行。
第二章花卉品种的选择第四条在进行花卉养护管理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合生长环境的花卉品种,根据单位的特点和气候条件进行选择。
第五条在选择花卉品种时,要考虑到花卉的生长习性、花色、花期、光照、湿度、温度等因素。
第三章花卉的生长环境第六条花卉生长的环境对花卉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第七条花卉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和阴暗环境。
第八条花卉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5-30摄氏度之间,要保持稳定的温度。
第九条花卉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第四章花卉的养护管理第十条花卉的养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第十一条浇水要注重节水,避免积水和漏水现象,保持土壤湿润。
第十二条施肥要根据花卉的需要和生长季节进行,选择适合的有机肥和无机肥。
第十三条修剪要根据花卉的生长情况和花型进行,保持花型的美观和匀称。
第十四条防治病虫害要定期检查花卉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第五章花卉的美化和装饰第十五条花卉不仅是单位的装饰品,也是美化环境的重要元素,要注重花卉的摆放和搭配。
第十六条花卉的摆放要符合花卉的特点和生长习性,保证观赏效果。
第十七条花卉的搭配要根据花卉的花色、叶色和高度进行,避免颜色和形状的冲突。
第六章花卉的更新和更换第十八条花卉的生命周期有限,需要定期更新和更换花卉,保持花卉的新颖和美感。
第十九条在更新和更换花卉时,要注意保护花卉和减少浪费,合理安排更新计划。
第七章花卉的管理记录第二十条花卉养护管理人员要定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养护措施和效果,形成管理记录。
第二十一条管理记录要真实、准确、完整,便于日后的查阅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花卉管理规定流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园艺花卉管理制度
一、目的
园艺花卉管理纳入规范科学管理
二、适用岗位
环境部绿化工
三、园艺花卉管理的原则
(一)我园区所有花卉如具备种植条件,一定是自行种植;
(二)各种乔木及绿植具备修剪条件,全部参考周围环境背景进行科学美化修剪造型;
(三)绿化垃圾自行处理分类存放,减少存放空间及时清运。
四、园艺日常管理规定
(一)社区内绿植采用专人负责养护管理、养护制度,以保证花卉果树的成活和枝叶花朵良好的观赏效果;
(二)养护人员应按照花卉果树脾性不同进行养护、施肥、按季节进行养护、按花卉果树名目制作浇水、施肥等工作计划表。
浇水、加营养液、喷药应由内向外浇水,将盆花拉离墙面20公分以上以免溅湿表面;
(三)养护人员需对苗床和盆栽花果树池进行定期清理、并处理周边杂草卫生。
(四)绿植要定期修养、科学养护、做到花卉果树叶花繁茂旺盛;
(五)绿植要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喷洒农药防虫、治虫;
(六)花卉苗木要无死枝、枯枝,无人为损害绿植现象;
(七)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如:修剪树枝叶的同时应该及时清扫、清运现场遗留养护后的垃圾等。
(八)因养护不当造成果树死亡和花卉死亡的养护人员应予以赔偿,赔偿标
准为按原来果树花卉种类和大小、数量自费购买补种;
五、养护档案管理规定
(一)绿植专业养护人员,必须对所负责养护的绿植进行台账登记;
(二)针对花卉、树木制作标识牌建立档案;
(三)养护档案包括:日养护日志、每天巡视记录养护情况、补苗/种记录及养护计划;
(四)养护日志填写内容
1.一周内发现得花卉、树木的问题及处理结果及下周养护计划;
2.一周内养护的具体内容及技术数据填写,包括修养、换盘、浇注营养液、苗情、开花天数、修养乔木数量、色块面积、施药名称、用量,配比浓度等及施药后效果观察;
3.根据绿植生长情况及天气:气温、气候、养护、经验及时预防病虫害,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相应的预案。
4.施肥、施药、修剪、补苗等必须准确记录有关数据。
每月将所有养护数据表格资料及报表整理成册并装订;
六、种植原则
(一)地栽花木
1.花木所能忍受的最低气温不低于当地最低气温,避免发生冻害;
2.与土壤、水分条件相适应,避免水土不服
3.病虫害较少、花果期较长、有芳香味,且花名吉祥
4.成年大树的高度不宜超过二楼的窗户和阳台,以免妨碍楼上住房的采光,
影响邻居关系
5.避免栽种会引起人体过敏或会有有毒物质成分的花木种类
6.应选择生长较慢但已基本成型的大规格绿植,可及早取得绿化美化的效
果,如银杏,日本冷杉,桂花等
7.要留有一些空闲地用于栽种草花和摆放盆栽观赏绿植。
(二)盆栽花卉
适用于园区花卉种类较多,条件好的情况下可选栽一些管理要求比较精细的花卉种类,如:梅花、米兰、山茶、一品红等;
七、绿植的补/增种提报
(一)根据生长情况和园区美观需要,进行补/增种,选择种苗或采购种子;
(二)选择物种、品种的原则
1.最能满足栽植的目的(生产、观赏、遮荫等);
2.最能适应栽植地的立地条件(最主要是温度条件),即适地适树、适法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
3.有些种类、品种,在栽植时需要对有不良影响的种类、品种适当距离的隔离;
4.配置授粉树时最好能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否则需配两个品种;
(三)由专业绿化人员确定补/增种方案(包含自行栽植),并明确种类名称、区域、费用等内容;
(四)将方案交至环境主管,由其向颐家中心部长汇报;
(五)审批通过后,根据方案计划执行;
八、绿植修剪
(一)修剪时间
依据品种和目的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
1.休眠期修剪
在冬季休眠期进行或早春树液刚开始流动、芽体即将萌发时进行。
多年生木本花卉,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花木,如月季、扶桑、一品红、、、菊花等在休眠期重剪,可促使萌发新梢增加开花。
春季开化的品种,如、梅花、等,花芽多数在上年枝条上形成,因此冬季不宜修剪,早春发芽前也不宜修剪,一般到花后才可修剪,以促使萌发新梢,形成第二年的花枝。
2.生长期修剪
在花木生长季节或开花之后进行以剪梢、摘心、摘叶及剪除枯枝、病枝、徒长枝等为主,具体应根据花木长势和栽培要求适时进行。
有的花木一般不需要经常修剪,如杜鹃花、等为了保持树形匀称美观,楞酌量剪除一部份枝条顶端,而不能强修剪。
藤本花卉只要把病虫枝、密生枝、过老枝等剪除,保持通风透光即可。
(二)基本原则
1.修剪时需符合花卉绿植自身的生长特性;
2.应考虑到树木、植被等美观条件;
3.花卉绿植与周边整体环境相一致,“比方说社区里树木挡着线路、业主窗户或者影响社区车辆通行等等因素,这样情况下可以进行修剪;
4.要考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树太高,树枝密集,害怕树枝掉下来砸着人,可以修剪,但是修剪并不是一味的去砍,修剪树木的程度,过狠过轻都不适宜;
5.考虑园林绿植的季相变化和色、香、形的统一、绿植景观组合的色彩、芳香、绿植、叶、花、果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主次分明,从功能出发,突出一个方面,以免产生杂乱感;
九、“绿植保姆”服务
(一)服务程序
1.接到前台接待的工作任务单;
2.与客户取得联系约定上门养护时间;
3.上门服务
(1)入户礼仪具体参照入户服务礼仪标准;
(2)行为标准遵照公司员工行为规范执行;
4.现场察看评估绿植养护,与客户签订协议,并收取费用;
5.养护工作结束后,前台接待进行回访;
(二)服务项目
1.室内、外养护
(1)绿植丰满健壮,无残枝、黄叶。
对叶片叶尖存有少许黄尾的,要合理修剪,保持株形美观自然;
(2)保证绿植见干见湿,不过量浇水,又不缺水份,保持绿植对生长水分的需求;
(3)保持绿植的花盆、器皿干净整洁,无赃污,花盆内无杂物、垃圾,对损坏残缺的花盆套缸及时更换,做到进场无烂盆坏盆;
(4)绿植的底碟、套缸、花盆应合适配套,不大不小美观大方,底碟、套缸、花盆的颜色搭配适当;
(5)保持花盆、底碟,套缸内无泥垢,脏水,定期清洗,干净整洁,每次养护完毕,清理现场保持现场清洁;
(6)绿植在摆放期间要保证其生长需要,必需定期施用肥料,施用的肥料应无异味、无毒的有机肥或高效无机肥。
但要保证无刺激性气味,保证摆放环境清新自然;
(7)保证摆放绿植观赏性,对叶片少于绿植1/2以上的、或没有观赏性的绿植,养护人员无法补救的,建议客户及时更换;
2.养护项目
(1)修剪
养护员对每棵绿植应仔细检查,对出现黄叶残叶,树型不对称,有陡长枝的要及时修剪。
对于叶片枯黄面积超过1/3以上的应整片剪除,枯黄面积超过1/3以下者,应用剪刀顺着叶形将枯黄部分剪除,注意保留叶形,不可一刀切过;
(2)卫生
1)清洁绿植叶面,每次进场前清洁绿植叶面。
护理员定期对绿植叶片抹干净,叶面不残留泥土和灰尘;
2)清理花盆、套盆内垃圾,杂物、残叶等,清洁花盆、套盆外表泥污,清洁底碟无泥垢,积水等;
3)每次养护完毕将现场积水拖干、清除残叶残花等;
(3)浇水
室内花木淋水量,根据花木所处的位置与花卉品种、习性、季节调整浇水量,对靠窗边或西照光线强烈或空调位的绿植应多浇水,对多肉多桨、宿根类绿植要少浇水;夏秋两季多浇水,冬春两季少浇水,保持适量水分,对客户是木地板或地毯更要严格控制水量;
(4)施肥
室内观叶绿植常用N-P-K复合肥及成口有机肥、绿光剂、应按照不同地点的
湿度、光线绿植品种来决定施肥用量;室内花木不应使用有异味的肥料及尿素等高效纯氮肥;
(5)病虫防治
要有防治蚜虫螨虫、蚧壳虫、蚊蝇吸软腐病、黑斑等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及方案,将病虫害扑灭于萌芽状态;
(6)更换
观叶绿植观赏叶片少于绿植的1/2以上、绿植有较严重枯黄或生长不良,影响美观、绿植有较严重病虫害,且较难用药喷杀,或防治该种病虫害的药物具有强制激性的不宜在景区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