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正确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其检测结果得到保证

如何正确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其检测结果得到保证

如何正确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其检测结果得到保证作者:王道文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1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其快速、准确、经济效益好而被广泛使用,在品牌众多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多数仪器使用试剂为开放型,从而就出现一台仪器做不同检验项目而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再加上日常工作中不正确的操作,造成同一患者前后几天内几次相同的检验出现无法解释的检验结果[1]。

笔者认为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就能保证被测标本的检验质量。

1、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选择及参数设置。

2、生化定标问题:生化定标是生化仪器使用的一大重点,使用进口机器配套进口试剂的可以不看这一条,因为机器的参数都是设置好了的,不需要修改。

针对国内大多数检验科都是用的进口仪器,国产开放试剂,所以仪器的定标正确与否就非常重要。

主要有几个方面。

1定标方法的选择,首先,国内的酶类测试项目目前都没有溯源,所以大多数都采用因子数作为定标,也就是Factor,对于非酶类的项目如血糖都采用标准定标,这里有牵扯到单标准和多标准定标,定标方法选择不同,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和测试项目的线性。

此外,测试波长,终点法抑或是速率法等等设置,都和定标有关系。

这里就不一一表述.3、生化质控的问题:室内质控必须天天做,同时必须拥有自己的参考。

质控的好坏是评价每天被测标本准确与否的衡量标准,在日常被测标本中其被测成分有高有低和居中,相应的质控品也有高值、低值、中值,同时在测定过程中的前、中、后都应设有高、中、低值的质控标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份标本中各种被测成分的结果真实、有效、可靠。

4、交叉污染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基本上大多数仪器都有,大家平时也都比较忽略这个问题。

标本污染的原因,一般有重度溶、脂血,试剂针内外冲洗系统异常等,而试剂间的干扰有两个的原因:一是试剂中含有下一个测试所要测定的底物,或是含有的某种试剂成分与下一反应所要测定的底物有作用,因而直接干扰下一反应的测定结果;另一个则是该试剂所引导的反应对下一个项目的反应进程带来了间接的干扰,因为在有试剂污染的情况下,下一项目所测定的是前后两个项目反应的综合作用结果[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1.技术规格:1.1 仪器类型:全自动分立式,急诊优先检测;分析参数和试剂全开放★1.2 分析速度:比色恒速≥400T/H1.3 同时分析项目:78个比色项目1.4样本位:≥90个样本位1.5样本管规格:标准杯、微量杯、原始采血管,规格(Φ12-13)mm×(25~100)mm1.6加样技术:液面探测、随量跟踪、立体防撞、堵针检测、空吸检测1.7 分析方法:终点法、两点法、速率法1.8试剂位:≥80个1.9 试剂针:液面探测、随量跟踪、立体防撞、气泡检测1.10试剂针携带率:自动清洗,携带率小于或等于0.1%1.11 反应杯:≥90个1.12反应杯清洗:自动8阶清洗,清洗水预加温2.校准与质控:校准方法包括1点线性法、2点线性法、多点线性法。

可自动描绘校准K值趋势图进行校准追踪。

可进行失控样本测试结果报警并记录失控原因3.软件主要功能:自动校准、自动条码扫描、项目组合测试、试剂信息管理、血清指数、反映全过程监测、脏杯记忆回避、防交叉污染程序、病人信息记忆及联想输入、自动报告审核、数据多参数查询、报表统计与打印、参考范围分级、报警信息分级、用户操作权限分级管理、自动休眠与唤醒、实时在线帮助4.报告打印:中文报告,8种格式可选。

报告单支持用户自定义模式,质控与状态信息等5. 基本配置要求5.1 主机1台5.2 操作电脑1台,19寸以上液晶显示屏,5.3打印机1台5.4 样本、试剂条码扫描仪选配5.5纯水系统一套5.6UPS电源一块5.7外置打印机一台B超技术参数1.设备用途说明腹部、妇科、产科、浅表组织与小器官、颅脑、术中、介入性超声2.主要规格及系统概述:2.1 高档黑白便携式超声波诊断仪包括:2.1.1 高分辨率LCD显示器2.1.2 全数字化二维灰阶成像单元2.1.3 全数字化波束形成器*2.1.4组织二次谐波成像(应用于凸阵、高频线阵探头)2.1.5 二维图像优化技术* 2.1.6 可配置可变角度解剖M型(超声仪器主机内置)*2.1.7多角度扩展探头技术2.2 测量和分析:(B 型、M 型)2.2.1 一般测量(包括腹部、泌尿和小器官等软件包)2.2.2 妇科、产科测量(包括胎儿生长曲线和多胎计算等软件包)2.2.3 血管测量与分析2.3 图像存储与(电影)回放重现单元2.4 输出信号:复合视频2.5 图像管理与记录装置:2.5.1 超声图像存档与病案管理系统,一体化病案管理单元包括病人资料、报告、图像等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2.5.2静态图像以PC 通用格式直接存储,无需特殊软件即能在普通PC 机上直接观看图像2.5.3 USB 接口3. 系统概述3.1 系统通用功能:3.1.1 监视器:>10″LCD显示器3.1.2 全激活电子探头接口:2 个3.2 探头规格*3.2.1 频率:超宽频变频探头,工作频率明确显示,二维显示频率可选择≥4 种*3.2.2 腹部用凸阵探头,最高频率≥6MHZ,最低频率≤2.5MHZ(请附图)*3.2.3 可配置高频线阵探头中心频率≥13MHz3.2.4 探头配置:电子凸阵(腹部)探头1 个3.2.5 穿刺导向:探头可配穿刺导向装置,具有穿刺测量功能3.3 二维灰阶显像主要参数:3.3.1变频探头工作频率范围:电子凸阵:超声频率2.5 — 6.0MHz电子线阵:超声频率5.0 — 13MHz电子微凸(含腔内):超声频率3.0 — 9MHz3.3.2 灰阶≥2563.3.3 扫描速率:电子凸阵探头,全视野,18 cm 深,帧频≥15帧/秒,可显示帧频3.3.4 发射声束聚焦:发射≥4 段3.3.5 体位标记≥50个*3.6.6 数字声束形成器:数字式全程动态聚焦,数字式可变孔径及动态变迹,A/D≥12 bit(需提供原厂date sheet 证明)*3.3.7 回放重现:灰阶图像电影回放≥1000 帧,回放时间≥30秒3.3.8 增益调节:B/M 可独立调节,TGC 分段≥6*3.4 超声功率输出调节:B/M 输出功率可调,可调级数≥50级自动分析心电图机技术参数输入电路心电输入:12导联同步采集,10电极导联选择:自动或手动输入方式:浮地输入输入保护:标配导联线内附除颤保护电路采样率:8000 Hz/8Ch模数转换精度≤2.5 μV输入阻抗:≥50MΩ耐极化电压:≥±500mV共模抑制比:≥110dB频率响应:0.05Hz-150Hz(+0.4/-3 dB)标准灵敏度:10mm/mV, 误差≤±2%时间常数:≥3.2秒滤波器:低通滤波、肌电滤波、交流滤波、基线抑制滤波低通滤波75Hz, 100Hz, 150Hz 三档肌电滤波25Hz/35Hz 二档交流滤波50Hz或60Hz基线抑制强/弱二档增益/灵敏度选择:5,10,20mm/mV,手动或自动不正常状态检测:电极脱落报警,高频噪声过高报警电极脱落:液晶显示器显示脱落部位显示和记录显示方式:≥4.8"液晶显示显示分辨率:320x240显示导联数:同屏12导联,≥2.8s显示内容:程序型号、版本、日期和时间、走纸速度、灵敏度、导联名称、滤波器、患者信息(ID号码、年龄、性别)、计时标记、电极松脱、噪音等。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湿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有直接的影响。

在仪器检测结果精密度良好的前提下,仪器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步骤,为此结合国内的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的基本要求提出如下建议。

1杂散光的试验方法1.1设定两个单试剂项目,波长设为340nm;1.2设定上述项目的试剂位,分别以蒸馏水和亚硝酸钠标称溶液(50g/L)为试剂和样本,每个项目重复测定5测试;1.3查看反应曲线或反应数据,以最后一点的吸光度作为所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共得到5个蒸馏水和5个亚硝酸钠标称溶液的吸光度;1.4计算最小的亚硝酸钠溶液吸光度与最大的蒸馏水溶液的吸光度的差值,为杂散光。

1.5应符合标准的要求;当测定波长为340nm时,杂散光应不大于0.5%(或吸光度不小于2.3)。

2吸光度线性范围的试验方法2.1以340nm吸光度不低于2.0(以蒸馏水为空白)的重铬酸钾溶液为原液,用蒸馏水稀释出相对浓度分别为1、2、3、4、5、6、7、8、9和10(原液)的系列溶液;2.2设定一个单试剂项目,波长为340nm,试剂和样本均为待测溶液;通过反应曲线或反应数据查找试剂空白段的吸光度;2.3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每个浓度重复测定2次;2.4以相对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画出散点图;2.5用最小二乘法对所有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按照公式(1)、(2)和(3)计算每一个点的相对偏倚;相对偏倚=100*(A-(a+b*C))/(a+b*C) (1)式中:A为实际测定的吸光度,a为线性拟合的截距,b为线性拟合的斜率。

22b=(nΣA*C-ΣAΣC)/( nΣC-(ΣC)) (2)a=(ΣA/n)-b*(ΣC)/n (3)式中:A为吸光度,C为相对浓度,n为总的测定点数。

2.6应符合标准的要求:线性范围不小于2.0,各测定值的相对偏移不大于?5,。

生化分析仪常用分析方法共有三大类,分别为终点法、固定时间法和动力学法

生化分析仪常用分析方法共有三大类,分别为终点法、固定时间法和动力学法

生化分析仪常用分析方法共有三大类,分不为终点法、固定时刻法和动力学法。

终点法:指通过一段时刻的反响,反响到达平衡,由于反响的平衡常数特别大,可认为全部底物(被测物)转变成产物,反响液的吸光度不再变化,只与被测物的浓度有关。

这类方法通常称为“终点〞法,更确切地讲应称“平衡〞法。

单试剂单波长终点法:t1时刻参加试剂〔体积为V〕,t2刻参加样本〔体积为S〕,然后搅拌并反响,之后开始测量反响液的吸光度,在t3时刻反响到达终点,t3-t2为测定时刻。

反响度R=At3-At2-1×V/(V+S),或R=At3-ARBLK。

其中:Ati为i时刻的吸光度,ARBLK为试剂空白吸光度。

单试剂双波长终点法:全然上同“单试剂单波长终点法〞,只是关于每一个测定周期,事实上际吸光度等于Aλ1-Aλ2。

双试剂单波长终点法:t1时刻参加第一试剂(体积为V1),t2时刻参加样本(体积为S)之后立即搅拌,t3时刻参加第二试剂(体积为V2)并立即搅拌,t4时刻反响到达终点。

t3-t2为孵育时刻,t4-t3为测定时刻。

在工程参数中,要是反响起始时刻设为0,那么反响度R=A时刻吸光度-双试剂空白吸光度。

要是反响起始时刻小于0,那么反响度R=At4-双试剂空白吸光度-t3到t2间设定点的吸光度×〔V1+S〕/(V1+S+V2)。

双试剂双波长终点法:全然上同“双试剂单波长终点法〞,只是关于每一个测定周期,事实上际吸光度等于Aλ1-Aλ2。

固定时刻法:又称为一级动力学法、二点动力学法等,指在一定的反响时刻内,反响速度与底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v=k[S]。

由于底物在不断的消耗,因此整个反响速度在不断的减小,表现为吸光度的变化越来越小。

这类反响到达平衡的时刻特别长,理论上能够在任意时刻段进行监测,但由于血清成份复杂,反响刚启动时反响较复杂,杂反响较多,必需通过一段延迟时刻才能进进稳定反响期。

t1时刻参加试剂(体积为V),之后测量试剂空白的吸光度,t2时刻参加样本(体积为S),t3时刻反响稳定,t4时刻停止对反响进行监测;t2-t3为延迟时刻,t3-t4为测定时刻。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一、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举例1.终点法检测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Ⅲ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等.以上项目中,除钙、磷和镁基本上还使用单试剂方式分析因而采用一点终点法外,其它测定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故能选用两点终点法,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均已有双试剂可用.2.固定时间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

3.连续监测法对于酶活性测定一般应选用连续监测法,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

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监测法。

4.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多数属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二、分析参数设置分析仪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骤如取样、冲洗、吸光度检测、数据处理等,其程序均已经固化在存储器里,用户不能修改.各种测定项目的分析参数(analysis paramete)大部分也已设计好,存于磁盘中,供用户使用;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用户可以更改这些参数。

生化分析仪一般另外留一些检测项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户自己设定分析参数。

因此必须理解各参数的确切意义。

一、分析参数介绍(一)必选分析参数这类参数是分析仪检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参数无法进行检测.1.试验名称试验名称(test code)是指测定项目的标示符,常以项目的英文缩写来表示。

2.方法类型(也称反应模式) 方法类型(assay)有终点法、两点法、连续监测法等,根据被检物质的检测方法原理选择其中一种反应类型。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一、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举例1.终点法检测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Ⅲ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等。

以上项目中,除钙、磷和镁基本上还使用单试剂方式分析因而采用一点终点法外,其它测定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故能选用两点终点法,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均已有双试剂可用。

2.固定时间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

3.连续监测法对于酶活性测定一般应选用连续监测法,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

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监测法。

4.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多数属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

二、分析参数设置分析仪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骤如取样、冲洗、吸光度检测、数据处理等,其程序均已经固化在存储器里,用户不能修改。

各种测定项目的分析参数(analysis paramete)大部分也已设计好,存于磁盘中,供用户使用;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用户可以更改这些参数。

生化分析仪一般另外留一些检测项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户自己设定分析参数。

因此必须理解各参数的确切意义。

一、分析参数介绍(一)必选分析参数这类参数是分析仪检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参数无法进行检测。

1.试验名称试验名称(test code)是指测定项目的标示符,常以项目的英文缩写来表示。

2.方法类型(也称反应模式)方法类型(assay)有终点法、两点法、连续监测法等,根据被检物质的检测方法原理选择其中一种反应类型。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与参数设置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与参数设置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一、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举例1.终点法检测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Ⅲ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等。

以上项目中,除钙、磷和镁基本上还使用单试剂方式分析因而采用一点终点法外,其它测定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故能选用两点终点法,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均已有双试剂可用。

2.固定时间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

3.连续监测法对于酶活性测定一般应选用连续监测法,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

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监测法。

4.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多数属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

二、分析参数设置分析仪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骤如取样、冲洗、吸光度检测、数据处理等,其程序均已经固化在存储器里,用户不能修改。

各种测定项目的分析参数(analysisparamete)大部分也已设计好,存于磁盘中,供用户使用;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用户可以更改这些参数。

生化分析仪一般另外留一些检测项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户自己设定分析参数。

因此必须理解各参数的确切意义。

一、分析参数介绍(一)必选分析参数这类参数是分析仪检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参数无法进行检测。

1.试验名称试验名称(testcode)是指测定项目的标示符,常以项目的英文缩写来表示。

2.方法类型(也称反应模式)方法类型(assay)有终点法、两点法、连续监测法等,根据被检物质的检测方法原理选择其中一种反应类型。

生化仪检测原理及应用.

生化仪检测原理及应用.

3质控统计方法:
• a L-J质控图(最常用) -----L-J质控曲线,全称Levey-Jennings。1924年,美国休哈特 (W.A.Shewhart)首先提出质控图。20世纪50年代,Levey和Jennings把质控图引入 到临床检验中。(质控方法是建立在单个质控品双份测定值的均值和极差的基础上) Henry和Segalove对L-J质控图(X-R)进行了修改,以20份质控品的试验结果,计算 均值和标准差,定出质控限,每天或每批随患者标本测定质控品一次,将所得的质控 结果标在质控图上。这各质控图一般称为单值质控图,也就目前大家所熟悉的L-J质控 图。
湿化学常见的比色分析反应类型:
• 直接测量:具有特征性的吸收峰,不经过任何反应直接在指定波长测 量; • 单一反应:待测反应本身有特征性吸收峰的底物或产物量的变化;如 ALB测定原理:白蛋白+BCG-----白蛋白-溴甲酚绿复合物 • 溴甲酚绿复合物在波长为570nm处吸光度最强,固此法ALB主波长应 设定在570nm; • 偶联反应:底物或产物无特征性吸收峰,需经过其他反应生成有特征 性的吸收峰测量的化合物,这种反应称为指示反应。如ALT测定原理: • L-丙氨酸+α—酸戊二酸 丙酮酸+L-谷氨酸 • 丙酮酸+NADH+H+ 乳酸+ NAD • NADH在340nm处吸光度最强,其吸光度与NADH的浓度成正比,固 ALT此法检测主波长应设定在340nm处。
• DXC800照片
3.干化学反射分析技术原理及优点:
• 与普通生化仪比较,干化学被测物质的化 学反应是在干燥的基质中进行,入射光通 过基质被吸收后,检测反射光的减弱程度 来反映被测物质浓度的大小。 • 普通生化仪反应载体是水溶液,入射光被 有色反应产物吸收后减弱,通过吸光度的 大小来反映被测物质浓度的大小。 • 干化学均用一次性消耗品,无交叉污染和 携带污染。缺点是:成本比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C~A曲线
样品
测定A样
查得C样
标准曲线法
标准溶液对比法
➢在相同的条件下,配制浓度为cs的标准溶 液和浓度为cx的试样溶液,在最大吸收波 长处,分别测定二者的吸光度值为As、Ax
,依据朗伯-比尔定律得:

As=Kbcs
Ax=Kbcx
则: cx = cs*Ax /As
标准溶液对比法
C
Cs
Ci
吸光系数法
• 临床生化分析仪最常使用的是——分光光 度法
•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 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 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分光光度计组成
光源
单色器
样品池
记录装置
检测器
光吸收曲线
• 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通常用 光吸收曲线来描述。
讨论
• 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
➢吸光系数法又称绝对法,是直接利用朗伯-
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A=Kbc进行计算的
定量分析方法。在手册中查出待测物质在
最大吸收波长max处的吸光系数
或 , E 1% 1cm
并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
则其浓度为:
c A L

A
E 1% 1cm
L
内容
• 例:在水溶液中,Cr(Ⅵ)的两种离子存在 如下平衡

Cr2O42- + H2O ⇌ 2CrO42- + 2H+
定量分析方法
• (1) 标准曲线法 • (2) 标准溶液对比法(外标一点法) • (3) 吸光系数法
标准曲线法——最经典方法
• 前提:固定仪器和固定条件
A K B C A C
• 过程:配置标准溶液系列 分别测定 A
即:A/C=const
• 故:只要测出某种溶液的吸光度,将它与 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吸光度进行比较,就 可以算出该溶液的浓度。
讨论:
mber-Beer定律的适用条件(前提): ➢ 入射光为单色光 ➢ 溶液是均匀,无散射溶液 2.该定律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 3.在同一波长下,各组分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如果
Lamber-Beer定律:吸收光谱法基本定律
描述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液层厚度和 待测物浓度的关系 Lamber定律:A∝l
Beer定律:A ∝C
入射光强度I0 透射光强度I 物体截面为S
厚度为l
Lambert-Beer(朗伯-比尔)定律
•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 时,样品对光的吸光度与样品的浓度及厚 度成正比
• 按测定速度分
小型 中型 大型 超大型(模块式)
• 按转盘 试剂仓 取样装置) • 比色系统(光源 比色杯 单色器 检测器) • 供排水系统 • 数据处理系统
内容
• 一 概述
• 二 基本原理 • 三 检测方法
终点法 固定时间法 连续监测法
基本原理
• K值的大小取决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 光波长、溶液温度和溶剂性质等,与溶液 浓度大小和液层厚度无关。但K值大小因 溶液浓度所采用的单位的不同而异。
吸光系数
• 三种表现形式:摩尔吸光系数ε 吸光系数a 百分吸光系数E1%1cm
Lambert-Beer(朗伯-比尔)定律
• 郎伯-比尔定律表明:当液层厚度固定时, 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E1=E2 E1≠E2 (E2-E1)↑
A=E1C·L A与C不成线性关系,偏离Beer定律
A与C偏离线性关系越严重
结论: ● 选择较纯单色光(Δλ↓,单色性↑) ● 选λmax作为测定波长
(一)光学因素
2. 杂散光的影响 ➢杂散光是指从单色器分出的光不在入射 光谱带宽度范围内,与所选波长相距较远。 ➢杂散光来源:仪器本身缺陷;光学元件

A = kcb
• A---吸光度 k---吸光系数 c---溶液浓度 b---液层厚度
吸光度
• 透光度的负对数 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
A=-lgT=lg1/T=lgI0/It
T---透光度
I0--入射光强度
It--透射光强度 T=It/I0
吸光系数
• 定义: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时 测得的吸光度。
相似λmax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 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则不同。
• 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 吸光度 A 不同,在λmax处吸光度A 的差异 最大。此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
在分光光度法中, 以吸__光__度__为纵坐标, 以 _波_长__为横坐标作图可得光吸收曲线。
浓度不同的同种溶液, 在该种曲线中其最 大吸收波长_相__同____,相应的吸光度大小 则__不__同___,同一波长下摩尔吸数 相同 。
生化分析仪的常用检测方法
2010-8
内容
• 一 概述
• 二 基本原理 • 三 检测方法
终点法 固定时间法 连续监测法
功能特点
• 特点:自动化——机械化的仪器设备模仿 代替手工操作
• 优点: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了主观误差
• 灵敏 准确 快速 标准化
分类
• 按结构原理分
管道连续流动式 分立式——常用 离心式 干片式——急诊常用
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吸光性物质 ,则测得的该溶液的吸光度等于溶液中各吸光性 物质吸光度的总和,即:
A(a+b+c)=Aa+Ab+Ac
✓ 应用:多组分测定
偏离Beer定律的因素
• 依据Beer定律,A与C关系 应为经过原点的直线 • 偏离Beer定律的主要因素 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光学因素 ✓(二)化学因素
(一)光学因素
1.非单色光的影响: Beer定律应用的重前提—入射光为单色光
• 照射物质的光经单色器分光后 并非真正单色光
• 其波长宽度由入射狭缝的宽度 和棱镜或光栅的分辨率决定
• 为了保证透过光对检测器的响 应,必须保证一定的狭缝宽度
• 这就使分离出来的光具一定的 谱带宽度
讨论
入射光的谱带宽度严重影响吸光系数和吸收光谱形状
污染造成 ➢杂散光可使吸收光谱变形,吸光度变值。
(一)光学因素
3.反射光和散色光的影响: ➢反射光和散色光均是入射光谱带宽度内
的光直接对T产生影响。 ➢散射和反射使T↓,A↑,吸收光谱变形
注:一般可用空白对比校正消除 4.非平行光的影响: ➢使光程↑,A↑,吸收光谱变形
(二)化学因素
• 溶液中的溶质可因 c 的改变而有离解、 缔合、配位以及与溶剂间的作用等原因而 发生偏离 L-B 定律的现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