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试题4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试题4

物理化学试题4
4.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1加热到T2,若此变化为非恒容途径,则其热力学能的变化△U应为何值? ( )
A. △U = 0 B. △U = Cv(T2-T1) C. △U 不存在 D. △U等于其他值
C.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D.电池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mol理想气体,298K,101.325kPa下等温可逆膨胀为初态体积的2倍,则此过程W =________,△H = ________,△G =________。
A. 一切复杂反应 B.一切气相中的反应 C. 基元反应
D.具有明确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所有反应
13.乳状液的形成类型取决于 ( )
8.若A物质由α相向β相转移,则此时 μAα_________μAβ;若A物质在α、β两相达平衡,则 μAα_____μAβ。
9.由式计算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关键是通过实验测定________和________。
三、判断正误,错的请进行改正(每题1分,共10分)
1.动电动势是指胶粒表面与液体内部的电位差。
C.水不能在汞的表面上铺展 D. 辛醇可以在汞-水的界面上铺展
17.当光照射胶体时,所显示丁铎尔效应的光称为 ( )
A.反射光 B.折射光 C.透射光 D.乳光
C 对于任何体系等压只做体积功的过程△H=△U+W D.对理想气体的恒容过程△H=△U+V△P
2.下列哪一个式子与拉乌尔定律无关 ( )
A.△PA=PA*xB B.P=PB*+(PB*-PA*)xB C.μB=μB*(T,P)+RTlnxB D. μB=μB0(T,P)+RTlnCB/C0
A. π1>π2 B.π1<π2 C.π1 = π2 D.无确定关系

《物理化学》期中试卷

《物理化学》期中试卷

《物理化学(上)》期中试卷 共3页 第1 页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化学与材料学院12级应用化学专业 《物理化学(上)》期中试卷注意事项: 题号 一 二 三 四(1) 四(2) 四(3) 四(4) 五(1) 五(2) 五(3) 总分 复核人 得分 评卷人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把正确选题项序号填入括号内)1.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bp (b 为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的温度将(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2.当理想气体其温度由298K 升高到348K ,经(1)绝热过程和(2)等压过程,则两过程的 ( ) A. ΔH 1>ΔH 2 W 1<W 2 B. ΔH 1=ΔH 2 W 1>W 2 C. ΔH 1=ΔH 2 W 1<W 2 D. ΔH 1<ΔH 2 W 1>W 23.273.15K ,p ө下,1dm 3水中能溶解49molO 2或23.5molN 2,在标准情况下,1dm 3水中能溶解空气的物质的量为 ( )A. 25.5molB. 28.6molC. 96molD. 72.5mol 4. 纯物质在恒压下G~T 图正确的是 ( )5.1mol van der waals 气体的TV S ⎪⎭⎫⎝⎛∂∂应等于: ( ) A. B. C. 0 D6.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 的大热源接触做等温膨胀,吸热Q ,所做的功是变到相同终态的最大功的20%,则系统的熵变为: ( )A. B. C. D. 7. 设373 K 时,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133.3 kPa ,液体B 为66.66 kPa ,则:若 A 和 B 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A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5 时,在气相中A 的摩尔分数为: ( ) A. 2/3 B. 1/2 C. 1/3 D. 1 8. 一密封钟罩内放一杯纯水A 和一杯糖水B ,静置足够长时间后发现: ( ) A. A 杯水减少,B 杯水满后不再变化 B. A 杯水减少至空杯,B 杯水满后溢出 C. B 杯水减少,A 杯水满后不再变化 D. B 杯水减少至空杯,A 杯水满后溢出 9.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73 K ,202.65 kPa , 经pT =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到405.3 kPa 的终态,该气体的ΔU 为: ( ) A. 1702 J B. -406.8 J C. 406.8 J D. -1702 J 10.在100℃和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 )A. 100%B. 75%C. 25%D. 20%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1.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四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四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四及参考答案⼀、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系统处于热⼒学平衡状态时,必须同时满⾜、、、四个条件平衡。

2、同⼀个系统的U、H、A、G这四个热⼒学量,最⼤,最⼩。

3、补全热⼒学函数关系式:dG= + VdP ;(?G/?p)T = 。

4、理想⽓体与温度为T的⼤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吸热Q,所做的功是变化到相同终态的最⼤功的20%,则系统的熵变为(⽤T和Q表⽰)。

5、等温等压下两种纯物质混合形成理想溶液,则△mix V 0,△mix H 0,△mix S 0,△mix G 0(填“>”或“<”或“=”)。

6、⾮理想⽓体的标准态是指:。

7、热分析法绘制相图时,常需画出不同组成混合物的温度-时间曲线,这种线称之为。

8、写出化学反应等温式:。

9、反应C(s)+O2(g)=CO2(g),2 CO(g) +O2(g)= 2CO2(g),C(s)+ 1/2 O2(g)=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Θ、K2Θ、K3Θ,这三个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K3Θ= 。

10、298K时有⼀仅能透过⽔的渗透膜将0.01mol/L和0.001mol/L的蔗糖溶液分开,欲使该体系达平衡,需在浓度为的溶液上⽅施加压⼒,该压⼒为Pa。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不符合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的是()(A)从单⼀学科到交叉学科(B)从宏观到微观(C)从平衡态研究到⾮平衡态研究(D)从表相到体相2、下列关于热⼒学⽅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热⼒学研究对象是⼤量分⼦的集合,所得的结论不适⽤于分⼦的个体⾏为。

(B)热⼒学可以解决怎样把⼀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C)经典热⼒学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反应机理(D)经典热⼒学不能解决⼀个具体变化所需要的时间3、下列参数中属于过程量的是()(A)H (B)U (C)W (D)V4、实际⽓体处于下列哪种情况时,其⾏为与理想⽓体接近()(A)⾼温⾼压(B)⾼温低压(C)低温⾼压(D)低温低压5、在⼀个刚性绝热容器内发⽣苯在氧⽓中燃烧的反应()(A) △U=0,△H<0,Q=0 (B) △U=0,△H>0,W=0(C) △U=0,△H=0,Q=0 (D) △U=0,△H=0,W=06、关于Joule-Thomson系数µJ-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µJ-T是系统的强度性质(B)µJ-T<0,表⽰节流膨胀后⽓体的温度下降(C)常温下,⼤多数⽓体的µJ-T为正值,⽽H2和He的µJ-T为负值(D)理想⽓体的µJ-T = 07、⼯作在393K和293K的两个⼤热源间的卡诺热机,其效率约为()(A) 83%(B) 25%(C) 100%(D) 20%8、当10mol N2和20mol H2混合通过合成氨塔,反应⼀段时间后有5mol NH3⽣成。

高等物理化学(4)

高等物理化学(4)

i w dG(T )
mi Vi (l , T )
p*
p
p Vm dp RT ln p
*
mi: 气体的吸附质量(可 由吸附量计算) ρ:温度为T时液体吸附 值的密度 由一个温度下实验测的的吸附等温线可计算 求得ε= f(V)
ε
V 由于吸附特性曲线与温度无关,所以可从吸 附特性曲线求出其它温度下的等温线

2
p* 2 ln a ln a0 D(ln ) p p* 2 lnV lnV0 D(ln ) p
Dubinin-Radnshkevich equation
a : 每克吸附剂上吸附质的摩尔数 a0 :充满1克吸附剂的微孔所需吸附质的摩尔数
lga
lg( p * ) p
xi = pi/p* Y = Σxi t , τ:与纯气体BET参数c有关的参数
假设两种吸附质液体完全不溶
V1 c1 x1 /(1 x1 ) Vm,1 1 [c1 x1 /(1 x1 )] [c2 x2 /(1 x2 )]
2
x = p/p*
6.气体的超临界吸附 气体在其临界温度以上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高压吸附) 研究的实际意义: (1) 分离技术(变压吸附) (2) 高压催化 (3) 气体的储存
(D) 导电机理
(a) 金属导体:导带未被电子充满(价带), 在电场作用下,可在能级间跃迁,形成自由 电子(载流子)。 (b) 绝缘体和半导体在0K时只有空带和满带, 因此电子无法在能级间跃迁,形不成载流子 (c) 由于半导体的禁带宽度小于绝缘体,当温 度升高,满带中的电子可跃迁到空带,形 成导带中的载流子 (d) 在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可在禁带中形成接 近最低空带或最高满带的新的能级,而有 利于电子的跃迁形成导带

物理化学练习题4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4及参考答案

《 物理化学 》练习题4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容(特别是姓名和班内编号)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形式:闭卷;4. 本试卷共 三 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述说法哪一种不正确: ( ) (A )一定量理想气体自由膨胀后,其∆U = 0 (B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U ≠0 (C )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其∆U = 0 (D )非理想气体自由膨胀,气体温度略有变化2. 水在 100℃、101325Pa 下沸腾时,下列各量何者增加?(A) 系统熵 (B) 汽化焓 (C) Gibbs 函数 (D) 蒸气压 3. 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之后,将会引起( )(A) 凝固点升高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升高 (D) 总是放出热量 4. 对于理想气体之间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影响标准平衡常数K 的因素是( ) (A) 浓度 (B) 压力 (C) 温度 (D) 催化剂5. 固体Fe ,FeO ,Fe 3O 4与气体CO ,CO 2达到平衡时其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分别为( )。

(A) C = 2, F = 0 (B) C = 1, F = 0 (C) C = 3, F = 1 (D) C = 4, F = 26.科尔劳施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m m ΛΛ∞=-,这一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在一定范围的溶液7. 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为dln K /d T = ∆r H m /RT2,则( )(A) K 必随温度升高而加大(B) K 必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K 必随温度升高而改变(D) 随温度升高,K 可增大、减少或不变8. 一定体积的水,当聚成一个大水球或分散成许多水滴时,在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比,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有( )(A) 表面能(B) 表面张力(C) 比表面(D)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9.某零级反应A = B+ C开始时反应物浓度为0.2 mol·dm-3,其速率常数k为1.25×10−5 mol·dm-3·s-1,则其反应完成所耗时间t为(A) 8000 s (B) 12000 s (C) 16000 s (D) 18000 s10.在一个绝热的刚性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升高和压力增大,则有(A) Q>0,W<0,∆U < 0 (B) Q=0,W=0,∆U = 0(C) Q=0,W<0,∆U < 0 (D) Q>0,W=0,∆U > 0二、计算题(6题,共60分)1. 298 K,101.3 kPa下,Zn 和CuSO4溶液的置换反应在可逆电池中进行,做出电功200 kJ,放热6 kJ,求该反应的Δr U,Δr H,Δr S,Δr A,Δr G(设反应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大学物理化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4)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1、热容:使一定量的物质的温度提高1℃所需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

2、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和平衡状态下,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度与该气体的平衡分压p成正比。

3、相律:对一个相平衡的体系来说,若影响平衡的外界因素仅为温度和压力,则相数Φ,独立组分数C及自由度f三者之间存在以下制约关系:f=C-Φ+2这个规律称为相律。

4、浓差电池:两个相同电极浸到两个电解质溶液相同而活度不同的溶液中构成的浓差电池。

5、卡诺定理: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和同温冷源之间的热机,其效率都不能超过可逆机,即可逆机的效率大于不可逆热机的效率。

6、反应机理:在总反应中,连续或同时发生的所有基元反应称为反应机理,又称为反应历程。

7、法拉第电解定律: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的数量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

8、赫斯定律:保持温度、压力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相同。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一级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2、对于电池Zn|ZnSO4(aq)||AgNO3(aq)|Ag,其中的盐桥可以用饱和KCl溶液。

(√)3、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4、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总蒸气压大于任一组分的蒸气分压。

(√)5、单组分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

(×)6、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来判断其反应进行的方向。

(√)7、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入到溶液中,可以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8、弱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减小而增大。

(×)9、电解时,阳极上电极电势越大越先溶解(×)10、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三、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A)1、某系统经历一不可逆循环之后,下列关系式中不能成立的是:A、Q=0B、△C p=0C、△U=0D、△T=0(B)2.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A(g)+B(g)=C(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惰性气体,则平衡将:A 向右移动B 不移动C 向左移动D 无法确定(B)3、在含有C(s)、H2O(g) 、CO(g) 、CO2(g)、H2(g)五种物质的平衡体系中,其独立组分数为A、 3B、2C、 1D、4.(A)4、263.15K、p0时,水的化学势比冰的化学势:A、高;B、低;C、相等;D、不可比较.(D)5.为了防止金属的腐蚀,在溶液中加入阴极缓蚀剂,其作用是:A、降低阳极极化程度;B、增加阳极极化程度;C、降低阴极极化程度;D、增加阴极极化程度。

物理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化学平衡练习题一、判断与问答题:1.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就是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2.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r G m就是在一定量的系统中进行1mol的化学反应时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3.因为= -RT ln K,所以是平衡状态时的吉布斯函数变化。

4.是反应进度的函数。

5.在等温等压条件下,∆r G m > 0的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6.∆r G m的大小表示了反应系统处于该反应进度ζ时反应的趋势。

7.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来判断其反应进行的方向。

8.在等温、等压、W’ = 0的条件下,系统总是向着吉布斯函数减小的方向进行。

若某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下∆r G m < 0,则反应物将完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9.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 r G m < 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10.某化学反应的∆ r G m若大于零,则K一定小于1。

11.理想气体反应 A + B = 2C,当p A = p B = p C时,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12.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13.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PCl5的分解反应,只须测定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就可以求知平衡常数了。

14.因K= f(T),所以对于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当温度一定时,其平衡组成也一定。

15.若已知某气相生成反应的平衡组成,则能求得产物的。

16.温度T时,若K= l,说明这个反应在此温度,压力为100kPa的条件下已达到平衡。

17.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18.因K = ∏(a Bν),所有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化学反应计量系数而改变。

19.有供电能力(W f ≠ 0)的可逆电池反应体系的状态,在“G~ξ”曲线上可存在的位置?20.“纯是相对的,绝对纯的物质是没有”,试从反应的亲合能A上分析这句话的道理?21.化学反应亲合势愈大,则自发反应趋势越强,反应进行得愈快,对否?22.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反应自由能的关系:,那么,为什么反应的平衡态与标准态是不相同的?23.欲使反应产物的平衡浓度最大,反应物的投料比一般为多大?24.对于计量系数∆ν = 0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哪些因素变化不改变平衡点?25.平衡常数K= 1的反应,在标准态下反应,反应朝什么方向进行?26.在空气中金属不被氧化的条件是什么?27.反应PCl5(g) = PCl3(g) + Cl2(g) 在212℃、p容器中达到平衡,PCl5离解度为,反应的= 88 kJ·mol-1,以下情况下,PCl5的离解度如何变化:(A) 通过减小容器体积来增加压力;(B) 容器体积不变,通入N2气来增加总压力;(B) 升高温度;(D) 加入催化剂。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模拟试题4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模拟试题4

当 p* → 0, f * → p*,1 − β p* → 1 ∴ ln f = ln p p ,f = 1 − βp 1 − βp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
10. 在298.151K时,等物质的n量的A和B形成理想溶液,试求ΔminV, ΔminH,ΔminU,ΔminS 和ΔminG。 解:由纯组分液体形成理想溶液,混合前后体积、总焓、总内能都不改变,即 ∆ mixV = 0, ∆ mix H = 0 , ∆ mixU = 0 ∆ mix S = − R(nA ln x A + nB ln xB ) = 11.53nJ ⋅ K −1 ⋅ mol−1 ∆ mixG = ∆ mix H − T ⋅ ∆ mix S = −T ⋅ ∆ mix S = −298.15 × 5.76 × 2nJ = −3.436nkJ ⋅ mol −1 11. 对理想溶液,试证明: ∆ mixG ∂ ∂∆ mix G T = 0 = 0 , ∂T ∂p T p 证明: 理想溶液混合吉布斯函数变为 ∆ mixG = RT ∑ nB ln xB
同理
−4 −1 m′ N2 = 0.78mN 2 = 5.468 × 10 mol ⋅ kg −4 −1 m′ Ar = 0.0094 m Ar = 0.141 × 10 mol ⋅ kg

xO2 =
′2 mO = 0.342 ′ ′ m′ N 2 + mO2 + m Ar
xN 2 = 0.641 , x Ar = 0.017 8. 若气体的状态方程式为pV(1-βp)=RT,求其逸度的表示式。 ∂U 解:对纯物质, ∂p = Vm , dU = Vm dp T 纯气体, U = U ! + RT ln p ! 当 T 一定时, dU = RTd ln( f / p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试题(4)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20分,每小题2分)
1、在温度T 时,反应C 2H 5OH(l) + 3O 2(g)
2CO 2(g) + 3H 2O(l) 的△H m 与△U m 的关系为( )
(A )△H m >△U m (B )△H m <△U m
(C )△H m =△U m (D )无法确定
2、在温度为T 的标准状态下,反应①A
2B 、反应②2A C 及反应③C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分别为△r H m Θ①、△r H m Θ②和△r H m Θ(3)。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r H m Θ③= ( )
(A )2△r H m Θ①+△r H m Θ② (B )△r H m Θ②-△r H m Θ①
(C )△r H m Θ①+△r H m Θ② (D )2△r H m Θ①-△r H m Θ②
3、已知某反应的∆r C p ,m 为零,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 )
(A) 增大 (B )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下列反应 AgCl(s) + I
- - 其可逆电池表达式为:( ) (A) AgI(s)|I - | Cl - | AgCl(s)
(B) AgI(s)|I - ┊┊Cl - | AgCl(s) (C) Ag(s),AgCl(s)|Cl -┊┊I - | AgI(s),Ag(s)
(D)Ag(s),AgI(s)|I - ┊┊Cl - | AgCl(s),Ag(s)
5、一定体积的水,由一个大水球分散成许多小水滴时,以下物理量中保持不变的是()。

(A)表面吉布斯函数(B)液面上的附加压力
(C)饱和蒸气压(D)对玻璃的润湿性
6、298K 时, 水-空气的表面张力为0.07197 N·m-1 ,在此温度和标准压力下,使水可逆增大1dm2表面积时,系统的功为( )
(A)1.439×10-5(B)7.197×10-6J
(C) 1.439×10-4 J (D)7.197×10-4J
7、在动力学中,质量作用定律()
(A)适用于任一恒温反应(B)只适用于理想气体恒温反应
(C)只适用于基元反应(D)只适用于恒温恒容化学反应
8、Tyndall(丁达尔)现象是光射到粒子上发生那种现象的结果()。

(A)散射(B)反射(C)透射(D)折射
9、对于电动电位即ζ电位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ζ电位是滑动面上因胶粒和介质作相对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电势差。

(B)ζ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

(C)ζ电位的值易为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D)当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扩散层厚度可为零,ζ电位也变为零。

10、如图1,对于右边的步冷曲线对应是哪个物系点的冷却过程:()
(A) a点物系(B) b点物系
(C) c点物系(D) d点物系
图1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2分)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300K 由A 态等温变化到B 态,此过程系统吸热1000J ,△S=10J·K -1,据此可判断此过程为 过程。

(可逆或不可逆)
2、△G=△A 的条件是 的一切过程。

3、在一定温度下,当KCl 溶液中KCl 的物质的量浓度c= 时,该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摩尔电导率在数值上才相等。

4、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表面张力显著 ,溶液表面为 ___吸附。

5、液体中的液滴愈小,饱和蒸气压 _;液体中的气泡愈小,气泡内的液体饱和蒸气压 _。

6、某反应速率常数为k=4.62⨯10-2s -1,则该反应是 级反应。

7、胶体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现象称为_________,介质运动称为_________。

8、在新生成的Fe(OH)3沉淀中加入少量FeCl 3会产生_________现象,若再加入硫酸盐溶液又会产生___________现象。

9、在一个真空容器中,将CaCO 3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aCO 3(s CaO (s )+ CO 2(g )
则此系统的相数P= ;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

10、分解反应:PCl 5(g PCl 3(g )+ Cl 2(g )在250℃、101.325kPa 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混合物密度ρ=2.695×10-3kg/dm 3,则此温度下PCl 5的解离度=α 。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2分,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后,由于∆U= 0,所以吸的热全部转化为功,这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

()
2、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PCl5的分解反应,只须测定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就可以求知平衡常数了。

()
3、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

()
4、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
5、杠杆规则只适用于T~x图的两相平衡区。

()
四、计算题(50分,每小题10分)
1、温度为298.15K,压力为101.325KPa时,设环丙烷、石墨及氢气的Θ
H分

m
r
别为-2092KJ/mol,-393.8 KJ/mol及-285.84 KJ/mol。

若已知丙烯(g)的Θ
H=20.5KJ/mol,试求:

m
f
(a)环丙烷的Θ
H

f
m
(b)环丙烷异构化变为丙烯(g)的Θ
H。


m
r
2、反应Fe(s) + H2O(g) →FeO(s) + H2(g) 在700℃时的K⊙=2.35。

(a)如果该温度下用总压力为101.325kPa的等物质的量的H2O(g)和H2(g)的气体混合物处理FeO(s),能否将其还原为Fe(s)?
(b)如果H2O(g)和H2(g)的气体混合物的总压力仍为101.325kPa,若要Fe(s)
不被还原,则H2O(g)的分压最小可达多少?
3、已知298K 时,Ag 2O(s)和H 2O(l)的Θ
∆m f G 分别为-11.2kJ ·mol -1和-237.18
kJ ·mol -1,试将反应:
H 2(g, Θp ) + Ag 2O(s) 2Ag(s) + H 2O(l)
设计成可逆电池,写出该电池的图式及电极反应,求出298K 时该电池的电动势E 。

4、今有一气相催化分解反应 B + C 。

实验测得800K 时此反应的速率系数为7.782×10-5min -1。

950K 下,若A 的转化率为0.05时,所需的反应时间为19.34min 。

试求此反应的活化能E a 。

5、在一个带有隔板的绝热刚性容器中,分别充入O 2(g )和N 2(g ),其初始状态如图所示。

隔板两侧体积相等,现抽去隔板,使两气体混合,并达到平衡。

求混合后系统的温度T 以及该过程的Q ,W ,△U 和△H 。

已知O 2(g )和N 2(g )均为理想气体,且m ,p C 均为28.0J ·k -1·mo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