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1)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区别是什么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区别是什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在测试过程中,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是两种常见的测试方法。
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测试方法的区别。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化测试或透明盒测试,是一种基于代码内部结构的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被测试代码的内部结构、逻辑以及算法,以此来进行测试。
白盒测试旨在发现代码中的错误、逻辑错误、性能问题等。
白盒测试的主要特点包括:1.需要了解代码内部结构。
2.主要关注逻辑覆盖率和代码覆盖率。
3.在早期发现代码中的错误和逻辑问题。
4.通常由开发人员或专门的测试人员来执行。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功能需求描述的测试方法,测试人员无需了解被测试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只需要关注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黑盒测试旨在验证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和功能规格。
黑盒测试的主要特点包括:1.不需要了解代码内部实现。
2.主要关注功能覆盖率和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
3.更加关注用户的体验和系统整体功能。
4.通常由测试人员来执行,更加贴近用户的角度。
区别1.角度不同:白盒测试关注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而黑盒测试关注功能需求和用户体验。
2.执行者不同:白盒测试通常由开发人员或专门的测试人员执行,而黑盒测试通常由测试人员执行。
3.侧重点不同:白盒测试主要关注代码覆盖率和逻辑问题,而黑盒测试主要关注功能覆盖率和用户需求。
综上所述,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虽然都是测试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在测试对象、执行者以及侧重点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根据需求和测试目的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有何区别和联系

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有何区别和联系在软件开发领域中,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是两种常见的测试方法,它们在测试的角度、目的和方式上存在一些区别和联系。
区别1. 定义•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测试人员主要关注软件的功能和用户界面,而不考虑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
测试人员只关心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而不了解程序的具体逻辑和代码结构。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另一种测试方法,测试人员主要关注软件的内部结构和逻辑,测试重点在于检查代码的正确性、逻辑覆盖率和结构完整性。
2. 测试对象•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更多地关注软件的外部行为和功能,测试人员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测试软件是否符合需求和预期,在不知道内部实现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主要关注软件的内部结构和代码逻辑,测试人员需要了解代码逻辑和数据流,以确保所有逻辑路径都被覆盖到。
3. 测试方法•黑盒测试:黑盒测试通常通过功能测试、界面测试、性能测试等来验证软件功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测试用例设计基于需求规格说明,不涉及代码实现细节。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通常采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方法,主要通过代码分析和路径覆盖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联系1.功能验证: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都是为了验证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只是验证的角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2.覆盖范围:白盒测试通常更全面地覆盖代码逻辑,但黑盒测试更能从用户角度出发,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3.互补作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可以相互结合,互相补充,可以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质量保证: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都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合理组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软件质量。
综上所述,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在测试的对象和方法上存在一定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和互补作用,合理地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保障软件质量和稳定性。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区别

⿊盒测试和⽩盒测试的区别⼀.1. 软件测试⽅法:⽩盒测试、⿊盒测试、灰盒测试、静态测试、动态测试2. ⽩盒测试:是⼀种测试⽤例设计⽅法,在这⾥盒⼦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盒,顾名思义即盒⼦是可视的,你可以清楚盒⼦内部的东西以及⾥⾯是如何运作的,因此⽩盒测试需要你对系统内部的结构和⼯作原理有⼀个清楚的了解,并且基于这个知识来设计你的⽤例。
⽩盒测试技术⼀般可被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类技术。
静态分析主要有:控制流分析技术、数据流分析技术、信息流分析技术。
动态分析主要有:逻辑覆盖率测试(分⽀测试、路径测试等),程序插装等。
⽩盒测试优点:迫使测试⼈员去仔细的思考软件的实现;可以检测代码中的每条分⽀和路径;揭⽰隐藏在代码中的错误;对代码的测试⽐较彻底;最优化。
⽩盒测试缺点:昂贵;⽆法检测代码中遗漏的路径和数据敏感性错误;不验证规格的正确性。
3. ⿊盒测试⼜叫功能测试,这是因为在⿊盒测试中主要关注被测软件的功能实现,⽽不是内部逻辑。
在⿊盒测试中,被测对象的内部结构,运作情况对测试⼈员是不可见的,测试⼈员对被测产品的验证主要是根据其规格,验证其与规格的⼀致性。
在绝⼤多数没有⽤户参与的⿊盒测试中,最常见的测试有:功能性测试、容量测试、安全性测试、负载测试、恢复性测试、标杆测试、稳定性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4. 灰盒测试:⽩盒测试和⿊盒测试往往不是决然分开的,⼀般在⽩盒测试中交叉使⽤⿊盒测试的⽅法,在⿊盒测试中交叉使⽤⽩盒测试的⽅法。
灰盒测试就是这类界于⽩盒测试和⿊盒测试之间的测试。
最常见的灰盒测试是集成测试。
5. 静态测试:是⼀种不通过执⾏程序⽽进⾏测试的技术。
它的关键功能是检查软件的表⽰和描述是否⼀致,没有冲突或者没有歧义。
6. 动态测试:包含了程序在受控的环境下使⽤特定的期望结果进⾏正式的运⾏。
它显⽰了⼀个系统在检查状态下是正确还是不正确。
单元测试属于⽩盒测试范畴;集成测试属于灰盒测试范畴;系统测试属于⿊盒测试范畴。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与白盒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与白盒测试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确保软件质量和稳定性,软件测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软件测试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方法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本文将介绍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定义、特点、应用场景以及测试方法的具体步骤。
一、黑盒测试1. 定义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只关注软件的功能和需求,而不考虑内部实现的细节。
测试人员只关注软件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2. 特点黑盒测试具有以下特点:- 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只需关注输入和输出。
- 测试人员不需要具备开发技能,只需关注功能和需求。
- 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进行测试。
3. 应用场景黑盒测试适用于以下场景:- 需要测试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
- 需要测试软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 需要测试软件的用户界面。
4. 测试方法黑盒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测试用例:根据软件的功能和需求,确定测试用例,包括输入和预期输出。
- 设计测试数据:根据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数据,覆盖不同的情况和边界条件。
- 执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记录实际的输出结果。
- 比对结果:将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进行比对,并记录测试结果。
- 分析问题:分析测试结果,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白盒测试1. 定义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关注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包括代码结构和逻辑。
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机制,以便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
2. 特点白盒测试具有以下特点:- 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包括代码结构和逻辑。
- 可以更全面地测试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 测试人员需要具备开发技能,以便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
3. 应用场景白盒测试适用于以下场景:- 需要测试软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 需要测试软件的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
- 需要测试软件的代码覆盖率。
4. 测试方法白盒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分析代码:了解软件的代码结构和逻辑。
自动化测试中的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

自动化测试中的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在自动化测试中,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是两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它们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的定义、特点、适用场景以及优缺点,以便读者对两种测试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黑盒测试的定义与特点黑盒测试(Black Box Testing),又称功能测试或行为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通过检测软件的输入和输出,从外部对软件进行测试,而不考虑内部的实现细节和结构。
黑盒测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没有关注代码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只关注软件的功能和需求是否满足;2. 以用户的角度出发,通过输入一组数据或事件,验证软件是否按照预期的方式进行处理;3. 强调对软件的边界条件、异常输入和无效数据等进行测试,以验证软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4. 使用黑盒测试技术可以提前发现软件中的功能性问题和潜在的性能问题。
二、黑盒测试的适用场景黑盒测试适用于以下情况:1. 测试人员对被测软件的内部结构和代码实现不熟悉或者没有权限访问;2. 需要根据软件设计文档或功能规格说明书编写测试用例的情况;3. 需要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和预期;4. 强调对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准确性、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进行测试的情况;5. 重视用户体验,希望通过测试发现潜在的UI和交互问题。
三、黑盒测试的优缺点1. 优点:(1) 独立性高:黑盒测试独立于软件的具体实现,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和代码,减少了对开发人员的依赖;(2) 高效性:通过测试软件的输入和输出,可以快速发现潜在的功能性问题和性能问题;(3) 全面性:黑盒测试重点关注软件的功能和需求,能够覆盖各种可能的输入和操作场景,以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2. 缺点:(1) 相对于白盒测试,对于内部结构的问题无法发现:黑盒测试无法测试软件内部的逻辑问题和代码覆盖率,无法覆盖所有可能的路径和分支;(2) 测试用例设计需要依据外部文档:黑盒测试依赖于软件的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如果这些文档有缺陷或者更新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测试不准确;(3) 难以模拟复杂的数据环境:对于需要复杂数据环境的测试场景,黑盒测试往往无法满足要求。
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一、白盒测试白盒测试(White-box Testing,又称逻辑驱动测试,结构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
利用白盒测试法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不需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和逻辑驱动测试。
白盒测试法的覆盖标准有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和基本路径测试。
其中逻辑覆盖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六种覆盖标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发现错误的能力呈由弱至强的变化。
语句覆盖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判定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条件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条件应取到各种可能的值。
判定/条件覆盖同时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
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中各条件的每一种组合至少出现一次。
路径覆盖使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驱动、基路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
"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
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
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天文数字。
但即使每条路径都测试了仍然可能有错误。
第一,穷举路径测试决不能查出程序违反了设计规范,即程序本身是个错误的程序。
第二,穷举路径测试不可能查出程序中因遗漏路径而出错。
第三,穷举路径测试可能发现不了一些与数据相关的错误。
白盒测试目前主要用在具有高可靠性要求的软件领域,例如:军工软件、航天航空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等等。
白盒测试工具在选购时应当主要是对开发语言的支持、代码覆盖的深度、嵌入式软件的测试、测试的可视化等。
电源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区别

电源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区别电源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领域中常见的两种测试方法,它们针对软件系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进行测试。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电源黑盒测试电源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关注的是从系统外部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
在进行电源黑盒测试时,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而是将系统当作一个黑盒子,只关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和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电源黑盒测试通常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界面测试等,通过模拟用户操作来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电源白盒测试电源白盒测试则不同于电源黑盒测试,它着重于对软件系统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的测试。
在进行电源白盒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软件系统的源代码、算法、数据结构等内容,以便设计测试用例并验证代码的正确性、覆盖率和安全性。
电源白盒测试通常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静态分析等,通过检查代码的质量和逻辑关系来发现潜在的问题。
区别对比1.测试对象不同:电源黑盒测试关注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用户交互,而电源白盒测试专注于代码的结构和实现。
2.测试侧重点不同:电源黑盒测试侧重于外部行为和功能的检查,而电源白盒测试更注重内部数据流和成分。
3.测试目的不同:电源黑盒测试主要用于验证用户需求和功能规格是否得到满足,电源白盒测试则用于保证代码的质量和稳定性。
4.测试人员需求不同:电源黑盒测试不需要详细了解代码实现,适合非开发人员进行测试;而电源白盒测试需要深入了解代码,适合开发工程师进行测试。
在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电源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常常结合使用,相互补充,以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合理选择测试方法和策略,可有效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因此,了解电源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区别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评估和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安全等方面,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是常见且重要的两种测试方法。
本文将介绍并对比这两种测试方法,以及它们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一、黑盒测试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着重于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而不考虑其内部结构。
测试人员只关注输入和输出,通过输入特定的数据或操作系统,验证软件是否按照预期产生正确的输出结果。
黑盒测试主要基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或业务需求。
黑盒测试方法非常适用于以下情况:1.测试人员对软件内部结构缺乏了解,只了解软件的功能和需求。
2.测试人员希望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
3.测试人员希望测试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硬件平台或配置环境下的兼容性。
黑盒测试通常采用以下技术:1.等价类划分:将输入值划分为多个等价类,选择一个典型值进行测试。
2.边界值分析:测试边界值和边界值附近的情况,以检验软件在边界情况下是否工作正常。
3.决策表测试:根据软件系统的规则和条件生成决策表,测试所有的可能组合情况。
二、白盒测试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它关注的是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代码覆盖率。
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逻辑和结构,以验证软件内部的每一条路径是否可行,并通过分析代码来评估软件的可靠性和性能。
白盒测试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测试人员具备编程和代码理解的技能,可以深入分析软件的内部结构。
2.需要测试软件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3.需要对软件的内部逻辑和结构进行彻底的检查。
白盒测试通常采用以下技术:1.控制流测试:验证软件内部逻辑和控制结构,测试每一条路径是否被覆盖。
2.数据流测试:根据软件中的数据依赖关系,验证数据在各个控制结构之间的正确流动。
3.语句覆盖测试:衡量测试用例中执行的语句百分比,以确定代码是否得到充分测试。
三、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的对比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在软件测试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适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基本技术
3.1 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
3.2 白 盒 测 试技术
3.3 黑 盒 测 试技术
本讲教学目标
了解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 掌握几中白盒测试技术:静态测试、程 序插桩和逻辑覆盖技术。
3.1 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
任何工程产品都可以使用白盒测试和黑 盒测试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测试。
3.2.3 逻辑覆盖
逻辑覆盖也是白盒测试主要的动态测 试方法之一,是以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为 基础的测试技术,是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 的遍历实现程序的覆盖,这一方法要求测 试人员对程序的逻辑结构有清楚的了解
从覆盖源程序语句的详细程度分析, 逻辑覆盖标准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 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 为便于理解,根据下面所示的2个被测 试程序(用C语言书写),分别讨论几种 常用的覆盖技术。
Woodward等人曾经指出结构覆盖的 一些准则,如分支覆盖或路径覆盖,都不
足以保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为此,他们
提出了一种层次LCSAJ覆盖准则。
小结
本讲主要介绍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基 本概念以及几种常见的白盒测试技术。
白盒测试方法又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 试。静态测试是一种不通过执行程序而进行 测试的技术,其关键功能是检查软件的表示 和描述是否一致,没有冲突或者没有歧义。 它瞄准的是纠正软件系统在描述、表示和规 格上的错误,是任何进一步测试的前提。而 动态测试需要软件的执行,当软件系统在模 拟的或真实的环境中执行之前、之中和之后, 对软件系统行为的分析是动态测试的主要特 点。它显示了一个系统在检查状态下是正确 还是不正确。
测试覆盖准则 (1)Foster的ESTCA覆盖准则
前面所介绍的逻辑覆盖其出发点似乎 是合理的。所谓“覆盖”,就是想要做到 全面而无遗漏。但是,事实表明,它并不 能真的做到无遗漏。 K.A.Foster 从测试工作实践的教训出 发,吸收了计算机硬件的测试原理,提出 了一种经验型的测试覆盖准则。
(2)Woodward等人的层次LCSAJ覆盖准则
想要了解一个程序在某次运行中所有 可执行语句被覆盖的情况,或是每个语句 的实际执行次数,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插桩 技术。这里仅以计算整数X和整数Y的最大 公约数程序为例,说明插桩方法的要点。 图3-1给出了这一程序的流程图。
入口
C(1)=C(1)+1
图 3 1 插 桩 后 求 最 大 公 约 数 程 序 的 流 程 图
程序1如下:
function js(float A,float B,float X) { if( A>1&&B=0)X=X/A; if(A=2||X>1) X=X+1; }
图 3 3 程 序 1 流 程 图
-
程序2如下: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int k=0,j=0; if((x>3)&&(z<10)) { k=x*y-1; ‘语句块1 j=sqrt(k); } if((x= =4)||(y>5)) { j=x*y+10; ‘语句块2 } j=j%3; ‘语句块3 }
代码检查方式主要有:
(1)桌面检查 (2)代码审查 (3)走查
2.静态结构分析法
在静态结构分析中,测试人员通常通过使 用测试工具分析程序源代码的系统结构、数据 结构、数据接口、内部控制逻辑等内部结构, 生成函数调用关系图、模块控制流图、内部文 件调用关系图等各种图形、图表,清晰地标识 整个软件的组成结构。 通过分析这些图表,包括控制流分析、数 据据流分析、接口分析、表达式分析等,使其 便于阅读与理解,然后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图表, 检查软件有没有存在缺陷或错误。
-1
Q≠R C(4)=C(4)+1 C(3)=C(3)+1
Q≠R C(5)=C(5)+1 C(6)=C(6)+1
出口
Q=Q–R
R=R–Q
设计插桩程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 ① 探测哪些信息; ② 在程序的什么部位设置探测点;
③ 需要设置多少个探测点;
④ 程序中特定部位插入某些用以判断变量 特性的语句。
白盒测试须对程序模块进行如下 检查:
1. 保证一个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 被使用一次 2. 对所有逻辑值均测试true和false。 3. 在循环的边界和运行的界限内执行循 环体。 4. 检查内部数据结构以确定其有效性。
3.2 白 盒 测 试 技 术
白盒测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逻辑测 试方法,也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白盒测试对象基本上是源程序,是以 程序的内部逻辑为基础的一种测试方法。
3.2.1 白盒测试静态测试
最常见的静态测试是找出源代码的语 法错误,这类测试可由编译器来完成,因 为编译器可以逐行分析检验程序的语法, 找出错误并报告。除此之外,测试人员须 采用人工的方法来检验程序,有些地方存 在非语法方面的错误,只能通过人工检测 的方法来判断。 人工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代码检查法、 静态结构分析法等。
黑盒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以下几类 错误:
1. 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的功能? 2. 在接口上,输入是否能正确的接受?能 否输出正确的结果? 3. 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例如 数据文件)访问错误? 4. 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5. 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2.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已知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 以通过测试证明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规 格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以经过检查。 软件的白盒测试是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 细致的检查,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 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 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 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 态一致。因此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 驱动测试。
2.判定覆盖
比语句覆盖稍强的覆盖标准是判定覆盖。 按判定覆盖准则进行测试是指,设计若干 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 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经历一 次,即判断的真假值均曾被满足。判定覆 盖又称为分支覆盖。
3.条件覆盖
在设计程序中,一个判定语句是由多个 条件组合而成的复合判定。
条件覆盖的含义是:构造一组测试用例,
图 3 4 程 序 2 流 程 图
-
1.语句覆盖
语句覆盖使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都能被执 行一次。 例如,在程序 1 中,为使程序中每个语句 至少执行一次,只需设计一个能通过路径a-c-e 的数据就可以了,例如选择输入数据为:A=2, B=0,X=3就可达到“语句覆盖”标准。 在程序 2 中,如测试用例输入为: x=4 、 y=5、z=5 程序执行的路径是:a-b-d。
1.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已知产品的功能设计规格和 用户手册,可以进行测试证明每个功能是否 实现、每个实现了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以 及产品的性能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
软件的黑盒测试意味着测试要在软件 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 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 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检查程序 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以及性能 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黑盒测试又叫 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使得每一判定语句中每个逻辑条件的可能
值至少满足一次。
4.条件判定组合覆盖
条件判定组合覆盖的含义是:设计足够 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 能(真 / 假)至少出现一次,并且每个判定 本身的判定结果(真 / 假)也至少出现一次。
5.多条件覆盖
多条件覆盖也称为条件组合覆盖,它的 含义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 判定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都至少出现一 次。显然满足多条件覆盖的测试用例是一 定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和条件判定组 合覆盖的。
静态结构分析法通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进 行源程序的静态分析: (1) 通过生成各种图表,来帮助对源程序 的静态分析 常用的的各种引用表主要有: ① 标号交叉引用表 ② 变量交叉引用表 ③ 子程序(宏、函数)引用表 ④ 等价表 ⑤ 常数表
常用的的各种关系图、控制流图主要有: ① 函数调用关系图:列出所有函数,用 连线表示调用关系,通过应用程序各函数之间 的调用关系展示了系统的结构。 ② 模块控制流图:由许多结点和连接结 点的边组成的图形,其中每个结点代表一条或 多条语句,边表示控制流向,可以直观地反映 出一个函数的内部结构。
(2) 错误静态分析
静态错误分析主要用于确定在源程序中是 否有某类错误或“危险”结构。 ① 类型和单位分析 ②引用分析 ③ 表达式分析 ④ 接口分析
3.2.2 程序插桩技术
在软件动态测试中,程序插桩是一种基 本的测试手段,有着广泛的应用。 程序插桩方法是借助往被测程序中插入 操作,来实现测试目的的方法,即向源程 序中添加一些语句,实现对程序语句的执 行、变量的变化等情况进行检查。
1.代码检查法
代码检查法主要是通过桌面检查,代码审 查和走查方式,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1) 检查代码和设计的一致性; (2) 代码的可读性以及对软件设计标准的遵循 情况; (3) 代码逻辑表达的正确性; (4) 代码结构的合理性; (5) 程序中不安全、不明确和模糊的部分; (6) 编程风格方面的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