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梅花》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梅花--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梅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歌曲《梅花》,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歌词的意境。
3.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梅花》,能够独立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2. 学唱歌曲:a. 教唱歌曲《梅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b. 分句教唱,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c.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
3. 感受歌曲: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的意境。
4. 歌曲处理:讲解歌曲的强弱、速度、情感等处理技巧。
5. 课堂练习:分组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演唱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唱歌曲《梅花》。
2. 家长协助学生录制演唱视频,下周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梅花》,并掌握其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梅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3. 学生通过演唱和欣赏,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梅花》的合唱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开展以梅花为主题的音乐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应注重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以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九、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安排2个课时完成。
十、教学资源推荐:1. 《梅花》歌曲音频、视频资料。
2. 关于梅花的诗词、故事等文化资料。
3. 音乐教学课件、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4. 音响设备、乐谱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_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梅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五年级音乐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
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并具有一定的优劣作品辨别能力刻不容缓。
尤其是要注意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
所以本学期继续加强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灵活处理、自由组合教材,适当引入流行音乐,正确引导学生优劣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乐情操熏陶。
1、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基础,但每班还有个别音乐上的后进生五音不全,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和爱心,使他们尽快的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高兴起来,尽快脱掉“乐盲”的帽子。
2、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赏。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梅花》教学效果分析这节课的目的基本上能达到,在歌曲学唱、表现及创编方面表现尚可,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为学生提供完整聆听音乐的时间与空间,以歌曲感受为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喜爱。
通过随琴视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在个别难句的学唱中,引导他们学会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梅花》教案 (3)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梅花》教案 (3)一. 教材分析《梅花》是一首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首歌曲的五线谱。
歌曲以梅花为题材,歌词简洁优美,旋律优雅动听,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五线谱的讲解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梅花这一题材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前进行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
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梅花》的五线谱;2.能够独立演唱歌曲,并理解歌词的含义;3.了解梅花的文化背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别和演唱;2.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3.梅花文化背景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2.讲解法:教师讲解五线谱、节奏等方面的知识;3.互动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鼓励;4.文化导入法:介绍梅花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梅花》的五线谱教材;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3.准备与梅花相关的文化资料,如图片、故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然后简要介绍梅花的文化背景,如梅花的寓意、历史等。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梅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呈现歌曲的五线谱,引导学生关注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随伴奏演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在节奏、音高方面的错误。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
鼓励学生自信地演唱,提高演唱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梅花相关的歌词或旋律。
《梅花》教案

《梅花》教案《梅花》教案(精选24篇)《梅花》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新词:训斥、玷污、郑重、眷恋、颇负盛名。
2.重点段:第2自然段、第13自然段。
(二)能力教学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是本文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分析重点段第2和13自然段,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解决。
(二)“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是本文重点训练项目,主要通过勾画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勾画重点句段,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讨论分段,归纳段意、中心思想。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完成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解决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三)目标完成过程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幻灯片(梅花图),教师指导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
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
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今天我们学习“梅花魂”这篇自读课文。
板书课题,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梅花》教案 (4)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梅花》教案 (4)一. 教材分析《梅花》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五线谱,通过歌曲《梅花》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歌曲《梅花》以梅花为题材,歌词简洁优美,旋律优美动听,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易于学生接受和喜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认知和理解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五线谱的讲解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也各有不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梅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认知和理解。
2.歌曲《梅花》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和《梅花》歌曲的背景及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梅花》,指导学生跟唱。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五线谱的讲解、歌曲《梅花》的演示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梅花》。
3.乐谱:《梅花》歌曲的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梅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梅花》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五线谱。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歌曲。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和五线谱。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五线谱的重要性和歌曲《梅花》的艺术价值。
人教版 音乐五年级下册歌曲《梅花》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歌曲《梅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唱古诗新唱歌曲《梅花》。
能力与方法:能在旋律中,填唱新词演唱歌曲。
思想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体会梅花的坚毅顽强的品格教具:琴多媒体黑板粉笔【教学重点与难点】1、感受歌曲的古诗韵味,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
2、了解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分辨两个结尾部分旋律。
3、用优美抒情和激昂的情绪分别表现歌曲《梅花》的两种品格。
【教学过程】一、上课礼仪二、导入1,同学们,老师现在唱几句歌词,请大家仔细聆听歌里唱的是什么花?赞美了什么?2,简介梅花:主要花色,被称做“东风第一枝”,又被誉为“花中君子”,在我国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曾有人赞叹梅花:“人间奇绝,唯有梅花枝上雪”。
3,引出王安石的古诗《梅花》,简介古诗与大意。
4,导入歌曲《梅花》。
三、聆听歌曲1,初听。
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2,再次聆听。
感受古诗歌词一共演唱了几遍?每遍歌词的情绪和力度有没有变化?A展示歌谱,分三遍聆听。
第一遍歌词的旋律和情绪是怎样的呢?主要表现了梅花的高洁美丽;B第二遍歌词的旋律走向和情绪又是怎样的呢?主要表现了梅花不屈不挠凌霜傲雪开放的坚强品格;C第三遍歌词。
这里加入了什么记号?生…对,反狂跳跃记号,说明这遍歌词旋律与第二遍歌词的旋律是基本相同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边聆听边思考:第三遍歌词的加入—是为了更加突出什么?3,再次聆听。
结合歌曲分析思考:这首歌曲可分几个乐段?四、学唱歌曲1,用Ia随音乐轻声模唱一遍旋律,一起感受梅花的柔美和坚强品格。
提示学生唱歌的姿势和表情。
2,学唱第一乐段A)分析切分节奏,引导学生跟老师一起感受切分节奏的演奏效果,并思考歌曲加入切分节奏的作用是什么?生:感觉生动•有活力,加入切分节奏还主要强调了两个字(同时歌词出现)墙和遥(示范唱这两小节所以老师引导学生每个音都要唱的准确清晰连贯。
B)教唱歌曲3,学唱第二乐段。
首先分析乐谱,然后教唱。
并提示学生感受梅花的品格。
《梅花》教案

《梅花》教案《梅花》教案(通用24篇)《梅花》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
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梅花,范画,颜料,白纸。
教学过程: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
(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
)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
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
”)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成果展示。
《梅花》教案篇2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二、解题:1、齐读课题。
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3、教师小结归类: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三、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
2、学生自学。
3、小组汇报。
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
1、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相关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
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
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
文坛:文艺界。
颇:很。
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折节:屈服。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梅花》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梅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梅花》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采用五线谱进行记谱。
歌曲以梅花的坚强、纯洁和高洁为主题,歌词简洁优美,旋律优美动听。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但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梅花这一主题的理解可能有所欠缺,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梅花的美好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梅花》的旋律和歌词。
2.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3.培养学生对梅花纯洁、坚强和高洁品质的感悟。
4.培养学生合作演唱、演奏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和唱名。
2.歌曲中旋律的把握和演唱。
3.对梅花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分组练习,纠正发音和节奏。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对梅花主题的理解。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梅花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感受梅花的美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梅花》的旋律、歌词和五线谱。
2.梅花图片或视频。
3.音响设备。
4.乐谱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梅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同时提问:“你们知道梅花的品质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梅花》的五线谱,引导学生认识五线谱的构成,讲解唱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谱。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演唱练习,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给予肯定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伴奏。
通过这种方式,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梅花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环节采用的是分组指导教学,让学生用歌曲《梅花》的旋律来重新填词演唱,意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
课堂小结:
利用简单概括的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梅花
教学目标:
1、听唱歌曲,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 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
2、通过古诗歌曲的演唱,感受音乐的情感和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3、参与到小组创编活动中,根据歌曲《梅花》的旋律重新填词演唱,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古诗与音乐相结合的意境;
2、根据歌曲《梅花》的旋律重新填词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歌篇、各种打击乐器、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这一部分采用的是让学生听着歌曲《梅花》的伴奏进教室,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然后让学生体会梅花的诗,本引导学生感受梅花坚强不屈、不畏严寒的性格。之后我用课件展示梅花,让学生充分领略梅花的美,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喜爱,引发对梅花由衷的赞美之情。然后引导学生展示有关梅花的诗,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感受其博大精深。
2、学唱歌曲
首先,采用的是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诗朗诵,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初步体会古诗与音乐相结合的意境。然后引导学生准确地聆听歌曲,充分的感受歌曲的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最后,用教唱法对歌曲《梅花》进行教唱,在个别难句的学唱中,引导他们学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调动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积极性。在学生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学唱歌谱,让学生掌握旋律,并能更好地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