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服务机器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日期:

服务机器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嵇鹏程沈惠平

(江苏工业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161)

摘要: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代表一个国家高科技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本文介绍了服务机器人的定义和发展前景,分析了国内外服务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当前服务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最后展示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

关键词: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智能控制

中图法分类号:TP242.6文献标识码:A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ervice Robot

JI Peng-cheng,SHEN Hui-pi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Changzhou, Jiangsu 213016, China)

Abstract:The technology of the intelligent service robot represents a national high-tech level and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it has a broad development space and market prospec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service robots,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rvice robo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troduces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fields of the current service robot research.Finally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trends of service robot in the future is showed.

Keywords:service robo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intelligent control

引言

机器人学的进步与应用是二十世纪自动控制最有说服力的成就,是当代最高意义的自动化,尤其在当今的工业制造中,机器人学已取得了最伟大的成功[1]。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已经愈来愈亲身地感受到机器人深入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坚实步伐。一方面随着各个国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更多的老人需要照顾,社会保障和服务的需求也更加紧迫,老龄化的家庭结构必然使更多的年青家庭压力增大,而且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的压力,也使得年轻人没有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随之酝酿而生的将是广大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另一方面服务机器人将更加广泛地代替人从事各种生产作业, 使人类从繁重的、重复单调的、有害健康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中解放出来[2]。本文对服务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进行了综述。

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 服务机器人的定义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不同国家对服务机器人的认识不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经过几年的搜集整理,给了服务机器人一个初步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3],即除了手术机器人、诊断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医用机器人外,也包括各种家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体育机器人、玩具机器人、导游机器人、保安机器人、排险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秘书机器人、建筑机器人、邮

----------------------------------------

拾和送信机器人以及加油机器人等。随着开发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服务机器人将广泛进入医院、家庭、工地、办公室和体育娱乐场馆,直接与人类共处,为人类排忧解难[4]。

1.2 服务机器人的市场现状和前景

服务型机器人可进一步区分为个人和家用机器人与专业服务型机器人。

1.2.1 市场调研与预测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统计部门于2008年10月公佈的最新资料,全球服务型机器人市场概况分述如下:①个人和家用服务型机器人:至2007年底,个人和家用服务型机器人累计装置量已超过340万台,娱乐休闲用机器人已达到200万台。至2011年底,全球家务用机器人将会达到460万台,娱乐休闲用机器人将会达到735万台,合计约1200多万台,未来四年服务机器人市场总值合计约57亿美元,到2015年,全球个人和家庭机器人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150亿美元,同时,将出现多种类型的个人机器人。②专业服务型机器人:至2007年底,全球已有4.9万台的使用数量,预计到2011年底,将增加5.4万台专业服务型机器人,总价值约91.2亿美元,其中农林矿牧用机器人最多,共将有1.9万台,防御救灾与保全机器人预计将有1.56万台销售量,专业清洁机器人亦约有4000台销售量,医疗用机器人约达3420台,多用途机器人移动平台约2375台,水底作业系统预估将有超过925台销售量。

1.2.2 专家预测①中国机器人专家、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教授说:“只要10年时间,机器人将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预计将比现在的汽车市场还要大。”②韩国科学家预测:到2015年至2020年,每个韩国家庭将拥有一个机器人。③日本专家估计:到2020年日本将有25%的人口年龄超过65岁,护理型机器人将供不应求。④德国科学家预计: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家庭生活中将出现的最大变化就是机器人的普及,家庭服务机器人将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5]。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机器人已从工厂的结构化环境进入人的日常生活环境—医院、办公室、家庭和其它杂乱及不可控环境,成为不仅能自主完成工作,而且能与人共同协作完成任务或在人的指导下完成任务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特别是最近几年,对会清洁地面、割草或充当导游、保姆和警卫等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上的进步,大家都有目共睹[6]。

1.3.1 1.3.1 中国中国对服务机器人的

研究起步很晚,但国家对此非常重

视,1986年3月才开始把研究、开

发智能机器人的内容已列入国家

863高科技发展规划中,从1986年

至2009年的20多年中,智能机器

人主题在863的旗帜下,团结了近

几千人的研究开发队伍,圆满完成

各项任务,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研

究开发基地,造就了一支跨世纪的

研究开发队伍,为我国21世纪机器

人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7]。①如图1所示,这是我国首台具

有国际一流语音交互水平和复杂动

作及智能运动控制水平的“美女机

器人”,这款“美女机器人”具有仿

真的美女外形,服装和发型可以根

据应用场合更换。她能够根据工作

人员说出的指令,马上完成相应的

动作,她能够讲英语、四川方言和唱

歌、讲笑话,可以与游客进行语音

聊天和知识问答,在移动行走时,她

能自动识别途中碰到的障碍物,并

做语音提示。②由北京理工大学牵

头、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兵器工

业集团惠丰机械有限公司、中科院

自动化所等单位参加,通过三年的

奋斗,研制的“汇童”仿人机器人(如

图2),取得了重大成果, “汇童”仿

人机器人具有视觉、语音对话、力

觉、平衡觉等功能的自主知识产权

的仿人机器人,功能达到了国际先

进水平,研制的“汇童”仿人机器人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模仿太极拳、

刀术等人类复杂动作。

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研究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技术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我国科技工作者正在努力向前,热切地期盼着我们自己水平更高的、功能更强的服务型机器人与大家见面。

图1 美女机器人图2“汇童”机器人

Fig.1 Beauty robot Fig.2 "Huitong"robot

1.3.2 日本日本将机器人作为一个战略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而且日本根据目前机器人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机器人研究和推动机器人产业化的具体措施,日本机器人工业之所以领先世界,一方面和他们的机器人文化也有关,在日本,有一种“让机器人成为人”的氛围,在日本,由于人口不多,而且老龄化趋势严重,他们需要机器人来承担劳力的工作,因此培养起浓厚的机器人文化;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希望机器人研发成为本国的支柱产业,所以投入大量资金,为了攻克更关键的服务机器人技术,日本在2006 年至2010年间,每年投入1000万美元用于研发服务机器人。日本服务机器人技术的成果例举如下:①日本发明出人形的个性机器人保姆“ar”(如图3),不仅会洗衣,打扫卫生,还会收拾餐具等诸多家务杂活,它依靠车轮移动,共搭载有5台照相机以便确认家具的位置。在公开展示活动中,“ar”演示了打开洗衣机盖,将需要清洗的衣物放入洗衣机,用托盘端着餐具送到厨房和拖地等工作。②由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智能系统研究部门仿人研究小组研制的美女机器人HRP-4C(如图4),以用户为中心的机器人开放架构(Centered Robot Open Architecture)开发而成,该架构采用产综研一直在研发的实时Linux、机器人使用的“RT(Robot Technology)中间件”、可进行机器人仿真的软件“OpenHRP3”、语音识别技术以及产综研开发的人形机器人“HRP系列”所采用的双足行走技术等。

图3机器人保姆图4美女机器人HRP-4C Fig.3 Robot nanny Fig.4 Beauty robot HRP-4C

1.3.3 韩国韩国将服务机器人技术列为未来国家发展的10大“发动机”产业,他们已经把服务型机器人作为国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着重发展,对机器人技术给予了重点扶持,通过不断地努力,韩国近几年来也逐渐跻身研究机器人的世界潮流。韩国信息通信部官员表示,虽然韩国的机器人技术起步比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竞争者要晚,但是有望在未来5~10年内迎头赶上,①韩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聪明的类人机器人“Android”(如图5),它集众多前沿科技在一身,包括实时数据传输、音像和力觉感应器、高速处理器等,通过它身上装备的音像及力觉感应器可以探测前方物体的运动,能够识别说话声,然后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服务器将数据处理后会下达指令给机器人,帮助它与人类以及周围环境进行互动。②“夏娃机器人2号”(如图6)是韩国科学家最新研制的一款娱乐型机器人,这位“女性”机器人不仅能和观众进行对话,还能和人进行眼神接触,并会表达各种情绪和唱歌,唱歌时能对上口形和随着歌曲扭动手臂、臀部和膝盖。

图5 机器人Android图6夏娃机器人2号

Fig.5 Robot Android Fig.6 Eve Robot 2

1.3.4 美国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尽管美国在机器人发展史上走过一条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开发研究的曲折道路,但是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也很强。例如:①专治中风的机器人医生(如图7)将在密歇根州圣约瑟夫默西奥克兰医院率先上岗,这种机器人头部是一个显示屏,能显示网络另一端医生的形象和声音,显示屏上方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可以把医院现场的图像和声音传回给医生,有了这种机器人,医生在任何地方只要利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互联网,就可以远程遥控机器人为病人提供治疗服务。②美国军方为战争中下半身受伤而不能行走的士兵设计出了一款新型助残机器人(如图8),它可以直接将用户的下半身紧紧围拢起来,以便更好的感知用户臀部或其他位置的运动,从而提供更加灵敏的操控。

图7机器人医生图8助残机器人

Fig. 7 Robot doctor Fig.8 Assistive robot

1.3.5欧洲①德国的社会环境却是有利于机器人工业发展的,因为战争,导致劳动力短缺,以及国民技术水平高,都是实现使用机器人的有利条件。到了70年代中后期,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为机器人的推广开辟道路,即对于一些有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来代替普通人的劳动,这个计划推动了服务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德国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其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在世界上处于公认的领先地位:新一代机器人保姆Care-O-Bot3(如图9)遍布全身的不计其数的传感器、立体彩色照相机、激光扫描仪和三维立体摄像头,让它既能识别生活用品也能避免误伤主人;它还具有声控或手势控制有自我学习能力,还能听懂语音命令和看懂手势命令。②法国不仅在机器人拥有量上居于世界前列,而且在机器人应用水平和应用范围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主要归功于法国政府一开始就比较重视机器人技术,大力支持服务机器人研究计划,并且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特别是把重点放在开展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上。这款名为NAO的两台双足智能机器人(如图10),是法国阿德巴兰机器人公司研制的,它具有讨人喜欢的外形、温柔的语音和25个灵活的关节,能执行多种动作指令。

图9机器人Care-O-Bot3 图10 机器人NAO

Fig.9 Robot Care-O-Bot3 Fig.10 Robot NAO

③从70年代末开始,英国政府推行并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机器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广泛宣传使用机器人的重要性、在财政上给购买机器人企业以补贴、积极促进机器人研究单位与企业联合等,使英国机器人开始了在生产和服务领域广泛应用及大力研制的兴盛时期。譬如:英国机器人研究公司(RM)开发的霹雳舞机器人MechRC(如图11)既能在课堂上大显身手,会帮助孩子们学数学、几何、物理、设计和工程学,又能跳舞,因为这个机器人身上有着多个灵活的关节,通过计算机设定好的程序,就能做出各种人类的舞蹈动作。④俄罗斯由于没有国家发展服务机器人的统一规划,有限的国家订货和

市场需求使得俄罗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科研和实验为主,以储备技术,便于随时根据市场需要制造出高质量的机器人,当前俄罗斯机器人的技术面临的问题是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化程度较低,需要不断地增加功能、完善技术和提高质量。今后,俄罗斯将重点发展检查类机器人和室内外清扫和清洁机器人[8]。近几年来,俄罗斯服务机器人技术上也取得可喜的成绩:俄罗斯首次研制的人形机器人“阿涅亚”利用了“新纪元”公司许多独特的研究(如图12),这款机器人机械结构和程序保障系统十分先进,它们能用双脚行走,能与人对话。

图11霹雳舞机器人图12“阿涅亚”机器人Fig.11 Break dance robot Fig.12 "Anieya"robot

2服务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服务机器人技术在本质上与所有其它类型的机器人是相似的,其主要技术包括:

2.1环境感知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方法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就像人脑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一样,它充分地利用多个传感资源,通过对各种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与使用,将各种传感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互补与冗余信息依据某种优化准则组合起来,产生对观测环境的一致性解释和描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按照数据的抽象层次分类可分为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融合三种[9]。

2.2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主要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进化计算等,且逐渐成为成熟的控制思想[10]。模糊控制源于模糊数学,或称弗晰数学,是研究如何表现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一个数学分支[11-12],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神经网络的功能为信息处理和推理、联想和思维等高级的思想活动[13],而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系统,它是一种大规模并行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2.3导航与定位

在服务机器人系统中,自主导航是一项核心技术,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4]。把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相结合用于服务机器人的导航定位系统,如图13所示。

图13服务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Fig.13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s for service robot

2.4 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就是指在服务机器人工作空间中找到一条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可以避开障碍物的路径。路径规划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方法和智能方法:①传统路径规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由空间法、图搜索法、栅格解耦法、人工势场法,在这几种方法中,人工势场法是传统算法中较成熟且高效的规划方法,它通过环境势场模型进行路径规划,但是没有考察路径是否最优[15]。②智能路径规划方法是将遗传算法、模糊逻辑以及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应用到路径规划中,来提高机器人路径规划的避障精度,加快规划速度,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其中应用较多的算法主要有模糊方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Q学习及混合算法等,这些方法在障碍物环境已知或未知情况下均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16]。把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相融合,形成的模糊神经网

络控制用于服务机器人的避障,以BP网络

作为机体,以基于模糊规则的模糊神经网

络,采用CCD摄像机和多个超声波测距传

感器,对服务机器人能够避障进行控制,如

图14所示。

图14服务机器人模糊神经网络图

Fig.14 Chart of fuzzy neural network for service robot

3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展望

服务机器人的开发研究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果,未来智能机器人技术将沿着自主

性、智能通信和适应性三个方向发展。

3.1人与机器人的融合

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的独特机械控制

假手臂(如图15),可以通过“思维力”进

行控制。当患者需要借助于机械手完成某种

动作时,他只要简单地想要做什么即可,大

脑发出的信号会刺激肌肉,相应的电脉冲会

被电极记录,随后信号会转变成控制机械手

臂的指令可以完成各种复杂动作,其中包括

拿住物体,它不仅能恢复患者的动作效能,

而且能感受到触觉。据日本媒体报道,新开

发的装置由头盔状的传感器及测量记录器

构成(如图16),如果人设想使用左手的动

作,脑波及脑血流的变化便会参照事先存储

的数据,使机器人举起左手,该技术今后有

可能运用于家务机器人,帮助人们从事端

菜、给植物浇水等家务和肢体残疾或瘫痪人

士。

图15 思维力控制假手臂图16 意念控制机器人

Fig.15 Fake arm controlled with the power of the thought

Fig. 16 Robot controlled with the idea

3.2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应用

各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出现推动了人工

智能的发展,强化学习、蚁群算法、免疫算

法等可以用到服务机器人系统中,使其具有

类似人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不

确定和非结构化的环境。例如:①英国科学

家研发出首名“机器人科学家”(如图17),

这款机器人能独立推理、把理论公式化乃至

探索科学知识,堪称人工智能领域一大突

破。“机器人科学家”将来可以投身于解开

生物学谜题、研发新药、了解宇宙等研究领

域。②英国的一种具有语言学习能力的类人

型机器人(如图18)即将问世,研究者的目

标是:机器人将来能够对语言进行自我学

习,以及在社会化环境中向他人学习,并且

把这种语言能力转化为自主化学习和处理

问题的能力,并且与周围环境互动,将来有

可能使机器人掌握更多的自主性能力。

图17机器人科学家图18机器人iCub

Fig.17 Robot scientist Fig.18 Robot iCub

3.3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未来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的研究,除不断改善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外,对传感信息的高速处理、自适应多传感器融合和完善的静、动态标定测试技术也将成为机器人传感器研究和发展的关键技术。未来机器人传感器研究包括多智能传感器技术、网络传感器技术、虚拟传感器技术和临场感技术[17]。3.4服务机器人的人性化

技术进步将允许在未来几年克服当前这些技术(开放空间的导航、学习能力和智力行为、多传感器融合和允许对所有不同类型任务进行高效处理的处理器等)的限制,设计和使用功能日益强大的机器人,集成技术将允许超越由于材料、技术等形成的目前限制边缘,日本专家预测,在2013年到2027年之间,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将允许机器人会保留和重复使用以前已获得的技能和技术,如表1所示,人和机器人的交流将变得更加的简单化了[18]。

4结论

随着服务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和开发成本的不断下降,服务机器人将会走进千家万户,将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的好帮手,相信这一天将很快到来的。

表1日本专家对服务机器人技术的预测

Tab.1 Japanese experts predicted the technology of service robot

时间事件

2013年智能系统的发展能够将在与流程、技能、知识和经验相关的人类决策方面帮助人类作出决定。

2014年在人机界面的实际使用中,设置在人机界面中带有对话与理解功能的虚拟用户可通过与人类的对话借助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任务或程序。

2023年随着与生物体隔膜相似功能的人工膜的发展,人脑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电机的技术使得对假肢进行直接和自主控制而不依赖于脊柱或周围神经系统。

2027年随着具有视觉功能、听觉功能、能执行其它感官功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将类

似于人类,能够思考,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The definition of service robot in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 IFR) for their yearly study of world wide robot statistics[C].1998.

[2] 蔡鹤皋.机器人将是21世纪技术发展的热点

[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 ):58-60.[3] 金周英.关于我国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几点思

考[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1,(4):

5-7.

[4] 蔡自兴.中国智能机器人研究[J].莆田学院

学报,2002,9(3):36-39.[5] 吴海鸿.家庭机器人大市场已呼之欲出

[N].中国青年报,2006,(6).

[6]RoferT,LankenauA,MoratzR.Sevice Robotics

applications and safety issues in an emerging

market[J].Workshop W20 in proceeding

ECAI’2000Berlin,2000.

[7] 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专家组[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 苏天云.俄罗斯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J].全

球科技经济瞭望,1999,(2):10-11.[9] 赵蕊,贺建军.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J].计

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15(9):1124-112.

[10] 张毅,罗元,郑太雄等.移动机器人技术及

其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1] LiR,WallanceA,spefR,etal.Two-axis model

development of cage-rotor brushless

doubly-fed machines[J].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ersion,1991,6(3):453-460.[12] HuH.BradyM.A Bayesian approach to

real-time obstacle advoidance for an intelligent

mobile robo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nomous Robots.1994,1(1):64-102.[13] 王灏,毛宗源.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方法[M].北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14] 孟庆春,齐勇,张淑军等.智能机器人及其

发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34(5):

831-838.

[15] 庄晓东,孟庆春,高云等.复杂环境中基于

人工势场优化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J].机器

人,2003,25(6):531-532.

[16] Chaochang Chiu.Learning Path Planning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C].Proceedings of the HCI

Internation’99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USA: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8):71-75.

[17] 高国富,谢少荣,罗军等.机器人传感器及

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 Antonio López Peláez,Dimitris.uRobots,

genes and byt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s towards the year

2020[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8(75):1176–1201.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发展的六大趋势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1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呈现服务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达到70%左右,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近70%来自于第二产业,其中研发、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行业的中间需求较高。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 比重在43%左右。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占比越来

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许多跨国公司制造商的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企业。 服务业制造化倾向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服务业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反映出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为制造业服务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一些服务企业在价值链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比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络等,这些企业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1、引言 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A.Scohumpe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基本概念和思想以来,世界各国的一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研究思路与观念进行了批评,创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创新经济学(Innovation Economic)理论体系,使技术进步和创新因素开始从外生变量过渡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中、加合作开展的“中外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与应用比较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的成果,回顾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走过的历程,对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取得的进展和若干重要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了述评,并就未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促进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深入发展有所帮助。 2、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以技术变革与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和以制度变革与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两大分支。 西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与发展,是从对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无视技术创新与变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弊端进行批评开始的。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于1939年和1942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部专著,对创新理论加以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熊彼特的学说具有社会主义倾向,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创新经济学理论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冷遇,未能引起理论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微电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2007年以来,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高筑。为了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大国地位迅速崛起和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需要,充实和增加我国进口贸易、服务进出口贸易,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 优化贸易结构,增强我国在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发展趋势建议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都是以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货物贸易是我国主要的贸易形势。但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人的活动,是一国与它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有形的、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并符合于严格的服务定义的。直接的服务输出与输人。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人和输出,也包括在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 一般我们所指的服务贸易都是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国际服务贸易”或“服务贸易”才是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这里的“服务贸易”及“国际服务贸易”均指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而通常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 世贸组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服务贸易包括一系列的产业、职业、行政机关的产出:空运业、银行业、保险业、旅馆业、餐饮业。理发业、教育、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研究、娱乐业、按摩院、旅游业与旅游代理、计算机软件业、信息业、通信业、医疗与护理、印刷、广告、租赁、汽车出租服务等。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这些行业部门的产出品向其他国家居民的销售。中国的服务贸易行业在近年来也在蓬勃发展,涉及到了相关行业,但总体

客户服务的发展趋势

优质客户服务特性 客户服务产业中存在几种类型的客户服务状态,其中有一个概念叫优质客户服务特性。客户服务特性是通过两方面体现的: 1.第一个方面是程序特性程序特性是指一个企业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的流程。比如说,你购买了一部手机,那么从你购买之时起,你就进入到了这个手机厂商所提供的服务程序。比如它规定是由经销商来负责维修,还是由厂家来负责维修,什么情况下厂家修理,什么情况下可以退货,维修以后,多长时间取,有没有赔偿,所有这一切叫作客户服务的程序特性,这是企业为客户所制定的。 2.第二个方面是个人特性个人特性是指客户服务人员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其自身的行为、态度和语言技巧,以及在客户服务岗位上是不是称职,和企业无关。自检】根据客户服务的程序特性和个人特性的强弱不同,客户服务分为如下四种类型,请您描述一下这四种类型的服务特点。 客户服务产业中四种客户服务类型程序特性和个人特性两者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企业客户服务的基本特性,根据这两种特性的不同结合,可以把目前的客户服务划分为四种类型。漠不关心型◆在个人特性和程序特性两方面都较弱;◆在程序方面无组织、慢、不一致、不方便、混乱;◆在个人特性方面缺乏热情、不感兴趣、冷淡、疏远;◆传达的信息——我们不关心客户。第一种叫做漠不关心型的客户服务。其表现在个人特性和程序特性两方面都很弱,程序方面无组织,很慢,或者不一致也不方便。比方说,买的东西坏了,需要维修,结果发现,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的维修时间,应该多长时间,应该谁来维修,打电话询问此事,杳无音信,石沉大海,根本就没人给回复。这个企业的服务程序非常混乱。去火车站买票,不知道应该去哪个窗口买,问询处也没有人,不知道应该在哪里得到帮助。这就是程序特性方面的特征。个人特性方面呢,缺乏热情,也就是客户服务人员没有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传达给客户的信息是什么? 就是根本不关心,根本没有什么客户服务,就是买了东西就走人。这就叫做漠不关心型的客户服务。按部就班型◆在程序特性方面很强,但个人特性方面较弱;◆程序方面及时、有效率、正规、统一;◆个人特性方面缺乏热情、不感兴趣、冷淡、疏远;◆传达的信息——客户要守规矩,谁都不能特殊,你只是一个客户而已。第二种叫做按部就班型的客户服务。按部就班型在程序特性方面很强,但个人特性方面很弱。有些大的企业,在服务程序上制定方案头头是道,一、二、三、四,设定了很多非常烦琐的客户服务的流程。但是个人特性方面缺乏热情,不感兴趣,很冷淡。这样传递给客户的信息是什么?肯定是你只是一个客户,每个客户都要遵守规矩,不能搞特殊化。客户很着急,那也得排队,这是我们的规矩。客户说明天就要出差了,能不能提前修理一下?那不行,按规定就是三天以后才能取,今天就不能给取。什么叫按规定?规定就是程序。这就叫做按部就班型。热情友好型◆个人特性方面很强,程序特性方面很弱;◆程序方面无组织、慢、不一致、不方便、混乱;◆个人特性方面热情、友好、有着良好的沟通技巧;◆传达的信息——我们很努力,但实在不知该怎么做。第三种叫做热情友好型。在个人特性方面很强,而在程序特性方面很弱。个人特性很强是指客户服务人员态度特别好,很热情,也很友好,特别会沟通。可惜这个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客户流程,很混乱。最后导致传达如下信息:哎呀,我们也特别努力,特别同情你,但是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没办法,我们确实很理解您,理解您的难处,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产品不好,会给你带来不便,但我们也解决不了。优质服务型◆个人特性和程序特性两方面都很强; ◆程序方面及时、有效率、正规、统一;◆个人特性方面热情、友好、有着良好的沟通技巧;◆传达的信息——我们重视客户,并将用最好的服务来满足客户。最好的一种叫做优质服务型。优质服务型是指在个人特性、程序特性两个方面都很强。程序特性方面及时、有效、正规、统一。客户服务人员有着很好的素质,关心客户,理解客户,体贴客户,能够

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1)

小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和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主要存在以下差距: 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中国2004年却不到35%,不足美国的一半,接近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 2.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 一是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名,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排名仅列第八位,进口第七位。我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9%,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二是我国服务贸易呈现逆差,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812亿美元,进口853亿美元,逆差41亿美元;三是中国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

不合理,新兴行业少,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不足,严重阻碍了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 3.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但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 如下图所示:1996-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不断上升,进口额和出口额也不断增加,但是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由此证明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服务业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外经贸部负责,因而存在诸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容易出现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 5.服务贸易交易方式落后 现代电子商务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商业贸易形式和市场结构,影响着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加速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1,000多个,其中B to C④677家、B to B 370家,ISP⑤620家,去年B to C交易额为3.9亿元人民币,B2B交易额为67.7亿元人民币。存在有各种不同B to B、B to C、C to C等商业模式,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和解决方案,但整体来说呈现自发性、局部性、重复性、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整体规划性和统一的规范,有很多网站的商业模式是单纯模仿国外企业,

2021年企业技术创新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企业技术创新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下面为你送上企业技术创新科研课题。 论文题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单位自拟课题或 ___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s提出的Gompers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 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用友公司服务与流通行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刘海河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比重会相对逐渐下,第三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的比重相对上升。托夫勒也认为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以后,进入一个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信息社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服务业的现状: 根据最新的统计,在2008年中国服务业的产值超过了12万亿元,中国的服务业的增值值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飞速的发展。但是这个和世界先进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比,国内的服务业相对还比较落后,一个体现在绝对的规模上;另一方面体现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国内的服务业最近几年来占GDP 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左右;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在70%以上。即使是世界平均水平也是在60%。 也就是说,国内的服务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国家关于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希望服务业的增加值能够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而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信息服务、房地产等等。 服务行业特征,服务业我们总结以后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一,无形性。服务业的产品是以信息,或者是服务的方式提供的,不像制造业是有形产品,所以服务业的产品的交费和衡量标准也比较混乱,而且不同的客户对服务的感知程度,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会不同。(不可存储、不可运输,交付与衡量标准比较复杂,包含更多主观因素,由于无形性,进而会产生波动性和异质性,不同客户对服务的感知程度不一及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也会带来服务质量的波动)。 第二,即时性,就是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所以需要离消费者最近,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连锁经营发展这么快的原因。(像便利店、餐饮等)。 第三,劳动密集。不像制造业对能源、设备、材料等的依存度较低,主要是以人为手段去实施业务管理,所以对人员成本的管理就非常重要。 服务业在转型中的升级与管控重点: 第一,模式创新。关于对新模式的支持,服务业业务模式创新非常快,比如华旗资讯为例,现在在大力发展门店,这里面有很多新的,可能是直营、联营,或者是加盟店等等各种模式。比如如家、分众传媒、阿里巴巴、盛大,这些都是依靠业务模式的创新取得了公司快速的发展。所以新业务模式的管控能力、在新的业务模式下,企业自己的管控能力就显得比较重要。模式创新中的第二点是体制改革,像过去的事业单位,现在已经逐渐往企业转型,在转型中对事业和企业并存的单位,他们的管理。比如广电、教育、体育、公用事业。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外包,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IBM、GE、物流外包,这些过去都是传统的制造业,现在他们逐渐把一些制造部门逐步剥离,大力发展服务部门,截至到现在为止比如以GE为例,他们的服务部门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制造部门的收入,占比达到了50%以上。模式创新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国家也提出了希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于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 第二,业务协同。现在的供应链越来越长,为了给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我们本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企业内部前台业务的前端和后台管理的协同,以及内部资源的协同。通过这些协同,能够更加及时的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成本管控。这个刚才也提到,在服务业是一个人员劳动密集行业,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的相对占得比较低,人员成本相对占的比较高。所以对人员成本的管控使一个重点。因为服务产品不像制造产品,以合格产品的交付为计量的依据,服务产品的焦距更多的是依据合同,合同里面设定若干标准,所以它的收入和成本计量点和计量过程比较复杂。还有因为收入和成本不易计量,相对绩效考核也就比较困难。这是服务业转型过程中管控的一个重点。 国内服务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英美国家80%的IT应用者来自服务业,国内服务与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每年以将近20%的速度在递增。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2016年以来,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受到了比较严格的监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如前一段时间火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开始换上科技金融(Fintech)的外衣,希望借此绕开严苛的监管条件。然而,无论如何装扮,都无疑希望套上金融业务的光环,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在一轮又一轮的热词概念炒作的背后,监管套利的风险不可忽视。但什么是Fintech,什么是Fintech企业,在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分歧,而导致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融与科技的本质认识有所偏差。可喜的是日前央行强调要划清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指出Fintech企业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才能从事金融业务,明确了“技术是技术,金融是金融”,为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奠定了基础。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金融行业未来创新发展的趋势,是寻求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新科技与专业性中寻求平衡与发展。 从技术提供者到金融行业的创新者 在新技术运用与金融专业的结合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概念在国内风光无限,而“金融科技”则是国外较为普遍的提法。显然,金融科技的范畴远远超过了互联网技术,还包括智能机器人、VR、生物验证技术等新科技的方方面面。同时“金融科技”概念强调在金融体系中更积极地更多地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提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和平台管理。 单纯从字面上看,金融科技(Fintech)可以理解为金融服务和科技的结合,而所谓的金融科技企业的本质,则更应该体现为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系统开发和技术提供者。金融科技(Fintech)并不是一个从天而降,从金融行业外部突然冒出来的特殊领域,追根溯源,可以说是过去数十年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大规模IT投资而催生领域。 从美国专业杂志American Banker近年来公布的Fintech企业情况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该类企业逐渐从金融行业的技术提供者变身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早期的Fintech企业主要是指向金融机构提供具有更强金融专业功能的,更高安全度和信赖程度的IT系统供应商。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Fintech企业更加倾向于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服务的领域覆盖了家庭账单管理、会计软件、贷款、结算等诸多方面。以前站在金融科技前沿的这些IT企业,悄然变身为金融领域的创新者(或称为搅局者),以至于到目前来看,在人们的视野中形成一种错觉,就是认为“Fintech企业”就等于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 追求新技术与金融专业性的平衡发展 从曾经集中于系统的研发,为金融行业提供金融技术支持,到现在开始面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反映出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的特征是在IT技术与金融专业性之间寻求平衡。 以银行业为例,全国性结算系统的开发和运营,自动取款机(A TM)的普及,以及近年来的网络银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等等的发展,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金融服务提供方的角度,都要求金融行业不断导入新技术新知识,更新金融行业服务的形态和内容。比如,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信息的“检索”能力大大增强,而智能手机的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发展促进定位途径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瞬息万变,技术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常常影响企业的发展。它即可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挑战,又可给企业带来商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既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又要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企业能否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研发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这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实力的较量。 一、技术创新的内涵 技术创新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经济发展观,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不能把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或单纯的技术活动,而要正确把握技术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应用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是各类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就工业企业来说,产品的竞争力,包括性能、质量、成本、价格、服务、交货期等,核心是技术创新。因为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断的更新换代、适应需求变化以及创造新的市场,都有赖于技术创新。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仅要靠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而且也是目前有些处于困难的传统产业的振兴之路。无论国内国外,都不乏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以质取胜的成功事例。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 技术创新既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但是,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是以产品的市场成功为全部标志,因此,技术创新的过程,无论如何是少不了企业参与的。具体从某个企业看,企业取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要视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等有关因素而定。从大企业来看,技术创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提高技术开发的能力和层次,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利用的机制;从中小企业看,主要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承接技术开发成果并有效利用的机制。对政府而言,就是要努力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转移和企业充分运用的社会氛围,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加大技术开发成果面向市场的力度,使企业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有用的技术开发成果。 二、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是高科技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拼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可以迅速占领市场。科技与经济交织在一起的激烈竞争在全球展开,世界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都把企业技术创新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带来客观的利润,而且会涉及到相关的企业,从而形成众多企业相互竞争的创新浪潮,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加速企业自身发展的活力源泉,而且也是加速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2)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现实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或扩散行为相关,决定着企业的产品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反映企业技术竞争水平乃至整体竞争实力的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在成熟的市场竞争背后所蕴含的,是更为成熟的创新竞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

家政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AA85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22995368.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家政服务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AA858←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99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我国家政服务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于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小型化趋势显现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民进城务工,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逐渐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家庭服务业大致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涉及家务劳动、家庭护理、维修服务、物业管理、社区导购、生活百事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据统计,2014年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总值达到9383.7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8%。 2014年我国家政行业主要细分市场规模统计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节奏的加快,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步伐也日益提速,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渐趋升。长期以来,我国家政行业规模小,操作混乱,但是随着用户需求数量和需求质量的同步提升,原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 我国家政行业市场潜力巨大,相关数据显示,有约70%的城镇居民对家政服务有需求。与市场刚开发阶段相比,家政行业的进入门槛已相对提高,现在的家政服务业已从粗放型经营走到了精细化、规范化经营阶段。 二十多年来,我国家庭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为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尤其是促进弱势群体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2014年我国家政企业数量

国内外本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国内外本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1.国内外本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和最新发展趋势 大型医院每天服务患者多达数千,每天消耗的医疗器械、物品更是成千上万。不同的患者的医疗服务流程各有差异,且需多个诊疗部门协同作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护人员、医疗物品和器械等流动错综复杂,对现有的医疗管理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医疗服务管理缺乏强有力的工具支持,依靠人工管理导致有限的医疗资源利用率偏低,患者等候时间过长,医疗服务成本昂贵和质量偏低等问题。 1.1 医疗管理信息技术依然面临存在的问题分析 1.1.1 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处理使得医疗服务流程变得更加复杂,且增加了医疗服务成本; 1.1.2 医院内物品和人员流动的动态性,使得手工处理信息工作负荷庞大,容易出错、难以保证医疗信息和实际医疗服务的一致性; 1.1.3 无法实现对医护人员、医疗器械和物品的跟踪、状态监控,无法支持医疗资源的优化调度。 1.2 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专家纷纷开展了医疗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开始应用于医院所为人员和医疗物品管理,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美国、英国、瑞士和日本等医院与各研究院校合作,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资源管理系统和医疗资源优化调度系统,并已在医院内实施应用。国内,目前也有科研院校开始研发相应的管理系统,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产业。由于,我国医疗体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异显著,因此,国外企业开发的医疗资源管理系统难以适用于我国医院的管理。而且,即使国外的发达国家也没有涉及医疗手术管理系统的开发。 2. 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系统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2.1 研究目的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一)国际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第三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工业化前期),商业和交通、通信业领先发展;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服务功能;第三阶段,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教育事业等现代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传统的服务业的平均水平。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这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这是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等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源泉。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 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撰文指出,制造业的增长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会遇到能源原材料以及环境资源供给的限制。而制造业发展所遇到的能源原材料瓶颈可能被包含金融、物流在内的服务业所打破。现代服务业主导制造业已经和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的趋势。许多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依托国际服务业基地,支持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包括金融、保险、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法律、会议、评估、咨询、工程设计、广告等中介机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并可大大提高其质量。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概要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发展态势 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1 公司体制多样、复杂。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中资金来源中,自筹、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分别占83%、8%和9%左右。目前这类企业中,个体和私营经济占6%,集体经济占17%,国有民营占24%,股份制企业占25%,其他占28%。 1.2 经验不足,难以找到准确的市场定位。企业经营者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市场意识不强,科研能力不足,技术陈旧落后,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导致信息不畅,掌握不了最新的市场动态,制约了自己的理念和技术创新。 1.3 缺乏资金及融资渠道。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不充沛,科研能力相对较弱,本来更加需要银行的支持。可是据调查,我国的这些企业仅有8%左右的能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且是有一定成就的企业。而对于那些更需要资金,正处于创业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空有好项目,却难以转化为生存力。 1.4 决策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由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虽然会遇到资金匮乏、不容易网罗人才等问题,但是俗话说的好,“船小好调头”,正是由于规模小,可制约的因素也较少,企业的经营者全权掌握了企业的财务、人事、经营等权力,在遇到市场疲软、运行不畅等问题时,可以迅速的做出决策,改变经营方向,使自己迅速的摆脱危机的困扰,具有“小型化”、“柔性化”的特点。能快速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营销创新的集成,很快的就将科研的发明发现,迅速的将其转化为市场化的商品,有效的占领市场。 2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初始投入资金少,投产迅速,能有效地而快捷的将投入转化为产出(更加可靠数据显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从投入到产生经济效益,不超过一年的时间,每个岗位就会增加3至5个间接的就业机会);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设置灵活,调整方便,容易产生科技创新和科技产出,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用巨大;第三,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创造更多的补缺基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更能专心关注市场上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部分,在这些市场上通过专业化经营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也就是在大企业的夹缝中能创造出更多的生存空间;第四,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基本力量。这些企业虽然资金相对较小、竞争风险大,但机制灵活、富于创新,可以发挥贴近市场的优势,活跃在竞争十分激烈并快速变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场上。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今年以来,我们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采取由点及面、以面带点、点面结合等方式,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如何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创新能力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总体感到:多数单位能够着眼形势任务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统领,用创新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实现区域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个别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创新的主动性,不想创新;满足现状,小进则满、小富则安,不愿创新;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不能跳出圈子看问题;面对新

情况、新问题,不能以开拓的精神面对、分析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 方案;甚至还有的在创新上作表面文章,忙于唱新、编新,把创新当 作动听的口号,而没有将创新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工作不够大胆,创新魄力欠缺。主要表现:个别领导干部患 得患失有顾虑,工作中,惯用老办法、老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怕出 问题,怕担责任,不敢创新;困难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有畏难情绪; 在解决复杂问题和局面时,守摊有余,创新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盲从权威,沉溺于听招呼、守规矩,唯书唯上,凡事找依据,等 上面、看外边,文件没说的不敢说,外地没干的不敢干。 3、知识不够全面,创新招法不多。主要表现:工作缺乏主见, 人云亦云,迷信、沉醉于他人经验;不能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效 结合,照抄照搬;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满足于运用简单的直线思维 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待出现的问题只满足或只看到一种答案,不能 积极思考多种答案并从中挑选出最佳答案;在面对和处理复杂问题和 局面时,习惯于在是与非、行与否之间进行简单的抉择,思维不开拓,视野不开阔,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个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但最主要的症结是以下几点: --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个别班子、干部为官一任、造 福一方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想问题、定决策、办事情首先考虑是

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本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管是产量仍是销量都是在快速的上升,这主要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人们糊口水平的进步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也在发展之中。 “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定义是指汽车从经销商出售给顾客的那一刻起.直至该汽车报废送至回收站之前,为该汽车提供全过程的各项服务,包括车辆保险、上牌、年检、养护、维修、配件更换、装具添置、清洗加油、停车治理、行使指挥、违章处罚、信息提供等等的一切服务。 1.1中国汽车行业的需求状况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发生深刻的改变,中国汽车也将从封锁走向开放,国外一些提高前辈的汽车理念,也将会源源不段的输入到中国汽车行业中来。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私家汽车消费比重逐年进步,有关专家估计,因为海内市场需求量大,私家购车的需求将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最具活力、增长最快速的区域市场的决定性气力。2004-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以16%-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在6650-8431万辆之间。可以推算2010年汽车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00-1900万辆之间。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泛起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的前市场比较,比例大约是7∶3。也就是

说,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上,后市场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1倍以上。我国汽车后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增长期。由于一般情况下,车辆使用4年到9年之间,其售后服务的市场是最大的。因此,中国有望在21世纪前10年景为世界上最具成长性的汽车消费市场,海口汽车违章。汽车在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将直接推动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 1.2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经营模式、治理服务、竞争意识等还存在一系列的题目。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我国汽车行业迫切需要明确汽车后市场在整个汽车行业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进步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2.1规模小、经营分散、缺乏行业组织性 我国汽车后市场目前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小而散,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租赁、配件和用品供给、汽车改装、美容养护、检测维修、金融信贷、保险、俱乐部等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各企业各自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用度去搜集、分析有关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信息,但因为种种原因,所得资料的置信水平较低,因而导致企业在制定一系列决议计划时产生偏差甚至重大失误,给企业发展带来严峻的负面影响,也使企业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规模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资金和技术的实力,只有上规模,才能与国外企业抗衡。 1.2.2治理服务水平低 中国汽车后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因为长期受政府的行政干涉干与

客户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

客户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阐述打破竞争平衡,迫使传统客户服务科技化升级的严酷事实 分析国内外客户服务产业面临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竞争平衡被打破——传统客户服务的升级 传统客户服务领域竞争 硬件较量中已无竞争空间时,企业便将目光投向软件领域。竞争平衡被打破,传统客户服务的升级,通常是指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如前所述,硬件已经不能分出胜负,价格、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也都差不多,保修期也都一样,对客户的承诺也都相同,这时,企业的目光开始盯向传统客户服务的软件领域,如提高营销人员的销售技巧和专业知识等。我们把这方面叫做软件领域的竞争。 销售环节中的服务领域竞争 软件领域中,一个最主要的,叫做销售环节中的服务领域竞争。什么是销售环节中的服务领域竞争呢?现在有一个概念叫做服务营销的概念,做销售的人同时也是做服务的人,以服务带动销售。作为sales——销售人员也应把自己视为是一名客户服务的人员。那么,提高营销人员的销售技巧、专业知识、服务技巧,就变得非常重要。 【案例】 北京有很多手机专卖店,这些专卖店都在上述四个领域展开了竞争。首先,他们在硬件方 面竞争购物环境。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去那些装修破烂、门面很小的地方,因为那种地方给人的感 觉就是卖水货、假货的。很多专卖店发现,投钱装饰门面,把门面做得好一点,才有人愿意来。 当他发现满大街的门面大家都装修了,都把以前的木门变成了无框玻璃门,都差不多了,然后竞 争什么呢?产品都是一样的,无非是那么几个品牌,你有卖的,我也有卖的。价格呢?一部手机 的利润才二三十元钱。零售店里卖手机的利润是很低很低的,靠什么挣钱呢?靠卖电池挣钱,靠 卖配件挣钱。因为这些配件都是国内一些地方的厂家生产出来的,很低廉的价格,1元至20元 钱的东西,标价200元,全指望着卖这些东西赚钱了。这个时候有竞争优势吗?没有,因为利润 太薄了。即使天天在报纸上做广告,说“今天我是全市最低价”,可是有哪个客户愿意便宜5元钱 上你这儿来买呀?人家为什么不能就近买呢?所以很多专卖店的老板开始意识到,必须提升销售

体育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体育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摘要】当今社会,伴着体育一天一天飞速的发展,科学技术和体育从原来的“陌不相识”到现在的“相濡以沫”,科学与体育的完美融合使得体育事业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和社会化。如今的科技体育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磨合,终于迎来了科技体育的辉煌时期。但是,我国现在的科技体育仍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问题,仍旧亟待解决。 【关键词】科技体育创新发展 1 我国科技体育的创新和发展现状 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的改善,当今社会的人们已不再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紧接着,物质上的需求已得到满足,人们更加关心的就是身体的健康。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开始注重体育锻炼。而体育科技更是为体育锻炼深入群众提供了科技支撑。除此之外,科学的健身理念和运动处方都是体育科技的结果。因此,体育科技需要全面深刻的创新和研究。如果要从科技创新的过程讲,我们不应响应先有科技成果再将再将创造出来的成果转型。而是应该注重实践,掌握需求,这需要我们注重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将成果的价值和有益于我们的部分展现出来。主要讲来,运动队和科研人员都是起很大作用的部分但前者是整个的主体。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科技创新的含义,体会运动队和与科研院所的有机内容结合起来将给与创新的力量。 2 体育科技创新具有的特点 2.1 体育科技创新具有实效性 虽说竞技体育主要是以竞赛的方式来完成的。但是,竞技体育的水平高低能够影响体育科技的发展。随着各种高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在竞技体育上的广泛应用,竞技体育比的是技术支撑的强弱。以及一流的训练方法和后勤保障。自从冬奥会的新时速滑道开始启用后,越来越显示出老式的用站立的形式起跑的技术的不完善之处,自身的重心开始向前移动,导致起跑的时候身体的稳定性不好,向前跑的冲力不够,而且易引起犯规行为。而通过专业的科技人员的改正和创新,一种新的起跑方式新鲜出炉了,那就是——蛙式起跑。蛙式起跑能够使身体向前弯曲的幅度缩小,降低身体的重心,从而增大了支撑的面积,与起跑时的水平分力和向前的速度,起到了增强稳定性和缩短起跑时间的效果。起跑的前五米、前十米和一百米的成绩也明显优于旧式的起跑方式。足疾跑的最开始应该使用蹬冰支点牢固的方法,这样能更好的提高效果。如今的实践告诉我们,刻苦的训练是不能满足运动员的,充分的体育科技支持和保障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成功的举办现代化的高水平竞技也需要体育科技的支持。北京奥运会把“科技奥运”定为奥运会三大理念之一,也是科学技术与体育竞技结合的先河,足可体现科技是多么的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