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常见并发症

合集下载

临床护理技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护理技术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护理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常常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讨论临床护理技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一、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用于输液、输血、给药等。

然而,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也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静脉炎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 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部位:应选择无明显静脉炎、浮肿、血栓形成等症状的部位,避免在关节弯曲处留置,同时要避免经常更换留置部位。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留置针操作过程中,护士应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洗手、佩戴手套、使用无菌巾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定期更换留置针:留置针的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超过此时间应及时更换,以防止感染和血栓形成的发生。

二、导尿并发症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技术之一,用于排尿障碍或监测尿液排出情况。

然而,导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尿路感染、尿道损伤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尿过程中,护士应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洗手、佩戴手套、使用无菌导尿包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定期更换导尿管:导尿管的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超过此时间应及时更换,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注意导尿管的固定:导尿管应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避免滑动和拉扯导致尿道损伤。

三、胃管并发症胃管是用于胃内容物引流、喂养等的一种护理技术。

然而,胃管的使用也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误吸、胃出血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胃管位置:护士应定期检查胃管的位置是否正确,避免误吸和误插食管的发生。

2. 定期清洗胃管:定期清洗胃管,保持通畅,避免胃内容物滞留引发感染和胃出血。

3. 注意饮食管理:在胃管使用期间,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度喂食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1 并发症的表现及产生原因1.1 液体渗漏:表现为局部肿胀、触痛,滴注刺激性药物时疼痛明显。

其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使针尖刺破套管未能及时发现;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使导管脱出血管外;或静脉壁薄弱导致药液渗入皮下组织。

1.2 脱管:表现为导管脱出皮肤外。

多为患儿自己将留置针抓脱,或小儿活动过多,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固定不牢胶布松动脱管。

1.3 导管堵塞:表现为冲管有较大阻力,回抽无回血,或重力输液液体不滴或滴速过慢。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封管不当,导致血液返流形成;封管后病人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返流,形成小血栓而致。

1.4 周围皮肤炎症:此症多发生在1岁以内的较小婴儿。

表现为留置针处透明敷贴覆盖处皮肤发红,小水疱形成。

主要原因是婴儿皮肤娇嫩,易致皮肤损伤;胶布透气不够,出汗多,易造成皮肤炎症。

1.5 静脉炎:表现为滴注部位出现痛、肿、发红,组织周围发热或可触及静脉索。

主要原因与药物刺激、导管的机械刺激,无菌操作不当,反复穿刺的影响,液体的温度等许多因素有关。

2 护理2.1 做好宣教:置管前护士应将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诉家长,以取得合作,让家长合理保护,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避免潮湿,并注意防止患儿不慎拔除留置针。

2.2 注意观察局部反应:置管期间,经常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若发现局部皮肤肿胀明显,或皮肤发红、触痛,有小水疱,均应拔除导管,更换静脉,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静脉炎可用50%硫酸镁湿敷,亦可用土豆片沿静脉方向帖敷于皮肤上,每日更换数次。

皮肤有小水疱者,可用络合碘涂擦,每日涂擦2~3次,并保持干燥。

2.3 保持正确的正压封管技术:我们的做法是待液体滴完后,用注射器抽取2~5 ml生理盐水,与头皮针连接,先推注1~2 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使导管保持通畅,然后将头皮针针头轻轻向外拔,只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均匀推注余下生理盐水。

此法保证了正压封管,效果很好。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2016.05护理经验223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江艳珠 蔺 蕾 高 越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41【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对策。

方法:以2015年8月1日~2016年2月1日,医院妇科二病区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4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察法,将发生并发症者作为并发症组,余者纳入对照组。

结果:穿刺点红肿发生率0.83%、输液外渗1.45%、穿刺点感染0.62%、静脉炎4.96%,发生率6.4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37%;并发症组Y 型留置针、老年妇女、出现过护理不良事件、高渗药液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点红肿、输液外渗、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四类,其中静脉炎最多见;并发症影响因素较多,应特别关注高危患者、高危药液,积极预防护理不良事件。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静脉留置针又名“套管针”,已取代钢针成为临床最常用的输液工具。

有报道显示,我国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率高达85%,在美国每年静脉留置针使用超1.5亿支[1]。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理想的短期静脉输液工具,但其仍是一种创伤性护理技术,不可避免存在相关并发症。

本次研究试回顾性分析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对策。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8月1日~2016年2月1日,医院妇科二病区住院部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住院患者;②静脉留置针预计留置时间24h 及以上。

共观察患者484例,其中中年妇女281例、老年妇女203例,年龄33~83岁,平均(53.4±10.4)岁。

1.2 方法1.2.1 调查研究采用现场观察法,与科室的护士取得联系,要求配合调查本科室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并发症患者一般信息、静脉留置针及其并发症发生相关信息,如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时间、处理结果等。

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总结

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总结

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总结一、留置针的定义和作用留置针,也被称为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是一种通过插入体内缺血严重者的大血管进行输液或药物输注的设备。

它能提供可靠的静脉通道,方便患者接受治疗。

然而,在使用留置针进行治疗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留置针存在的问题1. 感染风险留置针与人体内部环境相连,因此感染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

经过插管口进入人体后,细菌往往会借机扩散到静脉通道中,并最终导致感染。

这种感染可能表现为局部红肿、温度升高等表皮症状,也可能出现全身性感染反应,例如败血症。

2. 血凝块形成由于留置针阻塞了正常的血流通道,将其长期保留在体内容易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血液中易形成血栓,特别是在针尖附近。

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血栓可能会脱落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重要器官,造成肺梗死等严重后果。

3. 导管错位插管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解剖异常等原因,留置针的位置可能偏离理想位置。

而错位的导管则无法提供准确的治疗效果,并且有可能损伤周围组织。

此外,插入过深或穿破血管壁也可能导致胸腔积气、出血等并发症。

三、留置针存在问题的整改总结为了有效解决留置针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1. 严格遵守感染防控措施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之前,必须确保手术区域清洁、麻醉适当,并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

医护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更换所需部件(如敷料等)以减少细菌滋生和感染风险。

2. 定期评估和更换导管为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导管应定期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

同时,还应鼓励患者双手运动、使用抗凝药物等措施来预防血栓形成。

3. 培训和监督操作人员将插管过程纳入培训计划,并确保各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插管技巧和操作流程。

此外,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和处理。

4. 加强团队协作与沟通留置针的使用涉及多个科室或专业人员之间的协作。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的症状 ,要观察前 囟门是否饱满有无脑性尖叫等 ,对患儿的体 吸 动作 要 轻柔 , 勿 损伤 黏 膜 。 切 温、 尿量 有 否脱 水 或 电解 质 紊 乱情 况 均需 观 察 。 37 .呕吐后皮肤清洁护理: 将口角、 劲下、 耳后奶汁用消毒水毛巾蘸温
24对疾 病 性 呕吐 , 按 护理 常 规 观 察 。 . 应
作简单、 套管柔软、 套管在静脉 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 为 率 明显 低 于 快 速推 注 组 。 特 点 被广 泛 应 用于 临 床 【 近 年来 静 脉 留置 针 的临 床应 用 范 围不 1 静 脉 炎 : 脉 炎 按 原 因不 同分 为化 学 性 和感 染性 两种 , 常 l l 。 . 4 静 其
3 护 理
水 洗干净 , 生儿皮肤柔嫩 , 、 新 口水 奶汁浸渍均能引起发红 、 。 溃致 呕 吐 , 护理 要 耐 心 , 吸吮 猛 的婴 儿 要 吸 吸停 停 , 【]实建 英 , 慧玲 . 生 儿 呕 吐 的病 因 分析 及 护理 18例 f. 1 蒋 新 5 J 实 ] 奶 汁 的 温 度要 适宜 , 时 婴 儿取 斜 坡式 卧 喂 , 后 将 患 儿 竖 用 护理 杂 志 , 0 33 . 喂奶 喂奶 20. 0
断 扩 大 ,尤其 在 抢 救危 重 患 者 和给 予静 脉 营 养 等方 面 发 挥 了重 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 、 、 痛 , 肿 热、 触诊 时静脉如绳索般硬、 要 作用 。 而在 应 用 过 程 中也 带 来 了一些 副作用 , 然 而长 期 置管 的 滚 、 、 弹 性 , 者 局 部针 眼处 可 挤 出脓 性 分 泌 物 , 滑 无 严重 并可 伴 有 患 者 常导 致 某些 并 发症 的发 生 。 因此 在静 脉 针 置管 期 间 做好 并 发 热 等全 身 症 状 。原 因为 :1患 者 血管 状 况 不 良或 软 管进 入 血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护理静脉留置针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的优点。

本文对120例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防治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输液的安全。

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0例,男74例,女46例,年龄21~80岁,留置时间3~7天,选择穿刺部位为四肢浅静脉。

由于患者血管因素及不配合等原因留置成功117例,成功率97.5%。

并发症及预防皮下血肿: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术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置管针穿过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液体外渗: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进入血管内等原因均可引起液体外渗。

护理人员除加强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必要适当约束肢体,输液肢体与心脏平齐或抬高,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回流。

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多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或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及用量,推注速度选择不当,以及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毕要正确的封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通过临床观察快速推注进行封管,堵管率46.67%,缓慢推注堵管率仅5%[1]。

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应注意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远端开始,力争1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发现静脉炎患者应立即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用50%硫酸镁湿敷,2次/日,每次20分钟。

静脉栓塞: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静脉炎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液充分待干。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3、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穿刺部位肢体不宜过度活动。

5、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处理:1、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在肿胀部位用50%硫酸镁湿热敷30min次,2次/d。

3、根据情况酌情使用水胶体敷料或五黄油、如意金黄散等药物外敷,必要时行超短波理疗。

(二)药物渗出或外渗预防:1、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妥善固定导管。

2、嘱患者避免留置针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3、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4、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5、腐蚀性药物应避免使用外周留置针输液。

处理:1、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边回抽边拔管,抬高患肢,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2、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关节活动和患肢远端血运情况并记录,上报血管通路小组。

3、酌情给予冷、热敷,根据药物性质使用拮抗剂做局部封闭后给予五黄油、如意金黄散等药物外敷。

(三)皮下血肿预防:处理:1、穿刺点上方按压。

2、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1-2次。

(四)导管堵塞预防:1、在静脉输液前后采样脉冲式方法冲洗管道,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2、在输血或输注静脉高营养液体之后应彻底冲洗导管。

3、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处理:1、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

2、确认堵塞时,导管应立即拔除。

(五)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预防:1、在静脉输液前后采样脉冲式方法冲洗管道,正确封管。

2、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直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浅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浅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浅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一)、静脉炎1、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关节处穿刺。

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3)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5)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

2、处理(1)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在肿胀部位用硫酸镁或土豆片湿敷20min/次,4次/d。

(二)、液体渗漏1、预防(1)妥善固定导管。

(2)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3)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4)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2、处理对液体外渗者予热敷、硫酸镁湿热敷等。

(三)皮下血肿1、预防(1)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2)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2、处理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1~2次。

(四)导管堵塞1、预防(1)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浓度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3)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2、处理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将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拧下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五)静脉血栓形成1、预防(1)再次输液时,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处,接上输液器,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循环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脱出,然后用5ml针管抽取0.1%肝素盐水2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输液管输液。

(2)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可过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渗漏
• 原 因 :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 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 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 • 症 状 : 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 组织坏死。 • 护 理 : 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 应妥善固定导管,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 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静脉血栓
• 静脉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久病卧床病人 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多3倍。另外, 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 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 • 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 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 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皮下血肿
• 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 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 皮下血肿。 • 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 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 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 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导管堵塞
•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 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 注速度选择不当,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 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 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
• 表现: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 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 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 发热等全身症状。 • 静脉炎 穿刺部位感染
预防及措施
• 1 、 选择静脉针要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切记随意选 择,护理人员要具备熟练的穿刺技术,避免损伤血 管出现机械性静脉炎。 • 2 、 输入刺激下药物时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缓 慢注射,尽量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注意更换 输液部位,在输液过程中用热毛巾热敷穿刺点上方, 每次15-20分钟,两小时进行一次。
预防及措施
• 3 、 操作是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穿刺针、套管污 染,避免细菌性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留置过程中护 理人员要密切观察,保证敷贴清洁干燥,如发现敷 贴开胶、导管移位,要及时调节导管位置,更换敷 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留置针常见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有:
• 1穿刺部位感染 • 2皮下血肿 • 3导管堵塞 • 4静脉炎
• 5液体渗漏
• 6静脉血栓
穿刺部位感染
•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 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 • 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 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照 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静脉炎
•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
• 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 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 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 状。
• 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 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 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 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