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狗文化论文
雷州石狗民俗文化探源

邕 、 琢 , 代 的苏 轼 、 辙 、 纲 , 王 宋 苏 李 明代 的汤 显 祖 等
名 贤显 宦 留迹其 间 。李 纲 的《 次雷 州 》 :华夷 图上 诗 “ 看 雷州 , 里孤 城据 海 陬 。评迹 漂 流递 如许 , 万 骚坛 拟
赋 畔牢 愁 。汤显 祖 的《 ” 白沙 海 口出沓 磊 》 :东望 何 诗 “ 须万 里 沙 , 溟初 此 泛灵 槎 。不 堪 衣带 飞 寒色 , 浪 南 蹴
瓠 得 女 , 而走 人 南 山 , 负 止石 室 中。所 处 险 绝 , 人迹
荒 蛮偏 僻之地 、 流放 之所 , 们对 于这 里几 千 年流 传 人
下来 的 民俗 文化 知 之 甚 少 。在 漫 长 的历 史 长 河 中 ,
一
不 至 ……经 三 年 , 子 一 十二人 , 男六 女 。磐 瓠死 生 六 后 … …帝顺 其 意 , 以 名 山 广泽 。其后 滋 蔓 号 日 赐 ‘ 蛮夷 ’ ”1神犬 磐 瓠 的传 说 至今 还 在 瑶 、 等 少数 。[ 畲 民族 中流传 , 存 的《 图》 狗 皇史 图 ) 《 皇歌 》 现 祖 ( 、狗 的 故事 情 节与 古籍 记 载一 脉相 称 。 据吴 建华 引《 祖 志 》 载 : ( ) 西南 七 里 , 雷 记 “雷 州
民族 民俗 文化 中不可 多得 的文 化瑰 宝 。其 中石 狗 艺
术在 这 一文化 宝 库 中弥 足珍 贵 。
一
有村日‘ 院’ 白 。其 居 民 陈 氏 , 诀 者 … … 铁 业 捕 讳
猎 , 有 九 耳 异犬 。耳 有 灵 机 , 出猎 , 卜 养 每 皆 诸犬 之
耳 … …至 陈朝太 建 二 年 ( 7 ) 辛 卯 , 月 初一 日出 50 , 九
雷州石狗的文创设计研究

96雷州石狗造型一直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并非源自单一犬属的写实。
[2]所以雷州石狗并非如其名那般是大家印象中的狗的模样,而是带有各式文化融合的一、雷州石狗的艺术特征分析“在雷州半岛上,放眼古城门、村口、古道、巷口、门口、水口或古墓前,定会看到一尊尊或坐、或蹲、或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用玄武岩石雕刻而成的石狗”。
[1]那便是雷州石狗,是骆越族“盘瓠”崇拜与汉族“石敢当”习俗的结合物,是在雷州的社会历史与自然条件下,多民族文化融合且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产物。
雷州石狗素有“南方兵马俑”之称,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4年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
痕迹,似狗非狗、似狮非狮的形象。
因为安放的地方不同,故而雷州石狗的功能也就不同。
雷州石狗形态多样且历时久远,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打制工具的愈发精细与人们技艺的加强,雷州石狗也在每个不同时期进行着或多或少的改变,其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大约春秋至秦汉时期,中期——隋唐至宋元时期和晚期——明清时期。
按照雕刻表现风格来讲,大体上雷州石狗分为具象型与抽象型。
如果按照石狗的社会等级区分,雷州石狗分为文相、武相和文武相。
从造型动态来区分,雷州石狗分为蹲式、站式、坐式和伏式。
因为社会功能的不同,雷州石狗分为图腾崇拜、呈祥报喜、守护神灵和司仪宠物。
最常用的是按照造型外貌特征来分,可分为百物混沌型、人格化型和狮象型。
[3]Design and Research of Leizhou Shigou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雷州石狗的文创设计研究文 林月婷 陈增辉 王琪 刘彦彤 通 讯 作 者 徐佳(广东海洋大学艺术设计系) 图林月婷瓣纹。
宋元时期,汉闽人迁雷,带来了汉文化与道教宗教信仰。
[5]雷州石狗也融入了道教文化,身上刻有石敢当、八卦图、照妖镜等装饰物件,胸前刻“麒麟在此”“招财进宝”“皇”“泰山”等,雷州石狗具有了麒麟的兽角,脚踩绣球、灵蛇、帅印、雷鼓,口含法绳,身上刻有铜钱纹、如意纹、龟背纹等。
雷州石狗文化

展览形式:
展览馆的陈列室是建筑设计的中心环节,陈列室的布 局形式根据陈列内容确定,可采取整体连续式、平行多线式 或分段连续式,但都要有系统性。参观路线明确,避免了迂 回交叉。参观路线适当,中间二楼有休息的茶馆。陈列室与 交通枢纽(门厅、过厅、休息厅、楼梯等)之间的联系方便。 出入口要明显,室外交通道路要顺畅,运输路线没有干扰到 参观路线而是作为单独的存在。陈列室坐北朝南,有很好的 采光,但又避免了阳光直射展品。充分利用陈列墙面,使采 光口不占或少占陈列墙面,以加大有效展览面积。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
展厅的布置形式和游览路线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
顺流线路: 陈列室出入口分别在陈列室两翼,人流具有明确的顺 序性和连续性.展出设施多采用版面陈列与橱柜陈列.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
展厅平面基本尺寸: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
视线要求:
h展品高度mm d视
距mm
d/h
3500 h
26°
800
d
1500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
一.房间组成及功能分析 1.房间组成:
门厅、休息厅----小卖、售票、存衣、厕所 展厅----室内展厅、室外展场 办公室----办公、学术研究、资料室 库房-----库房、技术处理
2.流线
观众流线 展品流线 内部工作人员流线Βιβλιοθήκη 展厅库房 展品 管理办公室
3.功能分析
门厅、休息厅 功能关系示意图 内部工作人员 观众
展览理由:
雷州石狗是雷州人民时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 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创作。很可惜,在文革期间,石狗被视为 “四旧”而遭劫,许多石狗被砸毁,弃之深山荒野,有的湮没泥 沙、河渠,难觅其踪。 雷州石狗乃全国罕见雷州半岛石狗艺术源远流长 雷州石 狗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内涵丰富,造型千姿百态, 形神各异,栩栩如生,是一份独具地方特色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 本文探讨了雷州半岛石狗雕刻艺术的分布、产生、用途、造型特 点以及艺术特色。 雷州石狗雕刻艺术是雷州半岛上的一朵艺术奇葩。雷州石狗 造型千姿百态,形神各异,栩栩如生,且历史悠久,数量众多, 分布广泛,内涵丰富,独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在全国绝无仅有, 是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雷州民间的工艺品,介绍特色,条理清晰生动作文450字

雷州民间的工艺品
雷州石狗雕刻艺术是雷州半岛上的一朵艺术奇葩,从造型艺术观察,大致可分原始类型、写实类型、抽象类型、人格化类型和狮象类型,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粗犷、古朴、典雅到雍容华贵的演变与发展历史进程,是雷州的历史变迁,社会文明与民俗文化相融会、升华的体现。
一、具象型。
运用写实手法雕刻,具有狗的基本特征:五官、躯体等都有明确的表现,大多呈蹲坐状。
二、抽象性。
不对头、脸等面部写实,而是用精炼的线条雕刻出形态。
三、人格化型。
鼻子、嘴巴、眼睛、眉骨等处的刻画很像人类,并赋予其人的各种面部表情。
四、百物混沌型。
各部落的文化凝聚于石狗造型上,具有百物之形的特点。
一般没有具体五官的刻画。
五、狮象型。
数量最多,形象类似狮子:头部圆润硕大、眼窝深陷、眼球突出,张嘴吐舌或口衔玉珠。
也有雄性踩绣球、雌性踩小狗等造型,项部饰有铃铛。
雷州石狗遍布城乡,通常镇守村头、巷口、河旁、庙侧等地方,内涵丰富,造型千姿百态,形神各异,栩栩如生,且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内涵丰富,独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是研究雷州半岛古代民俗、民族融合、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全国绝无仅有,也是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雷州石狗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析

论文题目:雷州石狗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析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技工院校教学研究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箱:是否曾获奖:雷州石狗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析摘要:雷州石狗是雷州半岛民俗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但是很少被人知晓。
通过调查雷州地区市场现有的当地文化创意产品,发现当地文化民俗的创意产品设计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帮助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鉴于此,本论文针对雷州半岛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不充足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并将设计思路加以实施,打造雷州地区石狗文化品牌,宣传石狗民俗文化;开发石狗文化旅游产品等。
以雷州石狗民俗文化为核心,树立具有影响力的视觉品牌,帮助当地文化产业丰富文化资源,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关键词:创意设计技能竞赛;民俗文化;创意产品一、选题背景本研究立足于2019年广东省“美丽乡村杯”创意设计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以民俗文化为载体,设计文化创意类产品,反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巨大进步。
传承发展乡村文化是时代发展的新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题,民俗深化、乡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俗文化的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民俗文化创新与现代技术融合。
在技术不断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大众对文化产业产生了兴趣,“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推动文化繁荣,促进融合创新”等近十几届的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主题,都在围绕着文化、科技与创新,面临趋势导向创新,在交融与碰撞中寻找着契机。
雷州半岛是古越族俚、獠、傜、僮、苗、黎人聚居之地,百越部族生活居住的地方,每个族群都有各自的崇拜图腾,他们在雷州特殊的自然条件与多样的社会民族民俗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下,对各自原先的图腾崇拜经历了保留、演绎与融合。
雷州石狗在雷州地区是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其雕刻艺术是雷州半岛上的一朵艺术瑰宝,是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雷州石狗 The Culture of Stone Dog

雷州石狗文化目录1、雷州石狗文化的历史1.1 起源1.2 石狗的历史传说2、石狗艺术2.1造型2.1.1 各种类型的石狗及其缘由2.1.2人们如何创造石狗2.2 象征意义2.2.1 石狗的古代象征意义2.2.2 石狗在当代的意义3、石狗在今天3.1 当今人们对石狗的看法3.2 石狗的保护现状3.3 石狗的未来1、雷州石狗文化的历史1.1 起源上古的雷州,是一块荒蛮之地,瘴气浓重,人气不旺,为生儿育女,增加人口,从古至今,体魄健壮的石狗最受雷州民众的崇拜。
于是带有硕大生殖器的石狗进行祭拜祈祷,若有灵验,又前来答谢石狗,还祈求其保佑小孩平安长大。
有的孩子还取名“狗子”,1.2 石狗的历史传说传说南朝陈代(陈太建年间),古合州城西五里白院村的陈鉷,以打猎为生,养有九耳异狗。
一日,这只狗九耳齐动,陈氏便邀其邻十多人到州北的乌仑山打猎,结果,异狗从地里挖出一大卵,陈氏便抱回家中。
翌日,一阵雷电将卵劈开,跑出一个两掌分带有“雷”、“州”两字的男孩,后为陈氏养育,取名陈文玉。
由于德才兼备,唐贞观时,被任为雷州首任刺史。
他精察吏治,爱抚百姓,稳定雷州。
后人为他立庙塑像祀念,尊其为“雷祖”,而狗也随之神化为“呈祥灵物”,受到崇拜。
2、石狗艺术2.1造型2.1.1各种类型的石狗及其缘由在雷州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石狗。
例如,有的形似青蛙,众所周知,青蛙是繁殖生命力最强的物类。
因此,当地人相信供奉青蛙能让自己的子孙绵延不绝。
另外,青蛙也是丰富的雨水的象征,人们相信它能让自己的庄稼得到大收获。
这便是人们很尊敬青蛙并把石狗雕刻成它的样子的原因。
还有一些长得像猕猴的石狗。
这是人们欢羡猕猴活泼机敏的体现。
这也是当地人对自己的孩子的一种美好的期盼。
此外,还有一些狮子形状的石狗。
狮子文化是伴随佛教文化从西方传到雷州才被石狗文化接纳的。
它在当时也很受当地人欢迎。
2.1.2 雕刻的方式顾名思义,“石狗”是由石头雕刻而成。
也就是我们说的石雕艺术。
高一叙事作文:文化新风石狗杨_850字

文化新风石狗杨_850字湛江的南部屹立着一座历史悠久,文明而时尚的红土名域——雷州。
雷州,她有着古老而神美的文化,又有风情万种的地理人情,犹如一棵夜明珠,永久不衰地闪耀在祖国的南部。
来过雷州的朋友都会知道,雷州石狗盛誉天下的文化古迹,也是湛江名俗文化的瑰宝,在它的身上,集聚着流传千古的各种传说故事,这便又为他染上了一层浓厚的历史色彩。
石狗,不论在城门,家宅门口还是在村口,都可以看到它英姿飒爽的雄姿。
由此可见,石狗在雷州人民的心中充当了英勇的保卫,是吉祥的象征。
雷州半岛现存的石狗约有1万多只,大多数是明清时朝的遗物。
年代最早的石狗是在南北朝时期,距今1400年,足以见证石狗的历史色彩是多么绚丽和辉煌了。
石狗不仅历史令人神往,而且它的精致构造也令人惊叹不已!在现存的石狗中,造型古朴,刻工精犷自然,有的憨态可掬,令人不禁发笑,有的面目狰狞,另人不禁敬畏三尺,有的前世机警,另人信任有加……石狗的姿态,奇拙古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最大的石狗位于雷州城北门,高达2米多,而最小的石狗仅有10厘米左右,真是大小各异,各持所长!石狗含存千百年的雕刻,饱受了风雨的磨难,却毫不褪色,确实值得精赞一番!雷州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一个石狗雷祖陈文玉的故事.据说公元570年,雷州榜山村有一家姓陈猎户,他养了一条很机灵的九耳狗.一次打猎,九耳狗在森林中找到了一只巨蛋,这只巨蛋裂开,蹦出了一个男童,他的左手有一个“雷”字,右手则有一个“州”字.这个男童生性聪颖可爱,机警忠实,长大后则成了雷州的刺史,为雷州人民办了很多实事,造福乡里,深得民心.此男童正是被雷州人民奉为”雷祖”的陈文玉.一些老人家都说九耳狗给人民带来了好官陈文玉,所以逢年过节,人们在祭奠雷祖时也不忘敬奉石狗,在纪念陈文玉的”雷祖。
雷州石狗的艺术形态及文化内涵研究

匕麹址丨ART PANORAMA②专攵利艺术广角雷州石狗的艺术形态及文化内涵研究刘世军,林欣欣(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6+摘要:雷州石狗是在原始部落时期盛行的动物崇拜的基础上,依托当地雷祖神话,集佛教、道教两家文化之大成的时代产物O雷州石狗造型工艺绝佳,艺术形态多样,是罕见的灵石崇拜的代表。
石狗艺术造型的不断衍变中,留下了古越族迁徙及交融的印迹。
本文主要就雷州石狗的起源、石狗艺术形态的演变、以及其所具要的文化行,雷州石狗的参考。
关键词:雷州石狗;动物崇拜;图腾;雷祖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21)07-0147-02《礼记•王制沖说:“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巴雷州古时属交趾,处于大陆最南端,古时长期为百越族聚居之地,古称南蛮徼服。
《雷祖志》有一段这样记载雷州:“州旧有皤、'、恫猿……。
”古代雷州先民都加“犬”旁命名其部族,正是因为犬是他们图腾崇拜文化的标志。
他们借助犬当作,,这个部族的民族图腾石狗在雷州半岛的村、庙宇、古、是。
这的艺称为雷州石狗,是地区民,更称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屈指可数的瑰宝。
1传奇色彩下雷州石狗的源雷州石狗长的,地方部族样的文化,有较强的地。
在寸雷州石狗时,可以发现这一的民俗文化的是禺然的,而是因作的。
1.1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图腾”一词源自北美阿尔贡金人方言的音译,表示他们与图腾所代表的神灵同宗同族,。
石狗崇拜的大程度上依赖于原始部族根植的图腾崇拜思想。
雷州半岛原始部族崇拜划一经历了复杂长的过程;最终,狗图腾崇拜在残酷的文化角逐中留存了下来耳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伏羲考沖说:“凡图腾都是那一图腾团族的老祖!,也是他们的监护神和防卫者。
给他们供给食物,驱除灾祸,给他们降示预言以指导他们趋吉避凶;如果它是一种毒虫或猛兽,那更好,因为那样能为儿孙们尽防卫之责”%雷州石狗是图腾崇拜的,雷州们正是趋吉避凶,尽防卫之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教信仰也日益淡薄,然而时至今日,唯石狗崇拜传统尚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州石狗是在雷州社会历史与地域自然条件下,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带有浓重的民间民俗信仰色彩。
它以图腾崇拜、雷神、雷祖信仰为文化底蕴,受楚汉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风水堪舆术的深刻影响,有“呈祥报喜”、“守护神灵”、“司仪宠物”等多样、复杂、广泛的用途。
随着发展其宗教色彩更加浓厚,特别是受到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风水堪舆术的影响。
如“敕令石敢当”、“八卦图”、“招财进宝”、“皇”、“泰山石敢当”等道教驱邪镇魔之符法,与雷州石狗呈祥报喜的民俗作用相结合,石狗逐步演变为守护神灵。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融合,雷州石狗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内涵。
石狗原先只被安置在门口或宗庙寺观前,逐渐发展至安置在村口、路边、巷头,以守山坡、江河、坟地等。
凡是人们觉得有凶象的地方,都安置石狗以镇压。
有些在造型艺术上受到佛教文化影响,掺杂了狮子造型的石狗,也同样有这样的作用。
石狗所安放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社会民俗的作用也不同。
雷州石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区域性的特征。
在造型艺术语言上具有内涵丰富、手法复杂多样的特点,其总体艺术风格主要是写意性的。
雷州石狗从造型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时间约为春秋至秦汉时期,造型大多粗犷古朴,形简神肃,昂首朝天,具有天人感应的图腾特征。
中期,即隋唐至宋元时期,这一时期的石狗造型大多注重结构、线条的表现,强调生殖器的刻画,反映祈求赐福的敦朴民俗。
晚期,即明清时期,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形神的完美,刻工精致,纹饰细腻,展示出社会崇尚德福的民风。
在雷州石狗陈列馆,我们看到了从民间征集到的200多只不同年代的石狗,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
由于长久受风雨剥蚀,它们或是灰暗色,或呈青黛色,但依然栩栩如生。
据馆长介绍,雷州石狗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散布民间的“雷州兵马俑”。
它们既是雷州历史文化的见证,又是雷州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石狗遭到严重破坏,现存下来的石狗,有一部分已被风蚀雨淋或人为破坏。
所幸当前雷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文化部门重新认识到石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积极做好各项保护工作,不仅广为征集遗落民间的石狗,还组织专家研究整理相关文献,使石狗文化在雷州大放异彩。
2004年文物部门除采取原生态保护外,还收集有代表性的石狗1000多尊作为雷州石狗陈列馆藏。
2004年,雷州石狗被列入第一批中国民族民间保护工程18个试点项目。
4月,雷州石狗被列为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
2005年4月,雷州石狗信仰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雷州境内现存有1.5万至2.5万只古石狗,由于史籍记载的缺乏和实物纪年的缺失,这些石狗大多无法进行断代。
湛江和雷州博物馆的专家虽然早已想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难度还相当大。
目前,政府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石狗进行了保护,但保护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资金的严重不足,更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
遗产资源的挖掘、普查、保护和抢救。
其次,保护中心人员配备的不足、专业人员的缺乏,也是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之所在。
因此我们小组经讨论得出以下建议:一、加大雷州石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当地政府要加大对这一宝贵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中国让世界都充分认识了解这一文化。
二、重视对石狗的保护。
提高科学技术,投入资金和人才做好石狗的保护工作。
要定期维修护理,并适当地限定每次参观者的人数,使损耗尽量降到最低,使其受损速度降到最慢。
人们也要时刻具备保护文化的强烈意识,相互监督,相互建议。
三、鼓励各方对石狗文化遗产的活用。
从工艺品销售到文化创意发展,多手段全方位的石狗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使石狗文化遗产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开发人文旅游景观、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民俗表演到旅游开发,例如可以每年举行庆祝典礼,进行相关的有特色的活动,鼓励本土和旅游者都积极参加,亲生体会当地的风俗人情,也能让人更好地了解雷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