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港口及其港区所处水域类型.

合集下载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_212-2006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_212-2006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 212-20061 总则1.0.1 为统一河港工程总体设计的技术要求,提高港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贯彻国家有关经济和技术政策,适应内河运输事业的发展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内河港口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总体设计。

对以潮汐作用为主而停靠内河船舶或海船的河口港、既有河流水文特性又受潮汐影响停靠海船的河港,总体设计可根据不同情况按本规范和现行行、标准《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的有关规定执行。

1.0.3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贯彻节约岸线、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的方针,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

1.0.4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与江河流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相协调。

改建或扩建工程应重视现有港口的技术改造,充分发挥港口的通过能力。

1.0.5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具备可靠的自然条件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等。

改建或扩建港口工程还应具备港口现状及运行情况资料等。

1.0.6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港址选择2.1 一般规定2.1.1 港址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开发的需要,结合自然、社会、营运和建设等条件进行综合论证、比较确定。

2.1.2 对适宜建港的水域、岸线及陆域应合理利用,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优先考虑港口建设的需要,并虑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2.1.3 港址应选在河势、河床及河岸稳定少变、水流平顺、水深适当、水域面积足够,并应具备船舶安全营运和锚泊条件的河段。

2.1.4 港址宜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

在不良地质条件的地区建港,应进行技术论证。

2.1.5 港址应充分考虑现有的及规划的水库、闸坝、桥梁和其他建筑物对河床冲淤和港区作业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2.1.6 对需要建设专用港区或码头的工矿企业选址时,应同时进行港址选择。

2.1.7 港址选择应充分考虑港口对防洪、航行安全和河道治理等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河流类型进行河床演变分析或论证。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介绍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介绍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介绍长江流域主要港口介绍一、泸州港1、概况泸州港(Luzhou Port),地处长江、沱江、赤水河等干、支流交汇处,川滇黔渝结合部、四川盆地南部城市泸州市。

长江泸州段136公里,现已形成纳溪、中心、泸县、合江、古蔺5个港区,全港有生产性泊位174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34个,年综合通过能力约1000万吨。

全市现有水运企业37家,各类船舶4151艘(千吨级以上的货船61艘),占全省的37%,水上总运力近28万载重吨,占全省水上总运力一半。

2010年1-12月,泸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772.2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2%。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70240EU,比去年同期增加16%。

泸州港已成为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是交通部确定在四川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水运口岸,是四川第一大港。

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是交通部确认的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全省唯一的水运开放口岸和四川第一大港,是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通江达海最重要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

2、经济腹地泸州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包括成德绵经济区、川南经济区;间接经济腹地包括滇北、黔北以及陕、甘、藏、青等几个西部省区的部分地区。

成德绵经济区面积不足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00万,2007年该区域GDP总额超过4640亿元,占去年全省10505亿元GDP的约46%。

成都经济区是中国“增长第四极”成渝经济区的两“核”之一。

黔北、滇北区域总面积约5.66 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赤水市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国家重点天然气化工基地,有贵州赤天化集团公司、贵州石油天然气开发公司、贵州华一造纸厂等大中型企业,工业基础较好;森林覆盖率为61.2%,竹资源丰富。

目前,来自贵州省的煤炭约占泸州港煤炭外运量的50%;集装箱运输货物中90%以上是来自成渝经济带的绵阳、德阳、成都、内江、自贡等地。

泸州港作为长江上游主要港口的地位已得到初步确立,随着腹地集疏运条件的进一步完善,泸州港辐射范围将逐步延伸。

港口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

港口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

港口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海洋与港口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港口作为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港口地理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下面我将分析归纳几个常见的港口地理知识点。

一、港口的分类港口按照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内河港、河口港和岸边港。

内河港通常位于河流深入内陆的地区,因其位置偏远,主要用来进行内河货物的装卸和流通。

河口港位于河口附近,河流水势平缓,水深适合大型航运工具进出,是从内河向海洋过渡的重要交通节点。

而岸边港则是直接坐落在海岸线上,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深水港,是国际航运的重要节点。

二、港口的选址要素港口建设需要考虑一系列的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海洋条件、水深情况等。

地理位置要接近陆地内部经济重心,方便与其他内陆交通方式衔接。

同时,地理位置还要便于国内外贸易,能够形成良好的经济联系。

海洋条件则包括水质、潮汐、海洋气候等,影响港口正常运营的因素。

水深情况也是一个重要指标,浅水区往往限制了大型船只的进出。

而人文要素则主要包括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等。

三、港口的功能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具有多重功能。

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贸易功能,港口通过进出口贸易活动,促进国内外货物的交流和流通。

此外,港口还具有工业和能源转移功能。

很多国家将其工业和能源建设集中在港口地区,利用港口的便利交通网络,实现工业的高效转移。

此外,港口还具有航运服务、旅游服务等功能。

四、港口的地理位置优势港口的地理位置优势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

港口地理的位置决定了其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交流程度。

在安全角度上,港口要进出国际航线,需要远离地震带或活跃的地质断层。

此外,地理位置还影响着港口所处的气候条件和海洋流的分布,进而对港口的航海条件和水深情况产生影响。

五、中国的港口体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

中国的港口体系主要分为海岸线港口和大内河港口。

航区及渔区划分

航区及渔区划分

海洋捕捞作业场所分为以下四类:
(一)A类渔区: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及北部湾等海域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向陆地一侧海域。

(二)B类渔区:我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协定确定的共同管理渔区、南沙海域、黄岩岛海域及其他特定渔业资源渔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三)C类渔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其他我国管辖海域中除A类、B类渔区之外的海域。

其中,黄渤海区为C1、东海区为C2、南海区为C3。

(四)D类渔区:公海。

中国关于航海航区的划分:
一、针对渔业船舶
管理权在农业部,其下属的渔业船舶检验局制定的《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0年颁布,2003年部分修订)规定:
Ⅰ类——远海航区:系指超过II类航区以外的海域。

Ⅱ类——近海航区:系指中国渤海、黄海及东海距岸或庇护地不超过200n mile、台湾海峡以及南海距岸不超过120n mile(台湾岛东海岸、海南岛的东海岸及南海岸距岸不超过50n mile)的III类航区以外的海域。

Ⅲ类——沿海航区:系指台湾岛东海岸、台湾海峡的东海岸及西海岸、海南岛的东海岸及南海岸距岸不超过10n mile的海域和除上述海域外距岸或庇护地不超过20n mile的海域。

江苏省港口条例

江苏省港口条例

江苏省港口条例(2008年1月19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港口建设、经营和管理行为,维护港口安全与经营秩序,促进港口发展,发挥港口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港口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港口,是指在本省沿海、内河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陆域组成的区域,可以由一个港区或者多个港区组成。

第三条港口属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服务型产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港口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促进港口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港口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的投入,重点加强国家主要港口和省重要港口的建设;统筹港口物流、仓储和临港工业布局,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高港口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经营港口。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交通部门)主管全省港口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统一、高效和有利于形成综合运输管理体系的原则,确定一个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称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具体负责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的行政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经济贸易、国土资源、建设、水利、城乡规划、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航道、海事、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边防等部门和机构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做好港口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港口规划与港口岸线使用第五条编制港口规划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体现港口发展要求,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资源,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规划、防洪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水路运输发展规划和其他运输规划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协调。

江苏主要港口

江苏主要港口

安可福国际2013/4/3QQ:51480597江苏主要港口作为一家综合型的外贸代理公司,公司为江苏省主要港口的中小企业和SOHO 个人提供专业进出口代理,外贸代理,进口代理及出口代理服务。

我们拥有专业的进出口队伍和良好的进出口网络,根据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全面支持客户提出的对不同市场的进出要求。

江苏是港口大省,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全国53个主要港口名录中,江苏有7个;在沿海25个主要港口中,江苏有5个。

2011年,全省港口建设投资完成128.8亿元,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24个,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生产用泊位7239个(万吨级以上390个),货物通过能力13.8亿吨,集装箱能力1172万标箱。

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集装箱1418万标箱,连云港、南京、镇江、苏州、南通、江阴、泰州等7港吞吐量超亿吨。

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货物吞吐量、亿吨大港数等多项指标全国第一。

综合排名位列前三位的是1、连云港2、南京3、南通江苏沿海港口共两个1、连云港港2、大丰港,其中连云港在全国港口吞吐量可排前10,一般徘徊在9名左右。

连云港港连云港港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主要港区)。

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

连云港港具有悠久的航运发展史,其前身大浦港于1905 年正式对外开放,现港址始建于1933 年,1936 年建成一期工程,建国后进行了多次改扩建,特别是1973 年以来得以大规模的建设。

主要作业港区由马腰港区(原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等组成,已形成运输组织管理、中转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通信信息及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港口。

港口基本情况介绍

港口基本情况介绍

港⼝基本情况介绍港⼝基本情况介绍港⼝是具有⽔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

港⼝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外向型经济的窗⼝,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撑。

港⼝是⽔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由于港⼝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个天然界⾯,因此,⼈们也把港⼝作为国际物流的⼀个特殊结点。

⼀、我国沿海港⼝基本情况我国主要港⼝在世界港⼝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在世界港⼝的排名不断靠前,其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成为世界上港⼝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沿海港⼝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铁矿⽯、粮⾷、陆岛滚装、深⽔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

据《2013-2017年中国港⼝⾏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2012年,全年全国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7.76亿吨,⽐上年增长7.37%。

其中,沿海港⼝完成68.80亿吨,内河港⼝完成38.96亿吨,分别增长8.2%和5.9%。

2012年,全国港⼝完成旅客吞吐量1.94亿。

其中,沿海港⼝完成0.79亿⼈,内河港⼝完成1.15亿⼈,分别下降1.5%和增长0.8%。

全国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0.6亿吨,⽐上年增长9.68%。

其中,沿海港⼝完成27.86亿吨,内河港⼝完成2.71亿吨,分别增长9.5%和12.0%。

全国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亿TEU,⽐上年增长8.43%。

其中,沿海港⼝完成1.58亿TEU,内河港⼝完成1950万TEU,⽐上年分别增长8.0%和12.3%。

近⼗年来,中国沿海港⼝建设投资近万亿元,其中2012年,沿海建设投资达到了1004.14亿元。

截⽌2012年,全国亿吨以上港⼝(包括沿海和内河港⼝)已达29个,其中,沿海亿吨港⼝19个,内河亿吨港⼝10个,拥有⽣产⽤码头泊位3186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886个。

水路运输简介

水路运输简介

水路交通运输系统简介摘要:水路交通运输系统以其运量大、运费低等优点,在对外出口对内进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船舶作为客货的载体,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向着种类多样化、功能专一化,吨位大型化发展。

航道作为运输的渠道,要充分利用自然航道,科学开发人工航道。

港口作为水路交通运输系统的枢纽,要充分了解其功能,对于港口的设计和施工,不仅要满足其安全运营要求,还要考虑与周围环境、人文的要求。

关键词:水路运输;特点;船舶;航道;港口前言水路运输是一种历史最为悠久的古老的运输方式,同时又是一种现代的运输方式。

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最长的人工河流,曾经为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做出巨大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也为中外贸易的进行和科学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友好的渠道。

在中国加入WTO 之后,中国的水路运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造船业也积极制造各个种类的船舶以满足不同商品的进出口需求。

一些沿海城市通过利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设备去建设大型的港口。

现在的中国正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以及先进的通信手段对船舶和港口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作。

1 学习《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课程的目的1.1 “交通工程”专业的需要“交通工程”是研究人、车、路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学习交通工程这门学科的目的之一就是确保交通运输当中客、货、车辆等的安全,使得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有效、科学、可持续的运转。

所以,学习《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和研究“交通工程”这一学科有着指引和铺垫的作用。

1.2 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就业的渠道《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这门课程不仅涉及到道路、轨道、港口、管道、机场等工程,还涉及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管理与营运,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于眼下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些新的就业思路,使毕业生知识储备有所增加。

2 水路运输定义与分类2.1 定义水路运输是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泊、人工水道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表一规模以上港口及其港区所处水域类型
注:内河港口的港区按所在位置,分为内河干线港区和内河其他港区分组统计。

表二需单列统计的原规模以上港口
表三滚装汽车标准车辆折算标准
分片区滚装吞吐量折算系数
1、营口港、天津港、烟台港、威海港、青岛港和大连港等环渤海湾港口,1标准车折算吨为30吨;
2、上海、南京、泰州、池州、芜湖、武汉、黄石、岳阳等长江中下游港口,1标准车折算吨为10吨;
3、宜昌、重庆、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海口等长江上游及东南沿海港口,1标准车折算吨为20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