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换热器-煤油汇总
课程设计换热器-煤油

《化工过程设备设计Ⅰ(一)》说明书设计题目:换热器的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日期:设计单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目录前言 (4)任务书 (5)目的与要求 (6)一、工艺设计方案 (8)二、确定物性数据 (9)三、估算传热面积 (9)四、工艺结构尺寸 (10)五、换热器核算 (12)六、设计结果概要一览表 (17)七、参考文献 (19)前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一个实践环节,是使学生得到化工设计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围绕以某一典型单元设备(如板式塔、填料塔、干燥器、蒸发器、冷却器等)的设计为中心,训练学生非定型设备的设计和定型设备的选型能力。
设计时数为3周,其基本内容为:(1)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含计算机辅助计算):物料衡算,能量衡量,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3)辅助设备的选型:典型辅助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设备的规格、型号的选定。
(4)工艺流程图:以单线图的形式绘制,标出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的物料方向,物流量、能流量,主要测量点。
(5)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图面应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技术特性表和接管表。
(6)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设计任务书,目录,设计方案简介,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设计结果汇总,设计评述,参考文献。
整个设计由论述,计算和图表三个部分组成,论述应该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计算要求方法正确,误差小于设计要求,计算公式和所有数据必需注明出处;图表应能简要表达计算的结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煤油冷却列管式放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煤油冷却列管式放热器目录概述1.1换热器设计任务书1.2换热器的结构形式1.3换热器材质的选择1.4列管式换热器的优点1.5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1.6管板式换热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1.7确定设计方案2.1设计参数2.2计算总传热系数2.3工艺结构尺寸2.4换热器核算3.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汇总表4.结束语参考文献设计简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将所学的化工原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它要求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的理论知识,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和计算设备的尺寸;另一方面,又要求根据设计对象的具体特征,凭借设计者的经验(或借鉴前人的经验),灵活运用设计的诀窍,对所选设备,工艺过程以及各种参数进行合理的筛选,校正和优化,达到经济合理的生产要求。
工业生产过程,两种物料之间的热交换一般是通过热交换器完成的,所以换热器的设计就显的尤为重要。
换热器的设计,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换热系统的流程方案并选用适当类型的换热器,确定所选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空间及流速等参数,同时计算完成给定生产任务所在地需的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工艺尺寸且根据实际流体的腐蚀性确定换热器的材料,根据换热器内的压力来确定其壁厚。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
在换热器设计中,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用的类型,然后计算换热所需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尺寸。
换热器按用途不同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再沸器、深冷器、过热器等。
换热器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
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泛,按照传热面的形状和结构特点又可分为管壳式换热器、板面式换热器和扩展表面式换热器(板翅式、管翅式等)。
1.1 换热器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煤油冷却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设计课题工程背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进行冷却,本设计以某炼油厂冷却煤油产品为例,熟悉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过程。
煤油换热器课程设计

煤油换热器课程设计简介本文将详细探讨煤油换热器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要点,以及一个完整的煤油换热器课程设计案例。
一、设计原理在煤油供暖系统中,煤油换热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主要功能是将煤油的热能传递给空气或水,实现供暖或热水生产。
设计煤油换热器的原理有以下几点:1.热能传递原理:煤油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换热器内的传热介质传递给目标介质。
传热介质可以是空气或水,通过与煤油进行热交换,实现能量转化。
2.设计参数:煤油换热器的设计参数包括热传导系数、传热面积、传热效率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煤油换热器的性能和效率。
3.热损失:在换热过程中,煤油换热器也会存在热损失。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热效率,需要通过降低热损失来实现。
常见的热损失来源包括传热介质的泄露、热辐射和热传导。
二、工作原理煤油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燃烧过程煤油在燃烧器中燃烧,释放出热能。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管道进入换热器。
2. 烟气进入煤油换热器烟气进入换热器后,与换热器内的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传热介质可以是空气或水。
3. 热能传递烟气与传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热能从烟气传递到传热介质。
传热介质的温度逐渐升高。
4. 排出废气经过热交换后,烟气中的废气被排出换热器,进入排烟系统进行处理。
5. 供暖或热水生产传热介质中的热能传递给空气或水,用于供暖或热水生产。
传热介质的流体状态和温度得到相应调控。
三、技术要点在设计煤油换热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 传热面积的确定传热面积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一般情况下,传热面积越大,传热效果越好。
但同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成本和占地面积等因素。
2. 传热介质的选择传热介质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空气和水是常见的传热介质,各有优缺点。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热媒流量和速度的控制热媒的流量和速度直接影响传热效果。
合理控制热媒的流量和速度,可以提高换热器的工作效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一、设计题目:设计一台换热器二、操作条件:1、煤油:入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5℃。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105Pa。
4、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备型式:管壳式换热器四、处理能力:114000吨/年煤油五、设计要求: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2、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的工艺尺寸设计。
3、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
4、设备简图(要求按比例画出主要结构及尺寸)。
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第1章设计概述1、1热量传递的概念与意义[1](205)1、1、1 传热的概念所谓的传热(又称热传递)就是间壁两侧两种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问题。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差存在时,就必然发生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因此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技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
1、1、2 传热的意义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和单元操作,都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如:化学反应通常要在一定的温度进行,为了达到并保持一定温度,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输出热量,又如在蒸发、蒸馏、干燥等单元操作中,都要向这些设备输入或输出热量。
所以传热是最常见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
无论是在能源,宇航,化工,动力,冶金,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还是在农业,环境等部门中都涉及到许多有关传热的问题。
此外,化工设备的保温,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合理利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等都涉及到传热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热过程普遍的存在于化工生产中,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归纳起来化工生产中对传热过程的要求经常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强化传热过程,如各种换热设备中的传热。
②削弱传热过程,如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减少热损失。
1、2 换热器的概念与意义[2]1、2、1 换热器的概念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设备,简称为换热器。
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课程设计-煤油

目录前言--------------------------------------------------------------------------- 任务书------------------------------------------------------------------------ 目的与要求------------------------------------------------------------------ 一.设计方案简介------------------------------------------------------------ 二.工艺计算--------------------------------------------------------------- 三.计算结果一览表------------------------------------------------------ 四.设备简图---------------------------------------------------------------- 五.心得体会---------------------------------------------------------------- 六.参考文献--------------------------------------------------------------前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
换热器课程设计煤油

换热器课程设计煤油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换热器的基本原理、类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各种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比较、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方法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换热器选型、换热器设计计算、换热器性能评估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热能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和类型:介绍换热器的定义、作用、传热过程及其分类。
2.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比较:详细讲解不同类型换热器(如管式、板式、壳式等)的结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方法:阐述换热器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步骤,并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换热器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介绍换热器的运行条件、维护要点和安全管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换热器的基本原理、类型、设计计算等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换热器的应用和运行维护。
3.实验法:学生进行换热器实验,加深对换热器性能和运行特性的认识。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换热器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配合动画、图片等直观展示换热器的原理和结构。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列管式换热器煤油冷却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摘要]通过对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首先要确定设计的方案,选择合适的计算步骤。
查得计算中用到的各种数据,对该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工艺结构尺寸等等要进行核算,与要设计的目标进行对照是否能满足要求,最终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尺寸为设计图纸做好准备和参考,来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关键字] 换热器标准方案核算结构尺寸目录第一章概述............................................................................. .. (4)第二章方案的设计与拟定............................................................................. .. (6)第三章设计计算............................................................................. (9)3.1确定设计方案............................................................................. (9)3.1.1选择换热器类型............................................................................. (9)3.1.2流动空间及流的测定 (9)3.2确定物性数据............................................................................. . (10)3.3计算总传热系数............................................................................. (11)3.3.1壳程质量流量............................................................................. .. (11)3.3.2热流量............................................................................. .. (11)3.3.3平均传热温差............................................................................. .. (11)3.3.4冷却水用量............................................................................. (11)3.3.5总传热系数K.............................................................................. . (11)3.4计算传热面积............................................................................. . (12)3.5工艺结构尺寸............................................................................. . (13)3.5.1管径和管流速............................................................................. . (13)3.5.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13)3.5.3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14)3.5.4壳体径............................................................................. . (14)3.5.5折流板............................................................................. .. (14)3.5.6接管............................................................................. (15)3.6换热器核算............................................................................. .. (15)3.6.1热量核算............................................................................. . (15)3.6.1.1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5)3.6.1.2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6)3.6.1.3传热系数K.............................................................................. (16)3.6.1.4传热面积S.............................................................................. . (17)3.6.2换热器流体的流动阻力 (17)3.6.2.1管程流动阻力............................................................................. (17)3.6.2.2壳程流动阻力............................................................................. (18)3.7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19)第四章设计小结............................................................................. . (20)第五章收获与致............................................................................. (22)第六章参考文献............................................................................. . (23)第一章概述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为换热器。
煤油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煤油换热器的设计设计者: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成绩目录1.综述 (3)1.1 列管式换热器简介………………………………………1.2 换热器的选择 (4)1.3 流体流动空间及流速的选择…………………………2. 课程设计任务书 (6)3.换热器设计所需物性数据………………………………3.1流体主要物性参数………………………………………3.2温差校正系数Ψ (7)3.3列管式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4.换热器工艺结构尺寸 (8)4.1热负荷的计算……………………………………………4.2传热面积估算……………………………………………4.3管径和管内流速………………………………………4.4管程数和传热管数………………………………………4.5传热管排列及壳内径 (9)4.6折流板的计算……………………………………………5.换热器的核算 (9)5.1管程对流传热系数……………………………………5.2壳程对流传热系数……………………………………5.3总传热系数 (10)5.4传热面积的核算………………………………………………6.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11)7.设计结果说明及讨论 (12)7.1课程设计说明…………………………………………7.2课程设计感悟…………………………………………8.换热器总装配图 (13)1. 综述1.1列管式换热器简介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
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
所需材质,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制作。
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一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
列管式换热器种类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按其温差补偿结构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艺设计方案…………….......................................................................8
2、确定物性数据……………………………………………..…………….9
5、通过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撰写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设计题目必须是以某一单元操作为主,完成一个完整的化工过程设计,能按《化工原理课程基本要求》中有关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规定,对学生进行一次较为完整的化工设计基本训练。
2、生产规模,工艺操作条件、设备、物性等都要以实际生产条件为背景,使学生在兼顾技术上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合理性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运行所需要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设计时间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之规定。
前 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
(5)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图面应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技术特性表和接管表。
(6)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设计任务书,目录,设计方案简介,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设计结果汇总,设计评述,参考文献。
整个设计由论述,计算和图表三个部分组成,论述应该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计算要求方法正确,误差小于设计要求,计算公式和所有数据必需注明出处;图表应能简要表达计算的结果。
3、估算传热面积……………………………………………………..…….9
4、工艺结构尺寸………………………………………………………….10
5、换热器核算…………………………………………………………….12
六、设计结果概要一览表…………………………………………………...17
七、参考文献………………………………………………………………...19
四、处理能力:
22.6万吨/年煤油
五、设计要求:
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2. 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
3.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
4.设备简图(要求按比例画出主要结构及尺寸);
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以“化1、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2、结合设计课题培养学生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及物性参数的能力;
3、通过查阅技术资料,选用设计计算公式,搜集数据,分析工艺参数与结构尺寸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化工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使学生了解一般化工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化工过程设备设计Ⅰ(一)》
说明书
设计题目:换 热 器 的 设 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
设计单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前言……………………..............…..…..…………………….………...…….4
任务书……………………............……..……………….……………...…….5
一、工艺设计
一、 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际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考核要求:
(1)设计说明书完成的情况:按照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规定及设计任务要求,做到设计内容完整,设计合理,计算正确,叙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图面质量:工艺流程图正确,主要设备总装图结构基本合理,图面清晰,基本符合规范化要求。
( 3 )在工艺计算中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热阻,管壁的阻力以及长期下来可能遇到遇到的问题,管壁所能承受最大压力,流体的物性和化学性质。
设计者:
2015年月 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台换热器
二、操作条件:
1. 煤油:入口温度140℃,出口温度 38 ℃;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 28 ℃,出口温度 34 ℃;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105Pa;
4.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备形式:
管壳式换热器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含计算机辅助计算):物料衡算,能量衡量,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3)辅助设备的选型:典型辅助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设备的规格、型号的选定。
(4)工艺流程图:以单线图的形式绘制,标出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的物料方向,物流量、能流量,主要测量点。
二、 该设备的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换热器是实现传热过程的基本设备。而此设备是比较典型的传热设备,它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炼油厂中作为加热或冷却用的换热器、蒸馏操作中蒸馏釜和冷凝器、化工厂蒸发设备的加热室等。
三、工艺流程示意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一个实践环节,是使学生得到化工设计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围绕以某一典型单元设备(如板式塔、填料塔、干燥器、蒸发器、冷却器等)的设计为中心,训练学生非定型设备的设计和定型设备的选型能力。设计时数为3周,其基本内容为:
(1)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