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下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公民权利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课件

二、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权的含义、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含义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内容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③住宅不受侵犯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意义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
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 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 生活。
材料中催债者侵犯了英雄烈士的哪些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的规定, 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 犯罪嫌疑人仇某明批准逮捕。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 括名誉权、荣誉权、 肖像权、姓名权、隐 私权等。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人格 尊严权
农民工人
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
处理完公务后,小郑把摩托车还给车主,向他表示感谢,并告知车主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公安机关申请和领取相应补偿。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知识拓展:
合法搜查的条件
1、被搜查的对象:
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 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
2、搜查的目的: 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3、搜查的性质:一种强制性的侦查行为。 4、执行搜查的人:侦查人员 5、要依法进行: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思考:以下情形属于侵犯人身自由吗?
使用
使用权:是指按 照财产的性能与 用途加以利用, 以满足权利人的 生产、生活需要 ,或者获得一定 的收益的权利。
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课件: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共33张PPT)

答:乡政府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严某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
不受侵犯等权利。
4.接教材p37“探究与分享”,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
哪项基本权利?
答:财产权。 5.接教材p38“探究与分享”,思考:国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
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答:①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并获得相应 物质保障的权利。②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 ,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理解权利义务
公民权利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教材解读 1.接教材p33“探究与分享”,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答:(1)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 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替人民群 众说话、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
人身自由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维护其行动和思想自主,
并不受他人或者其他组织非法剥夺、限制的权利。人身自由是自然人自主 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参与各种社会关系、行使其他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基本
保障。一个人丧失了人身自由权,也就无法享受其他民事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______________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政治自由和________________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__________________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 参与________________ 管理国家 和管理社会的____________ 基础 。 3 . 我国公民有 _________ 、出版、_________ 、结社、 _________、示威的 集会 言论 游行 政治自由。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公民权利 课件

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55
业主住房被拆迁获政府赔偿
位于深圳北站东广场的三栋烂尾楼 因占用公配用地,需要拆迁。
根据2013年《樟坑华侨新村土地整备实施方案》 规定,该地的房屋征收补偿价格为6548元每平方米。
2266
C 大病患者家庭享受到的社会经济权利,主要是( )
A.财产权 B.劳动权 C.物质帮助权 D.平等权
4444
4.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 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 建议》。全会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 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 本权利,并规定了实现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 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 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1177
反目成仇
一天下午,为报复小刘,小张将小刘 强行拖至车内,沿张贴大字报的地点,每 到一处便将小刘某某拖下车予以殴打。
直至当晚19时30分,在警方干预下,小刘才得以恢 复人身自由。此时,小刘人身自由已被限制达6个小时, 累计被殴打6次。
1188
反目成仇
请分别对小张和小刘的行为作出评价。 小刘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哪些权利? 在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 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1980年,聂海胜14岁时,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 聂海胜不得不停学——弟弟幼小,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劳力, 他要去挣钱贴补家用。
3311
放牛娃的航天梦
学校的老师冒雨找到了聂 海胜的母亲:“这孩子成绩好, 退学太可惜。大家搭把手,把 困难度过去,可不要把孩子的 前途耽误了。”
业主住房被拆迁获政府赔偿
位于深圳北站东广场的三栋烂尾楼 因占用公配用地,需要拆迁。
根据2013年《樟坑华侨新村土地整备实施方案》 规定,该地的房屋征收补偿价格为6548元每平方米。
2266
C 大病患者家庭享受到的社会经济权利,主要是( )
A.财产权 B.劳动权 C.物质帮助权 D.平等权
4444
4.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 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 建议》。全会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 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 本权利,并规定了实现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 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 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1177
反目成仇
一天下午,为报复小刘,小张将小刘 强行拖至车内,沿张贴大字报的地点,每 到一处便将小刘某某拖下车予以殴打。
直至当晚19时30分,在警方干预下,小刘才得以恢 复人身自由。此时,小刘人身自由已被限制达6个小时, 累计被殴打6次。
1188
反目成仇
请分别对小张和小刘的行为作出评价。 小刘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哪些权利? 在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 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1980年,聂海胜14岁时,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 聂海胜不得不停学——弟弟幼小,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劳力, 他要去挣钱贴补家用。
3311
放牛娃的航天梦
学校的老师冒雨找到了聂 海胜的母亲:“这孩子成绩好, 退学太可惜。大家搭把手,把 困难度过去,可不要把孩子的 前途耽误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1张PPT)

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小结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
政治权利 和自由
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人民行 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人身自由
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次
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 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监督权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
员,有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 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 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行使监督权的注意事项 监督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作用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头飞奔。为了尽快追上那个男子,小郑拦下一辆摩托车,出 示警察证件,说:“您好!我是警察,前面有人抢劫,我想借 用您的车追人,可以吗?谢谢合作!”车主二话没说把车给了 小郑,小郑飞身上车,一踩油门,追了上去,很快抓住那个 男子,并把他带回公安局,处理完公务后,小郑把摩托车还 给车主,向他表示感谢,并告知车主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公 安机关申请和领取相应补偿。
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到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财产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
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
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
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
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拥有劳动权的重要性 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 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 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小结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
政治权利 和自由
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人民行 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人身自由
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次
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 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监督权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
员,有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 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 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行使监督权的注意事项 监督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作用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头飞奔。为了尽快追上那个男子,小郑拦下一辆摩托车,出 示警察证件,说:“您好!我是警察,前面有人抢劫,我想借 用您的车追人,可以吗?谢谢合作!”车主二话没说把车给了 小郑,小郑飞身上车,一踩油门,追了上去,很快抓住那个 男子,并把他带回公安局,处理完公务后,小郑把摩托车还 给车主,向他表示感谢,并告知车主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公 安机关申请和领取相应补偿。
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到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财产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
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
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
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
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拥有劳动权的重要性 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 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 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课件

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年满十八周岁的我国公民,且没有依法被 剥夺政治权利。
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①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能够密切联系群众, 敢于和善于替人民说话办事。②有强烈的责任感 和代表意识,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各种活动。③ 有较强的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④具备一定 的法律知识和较强的法治观念。⑤具有独立的见 解和较高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探究与分享
教材41页
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鼓励和帮助公民开展科学文化活动。
表彰科学研究
组织艺术表演
修建阅览室
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 鼓励和帮助?
5.文化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 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 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 给以鼓励和帮助。
从三名同学的对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请把关键词填写在横线上。
想一想
结合这段材料,请你和同学讨论:国 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 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4.受教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 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为个人 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 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 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 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 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失劳__动__能__力__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__ _质__帮__助_的权利。 8.受教育权的含义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 _教__育_的机会,并获得相应_物__质__保__障_的权利。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PPT教学课件

思考:以下情形属于侵犯人身自由吗?
安检
酒驾被拘
传染病隔离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情境二 小辉和小伟在超市里
的事情被同学小晴看了个清清 楚楚,于是添油加醋,将小辉和小 伟“偷窃”超市商品的事情,告 诉了其他同学,一时间,整个班级
都知道小辉和小伟是小偷了。 荣誉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 权
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以下人群中哪些人能够享有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
外
小
国
学
人
×
×生
少数民族√
农民工 √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条件: 1、我国公民 2、年满十八周岁 3、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1)财产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 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 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 行处分。
(2)劳动权
一切有劳动能力 的公民有劳动就 业和取得劳动报 酬的权利,这是 公民赖以生存的 基础。
劳动 权核 心内 容
1.平等就业的权利 2.选择职业的权利 3.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休息休假的权利 5.获得劳动安受教育权
①受教育权含义 ②教育的作用 ③国家的举措
公民有按照其 能力平等地从 国家获得接受 教育的机会, 并获得相应物 质保障的权利。
教育为个人人 生幸福奠定基 础,为人类文 明传递薪火, 成就民族和国 家的未来。
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保障所有适龄儿童、 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 能享有公平而有质 量的教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公民基本权利》PPT课文课件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 方式,自主地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自由。
通信秘密:是指公民与他人进行交往的信件、电话、电报、电子邮 件等所涉及的内容,任何个人、任何组织或者单位都无权非法干预, 无权偷看、隐匿、涂改、毁弃、扣押、没收、泄露或者窃听。
依法检查公民 通信的机关
侵犯公民通 信自由的法
情景三: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
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
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
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监督权
3.监督权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
内 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 容 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得捏造或
要 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必要时出示证据和 求 各种证明材料。
意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 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3)投诉和检举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 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
信进行检查。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 财产权 ➢ 劳动权 ➢ 物质帮助权 ➢ 受教育权 ➢ 文化权利
财产权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 财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 共38张PPT

国家建立这些社会保障制度有什么作用?
3 1.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C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还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提供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图片反映了公民那一项权利? 受教育权
3 1.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 1.1政治权利和自由
(3)监督权
A:内容
B:注意事项
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a: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其违法失职行为: b: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❶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 进行诬告陷害。 ❷是依法通过各种途经和形 式行使监督权。
1 1.1政治权利和自由
王某和单位领导素有矛盾,为了报复领导,他 编造了领导贪污受贿的事情,向纪检机关举报。纪 检机关查实之后,对王某作出严厉的处罚。
2 1.2人身自由
小强到超市购物,保安怀疑小强偷 东西,要求小强接受搜身。小强┄┄ 同学一 保安在履行职责,应该搜。 同学二 保安没有执法权,不能搜。
你同意谁的观点?说明理由。
2 1.2人身自由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a: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 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b: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 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 1.2人身自由
问题3: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意义?P34-35 (1)含义: 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C住宅不受侵犯
(3)意义:
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受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 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文化权利的有 ( ) A. 同学给小刚起了个侮辱性的外号 B. 哥哥不许妹妹继承母亲的遗产 C. 老板殴打完不成生产任务的员工 D. 商店里出售的盗版书籍
D
6.2017年4月24日,上海千杉网络技术发 展有限公司(电视猫)因未经央视国际公 司授权,擅自网络直播《2016年中央电视 台春节联欢晚会》,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 民法院判赔偿央视国际公司50万元。该公 司侵犯了央视国际公司的( ) A. 财产所有权 B. 文化权 C. 名誉权 D. 署名权
讲授新课
三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公民在经济生活中依法享
有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讲授新课
三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讲授新课
国家对公民的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给予帮助
课堂小结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 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 和监督权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 最重要的权利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 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 保护 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A
3、“假如有人出卖生命水,要别人以人 格做代价,聪明人决不肯买;因为耻辱地 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萨迪的这句名言 表明( ) A. 人身自由不可限 B. 财产权利不可夺 C. 人格尊严不可辱 D. 智力成果要保护
C
4、下列对财产所有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A. 财产所有权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 系的民事权利 B. 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要用一切手 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C. 我国公民的所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D. 公民的一切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 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 和化解纠纷
维护权利守程序
当堂练习
1.做为中国公民,享有中国法律赋予公 民的所有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 注意哪些问题( ) ①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不得损害国家的、 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 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的方式 行使权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导入新课
以上内容共同说明了什么?
提示: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认识到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2.知道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3.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维护基本权利。
讲授新课
一 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
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
自由。
讲授新课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
公 民 基 本 权 利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 化教育权利
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当堂练习
1.以下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有 ( ) ①监督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人身 自由权 ④申诉、控告和检举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
B
2.某初中生向镇政府提出:增设法 制专栏帮助人们了解“宪法修正案” 的内容。该同学的做法是在行使公民 的 ( ) A、 建议权 B、批评权 C、自我保护权 D、选举权
讲授新课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 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 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 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每个 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 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讲授新课
请完成下面内容
讲授新课
公民行使权利不 能超越它本身的 界限,不能滥用 权利。
讲授新课
二
维护权利守程序
讲授新课
维护权利守程序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 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 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维 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可以通过下 列哪些方式维权( ) ①协商 ②调解 ③仲裁 ④诉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D
3.王某欠李某6000元钱,久拖不还。于是李某将王
某骗到偏僻处捆绑起来,并给王某的妻子打电话,要 她拿钱来领人。直到第二天,王某的妻子拿来钱后, 才将王某放走。对此事正确的看法是( ) A. 王某拖欠李某钱不还,李某扣人质索债无可非议 B. 李某扣人质索债侵犯了王某的合法的权利,应承 担法律责任 C. 李某扣人质索债是错误的,但不构成违法行为 D. 李某扣人质索债天经地义,是善于运用法律保护 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导入新课
畅所欲言话权利
导入新课
畅所欲言话权利
(1)上幼儿园,读小学,上大学---______权 (2)参加选举,投票------______权
(3)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资----________权 (4)提出建议,得到学校采纳。-----______权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调解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 式,调解人对纠纷双方进 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 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 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依 法 行 使 权 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 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 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 由和权利
每个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 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 步骤和过程进行
讲授新课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非
法搜身;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
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
侵入公民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
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
由和通信秘密。
讲授新课
这是违法行为,严某的人身自 由权受到侵犯
的一项最基本的 权利;
(2)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权利。
(3)监督权。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
讲授新课
一 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讲授新课
二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 利,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非经法 定程序的特定国家机关执行,公民不受逮捕、 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B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结论:公民要依法 行使权利、维护权 利。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认识到公民要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2.知道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3.懂得维护权利要遵守规则,增强权利 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讲授新课
一 行使权利有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