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台项目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云平台项目技术方案

云平台项目技术方案

云平台项目技术方案一、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需要将数据和计算迁移到云上。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决定开发一款云平台项目,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和服务等功能,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管理和使用他们的数据。

1.2项目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款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云平台,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二、技术选型2.1前端技术我们将使用React作为前端框架,这是一个流行且功能强大的开源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交互式和可重用的用户界面。

另外,我们还会使用TypeScript来编写前端代码,以提升代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2.2后端技术我们将使用Node.js作为后端技术,这是一个基于V8引擎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构建高性能的服务器端应用。

另外,我们还将使用Express.js作为后端框架,这是一个简单且具有良好扩展性的框架。

2.3数据存储技术我们将使用MongoDB作为数据存储技术,这是一个流行的NoSQL数据库,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扩展性,可以方便地存储和查询大量的数据。

2.4云计算技术我们将使用Docker作为容器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

另外,我们还将使用Kubernetes作为容器编排工具,以便更好地管理我们的容器集群。

三、系统架构设计3.1前端架构设计前端架构设计采用单页面应用(SPA)的模式,将整个应用程序分解为多个组件。

我们将使用Redux作为状态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流。

另外,我们还将使用React Router来处理应用程序的路由。

3.2后端架构设计后端架构设计采用分层架构的模式,将整个应用程序分为多个层级。

我们将使用Express.js框架来处理HTTP请求和路由,同时使用Mongoose作为MongoDB的ORM工具,方便我们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3.3安全设计为了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我们将采用多层次的安全策略。

项目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一、需求分析。

项目云平台的建设需求应该从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出发,结合项目管理、协同
办公、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需求,明确平台的功能模块和特色功能,以满足企业的管理和业务需求。

二、技术架构设计。

在项目云平台的建设中,需要考虑到平台的技术架构设计,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数据存储与管理、安全与隐私保护、用户权限管理等方面,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三、平台功能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架构设计,设计项目云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项目管理、
协同办公、数据分析等功能,以及特色功能的设计,提升平台的用户体验和价值。

四、实施方案。

在项目云平台的建设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到平台的实施步骤、时间节点、资
源投入、团队配备等方面,确保平台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五、风险评估。

在项目云平台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措施的
制定,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管理风险等,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六、成本控制。

在项目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中,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包括项目投资、人力成本、技术成本等方面,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七、运维与支持。

在项目云平台建设完成后,需要考虑到平台的运维与支持,包括系统维护、技术支持、用户培训等方面,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项目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需要从需求分析、技术架构设计、平台功能设计、实施方案、风险评估、成本控制、运维与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同时,也需要注重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

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

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和个人使用计算资源的首选方式。

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对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加强数据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云计算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方案进行论述。

二、总体方案1.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实现云计算的基础,通过将物理资源(如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抽象成虚拟资源,为用户提供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计算环境。

因此,建设云计算平台首先要构建一套成熟的虚拟化技术框架,比如VMware、OpenStack等。

2.分布式存储技术云计算平台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可扩展性的存储系统。

分布式存储技术能够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建设云计算平台时,可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adoop HDFS)和对象存储(如Ceph)等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高效访问。

3.弹性计算技术云计算平台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弹性计算,即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分配计算资源。

为了实现弹性计算,建设云计算平台需要具备自动化资源调度和管理的能力。

比如使用容器技术(如Docker)实现快速部署和运行应用程序,以及使用自动化编排工具(如Kubernetes)实现资源的弹性调度和管理。

4.安全保障技术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是用户使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在建设云计算平台时,需要加强安全保障技术的建设。

比如通过传输层安全协议(TLS)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和访问控制列表(ACL)等网络隔离技术保证用户间的互不干扰。

5.监控和管理技术为了确保云计算平台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满意度,建设云计算平台需要具备全面的监控和管理能力。

比如通过日志和指标监控工具实时监控云计算平台的运行状态,通过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工具实现高效的平台管理。

6.网络技术云计算平台的建设需要依赖强大的网络支持。

因此,需要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网络基础设施。

完整word版)云平台建设方案

完整word版)云平台建设方案

完整word版)云平台建设方案行是主要的能耗来源。

为了降低能耗,云平台建设应考虑采用节能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如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磁盘阵列睡眠技术、网络设备的节能模式等。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能耗监测和管理体系,实现对能耗的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以达到绿色节能的目标。

总之,云平台建设需要遵循标准化、高可用、增强二级网络、虚拟化、高性能、开放接口和绿色节能等原则。

在设备选型上应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先进性和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应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

同时,应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虚拟资源池化和高性能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满足PB级别数据处理请求的关键。

为了良好的调度与管理,系统应提供开放的API接口。

最后,为了降低能耗,应采用节能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并建立完善的能耗监测和管理体系,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

作系统、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用户可以通过云服务商的控制面板来管理这些资源。

在IaaS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而且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随时调整资源规模,这种灵活性非常适合企业的IT需求。

在建设云平台时,需要考虑到IT设备的能耗和热量对空调散热系统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低功耗的绿色网络设备,并采用多种方式降低系统功耗。

在云平台建设目标方面,我们需要支持PB级数据存储,保障访问高速、安全,并提供完整的故障预警和处理机制,同时提供弹性计算、自动扩充存储空间功能,以及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工具,部署CDN等。

在云计算的服务模式方面,我们可以选择SaaS、PaaS、IaaS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搭配。

采用云计算模式可以降低客户的维护成本和投入,提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降低运营成本,非常适合企业的IT需求。

云计算平台是一个包括系统、磁盘存储、数据库和信息资源的综合服务。

云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云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云平台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云平台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云平台的重要性和优势。

云平台可以提供弹性计算、高可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加强安全。

本项目旨在为企业搭建一个全面的云平台,为企业的业务运营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项目目标:1. 搭建稳定高效的云平台,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2. 提供弹性计算能力,满足企业业务变化的需求。

3. 提供高可用性和灵活性,确保企业业务的连续性和灵活性。

4. 加强安全性和数据保护,保护企业机密信息和数据安全。

三、项目范围:1. 硬件设备采购:搭建云平台所需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2. 软件系统搭建:搭建云平台所需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云管理平台等。

3. 数据迁移:将企业现有数据迁移至云平台,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应用迁移和优化:将企业现有应用程序迁移至云平台,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升性能和用户体验。

5. 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安全设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以保护云平台的安全。

四、项目计划:1. 项目启动: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成立项目团队。

2. 系统设计:根据企业需求,设计云平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3. 采购设备: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硬件设备的采购和交付。

4. 软件系统搭建: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软件系统的搭建和配置。

5. 数据迁移:进行数据迁移工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6. 应用迁移和优化:将企业现有应用程序迁移至云平台,并进行优化和调整。

7. 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安全设施,保护云平台的安全。

8. 测试和验收:对云平台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符合企业的需求。

9. 培训和支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供日常运维支持。

10. 项目关闭:总结项目经验,完成项目关闭工作。

五、项目风险分析和对策:1. 人力资源风险:确保项目团队人员的专业素质,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项目解决方案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方

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项目解决方案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方

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项目解决方案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方一想到“智慧教育云平台”,我的脑海中瞬间涌现出无数画面,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教育蓝图在我面前展开。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技术的融合、资源的整合,还有教育模式的创新。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个项目的解决方案。

我们要明确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核心目标:构建一个全面、高效、智能的教育生态系统,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分配,让教育过程更加个性化、智能化。

我们分步骤进行。

1.平台架构设计在架构设计上,我们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

数据层负责存储各类教育资源,如课程、试题、教学视频等;服务层负责数据处理、业务逻辑和接口调用;应用层则提供用户界面,包括教师端、学生端和管理端。

(1)数据层: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高扩展性。

同时,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数据安全。

(2)服务层: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业务模块的解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引入技术,为教育过程提供智能化支持。

(3)应用层:界面设计简洁易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教师端提供课程发布、作业布置、在线答疑等功能;学生端提供课程学习、作业提交、互动交流等功能;管理端则负责平台运营、资源管理和用户管理。

2.资源整合与共享(1)与各大出版社、教育机构合作,引入优质教育资源。

(2)鼓励教师自制课程,丰富平台内容。

(3)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方便地查找、所需资源。

3.个性化教育基于大数据和技术,我们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1)智能推荐:根据用户学习进度、兴趣和需求,推荐合适的课程和资源。

(2)智能辅导:通过分析用户学习行为,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建议。

(3)智能评估:对用户学习成果进行实时评估,帮助用户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

4.教育模式创新(1)翻转课堂:将课堂学习与课后自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教学需求。

(3)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云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崛起,云平台已经成为了企业和机构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云平台可以提供灵活、可扩展、高可用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可以支持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和应用开发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建设目标1.打造一个高可用、高性能、安全可靠的云平台,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2.提供灵活的资源分配和弹性计算能力,支持企业的业务规模变化;3.提供丰富的云服务和应用开发环境,支持企业的创新和变革。

三、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云平台的物理设备和网络环境,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系统等,保证云平台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运作。

2.平台软件开发:开发云平台的管理软件和操作系统,包括资源管理、虚拟化、自动化运维等功能,提供给用户灵活的资源分配和管理能力。

3.云服务开发:开发云平台上的各类服务模块,包括云存储、云计算、云网络等,为用户提供可靠、高效的云服务。

4.应用开发环境构建:搭建云平台上的应用开发和软件交付环境,包括集成开发工具、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等,提供给开发者便捷的开发和交付能力。

四、建设步骤1.需求调研和分析: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痛点,明确云平台的功能和服务要求。

2.规划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云平台的整体架构和技术方案。

3.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和安装云平台的物理设备和网络设备,搭建云平台的基础环境。

4.平台软件开发:开发云平台的管理软件和操作系统,构建资源管理和自动化运维能力。

5.云服务开发:开发云平台上的各类服务模块,提供多样化的云服务。

6.应用开发环境构建:搭建云平台上的应用开发和软件交付环境,为开发者提供友好的开发和交付环境。

7.测试和优化:对云平台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确保平台的稳定和高可用性。

8.上线运营:正式上线云平台,并提供丰富的云服务和开发者支持。

9.运维和升级:定期对云平台进行维护和升级,保持平台的良好状态和用户体验。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云平台建设方案:云平台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化平台,集成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可以提供弹性、可扩展和易用的服务。

云平台的建设是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应用集成、业务创新等目标。

一、需求分析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确定云平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并进行详细规划。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一站式服务:提供虚拟机、数据库、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并支持容器化应用部署。

2.弹性伸缩:根据业务负载的变化,能够自动调整资源分配,实现弹性扩容和资源回收。

3.高可用性:通过主备、负载均衡等技术手段,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故障恢复能力。

4.安全性保障:建立合理的权限管理、安全策略和监控机制,确保数据和应用的安全性。

5.性能优化:通过资源监控、性能调优等手段,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优化。

6.成本控制:通过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的提高,实现IT成本的降低。

二、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云平台的架构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架构: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建立高性能、可扩展的硬件基础设施。

2.虚拟化技术:采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虚拟化为逻辑资源,提供动态分配和管理的能力。

3.容器化技术:引入容器技术,将应用程序和相关的依赖打包为一个容器,实现快速部署和扩展。

4.分布式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提高存储性能和可用性。

5.自动化管理:引入自动化运维工具,实现资源的自动分配、故障的自动修复和应用的自动部署等功能。

6.安全机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和机制,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确保平台的安全性。

三、实施步骤1.硬件配置和网络连接:确保硬件设备的正确配置和互联互通,建立完善的网络连接。

2.安装配置云平台软件: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和配置云平台软件,包括虚拟化管理器、容器管理器、存储管理器等。

3.创建虚拟机和容器:根据业务需求和资源管理策略,创建相应的虚拟机和容器,并进行资源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嘉华诚业务云平台项目技术方案
2011年6月
目录
1总体描述 (3)
1.1项目背景概述 (3)
1.2Applogic的优势 (3)
1.3实施效果 (4)
2系统详细建设方案 (7)
2.1总体架构 (7)
2.2 组网建设方案 (8)
2.2.1 组网方案 (8)
2.2.2 资源配置 (10)
2.2.3 组网方案特点 (10)
2.3 应用拓扑建设方案 (11)
2.3.1应用设计需求 (11)
2.3.2应用拓扑设计 (12)
2.4 云计算能力升级扩展方案 (19)
2.4.1 网络带宽资源升级 (19)
2.4.2 计算资源池(CPU池内存池存储池)扩展流程 (19)
3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及说明 (21)
3.1软件配置清单及说明 (21)
3.2硬件配置清单及说明 (21)
1 总体描述
1.1 项目背景概述
中嘉华诚决定面向广大全国计算机用户提供免费的操作系统内核级别的安全加固软件,同时提供开放式版本升级下载等服务。

由于市场宣传效果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安全事件的突发性,其后台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资源面临严重挑战:公司不可能一次性采购很多server,但又担心后期网络服务的计算资源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造成负面影响。

除此以外,随着后期服务器设备添置的数量越来越多,必定加重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如何快速、高效的进行系统搭建、系统运营、系统备份等诸多运维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在网络实效性服务应用行业中,存在二八现象,通常20%的时间里,提供80%的网络服务,也就意味着随着市场业务的拓展,有更多的服务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闲置资源状态。

而且这些服务器是无法关闭的,负责在突发的业务高峰到来时,网络服务资源必将捉衿见肘。

同时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计算的理念在企业管理层得到广泛认同,可否在低碳的前提下开展此项网络服务业务,也被提到了项目意向当中来。

通过市场调查和多方比较,最终选中了Appplogic 云平台解决方案。

Applogic云平台软件,是能够整合、并灵活分配x86架构下的计算资源,利用主流的操作系统上的各类应用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同时和谐的与原有的管理系统进行对接的一款优秀的软件产品。

1.2 Applogic的优势
◆快速部署,实施周期短,成本回收快
◆内置90%常用网络服务功能模板,方便管理升级扩容
◆弹性资源划分精细,差异化迁移,迁移无硬件兼容制约
◆关注业务实施,瞄准应用环节,庞大应用控件模板可用
软件成本低廉,所有功能全部开通,不必层层收费
硬件只需服务器和交换机,不必采购其它新硬件设备
界面友好,每个应用的架构拓扑一目了然,系统设计开发改造直观方便
注:Applogic的CPU是以核数来划分,最小粒度为:0.01。

1.3 实施效果
(a)、实施时间效率(运维费用降40% 实施时间缩短1~10小时/周或10天/月)
一天时间就将普通的单路负载升级到三路负载模式(在项目实施一期的时间段内把二期的系统就已经实现完毕):
一期所要达到规模
已经部署完成的二期规模(b)、对于原有设备的利旧方案:
(c)、不同城市之间虚拟数据中心相互协调配合以及虚拟应用的迁移(示意图)
在目前的基础上对未来多点部署云平台的容灾备份方案也规划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 系统详细建设方案
2.1 总体架构
中嘉华诚业务云平台的建设重点为IaaS云及系统管理平台其整体架构图如下:
目前业务云平台实现了如下功能:
功能点描述
自助服务门户为客户提供自助式服务门户,客户可以自行登录服务门户,使用企业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服务。

门户列出每个客户已经提交的所有服务请求,以及每个请求的状态。

计算资源统一管理能够通过单一集中的管理系统,管理平台中所有软硬件资源
计算资源池化管理将所有计算资源以资源池的方式进行管理,对SVC存储池进行管理虚拟机镜像管理可以维护虚拟机镜像
软件包管理支持维护软件安装包
自动化
实现自动化的虚拟机的创建于删除,虚拟机镜像和软件包的分发,
存储的划分、卷与服务器的映射
监控管理
对所管理的硬件资源(物理资源以及虚拟资源)的使用情况,运行
情况进行监控
虚拟机迁移实现虚机的冷迁移和热迁移,方便系统运维
2.2组网建设方案
2.2.1 组网方案
Applogic云平台物理拓扑:
与其他厂商不同之处在于不必单独购买防火墙、负载均衡、网络存储设备、VPN设备。

实际生产环境如下:
拓扑图如下:
外置存储设备接入Applogic的物理拓扑图:
2.2.2 资源配置
在该平台上,将部署3个应用,具体资源需求情况如下:
a)计数器web应用;
b)BBS web应用;
c)GKR总控机应用;
2.2.3 组网方案特点
具备如下特点:
1)高可用性
系统默认两个存储镜像备份(RAID1*),最多扩充到8个镜像备份。

对于一个应用里的SAN或DB控件,自带Replicator控件,主从、从从级别同步。

双机备份在Applogic有两种实现方式:在同一个虚拟应用里参照物理设备的同样的应用。

或是建立两个一模一样的应用,用Applogic的SLA模块充当判决者,让服务的响应从一台切换到另一台。

也可以实现多个云平台(每个云内含多个虚拟应用群)间的异地冗余备份容灾中心。

2)安全性
点对点的加密通信传输,云用户,云管理员和云维护者权限各异。

3)实施简单容易扩展
网络拓扑结构简单,云平台的架构图形界面直观,易于操作和排查故障。

2.3应用拓扑建设方案
2.3.1应用设计需求
◆云平台的SAAS层将采用WIN2008,并在其上提供中嘉华诚的业务应用平台,包括网站
服务,下载服务及GKR安全控制
◆公司安全软件的补丁(每2~3个月升级一次)和策略包(升级周期2周为单位)的升级
下载服务
◆用数据库MSSQL2005,记录软件终端用户的软件升级和使用信息和非本地动态网页后
台数据信息
◆Server进行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交流
◆希望在平台的运行初期达到百万级别左右的并发访问级别,并且可以灵活分配
◆计算资源的平均分配,并要保证后台系统的HA(高可靠性)
◆未来可能使用到mail服务器,可以方便的部署和应用
2.3.2应用拓扑设计
计数器web应用具体拓扑设计如下:
设备描述:
设备名称数量平台应用描述
IN 网关 3 Linux 前端ip地址绑定,用户通过该ip地址访
问到web服务器IIS,内置防火墙Halb 负载均衡器 1 Linux Web负载均衡,将80端口负载根据规则
分配到web服务器IIS
IIS服务器 2 Win2008 Web服务器
SQLSERVER 数据库 1 Win2008 Web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 2008 NAS存储 1 Linux Nas存储文件服务器
Net 网关 1 Linux 网关,提供网络访问服务
Mon 监控模块 1 Linux 监控模块,提供性能分析、监控服务PS8 端口转发 1 Linux 端口转发nat
设备清单:
关键器件配置:
方案描述:
a)该应用提供两台web 服务器,服务器内部署中嘉华诚web应用,两台web服务器
通过共享的方式接入存储有用户数据和网站数据的sqlserver数据库;
b)两台web服务器的共享文件,静态页面,下载内容等放置在nas文件服务器中;
c)两台web服务器和sqlserver服务器通过net网关共享上网;
d)两台web服务器的前端是halb负载均衡器,用户通过user网关提交用户请求到halb
负载均衡器,负载均衡器会根据设置的具体规则对该用户请求进行分配,分发到两台web服务器中的任意一台;如果web服务器有down机的情况,负载均衡器会在1秒内检查到down机并且自动将用户请求分配给其他web服务器,用户感觉不到web服务器down掉;
e)PS8器件通过端口映射将三台服务器(两台web服务器、一台sqlserver服务器)的
远程访问端口分别映射到某一外网ip地址的3389、3390、3391端口;计算机管理员通过访问该ip的不同端口对三台服务器进行控制;
f)该应用下的所有器件的资源数据都通过mon进行监控,器件内部的CPU、硬盘、内
存、带宽等使用情况都可以通过该器件进行查看、统计;
g)Web服务器和sqlserver服务器都通过172网段的ip地址和GKR控制服务器相连;
GKR控制服务器将控制规则实时分发到三台服务器,具体拓扑如下:
2.4云计算能力升级扩展方案
未来平台硬件设备升级扩展方式如下:
添加完新的服务器后,系统自动将节点server的计算资源整合至资源池中:
2.4.1 网络带宽资源升级
Applogic可以通过交换机叠加的方式扩展带宽资源,使得带宽资源以及接入云平台的服务器数目成倍增加,电源管理交换机可选配。

2.4.2 计算资源池(CPU池内存池存储池)扩展流程
CPU和内存以及硬盘存储空间皆可用添加相应硬件来完成。

步骤为:从云环境中删除该节点设备,更换硬件,添加到环境用来,系统资源升级完毕。

移除升
级的那台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皆漂移到其他的节点设备上,当重新加入该设备后所有数据又回到该节点设备上。

中嘉华诚云平台建设技术方案3 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及说明
3.1 软件配置清单及说明
需新购软件部分包括:
3.2 硬件配置清单及说明
需新购硬件部分包括: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