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法案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清洁能源的供电能力已大幅提升。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使其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受到了限制。
因此,储能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集装箱储能系统是一种灵活、可移动且容量可扩展的储能方案。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快速部署和转移,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一种常见的储能技术是利用电池进行储存,下面将介绍一种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是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介质。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高充放电效率的优点,因此成为了目前储能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首先,这个集装箱储能系统是由多个锂离子电池组成的电池组。
电池组通过并联和串联的方式连接,以达到所需的电压和容量。
在该方案中,可以选择使用多个模块化的电池组来构建整个储能系统,以便于模块的调整和替换。
其次,该储能系统需要配备适当的充电和放电设备。
充电设备主要包括电池充电器和电能质量监控系统。
电池充电器可以根据电池组的特性和要求,精确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保证充电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可以监测充电过程中的各个参数,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等,确保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良好。
在放电过程中,需要配备适当的逆变器和控制系统。
逆变器可以将储存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以供应给电网或负载。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池组的放电管理和能量分配,确保电能的安全和稳定输出。
此外,为了保证整个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配备监测与保护系统。
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组和其他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温度、电压、电流等。
一旦出现异常,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最后,为了提高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可以考虑配备能量管理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电网或负载的需求,智能地调整充放电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能量利用效果。
总结起来,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是利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介质,通过电池组、充电和放电设备、监测与保护系统以及能量管理系统等组成。
集装箱储能系统施工方案

集装箱储能系统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储能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集装箱储能系统作为一种高度灵活和可定制的储能方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档将介绍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系统设计、施工流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2. 系统设计2.1 功能需求集装箱储能系统主要用于储存电能,并在需要的时候释放能量。
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功能需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储能容量:根据用户需求确定储能系统的容量大小。
- 输出功率:确定储能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
- 充放电效率:确保储能系统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能效高。
- 储能时间:确定储能系统能够持续供电的时间。
2.2 构成要素集装箱储能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基本构成要素组成: - 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负责储存电能。
- 逆变器:将储存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 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过程,以及与外部电网的连接和断开。
- 接口设备:可以包括电表、电能计量装置、监控系统等。
2.3 储能系统布局根据实际情况,集装箱储能系统可以选择不同的布局方式,常见的布局方式包括横向布局和纵向布局。
横向布局适用于储能容量较大的情况,通过将多个集装箱并排放置来实现增加储能容量的目的。
纵向布局适用于场地有限的情况,通过将集装箱堆叠来节省空间。
3. 施工流程3.1 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1. 完成设计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和系统设计要求,确定集装箱储能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容量大小、输出功率等。
2. 资源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人力、材料和工具等资源。
3.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4. 安全评估:对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2 施工步骤3.2.1 场地准备首先需要将施工场地进行准备,包括清理杂物、平整场地等。
1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10

IMWh集装冬灰储能系统介绍夭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TIANJIN LISHN BATTERY JOINT-STOCK CO.,ETD.日录1IMWh储能乐妮蒙尚方哀,—2电通模热设计方米':%—3集装备覆针才未;.;.—4感管理设计方来一LISTENlMWh 储能东线集成方案介绍以入网通信在接监控题培K.VS1随清*潮电海12EQFlite 州泄招BMU1252P电池招BMU12S2P H*电拒临崎阳、电泡a 1212S2P主推帕也」-U电池均1.1512S2P电池培1.1fi12S2P始有篇、BCMSd[1主推U电阻栖整A电就检测1Fiji 津AuABMU 41电廊a12S2PBMU 4.2电池电4J 12S2PBMU 4.3电池电4J 12B2PBMU 电池相1252P •1BMU<15电池电4.1512S2P:BMU *•14!电速招<1512S2PLISTEN1面演以京典迷信在技监控题域RS4&5CAN BUS0CMS5出渣检潮BMU5.15BMU 5.145主推触:H电沧始司口1252P格路If电池招S.-+12S2P电;设5.1612S2P 电池培0212S2P电池电5.1512S2Pn 福兄日电拒BMUEJ日MLI5.2日MU5.3BMUbcmsb!BMU H.1日MUB.2BMU B.3BMU翌充屯拒电九检测日w UHJ5BMU B.145电油招91512S2P 也沦招8.1E12S2P。
独立光伏电站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方案设计

技术方案青海玉树无电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2020年9月目录目录 (2)1 需求分析 (3)2 集装箱方案设计 (3)2.1 集装箱基本介绍 (3)2.2 集装箱的接口特性 (5)2.3 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7)2.4 集装箱温控方案 (15)3 HEL-1000蓄电池介绍 (16)3.1 电池组串内部以及组间连接方案 (19)3.2 系统拓扑图 (21)4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 (21)4.1 BMS系统整体构架 (21)4.2 BMS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23)4.3 BMS系统保护方式 (25)5 系统设备清单以及报价表 (26)1需求分析青海玉树无电区集装箱式储能方案成套设备供货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附属设备、标准集装箱、备品备件、专采用工具和安装附件等。
每个标准集装箱含HEL-1000铅酸蓄电池、电池架以及附件、电池管理系统(含外电路)、电池直流汇流设备、设备间的连接电缆以及电缆附件(包括铜鼻、螺栓、螺母、弹垫、平垫等)、动力以及控制信号接口等。
据标书要求,综合铅酸电池特性,对于储能系统进行如下设计:集装箱由220-660只2V1000Ah HEL-1000电池串联而成,电压440V,电池串容量440kWh。
接到一台储能双向变流器。
每个单元配置一套BMS电池管理系统,可监控每颗单体电池工作情况。
集装箱中另含烟感探头、消防灭火器、加热器、摄像头、温湿度监测等设备,以保障铅酸电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实现远程监控。
2集装箱方案设计2.1集装箱基本介绍据项目要求,同时考虑电池堆的成组方式、集装箱内辅助系统的设计、安装以以及日常巡视和检修等各方面,选采用标准集装箱。
集装箱设计静态承重30t,最大起吊承重25t。
集装箱具备良好的防腐、防火、防水、防尘(防风沙)、防震、防紫外线、防盗等功能,保障25年内不会因腐蚀、防火、防水、防尘和紫外线等因素出现故障。
集装箱外壳结构、隔热保温材料、内外部装饰材料等全部使采用阻燃材料;集装箱的进、出风口和设备的进风口加装可方便更换的标准通风过滤网,同时,在遭遇大风扬沙电气时可有效阻止灰尘进入集装箱内部;防震功能须保障运输和地震条件下集装箱以及其内部设备的机械强度满足要求,不出现变形、功能异常、震动后不运行等故障;防紫外线功能须保障集装箱内外材料的性质不会因紫外线的照射发生劣化、不会吸收紫外线的热量等;防盗功能须保障集装箱在室外露天条件下不会被偷盗者打开,须保障在偷盗者试图打开集装箱时产生威胁性报警信号,同时,通过远程通信方式向后台报警,该报警功能应可由采用户屏蔽。
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技术方案目录1.储能的应用-----------------------------------------------------------------------------------42.系统概------------------------------------------------------------------------------------5-6系统组----------------------------------------------------------------------------------5系统特----------------------------------------------------------------------------------5系统运行原-----------------------------------------------------------------------------63.系统设------------------------------------------------------------------------------------7-14储能变流器(P C S) ------------------------------------------------------------------7-8储能变流器特点-------------------------------------------------------------7储能变流器通信方式-------------------------------------------------------8电池管理系统(BMS)---------------------------------------------------------------9-10 B M S系统架构---------------------------------------------------------------------8B M S功能说明-----------------------------------------------------------------9B M S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及功能描述--------------------------------------------10能量管理系统(E M S) ------------------------------------------------------------10-11设备监控模块----------------------------------------------------------------10能量管理模块---------------------------------------------------------------10告警管理模块----------------------------------------------------------------11报表管理模块---------------------------------------------------------------11安全管理模块--------------------------------------------------------------11监控系统---------------------------------------------------------------------------12消防与空调系统--------------------------------------------------------------------12电池成套系统------------------------------------------------------------------12-16电芯参数---------------------------------------------------------------------12电池P AC K及成簇-----------------------------------------------------------13电池组在集装箱内的分布-----------------------------------------------------15集装箱系统设计要求----------------------------------------------------------------15 4.主要设备清单---------------------------------------------------------------------------161. 储能的应用图1 储能的应用(1)微电网:储能系统独立或与其他能源配合,给负载供电,主要解决供电可靠性问题。
2MWh储能系统方案

2MWh集装箱储能系统项目技术方案书******有限公司2018年10月目录一、2WMh项目简介 (3)二、术语及参考技术规范 (3)2.1 术语 (3)2.2 参考技术规范 (4)三、储能系统配置特点 (5)四、客户用电需求及收益分析 (6)五、系统方案设计 (7)5.1 系统拓扑结构 (7)5.1.1 电池组拓扑图 (7)5.1.2储能系统单元 (8)5.2 系统配置 (9)5.3 主要设备布局设计 (10)5.4 电池系统选型设计 (10)5.4.1电池模组及电池组性 (10)5.4.2 电池箱设计 (11)5.4.3 电池架设计 (12)5.5 储能双向变流器(PCS)选型设计 (13)5.6 散热方案设计 (14)5.6.1、热流通路与散热系统 (14)5.6.2、电池箱散热设计 (15)5.7 消防系统设计 (16)5.8 电池管理系统(BMS) (17)5.9 EMS能量管理系统 (20)一、2WMh项目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快速增长,用电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电量需求的谷峰差值逐渐增大,调峰问题突出。
单独依靠增加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日益加剧了电网的谷峰差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侧的供电质量,另一方面也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损失和浪费。
得益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节能减排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浪潮,为储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各种新型储能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的各个层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充分参与到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各个环节,有效地实现对电网削峰填谷、平衡负荷等作用,提高了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和电网供电质量。
合理可靠的对蓄电池进行配置管理,有效的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达到保障通信设备不断电,节约维护资金的目的,因此如何配置管理蓄电池,在建设维护管理蓄电池工作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对电池包进行模块化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电池利用率,减少电池冗余,降低成本;通过按当期负荷配置电池,按负荷变化扩容或更换电池。
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储能技术的需求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是一种大容量、灵活部署的储能解决方案,可应用于电网调整、电力平衡和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等多种场景。
本文将介绍一个精选的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详细阐述其设计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价值。
一、方案设计原理:1.储能方式选择:本方案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作为储能方式,主要基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自放电率和良好的充放电效率等特点。
2.储能系统架构: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多个集装箱储能系统模块串联连接,形成5MW-MWh的整体储能系统。
每个集装箱储能系统模块具有独立的控制系统和通信接口,可实现单独部署和运行。
3.系统控制策略:方案采用智能化控制策略,通过先进的能量管理算法对储能系统进行动态控制,实现电网调整、频率调节和削峰填谷等功能。
同时,系统具备双向功率传输能力,可灵活配置电池的充放电功率,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4.安全保障措施:方案中包含多重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电池高低温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断电保护等,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
二、技术特点:1.高效能量转换:方案采用先进的储能电池技术,具备高充放电效率和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和储存。
2.安全可靠性:方案中的储能系统采用多层次的安全保障措施,能够提供可靠的电能储存和释放服务,并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3.灵活部署:方案中的集装箱储能系统模块具有独立的自控能力,并具备多种通信接口,能够灵活部署和运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4.可持续发展:方案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为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三、应用价值:1.电网调整: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可实现电网调整和频率调节等功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缓解电力供需压力。
2.可再生能源储能:方案能够灵活应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实现其大规模集成和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完整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完整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是指容量为0.5兆瓦的功率和1兆瓦时的储能能力的储能系统,以集装箱形式进行装配和运输。
该方案的完整内容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优势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介绍。
首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逆变器、控制器、变压器等组件。
电池组是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核心部件,逆变器将电池组储存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控制器用于监控和控制系统运行,变压器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升压或降压至需要的电压水平。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电网或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产生的电能储存到电池组中,在需求高峰时将储存的电能从电池组释放出来供电。
当电网供电不稳定或断电时,储能系统可以快速响应并提供备用电源,保障用电的连续性。
当电网负荷低于峰值时,储能系统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待需要时再释放,实现储能与释能的平衡。
该集装箱储能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集装箱储能系统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模块化组装和布局,在不同场景下灵活应用。
其次,系统具备较高的储能能力和功率输出,能够满足大型工业和商业用电的需求。
此外,该系统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电池组的充电源,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储能,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储能系统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平稳输出,并提高供电可靠性。
其次,在电力市场中,储能系统可以参与能源交易,实现电能的存储和出售,为用户和电网提供附加价值。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工矿企业和公共事业等领域,提供备用电源和峰谷电价调整等需求,提高用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是一种能够储存和释放电能的技术方案,具备高效、灵活、可持续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MW/3MWh储能系统初步方案CL5231箱式移动储能电站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4月目录1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3)2储能双向变流器介绍 (4)2.1产品特性 (4)2.2技术参数 (5)2.3设备图片 (6)3电池系统介绍 (6)3.1主要技术参数 (7)3.2主要设备功能 (8)3.3系统介绍 (9)4系统联接 (16)4.1储能电站主接线联接及进出线 (16)4.2中控柜配电单元进出线连接 (17)4.3中控柜汇流单元进出线连接 (17)4.4中控柜通讯管理单元进出线连接 (17)1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储能基本需求如下:1)储能系统总配置为4MW/12MWh,分4个单元来集成,分别接入4个配电室。
2)一期先安装1MW/3MWh,用于削峰填谷赚取差价收益;根据上述需求,科陆电子提供53ft箱式储能产品解决方案,系统整体配置为:1)1MW/3MWh储能单元,由2台500kWPCS和3MWh电池系统组成,整个系统置于53ft集装箱内;2)2台NEPCS-500KTL,主要用于能量变换;3MWh电池系统,主要作用为能量存储;3)储能系统PCS输出直接接入3#低压配电房,400VAC。
4)电池类型选用国能磷酸铁锂电池。
5)整个系统增加一套能量管理系统,用于储能系统充放电管理。
系统原理框图如下所示:1MW/3MWh交流侧输出额定电压为400V AC,50Hz。
输出直接接到3#配电房的低压侧。
PCS为单极式双向变流器,根据“充电”“放电”要求,可分别工作在整流和逆变模式,电池类型选用磷酸铁锂,每个集装箱最大可放置3MWh,经过2个中控柜连接到PCS。
电池系统基本组成为: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中控柜、温控系统、消防系统、集装箱机柜。
2储能双向变流器介绍本系统选用2台单机500kW储能双向变流器,型号:NEPCS-500KTL。
2.1产品特性储能双向变流器采用四象限变流技术,实现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的能量双向流动;设备支持对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交流侧采用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系统具有输入输出功率因数可调、自动软启动和光伏能量最大功率跟踪等功能。
NEPCS-500KTL主电路拓扑结构NEPCS-500KTL主要性能特点如下:1)先进的无通讯线电压源并联技术,支持多机无限制并联(数量、机型)。
2)支持多源并机,可与油机直接组网。
3)先进的下垂控制方法,电压源并联功率均分度可达99%。
4)支持三相100%不平衡带载运行。
5)支持并、离网运行模式在线无缝切换。
6)具有短路支撑和自恢复功能(离网运行时)。
7)具有有功、无功实时可调度和低电压穿越功能(并网运行时)。
8)采用双电源冗余供电方式,提升系统可靠性。
9)支持多类型负载单独或混合接入(阻性负载、感性负载、容性负载)。
10)具备完善的故障以及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可记录故障时高分辨率的电压、电流波形。
11)优化的硬件及软件设计,转换效率可高达98.7%。
12)直流侧可接入光伏组件,同样支持多机电压源并联,可作为离网光伏电站低温、无蓄电情况下的黑启动电源。
13)20年长寿命设计。
2.2技术参数2.3设备图片3电池系统介绍电池系统包含电池架、空调、中控柜、消防设备1)18个电池架。
每个电池架放1个电池簇,每个电池簇放置19个电池模组,每4个电池包串联成一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包由12个电芯4并3串而成。
电芯容量为60AH 。
因此单相总共18簇电池,342个模组,1368个电池包,16416颗电芯。
序号单元电池成组方式电池单体数量(3.2V60Ah)电池容量(kWh)各单元电压(V)尺寸(长深高)备注1电池单体110.192 3.2V (2.7~3.6V)国能60Ah 电池2电池包4P3S 12 2.3044并方案3电池模组4P12S489.21638.4V (32.4~43.2V)650*650*200mm 单个抽屉含4个电池包串联4电池架4P228S 912175.104730V (615V~820V)1400*650*2400mm 5电池堆单元系统(500kW/1550kWh)4P228S*9P 82081575.936730V (615V~820V)12600*650*2400mm 6集装箱(1MW/3.1MWh)4P228S*9P*2164163151.872730V (615V~820V)53尺(16138*2438*2896mm)其中电池堆部分12600*2438*2896mm2个电池堆单元系统2)2个中控柜。
3)1套温控系统。
4)1套消防报警系统。
5)1个53Ft 集装箱3.1主要技术参数(1)系统主要参数序号.名称参数值备注1额定功率1000kW2储能容量3000kWh3输出直流电压范围615V~820V 4系统效率91.3%5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6工作温度0~25℃7满功率充、放电转换时间<80ms为PCS参数8电网接入方式400V低压直接接入9防护等级:IP54依照GB4208标准执行10耐盐雾性600h11消防系统消防告警、干粉灭火器12箱体外形尺寸16154(长L)×2438(宽W)×2896(高H)单位:mm13重量50730kg(2)系统使用环境条件环境项目参数指标备注设备安装地点户外无火灾、爆炸危险,无严重污秽,无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
标准机型户外环境温度海拔高度<3000m 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30℃特殊机型户外环境温度CL5000L高原型海拔高度<5000m1、(5kW)实现电池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可维持电池箱体内外40°C温差;2、2kW功耗可维持20°C温差。
最低温度-40℃高寒型最低温度-50℃CL5231功率型最高温度+40℃允许相对湿度RH0~95%,无凝露。
耐地震能力水平加速度g0.25地震裂度:8级3.2主要设备功能序号主要设备主要功能备注1锂电池组电能-化学能-电能转换承载体。
2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组充、放电,事件记录等功能的检测装置。
(BMS)3箱式移动集装箱电池(架)、中控柜、PCS变压器等设备的承载体。
4中控柜电池组输出直流汇流单元、交流配电单元、电池管理及通讯单元。
5消防报警系统火灾时将信号上传后台。
6七氟丙烷气瓶消除电器火灾的设备。
7EMS完善能源信息采集、储存、管理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8告警、标识等设备安全运行、维护管理指示,说明等。
3.3系统介绍3.3.1一次电气原理框图3.3.2电池柜每个电池柜放一个电池簇。
电池架顶部设置散热风道,空调工作方式取决于BMS系统检测电池温度,根据电池温度大小制冷或制热并调节内部电池仓温度;每个电池簇中间设置一个解裂盒,解裂盒设置熔断器,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电池组处于解裂状态。
每个电池簇控制盒设置一个DMU和一个BCMS,DMU检测电池簇的总电压,总电流,充放电容量,BCMS 管理整个电池簇并控制该电池簇输出的直流开关的断开和闭合,通过以太网通讯把电池参数及开关状态上传到BAMS(BMSC),接受来自BAMS(BCMS)控制指令。
分断盒设置一个带电动操作的直流短路器,实现该电池簇的过充、过放、过压、过流及短路保护,接受来自上位机的命令断开或闭合该电池簇。
电池模组电芯额度容量60Ah电芯额度电压 3.2V模组配置4P12SBMU内置额定电压38.4V电压范围32.4~43.2V模组电量9.216kWh通信方式Ethernet尺寸(宽×深×高)650mm*650mm*200mm重量105kg电池柜电池模组个数19组端电压范围615V~820V(额定730V)尺寸(宽×深×高)1400mm*650mm*2400mm重量Approx.2220kg电池架配置4P228S3.3.3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用于监测、评估及保护电池运行状态的电子设备集合。
主要功能:1)监测并传递锂离子电池、电池组及电池系统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以及保护量等;2)评估计算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寿命健康状态SOH及电池累计处理能量等;3)保护电池安全等。
深圳科陆公司的系列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可对单体及整组电池进行实时监控、充放电、均衡、巡检、温度监测等,采用诸如电压均衡控制、超温保护等智能化技术,可以管理多组电池,检测每组中所有单体电池电压、电池组总电流、多路环境温度等,是一套功能强大、技术指标完善的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BMS)组成:电池模组监测装置(BMU)、电池簇管理单元(BCMS)直流监控单元(DMU)、电池堆管理单元BAMS及显示、监控上位机等组成。
1MW/3MWh电池管理系统拓扑图1MW/3MWh电池管理系统中配置:装置名称模组蓄电池数量3MWh配置电池簇备注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堆管理单元电池簇管理单元电池模组管理单元BMSBMSC-ABMSC-BBCMS1DMU1BMU112只18(簇)BMU212只…………BMU1912只…………BMU112只BMU212只…………BMU1912只BCMS18DMU18………………BMU112只BMU212只…………BMU1912只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参数序号项目名称技术参数及指标备注1工作电源18~32V2单体电压采集范围0~5V3单体电压采集误差≤±3mV4电流采集范围≤300A5电流采集误差≤±1%6温度采集误差≤±1℃7电压采集周期≤5ms8电流采集周期≤1ms9温度采集周期≤5ms10均衡电流 1.2A11SOC估算值≤5%12保护过充、过放、超温、等保护,且保护定值可整定13与PCS通信方式CAN14与后台监控通信方式Ethernet15事件记录存储≥10000条16历史数据存储≥10天3.3.4中控柜中控柜有三个功能单元块。
⏹通讯管理单元收集电池管理单元及电池簇管理单元的数据信息及状态信号,根据数据信息对各个电池簇的电池模组进行管理。
通过CAN与PCS进行通讯。
并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传送到监控后台,接受来自监控后台的命令。
⏹交流配电单元为箱内交流用电设备提供交流电源和为控制信号提供直流电源。
⏹直流汇流单元将电池架各个电池簇的直流电汇集,并通过输出总开关到PCS,为PCS提供直流电源。
DMU检测汇流后的直流总电压、电流、充放电电量,通过CAN通讯将数据或状态信息上传到电池堆管理单元,并接收电池堆或者监控后台的命令控制直流汇流总开关的分合。
3.3.5温控系统储能电站采用智能专业工业空调系统,从而满足设备内部运行时正常温控的需要。
储能电站内部为了电气仓、电池仓两个仓。
在电气仓中,双向变流器PCS自身带有风扇,可以做到一定的调温;故将空调系统安装在了电池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