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合集下载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清洁能源的供电能力已大幅提升。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使其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受到了限制。

因此,储能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集装箱储能系统是一种灵活、可移动且容量可扩展的储能方案。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快速部署和转移,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一种常见的储能技术是利用电池进行储存,下面将介绍一种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是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介质。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高充放电效率的优点,因此成为了目前储能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首先,这个集装箱储能系统是由多个锂离子电池组成的电池组。

电池组通过并联和串联的方式连接,以达到所需的电压和容量。

在该方案中,可以选择使用多个模块化的电池组来构建整个储能系统,以便于模块的调整和替换。

其次,该储能系统需要配备适当的充电和放电设备。

充电设备主要包括电池充电器和电能质量监控系统。

电池充电器可以根据电池组的特性和要求,精确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保证充电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可以监测充电过程中的各个参数,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等,确保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良好。

在放电过程中,需要配备适当的逆变器和控制系统。

逆变器可以将储存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以供应给电网或负载。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池组的放电管理和能量分配,确保电能的安全和稳定输出。

此外,为了保证整个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配备监测与保护系统。

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组和其他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温度、电压、电流等。

一旦出现异常,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最后,为了提高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可以考虑配备能量管理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电网或负载的需求,智能地调整充放电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能量利用效果。

总结起来,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是利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介质,通过电池组、充电和放电设备、监测与保护系统以及能量管理系统等组成。

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集装箱性能优势
保温性:集装箱侧墙、顶部、门、底部均采用80mm岩棉,保证在集装箱内外温差为60℃(青 海极限温度范围-34.4℃~24.9℃)的环境情况下,传热系数应不大于0.06W/(m2·℃)。 防腐性:集装箱整体结构框架均采用优质钢材加工而成,所有钢制零、部件均进行抛丸喷砂 预处理,喷涂富锌底漆。底漆有效厚度不小于30μm,中层底漆有效厚度不小于40μm,外层面 漆有效厚度不小于40μm,涂层有效厚度不小于110μm。钢板的涂层中均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在 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下,集装箱的外观、机械强度、腐蚀程度等在25年内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防震:集装箱屋顶的钢板有效厚度2.0mm,外壁钢板的有效厚底1.6mm,内壁钢板的有效厚 底0.8mm,均采用宝钢、武钢等国内知名钢厂生产的高品质钢板产品。集装箱出厂前会进行吊 装、承重、跑车试验,可以保证运输和地震条件下集装箱及其内部设备的机械强度满足要求, 不出现变形、功能异常、震动后不运行等故障。 防紫外线:全部钢板的涂层中均已加入紫外线吸收剂。集装箱内外材料的性质不会因为紫外 线的照射发生劣化、不会吸收紫外线的热量等。
1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配置图
电池模块性能参数
参数名称 电池类型 电池成组 标称电压 标称容量 工作电压范围 充放电倍率 外观尺寸(深*宽*高) 电池系统重量 运行环境温度 存储温度范围
技术指标 LP44147272
120Ah 12S2P
38.4 240 30-43.8 0.5 639*526*320.8 120 0-45 25-35
1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介绍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TIANJIN LISHN BATTERY JOINT-STOCK CO., LTD.
目录
1
1MWh储能系统集成方案

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技术方案目录1.储能的应用-----------------------------------------------------------------------------------42.系统概------------------------------------------------------------------------------------5-6系统组----------------------------------------------------------------------------------5系统特----------------------------------------------------------------------------------5系统运行原-----------------------------------------------------------------------------63.系统设------------------------------------------------------------------------------------7-14储能变流器(P C S) ------------------------------------------------------------------7-8储能变流器特点-------------------------------------------------------------7储能变流器通信方式-------------------------------------------------------8电池管理系统(BMS)---------------------------------------------------------------9-10 B M S系统架构---------------------------------------------------------------------8B M S功能说明-----------------------------------------------------------------9B M S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及功能描述--------------------------------------------10能量管理系统(E M S) ------------------------------------------------------------10-11设备监控模块----------------------------------------------------------------10能量管理模块---------------------------------------------------------------10告警管理模块----------------------------------------------------------------11报表管理模块---------------------------------------------------------------11安全管理模块--------------------------------------------------------------11监控系统---------------------------------------------------------------------------12消防与空调系统--------------------------------------------------------------------12电池成套系统------------------------------------------------------------------12-16电芯参数---------------------------------------------------------------------12电池P AC K及成簇-----------------------------------------------------------13电池组在集装箱内的分布-----------------------------------------------------15集装箱系统设计要求----------------------------------------------------------------15 4.主要设备清单---------------------------------------------------------------------------161. 储能的应用图1 储能的应用(1)微电网:储能系统独立或与其他能源配合,给负载供电,主要解决供电可靠性问题。

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lMWh集装箱储能系统
技术方案
1•储




2.系



4





5

6



5







5

A
3.系

0

----7-14
储能变流器(PCS)
7-8
储能变流器特点
7
储能变流器通信方式
8
电池管理系统
(BMS)9-10
BMS系统架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BMS功能说明
9
B M S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及功能描述
10
能 量 管 理 系 统 (E M S)
10-11











丄U块I n





1U






1 1

1 1





1 1

1 1



1 1

1C






1Z

1Q





1Z

_ 1 91G

-+4-心

i Z1 0

1C


P
A
C

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储能技术的需求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是一种大容量、灵活部署的储能解决方案,可应用于电网调整、电力平衡和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等多种场景。

本文将介绍一个精选的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详细阐述其设计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价值。

一、方案设计原理:1.储能方式选择:本方案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作为储能方式,主要基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自放电率和良好的充放电效率等特点。

2.储能系统架构: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多个集装箱储能系统模块串联连接,形成5MW-MWh的整体储能系统。

每个集装箱储能系统模块具有独立的控制系统和通信接口,可实现单独部署和运行。

3.系统控制策略:方案采用智能化控制策略,通过先进的能量管理算法对储能系统进行动态控制,实现电网调整、频率调节和削峰填谷等功能。

同时,系统具备双向功率传输能力,可灵活配置电池的充放电功率,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4.安全保障措施:方案中包含多重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电池高低温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断电保护等,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

二、技术特点:1.高效能量转换:方案采用先进的储能电池技术,具备高充放电效率和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和储存。

2.安全可靠性:方案中的储能系统采用多层次的安全保障措施,能够提供可靠的电能储存和释放服务,并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3.灵活部署:方案中的集装箱储能系统模块具有独立的自控能力,并具备多种通信接口,能够灵活部署和运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4.可持续发展:方案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为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三、应用价值:1.电网调整:5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可实现电网调整和频率调节等功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缓解电力供需压力。

2.可再生能源储能:方案能够灵活应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实现其大规模集成和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完整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完整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完整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能源储存技术日益受到关注。

储能系统可以解决能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失衡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我将介绍一个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储能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和流动电池等。

考虑到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因素,我们可以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技术。

其次,储能系统所需的容量为1MWh,这意味着我们需要2000个1MWh的锂离子电池组成的电池组。

每个1MWh的电池由100个10kWh的电池串联而成,每个10kWh的电池由10个1kWh的电池串联而成。

整个储能系统由20个10kWh的电池组和200个1kWh的电池组组成。

第三,为了方便运输和安装,我们将整个储能系统安装在一个标准的集装箱中。

集装箱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电池组和配套设备的存放和运输要求。

第四,为了确保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配备监控和控制系统。

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组的状态和性能参数,如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等。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节和优化,以实现最佳的能源管理策略。

第五,除了储能系统本身,我们还需要配备能源转换设备和配套设备。

能源转换设备包括充电器和逆变器,用于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和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供应给电网。

配套设备包括传感器、仪表和通信设备等,用于数据采集和系统控制。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储能系统的运营和维护。

储能系统的运营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以实现最佳的能源调度。

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确保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包括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技术、2000个1MWh的电池组、监控和控制系统、能源转换设备和配套设备,以及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和定期检查和维护。

完整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完整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完整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是指容量为0.5兆瓦的功率和1兆瓦时的储能能力的储能系统,以集装箱形式进行装配和运输。

该方案的完整内容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优势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介绍。

首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逆变器、控制器、变压器等组件。

电池组是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核心部件,逆变器将电池组储存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控制器用于监控和控制系统运行,变压器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升压或降压至需要的电压水平。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电网或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产生的电能储存到电池组中,在需求高峰时将储存的电能从电池组释放出来供电。

当电网供电不稳定或断电时,储能系统可以快速响应并提供备用电源,保障用电的连续性。

当电网负荷低于峰值时,储能系统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待需要时再释放,实现储能与释能的平衡。

该集装箱储能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集装箱储能系统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模块化组装和布局,在不同场景下灵活应用。

其次,系统具备较高的储能能力和功率输出,能够满足大型工业和商业用电的需求。

此外,该系统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电池组的充电源,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储能,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储能系统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平稳输出,并提高供电可靠性。

其次,在电力市场中,储能系统可以参与能源交易,实现电能的存储和出售,为用户和电网提供附加价值。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工矿企业和公共事业等领域,提供备用电源和峰谷电价调整等需求,提高用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是一种能够储存和释放电能的技术方案,具备高效、灵活、可持续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1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1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内容
参数
额定容量
1MWh
电池
LP44147272 120Ah
电池模块
12S2P
系统总串并数
192S16P
电池簇数
8簇
对外接口
M16螺栓
工作温度范围
-40℃~60℃
对外通信
RS485x2 /CANx1/Ethernet10/100Mx2 / RS232x2
电压使用范围
480V-700.8V
充放电倍率
最大2C
单位
V Ah V C mm Kg ℃ ℃
电池模块设计优势
电池模块散热结构设计
为保证系统运行时电池模组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电池模组的外壳采用绝缘材料,在钣金箱体上 下、左右开孔设计以达到内部通风散热的效果,空气自储能模块下方进入,由箱体顶部排出,保证 电池组内空气流动迅速性与均匀性。两侧散热孔以保证电池系统在工作时释放的热量顺畅散出。电 池模组散热设计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配置图
电池模块性能参数
参数名称 电池类型 电池成组 标称电压 标称容量 工作电压范围 充放电倍率 外观尺寸(深*宽*高) 电池系统重量 运行环境温度 存储温度范围
技术指标 LP44147272
120Ah 12S2P
38.4 240 30-43.8 0.5 639*526*320.8 120 0-45 25-35
电流采集精度
≤±1%
温度采集精度
±1℃
电压采集周期
≤10ms
电流采集周期
≤10ms
温度采集周期
≤100ms
历史数据存储
≥30天
1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特点
1MWh储能系统设计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技术方案目录1.储能的应用-----------------------------------------------------------------------------------42.系统概------------------------------------------------------------------------------------5-62.1 系统组----------------------------------------------------------------------------------52.2 系统特----------------------------------------------------------------------------------52.3 系统运行原-----------------------------------------------------------------------------63.系统设------------------------------------------------------------------------------------7-143.1 储能变流器(PCS) ------------------------------------------------------------------7-83.1.1 储能变流器特点-------------------------------------------------------------73.1.2 储能变流器通信方式-------------------------------------------------------83.2 电池管理系统(BMS)---------------------------------------------------------------9-103.2.1 BMS系统架构---------------------------------------------------------------------83.2.2 BMS功能说明-----------------------------------------------------------------93.2.3 BMS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及功能描述--------------------------------------------103.3 能量管理系统(EMS) ------------------------------------------------------------10-113.3.1 设备监控模块----------------------------------------------------------------103.3.2 能量管理模块---------------------------------------------------------------103.3.3告警管理模块----------------------------------------------------------------113.3.4 报表管理模块---------------------------------------------------------------113.3.5 安全管理模块--------------------------------------------------------------113.4 监控系统---------------------------------------------------------------------------123.5 消防与空调系统--------------------------------------------------------------------123.6 电池成套系统------------------------------------------------------------------12-163.6.1 电芯参数---------------------------------------------------------------------123.6.2 电池PACK及成簇-----------------------------------------------------------133.6.2 电池组在集装箱内的分布-----------------------------------------------------153.7 集装箱系统设计要求----------------------------------------------------------------154. 主要设备清单---------------------------------------------------------------------------161. 储能的应用图1 储能的应用(1)微电网:储能系统独立或与其他能源配合,给负载供电,主要解决供电可靠性问题。

(2)辅助新能源并网:有效解决弃风弃光,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瞬时功率变化,减少对电网冲击;跟踪计划调度,提高并网可控性;提高发电预测精度,提升并网友好性。

(3)需求侧响应:对峰谷电价差和补贴有较大依赖,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具备盈利模式,以工商业应用为主,户用储能潜力巨大。

(4)电力调频:平均来看,储能调频效果是水电机组的1.7倍,是燃气机组的2.5倍,是燃煤机组的20倍以上。

2. 系统概述2.1系统组成图2 储能系统拓扑图本系统主要包含:* 储能变流器(PCS):1台500kW 离并网型双向储能变流器,在0.4KV交流母线并网,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 磷酸铁锂电池:采用赣锋3.2V/86AH动力电池,4P3S模组成240串768V电池簇,单个集装箱4簇共约1.05MWh能量。

* EMS&BMS:根据上级调度指令完成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电池SOC 信息监测等功能。

* 集装箱:1个30英尺集装箱组成一个0.5MW/1MWh的储能系统。

系统特点(1)本系统主要用于峰谷套利,同时可作为备用电源、避免电力增容及改善电能质量。

(2)储能系统具备完善的通讯、监测、管理、控制、预警和保护功能,长时间持续安全运行,可通过上位机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具备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

(2)BMS系统即跟EMS系统通信汇报电池组信息,也跟PCS采用RS485总线直接通信,在PCS的配合下完成对电池组的各种监控、保护功能。

(3)常规0.2C充放电,可离网或并网工作。

2.3 系统运行策略◇储能系统接入电网运行,可通过储能变流器的PQ模式或下垂模式调度有功无功,满足并网充放电需求。

◇电价峰时段或负荷用电高峰期时段由储能系统给负荷放电,既实现了对电网的削峰填谷作用,又完成了用电高峰期的能量补充。

◇储能变流器接受上级电力调度,按照峰、谷、平时段的智能化控制,实现整个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管理。

◇储能系统检测到市电异常时控制储能变流器由并网运行模式切换到孤岛(离网)运行模式。

◇储能变流器离网独立运行时,作为主电压源为集装箱本地负荷提供稳定电电压和频率,确保其不间断供电。

3. 系统设备介绍3.1 储能变流器(PCS)3.1.1储能变流器功能(1)有功功率控制功能,PCS储能装置可根据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

为实现有功功率调节功能,电池储能系统能接收并实时跟踪执行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发送的有功功率控制信号,根据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控制指令等信号自动调节有功输出,输出有功功率与设置值偏差不超过3%。

(2)电压/无功调节功能,PCS储能装置可根据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控制指令等信号实时跟踪调节无功输出,其参数为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可由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远程设定。

(3)离网V/F控制功能,PCS储能装置在离网模式下,具备电压和频率的调节功能,能够自动设定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启动和运行,也可接收外部电压给定指令和频率给定指令进行电压和频率的调节。

(4)PCS根据负载的大小进行动态调节的相应时间:≤100ms(根据客户需求可单独定制);(5)保网检测相应时间:≤40ms(根据客户需求可单独定制);(6)防孤岛检测相应时间:≤20ms(根据客户需求可单独定制)。

图3 500KW型储能变流器3.1.2储能变流器通讯方式(1)以太网通讯方案若单台储能变流器通讯,可直接用网线将储能变流器的RJ45端口与上位机的RJ45端口相连,通过上位机监控系统对储能变流器进行监控。

(2)RS485通讯方案在标准的以太网MODBUS TCP通讯的基础上,储能变流器还提供了可选的RS485通讯方案,它采用的是MODBUS RTU协议,利用RS485/RS232转换器与上位机通讯,通过能量管理监控系统对储能变流器进行监控。

(3)与BMS通讯通讯方案储能变流器可通过上位机监控软件与电池管理单元BMS 通讯,能够监控蓄电池的状态信息,同时也能够根据蓄电池的状态对蓄电池进行报警及故障保护,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

BMS系统时刻监控着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信息,BMS系统与EMS系统通信,也与PCS直接通过RS485总线通信实现实时的电池组保护动作。

BMS系统的温度报警措施分三级,初级热管理通过温度采样和继电器控制的直流风扇实现,当检测到电池模组内温度超过限制时集成于电池pack内部的BMS从控模块会启动风扇散热。

第二级热管理信号预警后BMS系统会与PCS设备联动,限制PCS的充放电电流(具体保护协议开放,客户可以提要求更新)或者停止PCS的充放电行为。

第三级热管理信号预警后BMS系统将切断该组电池的直流接触器以保护电池,该组电池对应PCS变换器停止工作。

3.2电池管理系统(BMS)3.2.1 拓扑图储能系统由1个30英尺加高集装箱组成,每台集装箱储能电池接入PCS的直流测,累计由4组电池组成PCS直流侧的电池单元。

储能系统为每个集装箱电池配置BMS系统,BMS包括三层架构,分别是BMU、BCMU、BAMS。

图4 BMS拓扑图3.2.2 BMS功能说明电池管理系统是由电子电路设备构成的实时监测系统,有效地监测电池电压、电池电流、电池簇绝缘状态、电SOC、电池模组及单体状态(电压、电流、温度、SOC 等),对电池簇充、放电过程进行安全管理,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报警和应急保护处理,对电池模块及电池簇的运行进行安全和优化控制,保证电池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