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发展史
超市历史发展情况汇报总结

超市历史发展情况汇报总结
超市是一种大型的零售商店,提供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
它的发展历程可
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出现了第一家自助式的零售商店,为超市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自那时起,超市经历了多次革新和变革,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超市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超市开始出现在美
国和欧洲各地。
这些超市以提供自助服务和大规模销售为特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超市的形式也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小型店铺到后来的大型连锁超市,超市的规模和种类也日益丰富。
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超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电子商务和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超市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并且实现快速配送,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超市也开始注重品牌和服务的提升,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当前,超市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提供了各种
生活用品和食品,还成为了社交和交流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超市中购物、用餐,甚至参加各种活动和促销。
超市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食品加工、物流配送等,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超市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小型店铺到现在的大型连锁
超市,它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超市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期待着超市在未来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快乐。
超市发展历程

超市发展历程一、初步发展超市作为一种零售模式,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和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创新的商人开始尝试集中出售商品,形成规模较大的零售商店。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超市开始在美国快速发展,形成了现代超市的基本模式,并采用了自助服务方式,提高了购物效率。
二、中国超市的萌芽20世纪80年代,超级市场的概念被引入中国。
1983年,中国第一家超市在北京海淀开业,这标志着中国超市行业的开始。
早期的超市更多是以自选商场或自选柜台的形式出现在百货商场内。
三、高速扩张进入2004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全面对外开放,超市行业迎来了高速扩张期。
外资超市如家乐福、沃尔玛等进入中国市场,凭借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强大的资本支持迅速扩张。
同一时期,本土超市如永辉、大润发也开始崛起。
四、电商冲击2012年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发展,线上购物开始兴起,对传统超市造成了冲击。
这一时期,超市行业增速放缓,电商的低成本和多样性对超市的供应链优势产生了冲击。
五、新零售融合2017年至今,超市进入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时代。
阿里巴巴提出了新零售概念,盒马鲜生等新型超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超市行业正式进入新零售时代。
这一时期,超市开始尝试线上线下融合,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六、现代发展现代超市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包括会员制超市、生鲜超市、以及注重服务体验的超市等。
会员制超市如山姆会员店和盒马鲜生,通过会员制度锁定目标客群,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
生鲜超市则以生鲜产品为主打,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品质的需求。
此外,还有如胖东来这样的超市,通过提供极致的服务体验来吸引顾客。
七、未来趋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超市行业的创新和变革仍将持续。
未来超市可能会更加个性化、智能化,提供更加高质量的购物体验,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超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论超市从最初的自选商场发展到现在的多样化零售模式,经历了从传统零售到电商冲击,再到新零售融合的过程。
超市的历史

一.超市的启源及历史
1、最早出于美国,至今还不到100年的历史。
欧洲于1950年先后出现超
市,我国引进超市这种现代化的零售方式是1981年,至今足20年的历史,
但发展非常迅猛。
二、超市的定义
1、超级市场:是指流通域企业中,在核心企业或总公司的领导下,若干
分散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持许经营等方式联结
起来实现服务标准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的一种现代经营方式和组
织形式。
2、超市的特点:
※、以自助式服务,一次结算为经营方式。
※、以食品和日常用品为主要经营品种。
※、以大量销售为经营原则。
※、以低费用、高周转为经营特色。
※、以廉价的销售经营形势。
3、超市连锁经营形势:
※、直营店:是由总部直接经营的店铺,总部对各店铺拥有完全的经营管理权,实施人、财、物、产、供、销等多方面统一管理。
※、加盟店:是指连锁店总部与加盟者之间持续约关系。
※、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的最高境界,即直营店与加盟店相结合。
4、超市的发展趋势:
※、经营面积越来越大
※、经营品种越来越多
※、经营组织越来越集团化
※、经营场所向郊区转移
※、经营方式集中化
※、价格有上升
4、超市要具备的条件:
※、高品质的商品
※、齐全的商品品种,能够满足周边地区的日常生活需要。
※、舒适、宽敞、自由的购物空间。
※、高效规范的服务质量。
※强大的配送能力。
中国超市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超市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超市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当时,“超级市场”的零售业态被引入中国,1983年中国第一家超市于北京海淀开业,拉开了中国超市行业的序幕。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超市行业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其中,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榜中,排名前五的市场销售额合计4198.6亿元,占百大的比例为42.88%,其中华润以20.13%的占比独占鳌头,大润发、永辉、沃尔玛和联华占比分别为10.19%、10.02%、8.85%和5.88%。
这一数据表明,中国超市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大型连锁超市在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中国超市行业还经历了从传统实体店到线上电商的转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超市已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重要选择。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购物体验和便利性的需求增加,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也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中国超市行业经历了从引入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快速发展历程,现正处在转型变革期。
未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持续发展,中国超市行业还将继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超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超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超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
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成为主导。
这一时期标志着对外贸易的逐步放开,市场需求开始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
起初,超市以进口商品和高档商品为主,主要满足一些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
这些超市通常是外商投资或合作开办的,位于大城市或一些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这些超市不仅提供了更广泛的商品选择,还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理念,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本土的超市也开始崛起。
1990年代初,国内资本开始涌入零售行业,开设了许多大型商厦和购物中心。
这些商场集合了各种零售业态,包括百货、超市、电器家具、餐饮等,形成了一站式购物的综合体。
这些商场经营面积巨大,商品品种繁多,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主要场所。
2000年代初,超市业开始快速发展。
国内一些大型商业集团开始专门开设连锁超市,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需求。
这些连锁超市采取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在各个城市陆续开设分店。
超市的出现满足了人们购买生活必需品的便利性需求,也推动了食品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的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市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超市不仅提供传统的食品、日用品等商品,还引入了生鲜食品、进口商品、特色产品等。
同时,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也让超市业向电商领域延伸,推动着新零售的兴起。
总的来说,中国超市业经历了从进口商品到国内资本崛起再到线下线上融合发展的历程。
超市的不断壮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选择,也推动了零售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超市业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超市发展历程

超市发展历程超市作为一种现代零售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超市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现代超市的模式和特点。
下面将介绍超市的发展历程。
超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在当时,美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食品和日用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有创新意识的商人开始尝试将各种商品集中在一起出售,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零售商店。
最早的超市是由沃特·亨斯顿所创建的“普拉萨超市”于1916年在美国德特罗伊特市开业。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购买力的提高,超市开始在全美范围内快速发展。
超市在空间布局、经营理念、商品品种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开始形成了现代超市的基本模式。
同时,超市也开始采用一种新的销售方式,即自助服务。
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产品,自由载入购物车,然后交给收银员结账。
这种自助服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购物的效率,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到了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超市已经在全美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当时美国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超市规模的扩大和商品种类的增加,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并且价格也更加合理。
超市的迅速发展,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到了便捷和实惠的购物体验,还促进了商品供应链和物流系统的发展。
进入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超市开始向国际市场扩展。
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引进了超市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超市的特点是统一的空间布局和商品摆放,标准化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这些特点使得超市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超市开始引入了电子商务和自动化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超市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到了21世纪,超市进一步发展壮大,并且正在发生着新的变革。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增加,超市开始注重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
超市开始与农户合作,推广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需求。
超市的发展历程

• 平时当年过,过年如平日:当今中国,物产丰盈,市场繁 荣,百姓收入也如芝麻开花年年攀高。现在人们度日宽裕
悠然,平时当年过,过年如平日,只不过过年再多添点节
庆的喜气而己。尤其是办年货,现在只要有钱,就可随心 所欲在超市、菜场购物,买到自已想买到的东西。
• 享受宅生活,网购乐趣多:工作忙了,周末不想 去逛街,可有些东西,比如书籍,还有衣服等需 要买,就去网上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直接网上 付款,过几天货就到,很省心。出差或者远行去 网上提前预定打折的特价机票,等要出发的时候, 去机票大厅,拿出身份证,打一张登机牌,省去 去窗口排队定票的环节,既省了时间,又节约了 银子,甭提心里多高兴了。
•
我们将超市分为专业型超市和非专业型超市两大类。
所谓专业型超市主要是指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要经营品种,服务于特定的消 费人群,例如家电超市、药品超市、家私超市、手机超市、办公用品超市、 肉制品超市等;
药品超市
办公用品超市
• 非专业型超市是指经营的商品名目繁多、品种涵盖范围 广,服务的对象为广大的消费者,主要是满足于消费者
• 曾经满街一个款,如 今衣服穿绝版:改革 开放后,越来越多的 人消费日益个性化, 越来越趋向于自由, 比如坊间有句流行语, “女人的衣柜中永远 都少一件衣服”,表 面看这说明女人是购 物狂,但这恰可说明 物质丰腴了,如果商 品短缺,谈何选择? 同时也说明了选择的 自由,个性的自由。 “30年前满街一个款, 30年后衣服穿绝版”, 这句话描摹了真实的 消费场景。
后国内的超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1996年后一批世界级大型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等)相继进入中国,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出现区域性的单体或连锁超市,如上海华联、武 汉中百超市等。从此,超市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年增长速度达 到70%,2005年超市的销售额将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5%。伴随2004 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国内零售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剧 烈的变化,超市之间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supermarket的词源

supermarket的词源摘要:1.超市概念的概述2.超市词源的探讨3.超市的发展历程4.超市在中国的兴起5.超市的社会影响正文:一、超市概念的概述超市,是指一个集中销售大量商品的零售商店。
超市的商品种类繁多,涵盖食品、家居用品、日用品、服装等各个领域,能够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需求。
超市以其便捷的购物方式和自选式的销售模式,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超市词源的探讨“超市”这个词源于英文单词“supermarket”。
“super”意为“超级,超越”,“market”则是“市场”的意思,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超市”这个词。
超市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其前身是20 世纪初的自选商场。
三、超市的发展历程超市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20 世纪初,美国出现了自选商场,消费者可以在商场内自由挑选商品,这便是超市的前身。
2.1930 年,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超市——“国王超市”,它以低价、大量、自选的销售模式,开创了超市的历史。
3.二战后,超市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欧洲和亚洲地区。
4.20 世纪80 年代,超市在中国出现,最初被称为“自选商场”。
四、超市在中国的兴起超市在中国的兴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
最初,超市被称为“自选商场”,是模仿西方国家的商业模式而产生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超市行业也迅速壮大,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超市的社会影响超市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同时,超市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物流、包装等。
然而,超市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部分传统零售商倒闭,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等。
综上所述,超市作为一个重要的零售模式,其词源可以追溯到英文单词“supermarket”。
超市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阶段,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主流零售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售业态的划分:
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即指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超市,为满足
家庭消费者对生鲜食品、日用品就近购买的需求。 其目标顾客以家庭消费者为主; 一般选址在居民区; 面积在1000——5000平方米,装修一般; 商品选择比较丰富,主要为满足消费者对日常生活 用品一站式购物需求,包括食品、日用、生鲜、熟 食;少量的服装等百货; 商品价格比较低。
零售业态的划分:
购物广场:
购物广场实际上是百货超市化、超市百货化的产物。 其目标顾客以家庭消费为主; 选址一般在居民区,对停车场的要求不是很高; 购物广场面积在5000-25000 平方米,装修一般; 商品选择比较丰富,主要为满足消费者对日常生活用品一站 式购物需求,包括日用、生鲜食品、服装、家电等; 购物广场一般采用低价策略,如深圳人人乐的“ 我们的目标 是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 沃尔玛的“ 天天平价” 。 虽然人人乐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沃尔玛、家乐福同属于购物 广场的业态,但是每个店都有自身的特色,体现着同业差异 的原则。沃尔玛、家乐福主体是超市面上,人人乐采取“大 超市”加“大百货”的定位。
规模效益,许多零售业采取连锁经营方式。事实上, 目前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零售企业都是采取连锁经 营方式。而且连锁经营方式也有三种选择,即直营、 特许、加盟连锁。在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随 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零售业普遍运用电子计算机的 网络技术手段;在组织结构上,不断精简机构,实 行扁平化管理。
三、零售业态特点
三、零售业态特点
零售业态的特征: 销费生活方式;并通过一定的购买方式体现出来。
根据这种生活方式和购买方式来决定开设什么样的 商店是业态内涵的第二个特征。如现代社会中,生 活节奏加快,夜生活增多,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 强,喜欢就近便利购买,可以开设便利店来满足。 由于平常工作紧张,许多上班一族喜欢周末一次性 购足生活用品,这为开设大型的综合超市或购物广 场提供了市场空间。所以消费潮流更进一步细化了 业态的特征。
二、业态分析
商业业态及发展趋势: 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所有制(国有)、单一业态
(供销社)、单体运作。概括为“三单式”。 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经济逐步向 着市场经济转化。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化。经营 模式也由:“三单式”向“三多式”转化。即多种 所有制(私营、合资、股分等)、多种业态(超市、 便民店、精品店、综合商场、专业商店、会员商 店)、多种联合体(连锁、加盟、冠名、会员)一 系列的名词。
销售方法的选择:在考虑了顾客需求的基础
上,零售企业还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特征、 购买心理及企业目标的达成,选择最适合的 销售方法把商品和服务销售出去,创造好的 经营业绩。如频繁地使用促销手段提高整个 商场的销售量。
三、零售业态特点
零售业态的特征: 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的选择:现代零售业不断追求
一、零售业之发展历程。(国内)
总结:
70年代(三单式、垄断经营、高地位、“售
货员”) 80-年代(改革、模式开始转变、垄断打破、 竞争意思、“营业员”) 90年代(三多式、重服务、”服务员“ 2000年至今(业态完善、重服务、重素质、 重管理、“导购”)
二、业态分析
现有业态:
零售业态的划分:
便利店:
便利店主要满足顾客便利性购物需求。属于典型的弥补型消
费。 目标顾客以青少年为主,相对价格来说,更看重购物的便利 性,便利店实行24小时营业; 选址一般在社区,但也不排除在商业区; 经营面积在100——1500平方米,装修简单; 商品以方便型为主,商品选择不是很丰富; 商品价格比较高。 * 香港的7—11便利店就是非常成功的便利连锁店之一。 * 由于目标顾客的不同,不同的业态在商品选择、经营面积、 商圈辐射范围、外部环境要求、商品定价以至装修风格都有 不同的牲。
零售业之发展历程
一、零售业之发展历程。(国内)
(太远的不去追索,从70年代开始)70年代
(供销社、一般只有首层、面积多在500— 1000㎡商品主要是锅碗瓢盆、糖油盐醋、伞 帽袜布、全封闭式有玻璃柜台+墙柜。从业者 身分显贵,非一般家庭子女所能从业的。名 曰:“站柜台的”、“售货员”,工作轻松, 自由。可在工作时间内随意坐躺、织毛衣、 打朴克。顾客须小心细声请求,才得以应 充……若在买卖过程中发生不愉快,受气者 都是顾客。
一、零售业之发展历程。(国内)
80年代邓小平南巡后国内的(百货公司、百货大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商业大楼相继出现,出现了多楼层经营。而面积由 原来几百平方扩大至上千甚至几千平方。商品除了 一般家用品外,增加了许多生活用品、服装等百货 品种。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需求增大。则 买与卖也渐渐在无意中有了竞争意识。如百货也出 现了柜台承包制、营业承包制……等。这样又刺激 了从业者的“服务意识”。要想完成营业任务,拿 到更多的奖金,必须建立良好的顾客友谊,行业信 誉等。比起70年代迈进了一大步……)
对任何一家商场来说,他们不可能出售市场
上出现的所有商品,每家商场出售的商品也 都不可能一样,其根本原因在于目标顾客定 位的不同。但任何企业都是以目标顾客的选 择、定位为经营的起点,没有目标顾客的定 位,经营就失去了方向。
知识来源于不断学习 经验来源于实践摸索
谢谢!
一、零售业之发展历程。(国内)
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春风吹遍大地,
中国人象从梦中醒来一样,对一切都感到新 奇、期望、幻想,又觉得彷徨、观望,大家 想下海……搏…又留一手防万一……此时在 业内出现了许多较为新鲜的事物\理念等.如小 规模连锁店、便民店、生活超市、专业市场、 精品百货。给零售业带来了视觉、感观等方 面强烈刺激。整个业态开始活跃了……
便民店——“71”(台湾)主要在一些居民区
域主要闹市区,通宵营; 超级市场——如华润、爱家、主营食品、生 活用品、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多在生活区域 或商业区域,连锁经营; 仓储式商场——如沃尔玛、家乐福万佳老店; 会员商场——如山姆会员店;
二、业态分析
现有业态: 专业商场——如“男人世界”、“女人世界”、
零售业态的划分:
百货公司:
百货公司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种零售业态,在超级市场等
新型的业态兴起之前,也是中国唯一的零售业态; 百货公司的目标顾客是以高收入中青年、外地旅游者为主; 选址一般在商业区,对停车场也有要求,配套设施不如购物 中心完善;商圈辐射范围广; 百货公司面积在2-5 万平方米,装修比较豪华; 商品选择也很丰富,但商品组合上以服装、鞋等百货为主, 奢侈品比较少; 商品定价高。 它与购物中心最大的区别在于百货公司以单体商场为主,配 套设施不如购物中心完善 ,且商品组合上以服装、鞋等到百 货为主,奢侈品比较少。近年来百货出现超市化趋势,以自 助服务为主要形式。在深圳有友谊、茂业、天虹、岁宝、海 雅等都是属于百货公司的业态。
“儿童世界”、“家电商场”、“家私商场”; 精品百货——如“钻石广场”、“西武百货”、 “百盛百货”、(广州)“曼哈等; 综合百货——集超市、精品百货于一体。如人人乐; 家乐福,沃尔马、百佳等 购物中心——集百货、超市、娱乐、休闲、度假等 于一体的真正一站式场所规模至少5万平方米以上。 一般十万平方米 ,天河、王府井、华桥城
零售业态的划分:
会员会员制商场:
会员制商场又称仓储式商场,起源于欧洲。 目标是为专业客人提供无干扰服务。一般采取以固
定顾客为满足对象的会员制,这是它的最大特点。 在会员制的实行中分为两种性质,一类是企事业单 位的法人会员,一类是法人会员和个人消费者均有。 前者如德国的麦德龙,后者如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 在会员的收费上也有两种形式,麦德龙是不收费的, 而沃尔玛是收费的;
三、零售业态特点
零售业态的特征: 目标顾客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目标顾客,满足这
些顾客什么样的需求是现代零售企业首先应解决的 问题。如要满足中、高收入者对基本生活需求的一 次性购足的需要,可以开设超级市场或购物广场。 确定服务于谁,满足什么样的需求是业态内涵的一 个本质特征。 消费方式和购买方式的选择:消费者的需求在不同 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消
三、零售业特点
零售业态的特征:
商品结构的选择:在目标顾客已经确定,并
也确定了迎合这些特定目标顾客的消费潮流 后,那么以什么样的商品来服务和满足他们 的需要就是最核心的问题了。如果满足家庭 主妇一日三餐的生活需求,那么在商品结构 和商品组合上就应已生鲜食品为重点。
三、零售业态特点
零售业态的特征:
零售业态的划分:
会员会员制商场:
由于会员制商场主要面向会员的大宗采购,所以其
选址一般在交通便利的郊区,对停车场有非常严格 的要求,有时停车场面积比经营面积还大; 商品以组合装、大包装为主,品种在8000种左右; 面积在2000——8000平方米,装修也较差;商场采 取仓储与销售合一的建筑物,也就是打开仓库作卖 场,多数为水泥地面,因为需要走叉车; 商品价格低。
零售业态的划分:
1、
购物中心:
其目标顾客为高收入的中青年,且外地旅游者占大部分; 购物中心一般选址在商业区,综合配套设施非常完善,单体
商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它还有种种娱乐设施、商务区 等,对停车场有严格的要求;商圈辐射范围广,可以说辐射 到全世界; 经营面积一般在五万平方米以上,装修非常豪华、精致;商 品非常丰富,从普通的日常用品到昂贵的奢侈品、世界顶尖 的品牌,都能在购物中心找到它们的身影;商品定价高。 在中国,真正称得上购物中心的几乎没有,北京的王府井、 广州的天河、深圳华侨城只能算是小型的购物中心或称得上 是购物中心的雏形。最近几年曾经掀起做mall热,于是全国 在07年出现了多个购物中心,但仅仅是昙花一现,现在还仅 存的如广东东莞万江的“华南mall (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