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原因分析)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原因分析)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原因分析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它至少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项独立的性能。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力作用下能产生的流动并均匀密实地添满模板的性能。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泌水现象。

可见,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有各自的内涵,因此,影响它们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下面就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原因谈谈个人的理解.1、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泥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之比.在单位混凝土拌合物中,集浆比确定后,即水泥浆的用量为一固定数值时,水灰比决定水泥浆的稠度。

水灰比较小,则水泥浆较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亦较小,当水灰比小于某一极限值时,在一定施工方法下就不能保证密实成型;反之,水灰比较大,水泥浆较稀,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虽然较大,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却随之变差。

当水灰比大于某一极限值时,将产生严重的离析、泌水现象。

因此,为了使混凝土拌合物能够密实成型,所采用的水灰比值不能过小,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所采用的水灰比值又不能过大。

由于水灰比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为增加拌合物的流动性而增加用水量时,必需保证水灰比不变,同时增加水泥用量,否则将显著降低混凝土的质量,决不能以单纯改变用水量的办法来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2、砂率: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砂率表征混凝土拌合.由于砂率变化,可导致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的变化。

当砂率过大时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增大,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就显得干稠,流动性小;当砂率过小时,虽然集料的总表面积减小,但由于砂浆量不足,不能在粗集料的周围形成足够的砂浆层起润滑作用,因而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降低。

更严重的是影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与保水性,使拌合物显得粗涩、粗集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出现溃散等不良现象。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概念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施工环境下对混凝土拌和物综合性能的一种外在评价。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等指标性能。

工程中主要从下列几个角度来计量并评价和易性:(1)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本身自重和其它机械振捣的双重作用下能够流动并均匀地填满模板的一种性能。

(2)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结合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3)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拥有的一定范围的保水能力,不致产生超标的泌水现象。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1.水泥浆数量和单位用水量水泥浆的主要作用是使混凝土拌合物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

在水灰比(标为W/C)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量的体积内,如果水泥浆越多,则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大。

但是如果水泥浆过多,反而会出现流浆现象,使得拌合物粘聚性变的过差,也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时水泥的用量也大。

但是如果水泥浆过于少,不能填满骨料间空隙或不能很好包裹骨料表面时,往往就容易产生崩塌这种现象。

因此,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的数量应以满足流动性和强度要求为基准,绝对不能过度。

2.水泥浆与骨料的相对用量的影响水泥浆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在骨料间由于产生滚珠效应,从而减少了骨料颗粒间的摩阻力。

所以,水泥浆用量越多,则流动性越好,同时还增大了拌和物的粘聚性。

水泥浆用量较小,则相对骨料用量较为多,水泥浆不足以包裹骨料表面从而形成润滑层,骨料间的摩擦力就比较大,拌和物则相对不易流动。

增加水泥浆用量,就增加了骨料表面润滑作用,这有利于拌和物和易性;但如果水泥浆过多,超过了一个必须的量,则不仅使拌和物的流动性不能明显增加,反而会出现流浆和泌水,分层,离析现象,同时也会造成水泥浆的浪费,不符合经济效益。

3.骨料的品种、级配和粗细程度;骨料性质对和易性影响较大一般而言,级配良好的骨料。

空隙率比较小,和易性好。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因素.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因素.

混凝土和易性影响因素水泥混凝土和易性是,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不易离析、易于捣实等综合性质。

对于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一、水泥数量与稠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流动,必须克服其内在的阻力,拌合物内在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骨料间的摩擦力,一为水泥浆的粘聚力,骨料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亦水泥浆的数量。

水泥浆的粘聚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浆的干稀程度,亦即水泥浆的稠度。

混凝土拌合物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用量越多,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的浆层就越厚,润滑作用越好,使骨料间摩擦力减小,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流动,于是流动性就大。

反之则小。

但若水泥浆量过多,这时骨料用量必然减少,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而且好多消耗水泥。

若水泥浆量过少,致使不能填满骨料间的空隙或不够包裹所有骨料表面时,则拌合物会产生崩塌现象,粘聚性变差,由此可知,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用量不能太少,但也不能过多,应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要求为度。

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得情况下,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稠,水泥浆的粘聚力增大,使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而流动性变小。

增加用水量则情况相反。

当混凝土加水过少时,即水灰比过低,不仅流动性太小,粘聚性也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

但若加水过多,水灰比过大,水泥浆过稀,这时拌合物虽流动性大,但将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绝不可以单纯以加水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以增加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

以上讨论可以明确,无论是水泥数量的影响,还是水泥稠度的影响,实际都是水的影响。

因此,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其拌合用水量的多少。

二、砂率的影响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

砂率是表示混凝土中砂子与石子二者的组合关系,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显著的影响。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水泥浆的数量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赋予混凝土拌全物一宾的流动性。

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拌合物内,如果水泥浆愈多,则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大。

若水泥浆过多,将会出现流浆现象,使伴合物粘聚性变差,同时对混凝土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且水泥用量也大。

水泥浆过少,不能填满骨料空隙或不能很好地包裹骨料表面时,就会产生崩坍现象,粘聚性变差。

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的含量应以满足流动性要求为度,不宜过量。

2)水泥浆的稠度水泥浆的稠度是由水灰比决定的。

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水灰比愈小,水泥浆就愈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便愈小,水灰比过小时,水泥浆干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过低,会使施工困难,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增加水灰比会使流动性加大,如果水灰比过大,又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而产生流浆、离析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所以水灰比不能过大和过小。

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合理地选用。

无论是水泥浆的多少,还是水泥浆的稀稠,实际上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用水量的多少。

因为提高水灰比或增加水泥浆用量最终都表现为混凝土用水量的增加。

一般是根据选定的坍落度,参考表1-1选用1m3混凝土的用水量.表1-15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kg/m3)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10 20 40 15 20 4010-30 190 170 150 200 185 16530-50 200 180 160 210 195 17550-70 210 190 170 220 205 18570-90 215 195 175 230 215 1953)砂率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空隙率和骨料的表现积显著改变,因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产生显著影响。

砂率过大,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都会增大,在水泥浆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相对减小,减弱了水泥、浆的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小。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检测及影响因素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检测及影响因素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检测及影响因素一、和易性的概念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各种施工工序(拌和、运输、浇筑、振捣等)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性能,也叫混凝土工作性。

它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含义。

1.流动性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稀稠:若混凝土拌和物太干稠,流动性差,难以振捣密实,易造成内部或表面孔洞等缺陷;若拌和物过稀,流动性好,但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水泥浆上浮、石子颗粒下沉),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黏聚性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各颗粒间具有一定的黏聚力,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抵抗分层离析,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黏聚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

若混凝土拌和物黏聚性不好,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浆容易分离,造成混凝土不均匀,振捣后会出现蜂窝、空洞等现象。

3.保水性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保持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严重泌水的性能。

保水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稳定性。

保水性差的混凝土内部容易形成透水通道,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以上三个方面性能的综合体现,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

提高水灰比,可使流动性增大,但黏聚性和保水性往往变差;要保证拌和物具有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则流动性会受到影响。

不同的工程对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要求也不同,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和易性三个方面既要有所侧重,又要互相照顾。

二、和易性的测定由于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目前还很难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全面衡量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通常以坍落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来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先测定其流动性,再以直观经验观察其黏聚性和保水性。

1.坍落度试验在平整、润湿且不吸水的操作面上放置坍落筒,如图5.2所示,将混凝土拌和物分三次(每次装料1/3筒高)装入坍落度筒内,每次装料后,用插捣棒从周围向中间插捣25次,以使拌和物密实。

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包括哪些内容(二)

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包括哪些内容(二)

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包括哪些内容(二)引言概述: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成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正文:一、材料选择混凝土的和易性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因此在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水泥品种:选择适合的水泥品种,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以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要求。

2. 粒料:选用合适的粒料,包括骨料和细集料,以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3. 外加剂:添加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增粘剂等,以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和易性在配合比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点:1. 水灰比:合理控制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同时满足强度要求。

2. 粉砂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粉砂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3. 骨料配合比:选择适当的骨料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三、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下是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1. 搅拌时间:充分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2. 浇筑方式:选择适当的浇筑方式,如使用喷射、泵送等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3. 振捣方法:采用合适的振捣方法,使混凝土充分密实,提高其流动性和可塑性。

四、养护管理混凝土的和易性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得到适当的管理,以下是几个养护管理的关键点:1. 温度控制:控制混凝土在养护期间的温度,以保证其养护质量和成型性能。

2. 湿度管理:保持混凝土的适度湿润,防止其在养护期内失去流动性。

3.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具体要求,合理安排养护时间,保证其充分发展和固化。

总结: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对工作性能和成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1 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一、和易性的概念............................................................ 1二、影响商品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 25.其他影响因素.............................................................. 4三、和易性的测定方法........................................................ 41.坍落度试验............................................................ 42.维勃稠度试验.......................................................... 53.增实因数法............................................................ 6四、结束语.................................................................. 6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在各类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成为关键控制程序。

适宜的和易性、稳定而匀质的商品混凝土、正确的施工和充分的养护,是保证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

因此,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控制是整个商品混凝土施工工序控制中重要的一环,它对于提高硬化后商品混凝土的强度与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和易性的概念和易性:是指商品混凝土拌合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适于运输、浇筑、捣实成型等施工作业,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商品混凝土的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它至少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项独立的性能。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力作用下能产生的流动并均匀密实地添满模板
的性能。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泌水现象。

可见,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有各自的内涵,因此,影响它们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下面就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原因谈谈个人的理解。

1、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泥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之
比。

在单位混凝土拌合物中,集浆比确定后,即水泥浆的用量为一固定数值时,水灰比决定水泥浆的稠度。

水灰比较小,则水泥浆较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亦较小,当水灰比小于某一极限值时,在一定施工方法下就不能保证密实成型;
反之,水灰比较大,水泥浆较稀,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虽然较大,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却随之变差。

当水灰比大于某一极限值时,将产生严重的离析、泌水现象。

因此,为了使混凝土拌合物能够密实成型,所采用的水灰比值不能过小,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所采用的水灰比值又不能过大。

由于水灰比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为增加拌合物的流动性
而增加用水量时,必需保证水灰比不变,同时增加水泥用量,否则将显著降低混凝土的质量,决不能以单纯改变用水量的办法来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2、砂率: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
率。

砂率表征混凝土拌合。

由于砂率变化,可导致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的变化。

当砂率过大时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增大,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就显得干稠,流动性小;当砂率过小时,虽然集料的总表面积减小,但由于砂浆量不足,不能在粗集料的周围形成足够的砂浆层起润滑作用,因而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降低。

更严重的是影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与保水性,使拌合物显得粗涩、粗集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出现溃散等不良现象。

因此,在不同的砂率中应有一个合理砂率值。

混凝土拌合物的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

3、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是指在单位体积水泥混
凝土中,所加入水的质量,它是影响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最主要的因素。

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主要是依靠集料及水泥颗粒表面吸附一层水膜,从而使颗粒间比较润滑。

而粘聚性也主要是依靠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如用水量过少,则水膜较薄,润滑效果较差;而用水量过多,毛细孔被水分填满,表面张
力的作用减小,混凝土的粘聚性变差,易泌水。

因此用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

当粗集料和细集料的种类和比例确定后,在一定的水灰比范围内
(W/C=0.4~0.8),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用水量,而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这一规律称为固定加水量定则。

4、集浆比集浆比就是单位混凝土拌合物中,集料绝对体积与水泥浆绝对体积之比,有时也用其倒数,称为浆集比。

水泥浆在混凝土拌合物中,除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还包裹集料的表面,以减少集料颗粒间的摩阻力,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在单位体积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水灰比保持不变,则水泥浆的数量越多,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大。

但若水泥浆数量过多,则集料的含量相对减少,达一定限度时,就会出现流浆现象,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同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水泥浆数量增加,就要增加水泥用量,提高了混凝土的单价。

相反,若水泥浆数量过少,不足以填满集料的空隙和包裹集料表面,则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变差,甚至产生崩坍现象。

因此,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数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同时要考虑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尽量采用较大的集浆比。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原因还有其它一些,象水泥的特性、集浆比例、外加剂及环境影响等,所以我们在
平时的工作中对混凝土的质量研究应多方面了解,多角度分析,不放过每个细节,务求从根源上了解清楚,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