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
浅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

赵 春艳
( 北京美盛沃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2 ) 0 0 7
董亚钊 ( 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 天津 305 ) 047
浅 谈 混 凝 土 结 构 耐 久 性 的影 响 因素
因素 和 外 部环 境 因素 两 方面 。 内部 因素 主 要 为混 凝 土 的 碳 化 、
钢 筋 的 锈 蚀 等 。 外部 环 境 因素 主 要 为 气候 、 湿 、 温 、 离 子 潮 高 氯 腐 蚀 、 学 介 质 ( 、 、 水 碱 类 等 ) 蚀 , 有 冻 融 、 损破 坏 化 酸 盐 海 腐 还 磨
寿 命 。 内 的 普 遍 现 象 是 : 计 时 过 分 注 重 工 程 结 构 造 价 , 求 国 设 追 节 省 钢 筋 、 泥 的用 量 , 得 大量 结 构 构 件 保 护 层尺 寸偏 小 , 水 使 混
之 一。 期 混 凝 土 孔 隙 中碱 度 很 高 , H 值 在 1 5左 右 。 这 样 早 p 2. 在
孔 隙和 部 分 孔 隙 被碳 化 的产 物 堵 塞 , 混凝 土 的 密度 和 强 度 有 使
所 提 高 , 定 程 度 上 阻 碍 了 CO 向 混 凝 土 内 部 的 扩 散 , ~ 方 一 另 面 , 凝 土 p 值 降 低 使 钢 筋脱 钝 。 混 H
桥梁 、 公路 等修 复 费 用 达 15 0亿 美 元 。 统 计 , 国每 年 由于 5 据 我
【 关冀词】 土木建设工程设计 混凝土 耐久性 碳化锈蚀
2 0世 纪 7 0年 代 国 外 的 研 究 人 员 发 现 , 期 修 建 的 一 些 混 早 凝 土 结 构 设 施 , 别 是 在 恶 劣 环 境 条 件 下 使 用 的 混 凝 土 结 构 出 特 现 了严 重 的漏 筋 、 缝 、 坏 等现 象 。美 国标 准 局 1 9 裂 损 9 8年 调 查 显 示 , 国 全 年 各 种 腐 蚀 损 失 约 为 25 0 亿 美 元 , 中 混 凝 土 美 0 其 并 溶 解 于 孔 隙 内 的液 体 , 碱 性 物质 生 成 碳 酸 钙 盐 , H值 下降 与 p 至 8~9, 原 反 应 物 的 i 积 膨 胀 约 1 % , 此 , 凝 土 的 胶 凝 比 S 5 因 混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外部环境因素(如气候、化学物质、物理荷载等)的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能、使用功能和寿命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不仅与材料的性能、施工质量和设计合理性密切相关,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外部环境因素、材料性能、施工质量和设计因素四个方面介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1.气候因素:气温、相对湿度、降水、冻融作用和大气污染等气候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高温、低温、干燥或潮湿的气候环境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寿命。
2.化学物质:酸雨、深海水、腐蚀性土壤和化学工业废水等化学物质能够侵蚀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破坏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下降。
3.物理荷载:来自交通载荷、风荷载、地震力和巨浪力等物理荷载对混凝土结构施加的力量,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应变和变形,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二、材料性能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水灰比、骨料配合比和掺合料使用比例等配合比的设计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2.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中的水泥种类、骨料种类和掺合料的选择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优质的水泥和骨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产生更高的强度和抗渗性。
3.耐久性掺合料的使用:掺入满足要求的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耐久性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这些掺合料能够填充混凝土的毛细孔隙、提高抗渗性和耐化学侵蚀性。
三、施工质量1.拌合过程:混凝土的拌合过程决定了混凝土的均匀性、流动性和密实性等质量指标。
合理的调配和搅拌可以获得优质的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2.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是关键的一步,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影响巨大。
充足的水养护和湿润环境将有助于混凝土的架设和强度发展。
四、设计因素1.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环境和耐久性要求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尺寸和构造形式等。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使用环境条件下的长期保持稳定的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渗透性、抗化学侵蚀性、抗冻融性、抗炭化性等。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材料的性质: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砂浆含量、掺合料等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渗透性增加;掺入过多的矿物掺合料或外加剂可能会改变混凝土的性质,影响耐久性。
2. 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合理布置,并考虑到荷载、变形、温度等因素,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施工工艺应控制好混凝土浇筑、养护的过程,以确保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
3. 外界环境条件:外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酸雨等也会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影响。
高温环境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而湿度较大的环境可能会加速混凝土的腐蚀和破坏。
4. 使用和维护管理:使用阶段的不合理使用或不良维护管理也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不合理的荷载施加、缺乏有效的防水措施、不及时的维修等可能导致混凝土的损坏或劣化。
1.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的选择: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用合适的水灰比、砂浆含量和掺合料,选择适合的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3. 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质量,防止施工质量问题导致混凝土的损坏。
4. 做好防护和维护工作:在混凝土结构使用阶段,要做好防水、防腐、防冻、防霉等工作。
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状况,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防止混凝土的进一步破坏。
5. 合理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在使用混凝土结构时,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要求合理使用,避免超载和过度振动等不合理操作。
做好结构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修复,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在材料、结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加以合理控制和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一、混凝土的定义及其特点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等混合而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
二、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其影响因素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所能承受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等,以及混凝土自身材料的老化、损伤等因素。
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用量。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水灰比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易开裂、易脱落,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水灰比过低会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差,易产生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 混凝土的材料混凝土的材料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的质量不同,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比如,水泥的含量和质量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砂石的粒度和含量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水的质量和用量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的材料选择和配比中,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在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养护应包括水养护、覆盖养护和加热养护等。
水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加水,以减缓混凝土的干燥速度,保持混凝土湿润。
覆盖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防水材料,以减缓混凝土的干燥速度,保持混凝土湿润。
加热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加热,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因此,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应根据环境条件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合理的养护,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和其他工程领域的材料。
在这些应用中,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包括其原因、评估方法以及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原因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耐久性问题,主要原因如下:1. 化学侵蚀:混凝土结构常常暴露在恶劣的化学环境下,如酸雨、海水等。
这些化学物质会侵蚀混凝土表面,导致其性能下降。
2. 冻融循环:在低温环境下,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当温度下降时,水分会结晶膨胀,造成混凝土的龟裂和损坏。
3. 碳化: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混凝土内部腐蚀。
4. 碱-骨料反应:由于某些骨料中含有反应性矿物,当其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反应时,会导致混凝土内部膨胀,从而引发开裂和损坏。
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方法为了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工程师常常采用以下方法:1. 现场检测: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现场测量和观察,来判断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破坏和腐蚀迹象。
2. 现场取样:工程师可能会在混凝土结构上进行取样,并送至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健康状况。
3. 非损伤性测试:采用超声波、雷达等技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非损伤性测试,以检测混凝土内部的损伤情况。
4. 数学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从而预测其耐久性和寿命。
三、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添加防护涂层:在混凝土表面施工防护涂层,可以有效地抵抗化学侵蚀和渗水,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2. 使用防水剂:在混凝土中添加防水剂,可以阻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从而减少冻融循环和碳化等问题的发生。
3. 选择抗裂措施: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纤维增强材料等抗裂措施,可以减少龟裂和损坏的风险。
4.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和骨料含量等配合比参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害,保持其结构安全、使用寿命长的能力。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因素: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对其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土壤环境中的水质等。
气候条件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干湿循环,加剧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现象,加速混凝土龟裂和剥落;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如酸雨、氯化物等会侵蚀混凝土表面,造成混凝土的腐蚀;土壤环境中的水质会引起钢筋锈蚀、碱骨料反应等问题。
2. 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工艺控制直接关系着其耐久性。
在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和搅拌过程中是否合理,浇筑和养护过程中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抗渗性和强度等性能指标。
3.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其性能和耐久性。
配合比中水灰比的控制、骨料的搭配和含量、掺合料的类型和掺量等都是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4. 材料选择:混凝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例如水泥的品种、含量和活性、骨料的粒度分布和性质等。
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1. 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水灰比,使用低碱度水泥和减少反应性骨料的使用等,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 做好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
加强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水化反应的充分进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 对于暴露在恶劣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如表面涂覆防水层、防腐蚀涂层等,以保护混凝土结构不受环境侵蚀。
4. 定期进行养护和维修,对于已经出现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及时采取修补措施,修复损坏的混凝土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合理设计、控制施工质量和加强防护措施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确保其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分析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分析一、引言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代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耐用性等优点。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出现一些耐久性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因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原因1. 混凝土材料本身的问题混凝土材料的品质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混凝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配合比不合理、材料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导致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龟裂、表面起砂等问题,从而影响其耐久性。
2. 环境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是影响其耐久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气候变化、酸雨、海水侵蚀等环境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害,导致其出现龟裂、腐蚀等问题,从而影响其耐久性。
3.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造成影响。
例如,施工时可能存在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拆模过早等问题,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龟裂、脱落等问题,从而影响其耐久性。
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表现1. 龟裂混凝土结构出现龟裂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降低,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据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出现龟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2. 腐蚀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酸雨、海水侵蚀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腐蚀的问题,这种问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降低,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3. 表面起砂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起砂的问题,通常是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品质不合格或者施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导致的。
这种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变得粗糙,影响其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解决方法1.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择质量好、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1. 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质量: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水胶比、水泥种类和掺合料的选用等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合理的材料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使用环境的特点,考虑到荷载、温度变化、湿度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少应力集中和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3. 施工质量: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浇筑要保证均匀密实,避免空隙和分离。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结冰、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过早脱模等情况的发生。
4. 环境因素: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对其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如气候条件、化学腐蚀、气体和液体的侵蚀、地下水表面水的渗透等等。
对于不同环境,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防水、防腐、防霉等等。
5. 日常养护: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养护,保持其表面的完整性和防水性。
养护措施可以包括喷涂防水涂料、定期检查和维修等。
1. 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骨料种类和掺合料,合理配合,控制水胶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 加强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结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合理设置伸缩缝和抗裂构造,预留防水层和耐久防护层。
3. 强化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保证浇筑质量。
同时采取措施防止温度抬升过快、防止裂缝的形成。
4. 做好耐久性防护: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水、防腐、防霉等措施。
采用外加剂或覆盖涂料增加混凝土的防水性和耐久性。
5. 定期养护和维修: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修复混凝土表面的损坏,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的有效控制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主要因素及防护措施随着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混凝土的耐久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优劣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以其整体性好、耐久性好、可塑性强、维修费用少等优点广泛使用于整个20世纪,发现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则是在60至70年代。
一些发达国家的混凝土桥使用了三四十年后,纷纷进入老化期。
人们始料不及的是混凝土材料在不利的环境、运用条件下,出现了一系列影响结构耐久性的物理、化学现象,如结构混凝土的碳化、保护层剥落、裂缝的发展、钢筋锈蚀、渗透冻融破坏、混凝土集料的化学腐蚀等等。
我国七十年代后期建造的混凝土桥梁亦发现有严重的开裂现象。
因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已成为结构工程师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概括起来是指混凝土抵抗周围不利因素长期作用的性能。
结构耐久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混凝土损伤;钢筋的锈蚀、脆化、疲劳、应力腐蚀;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锚固作用的消弱等三个方面。
从短期效果而言,这些问题影响结构的外观和使用功能;从长远看,则为降低结构安全度,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下面从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和提高耐久性的技术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有这么几点:
(1)抗冻失效。
原因:混凝土的抗冻性等级过低。
寒冷地区,有较长的冰冻期,渗入到混凝土中的水结冰又融化,如此反复,使混凝土的裂缝不断扩大,导致结构慢性破坏作用。
冻融的结果,加剧了碱-骨料反应、盐腐蚀的破坏作用。
碱-骨料反应、盐腐蚀、冻融作用是混凝土结构的三大主要破坏因素,都因水进入混凝土内部引起。
混凝土结构是多孔的,在塑性期或硬化初期会因水分蒸发造成早期开裂。
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早期产生的裂缝会随着反复荷载的冲击逐渐扩展。
如果没有完善的防水系统,带有腐蚀性物质的水就会从孔隙渗入到混凝土中和从裂缝中流入到混凝土中。
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损害,它导致混凝土性质改变。
处理方法:1,调整配合比方法。
主要适用于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
具体做法:①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
试验结果表明,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
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高,一般3d抗压
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水泥7d的强度,效果较明显。
②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临界强度的时间。
③掺用引气剂。
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④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
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掺用水泥用量的2%)和MS-F复合早强试水剂(掺水泥用量的5%)。
⑤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
,2,蓄热法,。
主要用于气温-10 ℃左右,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
做法是:对原材料(水、砂、石)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证在温度降到0 ℃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
,3,外部加热法。
主要用于气温-10 ℃以上,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
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或直接对混凝土加热,使混凝土处于正温条件下能正常硬化。
4,掺抗冻外加剂。
(2)碱—骨料反应。
原因:碱骨料反应也叫碱硅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内部自膨胀应力而开裂的现象.碱骨料反应给混凝土工程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因碱骨料反应时间较为缓慢,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才能被发现。
处理方法:1、控制水泥含碱量。
2、控制混凝土中含碱量由于混凝土中碱的来源不仅是从水泥,而且从混合材、外加剂、水,甚至有时从骨料(例如海砂)中来,因此控制混凝土各种原材料总碱量比单纯控制水泥含碱量更重要。
3、掺混合材掺某些活性混合材可缓解、抑制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4、隔绝水和湿空气的来源如果在担心混凝土工程发生碱骨料反应的部位能有效地隔绝水和空气的来源,也可以取得缓和碱骨料反应对工程损害的效果。
(3)钢筋锈蚀造成结构破坏。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世界上应用最普遍、范围最广的结构形式,钢筋锈蚀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早破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大灾害,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在第二届国际混凝土耐久性会议上,Mehta教授指出:“当今世界混凝土
破坏原因,按递减顺序是:钢筋腐蚀、冻害、物理化学作用。
”他明确地将“钢筋腐蚀” 排在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因素的首位。
而来自海洋环境的氯盐和用于化冰雪的除冰盐,又是造成钢筋腐蚀的主要原因。
加拿大早期大量使用除冰盐,使钢筋混凝土桥梁等破坏严重。
欧洲、澳大利亚、海湾国家等,都有以氯盐为主的钢筋腐蚀破坏问题,其中英国修复费为每年50亿英镑。
韩国曾发生一系列建筑破坏、倒塌事件,其中很多也与“盐害”有关。
在我国已经发现许多海港码头的混凝土梁、板使用不到6 年已普遍出现顺筋锈胀开裂、剥落。
北京、天津的许多立交桥,因为冷天撒盐化冰雪也日益暴露出严重的钢筋腐蚀问题,不得不斥巨资修复。
我国台湾重修澎湖大桥和不断发生的“海砂屋”事件,也是氯盐腐蚀钢筋所造成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日益突出,
原因:当保护层混凝土碳化或混凝土不密实、保护层厚度不足时,钢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锈蚀,削减钢筋的断面,同时铁锈膨胀可引起混凝土开裂,破坏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削弱混凝土与钢筋的共同工作,降低结构的耐久性
处理方法:保证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筑要密实,及时维修损坏的和有裂缝的混凝土。
在生产工艺方面,要减少蒸汽、有害气体在结构四周的溢散,对有侵蚀性气体、粉尘作用的厂房,应加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
参考文献:
[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4]《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预防》土木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