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勇敢的鄂伦春》教案新部编本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勇敢的鄂伦春》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勇敢的鄂伦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生字词。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在解答学生疑问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提高课堂管理水平,确保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弥补自身的不足。
4. 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堂上主动探索和提问。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导入新课时,我运用了故事、案例和视频等方式,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知识点时,我详细地解释了课文内容,并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组织课堂活动方面,我设计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勇敢的鄂伦春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勇敢的鄂伦春》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勇敢的鄂伦春》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下《勇敢的鄂伦春》版教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师: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其中又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生:答,(56个)老师(给予肯定)。
师:你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呢?生:答。
(蒙古族、瑶族、苗族、傣族、朝鲜族、藏族、、、、、、)老师也了解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展示,看完后问学生知道了什么?师总结:每个民族的服饰都可能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一样。
2、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少数民族——鄂伦春族。
老师带领大家走进鄂伦春,了解与鄂伦春相关的知识。
播放大兴安岭图片教师:看到了什么?生:大森林、白雾。
师:我们看到的这些图片,就是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鄂伦春人就生活在高高的兴安岭、美丽的大森林里,他们骑马狩猎、保护着大森林。
课件展示。
读课题《勇敢的鄂伦春》解释:“鄂伦春”一语是其民族的自称,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山岭上的人们;第二是驯鹿的人们。
我们已经知道了鄂伦春的这么多知识,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想不想听?生听范唱。
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1.播放范唱录音,你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2. 请同学们打开书p44、45,观察鄂伦春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
问:看没看到书上有一个背枪、骑马的鄂伦春小朋友?他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这说明他居住的兴安岭地区天气怎么样?(寒冷)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像歌中唱的那样:一匹马,一杆猎枪,勇敢的鄂伦春肩负着狩猎、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划节拍有节奏地读,声音位置要高。
(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马蹄声5.跟范唱录音轻声用La练唱6.老师教唱歌谱2遍7.教师教歌曲,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提问:同学们刚才有没听出老师唱第5句和第六句的时候,声音有怎样的变化啊展示课件P 弱 XX X f 强 XX X教师拍下节奏,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大小,强弱变化。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一、组织教学:生:老师好!师:西阿亚!西阿亚!书阿亚!听懂了吗?呵呵,老师说的是鄂伦春语,鄂伦春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名字,西阿亚!是你好的意思!你来试试?(两名学生试说)书阿亚(边说、边手势),是什么意思?猜猜……你们好!聪明。
二、学习“xi na ye”师:再学一个?鄂伦春小朋友高兴时,用“xi na ye”表达快乐的心情!大家现在开不开心?来,用“xi na ye”表达你的心情。
(分组学说,强调亲切的声音、表情;评价:从你的脸上我看到了你很快乐。
)三、声音训练:(力度变化)师:请大家分享老师快乐的心情。
5 5 5 5 ︱ 5 —︱Xi na Xi na ye师:孩子们,老师想邀请大家做我快乐的回声,准备好了吗?(531三个音,强调声音变化。
)5 5 5 5 ︱ 5 —︱Xi na Xi na ye评价:富有变化的声音真好听。
师:增加一下难度,你来接唱最长的那个音,做好准备了吗?(5 3 2 1四个音分别接唱)(师)5 5 5 5 ︱(生) 5 —︱四、新授歌曲:(一)聆听歌曲:1、第一遍聆听歌曲:师:送给大家一首少数民族歌曲,看谁能听出是哪个名族的?(播放音乐)师:哪个民族的?生:师:你怎么知道的?生:2、第二遍聆听歌曲:师范唱歌曲师:(评价:耳朵真灵。
)除了“xi na ye”其它的歌词你听懂了吗?没听懂,因为是用鄂伦春语演唱的。
虽然歌词没听懂,但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心情呢?请大家带上喜悦的心情,听老师用汉语为大家演唱一遍,在认真聆听歌词的同时,用你富有弹性的手势感受一下歌曲的速度。
师:这一次听懂了吧?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稍快还是稍慢?)生:师:歌曲中唱到的,鄂伦春族的人们住在哪儿呀?生: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大兴安岭美丽的风光。
(播放PPT)3、第三次聆听歌曲:(课件:大兴安岭美丽风光,背景音乐速度较慢版的《勇敢的鄂伦春》)(二)学唱歌曲:1、用“LU”慢速模唱。
师:美吗?让我们一起用美美的声音,随着音乐用“LU”来歌唱美丽的大兴安岭。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课标解读】《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一年级的小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上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行为上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低年级的特点,音像结合,视听结合,创设学习意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玩中学、在玩中乐、在玩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教材分析】《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民族的一首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和依春、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能歌善舞,“鄂伦春”一语是其民族的自称,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山岭上的人们;第二是驯鹿的人们。
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骠悍的气质,他们骄傲地向人民诉说不惧严寒、不怕困难,肩负着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结构工整。
旋律虽多为级进,却富有朝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民听到了奔跑着的马蹄声,全曲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一段体,每句又可分为两个乐节,和歌词的风格统一,使人们感到十分亲切。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节拍、旋律特点及歌曲的歌词和情绪特点,并能够用自豪的爽朗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对比演唱,认识力度记号f(强)p(弱),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带来的歌曲情绪的变化。
3、通过歌曲学习、舞蹈动律、打击乐伴奏、幻灯片展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生活习性、服装特点,拓展学生对于多民族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唱唱跳跳,表现力和想象力都很丰富,并且已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力度记号,但是感受力度变化和处理歌曲力度的能力还很弱。
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还不错,但是部分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稍有差异。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简单了解鄂伦春族的民俗,有浓厚的兴趣学唱歌曲。
3在歌曲中准确地加入鄂伦春语“xinaye”。
重点难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准确地加入鄂伦春语“xinaye”。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一)聆听音乐教师:这节音乐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一起来听一下!(播放鄂伦春语《勇敢的鄂伦春》)教师:听懂歌词里唱的是什么了吗?学生:没有。
教师:这是我们黑龙江省的一个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歌曲。
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同走进《勇敢的鄂伦春》师板书鄂伦春族是一个游牧的民族,世世代代以打猎、捕鱼为生,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帽子都是用动物的皮毛做的。
(出示帽子图)这是袍头皮帽,是用一种叫袍子的动物头做成的,是鄂伦春族特有的帽子。
他们住着拆盖较为容易的房子,现在他们搬进了大大的、暖和的木房子里,也不再一打猎为生,变成了护林使者,保护森林,保护着野生动物。
他们还有自己民族的语言。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二)学说鄂伦春语“xinaye”教师:你们想学一句鄂伦春语吗?学生:想。
教师:听好了,很简单!“xinaye”!教师:一起来试一下!学生:xinaye!教师:“xinaye”表达了鄂伦春小朋友高兴、快乐的心情!你能像鄂伦春小朋友一样用“xinaye”表达这种高兴的心情吗?学生:“xinaye!教师:能再高兴、热情些吗?学生:xinaye!(学生高兴、热烈地喊出)教师:把这种快乐的心情传递给你身边的小伙伴吧!(同桌之间相互用“xinaye”传递快乐的心情)教师:好,我们用这种方式和鄂伦春小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与鄂伦春小朋友图片亲切地打招呼)(三)随音乐加入鄂伦春语“xinaye”教师:鄂伦春族的歌曲真好听,同学们想不想学这首歌曲呢?我们来听一听汉语版的《勇敢的鄂伦春》。
生:听歌曲。
老师:与刚才的歌曲比较,汉语版的歌曲速度要:慢一些。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教案

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一首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伊春和内蒙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能歌善舞,“鄂伦春”一词的原意是“山岭上的人们”。
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的气质,他们骄傲地向人们述说不惧严寒、不怕困难,肩负着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虽多为阶进,却富有朝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们听到了奔跑着的马蹄声,全曲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一段体,每句又可分为两个乐节,和歌词的风格统一,使人们感到十分亲切。
二、学情分析:这首歌有四个乐句起承转合,曲调朗朗上口情绪欢快。
所以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很容易学唱的。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图、声的结合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接收、学会教学中所要学习的知识。
结合一年级小朋友爱动的习惯,在教学中让学生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设计简单的加入了二声部合唱。
三、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简单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重要性。
2、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简单了解二声部合唱,能顺利的加入二声部马蹄声。
四、学习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现的自豪骄傲的音乐情绪。
2、教学难点:能顺利的加入二声部马蹄声,用响板、双响桶等课堂打击乐器演奏时,乐器间能够相互合作。
五、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教学、舞蹈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玩中有学,学中有玩。
六、教学活动(一)、律动导入,引发兴趣。
1、跟音乐律动。
师:亲爱的同学们,呜呜呜,音乐小火车要出发啦,快跟随老师的音乐小火车律动起来吧!生:初听歌曲伴奏,跟随音乐律动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森林音乐会。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勇敢的鄂伦春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衣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
培育学生酷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惜丛林、爱惜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2.有情感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3.运用冲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学难点:1.歌曲中“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2.用冲击乐器敲打节拍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学预备:教师:节拍卡片、录音机、磁带、冲击乐器:铃鼓、碰钟、双响筒、串铃学生: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随音乐《欢乐的罗嗦》律动,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师:咱们在“五十六朵花”那个单元学习了少数民族的民歌、民乐,还记得刚学唱过的湖南土家族民歌叫什么吗?《乃哟乃》2.学生跟琴温习演唱《乃哟乃》,请在音高相同的地址“53 1”加入鼓掌。
3.咱们一路回味了南方土家族民歌《乃哟乃》以后,要带大伙儿学唱一首北方的少数民族歌曲,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板书)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1.播放范唱录音,你认真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2.请同窗们打开书,观看鄂伦春族小朋友的衣饰特点。
问:看没看到书上有一个背枪、骑马的鄂伦春小朋友?他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这说明他居住的兴安岭地域天气怎么样?(严寒)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酷寒、不怕困难,在茂盛的丛林里干什么呢?像歌中唱的那样:一匹马,一杆猎枪,勇敢的鄂伦春肩负着狩猎、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4.有节拍地朗诵歌词。
(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划节拍有节拍地读,声音位置要高。
(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注意反馈第四句节拍及歌词。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师:持续八分音符的节拍,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马蹄声。
(3)学生跟琴有节拍地朗诵歌词,注意每句结尾二分音符的时值。
唱歌 勇敢的鄂伦春-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勇敢的鄂伦春-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勇敢的鄂伦春》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能够有节奏、合拍地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表现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
1.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学生自信心和勇气。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录音机、教案、歌谱等。
2.材料:《勇敢的鄂伦春》的歌曲录音。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简单介绍鄂伦春族的风土人情,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
2.歌曲的欣赏
教师播放《勇敢的鄂伦春》的音乐录音。
学生认真聆听,体会曲调的感染力和歌词的含义。
3.歌曲的学习
学生现场跟唱,教师根据歌曲节奏引导学生唱出正确的曲调和感情。
要求学生有节奏、合拍地演唱,注重发音准确、声音洪亮,注意口型的形成。
4.学生表现
学生们跟着歌曲,表现出鄂伦春族勇敢、豁达、热情的民族特质,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赏与鼓励。
5.课堂互动
教师和学生进行问答互动,加深学生对鄂伦春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文化自觉性和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总结
通过此次音乐课程,学生们通过歌曲的学习和跟唱,了解了鄂伦春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同时也展现出了勇敢、自信、热情等良好的个性特征。
希望这样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兴趣和表现能力,更加自信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教材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族民歌。
鄂伦春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少数民族,原以打猎为生,性格剽悍。
歌曲由五声音阶、四个乐句组成。
歌曲前奏和尾声的渐强、渐弱的马蹄声加上充满豪情的歌词,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支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的骑马挎枪护山林的威武的鄂伦春猎人队伍的形象。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音乐,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目标:
1.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能够用肢体语言为歌曲伴奏。
3.能够背唱这首歌曲。
4.培养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背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准备:
音频、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
课前律动《快乐小舞曲》
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课前先跟着老师来活动活动吧!
二、感知节奏、激情导入:(5分)
1、出示双响筒,模仿马蹄声
评: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出来了很快乐的心情。
我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它是谁?
它的声音像什么?
2、倾听节奏,发挥想象
它的声音召唤来了一群小马,它们远道而来是为了带我们去它们的家乡去做客!
但他们需要几个小口令才能跑的更快!
来看第一个,跟老师一起来拍一怕,像是在干什么?慢慢的走第二个,在跟老师一起试试,像是在干什么?快跑
第三个呢?一起试试,像是?放满了速度。
3、模仿马蹄声,学节奏
那你能让自己的小马跑起来吗?
完整的模仿
X X | X X | X X | X X平地走
X XX | X XX | X XX | X XX上坡
XX X | XX X | XX X | XX X下坡
跟着老师来用拍手的方式来模仿
【目的】熟悉节奏,模仿马蹄声为歌曲伴奏。
4、聆听歌曲,为歌曲伴奏
聪明的作曲家根据马蹄声创作了一首乐曲,我们来听一听,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马儿奔跑的情景表现出来吗?
师引导,生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运用肢体语言,发散思维模仿马蹄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为导入课堂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三、欣赏歌曲,感知情绪
1、欣赏歌曲,思考问题
同学们表现的真棒,马儿终于跑回了自己的家乡!他们的小主人高兴的唱起了歌!听一听他们都唱了些什么?
2、介绍民族背景、引出课题
你听到了什么?
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
鄂伦春族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那里物资丰富,树木茂盛,所以引来了很多心怀邪念的人的窥探,而鄂伦春人肩负着保护山林的使命,时刻与坏人作斗争,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首《勇敢的鄂伦春》。
【板书】
【设计意图】鄂伦春的风土人情的介绍,感受这个民族的独特魅力,为熟悉歌词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步以谈话法,导入鄂伦春族,用观察法来感受鄂伦春族的风土人情。
二、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1、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先跟老师来读读歌词,用我们身上的小乐器让鄂伦春族的马儿们跑起来吧!
(师生齐读歌词并伴奏)
2、轻声唱歌曲,感知情绪
想不想加入到鄂伦春人民保卫山林的队伍中去?
轻声的跟着歌曲来唱一唱,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
3、用快乐的心情演唱
那你能不能用快乐的心情来唱一遍?
4、纠正问题、单独学唱
5、学唱最后一句
思考哪一句最能体会猎人们勇敢的品质?
跟琴学唱,注意找高音低音
6、完整学唱
跟琴完整来唱,身板坐直。
可以轻声来试一试。
纠正问题,反复巩固。
7、跟随歌曲对歌词找有困难的一句(最后一句)
8、师生配合
跟老师来配合完成,我唱一句,大家接下一句。
交换角色。
9、男生女生接唱
(男)女生果然很有气势,相信大兴安岭在这么多勇敢的小卫士的保护下,一定可以繁荣昌盛。
【设计意图】用问答法和听辨法来找出勇敢的那一句,来自然的解决重难点,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不足,自觉地评判自己的表现,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动情唱的目的。
五、巩固练习,背唱歌曲
1、加动作来演唱
请同学们为勇敢的鄂伦春人民设计几个舞蹈动作,用动作来背唱歌词,并且能够表现出他们勇敢高大的形象。
小组几个人开始讨论。
2、小组共同展示、点评。
【设计意图】用加动作的方式表现歌曲,牢记歌词,最终达到动情唱。
3、拓展延伸,德育渗透
1、欣赏鄂伦春语版,学会鄂伦春语
鄂伦春对我们大家的舞蹈赞不绝口,他们把歌曲进行了小小的改编,我们来听一听吧!
你听懂了吗?没有,他们在唱什么?
其实聪明的鄂伦春人把他们的鄂伦春语加入了这首歌曲当中,想学习一下鄂伦春语吗?
xi na ye /
表达了鄂伦春小朋友高兴快乐的心情,那你能不能像鄂伦春小朋友一样高兴的表达一下这种心情呢?想想还可以怎样表现快乐的心情?掐腰侧拍手
那你能把这种快乐的心情传递给身边的小伙伴吗?
老师再换一种方式,看你们能学会吗?(柔声说)
那我们就用这种声音加入到鄂伦春小朋友的歌声中去吧!
2、欣赏歌伴舞《勇敢的鄂伦春》,赞美自己的家乡威海
恩,同学们表现的真棒,鄂伦春人民非常勇敢,乐观积极,他们还非常擅长创编歌词,把这首歌曲又加入了对家乡的赞美,我们来欣赏一下,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黑龙江,滚滚的水……他们非常善于发现家乡的美,那谁来试着用一句话来赞美我们的家乡?
富饶美丽的威海卫我们爱你!加上旋律试一试(最后一句)
恩,轻声跟我来试一试,唱的真好!老师衷心的希望在咱们当中也诞生一位热爱家乡的作曲家,为我们美丽的家乡谱写出动听的歌曲!
【设计意图】学习鄂伦春语,用表达心情的方式,拉近师生距离,形成互动,达到课堂的小高潮。
欣赏完整的鄂伦春歌曲,感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进行德育渗透。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认识了一群可爱淳朴的人们,说说你学完之后有怎样的想法?热爱家乡……
恩,最后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勇敢的鄂伦春,送给更多勇敢善良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