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危急值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及处理流程“危急值”系指病理、医学影像、心功能等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与正常值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一、护士“危急值”报告程序处理流程护士接受危急值信息后立即向经管医生报告该“危急值”。

经管医生需立即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如找不到经治医生,需及时报告上一级医生、护士长或科主任,由他们负责采取相应措施。

二、医技“危急值”报告范围(一)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内容项目低于此值高于此值单位钾(K) 2.00 6.00mmol/L钠(Na)110160mmol/L氯(Cl)80120mmol/L钙(Ca) 1.00 3.50mmol/L尿素(Urea)--- 25.0mmol/L肌酐(Cr)--- 500umol/L淀粉酶(AMY)---- 600(血)3000(尿)U/L二氧化碳(CO2CP)1035mmol/L白细胞(WBC) 1.0×10935.0×109/L血小板(PLT)20×109600×109/L凝血酶原时间(PT)---- 30.0S血红蛋白(Hb)30200g/L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90.0s纤维蛋白原(Fbg)0.58.0g/LPH7.007.70----血糖(Glu)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2.50----30.001000mmol/LU/L降钙素原(PCT)---- 10ng/mL肌钙蛋白(TROPI)无菌部位培养肌酸另算激酶同工酶(CKM-MB)------------1.5+10ng/mL----ng/mL(二)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内容1.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脑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脑疝、脑积水形成;CT扫描发现大范围脑梗塞、颅内出血等。

危急值的定义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的定义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的定义及处理流程危急值是指患者在临床检查或实验室检验结果中出现临床意义重大的异常,并且需要立即介入或治疗的情况。

在医学界,危急值被视为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处理危急值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检出危急值:医疗机构需要设定危急值的阈值,并建立相应的检出机制。

无论是临床检查还是实验室检验,一旦发现结果超出危急值范围,应立即触发相应的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和报告危急值,以确保及时处理。

2. 验证危急值:一旦收到危急值的报告,医护人员需要进行验证确认。

这包括核对患者信息、检查时间、结果数值等。

如果有任何不一致或怀疑,应寻求其他的专业人员进行确认。

3. 确认患者状态:医护人员需要咨询患者或患者家属,了解他们的临床症状和就诊情况。

有时候,危急值可能是由于患者身体状况或样本收集错误引起的。

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判断和决策。

4. 通知相关人员:一旦确认危急值是真实存在且需要立即处理的,医护人员需要迅速通知相关的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这有助于协调团队资源,确保迅速响应和处理。

5. 制定应对方案: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这可能包括采取紧急治疗、进行手术、调整用药方案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患者的病情稳定与否、代谢能力、合并症和其他特殊因素等,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有效。

6. 监测并记录:在处理危急值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紧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这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重复检查危急值等。

所有的处理过程需要详细记录,以便后续追踪和复查。

7. 沟通和解释:处理危急值通常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紧急沟通。

医生需要解释危急值的含义、处理过程以及预后情况。

及时沟通有助于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恐慌和不安,增加互信和理解。

8. 回顾和改进:一旦处理完危急值,医疗机构应该对整个处理流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这包括分析处理时的操作流程、沟通情况、结果评价以及面临的困难等。

通过反馈和改进,可以提高危急值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手术室危急值处理流程

手术室危急值处理流程

手术室危急值处理流程手术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治疗区域之一,处理危急值是手术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危急值是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生命威胁性问题或者严重后果的预警信号,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或者死亡。

因此,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流程来处理危急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 接收危急值通知当手术室接收到患者出现危急值的通知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响应,并在第一时间核实患者的身份和病情情况。

同时,应将危急值通知信息确认后向相关部门通报,确保手术室内其他医护人员也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状况。

2. 快速响应医护人员在接收到危急值通知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前往患者所在的手术间,采取迅速有效的救治措施。

在处理危急值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方案,避免人为因素对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

3. 实施救治一旦患者出现危急值,医护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制定相应的救治方案。

在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手段,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恢复。

4. 通报相关部门在处理完危急值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和处理情况通报给相关部门,例如病房、ICU等。

同时,还需要将患者的病历和相关资料整理好,以便后续医疗工作的进行。

5. 进行总结和反思处理完危急值后,手术室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本次事件的原因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总的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和不断提高自身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处理,才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危急值(Critical value)是指对患者治疗或预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实验结果,需要迅速通知医师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况。

因此,危急值的管理和处理流程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下是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的一般顺序:1.确定危急值的定义和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危急值定义和标准,根据不同的实验室指标和患者群体,制定相应的危急值范围,确保危急值的准确判定和通知。

2.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当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实验室人员负责实施相应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若项检验结果为危急值,实验室人员应立即注意并及时处理。

3.危急值识别和报告:实验室人员根据危急值的定义和标准,判断出危急值的结果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危急值信息及时通报给医疗技术人员。

6.危急值确认:医务人员接到危急值通知后,应立即与患者核实,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如确实属于危急值,医务人员应与实验室人员核对并记录,确保准确无误。

7.采取紧急措施:医务人员根据危急值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包括立即通知患者及其家属、调整治疗方案、紧急手术等。

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并确保采取的措施及时有效。

8.记录和追踪:对危急值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通知时间、接受时间、采取措施以及患者的反应等。

此外,还应将危急值结果和相关处理措施进行追踪和回顾,以便评估和改进危急值管理流程。

9.宣教和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危急值管理的宣教和培训,包括实验室人员的技能培训、医务人员的危急值处理培训等,使相关人员能够熟悉危急值的标准和处理流程。

10.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危急值管理流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危急值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危急值是指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者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结果。

危急值的处理流程及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将介绍危急值处理的一般流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

一、危急值处理流程:1.危急值发现:医学检验过程中,当结果出现异常情况或者紧急情况时,需要尽快发现这些危急值。

一般来说,会有专门负责结果解读和报告的医生、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临床医生共同参与危急值的监测和识别。

2.确认危急值:医生或实验室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异常结果进行核实,确保其属于危急值。

4.即时采取措施:接到危急值通知的临床医生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或紧急干预。

同时,还需要将处理情况记录在病历中,便于后续的追踪和分析。

5.追踪和分析:医疗机构需要追踪危急值的后续处理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此外,还需要分析危急值的发生原因,以及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

通过对危急值的分析,医疗机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危急值处理制度:1.危急值报告制度:医疗机构需要明确规定危急值的定义和影响范围,并建立相应的危急值报告准则和流程。

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危急值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减少患者因此造成的损失。

2.危急值通知责任制:医疗机构应该明确相关人员在危急值通知过程中的责任。

通知责任制可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按时、快速地通知到临床医生,并使相关人员明确自己在危急值通知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3.危急值记录与追踪制度: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危急值记录与追踪制度。

即使经过及时处理,医疗机构也需要追踪危急值的后续情况,确保患者获得持续的医疗关怀。

4.危急值讨论与分析制度: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定期的危急值讨论与分析制度,对危急值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样可以不断优化危急值处理的流程,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

总结起来,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对医疗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常见危急值及处理流程

常见危急值及处理流程

常见危急值及处理流程危急值(Critical Value)是指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异常结果。

常见的危急值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学、生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病理学等多个领域。

在医疗保健中,快速准确地处理危急值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危急值以及处理流程:1.血液学危急值:-血红蛋白(Hb)低于70g/L;-血小板(PLT)低于20×10^9/L;-白细胞计数(WBC)低于2×10^9/L或高于30×10^9/L。

处理流程:-确认危急值是否属实,排除实验室错误;-立即通知主治医生或责任医生,并核实患者病情和病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输血、药物治疗或采集进一步的检验样本。

2.生化学危急值:- 血钾(K)浓度低于2.5 mmol/L或高于6.5 mmol/L;- 血钠(Na)浓度低于120 mmol/L或高于160 mmol/L;- 血钙(Ca)浓度低于1.8 mmol/L或高于3.0 mmol/L。

处理流程:-确认危急值是否属实,排除实验室错误;-立即通知主治医生或责任医生,并核实患者病情和病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电解质、调节酸碱平衡或药物治疗。

3.免疫学危急值:- C反应蛋白(CRP)浓度超过100 mg/L;-血液培养结果存在严重致病菌。

处理流程:-确认危急值是否属实,排除实验室错误;-立即通知主治医生或责任医生,并核实患者病情和病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整抗生素种类或剂量、新增或调整免疫抑制剂。

4.微生物学危急值:-缺乏响应的细菌或真菌培养;-患者在免疫抑制状态下发生感染。

处理流程:-确认危急值是否属实,排除实验室错误;-立即通知主治医生或责任医生,并核实患者病情和病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整抗生素种类或剂量、加强预防性抗菌治疗。

5.病理学危急值:-快速冰冻病理活检结果提示恶性肿瘤;-快速冰冻病理活检结果无法确定肿瘤类型。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什么是危急值?危急值是指某些检验或检查结果异常,可能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情况。

因此,危急值的上报和处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危急值的种类危急值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检测结果:1.血气分析:如动脉血氧饱和度、pH、二氧化碳分压等。

2.重要生化指标:如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肝功能指标、心肌酶学指标等。

3.血常规: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

4.心电图:如窦性心动过慢、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

5.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腹部CT、X线等。

危急值的报告流程当相关检验或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医学检验人员或医生需要立即上报危急值,以便医院内部协调工作、及时采取措施。

一般情况下,危急值的报告流程如下:1.检验/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医学检验人员或医生要立即通知负责患者的责任医生或主治医生。

2.责任医生或主治医生需对危急值进行确认,并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3.负责患者的责任医生或主治医生需及时上报危急值给医疗协调中心。

4.医疗协调中心收到危急值后,及时通知执行科室,确保必要的治疗措施得到及时采取。

5.患者治疗结束后,执行科室需将治疗情况反馈给医疗协调中心,以便医疗协调中心进行统计、分析和。

危急值的处理流程一旦危急值被确认,医护人员需要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根据危急值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处理流程可以不同,但一般流程如下:1.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并采取紧急措施,如氧疗、心肺复苏等。

2.根据患者病情和危急值报告,采取相应的药物或治疗措施,如输液、手术、放射治疗等。

3.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及时上报处理情况。

危急值的报告和处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

医学检验人员和医生应该认真对待危急值的上报、确认和处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主讲人:杨玉丽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定义: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
或某类检验、检查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检查 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 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 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 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
危急值处理程序 7、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如危及生命时 由各检查部门直接电话通知相关科室首诊 医师,有首诊医师负责落实进一步处理。
报告流程
医技部门系统提示危急值
医技人员确认无误后立即电话通 知临床科室
医护人员确认患者信息无误后记录 并立即通知主管/值班医师
记录 正常
有疑问
复查
医师立即处理患者,并记录,追踪
危急值处理程序 4、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接到危急值时,如 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 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应重新 检查或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 果与临床相符,立即采取处理措处理程序
5、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需及时将处理措施 记录于病程中。 6、危急值检查结果仍应按正常途径发放至 临床科室。
仍为危险值
救机会。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报告目的:临床能够及时、正确获得危急 生命的检查(验)、影像等结果,赢得救 治时间,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 处理。
危急值处理程序 1 、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 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确, 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检验 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 输是否有误。
危急值处理程序 2、医技人员确认检查过程无异常时,立即 电话通知临床“危急值”结果,并在《危 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 报告登记,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日期、科室、 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复 查结果、电话接听人的姓名和联系时间、 报告人的姓名、备注等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