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 主题? 3、怎样认识世界经济形势对世界战略格 局的影响? 4、当前世界安全形势有哪些特点? 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及精 髓是什么?
2006年度前10名 1.美国,5287亿 2.英国,592亿 3.法国,531亿 4.中国,495亿 5.日本,437亿 6.德国,370亿 7.俄罗斯,347亿 8.意大利,299亿 9.沙特,290亿 10.印度,239亿
2009年度前10名 1、美国 6610亿
2、中国 702亿(1000) 3、法国 657亿 4、英国 653亿 5、俄罗斯 586亿 6、德国 469亿 7、日本 464亿 8、意大利,407亿 9、萨特:382亿 10、印度 300亿
——乔治·W·布什
美国的军费开支(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一小半)
2000财年 2888亿美元 2001财年 3100亿美元 2002财年 3432亿美元(增加332亿) 2003财年 4144亿美元(增加529亿) 2004财年 4553亿美元 2005财年 5050亿美元 2006财年 5287亿美元 2007财年 5468亿美元
椐统计,目前发达国家占世界总人口不足 20%,却掌 握世界总产值的80%、出口市场的82% 、世界储蓄总量 的80%。世界上最富有的20%人口消费世界商品总量的 86%,而20%的穷人消费的商品,只占1.3%。西方七国 财团人口只占世界人口11%,但其GDP占世界GDP总值 的65%。
椐2002年统计,世界上358名亿万富翁(以美元计,不 包括我国内地),拥有的财产相当于25亿人的财产,几 乎占世界一半人口拥有的财产。
不当头、不称霸,低调行事,减少国际 社会对中国的戒心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最新

(六)其他国家实力的增长与非国家行为体兴起
东盟作为一支新 兴的政治力量,将可 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 发挥重要作用。
❖32
(六)其他国家实力的增长与非国家行为体兴起
“伊斯兰国”(ISIS) 异军突起,攻城略地,打 通地区国家边界,严重威 胁西亚北非稳定。
❖33
二、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特点
❖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局部冲突仍频发 ❖全球地缘战略竞争日渐呈现新态势 ❖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多样持续凸显
❖54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持续凸显,国际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多样
▪传统安全(Traditional Security),是以政治和军事 安全为重心的安全。 ▪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指的是政 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以外的安全问题,涉及国家的政治 、经济、社会、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
➢中 国 是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 也 是 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 国 经 济 飞 速 发 展 , 已 能 对 世 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 ➢坚 持 走 自 己 特 色 的 发 展 道 路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国 防 实 力 日 益 增 强 , 拥 有 一 支 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的军事力量。
❖在非洲各大国进行激烈角逐。
❖48
(四)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3、深海、太空和极地成为地缘战略竞争的“新疆域” 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趋势下,诸多濒海国
家加紧推进海洋勘探工作,加紧制定并大力实 施新的海洋开发战略。
❖49
(四)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25
(四)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安倍政府谋求“正常国家化”,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 ,强推解禁集体自卫权,摆脱专守防卫原则对日本的制约 ,推进自卫队全球化,架空和平宪法,摆脱战后秩序。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国防大学霍凤鸣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影响一个国家军事斗争的对象、任务和目标,因而是各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国际战略环境包含的内容很多,下面主要介绍时代主题、世界格局、世界安全形势和中国安全观等方面的情况。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时代主题,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
它是某一时代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规定着该时代各国人民相应的主要任务。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就是争取维护世界整体的非战争状态;发展问题主要是南北问题,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也是全人类的经济发展问题,这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这就是说,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0多年过去了,邓小平这一论断是否已经过时?我们说没有。
虽然冷战结束已有10多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其原因是:第一,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仅创造出了新的劳动工具,生产出了更多的产品,迫使人们到国外去寻找市场、寻求投资,而且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先进、快捷的交往工具,保证了国际间经常的相互联系和交往,这种情况再加上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能源和资源的依赖以及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的依赖,这就使得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
这种情况客观上不允许再恢复到与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国家间敌对或大国对峙的国际关系格局,从而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潮流继续前进。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题库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一、填空题1、军事战略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它把作为其基本的历史使命,具有对外反侵略、对内反颠覆的双重职能。
【国家的安全利益】2、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安全形势的最基本特征。
【稳而不定】3、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每年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4月15日】4、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委员会】5、我国有着辽阔的海洋国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目标。
【建设海洋强国】6、南海共有、、、等四个群岛。
【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7、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正式成立。
【三沙市】8、我国在有关南海问题上一贯坚持、、原则,主张有关争议的当事方通过双边直接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9、以“藏独”和“东突”为代表的、和等三股恶势力打着所谓“民族自决”和“宗教自由”的招牌,频繁活动,严重威胁我国安全与地区稳定。
【民族分裂势力】【极端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10、、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11、1989年11月9日,作为东、西方冷战和两大阵营对抗象征的,加速了东欧剧变的进程。
【“柏林墙”倒塌】12、根据俄罗斯面临的威胁、本国的能力、目标和任务,确定了更具主动性和震慑性的战略。
【“现实遏制”】13、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随着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美国持续推进,强化其地区军事存在和军事同盟体系。
【亚太“再平衡”战略】14、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积极推动在韩国部署。
此举将打破大国战略平衡,严重威胁中国战略安全利益,破坏地区安全稳定。
【“萨德”反导系统】15、国际战略环境包括、两个方面。
【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形势】16、一带是指,一路是指。
【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7、亚投行的全称是。
国际战略环境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东缓西急,北和南忧。 东缓西急,北和南忧。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我国周边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 我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还有30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还有 我国不仅有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的蓝色的海洋。 平方公里的蓝色的海洋。 但我们有重陆轻海思想。 但我们有重陆轻海思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
随着人类进步与发展,防止世界大战、抑制强权政治、 随着人类进步与发展,防止世界大战、抑制强权政治、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等因素增加,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等因素增加,使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进一步 得到强化。 得到强化。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构建 强大综合国力, 强大综合国力,才能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中俄关系
中俄两国长期全面地发 展睦邻、友好、 展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 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欧关系
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加强对话以增进互相理解, 加强对话以增进互相理解,妥善处 理分歧,在平等、 理分歧,在平等、互信和互相尊重 的原则基础上, 的原则基础上,扩大和深化各领域 的合作。 的合作。
(1)世界大国为维护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合作日益加深 世界大国为维护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合作日益加深 (2)世界大国因维护核心利益而引发的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大国因维护核心利益而引发的竞争日趋激烈
一、国际战略环境
(三)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特点 4、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大学生军事理论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与周边环境

三、周边主要国家及我国台湾地 区军事概况
(一)美国
1、美军概况
美国式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军事大国,经济实力雄厚,
军事潜力巨大。 亚太地区部分兵力部署: 太平洋舰队 夏威夷驻军 驻日美军 驻韩美军 驻关岛美军
2、美国的防务政策
三个目标:提高军队整体素质;保护美国公民和利益;
由各国资产阶级所组成的垄断集团,为追求高额利润,
对内残酷剥削,对外疯狂掠夺,在经济上过分世界和 划分范围,此时的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904年基本形成了德、意、奥“同盟国”与英法俄
“协约国”两大集团对峙的世界格局。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 战略格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 80年代末的世界战略格局
二战后,德、意、日一蹶不振,英、法大伤元气,美
国得天独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受创严 重。 1949 美国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0 中苏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意识形
态和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对抗,形成两极格局。
第三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的安全状况和
态势,包括邻国安全状态,边界纠纷等情况,与相邻 国家矛盾冲突,特别是有无对我国主权、领土完整构 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颠覆等等。
一、我国周边的范围
(一)中国周边的内涵
狭义:与我国陆地领土接壤的邻国所构成的亚太 地区 广义: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
指与各国生存、发展密切相连的各种因素的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

战略环境影响军事战略的实施
军事战略推动战略环境发生变化
3.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战略环境的演变
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初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90年代以来
3.2国际战略格局
3.2.1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战略格局处在不断演进、变化的过程 当中
3.2.2 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 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 冷战后单极多元的世界格局
3.2.3 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
美国欲建立“一超独霸”的单极世界 欧盟力量日益增长 俄罗斯力保大国地位 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和军事大国的步伐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实力也在增长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
本章目录
3.1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3.2
国际战略格局
Hale Waihona Puke 3.3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3.1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3.1.1 战略
1. 战略的含义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具体来说, 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和军事作战的目的,高瞻远瞩地执 行战争计划,大规模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战略 的基本历史使命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战略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判明国家所处的战略环境 ;确定战略上的主要对手和作战对象;分析国家安全面 临威胁的性质和程度;提出军事斗争所要达到的总体目 的和主要任务;确定准备与实施军事斗争的指导方针和 基本原则以及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形式和协同、保障 的主要方法等,并依此制定总体行动计划和实施步骤。 战略的指导对象是军事斗争全局。军事斗争是为了一定的 政治目的,在军事领域或以军事手段进行的各种形式的 对抗活动。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中国威胁论原因
• 第三是国家利益驱使,遏制中国的需要。 众所周知,在国际关系中,国家间不可能 永远是朋友,也不可能永远是敌人,永远 的只有国家利益。
• 为加快发展军事力量寻找借口。日本和印 度的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 制造舆论,把亚洲所谓不稳定因素的矛头 引向中国。
• 将人们对国内现实的不满情绪引向国外。
•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 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 题。
•
——邓小平
(三)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愈显突出
中国的作用: (一)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 (二)在经济上起示范作用 (三)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世界战略家认为:太空,是人 类最后一个战略制高点
• 二是集团松散化
美国的核心利益最终与所有人的利益,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 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与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利益也有矛盾。 日本和欧洲只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分赃者,不是绝对可靠的 同盟军,下一步必将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和敌人。
• 三是外交多边化
• 四是合作区域化
•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 文化原创力缺失、山寨文化、崇洋媚外的 奴化心理等
中国威胁论分析
• “中国威胁论”恶化了中国的发展环境,遏 制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威胁论”混淆了 视听,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中国与部分国 家和地区的外交关系,并使中国的对外经 贸直接受到了影响。
如何应对中国威胁论
• 中国首先应继续坚持已经确立的和平崛起 的战略,国防现代化,中国的外交部门或 者对外宣传部门应该加强同其它国家的沟 通和交流,使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的崛起 是一个和平崛起的过程,而不是武力扩张、 称霸地区和世界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略环境
国内战略环境
1. 地理环境 2. 政治环境 3. 综合国力状况
国际战略环境
1.时代特征 2.世界战略格局 3.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 4.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趋势 5.周边安全形势
二、国际战略格局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念及其演变 (二)当代国际战略格局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二、国际战略格局
• 1.冷战结束后,世界主流是和平发展,中国周边不存在现实的战争或者武 装冲突。
• 2.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相对稳定,美日中俄东盟印度构成一超多强合作制衡 的亚太安全总体战略。
• 3.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全面推进。 • 4.促进地区稳定的多边安全机制不断发展
我国周边安全主要不稳定因素:
1.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任务艰巨。。 2.美国深化亚太军事同盟,扩大军事存在,制造紧张局势。 3.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上不断制造事端。“三股 势力”威胁上升。 4.台独分裂势力任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
• 第二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 雅浦群岛、帕劳群岛,延至哈马黑拉群岛。
•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美国队对中国的经济孤立 (TPP)
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发展趋势
• 1.安全威胁东移、南移成为新世纪新阶段 中国周边安全的特点。
• 2.中美关系将始终影响周边安全的重要因 素。
思考题
• 1.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 2.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的美国因素? • 3.新时期我国对外安全形势走向?
• 3.海洋领土、权益争端将仍是中国周边安 全的热点问题。
五、我国国家安全政策
• 1. 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 2. 实现国防军队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 • 3. 加强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建设。 • 4. 贯彻积极防御战略。 • 5. 坚持自卫防御的和战略。 • 6.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四)国际战略格局发展趋势
⒈世界格局多极化,美国“一超”地位还长时间存在。 2.经济趋向全球化促使国际局势缓和。 3.国际安全环境复杂化,恐怖主义扩大化。 4.发展模式多样化。 5.维安组织机制化。
三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安全环境总体稳定与安全威胁并存 我国周边稳定因素:
军事理论
国际战略环境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张延聚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第三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战略与战略环境 (一)战略的含义
三个构成要素: 战略目的与任务 、 战略方针 、 战略手段
现代军事战略的特点: 立足于威慑、立足于常规战争、立足于长远竞争
(二)战略环境
格局是指事物的结构、状态、样式,它受 各种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乃至发生变化。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 影响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通常分为四种类型: 单极格局 两极格局 多极格局 多元交叉格局
(二)国际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态势已经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
三个岛链
• 第一岛链: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 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 它位于第一岛链的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 地遏止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与“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 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 2. 维也纳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815-1871 年) 3、法兰克福格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1871-1918)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格局(1918-1945) 5、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1945-1991)
1.美国“一超”地位无人替代 2.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 3.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 4.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 5.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 6.地区大国不断壮大 7.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
中日钓鱼岛之争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
(二)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差异性
陆地边界领土争端不断得到解决,海洋权益争 端进一步突出。海洋方面的威胁重于陆地方向。
三、美国影响我国周边安全主要因素
美国实行遏制政策,对我安全构成最大威胁
济上遏
经
制
政治上演变
军
围
事上 包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