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专业一览表
兰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学院联系表

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不授博士学位)
037第二临床医学院
学术学位
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麻醉学、急诊医学
0931-8913736
专业学位
新闻与传播
073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术学位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
0931-8912183
076艺术学院
专业学位
音乐、艺术设计
0931-8912264
078高等教育研究所
学术学位
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
0931-8912761
0931-8911843
专业学位
环境工程
022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学术学位
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草学、农业经济管理
0931-8913014
专业学位
农艺与种业、畜牧、农村管理、农村发展
024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学术学位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
0931-8912445
0931-8912278
专业学位
英语笔译、英语口译
066法学院
学术学位
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0931-8913730
专业学位
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
068经济学院
学术学位
政治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申请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

申请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一、学科点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学科点代码:080505三、学科点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的学科。
该学科点致力于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需求。
学科点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方向。
四、学科点专业方向:1. 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组成原理,探索提高计算机性能和可靠性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具备计算机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的专业人才。
2. 计算机网络:研究计算机网络的构建、管理和优化,包括网络通信原理、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培养具备网络设计与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3. 软件工程:研究软件开发的方法和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环节,培养具备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4. 数据库技术:研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应用,包括数据建模、数据库管理、数据挖掘等内容,培养具备数据库设计与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5. 人工智能:研究模拟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内容,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
五、学科点研究方向:1.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计算: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等方向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多核处理器、GPU计算等内容。
2.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研究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安全、无线通信等方向的理论和应用。
3. 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研究软件工程和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质量保证等方向的理论和实践。
4. 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研究数据库和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等方向的研究和应用。
5.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理论和应用,包括机器学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方向的研究和应用。
授权点简况表

陇东学院二级教授,现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甘肃省
高校化学化工实验示范中心主任。近五年,承担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
业的 4 门专业课程,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在国
内同行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曾主持完成省级项目 6
骨干教师简介
六、本表中的科研经费应是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 账目的经费。
七、本表不能填写任何涉密内容。涉密信息请按国家有关保密 规定进行脱密,处理至可以公开后方可填写。
八、本表请用 A4 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页码依次顺序编排。 封面及填表说明不编页码。本表复制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本 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中级
11
7
4
0
0
0
0
00113来自其他00
0
0
0
0
0
0
0
0
0
总计
41
10
17
5
8
0
1
0
9
27
14
导师人数(比例)
博导人数(比例)
有海外经历教师人数(比例)
3 人(7.32%)
0 人(0%)
0 人(0%)
注:1.“行业经历”是指在相关行业从事工作 3 个月以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行业经历”是指 1 年及以上海外学习及工作 经历,单次时长大于 3 个月。 2.“导师/博导人数”仅统计具有导师/博导资格,且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仍在指导研究生的导师,含在外单位兼职
九、本专业学位类别获得学位授权后,本表格将做为学位授权 点专项评估的材料之一。
2
Ⅰ 专业学位简介
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要求
本学科对博(硕)士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强调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同时,注意拓宽知识面,加强知识的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要求,为学位论文工作的创造性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1.基础理论知识:本学科的研究生要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至少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理论建模、数值计算和实验测量的专业知识。(硕、博、直博)
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的环节。
5.学位论文撰写必须严格遵守《兰州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试行)》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维护科学诚信。论文格式依照《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毕业与
学位授予
1.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且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学校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达到兰州大学学位授予要求的授予相应学位。研究生提前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经导师和学院同意,允许提前申请学位答辩,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达到兰州大学学位授予要求的授予相应学位。
博士:学制4年,最长在学年限7年;
直博:学制5年,最长在学年限8年;
贯通培养:
本硕贯通培养(本科阶段的四年级同时也作为研究生阶段):学制不低于 3
年,最长在学年限 6 年(研究生阶段)
本硕博贯通培养(本科阶段的四年级同时也作为研究生阶段):学制不低于
5 年,最长在学年限 10 年(研究生阶段)
女性研究生在读期间因生育可在最长学习年限基础上再增加1年。
以上方向均可进行硕士生、博士生和直博生的招生。
培养
方式
主要培养方式包括课程学习、博士生资格考试(博士)、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社会实践、论文中期检查和最终答辩报告。为了提高学位申请人的创新成果质量,创新成果认定工作将贯穿于资格考试、选题报告、中期/年度检查和最终答辩报告几个阶段。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由导师安排研究生在研究室或各种学术交流场所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导师给博(硕)士生制定更为详细的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阅读、选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等。
兰州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第五批甘肃省重点学科简介 .doc

兰州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第五批甘肃省重点学科简介兰州大学2013年12月一学科简介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兰州大学物理学科就已开始了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长期以来,该学科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兰州大学物理学科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学科。
设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1985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3年批准设立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行列,2009年物理学本科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依托该学科点,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本学科建立了应用磁学部门开放实验室,2000年更名为“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1年成立“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2008年获批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设立“理论物理交流平台”。
本学科点是兰州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支持学科,近年来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形成了以物理学一级学科为依托,链接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的学科群,成为兰州大学的重要支柱,是国内有影响力,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
学科点的发展过程中,以段一士、汪志诚、钱伯初、马中骐、杨正、李发伸、徐躬耦、王顺金先生等为代表的老一代物理学家在理论物理、磁学与磁性材料、原子核物理等专业的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学科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科点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40余人,教授和副教授90余人。
形成了以罗洪刚、刘翔、刘玉孝、黄亮等教授为代表的理论物理研究团队,以薛德胜、贺德衍、谢二庆、彭勇等教授为代表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团队,以胡碧涛、陈熙萌、姚泽恩等教授为代表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团队,以张晓萍、马义德、万毅等教授为代表的无线电物理研究团队。
兰州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简介和课程设置科学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学科概况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思想的面貌、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而且使人类生存的原生态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发生了从自然世界向人为世界的整体迁移,从整体上影响着人类在当下和未来的思想方式。
随着量子论、相对论的出现,时空概念的内涵在整个宇宙宏微观尺度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克隆技术的出现,使科学技术在整体上挑战着传统的伦理价值体系,如今,科学技术不仅要研究现实世界,而且要肩负价值伦理世界。
现代科学技术面临着传统科学和哲学的双重任务,科学技术哲学是这一双重任务理所当然的承载者。
二、学科研究范围科学与哲学、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伦理、科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环境生态哲学、现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知识社会与人文传统、生命的生物态、信仰态与技术态等。
三、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功底和深刻的哲学思想能力的人才,能够学会判断现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关系,既要有充分的科学素养,也要有足够的人文关怀。
学术品质端正,虔诚敬业,有志于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教学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高级人才。
本学科要求研究生知识面宽,思想能力强,了解哲学研究的前沿和动态,对于社会和伦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外语能力强,善于写作和思考,掌握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和中国化,科学发展史,尤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以及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影响。
要写出具有足够学术价值的学位论文,胜任专业教学和科研任务。
对科学哲学史及其现状有充分的评价能力,能娴熟地阅读相关外文资料。
毕业研究生可以在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党校、政府部门、军队等从事研究、管理和规划工作。
四、主要研究方向1.科学技术伦理2.科学哲学3.科学社会学4.全球主要国家科技战略比较研究5.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哲学反思。
兰州大学-中国哲学硕士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简介和课程设置
中国哲学
(Chinese Philosophy)
一、学科概况
中国哲学是研究中华民族哲学思维发展历程、学派思潮、理论特征、演化规律、时代价值的一门学科,是人类哲学思维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理论形态之一,已有数千年历史。
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印度哲学、西方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使自己的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理论形态更加完备。
在本世纪,中国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合贯通,迈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哲学同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学相互渗透,同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密切的关系。
二、学科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代哲学,中国哲学思潮与人物,中国哲学与文化流派,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外哲学与文化比较。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品德和学风,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中国哲学理论、历史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要求研究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础上,正确对待中国文化传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历史和主要文献,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状况,熟悉外国哲学的学说、流派及其沿革;写出具有新意的学位论文;能够独立讲授中国哲学专业课程;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毕业研究生可在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各级党校、政府机关、出版、宣传或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工作,从事有关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教学、研究和宣传,编辑、整理古籍等工作,充分发挥其学科特长。
四、主要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哲学
2.中国现代哲学
3.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兰大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2024

一、招生专业及学位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2024年中将招收各专业在职研究生,包括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
学位分为硕士和博士两种。
二、招生计划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2024年拟招生计划如下: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50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计划招收100名左右。
三、招生对象及条件1.报考硕士研究生须具有全日制本科毕业及相应学科学士学位,报考博士研究生须具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及相应学科硕士学位;2.报考者必须为在岗在职人员,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3.身体健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1.报名时间:具体时间以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招生公告为准;2.报名方式:报考者可登入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冠方全球信息站,上线填写报名表格并缴纳报名费。
五、招生考试1.笔试:所有报考者均须参加笔试,笔试内容根据所报专业确定;2.面试:笔试合格者进入面试环节,面试采取专家组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
六、录取及注册1.录取结果将于笔试面试结束后公布,录取名单将在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冠方全球信息站公示;2.被录取的考生需按录取通知书要求完成注册手续,逾期未注册者将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七、学习方式及学制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硕士3-4年、博士4-6年。
八、学费及奖助政策1.学费:具体标准以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招生公告为准;2.奖助政策: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执行,包括助学金、奖学金等。
九、其他注意事项1.报考者如因特殊原因需退出考试,需提前向兰州大学研究生院提交书面申请;2.凡报考者均视为认可本简章内容,不得以未了解招生简章为由要求特殊待遇。
十、通联方式兰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通联通联方式:xxx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冠方全球信息站:xxx以上为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2024年招生简章内容,具体事宜以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招生公告为准。
祝各位报考者顺利通过考试,加入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行列,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10▲
030102
法律史
10▲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9
030104
刑法学
9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7
030106
诉讼法学
10▲
030107
经济法学
3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
030109
国际法学
9
030110
军事法学
10▲
俄语语言文学
9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8
0503
新闻传播学★
050301
新闻学
8
050302
传播学
7
0504
艺术学
050402
音乐学
9
050405
戏剧戏曲学
10
历史学
0601
历史学★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1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10▲
060103
历史地理学
10▲
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兰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专业一览表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设点批次
备注
硕士
博士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9
010102
中国哲学
4
010103
外国哲学
8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9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XX1
政治经济学
2
020XX3
经济史
1
020XX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0
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
10▲
医学
1001
基础医学★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
100102
免疫学
9
100103
病原生物学
1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
100105
法医学
10▲
100106
放射医学
10▲
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10▲
1002
临床医学★
100201
8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10▲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2
电路与系统
8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5
8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3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10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10▲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7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4
9
070904
构造地质学
9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
8
8
0710
生物学★
071001
植物学
1
1
071002
动物学
1
7
071003
生理学
1
7▲
071004
水生生物学
7▲
7▲
071005
微生物学
7
7▲
071006
神经生物学
7▲
7▲
071007
遗传学
7▲
7▲
071008
发育生物学
7
7▲
071009
050101
文艺学
9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1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8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3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3
8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10▲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8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1
050202
细胞生物学
1
1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
7
071011
生物物理学
3
7▲
071012
生态学
3
3
工学
0801
力学★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10▲
080102
固体力学
1
1
080103
流体力学
10▲
080104
工程力学
9
10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4
7
080502
材料学
6
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4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0
0815
水利工程
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8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2
化学工艺
9
081704
应用化学
8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803
地质工程
1
7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
8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粒子理
7
7▲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7▲
7▲
070205
凝聚态物理
1
3
070206
声学
7▲
7▲
070207
光学
7
7▲
070208
无线电物理
1
7
0703
化学★
070301
无机化学
1
4
070302
分析化学
1
4
070303
有机化学
1
1
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7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10▲
020202
区域经济学
6
7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
10▲
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
9
020205
产业经济学
10▲
020206
国际贸易学
10▲
020207
劳动经济学
10▲
020208
统计学
10▲
020209
数量经济学
6
020210
国防经济
083001
环境科学
8
9
083002
环境工程
9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10
农学
0901
作物学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9
0904
植物保护
090401
植物病理学
9
0905
畜牧学★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0▲
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0▲
090503
草业科学
8
1
7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
7
0705
地理学★
070501
自然地理学
1
3
070502
人文地理学
5
8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8
8
0706
大气科学★
070601
气象学
1
3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5
8
0709
地质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8
070902
地球化学
9
070903
0302
政治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9
030206
国际政治
8
030207
国际关系
9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8
030302
人口学
9
030303
人类学
10▲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10▲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3
4
030402
马克思民族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2
7
060105
专门史
9
060106
中国古代史
6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3
060108
世界史
1
理学
0701
数学★
070101
基础数学
1
2
070102
计算数学
2
10▲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8
10▲
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