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俄关系的若干问题(已整理) 共51页共53页

合集下载

干部学习课程: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二)

干部学习课程: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二)

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二)邢广程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中俄两国的时空概念(一)邻居关系在这里我想谈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也是我思考的,就是我刚才讲的社会主义,我们社会主义也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我们不要忘了这样一个因素,中俄两国是邻居关系,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邻居,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居,虽然苏联解体了,但是俄罗斯依然是中国最大的邻居。

我们可以这样讲,苏联是扩大了俄罗斯,俄罗斯是缩小了苏联,我们两国互为邻居,从地缘政治上看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出现了,这就是我们是邻居关系。

中俄两国关系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概念,就是邻居这概念一定要深入我们的这种战略和策略的决策方面。

邻居是不可更改的,这是一个现实。

邻居关系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好邻居,就是两国邻居关系处的挺好,邻居加朋友。

另外一种是不好的关系,邻居没有处好,打起来了,吵架了,就是邻居加对手这种关系。

还有一种关系是不好不坏,维持这一种平淡的关系。

我们在观察其他国家邻居关系的时候也大概是有这三种情况,对于我们历史上中国和苏联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处理这个事情上,我们尝试了好邻居的关系,我们甚至是同盟关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关系,我们也经历了一种对抗的关系,坏邻居的关系,这种对抗模式。

所以邻居关系成为我们中俄两国过去未来,还有我们现在所处的地位上应该考虑的因素。

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来看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邻居关系处好,无论发生了什麽事情,无论中国国内俄罗斯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国际社会发生了什么事情,中俄两国关系一定要从好邻居这个角度出发来处理问题。

这对两国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因为邻居不能选择,从地缘政治上看邻居没有选择性,你不能去选择邻居,你不能因为我们讨厌俄罗斯,我们就让俄罗斯离我而去,不可能的。

我们不能因为别的国家对我们非常友好,就把别的国家拉到我们身边,不是的,地缘政治就是邻居是没有选择性,尤其是现代社会,在过去历史上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中俄关系研究

中俄关系研究

60-70年代的对抗时期

导火线:“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1958年夏) 彻底决裂:珍宝岛战争( 1969年)
因关系恶化,中苏均遭受了巨大损失。
8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时期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开始实行较为缓和的外交 政策,得到中国方面的积极回应。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双方关系恢复。
岛屿,取得了经黑瞎子岛两侧在两江水域的自由航行权和经图们江下游的出海权

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 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

2005年6月2日
互换《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
民间态度

教科书的差别:中国教科书批沙俄“趁火打劫” 俄罗斯教科书避谈“侵略”

俄民间忧中国“收回领土”:正是在这种历史表述的引导下,俄罗斯人
对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在历史上属于中国的事实几乎毫不知情。而对于陈述那一段真正 史实的言论,普通俄罗斯人都予以回避,同时感到忧虑。正是出于这种情况,“中国威 胁论”在部分俄罗斯人心中始终不能彻底消除。俄罗斯newsru.ru网站一篇文章写道, 中国人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归属问题的看法令俄罗斯人感到几分意外,中国教科书上 将西西伯利亚直至托木斯克州的土地称为中国“被割让的领土”。中国对西伯利亚扩张 的可能性让俄罗斯人感到担忧。
50年代的同盟时期

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 向毛泽东递交国书后合影
50年代的同盟时期
亲密关系的体现: 苏联殷切希望“ 弟弟能赶上和超过老大哥。”而 中国则谦虚表示要“永远向兄长学习” 全民学俄语掀起热潮; 高等教育照搬苏联模式; 流行歌曲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很多城市的学校里开设了“保尔班”

进一步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若干问题

进一步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若干问题

进一步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若干问题陆南泉2012-1-8 17:25:16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第1期1991年底,苏联解体。

俄罗斯独立后,中俄关系既体现了继承性,又出现丁新的发展势头。

这一年来,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获得了平稳发展,经贸关系出现了发展与扩大的趋势。

1992年中俄贸易额突破了50亿美元大关,超过了过去中苏贸易额的最高年份。

国家关系、外交关系日益经济化,是当代世界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经贸关系,对当前的中俄两国来说,尤为重要,它对巩固与发展中俄关系、增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提高中俄经济合作水平,挖掘潜力,拓宽合作领域,成了中俄双方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提高两国经贸水平问题的迫切性研究这一问题的迫切性主要出于以下诸原因:第一,当前中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政府间的协定贸易大幅度下降,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双方的经贸关系主要靠地方和企业直接谈判签约来进行,边境的易货贸易是维持当前贸易水平的主要方式。

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提高中俄经济合作水平和合作质量。

第二,中苏(中俄)两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与前苏联国家关系正常化,经贸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贸易额从1984年的11.8亿美元增加到1991年的42亿美元。

增长速度虽快,但仍是低水平的。

它在中国与前苏联外贸总额中占的比重都很小。

第三,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俄罗斯虽处于严重经济困难之中,但它原有的经济基础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它在资源、科技等领域在世界经济小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力。

所以,目前中俄的经贸水平并不反映两国经济发展已达到的水平。

第四,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将会加快,这就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

如果增长速度加快后,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高速增长的势头难以维持。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出口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8%,就是说,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售问题在相当程度上要靠对外出口来解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十五):关于中俄关系的说明及经典例题.doc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十五):关于中俄关系的说明及经典例题.doc

关于中俄关系的说明及例题背景:中俄两国于10月14日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四千三百多公里的边界线将全部确定。

黑瞎子岛位于中俄边界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中国又称抚远三角洲。

该岛地处中国最东端金鸡版图上鸡冠位置,由银龙岛、黑瞎子岛、明月岛等三个岛系组成,面积约327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香港岛,是珍宝岛的500倍。

自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后,黑瞎子岛一直由前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控制。

根据10月14日签署的《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银龙岛归中国所有;黑瞎子岛一分为二,靠近哈巴的一部分归俄罗斯所有。

例题:1、(13分)阅读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回答问题: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中△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请回答:(1)上图显示出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2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一超多强”世界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6分)(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对的外交政策。

中国是如何突破美国孤立、封锁的?(5分)参考答案:1、(1)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五大力量相互制衡。

(2分)(2)① 70年代以来西欧、日本崛起,资本主义阵营分化;②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③新兴民族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⑤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美国一强独霸,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⑥俄罗斯致力于恢复大国地位。

(6分)(3)①建国初,实行“一边倒”,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的封锁;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拉新独立国家建立广泛的外交关系;③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70年代实现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与世界上绝大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的发展从中俄两国本身看,作为欧亚大陆两个最大的国家,而且是地缘接近的两大邻国,没有任何理由不搞好或不加强双边关系。

历史证明,中俄关系的惟一最佳选择就是和睦相处,和则两强,分则俱弱,从世界范围看,中俄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关系到国际政治的发展走向,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迁,特别从长远看,随着中俄两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加强,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从俄罗斯独立以来,中俄两国的关系上了三个台阶:从1992年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确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提升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4年,两国元首北京会晤最终解决边界问题。

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关系在冷战结束后能够实现上述阶段性的发展,其背后有深刻的动因,两国共同面临的来自国内、国外的压力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促动因素;两国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为中俄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可能;国家首脑频繁的交往和互动为两国关系发展起了助推作用。

一、从国内方向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两国都将面临着确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等繁重任务,因此,中俄关系保持长期稳定,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改善地缘政治环境,确保彼此周边安全的重要环节。

第一、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的国内政治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从民主制度的确立到真正成为民主国家,俄罗斯国内政治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阻碍,如何实现“大国复兴”的政治发展战略是俄罗斯头等的政治问题。

在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保住社会主义阵地并发挥其制度的优越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持国内政局的稳定则是中国政治必须解决的难题。

第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中俄两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稳定的周边、友好的邻邦是确保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制度转轨和体制变革的必要条件,同时,一个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中俄关系分析论文

中俄关系分析论文

XX大学题目:论中俄之间的关系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摘要:中俄关系实际上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

俄罗斯独立以后,由于中俄两国领导人和政府在两国关系上都采取冷静、郑重和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原则,中俄关系不但没有停滞和倒退,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军事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顺利和健康的展,两国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两国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边界勘界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两国边境人员进出交往中的某些无序现象等问题有可能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关系形成和发展是由历史教训、国家利益、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等主导因素决定的。

这些主导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深厚基础的,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俄关系国际形势中俄军演共同发展一中俄关系上升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两国之间有4300多公里漫长的边界线,两国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5个核国家中的成员,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

在世纪之交和下个世纪,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对亚洲和世界会有什么影响,这是世人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7日在俄罗斯联邦政府接待宫会见了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

李克强表示,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立法机构和人民的友谊将更加牢固。

李克强首先转达了吴邦国委员长对马特维延科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李克强表示,此次访俄期间,我与梅德韦杰夫总统、普京总理举行了深入、友好的会见、会谈,涉及两国关系广泛领域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就双方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对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广阔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李克强说,在与俄罗斯各界接触中,我深感两国人民之间长久的面向未来的友谊基础深厚。

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国全国人大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保持着经常性的交流,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立法机构和人民的友谊将更加牢固。

中俄关系之问答题

中俄关系之问答题

中俄两国在经济、技术交流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双方严格遵守平等互信、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这点与中美关系有所不同;(2)双方建立了高层交流的机制,包括首脑互访、总理或外长定期磋商:(3)在国际事中双方积极有效地进行协调和磋商,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俄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有着牢固的基础:(1)两国都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相互尊重各自的国家利益;(2)双方都赞成建立多极化的世界;(3)中俄关系中没有强烈的利益冲突和不可解决的问题。

中俄成功地解决了边界划界问题,在边界地区采取了信任措施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我大体讲四个部分,一是当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情况,二是发展中俄关系的意义和经验,三是中俄关系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前景,四是发展中俄关系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后10年时间里,中俄关系在政治和法律定位上连续上了四个台阶:一是1992年12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关于两国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把双边关系提升到“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二是1994年9月,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三是1996年4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是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这步步升高的政治和法律定位,不仅使中俄关系高潮迭起,也为中俄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自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合作格局,成果丰硕,势头喜人。

可以说,我们两国关系步入全面、快速、深入发展轨道,其重要性、特殊性和成熟性更加凸显。

(一)两国建立起完善的高层定期会晤及其他各级别交流与会晤机制1996年4月,双方决定建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

随着各领域合作的展开,两国还建立了议会领导人会晤机制、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委员会、战略安全磋商等高层次的合作机制。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摘要】中俄关系自建交100多年来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深化。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双方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军事合作持续深化,文化交流不断拓展。

中俄关系也面临着一些限制性因素,如国际环境的变化、地缘政治竞争和经济结构差异等。

展望未来,加强合作并共同应对挑战是中俄关系的关键,促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发展,将为两国带来更多合作机遇和共同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中俄关系、发展历史、现状、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军事合作、文化交流、限制性因素、展望、合作应对挑战、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 引言1.1 中俄关系的发展历史中俄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中叶,当时中苏两国建立起了密切的政治、军事、经济合作关系。

在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陷入了一段较为冷淡的时期。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才得以重建。

1992年,中俄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邻好互利合作友好关系的联合声明》,意味着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随后,中俄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并建立了多种机制以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近年来,中俄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之一。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频繁协调合作,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双方之间政治互信的日益增强,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文化交流的不断拓展,这些都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中俄关系的现状当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双方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中俄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和共识,推动了双边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俄两国间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双方在能源、金融、农业等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

中俄之间的投资合作也在不断拓展,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共51页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