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开元盛世
七年级 历史下册 第三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华东师大版)

对“无字碑”的理解 无字碑”
◆武则天自认为功高德大,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武则天自认为功高德大, ◆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还是不写的好 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 ◆武则天认为自己有功也有过, 武则天认为自己有功也有过, 功过是非还是留给后人评说 ◆武则天作为唐高宗的皇后,但又自称天皇帝, 武则天作为唐高宗的皇后,但又自称天皇帝, 死后与高宗合葬,该称皇后呢还是称皇帝呢? 死后与高宗合葬,该称皇后呢还是称皇帝呢? 左右为难, 左右为难,干脆不写
主 观 原 因 自 身 出 色 的 政 治 才 能
历 史 上 唯 一 的 女 皇 帝
治国措施
残酷 诛杀
继承… 继承 推行… 推行 任用… 任用
稳定了
发展了
武
了
则
承
天
用
开元盛世
极 盛 时 期 ! 达 到 前 所 未 有 的 繁 荣 景 象 , 社 会 经 济 呈 现 出 的 唐 玄 宗 开 元 年 间 ,
—杜甫 杜甫
开元全盛时期, 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 有上万户人家。 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 得丰收, 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 私人的仓库, 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 富裕。 富裕。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唐初近百年的发展和积累 ★唐玄宗的治国良策: 唐玄宗的治国良策: 重用贤人、 重用贤人、整顿军队 提倡节俭、 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唐玄宗励精图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 开元盛世、极为繁盛, 开元盛世、极为繁盛, 前所未有, 前所未有,因此他可以说 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皇帝! 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皇帝! —你同意吗? 你同意吗? 你同意吗
不同意该种说法! 不同意该种说法!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社会繁荣,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社会繁荣, 但到了中后期贪图享乐、 但到了中后期贪图享乐、 不理朝政致使唐朝由盛转衰。 不理朝政致使唐朝由盛转衰。 ◆开元盛世的出现是唐太宗“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的出现是唐太宗“贞观之治” 和武则天时期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和武则天时期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是唐代社会不断进步的结果, 是唐代社会不断进步的结果, 并不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 并不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
鲁教版五四制历史六年级下第三课开元盛世

第三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有“贞观遗风”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在位时的措施:①任用贤才,如富于改革精神的著名宰相姚崇。
②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③戒奢从简。
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的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
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初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的发展:①兴修水利。
积极抗旱,修建了四十多座大型水利工程,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
②农耕技术: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③蔬菜:蔬菜品种增加,大多是由西域传入的。
④茶叶:出现了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
⑤农业工具: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的发展:①丝织业: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类玉”,“类冰”。
邢窑白瓷:“类雪”“类银”。
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3、商业繁荣①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益州)②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人士,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的评价: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成为“开元盛世”。
5、唐朝的衰亡: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唐末农民大起义。
907年,唐朝灭亡。
开元盛世教案范文

开元盛世教案范文
一、 Introductory
开元盛世,又称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盛大的朝代之一,可以说
是公元7世纪中国的元年,也是中国古代君主制的顶峰之一、在这个盛世,经济繁荣、外交广泛、宗教和文化繁荣,开创了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盛行的
新时代,也把中国统一在一起。
二、General features
1.Economy
在开元盛世,大唐的农业急剧发展,农业设备迅速更新,实行水利、
种植、钓鱼等技术改良,使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国家之一、
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大唐期间的商业活动极其繁荣,无论是
当地的内贸还是外贸都蓬勃发展。
此外,开元盛世也加强了工业生产,建
立了技术研究所,发明陶瓷、纺织等工业产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工
业化国家之一
2.Diplomacy
在外交方面,大唐的外交态度十分开放,许多国家都来大唐拜访,而
大唐也派遣使节前往世界各地。
据史料记载,大唐和当时的日本、韩国、
蒙古、印度、伊朗等国家都有着良好的外交关系。
此外,大唐还与欧洲一
些国家有着一定的贸易活动,而大唐期间也成立了驻外使馆,维护和推进
对外关系。
3.Religion and culture。
课件2:第3课 ”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一、开元之治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①选拔人才,发展生产 ②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一、开元之治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①选拔人才,发展生产 ②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③注重节俭,以身作则
武则天后,唐朝政局一度动荡,唐玄宗 励精图治,政治局面为之一新,历史上 称之为“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农业的新气象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农业技术有很大发展
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生产工具的改进 积极抗旱治理蝗灾
筒 车 模 型
手工业的成就 丝织业
陶瓷业
花色品种很多 丝织技术高超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唐三彩
花鸟纹锦
白瓷长颈瓶
商业城市的繁荣 长安城内有市有坊,市是商业区,坊是住宅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唐玄宗的努力 开元之治 前代的基础 唐太宗、武则天 劳动人民的创造 中外及各民族间的交流 社会秩序的安定
三、唐朝的衰亡
1.唐玄宗统治后期,他贪图享乐,不理政事。任用奸 臣,造成朝政混乱。 2.安史之乱 3.907年,唐朝灭亡
知识结构
一、开元之治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2.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 2、手工业的成就 3、商业城市的发展 4、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 三、唐朝的衰亡
七年级历史开元盛世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开元盛世教案优秀范文】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盛世的时期。
其中,唐代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
在本次的历史课堂中,我将和同学一起学习关于唐代开元盛世的历史知识,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通过辨析历史文献及历史考古成果,互动讨论和归纳总结等方式,使同学们:1. 了解唐代开元盛世的基本概念,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2. 掌握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教师讲解、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交流、研讨、思考中充分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1. 唐代开元盛世概念:教师简述唐代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和概念,并分析其特点和意义,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政治:讲解唐朝的政治制度,唐太宗李世民的君臣关系和政治理念以及唐朝的政治稳定等方面的内容。
3. 经济:掌握唐朝的经济状况、沿海贸易、水利建设、农业发展、繁荣的手工业、对外贸易等内容。
4. 文化:讲解唐代的绘画、雕塑、书法、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的内容,向同学们介绍唐代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5. 科技:讲解唐代的科技领域,如制瓷术、造纸术、丝绸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铁铸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以此展现唐代开元盛世的科技成就。
6. 讨论与总结:进行互动讨论,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确保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通过课堂互动讨论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表现出良好的互动讨论氛围。
2. 学生评价:本节课内容丰富,生动形象,而且讲解详细。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收获颇丰。
五、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了解唐代开元盛世的历史特点和发展情况,掌握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知识点整理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这个时期被视为唐代最繁荣、最富庶的时期之一。
在七年级历史下册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开元盛世的一些知识点,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开元盛世是在唐玄宗贞观之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在这个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国内外交往频繁。
以下是开元盛世的几个重要方面:1. 经济繁荣:开元盛世是唐代经济高度繁荣的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发展。
农田的开垦和水利灌溉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大幅增加,而手工业的发展则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此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海外贸易的增加,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2. 科技进步:在文化方面,开元盛世见证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屈原、杜牧、王维等诗人的作品在这个时期得以创作,形成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风格。
同时,书法、绘画和音乐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科技方面,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
3. 政治体制:开元盛世的政治体制相对稳定,采取了贞观之治的模式。
唐玄宗采纳了贤臣李林甫的建议,推行了“马上法官”制度,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节俭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4. 对外交流:开元盛世是东亚各国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
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修筑了连接长安和洛阳的大运河,方便了与外界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唐朝还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东南亚和日本等国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综上所述,开元盛世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为唐代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应该珍惜这段历史,学习其中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启示。
第三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三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课程标准: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唐初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1、能力培养(1)通过收集图片实物、资料、编写历史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对武则天、唐玄宗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一种较好的治国路线和政策来之不易,要保证社会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2)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唐代的金银器、唐三彩、丝织品等历史文物的工艺价值,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
(3)通过对唐玄宗前后期的统治的对比,对学生进行迁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本课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为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主要政绩;难点是如何客观的看待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艺术作品对其评价不一。
如何根据初一学生的实际,客观、公正的评价武则天是一大难点。
应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以事实为依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
唐玄宗前后期的巨大变化,在分析人物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要抓住前后变化的原因突破这一难点。
教法、教具:本课中所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武则天和唐玄宗,学生从电影,电视、小说、传说中了解教多,加上教材中的许多辅助材料及图片,这样易于学生接受。
为此,应该采用谈话式或问题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增进感情。
在教具的选用上,本节图片教多,应把图片顺序加以调整,分三个系列,这样能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个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部电视剧《武则天》,请问同学们谁看过?(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被郭沫若同志称为“政启开元,宏治贞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武周政治和开元盛世1、女皇帝武则天请看过有关武则天的电视剧、电影、小说的同学讲一讲武则天的故事,也可以通过看教材来完成。
【一课三练】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开元盛世”试题(课前自主梳理+课堂合作研习+课后拓展探究,pdf)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3.下列农具发明于唐朝,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①曲辕犁②车③翻车④耧车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4.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 朝
B.唐 朝
C.明 朝
5.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唐 三 彩
B.白 瓷
C.青 瓷
6.唐朝都城长安内的“坊”是( )
盛 世 ”局 面 的 出 现 提 供 了 重 要 条 件 。 (2)曲 辕 犁 和 筒 车;这 些 新 的 生 产 工 具 的 出 现,为 “开元盛世”经 济 的 繁 荣 创 造 了 条 件,同 时,新 的 生 产 工 具 的 出 现 ,也 是 开 元 盛 世 的 表 现 之 一 。 8.措施:任用 贤 臣,“励 精 为 治”;重 视 地 方 吏 治;禁 绝 奢 侈 。 结 果 :出 现 “开 元 盛 世 ”。 [课 后 拓 展 探 究 ]
12.下列描述与唐玄宗时期农业发展无关的是( )
A.兴 修 水 利
B.创 制 新 的 灌 溉 工 具 翻 车
C.制 成 曲 辕 犁
D.茶 叶 生 产 在 江 南 农 业 中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9
七 年 级 历 史 (下 )
13.种茶、制茶、饮茶的发源地是( )
A.日 本
B.中 国
C.印 度
D.朝 鲜
A.唐 高 祖
B.唐 太 宗
C.武 则 天
D.唐 玄 宗
2.史 书 称 开 元 时 期 “贞 观 之 风 ,一 时 复 振 ”,下 列 属 于 开 元 时 期 与 贞 观 时 期 的 相 似 点 的 有
()
① 皇 帝 都 勤 于 政 事 ,任 用 贤 臣 ③都亲自考核县令政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分小组讨论
提问:唐玄宗前期和唐太宗相比,有哪些相同点?
教师总结: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唐朝后来的繁盛奠定了基石,唐玄宗前期,拨乱反正,除弊政,用贤良创造了唐朝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教师总结:
1、农业:1)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2)农业技术的发展
“贞观之治”,“任用贤才,重视纳谏。”
“任用有才能的人。”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人。“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政绩。“注重节俭。”烧毁宫内珠玉锦绣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中心发言人发言
“兴修水利”,“提高农耕技术”,“种植经济作物”,蔬菜、茶叶“农具的改进”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口增加”,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
题目
第3课开元盛世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刘远航
年级
七
学科
历史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1年3月7日
教
材
分
析
本课以“开元盛世”从两个方面进行叙述:首先介绍唐玄宗前期的改革措施,使唐朝出现“开元盛世”景象。其次,介绍农业、手工业、商业取得的成就。
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的继续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重
点
盛世经济的繁荣
难
点
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课前准备
本课的资料、有关图片、历史资料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Hale Waihona Puke ◇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
导入
授新课
课堂小结
提问: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景象?他治世的方法给你印象最深?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①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农业手工业成就。
②利用“曲辕犁”图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互动授课法:师生互动,教材互动(史料、学生表演、图片、课文穿插进行)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蔬菜品种的传入
4)茶叶的种植
5)农具的改进
2、手工业:1)丝织技术的提高
2)陶瓷业的发展
3、商业:1)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三、唐朝的衰亡
1、唐朝衰亡的原因:唐玄宗不理朝政,奸臣,造成朝政混乱
2、唐朝灭亡时间:907年
引导学生归纳,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况,出现什么景象
△回顾上节知识导入本课
△分组讨论,培养同学间的合作能力
△对比讲解,分析相同点与不同点,对比记忆
△总结本课内容,标注重、难点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