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基本原则_商务礼仪基本原则有哪些

商务礼仪基本原则_商务礼仪基本原则有哪些商务礼仪,通常指的是礼仪在商务行业之内的具体运用,主要泛指商业社交行为间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礼仪;亦指商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应当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
下面是我带来的商务礼仪六项基本原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商务礼仪六项基本原则(一)首先是商务礼仪中的“谦和”原则此处强调的谦和并不是指过分的谦和、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更不是妄自菲薄。
应当认识到过分的谦虚其实是社交的障碍,尤其是在和西方人的商务交往中,不自信的表现会让对方怀疑你的能力。
商务礼仪中的“宽容”原则:也就是在人际纷争问题上保持豁达大度的品格或态度。
在商务活动中,出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难免出现冲突和误解。
遵循宽容的原则,凡事想开一点,眼光看远一点,善解人意、体谅别人,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各种关系与纷争,争取到更长远的利益。
商务礼仪的“尊敬”原则: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只有相互的尊重才是平等的开始。
企业之间的合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应该从相互的尊重开始,也是商务活动的开始。
比如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尊重别人的喜好和禁忌,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尊重他人是和人真诚沟通的开始。
商务礼仪中的“真诚”原则:从事商务,讲究礼仪,越来越注重其长远利益,只有恪守真诚原则,着眼与将来,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获得最终的利益。
最后商务礼仪中的正直:指通过言行表现出诚实、可靠、值得信赖的品质。
良好的`商务举止的一条黄金规则就是:你的正直应是勿庸置疑的——不正直是多少谎言也掩饰不了的。
描述了这么多一个企业在商务礼仪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培养人才拥有:相互尊重、谦和、宽容、尊敬、真诚、正直的原则,更好的展现出企业的魅力和企业的真实竞争力。
商务礼仪原则的重要性首先,学习商务礼仪原则是社会的需要,是适应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
商务应酬礼仪

商务应酬礼仪商务应酬礼仪是指在商务场合中,进行应酬时需要遵循的一套规范和礼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商务应酬礼仪:1. 穿着得体:在商务场合中,应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要整洁、得体,不要过于华丽或过于随意。
2. 提前致电预约:如果你是一个客人,可以提前打电话或发邮件给对方,提出邀请或预约的请求。
如果你是主人,同样需要提前告知对方时间和地点。
3. 准时到达:在商务应酬中,准时是尊重对方的表现,所以需要尽量保证准时到达。
4. 礼尚往来:在商务应酬中,通常会有一些小礼品的交换,比如名片、礼物等。
接受对方的礼物时要表示感谢,自己送出礼物时要选择合适的礼品,注意礼品的价值不要过于昂贵,以免给对方造成困扰。
5. 座位次序:在商务应酬中,座位次序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主人会坐在离入口最远的座位,客人坐在主人的左边,次要客人坐在主人的右边。
6. 主人致辞:在商务应酬中,主人通常要致辞欢迎客人,客人也可以回应一份简短的感谢致辞。
7. 餐桌礼仪:在商务应酬的餐桌上,要注意正确使用餐具,并遵守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比如不大声喧哗、不随意乱放餐具等。
8. 举杯祝酒:在商务应酬中,可以举杯祝酒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祝福。
举杯的时候要避免自己先喝,应等待对方举杯。
9. 注意言谈举止:在商务应酬中,要注意言谈举止,避免谈论敏感话题或冒犯对方的言辞。
同时,要保持礼貌和尊重对方。
10. 感谢表示:商务应酬结束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不论是口头感谢还是书面感谢。
这样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以上是商务应酬礼仪的一些基本规范,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基本的商务礼仪

基本的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是商业交往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提高商业交往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商务礼仪规范。
1. 礼貌待人
在商业交往中,礼貌待人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与客户、同事还是上级领导交往,都应该保持礼貌和尊重。
在交流中,要注意用语和语气,不要使用粗鲁或冒犯性的言辞。
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形象,保持整洁、得体的着装和仪态。
2. 准时到达
在商业活动中,准时到达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参加会议、商务谈判还是约见客户,都应该提前安排好时间,并在约定时间前到达。
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准时到达,应该提前通知对方,并尽快安排新的时间。
3. 注意礼仪细节
在商业交往中,注意礼仪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用餐时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要发出嘈杂的声音或者用餐不文明。
在交流中,要注意用眼神和微笑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不要使用太过夸张或者不自然的表情。
4. 尊重文化差异
在商业交往中,尊重文化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因此在交流中要注意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不要使用冒犯性的言辞或者行为。
5. 保持机密性
在商业交往中,保持机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商业活动中涉及到的信息和数据往往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在交流中要注意保护机密性,不要泄露对方的商业机密或者敏感信息。
商务礼仪是商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遵循基本的商务礼仪规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提高商业交往的效率和质量。
社交礼仪:商务场合的十个礼仪规范

社交礼仪:商务场合的十个礼仪规范1. 穿着得体在商务场合,穿着得体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
适当的着装能够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在商务活动中应该选择正式、整洁、不过于夸张的服装。
2. 尊重对方尊重是建立良好商务关系的关键。
在与他人交往时,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不要打断或者争辩。
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有助于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3. 注意言辞与语气在商务谈判和会议中使用正确、得体的言辞非常重要。
避免使用带有冒犯性或攻击性的措辞,并且注意音量和语速,使自己的表达更加清晰且容易被理解。
4. 保持积极姿态在商务场合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面对何种挑战或困难,在保持专业和冷静同时也应有积极进取心,展示自信和能力。
5. 注意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是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商务场合中,保持良好的姿态,避免过分倚靠或疏离的姿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眼神接触和微笑可以增加亲和力。
6. 合适使用手机在商务场合中,对于手机使用要特别注意。
遵循会议或活动主办方对手机使用的规定,并尽量不要在重要会议或交流时使用手机。
如果有必要接听电话,需要提前告知并保持简洁。
7. 尊重时间约定准时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行为。
无论是商务会议、约谈还是面试等活动,都应该提前计划好行程并尽量到达目的地提前准备。
8. 注意用餐礼仪商务用餐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社交化活动。
在用餐过程中,应注意礼貌、干净整洁,并尽量避免谈论敏感话题或争议性问题。
9. 准备充分在商务场合表现出充分准备是树立自信和展示专业能力的关键。
了解相关信息并提前做好准备,能够提高沟通和协商的效果。
10. 感谢和跟进感谢是社交礼仪的核心之一。
在商务场合,及时发送一个个人化的感谢邮件或信函以表示对他人时间和帮助的感激,并且跟进商务事宜以保持持续合作的关系。
这些是商务场合中十个重要的社交礼仪规范。
遵循这些规范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并展示出专业、得体的形象。
通过尊重他人、准备充分以及展示积极乐观态度,您将能够在商务场合中获得更多成功机会。
商务会议的十大礼仪

商务会议的十大礼仪商务会议是企业间进行交流、洽谈以及合作的重要场合,它不仅能够促进业务关系的发展,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
在商务会议中,遵守适当的礼仪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商务会议的十大礼仪,帮助您在商务场合中表现出色。
1. 准时参会准时的到达是商务会议中最基本的礼仪要求之一。
确保提前安排好时间,并合理预估交通状况,以免迟到或错过重要的会议内容。
如果在临时情况下无法准时到达,务必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并争取尽快参会。
2. 仪容仪表在商务会议上,给人以良好印象的外貌是至关重要的。
穿着要整洁、得体,尽量选择正式的商务服装。
注意个人卫生和仪表的整洁,同时还要注意言谈举止的得体。
3. 手机静音或关闭在商务会议期间,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闭是必要的。
当会议进行时,手机响起会分散注意力,干扰其他与会人员。
除非特别情况,避免使用手机、接听电话或发送短信,专注会议内容。
4. 主动参与讨论商务会议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所以要积极参与讨论。
提前准备好并了解会议议题,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贡献意见。
遵守发言顺序,尊重他人的发言权,并注意言辞的得当。
5. 尊重发言者在商务会议上,尊重发言者是一种基本礼仪,不要打断他人的发言,更不可轻视或嘲笑他人的观点。
即使对某个观点持有异议,也应以礼貌的方式提出,保持讨论的和谐氛围。
6. 注意言谈语气商务会议是一个充满正式氛围的场合,因此要注意自己的言谈语气。
避免使用太过激进、过于个人化、或带有冒犯性的措辞。
要以客观、中肯的态度表达观点,尽量避免情绪化的反应。
7. 尊重会议议程商务会议一般有明确的议程安排,每个议题都有特定的时间。
作为参会人员,要严格遵守会议的时间管理,按时结束一个议题并进入下一个议题。
不要浪费时间,避免无关的讨论,保持会议的高效性。
8. 适当展示合作意愿商务会议是促进合作的机会,所以要适当展示自己的合作意愿。
与会者要主动表达合作的愿望,并寻找合作的机会。
同时,要尊重他人的选择,不强迫他们达成合作协议。
常见商务场合礼仪

常见商务场合礼仪常见商务场合礼仪商务礼仪用于商务场,涉外场合和第一次见面。
它以庄重、保守为主。
不同于社交礼仪以展示个人魅力为主。
它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为本、行为规范和善于表达”。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商务场合的礼仪:一、接待客人请吃饭1、选择酒店遵循“吃环境、吃特色、吃文化“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客人,选择不同的酒店。
2、选择酒店要注意附近的交通状况,最好不选择在单行线及不便于停车的地方,如果选择了,应事先通知对方。
3、在门前迎接客人时若主人与客人地位相仿,主人可不走下台阶,若是长辈或领导需要降阶相迎。
4、左手迎宾:引导客人进入房间时,领导或长辈走在右前方;右手送客:送客时领导或长辈走在左前方。
5、介绍客人时,熟悉双方的人要主动担当介绍人。
在介绍过程中,客人,长辈,上级及女士有优先知情权,他们被后介绍。
6、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门前时,如有人开电梯则客人先行,如无人开电梯则接待者先行,并按电梯按钮。
乘电梯时禁止吸烟。
7、排座次时主人坐在对着门的位置,右手边为第一主宾,左手边为第二主宾,第一主宾右手边为第三,第二主宾左手边为第四宾,依次排座。
8、点菜时主人不可放弃权力,不问客人客人吃什么,要问客人吃什么。
9、敬酒不劝酒,请菜不夹菜。
10、吃自助餐时,遵守少量多次的原则,不要给客人带菜,更不许剩菜。
11、注意沾酱菜的吃法,不可咬一口后接着蘸酱。
12、通常欧美国家的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宠物。
13、此外吃饭时不谈让人产生不良联想的话题。
可以谈艺术、建筑、电影、历史、文学、时事、音乐等等。
二、乘车(双排座轿车)通常主宾位为右后座;当主人亲自驾车时,主宾位在副驾驶座;如果主人妻子随行则右后座为主宾位;当主人带有司机或随从翻译人员时,主人同客人坐在后排,客人居右,随从人员坐在副驾驶座。
三、着装、首饰、头发1、男士着装注意“三色“原则(西服、领带、皮鞋不超过三种颜色);三一定律(皮鞋、腰带、皮包要统一颜色);三大禁忌(商标没有摘掉、不系或系质量不好的领带、鞋袜不配套)。
基本的商务礼仪(11篇)

基本的商务礼仪(11篇)基本的商务礼仪(精选11篇)基本的商务礼仪篇1基本商务中餐礼仪1筷子中餐最主要的餐具就是筷子,筷子必须成双使用。
筷子是用来夹取食物的。
用来挠痒、剔牙或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与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筷子。
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食物,千万不要去舔。
因为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是不是有点倒人胃口。
另外,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的上面。
因为在中国习俗中只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这种插法。
2勺子中餐里勺子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和食物。
有时,在用筷子取食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勺子来辅助取食,但是尽量不要单独使用勺子去取菜。
同时在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舀取过满,以免溢出弄脏餐桌或衣服。
在舀取食物后,可在原处暂停片刻,等汤汁不会再往下流再移过来享用。
用餐间,暂时不用勺子时,应把勺子放在自己身前的碟子上,不要把勺子直接放在餐桌上。
若是取用的食物太烫,则不可用勺子舀来舀去,也不要用嘴对着勺子吹,应把食物先放到自己碗里等凉了再吃。
还有注意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是反复舔食吮吸。
3碗中餐的碗可以用来盛饭、盛汤,进餐时,可以手捧饭碗就餐。
拿碗时,用左手的四个手指支撑碗的底部,拇指放在碗端。
吃饭时,饭碗的高度大致和下巴保持一致。
如果汤是单独由带盖的汤盅盛放的,表示汤已经喝完的方法是将汤勺取出放在垫盘上,把盅盖反转平放在汤盅上。
4盘子中餐的盘子有很多种,稍小点的盘子叫碟子,主要用于盛放食物,使用方面和碗大致相同。
用餐时,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求保持原位,且不要堆在一起。
需要重点介绍的是一种用途比较特殊的盘子——食碟。
在中餐中,大概有一些南北差异;偏南方地域,更偏向用作食物残渣的存放处;偏北方地域,则更偏向用于暂放从菜盘里直接取来享用的菜。
较为保守的用法是折中:既可以装将要吃的食物,也可以装残渣,只不过要分开放置。
残渣应轻轻取放在食碟的前端,取放时不要直接从嘴吐到食碟上,而要使用筷子夹放放到碟子前端。
商务交往中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3篇

商务交往中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商务交往中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精选3篇(一)在商务交往中,行为举止礼仪规范对于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和提升个人形象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商务交往行为举止礼仪规范:1.穿着得体:在商务场合,应注意穿着整洁、得体,避免过于休闲或夸张的服装。
首饰、化妆和发型也应该合适。
2.守时:准时是商务交往中的基本要求,迟到会给人带来不专业的印象。
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导致迟到,应提前致电或发送邮件告知对方。
3.握手礼仪:握手时要站直身体,微笑并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
握手要坚定但不过于用力,并在握手时介绍自己的姓名。
4.注意身体语言:在商务交往中,身体语言非常重要。
保持良好的姿势,如坐直、双脚平放在地上,避免交叉手臂等防御性的姿势。
5.注意言谈内容和语气:在商务谈判或会议中,要注意控制语气和用词,尊重他人的观点。
避免过分的幽默或批评他人,保持专业和积极的态度。
6.妥善处理手机:在会议或商务活动中,将手机保持静音或关闭。
如果有紧急情况需要接听电话,应事先提醒对方并尽快结束。
7.遵守文化礼仪:在跨文化商务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的文化礼仪,了解他们的习惯和传统。
避免触犯对方的文化忌讳,并尽量适应对方的习惯。
8.注意用餐礼仪:在商务餐宴中要注意用餐礼仪,如不大声嚼食、不伸直手臂去够食物等。
也要注意对餐桌上的人进行礼貌的交流。
9.谢意和感谢信:在交往中,适当表达谢意是重要的。
感谢对方的时间和合作,可以口头表示感谢,也可以写一封感谢信。
10.保护商业机密:在商务交往中,需要保护商业机密和对方的个人信息。
不应向其他人泄露对方的商业机密,并遵守当地的法律和道德准则。
遵守这些行为举止礼仪规范能够帮助你在商务交往中表现得更加优雅、专业和有礼貌,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
商务交往中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精选3篇(二)商务交际礼仪是指在商务场合中,人们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习俗,进行高效和谐的交流和互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商务交际礼仪:1. 维持良好形象:在商务场合中,穿着得体、整洁干净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的商务礼仪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基本的商务礼仪1.应有的态度——如何在公司赢得好印象除了应该注意在公司内打电话、接电话之类的技巧外,还包括将访客带到会客室、递出名片与接收名片的方法,以及替别人作介绍等各种在商业社会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礼仪。
如果你刚进入公司,复印资料、整理文件,以及端茶倒水之类的事,是免不了的。
或许你会觉得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意义。
但事实上,你所从事的工作绝不是琐碎之事。
当你接听电话的时候,你就代表了公司。
假使你在电话里表现出失礼的态度,对方会认为这是你所在公司的失礼,有时还可能导致谈判破裂,最终失去顾客。
2.客人来访,应起身迎接——不论手上的工作多么繁重,对于访客,都应当站起身来行礼,打招呼,这是最基本的礼节。
3.要跟访客问好——遇到访客,无论在何种情形下,都应抢先向对方问好,这才是正确的待客之道。
寒暄时的礼节为,身份低的人先问候身份高的人。
而对于所有的公司来讲,访客都是居于上位者,因此必须由己方先致问候。
所以当见到不认识的访客时,要先行问好。
如果当时正与同事站着谈话而没打招呼,或者来访者进进出出,就不在此列。
4.鞠躬时眼睛要注视对方——鞠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微微地点头致意和常见的敬礼。
无论采用哪一种鞠躬方式,都必须遵守基本原则。
在鞠躬开始与结束时,都需看对方的眼睛。
无论行多少次敬礼,如果眼睛看着别的地方,这种行为也无异于是忽视对方。
此外,太快把头低下或抬起,都不能算是正确的鞠躬方式。
鞠躬时应尽可能慢慢地进行。
把头低下时,以能在中途作1~3次呼吸的速度进行就可以了。
5.对访客附上一句——“让您久等了”——当有约好的访客时,大部分的人会说“欢迎光临”!可是,接下来会附上一句“让您久等了”的人,却不多。
假设你的身份是来访的客人,如果对方对你说声“让您久等了”,你会在心里暗想,“原来这家公司很看重我!”。
说不说这句“让您久等了”,别人对你的评价就会不同吗答案是肯定的。
当你的上司看到你如此向访客问好后,必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这并不说只能使用“让您久等了”这句话,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加上额外的话。
如果是经常出入自己公司的来者,说上一句“天气这么炎热,您辛苦了!”之类慰劳对方的话,效果也会很不错。
没有人会对别人发自内心的关怀话语感觉不快,因此应积极地向别人问好。
6.记住访客的基本资料——如果虽然自己所任职的公司名称已在询问台被问过一次,但是没过多久,又被重复问“请问您是哪一位”任何人都会有不被重视的感觉。
为了避免使对方产生不快,当听到访客的公司名称、姓名之后,应记录下来,以免遗忘。
若将对方的公司名称或人名弄错,是非常不礼貌的。
如果是难以听清楚的名字,就应复述一遍,或向对方问清楚,以便将正确的公司名称、姓名记住。
当有多位来访客人时,应以不让访客看到的方式作记录,然后交给公司内的人。
如果访客的人数太多,也可以只记下公司名称及其代表者的姓名。
7.引导访客到会客室——对于访客,不能用手一指会客室,说一句“请到那里等候”就算完事了。
将访客带到会客室,才是应有的礼仪。
带路时,应配合访客的步调,走在距离对方大约1公尺的斜前方,而这是为了让访客走在走道的中央。
此外,不时回头看看访客是否跟上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8.不可以貌取人——所谓“人不可貌相”,不能因为对方的身材魁梧,就断定他的职务高,也可能存在相反的状况。
如果凭外貌来判断对方的职务,有可能闹出很大的误会。
当有一位或者两位客人来访时,根据对方的态度,大致能判断出谁的地位较高;可是当有许多人来访时,就很难分出谁是上司,谁是下属。
遇到这种情况,只要确认谁是上司或负责人就行了。
当对方突然来访,没有时间加以确认时,不要按照自己的看法随意作出判断。
应将他们带到会客室,交给主管去安排。
9.进会客室前先敲门——以下是常发生的情形:职员将访客带到会客室,心想里面没人,于是将房门打开,却发现里面有人。
因此,在进入会客室前别忘了要先敲门,以避免失礼。
不只限于会客室,包括其他所有的房间,在进去之前都应养成先敲门的好习惯。
10.哪里是上座,哪里是下座——将访客带到会客室后,必须清楚哪里是上座,哪里是下座。
根据会客室的不同,上、下座也会不一样,但一般来说,靠近入口的座位是下座,靠近里面的座位是上座。
当拜访其他的公司时,千万别大模大样地坐在上座之上,以免给对方造成不好的印象。
此外,当访客中的主管随其他人一起进入会客室,或他已先到并在此等候时,应让他决定把访客安排在哪里。
要是有对方的主管在场,你却在一旁指手画脚地分派座次,就会显得越俎代庖。
11.送茶有一套——当有访客时,即使总经理正在接待他,也要将访客当作上位者,请牢记这点。
因为与访客相比,就算总经理是公司职位最上者,也处于访客之下。
请记住:应先给访客敬茶,然后才轮到本公司的职员。
12.倒茶只倒七分满——如果将茶水加得满满的,在端往会客室途中,托盘可能会溅湿。
所以,应注意使茶水保持大约七分满。
此外,在泡茶以前,应将陶质小茶壶和茶杯烫一下。
当有多个茶杯时,为了使茶水的浓度均等,应提着茶壶绕着圈,将茶水分别注入茶杯里。
如果主人端出温凉的、泡乏了的茶,任何客人都会感到不满意。
尤其是在年长的男性之中有很多喜欢喝茶的人。
因此细心周到,尽可能将茶泡得好喝,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3.电梯也有上下座之分——正如会客室与会议室存在席次差别一样,在电梯内也有上座与下座之分。
在电梯内,操作按键的位置是最次的下座,因为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必须按控制电梯开闭和楼层的按键,扮演电梯女郎的角色。
相反,被看作最尊贵的上座位置,是位于操作按键位置的里面,其次是它旁边的位置,再其次是在有按键位置的旁边。
在有四人以上乘电梯时,大致也以此为准。
当你的上司站在电梯里面的位置时,如果正巧你站在按键的前面,虽然把上司的前面堵住了,乍看显得失礼,但实际上这才是正确的座次。
14.应确认客人离开后再离去——根据与对方的不同关系,送别客人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既有可以在会客室门口告别的客人,也有需要送到大门口的客人。
需要送到公司大门口的客人,已经算得上是具有相当分量的VIP了,因此采用这种送别方式绝不能马虎。
在大门口送别,自己应拿着客人的行李,在即将分别时再交给对方。
千万别在客人刚一转身就连忙往回走,急着返回公司去,因为你不知道客人是否会回过头来,因此应目送客人远去,直到看不见对方的身影为止。
在将客人送到停车场时,也应将对方的行李送到车上。
首先,必须先为对方打开车门,当客人坐好后再将车门关上。
此时,也应目送对方的车子开走,直到看不到为止。
15.记得打扫会客室——当客人离去之后,记得立即打扫会客室。
将茶杯和点心类的东西撤掉,将桌子擦干净,将烟灰缸换掉;此外不要忘记将房门和窗户打开,尤其是在客人很多的时候,烟味等不良气味会弥漫整个会客室。
如果就这么让下一位客人进去,容易造成不良的印象。
所以会客室应勤加打扫,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无论谁来,都能立刻让他进去。
16.左手持听筒,方便记录——听筒应用左手来拿,并随时将记录本和资料放在手边,以便能迅速地作出反应。
17.做好事前准备,讲电话不怯场——将信息正确而简洁地传送给对方前,必须先在头脑中构想清楚。
如果不能正确地把握5W1H(何时、何地、谁、做什么、方式、如何),就不能简洁地将一件事告诉对方。
在打电话之前,将要谈的内容记录下来,就是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如果再将有关此事的资料也准备好并放在手边备查,就完美无缺了。
这么一来,即使被对方反问,也能很快有条有理地回答。
18.接电话时,要说声“您好”——一般人在接听来电时,习惯性地先从“喂喂”开始应答。
但是,在公司内接电话,应拿起听筒后,口齿清晰地说“您好”,再说出自己的公司名称和部门名称,比如“这里是××公司”、“这里是××部”。
在对方报出自己的姓名后,别忘了加上一句“平日多蒙照顾,不胜感激”。
一般人对这种话通常会很难说出口,因为“自己并没有受到这个人的关照”。
可是在商业上,有所谓的社交辞令。
即使是与对方初次打交道,如果说一句“承蒙关照”,会给对方留下更好的印象,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19.打电话时,必须主动自报姓名——当你打电话时应先主动自报姓名,要是连名字也不说,突然说出“请××先生接电话”,就略显失礼。
因此,应在对方尚未问起“请问你是哪位”之前,先主动自报姓名。
自报姓名时,应将自己所任职公司的名称与自己的姓名,同时告诉对方。
我们时常会遇到只说出公司名称,而不报自己姓名的人,这样会给接电话的人造成麻烦,因为他无法正确传达来电者为何人。
20.私人电话,应长话短说——因自己的私事而常使用公司的电话是一件不好的事,因此要尽量少用公司的电话打给自己的朋友们。
对于打来的电话,也应该长话短说,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
21.电话中途断线,应主动打过去——重新拨通之后,再向对方致歉,“非常抱歉,刚才电话中途断线了”。
应具备始终由自己主动重打的意识,除非对方使用公用电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22.电话声音不清楚,怎么办——我们时常会因电话声音小而听不清楚,此时,你是否会因此而提高嗓音,大声地说:“对不起,我听不太清楚,请说大声一点”即使对方的声音的确很小,也要采用如电话的状况不好,因此听不清楚之类的说法。
如“很抱歉,电话的声音听起来有点远”,或“很抱歉,能不能请你再说一遍”,明白无误地反问对方,并加以确认复述一遍。
23.“请稍等片刻”,不宜超过一分钟——如果判断出需要花费一分钟以上的时间,就须告诉对方“对不起,待会儿我打给您”,再挂断电话,这才是正确的礼仪。
此外,即使在一分钟以内重新拿起听筒,也必须说上一句“让您久等了”。
24.电话留言记录,应该注明清楚——当在电话里受人之托,转达留言时,必须作记录。
在留言条中除了要写明对方的公司名称、部门名称、人名、事由外,还应写出自己的名字,另外必须在留言条上填写接到电话的时间。
25.电话铃声不应超过三声——接电话应在电话铃响第三声之前。
如果此时没空,过了许久才接电话,也应该说声“让您久等了”表示一下歉意,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26.应确认对方的留言——当你从对方那里听到留言后,说声“请让我复述一遍”,并把听到的内容重复一次。
此时,对于容易弄错的数字与人名,应采用特别一点的记录方式。
复述之后,还应附加一句“我叫××,我将会把您交代的事情转告给当事人”,以使对方放心。
此外,如果是自己留言,当对方没有复述时,应将事情很快地重复一遍,并补充一句“可以了吗”,以此叮咛。
27.无法决定之事,应请上司前来处理——不要太逞能,只想凭自己的力量来应付,要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28.当事人不在,应尽早告知——当电话打给不在的人时,不能随便地问“您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