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防火六大误区(2021新版)

合集下载

火灾预防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火灾预防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火灾预防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火灾是一种极其危险且破坏性极大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在预防火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应对不当,从而增加了火灾造成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小火不会造成大灾难很多人觉得小小的火苗或者局部的冒烟不会引发严重的火灾,从而掉以轻心。

例如,在厨房烹饪时,锅边偶尔蹿出一点小火苗,可能有人会觉得随手一扑或者不管它自己也会熄灭。

然而,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火苗,如果遇到易燃物或者通风良好的环境,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成熊熊大火。

再比如,在卧室里,一个未熄灭的烟头掉落在床上或者地毯上,起初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火星,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就可能引发一场大火。

误区二:过度依赖烟雾报警器而忽视其他预防措施烟雾报警器确实是一种重要的火灾预警设备,但仅仅依靠它是远远不够的。

有些人安装了烟雾报警器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不再关注其他方面的火灾预防。

然而,烟雾报警器可能会出现故障、电池没电或者因为位置不当而无法及时检测到烟雾。

此外,如果家中的易燃物品过多、电线老化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使烟雾报警器响起,也可能无法阻止火灾的发生。

误区三:认为灭火器可以解决所有火灾灭火器在火灾初期确实能发挥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应对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火灾。

一些人认为只要有了灭火器,就能够轻松扑灭任何火灾,但实际上,对于较大规模的火灾或者涉及特殊物质的火灾,灭火器可能无能为力。

例如,油类火灾如果使用水基灭火器,不仅无法灭火,还可能会使火势蔓延。

而且,如果不掌握正确的灭火器使用方法,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无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误区四:堵塞消防通道在一些小区或者建筑物内,人们为了方便或者增加存储空间,常常会将杂物堆放在消防通道上。

这种行为在火灾发生时会严重阻碍消防车辆和救援人员的通行,延误救援时间,从而导致火灾损失的扩大。

消防通道是生命通道,必须时刻保持畅通无阻。

火灾扑救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火灾扑救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火灾扑救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火灾是一种极其危险且破坏性极大的灾害,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扑救至关重要。

然而,在火灾扑救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延误扑救时机,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误区一:盲目用水扑救水是常见的灭火介质,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火灾都适合用水扑救。

例如,油类火灾、电气火灾等,如果盲目用水扑救,可能会使火势蔓延扩大。

油的密度比水小,用水扑救油类火灾时,油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甚至随着水的流淌而扩大燃烧范围。

对于电气火灾,水是导电的,用水扑救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危及扑救人员的生命安全。

误区二:惊慌失措,没有及时报警在发现火灾时,有些人会因为惊慌而忘记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119。

或者在报警时,不能清晰准确地描述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关键信息,这会给消防部门的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延误救援时间。

误区三:贸然闯入火灾现场有些人在火灾发生后,出于抢救财物或其他原因,贸然闯入火灾现场。

然而,火灾现场充满了浓烟、高温和有毒气体,能见度极低,贸然进入可能会迷失方向,甚至危及生命。

而且,未经专业训练和防护装备的保护,个人很难在火灾现场安全行动。

误区四:使用错误的灭火器灭火器有多种类型,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每种灭火器都有其适用的火灾类型。

如果使用错误的灭火器,不仅无法有效灭火,还可能会加剧火势。

例如,对于带电设备的火灾,应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而使用干粉灭火器可能会损坏设备。

误区五:以为关闭门窗可以阻止火势蔓延在火灾发生时,有些人会选择关闭门窗,认为这样可以阻止火势蔓延。

但实际上,如果火灾处于初期阶段且房间内有足够的氧气,关闭门窗可能会导致氧气不足,使燃烧不完全,产生更多的有毒气体,增加人员伤亡的风险。

而且,如果火势较大,关闭门窗反而会使房间内压力增大,可能导致火势冲破门窗,加速蔓延。

误区六:过度依赖消防设施而忽视自身安全一些场所配备了较为完善的消防设施,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烟雾报警器等。

认知家庭防火五个误区(2021新版)

认知家庭防火五个误区(2021新版)

认知家庭防火五个误区(2021新版)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003认知家庭防火五个误区(2021新版)烈火无情,防控先行。

在家庭火灾中,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占绝大部分。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因此,江苏苏州消防建议市民减少火灾隐患,从认识家庭防火的误区,提高防火意识开始。

误区一:长时间给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似乎已经无法离开各种电子产品了,但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耗电量高,待机时间短,许多人为求省事会长时间给电子产品充电,或者一边充电一边玩耍,这样的习惯会降低电池的自我保护功能,也容易引发火灾。

误区二:插线板长期不拔不清理。

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的习惯,插线板上不仅连接很多大功率电器,而且长期不拔掉电源,更很少去清理,长此以往,会在插头两极和插孔间积累很多灰尘和毛发,很容易因为负荷过大,引起火灾。

误区三:不关炉灶去做其他事。

很多市民在做饭的时候因为烹煮时间长会去客厅看电视、聊天,或者临时煲起电话粥,忘记厨房里的燃气还开着,导致锅被烧干引发火灾。

误区四:把打火机当玩具。

很多家长为了哄小孩,拿打火机当玩具,利用打火机的火焰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小孩子有样学样,会“复制”家长的行为,为自己和家庭安全带来隐患。

误区五:把楼道当成自家的。

很多居民为了节约会有收集家里用过的废纸箱、旧报纸和塑料瓶的习惯,但是这些东西放在家里不仅不美观,而且占用空间,于是他们就把公共楼道当成了自家的“仓库”,用来堆放这些杂物。

火灾预防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火灾预防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火灾预防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火灾是一种极其危险且破坏性极大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在火灾预防方面,很多人虽然有一定的意识,但仍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小火不会造成大损失很多人觉得小小的火苗或者局部的小火不足为惧,认为自己能够轻松控制或扑灭。

然而,这种想法往往是危险的。

小火在初期或许容易处理,但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火势很可能迅速蔓延。

例如,在厨房中,一个未被注意的炉灶小火苗可能在短时间内引燃周围的易燃物,进而引发大规模的火灾。

而且,即使是小火,也可能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误区二:过分依赖单一的灭火设备有些人认为只要家里配备了灭火器,就足以应对火灾。

实际上,灭火器只是灭火设备中的一种,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发挥作用。

例如,对于电气火灾,使用水基灭火器可能会导致触电危险;对于油类火灾,普通的灭火器效果可能不佳。

此外,烟雾报警器、灭火毯等设备在不同的火灾场景中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仅仅依赖单一的灭火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多种灭火和防护设备。

误区三:认为安装烟雾报警器就万事大吉烟雾报警器确实是火灾预警的重要设备,但仅仅安装了并不意味着就能完全避免火灾损失。

首先,烟雾报警器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果电池没电或者传感器故障,它可能无法及时发出警报。

其次,即使烟雾报警器响起,人们也需要有明确的逃生计划和行动,而不是仅仅等待救援。

很多人在听到警报声后会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逃生,从而错失了宝贵的逃生时机。

误区四:随意堆放杂物不影响安全不少家庭和场所会随意堆放杂物,认为这只是影响美观和整洁,不会对火灾安全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杂物往往是火灾蔓延的“帮凶”。

大量的杂物不仅增加了可燃物的数量,还可能堵塞逃生通道。

例如,在楼道里堆积的旧家具、纸箱等,一旦发生火灾,会阻碍人们快速疏散,同时也为火势的蔓延提供了条件。

误区五:忽视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现代生活中,电气设备无处不在,但很多人对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不够重视。

生活中的消防安全误区

生活中的消防安全误区

生活中的消防安全误区消防安全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但是很多人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将从家庭生活、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等方面来探讨生活中常见的消防安全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消防安全问题。

一、家庭1. 误区一:火灾发生时,用水扑灭火源很多人在遇到火灾时第一反应就是用水扑灭火源,然而并不是所有火灾都适合用水来灭火。

例如,遇到油火时,用水灭火会导致大面积的油溅出,增加火势扩大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在家中配备适量的灭火器,并在遇到火灾时选择正确的灭火器材,如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2. 误区二:较长的电源线不致火灾隐患在家中使用电器时,有些人往往因为地方较远或者配电插座不够用而使用较长的电源线,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较长的电源线容易造成电线过热、短路等隐患,进而引发火灾。

因此,我们在使用电器时应尽量使用符合长度要求的电源线,以确保家庭用电安全。

二、工作场所中的消防安全误区1. 误区一:工作室内没有防火设施和灭火器很多工作场所,特别是一些小型工作室,往往缺少必要的防火设施和灭火器。

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每个工作场所都应该安装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的有效性,以提高工作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

2. 误区二:在办公室吸烟不需多加注意虽然吸烟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但在办公室吸烟时也需要注意安全。

很多人在吸烟时不将烟蒂完全熄灭就乱扔,这就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因此,在办公室吸烟时,我们应该准备合适的烟灰缸,确保烟蒂完全熄灭后再丢弃,避免引发火灾。

三、公共场所中的消防安全误区1. 误区一:逃生时不按规定的疏散路线行动在面临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关乎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然而,很多人在火灾发生时往往慌乱逃生,不按规定的疏散路线行动。

这样做会导致逃生通道堵塞,增加了火灾蔓延的风险。

因此,在遇到火灾时,我们应遵循疏散指示,保持冷静,按照规定的疏散路线有序撤离。

2. 误区二:对火警报警器置之不理火警报警器是公共场所防火的重要装置,它可以及时地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火灾的发生。

家庭火灾逃生方法误区

家庭火灾逃生方法误区

家庭火灾逃生方法误区误区一:听到火警时不要慌很多人在听到火警响起时,会感到惊慌和恐慌,认为自己无法冷静地应对火灾。

因此,一些人在火警响起时可能会不知所措,甚至选择逃跑的第一反应。

然而,这种做法是十分危险的。

火警响起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逃生措施,而不是陷入恐慌情绪之中。

正确建议:在家庭火灾发生时,应首先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灾的位置和范围,并及时向家庭成员发出警告。

然后,根据逃生路线图或公共场所的逃生指示牌,迅速走向安全出口,并在逃生过程中保持镇定,不要随意乱跑或乱撞,以免造成更多的伤害。

误区二:无论如何都要逃生有些人认为,在火灾发生时,无论如何都要尽快逃离建筑物,因为火势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

然而,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

不同情况下应采取不同的逃生策略。

正确建议:在火灾发生时,应首先评估火灾的情况和范围。

如果火势较小,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或毛巾等工具进行初期扑救;如果火势较大,应迅速通知其他家庭成员,并根据逃生路线图或逃生指示,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

但如果有烟雾、火势十分凶猛或楼梯已经被烧断,此时就不宜硬要逃生,而应选择在房间内封闭门窗,用湿毛巾堵住门缝,以保护自己不被烟雾或火焰所伤。

误区三:一味追求速度有些人在面临火灾逃生的情况下,会一味地追求速度,认为越快逃离越安全。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逃生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危险。

正确建议:在火灾逃生时,应该注意安全第一。

尽管需要迅速逃离火场,但也不能盲目地追求速度。

在逃生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地面的情况,避免踩到燃烧的物品或铺设在地上的燃烧物。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烟雾的侵害,低姿势行走,避免吸入大量烟雾带来的窒息以及中毒的危险。

误区四:只关注自己,忽视他人一些人在火灾发生时,会过于关注自己的安全,而忽视了其他家庭成员的安全。

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在逃生过程中造成家庭成员的失踪或受伤。

正确建议:在火灾发生时,应及时通知其他家庭成员,告知他们火灾的危险和逃生的方向。

火灾预防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火灾预防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火灾预防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在火灾预防工作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预防火灾时采取错误的措施,从而增加火灾发生的风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误区。

误区一:认为火灾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很多人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觉得火灾是小概率事件,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火灾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无论在家庭、工作场所还是公共场所,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引发火灾。

例如,电线老化、电器过载、乱扔烟蒂、违规用火等。

我们不能因为觉得火灾离自己很遥远就忽视预防工作,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预防措施。

误区二:过度依赖消防设备而忽视日常防范一些人认为只要安装了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然而,消防设备只是火灾预防的一部分,不能完全替代日常的防范工作。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消除火灾隐患,如乱堆杂物堵塞通道、私拉乱接电线等,即使有消防设备,也可能无法在火灾发生时发挥有效的作用。

此外,消防设备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使用。

误区三:认为小火不用在意有些人看到小火苗时,觉得自己能够轻松扑灭,就不把它当回事。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小火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蔓延成大火,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火源,如未熄灭的蜡烛、蚊香等,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

因此,一旦发现有火苗出现,无论大小,都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将其扑灭。

误区四:逃生通道堆满杂物在一些居民楼和办公楼中,逃生通道经常被各种杂物堵塞,如旧家具、自行车、纸箱等。

这些杂物不仅影响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速度,还可能成为火灾蔓延的助燃物。

在火灾发生时,畅通的逃生通道是生命的保障,必须保持其畅通无阻。

误区五:只关注大型火灾,忽视小型火源人们往往对大型火灾的新闻比较关注,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小型火源,如厨房炉灶上的明火、电暖器附近的易燃物等,却不够重视。

火灾预防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火灾预防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火灾预防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知道要预防火灾,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小火不会造成大灾难很多人觉得小小的火苗不足为惧,只要及时扑灭就没事了。

然而,小火往往是大火的前奏,如果不加以重视,小火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发展成无法控制的大火。

例如,一个未熄灭的烟头,看似只是微弱的火源,但如果掉落在易燃物上,可能在几分钟内就引发一场严重的火灾。

再比如,厨房中的炉灶上小火炖煮食物,人离开了厨房,小火可能烧干锅内的水分,点燃厨具,进而引发火灾。

误区二:过度依赖消防设备而忽视自身的预防意识一些场所和个人过于依赖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消防设备,认为只要配备了这些设备,就万事大吉。

但实际上,消防设备只是在火灾发生时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日常的预防措施。

比如,烟雾报警器可能会因为电池没电或者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如果仅仅依赖它来发现火灾,可能会错失最佳的逃生和扑救时机。

而且,即使有灭火器,在慌乱中也可能无法正确使用。

误区三:认为只有特定场所才会发生火灾很多人觉得火灾只会发生在工厂、仓库等大型场所,或者是老旧的建筑中。

其实,火灾的发生不分场所,家庭、办公室、商场、学校等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火灾。

家庭中的电器过载、电线老化,办公室里的违规用电、乱扔烟头,商场里的消防通道堵塞、货物堆积不当,学校里的实验室操作不当等,都可能成为火灾的隐患。

误区四:认为火灾发生时可以依靠电梯逃生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误区。

在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因为断电而停止运行,导致人员被困其中。

而且,电梯井往往会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和烟雾的蔓延,使电梯成为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楼梯进行疏散,在疏散过程中要用湿布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误区五:随意堆放杂物,堵塞消防通道有些人在楼道、阳台、安全出口等地方随意堆放杂物,觉得只是暂时放一下,不会有什么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防火六大误区(2021新
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57
家庭防火六大误区(2021新版)
近年来,家庭火灾呈上升趋势,形势严峻。

1998年,全国共发生火灾38094起,家庭火灾占火灾总数的34%。

1999年,我国共发生火灾39359起,家庭火灾占火灾总数的37.6%。

究其根源,除了家庭用火用电不慎、小孩玩火、吸烟等因素外;主要是人们在防火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思想麻痹、侥幸心理依然存在,从而留下火灾隐患,造成了许多不该发生的火灾事故。

通过对一些家庭火灾案例的剖析,笔者感到家庭防火丝毫麻痹不得,应该克服以下六个误区:
误区之一:顾了防盗,忘了防火。

为防止家中失窃,一些居民在自家的门和窗上安装了铁制的防盗门和防盗窗等设施,将自家的门和窗尽可能封死,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殊不知这样做却堵塞了火灾时逃生的“活门”。

表面上看防盗和防火是一对不可调和的
矛盾,实质上只是一个方向的问题,防盗防的是由外人内的问题,防火防的则是由内往外的问题,所以防火和防盗问题的解决要兼顾考虑“出”的因素,这样问题便不难解决。

诸如可将防盗门的钥匙放在固定地方,发生事故后好找,在防盗窗(网)上开一个可以活动的暗口等。

误区之二:图节约,阳台当杂物仓库使用。

许多家庭将阳台当作杂物仓库,有的甚至把油漆、车用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也都放在阳台上,使阳台成了火灾隐患丛生之地。

逢年过节人们燃放烟花爆竹窜入以及小孩玩火等因素,都是造成阳台火灾的重要原因。

误区之三:图美观,电线不穿管预埋。

随着城市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装饰装修已成为都市生活时尚,而人们在装修过程中,为了追求装修的美观,对电线常不穿管保护而直接预埋于墙体中;而一些从未经过电工培训甚至一点电的常识都不懂的外来木工,竟安装起电器来。

这些连火线、零线都分不清的人,不管怎么接线安全、线径多少、负荷多少、怎么分区供电等,就直接将电气线路直埋于墙体或装饰层内,这无疑于在你家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其危害
在于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家用电器的增多等,一旦线路出现故障或损失,你要想维修整改也找不到门路,轻者造成短路影响你的家用电器安全,重者说不定引火烧身还不知向谁诉苦。

因此,装潢要请正规电工安装并采用阻燃塑料管等穿管预埋好,千万别留下后患,让你住得放心。

误区之四:图省事,家用电器不拔插头。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坐在床头遥控器一拿,只需轻轻一按,电器便开关自如。

这样一些人在使用家用电器后只将遥控器上的开关关掉,而不将插头拔下,切断电源。

其危害在于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设置时,有些电源开关在电源变压器的二次侧,当你用遥控器关闭电视机、空调等时,变压器一次侧仍在通电,虽然它通过的电流很小,但长时间通电,电流会使电源变压器继续升温,一旦电源变压器的线圈的绝缘性遭到破坏,就会因短路或炭化而起火,或者遭遇雷击的侵入,也会引起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短路过载而引发火灾。

因此,千万别图省事,在使用完家用电器之后最好随手拔掉电源插头,以防万一。

误区之五:图方便,楼梯口摆放车辆。

时下,在一些居民住宅楼,有些居民图方便将自行车、摩托车等摆放在楼梯口。

其危害在于堵塞了通道,影响了人员疏散,发生火灾时,慌忙中人们争先逃生’,往往会因通道不畅而摔倒、挤压等造成人员的伤亡。

在这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有明确的规定:“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作为居民住宅的楼梯是人员疏散的通道,车辆的停放不应影响疏散通道的正常通行。

误区之六:图整洁,液化气钢瓶置于壁橱内。

现在一些家庭住户为了厨房的整洁有序,将液化气钢瓶置于壁橱内。

其危害在于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的好坏或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管路阀门的开闭连接等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而液化石油气的成分大多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气重,放在壁橱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积聚飘浮在地面上,当房间里泄漏出的煤气、液化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35.8%时,一旦遇有明火极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

因此,请你尽量将液化气钢瓶,置于空气流通又便
于人们操作和观察的位置。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