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仁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栀子的药用价值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_栀子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栀子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栀子图片、栀子的药用价值、栀子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栀子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栀子简介栀子图片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栀子的药用价值栀子的食疗价值栀子的炮制方法栀子的用法用量栀子的副作用栀子医书记载栀子简介栀子,中药名,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
9~11月果实成熟显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置通风干燥处。
本品呈球形或椭圆形,长1.5~4.5厘米,直径约1~2厘米。
表面橙黄色或暗红色,淡褐色或褐色,果皮薄而革质,略有光泽,通常有6条隆起的翅状纵棱(背缝线),纵棱间多数有明显的纵行脉纹一条(腹缝线)。
顶端有宿存花萼裂片6个以上,多碎断。
基部突尖或渐尖,有果柄痕。
破开后,果皮内壁淡黄色或黄白色。
种子多数,聚成类圆形的团块状,橙红色或橙黄色。
种子扁圆形不规则状如辣椒的种子,浸入水中被染成黄色。
气微,味微苦酸。
以色红、圆形,子仁饱满者为佳。
栀子图片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1、泻火除烦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
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
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2、凉血止血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
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3、泄热利湿本品又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颉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常与黄柏、茵陈蒿等同用。
栀子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栀子药材名称:栀子拼音名称:ZHIZI别名:木丹、鲜支、卮子、支子、越桃、山栀子、枝子、小卮子、黄鸡子、黄荑子、黄栀子、黄栀、山黄栀、山栀科属: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
产地: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中成药:共有449种中成药使用栀子:国公酒京万红祛伤消肿酊追风壮骨膏拔毒膏骨增生镇痛膏炎热清胶囊牛黄消炎灵胶囊牛黄清热散泻肝安神丸等。
应用:1、热病心烦。
该品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可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伤寒论》;若配黄芩、黄连、黄柏等,可用治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如黄连解毒汤《外栀子台秘要》。
2、湿热黄疸。
该品有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用治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小便短赤者,常配茵陈、大黄等药用,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或配黄柏用,如栀子柏皮汤《金匮要略》。
3、血淋涩痛。
该品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4、血热吐衄。
该品功能清热凉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白茅根、大黄、侧柏叶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该品若配黄芩、黄连、黄柏用,可治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5、目赤肿痛。
该品清泻三焦热邪,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用,如栀子汤《圣济总录》。
6、火毒疮疡。
该品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用治火毒疮疡、红肿热痛者,常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肿,如缩毒散《普济方》。
7、焦栀子功专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忌服。
采收加工:于10月中、下旬,当果皮由绿色转为黄绿色时采收,除去果柄杂物,置蒸笼内微蒸或放入明矾水中微煮,取出晒干或烘干。
栀子仁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栀子仁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栀子仁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白茯苓(去黑皮)各1
栀子仁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白茯苓(去黑皮)各15克豉(炒)7.5克
【制法】上七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虚烦不得眠睡,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上面给我们介绍了栀子仁汤到底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合而成,怎么样?现在了解了吗?其实中药方剂还有很多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我相信随着科技医疗的发展,它一定会实现的。
生活常识分享。
栀子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栀子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一、栀子的功能•清热解毒:栀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去除体内的热毒,对于热病引起的不适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解暑利湿:栀子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因暑热引起的不适症状。
•安神定志:栀子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帮助改善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问题。
•活血化瘀:栀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二、栀子的主治栀子常用于以下症状的治疗: 1. 高热不退:栀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因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热不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中暑热伤:栀子的解暑利湿功效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湿热,缓解中暑引起的不适症状。
3. 失眠多梦:栀子的镇静作用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多梦。
4. 便秘:栀子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5. 外伤肿痛、瘀血淤积等:栀子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帮助加速伤口愈合,缓解瘀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三、栀子的用法用量•内服:栀子可单独入药,也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煎汤服用:将适量栀子加水煎煮,去渣后分次服用。
–药丸剂:将煎汁浓缩或熬粥后,制成药丸,每次服用适量。
•外用:栀子常用于外敷治疗。
–煎汤外敷:将适量栀子加水煎煮,浸湿纱布后敷于患处,每日多次更换。
–药膏或药酒外搽:将栀子研磨成细末,与调制好的药膏或药酒搅拌均匀,涂抹于患处,每日适量使用。
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孕妇忌服栀子,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忌饮酒:栀子与酒类同服会降低药效,应忌饮酒。
3.儿童用量:儿童用量应适当减少,以避免过量。
4.注意个体差异:不同人体质及病情会有差异,用药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以上是对栀子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的简要介绍,使用时请注意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并遵守相关用药注意事项。
栀子膏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栀子膏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栀子膏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栀子膏,因为栀子膏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
栀子膏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栀子膏,因为栀子膏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
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处方】栀子仁30克川升麻30克犀角屑22克蛇衔39克兰叶60克(切)生地黄60克黄芩30克
【制法】细锉,以猪脂750克,同入铛内,于微火上煎十余沸,滤去滓,膏成,盛于瓷盒中。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毒疮。
【用法用量】涂故帛上,贴患处。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
以上栀子膏的中药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配药治疗,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生活常识分享。
栀子的功效

药名栀子汉语拼音zhi zi别名木丹、鲜支、卮子、支子、越桃、山栀子、枝子、小卮子、黄鸡子、黄荑子、黄栀子、黄栀、山黄栀、山栀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
目前,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栀子的功效:1、泻火除烦:适于热扰心神。
a.外感热病,邪郁上焦,心胸烦闷不眠。
b.火毒炽盛,高热烦躁,甚至谵语。
2、凉血解毒:用于血分热毒证。
a.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
b.咽肿目赤,热毒疮疡,属实热的。
3、清利湿热:适用于肝胆及下焦湿热证。
a.肝经湿热郁火,心烦易怒,胁痛口苦。
b.湿热黄疸及湿热下注,热淋涩痛。
〖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用于热病心烦、花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杰肿痛、火毒疮疡、扭伤。
栀子的作用:1、利胆退黄:栀子水提液和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家兔注射对胆汁分泌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对人胆囊有明显的收缩作用。
并能明显减少血中和末梢淋巴液中的胆红素。
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
2、促进胰腺分泌:栀子去羟栀子苷有促进胰腺分泌并有显著的降低胰淀粉酶的作用,并能增加胰胆流量。
3、解热和对微生物的作用栀子和不同炮制品的醇提液均有解热功效,以生栀子的解热功效较强,熊果酸为栀子降温镇静的有效成分之一。
炒炭后熊果酸含量明显降低,故炒栀子的解热作用明显减弱,焦栀子则没有。
栀子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4、其他(1)镇静:栀子水煎液有镇静作用,炒焦、炒炭后镇静作用明显加强。
(2)降压:栀子水煎液有持久的降压作用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3)凝血:焦山栀有明显的凝血作用,可明显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
(4)抑制胃酸:生栀子水煎液对小鼠胃总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炒焦后对胃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或消除。
(5)泻下:去羟栀子苷、异栀子苷有泻下作用。
栀子的中药知识

栀子的中药知识
栀子,又称黄栀子、白栀子、金盏花,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栀子性寒,味苦,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常用于治疗湿热病、疮疡肿毒、黄疸等症状。
栀子的主要成分是栀子苷、栀子酸等,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其中,栀子苷能够刺激肝脏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和排泄;栀子酸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有助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在中药配方中,栀子常常与其他药材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例如,与黄连、连翘、板蓝根等一起使用,可以治疗感冒、咳嗽等症状;与黄芩、黄柏、苦参等一起使用,可以治疗湿热病、痈肿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栀子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按照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进行用药,遵守用药剂量和时间的规定,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同时,由于栀子有一定的泻下作用,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容易造成肠胃损伤,应避免滥用。
- 1 -。
栀子仁的功效和作用

栀子仁的功效和作用推荐文章五倍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热度:陈皮的功效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_陈皮的作用知识热度:白芍的作用与功效热度:百香果的功效和作用及营养价值_百香果的知识热度:蒲公英茶的功效和作用_蒲公英茶的知识热度:栀子仁是山栀的果实,是中药材的一种,大家知道它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吗?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栀子仁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栀子仁的功效和作用清热,泻火,凉血。
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栀子仁的煲汤方法器皿选择:最好用瓷、砂锅煲汤,也可以用简便的电煲、压力锅等。
制作过程1) 清洗。
菌菇需要提前浸泡一个小时,花胶则需浸泡4个小时以上;2) 主料准备:可选择鸡、排骨、猪脚、鸽子、鹌鹑等;3) 辅料准备:葱段、姜,依喜好也可以准备胡萝卜、玉米棒、莲藕等;开始煲汤:1) 飞水—去除骨头和肉的血水和腥味,先将准备好的骨头或者肉放入锅中,加水量以刚好没过骨头或肉为准,放入几片姜去腥。
将水煮开,将水上漂浮的白沫和血水撇除。
这个过程我们通常称为“飞水”,除去骨头或肉上的血水和腥味。
2) 汤料入锅将清洗、泡发好的汤料,辅料一同入汤锅,先用大火将汤煮开,大约20—30分钟就会沸腾,亲要注意,煮开后马上跳到最小火,否则容易使食材过度膨胀。
3) 关于放多少水一般按照“所得汤:所防水=1:3”的比例(隔水盅除外),即如果想煲出一碗汤,则要放3碗水左右;4) 满煲1.5—2小时,小火煲上1.5—2小时(根据亲的口感喜好,可以适当延长煲汤时间)。
5) 出锅前10分钟左右,加入盐和个人喜欢的调味料;6) 关火!先别开盖,静静等上5分钟,美味又滋补的靓汤可以上桌啦!栀子仁的注意事项1) 煲汤要冷水下锅,不要把水烧开后再下汤料,骨肉;2) 喝汤最好是饭前喝,“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3) 加盐的时间不宜过早,否则会凝聚流失骨、肉水分,凝聚胶质;4) 中途不要加冷水,如果不得不加水,需加开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栀子仁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说起栀子仁丸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也很正常,毕竟栀子仁丸主要是用来治病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出现的不多。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
说起栀子仁丸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也很正常,毕竟栀子仁丸主要是用来治病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出现的不多。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处方】栀子仁
【制法】熔黄蜡等分,和为丸,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热,鼻发赤瘰,名酒渣鼻。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茶酒嚼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上面就是本文对栀子仁丸这种方剂的简单介绍,栀子仁丸能够传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