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的问诊技巧
全科医生的问诊技巧(收藏!)

全科医生的问诊技巧(收藏!)问诊是指通过提问和交谈来收集诊断疾病、鉴定问题所需要的各种临床资料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医患交往和沟通、建立积极的医患关系、开展医患合作的过程。
问诊的质量不仅影响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影响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甚至影响卫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全科医生不仅要问病,还要问人、问背景、问关系、问影响,因此,全科医生必须掌握不同于传统问诊的技巧。
1. 注意问诊的情景问诊是在什么场所进行的,如诊室、病房、家庭、工作场所等。
对问诊环境的要求是:没有噪音、保持清静和整洁、相对隔音、病人对保密程度满意、光线明亮但柔和、温度适宜、设施舒适、卫生状况良好等。
参与者包括哪些人,是否合适,是否尊重病人的隐私权,是否影响问诊的效果。
老年人、儿童、听力语言障碍者、极度虚弱甚至神志不清的病人、精神异常的病人必须有人陪同,一般情况下最好只有医生和病人参与,这样不仅有利于沟通和理解,更有利于保护病人的隐私,鼓励病人提供真实的病史。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如发型、眼镜、修饰、化妆、着装、脸部表情、行为举止、身体姿势、语言艺术、辅助语言(语音、语速、语调、语气)等。
还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知识面、观念、态度和交往能力等因素对问诊的影响。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个体化特征,面对不同的病人和需求,必须采用不同的问诊方式和程序。
首先要看是否急症,如果是急症,必须先解除病痛和生命危险,然后再深入了解病人及其健康问题。
还要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外貌特征、由谁陪同就诊、怎么走进来、怎么坐下来、脸部的表情怎样、说话的辅助语言怎样,这些都是重要的临床资料,对全科医生判断就诊病人的特点、健康问题的性质、病人的需要和期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接着应该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宗教信仰,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病人对就诊结果的期望。
只有按照病人的期望去做才能取得成功。
全科接诊技巧

全科接诊技巧:
1.问诊技巧:全科医生在问诊时需要采取开放式和封闭式结合
的方式,先询问患者的主要症状,再了解其基本情况、生活习惯、家族史等。
同时要注意问诊的条理性,避免重复提问。
2.查体技巧:全科医生在查体时要注意细节,特别是对于一些
常见病的典型体征要能够及时发现。
例如,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脉搏异常、心脏杂音等;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感染、视力模糊等。
3.诊断技巧:全科医生在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避免漏诊和误诊。
同时要注意与专科医生的沟通和协作,对于无法处理的疾病及时转诊。
4.治疗技巧:全科医生在治疗时需要遵循规范,选择合适的治
疗方法,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
例如,对于慢性疼痛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5.随访技巧:全科医生在随访时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
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保健意识。
问诊方法和技巧

问诊方法和技巧
1. 哎呀呀,问诊的时候要耐心倾听呀!就像你和好朋友聊天一样,认真听患者把所有的情况都说出来,别着急打断哦!比如说患者说自己头疼,那你得让他详细说说具体是怎么个疼法,是刺痛啊还是胀痛啊。
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到最准确的信息呢。
2. 嘿,咱得会提问呀!不能瞎问,要有针对性。
你可以试着这样问:“这个症状啥时候开始的呀?”就好像警察破案找线索一样,精准地找到关键信息。
比如有患者说肚子疼,那你不得赶紧问问是饭前疼还是饭后疼呀!
3. 哇塞,观察也很重要哦!打量一下患者的整体状态,面色好不好呀,精神咋样啊。
这就好比找宝藏,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蛛丝马迹呢。
要是看到患者脸色苍白,那是不是得想想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呀。
4. 可别忘了语气要亲切呀!要让患者感觉到温暖,觉得你是真的关心他。
你说:“别着急,慢慢说。
”这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能给患者带来安慰呢。
不然患者紧张,好多情况都忘记说了咋办。
5. 还有呀,有时候也得换位思考呢!假如你是患者,你希望医生怎么对待你呢?这就像你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走,感受一下。
人家难受着呢,你得理解人家呀。
6. 要懂得灵活应变呀!遇到不同的患者,用不同的方法。
对年轻人和老年人能一样吗?那肯定不行啊!就像不同的锁要用不同的钥匙开。
7. 最后呀,一定要认真记录哦!别听了后面忘了前面。
把问诊的重要信息都记下来,这就像给记忆上了一把锁,随时可以拿出来查看。
不然你转头就忘,不就白问啦!总之,问诊方法和技巧掌握好,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呀!。
6种问诊方法和技巧

6种问诊方法和技巧
1. 观察法呀,这就好比侦探在案发现场寻找线索一样!比如说你看到病人脸色苍白、精神不振,这不就可能意味着有健康问题嘛!
2. 倾听法,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呢!医生耐心听病人诉说各种症状和不适,就像好朋友在认真听你倒苦水一样,通过倾听来了解问题所在呀!就像有人说自己头疼得厉害,那这里面可能就有文章啦。
3. 提问法,这就像挖宝藏一样,不停地问问题才能找到答案呀!比如问病人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加重或缓解的因素,这不就能更清楚状况了!“你这个咳嗽什么时候开始的呀?”
4. 触摸法,就如同给病人一个温暖的触碰。
医生通过触摸病人身体来判断一些情况,像是摸摸肚子有没有硬块啥的,厉害吧!
5. 嗅诊法,这个也不能小瞧呢!有时候闻一闻也能发现问题呀,就好像闻到病人身上有异味,会不会是某种疾病的信号呢,对吧!
6. 检查法,这可是很专业的啦!各种仪器检查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一次全面大扫描,什么问题都能暴露出来哟!比如做个血液检查,看看各项指标正不正常。
总的来说呀,这 6 种问诊方法和技巧都超级重要,就像医生的秘密武器一样,能帮助我们准确了解病人的情况,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呢!。
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1. 问诊的时候呀,你得像个侦探一样仔细观察患者!比如说,一个患者进来愁眉苦脸的,那你不得赶紧问问咋回事啊!你得从他们的表情、动作里去寻找线索呀,这多重要啊!
2. 要善于倾听患者的话呀,那可不能随便打断!就像人家在讲自己的故事,你突然打断,那多不礼貌啊!例如有个患者慢慢诉说着自己的症状,你就得认真听,说不定关键信息就在里面呢!
3. 提问得有技巧啊!不能没头没脑地乱问。
好比你要找宝藏,总得有个方向吧!可以从一些常见的问题开始,逐步深入,这样才能了解全面啊,你说是不是?
4. 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反应哦,这就跟看天气似的。
要是患者说到某个地方突然激动了,那这里可能就是关键啊!比如说有个患者提起某个药就特别生气,那你不得好好问问怎么回事呀!
5. 别忘了身体检查呀,这就跟给车子做保养一样重要!通过检查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发现很多隐藏的问题呢。
比如发现患者某个部位有异常,那很可能就是问题所在呀!
6. 有时候还得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来问诊呀!这不就跟拼图似的,能凑出全貌来。
像患者说自己总熬夜,那可能跟他的病就有关系呀,你能不好好琢磨琢磨?
7. 沟通的时候语气得亲切啊,可不能冷冰冰的。
要是你那样,患者还能跟你好好说话吗?就像你跟朋友聊天一样亲切温暖,患者才会更信任你啊!
我觉得问诊真的需要特别用心,把这些方法和技巧都用上,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啊!。
问诊的技巧

问诊的技巧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和病史来进行诊断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问诊技巧:
1. 开放式问题:使用开放式问题可以帮助病人更详细地描述他
们的症状和感受。
例如,“请您详细描述一下您的症状”或“您觉得
什么让您感到不舒服?”这样的问题可以让病人自由地陈述他们的情况。
2. 封闭式问题:在了解到病人的情况后,可以使用封闭式问题
来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例如,“您的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您有没有发烧或咳嗽的症状?”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人的病情。
3. 逐步追问:当病人提到某个症状时,医生可以进一步追问相
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
例如,如果病人提到他们有胸痛,医生可以追问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放射到其他部位的情况等。
4. 注意非言语信息:除了病人的言辞,医生还应该注意病人的
非言语信息,如面部表情、姿势、呼吸等。
这些信息可以给医生提供有关病人病情的线索。
5. 给予足够时间:问诊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医生应该给予
病人足够的时间来表达他们的症状和病史。
不要急于进行下一步诊断,而是要确保充分了解病人的情况。
6. 确保理解:医生应该在提问之后确认他们理解了病人的回答。
可以通过重复病人的回答、总结病人的情况或进一步追问来确保理解。
7. 尊重和 empat 连络:医生应该尊重病人的感受,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和同情。
这可以帮助病人感到舒适和安心,进一步促进有效的问诊。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情,进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简述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简述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1. 问诊的时候得会问呀!就像侦探查案一样,要找到关键线索。
比如说,问病人哪里不舒服呀,这可不是随便问问,得细致点,“是一直疼还是偶尔疼呀”!
2. 要耐心倾听呀,这可太重要了!就像好朋友聊天,让病人把所有情况都慢慢道来。
比如病人说头疼,那接着问“头疼之前干了啥呀”!
3. 得注意语气和态度哦,要亲切!好比跟家人说话一样。
“别着急,慢慢说详细点哈”,这样病人才能放松说清楚。
4. 提问要有条理呀!就如同整理房间,把问题一个个摆整齐。
先问症状,再问病史,“那之前有过类似情况吗”。
5. 身体语言也很重要呀!微笑、点头,让病人感受到你的重视,就像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嗯嗯,我在听呢”!
6. 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呀!看他们回答时的表情和动作,这背后可能藏着重要信息呢,跟看悬疑剧找细节一样一样的。
7. 时不时追问一下很有必要哦!就像挖宝藏,深挖一点可能就有大收获。
“那这个症状持续多久啦”?
8. 最后,一定要总结一下问诊的重点呀!像老师划重点一样,把关键信息拎出来。
咱得心里有数呀!
我觉得问诊方法和技巧运用好了,能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况,对诊断和治疗太有帮助啦!。
问诊技巧

1.注意问诊得情景问诊就是在什么场所进行得,如诊室、病房、家庭、工作场所等。
对问诊环境得要求就是:没有噪音、保持清静与整洁、相对隔音、病人对保密程度满意、光线明亮但柔与、温度适宜、设施舒适、卫生状况良好等。
参与者包括哪些人,就是否合适,就是否尊重病人得隐私权,就是否影响问诊得效果。
老年人、儿童、听力语言障碍者、极度虚弱甚至神志不清得病人、精神异常得病人必须有人陪同,一般情况下最好只有医生与病人参与,这样不仅有利于沟通与理解,更有利于保护病人得隐私,鼓励病人提供真实得病史。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自己得仪表,如发型、眼镜、修饰、化妆、着装、脸部表情、行为举止、身体姿势、语言艺术、辅助语言(语音、语速、语调、语气)等。
还应该意识到自己得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知识面、观念、态度与交往能力等因素对问诊得影响。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观察病人得个体化特征,面对不同得病人与需求,必须采用不同得问诊方式与程序。
首先要瞧就是否急症,如果就是急症,必须先解除病痛与生命危险,然后再深入了解病人及其健康问题。
还要了解病人得年龄、性别、外貌特征、由谁陪同就诊、怎么走进来、怎么坐下来、脸部得表情怎样、说话得辅助语言怎样,这些都就是重要得临床资料,对全科医生判断就诊病人得特点、健康问题得性质、病人得需要与期望有重要得参考价值。
接着应该了解病人得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宗教信仰,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病人对就诊结果得期望。
只有按照病人得期望去做才能取得成功。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自己得位置、姿势以及与病人得距离。
病人应坐在医生得右边,医生得身体应该稍稍侧向右边,这样有利于两者进行面对面得交流,医生用右手去检查、接触病人比较方便,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时感觉比较自然,目光接触比较直接,也有利于调整医生与病人得距离。
如果病人坐在医生得左边,医生用右手去检查、接触病人时很别扭,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时,医生要不时地斜着眼瞧病人,会让病人感觉不舒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医生的问诊技巧问诊是指通过提问和交谈来收集诊断疾病、鉴定问题所需要的各种临床资料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医患交往和沟通、建立积极的医患关系、开展医患合作的过程。
问诊的质量不仅影响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影响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甚至影响卫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全科医生不仅要问病,还要问人、问背景、问关系、问影响,因此,全科医生必须掌握不同于传统问诊的技巧。
1.注意问诊的情景问诊是在什么场所进行的,如诊室、病房、家庭、工作场所等。
对问诊环境的要求是:没有噪音、保持清静和整洁、相对隔音、病人对保密程度满意、光线明亮但柔和、温度适宜、设施舒适、卫生状况良好等。
参与者包括哪些人,是否合适,是否尊重病人的隐私权,是否影响问诊的效果。
老年人、儿童、听力语言障碍者、极度虚弱甚至神志不清的病人、精神异常的病人必须有人陪同,一般情况下最好只有医生和病人参与,这样不仅有利于沟通和理解,更有利于保护病人的隐私,鼓励病人提供真实的病史。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如发型、眼镜、修饰、化妆、着装、脸部表情、行为举止、身体姿势、语言艺术、辅助语言(语音、语速、语调、语气)等。
还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知识面、观念、态度和交往能力等因素对问诊的影响。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个体化特征,面对不同的病人和需求,必须采用不同的问诊方式和程序。
首先要看是否急症,如果是急症,必须先解除病痛和生命危险,然后再深入了解病人及其健康问题。
还要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外貌特征、由谁陪同就诊、怎么走进来、怎么坐下来、脸部的表情怎样、说话的辅助语言怎样,这些都是重要的临床资料,对全科医生判断就诊病人的特点、健康问题的性质、病人的需要和期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接着应该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宗教信仰,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病人对就诊结果的期望。
只有按照病人的期望去做才能取得成功。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位置、姿势以及与病人的距离。
病人应坐在医生的右边,医生的身体应该稍稍侧向右边,这样有利于两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医生用右手去检查、接触病人比较方便,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时感觉比较自然,目光接触比较直接,也有利于调整医生与病人的距离。
如果病人坐在医生的左边,医生用右手去检查、接触病人时很别扭,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时,医生要不时地斜着眼看病人,会让病人感觉不舒服。
医生的身体应该稍稍前倾,眼睛不时地注视病人,传送重视、鼓励、同情、共鸣、关心的信息,同时,应停止其他一切无关的活动,不能一边接手机、电话一边问诊,更不能一会儿站一会儿出去,最好没有别人打扰。
医生与病人的距离应该保持在半米左右,太近了双方都不舒服,太远了不利于沟通。
2.安排合理的问诊程序面对不同的病人应该采用不同的问诊程序,大概有以下3种情况:(1)第一次接触的慢性病患者。
问诊的程序应该是:引导式问诊——问本次就诊的主要问题(包括主诉、现病史、简单的既往健康史)——问病人及其背景——问病人的就医背景——问病人与健康问题的联系——最后,进一步澄清问题。
(2)急症病人。
直接以问病或健康问题为主,然后及时转诊,或等病情稳定后再问病人及其背景——问就医背景——问病人与健康问题的联系——最后,进一步澄清问题。
(3)反复就诊、已建立健康档案的病人。
先化几分钟时间浏览病人的健康档案(了解病人及其背景、既往的健康状况)——问本次就诊的问题及目的——问本次就医的背景——问本次就诊的问题与病人及其背景的联系——最后,进一步澄清问题。
3.采用合适的问诊方式(1)封闭式问诊:提问有可供选择的答案,如好不好、痛不痛、有没有、是不是等,常用于问病、问症状和体征、问既往健康状况等,也可以用于澄清有关问题。
封闭式问诊的优点是能单刀直入,直接针对需要了解的问题,得到确切的答案,并节省时间,对处理急症病人尤为合适。
缺点是提问涉及的范围太狭窄,容易固定病人的思维,错误地引导病人,因而难以获得全面、详细的资料,也不容易了解病人的真实感受,不适用于了解病人及其背景和主观体验。
封闭式问诊与集中型思维相对应,常常以疾病为中心,以了解与疾病有关的信息为目的。
(2)开放式问诊:提问没有可供选择的答案,只是引导病人回忆某些方面的情况,完全用病人自己的时间顺序、语言和观念来叙述,不受医生的思考范围和思维方式的限制。
开放式问诊的优点是没有限制、没有思维定势,能让病人自由发挥,有利于了解到医生没有考虑到的一些问题。
其缺点是病人可能抓不住重点,不知道从何说起,不知道哪些与健康问题有关,哪些无关,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也有可能浪费很多时间。
开放式问诊与辐射式思维相对应,常常以病人为中心,以了解与病人有关的信息为目的。
4.理清问诊的内容(1)引导式问诊:即开场白,包括起身迎接病人、打招呼、做必要的自我介绍、请病人坐下、询问病人的一般情况,然后寻找自己与病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样可以在段时间内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改善医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喜欢。
例如,医生说:“呀!我们还是同乡哪!”“你当过兵啊!我也在部队呆过。
”“我以前也得过和你相同的病,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其实,一个成功的医生往往能够通过观察病人的形体特征和行为特征,预测病人的问题和心情以及对医生的期望,从而抓住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一句话就问到病人的敏感点上,让病人觉得眼前的医生特别通情达理,而且经验很丰富,能一眼就看出问题的主要症结,肯定能够有效地帮助他解决问题。
医生的仪表、表现出来的品质、人格上的魅力、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的技巧、服务态度和理念等都会影响问诊的效果。
(2)问与这次就诊有关的健康问题:如你今天来就诊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你今天到我这里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今天希望我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你觉得自己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诊都是开放式的,当病人说出主要的问题之后,就应该围绕主要问题,根据一定的诊断假设,进行封闭式问诊,这样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例如,病人的主要问题是睡眠障碍,那就应该全面了解睡眠的状况和睡眠障碍的性质,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了多长时间,可能是什么原因,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睡眠受哪些因素影响,有什么规律,有什么体验,过去有什么健康问题,与睡眠障碍有什么联系,等等。
一般来说,应该问主要的症状、体征、感受或体验、出现的时间、持续的时间、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及规律、就医的经过和治疗情况、过去史及系统回顾等。
系统回顾不一定通过问诊来完成,也可以采用系统回顾问卷,这样更全面,也节省时间。
(3)问病人及其背景:先问社会背景,如:你的工作情况怎么样?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你的经济状况怎么样?你对宗教感兴趣吗?你的人际关系怎么样?你觉得社会上有哪些方面影响你的健康或与你的问题有关系?问社区背景,如:你觉得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有影响你健康的因素吗?你身边的人有与你相似的问题吗?问家庭背景,如:你觉得自己的家庭生活怎么样?你特别看重家庭的哪些方面?你觉得自己的家庭有哪些遗憾?你觉得自己的问题与家庭有关吗?问个人背景,如:你能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吗?你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与现在的问题有关吗?你觉得自己的个性怎么样?对你的生活影响最大的个性特征是什么?你认为与目前的问题有关吗?你觉得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紧张的事情?你是如何应付的?问疾患背景,如:你觉得自己一直来的健康状况怎么样?什么时候有什么变化?对你影响最大的健康问题是什么?如何影响你的,在哪些方面影响你?问病人的整体特性,如:你的最大追求是什么?谈谈你对生活和人生的看法?你的感情支柱是什么?你为什么或为谁在努力奋斗?你觉得生活的主要意义或价值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或计划?现在的健康问题影响你的人生计划了吗?(4)问就医背景:问病人对就诊的期望,如:你为什么到我这里来看病,为什么没去其他医院或找其他医生?你希望我为你解决哪些问题?怎么解决?问病人的就诊原因,如:你为什么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今天这个时候来看病?你为什么强调这个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来看病的?问病人的需要,如:你觉得解除肉体上的痛苦重要,还是解除精神上的压力重要?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你的安全感受到威胁了吗?你对我的服务放心吗?你对我们的关系满意吗?你希望了解自己的问题吗?你希望更多参与治疗过程吗?问病人的疾病因果观,如:你认为自己的问题是怎么回事?你认为什么原因引起发了现在的问题?你清楚自己的健康问题的来龙去脉吗?问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如:你平常关注自己的健康吗?你觉得健康有多少重要性?你平常在什么情况下才去看病?你平常是否经常采取预防疾病的措施?你觉得有必要介戒烟、戒酒吗?你觉得自己的健康问题严重吗?你现在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心、害怕吗?问疾患对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如:你觉得患病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你希望自己尽快恢复健康吗?你觉得患病对你有什么益处吗?(4)问病人与健康问题的联系:以上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方面的问题,请你认真想一想,你的问题主要与哪些方面有关,尤其与你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关。
(5)澄清问题:你现在觉得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你的问题与哪些人有关?我们再一起来理一理问题的来龙去脉。
(6)病人离开前告别的话:医生可以说:既然你来找我,那我们就是好朋友,我会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为你负责到底。
如果我解决不了你的问题,那也不要紧,我会替你找到能够解决你的问题的医院或医生。
不管怎样,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
5.运用独特的问诊技巧(1)注意自己的仪表:医生的仪表应该严肃、整洁、卫生,让病人一看就觉得你肯定是个好医生,让病人觉得很放心、很安全、很亲切,容易接近和沟通。
(2)运用语言技巧:看人说话,不同的病人问不同的话,一句话就说到病人心里去,让病人觉得医生很理解他。
说话的音质应比较低沉、浑厚,保持中等语速,音调不能太高,这样让病人觉得平和、可信、被尊重。
如果声音高而尖,语速太快,会让病人觉得医生不耐烦、浮躁、粗心、不尊重人。
(3)增加品质魅力:病人喜欢的医生品质包括热情、真诚、平等、尊重人、容易沟通、善于理解人、能与病人共鸣。
(4)提问的技巧:用通俗的语言,最好不要用医学术语;每次只问一个方面的问题,越容易回答越好;按一定的顺序提问,帮助病人理清思路;不轻易打断病人的回忆;适当安排轻松的间隙,调整病人的情绪。
(5)倾听的技巧:问诊的重点不在提问,而在倾听。
倾听时身体要稍前倾,目光不时地注视病人,不做无关的动作和事情,及时给予反馈,如点头、抬眉、鼓励,医生可以很认真地说:“啊!真的,这太重要了,接着说,慢慢说,别焦急。
”有时还应该重复病人所说的话,以便澄清问题。
遇到病人不太明白、不能理解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解释、比喻、商讨,尽可能与病人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