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博物馆学概论》PPT课件)
博物馆学概论

• 3、美国定义: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 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的资料,并 使之用于增进人们的知识和启蒙教育的机 关。
• 4、苏联定义:博物馆是征集、保藏、研究 和普及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即精神文化珍 品的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教育机构。
• 3、1953年,意大利热那亚、米兰、贝尔加 莫,主题:室外博物馆的问题;落后地区的 博物馆问题;现代城镇规划中的博物馆和博 物馆建筑
• 4、1956年,瑞士巴塞尔、苏黎世、日内瓦, 主题:我们时代的博物馆;当今世界中的自 然历史博物馆;当今历史博物馆的问题;现 代科技博物馆的规划和组织;现实与空想。
和历史博物馆》、《未来的博物馆》、《博物馆 管理原则》。
• 4、1904年,英国D•默里出版三卷本的《博 物馆的历史及其利用》
• (二)20世纪30年代
• 1、1934年,国际博物馆事务局出版了两卷 本的《博物馆学》。
• 2、T•R•亚当姆出版的《博物馆的公民价 值》、《博物馆与大众文化》。
• 3、G•F•拉姆齐出版的《美国博物馆的教育 工作》
• 8、1968年,联邦德国科隆、慕尼黑,主题: 博物馆与研究。
• 9、1971年,法国巴黎、格勒诺布尔,主题 是博物馆以人为本,今天和明天:博物馆 的教育和文化角色。
• 10、1974年,丹麦哥本哈根,主题:博物 馆与现代世界。
• 11、1977年,苏联莫斯科,主题:博物馆 与文化交流。
• 12、1980年,墨西哥,主题:博物馆对世 界文化遗产的职责。
博物馆学概论
绪论
• 1、教学内容 • 了解博物馆学、博物馆和博物馆发展的历
博物馆学概论

“集宝楼”、“积宝楼”、“禽骨馆”、“画阁”、“军器 楼”等,没有统一旳名称。 1867年,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在《漫游随录》中首用 “博物院”一词,但并未普及。 被称为日本博物馆奠基人旳田中芳男,据说是他首先假借中 文,把MUSEUM译成“博物馆”。 1870年后来,博物馆(博物院)一词成为MUSEUM旳固定 译语。
一、 博物馆(MUSEUM)旳词义及其演变
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正式使用 MUSEUM。
这是第一所向社会公众开放旳博物馆,往往被博物馆学家视为 近代博物馆诞生旳标志。
埃利亚斯•阿什莫尔——业余科学家、收藏家、律师,1659 特拉德斯干及其第二任妻子赫斯特,1662,1678,1683
近代以来科学旳发展,博物馆逐渐有意识、有计 划地对人类历史上全部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 和艺术价值旳自然和文化遗存进行全方面和系统 旳搜集和保护。
科学研究
博物馆旳科学研究功能主要还是文艺复兴以来,尤 其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来,在对自然标本展开研 究旳基础上发展起来旳。
最初旳领域主要是生物学和自然史。
统治者政权正当性旳根据。
妇好墓出土玉戈
尽管从历史早期开始中国就有专门收藏和保存文物 旳建筑和机构,但并没发展出以公共教育为特色旳 近代意义旳博物馆来。
我们今日使用旳“博物馆”一词是19世纪中晚期从 英文MUSEUM翻译而来。
2、MUSEUM旳起源
“museum”源于古希腊文mouseion,意为“思索 之所”或“缪斯旳宝座”。
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旳馆徽上:Education, Expeclition, Research.
博物馆的定义功能与类型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专业类博物馆
总结词:深度专业
详细描述:专业类博物馆专 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主题, 如艺术、历史、科学、技术 等。它们通常拥有大量与该 主题相关的专业文物和资料 ,提供对该领域深入、全面 的解读。
总结词:学术研究
详细描述:专业类博物馆也 往往是学术研究的重镇,吸 引学者和专家进行深入研究 ,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进步 。它们可能设有图书馆、档 案馆等研究设施,以支持学 术研究。
博物馆的社会角色
文化传承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承 担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 职责,帮助公众了解和热爱自己
的历史文化。
教育普及
博物馆是公众教育的重要基地,通 过展览、讲解、活动等方式,向公 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的 文化素养。
旅游目的地
博物馆往往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 文化名片,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推 动旅游业发展。
文物保护与修复
对收藏的文物进行保护性的管理,采 取各种科学技术手段,防止文物损坏 ,同时对破损文物进行修复,恢复其 历史面貌。
研究与学术功能
学术研究
通过对馆藏文物的研究,揭示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推动相关学术领域的 发展。
学术交流
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推动博物馆 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教育与普及功能
展览展示
通过举办各类文物展览,向公众 展示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
值,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社会教育
开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 求的人群的社会教育活动,如讲 座、导览、亲子活动等,发挥博
物馆的教育功能。
文化传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如网络、电 视、出版物等,传播文物知识, 普及历史文化,提高公众对文化
《博物馆学概论》PPT课件

第四章 什么是博物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的职能 博物馆的特征 博物馆的类型
唐• 玉飞天
第一节 博物馆的定义
一、博物馆(MUSEUM)的词义及其演变
1、中国古代对博物的理解
“博物”:《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博物志》:旧题晋张华撰。仿山海经体,多记神仙方术故事。
一、 博物馆(MUSEUM)的词义及其演变
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正式使用 MUSEUM。
这是第一所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往往被博物馆学家视为 近代博物馆诞生的标志。
埃利亚斯•阿什莫尔——业余科学家、收藏家、律师,1659 特拉德斯干及其第二任妻子赫斯特,1662,1678,1683
当时在诉讼中,MUSEUM已用来专指那些“储存和收藏各种自然、科学与 文学珍品或趣物或艺术品的场所”,古典时代那种庞大、高度综合性的博 物馆概念已经被分解了。UNIVERSITY(大学),LIBRARY(图书馆), LABORATORY(实验室)
阿什莫林博物馆
阿什莫林 博物馆
3、中译“博物馆”始末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 护、研究、传播和展览。”
有组织的常设性非盈利机构,主要基于教 育或美学的目的,具备专业馆员,拥有、 利用、妥善照管有形物件,并且定期向大 众展示这些物件。
美国博物馆协会(AAM)为博物馆鉴定认证方案制 定的定义。
二、 博物馆的定义
1、为博物馆定义的困难 形态的多样化 职能的多重性 区域性文化特征与意识形态的差异 内涵与外延的历史性变化
二、 博物馆的定义
2、博物馆定义的变迁
《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与观众 (2)

引入统计方法、社会调查方法,使研究上从设计、调查到统计结果都采用 更科学的方法,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干扰的因素,使调查结果呈现定量化、 数字化的特点,使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更具有说服力。
(四)、对调查员的规范化培训
观众调查的目的: 1、了解博物馆观众“是什么” 2、了解博物馆观众“为什么” “是什么”是“为什么”的前提基础,所以观众调查中对资料的收集方式
1、提出调查假设,拟定计划,形 成调查表格;
2、按照计划发放调查表; 3、按照一定方法收回表格中的各
种原始数据进行综合;
2007年北京艺术博物馆入馆观众调查报告
4、分析资料,从各个角度对综合数据进行分析推断, 作出调查结论,提出改进工作的设想。
调查表格具体明确,简单扼要。
《殷墟宝藏》展览观众调查报告
对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参观行为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对结果加以研究分析, 总结建立起观众参观行为的基本模式。
3、博物馆观众心理与行为的群体特征
博物馆观众具有广泛的社会背景,他们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思想、观念、 修养、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群体特征。
不同的观众会因为相同的年龄、学历、职业、性别等因素,在心理与行为上 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从而形成了这一群体的总体特点。
微观方面:博物馆内部发展与观众
1、博物馆陈列 陈列前:调研 陈列中:展览与讲解 陈列后:评估 让观众更满意陈列展览,从而实现
展览的更切实和更大的社会效益。
2、博物馆社教部门与观众 与学校教育的合作 服务观的改变 关心弱势群体 增加休闲意识 举办学术讲座和知识的普及 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
博物馆应成为普通人的教育场所。 博物馆应成为服务于民众的大学”。 “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应当并列视
博物馆简介介绍

文献古籍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献古籍, 包括历史文献、名人书画、碑帖 拓片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
的资料。
自然科学展品
古生物化石
博物馆展出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龙骨骼化石、海洋生物 化石等,揭示了地球历史的变迁和生物演化过程。
矿物与宝石
博物馆收藏了多种精美的矿物和宝石,如钻石、翡翠、水晶等,展 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瑰丽。
古代玉器
博物馆收藏了众多古代玉器,包括 玉璧、玉琮、玉壶等,展示了古代 玉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
历史文物展示
青铜器
博物馆展出了多个时期的青铜器 ,如鼎、爵、觚等,这些器物反 映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工艺
技术。
古代服饰
博物馆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服 饰,包括汉服、唐装、清朝龙袍 等,呈现了古代服饰的多样性和
04
CATALOGUE
博物馆的技术与创新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
数字化保存与保护
通过高精度扫描和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可以将珍贵的文物进行数字 化保存,以防止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确保文物得以永久保存。
数字展馆与在线展览
利用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可以构建数字展馆和在线展览,打破地域 和时间限制,让更多人能够随时随地欣赏到博物馆的丰富馆藏。
博物馆简介介绍
目录
• 博物馆概述 • 博物馆的展品与收藏 • 博物馆的教育与活动 • 博物馆的技术与创新 • 参观博物馆的指南与提示 • 博物馆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博物馆概述
博物馆的定义与功能
功能
教育与研究:通过展览、活动和 教育项目,博物馆促进公众对文 化遗产的认知和理解,并推动相 关领域的研究。
动植物标本
博物馆的类型与功能.ppt

2021/3/1
北方民居四合院
2021/3/1
乾清宫贴金大屏风宝座
2021/3/1
清式正厅
2021/3/1
4)个人所有
2021/3/1
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
• 1、中国紫檀博物馆 • 2、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 • 3、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 4、古陶文明博物馆 • 5、四川省建川博物馆 • 6、深圳青瓷博物馆 • 7、东莞石龙家具博物馆 • 8、包畹蓉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 • 9、天津粤唯鲜博物馆 • 10、四海壶具博物馆
科学技术馆、理科教育博物馆
2021/3/1
美国的划分
• 按藏品内容、隶属关系、不同观众、博物 馆规模、展出方式、地区、博物馆预算等 标准
• 美国博协:根据博物馆的基本性质和和内 容划分,分综合、科学、艺术、历史、学 校、公司、展览区等13大类72小类。
2021/3/1
前苏联的类型划分
• 与苏联背景有关 • 历史博物馆 • 纪念博物馆 • 地志博物馆 • 艺术博物馆 • 文学博物馆 • 技术博物馆 • 自然史博物馆
第二讲 博物馆的类型与功能
• 博物馆作为一种事业,作为一种机构,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要,被划分成若干类别 ,分类原则的确立,对于博物馆功能定位及发 展方向有极大影响。
2021/3/1
•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博物馆类型以及划 分依据,把握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便于学 生认识博物馆的重要性。
• 教学重点与难点:博物馆类型 社会功能 •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
• 其他类型:著名的有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 、斯坎森露天博物馆
2021/3/1
• 生态博物馆:不再以实物收藏为基础,而 是将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居民的 传统风俗的演示等原状地、自然地保护和 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和环境中。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博物馆学概论》一、课程名:博物馆学概论二、课程号:三、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实验课四、学时:51(课堂讲授43 、实验8)学分:3五、教学目的及要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将博物馆置于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中,了解作为社会文化事业机构的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认识当代博物馆工作的特点,了解博物馆实现其社会职能、参与社会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博物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熟悉博物馆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初步具备探索博物馆课题的能力。
六、教材:自编七、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第一章博物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1.1 博物馆学是一门科学吗?1.2 博物馆学的理论构架及其意义1.3 理论和实践在博物馆的关系第二章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1 欧美日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2 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3 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第三章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3.1 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2 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章什么是博物馆*4.1 博物馆的定义4.2 博物馆的职能4.3 博物馆的特征4.4 博物馆的类型第二部分博物馆发展史第五章博物馆的历史5.1 博物馆的古代形态5.2 近代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5.3 近代中国的博物馆5.4 中华民国时期的博物馆第三部分博物馆专业工作第六章博物馆藏品的入藏流程*6.1 藏品的收集6.2 藏品的鉴定、定名、定级6.3 藏品分类6.4 藏品的登记、编目和管理6.5 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和规范化 6.6 藏品保管工作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第七章藏品研究与保护*7.1 藏品保护的内涵7.2 藏品研究的特点和方法7.3 藏品保存环境与保护技术7.4 藏品保护的法律法规介绍第八章展陈设计基础8.1 博物馆的陈列和展览8.2 展陈作业流程和基本原则8.3 总体研究与设计8.4 内容研究与设计第九章展陈艺术9.1 艺术设计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9.2 艺术设计的条件和方法9.3 一般艺术规律在展陈形式中的运用第十章当代展陈设计的主要类型与趋势10.1 当代展陈设计的主要类型与趋势10.2 高新科技在当代展览中的作用10.3 动态陈列的理论和设计思想10.4 动态陈列的利弊实验一:微展策划与制作实验二:模拟评估第十一章博物馆与观众11.1 博物馆观众类型11.2 博物馆观众的调查研究11.3 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行为特点11.4 博物馆之友、会员和志愿工作者第十二章博物馆教育与服务12.1 博物馆教育的新认识12.2 博物馆教育与服务的途径和方式第三部分博物馆管理第十三章博物馆宏观管理13.1 博物馆宏观管理的特点13.2 中外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第十四章博物馆内部管理14.1 博物馆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14.2 博物馆人员管理14.3 财务管理与安全保卫八、主要参考资料王宏均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博物馆的特征与功能
• 一、博物馆的特征
开放性 常设性
实物性 公共性
科学性
直观性 广博性
• 二、博物馆的功能
陈端志的三大效能说 杨钟健的三使命说 曾昭遹的四大功用说 1956年“三性二务”论 2005年“以人为本”
“三I”功能说 “三E”功能说 “休闲功能”
1.基本功能:收藏、研 究、教育和休闲
第二章 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第二章 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第一节 博物馆的定义 第二节 博物馆的特征与功能
第三节 博物馆的类型
第一节 博物馆的定义
• 一、国际学界所作的定义
1989年9月《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2条:
国际博物 馆协会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 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 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 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2017年年底
1.依据兴办主体; 2.依据形态; 3.依据观众; 4.依据展示方式;
• 三、博物馆的类型
历史类
革命史类
文化、文体 艺术类
民族类
自然类
科技类
纪念类
遗址类
民俗类
宗教类
专门类
地志综合类
思考题
• 1.你觉得怎样为博物馆下定义才合理? • 2.你认为博物馆的功能还有讨论余地吗? • 3.你认为博物馆的功能与作用之间是什么关系? • 4.你所参观过的博物馆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 • 5.你认为应该依据什么来划分博物馆的类型?
2.基本功效:教育、保 护、研究和展示
3.服务于社会政治和文 化的功能
• 三、博物馆的作用
1
启迪民智的窗口
2
传播知识的课堂
3
美育教育的殿堂
4
思想教育的阵地
5
科学研究的城堡
6
文化交流的桥梁
第三节 博物馆的类型
一、类型划分的意义
➢ 第一,有利于深刻认识和掌握博物馆自身的特点和工作规律。 ➢ 第二,有利于明确各类博物馆的专业方向。 ➢ 第三,有利于博物馆事业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 第四,有利于对口开展博物馆学术交流活动。
2007年,维也纳全体代表大会: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 向 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 、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 传播并展 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 二、中国学界所作的定义
•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博物馆条例》:
• “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 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 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 二、类型划分的依据
20世纪80年代《中国 博物馆学概论》
1.依据藏品性质和 博物馆所反映的 内容;
2.依据以兴办博物 馆的目的并结合 藏品的性质。
20世纪90年代《中国 大百科全书·文物 博 物馆》
1.主要是博物馆藏 品、展出、教育 活动的性质和特 点,
2.其次是经费来源 和服务对象。
• 三、博物馆定义的新变化
2001年《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指出的博物馆定义新趋向:
21世纪后博物馆定义不断修订带 来的新变化:
1.“博物馆是个非营利机构” 的观念开始变化;
2.强调博物馆是“人与物之间 的结合”;
3.强调博物馆的社会参与性。
1.“教育”被列为博物馆目的与 业务的首位; 2.博物馆藏品扩展为 “物质及 非物质遗产”; 3.去除“列举部分”,更重视博 物馆的组织特性、社会责任和社 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