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xin

合集下载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第一章1、计算机图形学的定义是什么?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图形生成原理和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光栅化的计算机显示的学科。

简单地说,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生成、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

2、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之间的关系如何?图像识别3、图形与图像的区别是什么?用参数法描述的图形称为图形,用具体颜色信息的像素点阵来表示的图形称为图像。

4、什么是虚拟现实?虚拟现实与视景仿真有何异同?虚拟现实是用计算机生成一种虚拟环境,用户可以“沉浸”到该环境中,随意观察周围的景物,并可通过一些特殊设备与该环境直接进行交互的技术;视景仿真是虚拟显示技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5、图形分为哪几类?其表示方法有哪些?图形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线条表示的几何图形。

一类是基于光照、材质和纹理映射表示的真实感图形。

图形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参数法和点阵法。

6、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把描述图形的数学模型通过指定的算法转化为图像显示。

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生成、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

7、为什么说随机扫描显示器是画线设备,而光栅扫描器是画点设备?图像的定义是存放在文件存储器中的一组画线命令。

随机扫描显示器周期性地读取画线命令,依次在屏幕上画出线条,当所有的画线命令都执行完毕后,图像就显示出来。

这时随机扫描显示器又返回到第一条命令行进行屏幕刷新。

光栅扫描显示器不能从单元阵列中的一个可编制的像素点直接画一条直线到达另一个可编制的像素点,只能用靠近这条直线路径的像素点来近似地表示这条直线。

8、试解释:扫描线,光栅扫描,位面和帧缓冲器的含义。

光栅显示器为了能在整个屏幕上显示出图形,电子束从屏幕左上角开始,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循环)扫描,每行就形成一条扫描线,这些扫描线也就形成了光栅。

这就是“光栅扫描”的由来。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集及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集及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集及答案1. 2D图形的表示与处理a) 什么是坐标系?请解释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b) 如何表示直线和曲线?请解释Bresenham算法和Bezier曲线。

c) 请解释图形的填充算法,包括扫描线填充和边界填充。

2. 3D图形的表示与处理a) 什么是三维坐标系?请简要解释右手法则和投影矩阵。

b) 如何表示三维物体的表面?请解释多边形网格和三角形剖分。

c) 请解释3D图形的光照模型,包括环境光、漫反射光和镜面反射光。

3. 图形变换和投影a) 请解释平移、旋转和缩放变换。

如何使用矩阵表示这些变换?b) 请解释正射投影和透视投影。

如何将三维图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c) 请解释坐标变换和视角变换在图形渲染中的应用。

4. 可视化技术与实际应用a) 请解释光栅化和纹理映射的概念。

它们在实时图形渲染中的应用是什么?b) 请解释反走样技术和深度缓冲技术。

如何解决图形渲染中的锯齿和隐藏面问题?c) 请简要介绍计算机图形学在游戏开发、电影制作和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答案:1.a) 坐标系是用于描述点或图形位置的一种系统。

笛卡尔坐标系使用水平的x轴和竖直的y轴,原点为(0, 0)。

极坐标系使用半径和角度来表示点的位置,其中半径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角度表示点与参考轴的夹角。

b) Bresenham算法是一种用于在显示器上绘制直线的算法,它通过迭代计算像素点的位置来实现。

Bezier曲线是一种常用的曲线表示方法,通过控制点来确定曲线的形状。

c) 图形的填充算法用于填充封闭图形的内部区域。

扫描线填充算法按行扫描图形区域,使用奇偶规则确定像素填充。

边界填充算法通过判断像素是否在图形边界内部来进行填充。

2.a) 三维坐标系由x轴、y轴和z轴组成,用于表示三维空间中的点。

右手法则可以确定三维坐标系的方向,其中大拇指指向z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x轴的正方向,中指指向y轴的正方向。

投影矩阵用于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

最新计算机图形学期末复习题(学生版)资料

最新计算机图形学期末复习题(学生版)资料

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X扫描线算法中,每次用一条扫描线进行填充,对一条扫描线填充的过程可分为4个步骤:求交、排序、交点配对、区域填色。

2.一组型值点来指定曲线曲面的形状时,形状完全通过给定的型值点列,用该方法得到的曲线曲面称为曲线曲面的拟和,而用控制点列来指定曲线曲面的形状时,得到的曲线曲面不一定通过控制点列,该方法称为曲线曲面的逼近。

3.在中点画线算法中(假设直线的斜率0<k<1),设已确定点亮象素点P (Xp,Yp), 则下一个与直线最接近的像素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设这两点的中点为M。

构造判别式d=F(M)(F(x,y)=ax+by+c=0是直线的方程);则若d>0,下一个点取_____________,d的增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若d<0,下一个点取_____________,d的增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4.种子填充算法的填充区域可以分为_________连通区域和____________连通区域。

5、在生成圆弧的正负法中,设圆的方程为 F(x,y)=X2+Y2-R2=0;假设求得 Pi的坐标为(xi,yi);则若F(xi,yi)<0,下一个点取_____________;若 F(xi,yi)>0,下一个点取_____________。

6、在Cohen-Sutherland线段裁剪算法中,假设线段P1P2的编码分别为CODE1、 CODE2,则若_____________成立,表示线段 P1P2 是显然可见线段;若 _____________成立,表示线段P1P2是显然不可见线段。

7.常用的直线扫描转换算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曲线和曲面的基本表示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期末复习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期末复习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 提出“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术,确定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科学分支的独立地位,从而被称为图形学之父的是A、Ivan E. SutherlandB、b. Pierre BézieC、Steven A. CoonsD、Bui-Tuong Phong我的答案:A2. 能够利用欧氏几何或方程式方法所表示的有关图形是什么构成要素?A、属性控制要素B、形状构成要素C、边界控制要素D、色彩构成要素我的答案:B3. 计算机图形系统中,既能输入又能输出的设备是A、鼠标B、数字化仪C、触摸屏D、扫描仪我的答案:C4. 图形的属性通常有哪些属性?A、几何B、像素C、点阵D、非几何我的答案:AD5. 以下要素中哪些属于属性控制要素?A、线宽与线型B、填充模式C、颜色材质D、轮廓与形状我的答案:ABC6. ISO图形软件标准有哪些?A、CGIB、CGMC、GKSD、PHIGS我的答案:ABCD7. CRT中完成图像最终显示的重要器件是?A、显示控制器B、显示处理器C、CPUD、阴极射线管我的答案:D8. 在计算机图形系统中利用“电光效应”显示图形的设备是A、等离子体显示板B、薄片光电显示器C、发光二极管D、液晶显示器我的答案:D9. 显示器必须由图形显示子系统中的什么部件进行控制?A、显示控制部件B、CPUC、主存D、系统总线我的答案:A10. 什么是计算机图形系统中显示子系统的心脏?A、显示控制器B、CPUC、显示缓存D、系统总线我的答案:A11. 图形显示技术中的物理分辨率是指A、屏幕分辨率B、显示分辨率C、存储分辨率D、像素分辨率我的答案:A12. 一个交互式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结构由哪些组成?A、图形软件B、图形硬件C、图形应用数据结构D、图形应用软件我的答案:AB13. 以下哪些属于CRT显示器?A、刷新式随机扫描图形显示器B、存储管式随机扫描图形显示器C、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D、液晶显示器我的答案:ABC14. 一个好的图形用户接口应具备以下特点。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0分)1、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几何之间的关系是( )。

a.学术上的同义词 b.计算机图形学以计算几何为理论基础c.计算几何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前身 d.两门毫不相干的学科2、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图象学的关系是( )。

a.计算机图形学是基础,计算机图象学是其发展b.不同的学科,研究对象和数学基础都不同,但它们之间也有可转换部分c.同一学科在不同场合的不同称呼而已d.完全不同的学科,两者毫不相干3、触摸屏是( )设备。

a.输入 b.输出 c.输入输出 d.即不是输入也不是输出二、填空题(15分)1.正负法通常把平面分成三个区域,分别是ˍˍˍˍˍˍˍˍˍˍ区使f(x,y)>0,ˍˍˍˍˍˍˍˍˍˍ区使f(x,y)<0,ˍˍˍˍˍˍˍˍˍˍ区使f(x,y)=0(曲线本身)。

2.ˍˍˍˍˍˍˍˍˍˍ显示器不能擦去局部图形,只能用于静显示,常用于显示大量而复杂稳定的图形。

3.具有256级灰度、分辨率为1024*1024个象素阵列的光栅扫描式显示器需要ˍˍˍˍˍˍˍˍˍˍK的缓冲器。

4.生成直线的四点要求是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5.将多边形外部一点A与某一点B用线段连接,若此线段与多边形边界相交的次数为 ˍˍˍˍˍˍˍˍˍˍ, 则点B 在多边形外部,若此线段与多边形边界相交的次数为ˍˍˍˍˍˍˍˍˍˍ, 则点B 在多边形内部,6.扫描线的连贯性是多边形区域连贯性在ˍˍˍˍˍˍˍˍˍˍ 的反映;边的连贯性是多边形区域连贯性在ˍˍˍˍˍˍˍˍˍˍ的反映。

7.用于减少或克服在“光栅图形显示器上绘制直线、多边形等连续图形时,由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的技术叫ˍˍˍˍˍˍˍˍˍˍ。

8.绘制圆弧时的终点判别,规定离X 轴近的终点,以ˍˍˍˍˍˍˍˍˍˍ来计长,而离Y 轴近的终点,以ˍˍˍˍˍˍˍˍˍˍ来计长,9.二次曲线的参数方程[]1,0)(22122101∈=++++t t r t e t e t a t a a ,当ˍˍˍˍˍˍˍˍˍˍ时,是抛物线,当ˍˍˍˍˍˍˍˍˍˍ时,是双曲线,当ˍˍˍˍˍˍˍˍˍˍ时,是椭圆。

计算机图形学期末复习资料及习题

计算机图形学期末复习资料及习题

计算机图形学期末考试复习参考题一、填空题1.图形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点阵法和参数法2.目前常用的两个事实图形软件标准是OpenGL和DirectX3.多边形有两种表示方法:顶点表示法和点阵表示法。

4.二维图形基本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比例旋转等变换。

5. 投影可以分为平移投影和透视投影。

6. 描述一个物体需要描述其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7.在Z缓冲器消隐算法中Z缓冲器每个单元存储的信息是每一一个像素点的深度值8、投影可以分为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

透视投影视觉效果更有真实感,而且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精确的尺寸和形状;9、确定图形中哪些部分落在显示区之内,哪些落在显示区之外,以便只显示落在显示区内的那部分图形。

这个选择过程称为裁剪10、基本几何变换是指平移、旋转和比例三种变换。

11、所谓消隐就是给定--组三维对象及投影方式,判定线、面或体的可见性的过程(在绘制时消除被遮挡的不可见的线或面)。

在多面体的隐藏线消除中,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为了减少求交的工作量,采取的措施有_消除自隐藏线、隐藏面深度测试和包围盒测试12、几何建模技术中描述的物体信息一般包括_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13、在Z缓冲器消隐算法中Z缓冲器每个单元存储的信息是对应象素的深度值14、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现象称之为_走样。

用于减少或消除这种失真现象的技术称为_反走样15、种子填充算法要求区域是_连通的。

16、点阵表示的区域可采用_内点表示和_ 边界表示两种表示形式。

17、Cohen-Sutherland编码裁剪算法中,如果线段两个端点编码的位相与不为0,表明线段两端点位于在窗口边框的同一侧,为完全不可见。

18.区域的边界表示法枚举区域边界上的所有像素,通过给_区域边界的像素点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边界表示。

19.区域填充有_种子填充_和扫描转换填充。

20.区域填充属性包括填充式样、填充颜色和填充图案。

21.对于_线框_图形,通常是以点变换为基础,把图形的一-系列顶点作几何变换后,连接新的顶点序列即可产生新的变换后的图形。

计算机图形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像的学科。

B. 计算机图形学可以应用于游戏开发、虚拟现实、动画制作等领域。

C.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是绘画和几何学。

D. 计算机图形学不涉及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

2. 下列哪个算法用于绘制三维图形中的曲线和曲面?A. Bresenham算法B. Bezier曲线算法C. DDA直线绘制算法D. Cohen-Sutherland算法3. 下列哪个变换矩阵用于实现平移操作?A. 缩放矩阵B. 旋转矩阵C. 平移矩阵D. 投影矩阵4. 在光栅化过程中,下列哪个步骤不是必需的?A. 三角形剖分B. 顶点着色C. 法向量计算D. 光照模型计算5. 下列哪个算法用于实现隐藏面消除?A. DDA算法B. Bresenham算法C. Z-buffer算法D. Bezier曲线算法二、填空题1.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RGB表示红、绿、蓝三原色,而CMYK表示青、洋红、黄、黑四原色。

其中,RGB颜色模型中的最大亮度为______,而CMYK颜色模型中的最大亮度为______。

2. 给定一个二维平面上的点P,坐标为(x,y),经过平移变换后得到新的点P',平移矩阵表示为T,若T=[1 0 a; 0 1 b; 0 0 1],则点P'的坐标为(x', y') = (______, ______)。

3.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三维物体的旋转变换通常使用欧拉角或四元数表示。

若分别使用ZYZ和XYZ欧拉角顺序进行旋转,最终得到的物体姿态可能会有差异,这被称为______问题。

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什么是光线追踪技术?它在哪些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3. 简要解释什么是纹理映射(Texture Mapping),并举例说明其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

(完整word版)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1、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学科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与计算机图形学密切相关的几门学科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几何。

它们研究的都是与图形图象处理有关的数据模型、图象再现的内容,它们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2、图形系统的任务是什么?图形系统的任务是:建立数学模型、视像操作、图形显示。

3、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通过计算机将数据转换为图形,并在专门的设备上输出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4、举出六种你所知道的图形输出设备。

光栅扫描显示器、随机扫描显示器、直视存储管显示器、激光打印机、笔绘仪、喷墨绘图仪、静电绘图仪等。

5、什么叫刷新?刷新频率与荧光物质的持续发光时间的关系如何?屏幕上的荧光涂层受到电子束打击后发出的荧光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为了使人们看到一个稳定而不闪烁的图形,整个画面必须在每秒钟内重复显示许多次,这也称为屏幕刷新。

刷新频率与荧光物质的持续发光时间成反比,即荧光物质的持续发光时间越长,刷新频率可以低一些;否则,荧光物质的持续发光时间越短,刷新频率必须高。

6、随机扫描显示器和光栅扫描显示器显示图形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依靠什么对屏幕图形进行刷新的?随机扫描显示器显示图形时,电子束的移动方式是随机的,电子束可以在任意方向上自由移动,按照显示命令用画线的方式绘出图形,因此也称矢量显示器。

而光栅扫描显示器显示图形时,电子束依照固定的扫描线和规定的扫描顺序进行扫描。

电子束先从荧光屏左上角开始,向右扫一条水平线,然后迅速地回扫到左边偏下一点的位置,再扫第二条水平线,照此固定的路径及顺序扫下去,直到最后一条水平线,即完成了整个屏幕的扫描。

随机扫描显示器依靠显示文件对屏幕图形进行刷新;光栅扫描显示器则依靠帧缓存实现对屏幕图形的刷新。

7、光栅扫描显示系统为什么要采用彩色表?隔行扫描的优点是什么?对于光栅扫描显示系统,为了显示很多种颜色,帧缓存的容量就要很大。

但实际上对一幅具体的画面而言,其使用的颜色数目并不多(几百至几千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1.图形变换有什么特点?最基本的几何变换有哪些?答:图形变换的特点:大多数几何变换(如平移、旋转和变比)是保持拓扑不变的,不改变图形的连接关系和平行关系。

对于线框图形,通常是以点变换为基础,把图形的一系列顶点作几何变换后,连接新的顶点序列即可产生新的变换后的图形。

对于用参数方程描述的图形,可以通过参数方程几何变换,实现对图形的变换(基于效率的考虑)。

最基本的几何变换有:平移、旋转、比例、错切、投影等。

2. 简述直线段的编码裁剪方法。

答:裁剪窗口的四条边所在的直线把二维平面分成九个区域,每个区域赋予一个四位编码3210c c c c ,代码中的每一位分别是0或者1,是按照窗口边线来确定,第一位置为1,则表示该端点位于窗口左则;第二位置为1,则表示该端点位于窗口右则;第三位置为1,则表示该端点位于窗口下面;第四位置为1,则表示该端点位于窗口上面;直线端点所在位置为端点区域所在的代码。

算法步骤如下:(1)当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编码为零时,表示直线在窗口内;(2)当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编码的逻辑“与”为非零时,显然不可见; (3)对于那些非完全可见、又非完全不可见的线段,需要求交。

3. 简述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计算机图形学的关系。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应用领域发展的三个分支学科,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和区别,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计算机所处理的信息都是与图有关的信息。

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图像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原存在物体的映象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现图像;模式识别是指计算机对图形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描述,是从图形到描述的表达过程;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根据给定的描述用计算机生成相应的图形、图像。

5.什么是象素点?什么是显示器的分辨率? 像素”(Pixel ) 是由 Picture(图像) 和 Element(元素)这两个单词所组成的是最小的图像单元,这种最小的图形的单元能在屏幕上显示通常是单个的染色点。

分辨率是指单位面积显示像素的数量。

液晶显示器的物理分辨率是固定不变的,对于CRT 显示器而言,只要调整电子束的偏转电压,就可以改变不同的分辨率。

6. 什么是三维投影变换答:通常图形输出设备都是二维的,用这些二维设备来输出三维图形,就得把三维坐标系下图形上各点的坐标转化为某一平面坐标系下的二维坐标,也就是将(x,y,z )变换为(x ’,y ’)或(x ’,z ’)或(y ’,z ’)。

这种把三维物体用二维图形表示的过程称为三维投影变换。

7.常用的线段裁剪方法有几种?简述它们的优缺点。

答:常用的线段裁剪方法有三种,它们是: (1)Cohen-SutherLand 裁剪算法; (2)中点分割算法;(3)参数化裁剪算法(Cyrus-Beck 算法);Cohen-SutherLand 裁剪算法与中点分割算法在区码测试阶段能以位运算方式高效率地进行,因而当大多数线段能够简单地取舍时,效率较好。

参数化裁剪算法(Cyrus-Beck 算法)在多数线段需要进行裁剪时,效率更高。

这是因为运算只涉及到参数,仅到必要时才进行坐标计算。

8.多边形填充扫描线算法包括哪些计算步骤?答:对于一个给定的多边形,用一组水平(垂直)的扫描线进行扫描,求出每条扫描线与多边形边的交点,这些交点将扫描线分割为相间排列的落在多边形内和外的线段,将落在多边形内的线段上的所有象素点赋以给定的多边形的颜色值。

计算过程如下:(1)求交: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各边的交点;(2)排序:把所有交点按递增顺序进行排序;(3)交点配对:每对交点表示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一个相交区间;(4)区间填色:相交区间内的象素置成多边形颜色,相交区间外的象素置成背景色。

9.解释平面投影变换、灭点以及投影的分类原则。

答:投影变换就是把三维立体(或物体)投射到投影面上得到二维平面图形。

平面几何投影主要指平行投影、透视投影以及通过这些投影变换而得到的三维立体的常用平面图形:三视图、轴测图。

观察投影是指在观察空间下进行的图形投影变换。

平面几何投影可分为两大类:透视投影的投影中心到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是有限的;平行投影的投影中心到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是无限的。

平行投影可分成两类:正投影和斜投影。

正投影又可分为:三视图和正轴测。

不平行于投影面的平行线的投影会汇聚到一个点,这个点称为灭点(Vanishing Point)。

坐标轴方向的平行线在投影面上形成的灭点称作主灭点。

10简述光栅扫描式图形显示器的基本原理。

光栅扫描式图形显示器(简称光栅显示器)是画点设备,可看作是一个点阵单元发生器,并可控制每个点阵单元的亮度,它不能直接从单元阵列中的—个可编地址的象素画一条直线到另一个可编地址的象素,只可能用尽可能靠近这条直线路径的象素点集来近似地表示这条直线。

光栅扫描式图形显示器中采用了帧缓存,帧缓存中的信息经过数字/模拟转换,能在光栅显示器上产生图形。

11简述帧缓存与显示器分辨率的关系。

分辨率分别为640×480,1280×1024和2560×2048的显示器各需要多少字节位平面数为24的帧缓存?答:帧缓存的大小和显示器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是:帧缓存的大小=显示器分辨率的大小*帧缓存的位平面数/8。

例如:分辨率分别为640*480的显示器所需要的缓存的大小是:640*480*24/8=921600字节;分辨率为1280*1024的显示器所需要的缓存的大小是:1280*1024*24/8=3932160字节;分辨率为2560*2048的显示器所需要的缓存的大小是:2560*2048*24/3= 15728640字节。

12深度缓存(Z-buffer)消隐算法包括哪些步骤?答:深度缓存(Z-buffer)算法是一种典型的、简单的图象空间面消隐算法。

该算法需要一个深度缓存数组ZB,此外还需要一个颜色属性数组CB ,它们的大小与屏幕上像素点的个数相同。

Z-buffer算法的步骤如下:(1)初始化ZB和CB,使得ZB(i,j)=Zmax,CB(i,j)=背景色,i=1,…,m; j=1,…,n;(2)对多边形P,计算它在点(i,j)处的深度值z i,j,(3)若z i,j< ZB(i,j),则ZB(i,j)=z i,j,CB(i,j)=多边形P的颜色;(4)对每个多边形重复(2)、(3)两步,最终在CB中存放的就是消隐后的图形。

这个算法的关键在第(2)步,要尽快判断出哪些点落在一个多边形内,并尽快求出一个点的深度值。

这里需要应用多边形点与点之间的相关性,包括水平相关性和垂直相关性。

13简述直线段生成的数值微分算法基本思想。

答:设(x1,y1)和(x2,y2)分别为所求直线的端点坐标,选定x2-x1和y2-y1中较大者作为步进方向(假设x2-x1较大),取该方向上的Dx 为一个象素单位长,即x 每次递增一个象素,然后计算相应的y 值,把每次计算出的(Xi +1,Yi +1)经取整后顺序输出到显示器,则得到光栅化后得直线。

14写出二维几何变换的变换矩阵,各功能子矩阵及作用是什么?答:二位图形齐次坐标变换矩阵的一般表达式:T =⎥⎥⎥⎦⎤⎢⎢⎢⎣⎡s ml q d c p b a ,这3×3矩阵中各元素功能一共可分成四个模块,其中⎥⎦⎤⎢⎣⎡d c b a 可以实现图形的比例、对称、错切、旋转等基本变换;[l m]可以实现图形平移变换;[p q]可以实现图形透视变换;[s]可以实现图形全比列变换。

15什么是图形扫描转换? 答:确定最佳逼近图形的象素集合,并用指定的颜色和灰度设置象素的过程称为图形的扫描转换或光栅化。

对于一维图形,在不考虑线宽时,用一个象素宽的直线或曲线来显示图形。

二维图形的光栅化必须确定区域对应的象素集,将各个象素设置成指定的颜色和灰度,也称之为区域填充。

16、分别写出平移、旋转以及缩放的变换矩阵。

平移变换矩阵:⎥⎥⎥⎥⎥⎦⎤⎢⎢⎢⎢⎢⎣⎡101000010001zyxT T T 旋转变换矩阵:绕X 轴⎥⎥⎥⎥⎦⎤⎢⎢⎢⎢⎣⎡-10000cos sin 00sin cos 00001θθθθ绕Y 轴⎥⎥⎥⎥⎦⎤⎢⎢⎢⎢⎣⎡-100cos 0sin 00100sin 0cos θθθθ 绕Z 轴⎥⎥⎥⎥⎦⎤⎢⎢⎢⎢⎣⎡-100010000cos sin 00sin cos θθθθ缩放变换矩阵:⎥⎥⎥⎥⎦⎤⎢⎢⎢⎢⎣⎡10000000000z y x S S S 17、为什么需要隐藏面消影法?解答:需要用隐藏面消影法来判断哪些物体和表面遮挡了放在它们后面的物体和表面,从而产生更逼真的图像。

18. 局部光照模型和全局光照模型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解答:局部光照模型主要是考虑光源发出的光对物体的直接影响。

另外,全局光照模型除了处理光源发出的光之外,还考虑其他辅助光的影响,如光线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以及光线从一个物体表面反射到另一个表面等。

19、消隐算法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解答:消隐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对象空间方法(Object Space Methods )和图象空间方法(image Space Methods )。

对象空间方法是通过分析对象的三维特性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其是否可见。

例如,将三维平面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比较各平面的参数来确定它们的可见性。

图象空间是对象投影后所在的二维空间。

图象空间方法是将对象投影后分解为象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比较象素之间的z 值,从而确定其是否可见。

20多边形填充扫描线算法包括哪些计算步骤?答:对于一个给定的多边形,用一组水平(垂直)的扫描线进行扫描,求出每条扫描线与多边形边的交点,这些交点将扫描线分割为相间排列的落在多边形内和外的线段,将落在多边形内的线段上的所有象素点赋以给定的多边形的颜色值。

计算过程如下:求交: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各边的交点; 排序:把所有交点按递增顺序进行排序;交点配对:每对交点表示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一个相交区间;区间填色:相交区间内的象素置成多边形颜色,相交区间外的象素置成背景色。

21.什么叫做走样?什么叫做反走样?反走样技术包括那些? 答:走样指的是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

为了提高图形的显示质量。

需要减少或消除因走样带来的阶梯形或闪烁效果,用于减少或消除这种效果的方法称为反走样。

其方法是①前滤波,以较高的分辨率显示对象;②后滤波,即加权区域取样,在高于显示分辨率的较高分辨率下用点取样方法计算,然后对几个像素的属性进行平均得到较低分辨率下的像素属性。

22.深度缓存(Z-buffer )消隐算法包括哪些步骤?答:深度缓存(Z-buffer )算法是一种典型的、简单的图象空间面消隐算法。

该算法需要一个深度缓存数组ZB ,此外还需要一个颜色属性数组CB ,它们的大小与屏幕上像素点的个数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