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3)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0)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0)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Ⅰ卷(12题)和第Ⅱ卷(2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12.【原创】 1925年,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下列符合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是()A. 胡适用十几年时间搜集了四十多种《水经注》的版本,抄写了一百多篇长篇文章和一些考证文字,用了千百个证据,推翻了“几成定谳”的所谓戴震抄袭赵一清《水经注》校本的冤案。

B. 梁思永主持进行后冈遗址发掘工作。

从地层学上确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殷文化的相对年代,使中国史前时期考古研究的水平大大地提高—步。

C. 随着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通过甲骨卜辞这样的不同来源的资料证明了《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帝王世系的记载是基本可信的D顾颉刚通过对各种古籍和流传于当时口头的有关材料研究孟姜女故事,对这个故事的产生、传播及变异状况进行系统的考证,作出尽可能科学的阐释。

(出题意图:史学理论的考查以及历史概念的理解正成为高考历史的新动向,如11年上海卷第1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史学体裁属于史学理论中的历史编纂学;11年海南卷第25题考查史学理论中史学的价值与功能范畴;11年辽宁卷第35题考查史学理论的方法论等等。

本题以史学理论作为出发点,考查学生历史学习中对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13.【原创】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王”字。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者天地人也。

而参通者,王也”。

从“王”字甲骨文的书写在政治上有怎样的含义()①先秦的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②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强权③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③④(出题意图: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近年高考的重点之一,其中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如果依据教材进行浅层次的知识“整理”,学生只停留在记忆阶段,谈不上“理解”与“应用”。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1)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1)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卷(历史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2.个人自由只有在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后,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下列思想家既强调个人的精神自由,又提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是①庄子②朱熹③普罗塔格戈拉④卢梭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3.学者陈明远先生撰文质疑“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他认为该说法没有得到世界范围内史学界的公认。

他的依据是“乔·韦尔斯著《世界史纲》、汤因比著《历史研究》、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古国’的正式说法”。

下列对此人士最合理的是A.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是错误的 B.陈明远的论据不够充分,观点值得商榷C.陈明远否定中华文明,妄自菲薄 D.陈明远的论据充分,观点正确14.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即分家),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15.“农商工师,各得所欲。

……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

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

罢之不便也。

”上述汉代名臣桑弘羊的言论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工商业是国家获得财富的根源 B.农、工、商应该互通有无C.国家应该重视并控制工商业的发展 D.官府应该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16.明清两朝皇帝每年冬至日都到天坛祭天,祈祷丰年。

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

明清的统治着这样做,其理论依据是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儒家的“仁政”学说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7.近代某时期《大公报》曾对版面的编排进行了重大改革:两版面的国内外要闻,重要新闻很突出,长短新闻注意搭配,错落有致,标题醒目,还配有图片,版面美观新颖,很能吸引读者。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4)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4)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考试时间:50分钟左右满分:100分第Ⅰ卷(共48分)一、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原创)12.史学研究一般可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史料解释”等环节。

下列情况属于史学研究的“史料收集”的是A.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B.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相比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D.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到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新课程的考查呈现一种趋势即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历史学习和研究的简单方法。

本题结合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运用和考查对教材的把握。

】(原创)13.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

宋代,买卖田宅必须经过“立契”的法定程序,凡加盖官印的称为“红契”,表示官府确认,不加官印的称为“白契”。

这说明宋代A.国家分配土地B.实行土地国有化C.土地买卖频繁D.禁止土地买卖【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史料的解读,通过分析材料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借鉴现实,对比现代农村改革。

】(原创)14.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浙江余姚的黄宗羲是明清之际批判传统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之一,下列不属于黄宗羲观点的是A.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B.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C.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考查中国古代思想史,此部分之前纪念高考中较少或没有涉及。

黄宗羲作为浙江人,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有助于挖掘乡土史。

另外充分挖掘教材中已有的材料,引起学生对教材的重视和关注。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4)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4)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选择题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13.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

”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有①西周的分封制②古代罗马法④英国君主制④美国的宪政体制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4.史载,宋朝湖州(地处今浙江省北部,北濒太湖)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位于今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今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宋代A.经济结构变动 B.经济重心南移C.小农经济衰落 D.农产品商品化15.有学者对某次战争曾有这样的评价:此战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此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16.某校校本课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拟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单元,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单元,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其中,第四单元的主题应是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17.某中学生写了一篇历史小论文《论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他在论述大批民族工业内迁的原因时,总结归纳了以下四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大量爱国人士迫于战争需要呼吁东部工厂内迁③保护民族工业的需要④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18.下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四件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宁波、温州被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②震元堂由国有独资转制为股份制企业③马云创办淘宝电子商务网站④宗庆后负责的校办(集体)企业娃哈哈成立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19.思想领域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9)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9)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考试说明:本卷为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部分。

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文综为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原创)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遭到全国人民唾骂,称其卖国贼。

然而某同学认为袁世凯也是被逼无奈,他找到《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对签完“二十一条”后袁世凯的反应的材料:“只望大家记住此次承认是屈于最后通牒,认为奇耻大辱,从此各尽各职,力图自强,此后或可有为,如朱使所言。

若事过辄忘,不事振作,朝鲜殷鉴不远,我固责无旁贷,诸君亦与有责也。

”这则材料①是孤证,孤证不立,没有史料价值②曹汝霖也是卖国贼,他的话不足信,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袁世凯的史料使用A.①正确,②③错误B.②正确,①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③正确,①②错误12. 【答案】:D 【试题立意及考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史学方法的运用。

考点:史学方法难度:0.713.(根据2009年天津文综高考卷改编)据《逸周书·度邑》记载,武王曾称赞周公为“大有知”,认为只有周公“可瘳于兹”,能够稳定周初的政局,因而主张“乃今我兄弟相为后”,而周公“恐,泣涕其手”,表示不能接受。

下列史实与周公的做法相一致的的是A.武则天代替儿子当上皇帝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13.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材料的阅读,迁移和分析。

考点:西周的政治制度难度:0.6 14.(原创)“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尚贤”思想C.道家“无为”思想D.法家“集权”思想14.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名人名著名言的理解、解读和运用。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2014届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历史能力测试卷(三)本试题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关于右图所示灌溉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耧车,出现在汉代B.它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C.隋唐五代的文献中可能记载它的制造方法D.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13.《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唐朝人王建的诗《汴路即事》中云:“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对于这两则史料的分析,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①《汴路即事》中提到的“草市”是诗人想象的产物②《唐会要》记载中的“市”应该是指“草市”③《汴路即事》反映出唐代“草市”大多在水运方便之处④两则史料相互矛盾,说明唐代“草市”存在与否仍有争议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4.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该项措施应为A.解负令 B.发展工商业 C.津贴制 D.抽签选举15.学者魏斐德在研究中国某一时期思想史时指出:“他们通过割断超验的宇宙中的等级与现世政治体制之间的联系,使帝国的统治失去了神圣的光彩,并将经典中主张的那种古代的‘封建’重新调整,以此代替传统的统治四方的中央权威。

”这里的“某一时期”和“他们”最有可能是指A.先秦的儒学家 B.明清之际的思想家C.晚清的维新派 D.民初的新文化运动者16.晚年的乾隆帝认为“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历史命题比赛(24)人民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历史命题比赛(24)人民版

2014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考试时间为50分钟,分值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2、(改编)在伦理观方面,盂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基于此,他们提出的主张分别是推行(根据2014浙江金华十校期末调研卷)A.人治与法治 B.王道与民主政治C.“仁政”与道德教育 D.兼爱与自我节制、认识自我13、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根据2013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吴淞中学期中试卷)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14、(改编)明清史志资料显示: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14江苏无锡高三期末卷)南市镇经济繁荣②纺织业显著发展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④存在雇佣劳动关系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下列与作者观点相背离的朝代是( 2014上海理工附中高三摸底试卷)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16、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对材料认识最为准确的是:(2014年江苏徐州一模卷)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趋势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17、(改编)、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其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A.人文主义 B.进化论 C.理性主义 D.经典力学18、(改编)、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由良田起程,至郴州,一路民众欢迎,鞭爆劈拍之声,不绝于耳。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3)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3)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明末黄梨洲著《明夷待访录》写道:“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

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

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材料中不能体现黄宗羲思想的是:A、反对废除丞相制度B、主张权力继承以个人的才能为标准C、丞相可以补救君主能力的缺失D、废除丞相后不再有贤明的君主原创,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尤其是整理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分析的是相劝与君权的互补关系,由此提出废除宰相制度的弊端,AC选项正确。

B选项没有在材料中体现,D表达的意思与材料不符。

所以选择D.2、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

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

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

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A、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B、明代农民生活富足C、明代工商业者被统治阶级笼络D、“工商皆本”思想被社会接受原创,本题中的两个政策学生都比较陌生,但是材料已经做了补充说明,如果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联系古代人民承担的赋税徭役以及明朝的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等知识,可以回答但难度较大。

古代社会一直是重农抑商、农民也处于被统治阶级承受剥削压迫,所以BC选项错误,D选项时间和表述都有问题。

A选项需要做转化即是资本主义萌芽,材料分析上述政策促进资本主义萌芽所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等因素。

3、王先谦编著的《东华录》康熙十五年(1711年)有一段康熙亲自给以为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文综历史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原创)一本杂志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媒体记者乘坐飞机前往美国采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详细介绍了他发明“相对论”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马上制成了电影发布在网路上”。

此片断说明A.爱因斯坦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2.(原创)《周礼》中对天子和诸侯的都城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其中规定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的都城建制。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3. (改编自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第5题)唐朝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1唐朝时商品经济的繁荣○2乡村集市在江淮出现○3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4这一时期唐朝政局动荡不安A○1○2○3○4B○3○4C○1○3○4D○2○3○44. (改编自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第10题)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 (改编自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第21题)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

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他的主要观点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C.中国文化本体论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6. (改编自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十次周考第30题)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照顾自己的灵魂”,“认识自己的理性”,其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影响是A.率先吹响了人类精神觉醒的号角B.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C.重视人的尊严和权威D.把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7. (改编自广东省中山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第9题)中国共产党发起者之一的李达曾说: “…一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

”这表明当时中共A.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C.已思考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没明确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8. (原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四件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宁波、温州被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②震元堂由国有独资转制为股份制企业③马云创办淘宝电子商务网站④宗庆后负责的校办(集体)企业娃哈哈成立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9.(改编自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14届高三上学期检测测评第5题)“(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A.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B.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C.将立法权赋予执政官 D.以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力10.(改编自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14届高三上学期检测测评第8题)主持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

“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

他主要想说明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B.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C.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11. (改编自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第2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贸易理论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说:“一个英国(前)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在一个法国隧道里发生了车祸,车是装配着荷兰引擎的德国车,司机是喝多了苏格兰威士忌的比利时人。

他们当时被骑着日本摩托车的意大利狗仔队追逐。

手术是美国医生做的,用的是巴西的药!这些消息是一个德国人传出来的,使用的是美国人比尔·盖茨的技术······”这段话可以用来阐释的是:A现代社会的光怪陆离B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可思议C当地媒体的关注方向D全球化发展程度高12. (原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作出决定:铲除德国、日本的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这次国际会议的地点应该是图示中的二、材料题13.(改编自山东省日照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第40题)(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

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2013年10月1日,由民主党把持的参议院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未能就新财年的政府预算达成一致,政府拿不到办公经费,部分部门只能暂时关门。

其实政府预算是“躺枪”,国会两党的分歧并不在政府预算案上,分歧焦点是奥巴马医改法案。

坚决反对医改的共和党试图通过给政府预算附加条件来阻挠医改实施,而民主党则坚决反对这种捆绑做法,要求一码归一码,预算是预算,医改是医改。

所以,美国政府部门临时关门其实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按照美国1921预算与会计法案及1974年国会预算暨截留控制法案等的要求,任何全权预算支出必须通过相应的年度政府岁出预算案的支持方才有效。

自美国国会预算程序于1976年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一共停摆过18次。

最少的1天,最多的达21天(克林顿执政时期)。

——凤凰网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个朝代的中枢权力架构。

有人认为图示一和二的架构具有民主的色彩,请说明之,概括其实质。

(10分)(2)美国的制宪者们所设计的政治制度中“有衡”是如何体现的?简评现今美国政府屡次关门事件。

(10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催生”共和体制的努力。

(5分)14.(改编自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第40题)(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12年7月28日凌晨消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主题为《梦幻的岛屿》,在倒计时和第一章《绿色而愉悦的土地》之后,第二章《喧嚣》上演。

工业革命来了。

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高速发展,但同时,人们也陷入恐惧与艰辛的劳动。

……英国人对工业革命的成就总是充满了凌云壮志的自豪,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工业革命丑陋和肮脏的一面。

……烟囱是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1820年,世界上最高的烟囱在北爱尔兰,高度30米。

英国作家威廉-布莱克的作品扫烟囱的人,讲述一个小男孩成为童工,含辛茹苦的生活。

……逐渐地,工人的自我意识慢慢觉醒。

人们逐渐开始保护自己的权益,争取合法利益,二战后来到英国的拉美移民,英国本地的失业工人,以及为女性争取选举权,这些斗争接连在英国出现。

……最终在工业革命的大烟囱大熔炉中锻造出了奥运五环。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梦幻的岛屿》之第二章《喧嚣》材料二:列宁之后,在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中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一派以布哈林为代表。

布哈林认为:工农业是互相依赖、互相帮助。

特别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要实现工业化保持工业高速度发展的基础是农业,是农民。

要依靠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增强农民的支付能力来发展工业。

“工业要得到发展, 需要农业取得成就; 反之, 农业要取得成就, 也需要工业得到发展。

”另一派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为代表。

认为在苏俄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国营经济非常脆弱,只有迅速实现工业化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过渡到社会主义。

而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依靠行政和经济的一切手段,,进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即把小生产作为“殖民地”和原始积累的源泉。

——《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演进、工业生产、金融贸易、世界格局、社会关系、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变化说明“英国人对工业革命的成就总是充满了凌云壮志的自豪,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工业革命丑陋和肮脏的一面。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最终选择了哪一派主张的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其最大弊端是什么?(10分)(3)根据上述材料的对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苏联工业化的不同特点。

(5分)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答题卷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1)(2)(3)14、(1)(2)(3)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非选择题13.参考答案(1)架构: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一省两院制(设中书省)(3分)民主:秦朝时,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2分)唐朝时,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可以集思广益;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为这一制度增添了“民主色彩”(4分,任答两点即可)实质: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1分)(2)有衡:①立法权:国会分成参众两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法律。

(2分,任答两点即可)②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2分,任答两点即可)③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