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标点符号用法一览表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列举表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列举表
名称 标点 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请递给我一杯水。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您就让 我再试一试吧! 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Biblioteka 句号 问号 感叹号 逗号 冒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 。 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 祈使句的末尾。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 ? 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 ! 。用于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
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 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 的停顿 具、食品„„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 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它所 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惨,因为 分号 ; 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 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 助。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歌曲、电影 请把六月一日的《作文报》借给 书名号《 》 等的名称。 我。 本田奔驰捷达桑塔纳夏利„„你被 表示举例、语言的省略部分 熟识的车牌团团包围。 老师,我„„昨天„„昨天错怪了 省略号 „„ 表示语言断断续续 你。 表示语言中断 “哎!你这个人真是„„” 顿号 、 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 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 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 着山谷。
我要 牢记毛主 席 的话:“ 好好学 习,天天向上。”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 “” 表示特定称谓或需要着重提出的部分 路。 引号 ‘’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引号里面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 他问:“老师,‘垂头丧气’的 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垂’是什么意思?”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 年10 表示解释说明 月22日。 破折号 —— 表示意思的递进和转折 表示声音的延长 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 多么像人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 —自己的——祖国。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意思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意思
1. 句号(.):表示句子的结尾,常用于陈述语句和命令语句。
2. 逗号(,):表示句子中的短暂停顿,常用于列举、分隔不同的成分,或连接两个简短的独立句子。
3. 分号(;):表示句子之间的紧密联系,通常用于连接两个相关的句子,或分隔成分较长的列举项。
4. 冒号(:):表示一个提示或解释,通常用于引言、例证、定义、解释或说明。
5. 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色彩,常用于表示惊讶、兴奋、愤怒、警示等。
6. 问号(?):表示疑问或询问,常用于疑问句和关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信息查询。
7. 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口语式的语句或引述别人的话,也可用于表示特殊的用法、术语、俚语、外来语等。
8. 括号(()):用于补充或解释一些内容,通常用于注释、说明、例外、变量等情况。
9. 破折号(——):表示语意的变化或强调,通常用于表示对比、举例、条件、并列等情况。
10. 斜杠(/):表示或,用于连接两个相反的事物、不同的概念或两个相对的选择等。
11. 顿号(、):用于列举同类事物,或分隔短语和词组。
12. 波浪号(~):表示约数、近似、缩写等情况,通常用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领域。
标点符号分类及用法一览表

4、虽为并列词语,但突出强调时,不用 顿号,用逗号。
院子里种了好多花,像菊花啦,月季啦,桁子啦,牡丹等什么都有的。
1、并列复句内的停顿。(①在分号与分
号间至少有一个逗号②句中已用句号,
不再用分号)
1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春天和你漫步,在盛开的花丛间;夏天夜晚陪你一起,看星星眨眼; 秋天黄昏与你徜徉,在金色麦田;冬天雪花飞舞,有你更加温暖。
4、复句内分句间的停顿。(大多)
如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
长城、金字塔都是世界名胜古迹。
2、表概数不用表确数用。
①学校距市中心大约二三公里。②参加经典朗诵的是初一五、六班。
3、多个并列词语间,前面的用顿号,最
后一处多用“和”或“及”
1长城、金字塔、巴特农神庙丑古罗马斗兽场都是世界著名文化古迹。
完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放在引号内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不完全引用时,或引文不单独成句,只是句子中一部分 时,引文末不用标点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2、表强调。
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3、表特定称谓。
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所占格数
占两格;连接三占 格;()«»分刖后两个部分,各占 格。
着重号在文字下,不占格;其他标点一般独占一格。
书写格式
标点不得放在下一行开头,只能“挤”文句末尾。省略号、破折号放不下,就减字供标点占地。
“说”字后面的标点变化
“说”在话语前
:
4、表否定、讽刺。
成天只知道玩,你可真是“玩家”!
最全标点符号用法,附例句、解析!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
例如:8.走。
9.没有。
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写法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写法一、引言标点符号作为书写的辅助工具,在文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还能够使句子更加准确、流畅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本篇文章将介绍常见的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写法,以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逗号(,)逗号是最为常见的标点符号,其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于分隔并列词语或短语:例如,“他带来了水果、蛋糕和鲜花。
”2. 用于分隔相对独立的成分:例如,“我在下午四点等你,如果你有时间。
”3. 用于修饰性插入语之前后:例如,“请注意,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4. 用于连接并列句子时,需要与连词配合使用:例如,“今天天气晴朗,但温度较低。
”三、句号(。
)句号标志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束,并表示陈述或断言。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出现在陈述句末尾:例如,“我喜欢你。
”2. 出现在祈使句末尾时,表示命令或请求:例如,“请开灯。
”3. 出现在特殊疑问句中,表示陈述:例如,“你怎么会迟到呢。
”四、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并传递询问的意义。
以下是相关的用法:1. 出现在一般疑问句末尾:例如,“你明天来吗?”2. 用于反复提问或表达怀疑:例如,“这是什么东西?”五、感叹号(!)感叹号通常用于表示强调、惊讶或喜悦的情感。
以下为其应用场景:1. 用于表示感情强烈的陈述句:例如,“真不敢相信!”2. 在祈使句中,表示命令或请求具有强烈的口气:例如,“快点过来!”六、分号(;)分号一般作为连接具有紧密关系的两个主要分句之间的标点符号。
它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常被使用:1. 用于连接具有递进关系的两个主要分句:例如,“他很努力学习;因此,取得了好成绩。
”2. 用于连接同时包含并列分句的复合句:例如,“我们去了北京;游览了故宫,长城和颐和园。
”七、冒号(:)冒号主要用于引出解释、举例或总结之前的内容。
以下为其主要使用场景:1. 用于引述对话或说明陈述的来源:例如,“他对我说:‘加油吧!’”2. 用于引出解释、说明或详细列举:例如,“有三种动物是羊:山羊、绵羊和骆驼羊。
最全标点符号用法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句号 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句号表示一句 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 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小学《语 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 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 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 水》) 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 说不定就会起不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最全标点符号用法 附例句、解析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从以上举例分析可以看出,问号是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的。是不是问句, 用不用问号,这要看是否有疑问,要不要回答或解决,是不是疑问的语 气。问句是有疑而问的,要求回答或解决的,语气是疑问的。反问句虽 然不一定要求回答,但它有疑问的语气,是借发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意的。 设问句虽然不要求别人回答,但它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来,自己作回答 的。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 ’
一、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
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网上规范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次家庭变故,使他变得失望、泄气、甚至有点悲观。(将“甚至”前的顿号改逗号)
逗号
(,)
①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②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的停顿。③句子内部状语后边的停顿。④复句各个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其余都用逗号
③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分号
参加考试的考生只能携带铅笔;三角板;黑色签字笔等必需的文具。(将“铅笔”“三角板”后的分号改为顿号)
④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民歌折射着当地的生活片段,风土民情;更反映着当地人民表达情感的方式。(“风土民情”后的分号改为逗号)
⑤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不能用分号
①分号一般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则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老师是传道授业的从业者;也是塑造人格的领路人。(分号改为逗号)
②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后用分号
人们读过一些文章以后,根本不知道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那样的文章,人们通常称之为“没有观点”的文章,也就是没有灵魂的文章。(“反对什么”后面的句号改为分号)
——
④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用冒号
这次自然灾害,使果农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已造成经济损失700万元。(冒号改为逗号)
续表
标点符号
用法
易错提示
常见错误示例及修改意见
引号
(“”)
①行文中直接引用或有特殊含义(表讽刺、反语等)的话,用引号标示。②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③引文中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C919客机——即中短程双发窄体民用运输机,在中国飞机史上是大客机。(删掉句中的“即”)
②由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语句与被解释说明的对象不照应
——
③该用括号的地方用了破折号
在小刚——表弟——的鼓励下,我从考试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破折号改为括号)
冒号
(:)
①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②用在“想、是、证明、宣布、指出”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③用在总括性话语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④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⑤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②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不能用书名号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界优秀中青年演员的最高奖项。(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③建筑或单位不能用书名号标示
《丽江古城》每到旅游旺季,总会得到大批游客的青睐。(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语文老师为学生列出了《朝花夕拾》、《西游记》、《童年》等在内的书单。(删去顿号)
④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错用顿号
收入的增加、环境的整洁、生活的丰富性、多样化是人民感到幸福的重要条件。(“多样化”之前的顿号改为“与”)
⑤词语间是包容关系,中间不能用顿号
这所中学有3个年级、27个班。(删去顿号)
①在“第一”“第二”“第三”和“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次序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
②逗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
③插入语应加逗号
众所周知兰州是一个别具特色的旅游城市。(“众所周知”后面加逗号)
分号
(;)
①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②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用分号。③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用分号
标点符号
用法
易错提示
常见错误示例及修改意见
顿号
(、)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①并列词语没有明显停顿,不用顿号
珠江、三角洲(删去顿号)
②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这个山村的留守儿童,时间最长的已经有两、三年没有穿过新衣服了。(删去顿号)
③并列的引语、并列的书名、并列的来自号,中间使用顿号也可以。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也可以不加顿号
——
书名号
(《 》)
①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②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③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①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名、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给我们生动准确地传达出了梅花的精神。(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①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标点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句号要放在后引号里面)
②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应加双引号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纸老虎应加双引号)
③词语没有特殊含义,却随便加上了引号
——
续表
标点符号
用法
易错提示
常见错误示例及修改意见
问号
(?)
①疑问句末尾的停顿。②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③设问句中的停顿。④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
①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句末不用问号
他哪里知道同桌为这次考试所做的充足准备?(问号改为句号)
②选择疑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中间表选择的各句之间都用逗号,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
你觉得去兰州旅游,是五一去?还是十一去?还是以后再具体商量?(前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③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小明是冤枉的,你的根据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说,是谁告诉你的?(第二、第三个逗号改为问号)
④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甘肃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同学们,”地理老师提问。(问号和逗号调换位置)
①冒号套用。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新闻报道指出: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食品卫生不达标、滥用添加剂等。(第一处冒号应改为逗号)
②冒号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
随着一声:“注意”,交警迅速将面临危险的小学生抱了起来。(删去冒号)
③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用法同破折号,一般应去掉“即”“也就是”
⑤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我也不知道你有没有阅读过这篇经典的文章?(问号改为句号)
破折号
(——)
①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②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③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④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
①破折号与“即”“也就是”一类表解释说明的词语不能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