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用法[人教版]
标点符号用法教案

一、标点符号用法教案二、教材版本:人教版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书写规范,使句子表达清晰、准确。
四、教学内容:1. 引号和书名号的用法。
2. 括号和破折号的用法。
3. 省略号的用法。
4. 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5. 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的用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2. 难点: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六、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标点符号的用法。
2. 实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明确标点符号的作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解引号和书名号的用法,示例分析。
3. 讲解括号和破折号的用法,示例分析。
4. 讲解省略号的用法,示例分析。
5. 讲解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示例分析。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7.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找出自己写作中的标点符号错误,并进行修改。
3. 搜集一些有关标点符号的资料,加深对标点符号的了解。
九、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的测试,了解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标点符号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日常写作中的表现,及时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标点符号用法教案七、教材版本:人教版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引号和书名号的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括号和破折号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省略号用法的理解。
4. 让学生明确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5.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的能力。
九、教学内容:1. 引号和书名号的用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提高标点符号的运用技巧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提高标点符号的运用技巧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提高标点符号的运用技巧导言:标点符号是语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表达语意,使文句更加通顺流畅。
在小学五年级,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标点符号的运用技巧,让我们的作文更加丰富有趣。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并提供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句号(。
)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在一个句子的结尾处使用。
它表示句子的结束,我们读到句号的位置时会有停顿。
练习题:1. 请在以下句子中正确使用句号:a. 我们去公园游玩b. 天气晴朗二、问号(?)和感叹号(!)问号和感叹号都是用来表示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
问号在一个句子的结尾使用,表示疑问或询问。
当我们读到问号时,语调会上扬。
感叹号在一个句子的结尾使用,表示强烈的情感或强调。
当我们读到感叹号时,语调会急剧上扬。
练习题:1. 请在以下句子中正确使用问号或感叹号:a. 你会去参加音乐比赛b. 多么美丽的花园三、逗号(,)逗号是用来标示句子中的停顿或分隔不同部分的标点符号。
在列举事物、描述性语句中,逗号被广泛使用。
练习题:1. 请在以下句子中正确使用逗号:a. 我有两个好朋友黄明和李华b. 天空中飘着白色的云四、顿号(、)顿号一般用于列举事物或并列词语之间的分隔,与逗号不同的是,顿号之后没有空格。
练习题:1. 请在以下句子中正确使用顿号:a. 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b. 她喜欢跑步、跳高和游泳五、冒号(:)冒号一般用来引出解释、解释原因、引言、列表或提问等,并且在冒号后面的内容可以单独成句。
练习题:1. 请在以下句子中正确使用冒号:a. 她有个愿望:成为一名科学家b. 我有一个问题:你明天要来吗六、分号(;)分号一般用于长句中,表示长句内部成分之间的分隔。
练习题:1. 请在以下句子中正确使用分号:a. 雨下得越来越大;我们只好提前回家了b. 她喜欢读书;我喜欢画画七、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语句未完或有省略内容,通常表示语气的转折、停顿或思考。
五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用法

五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的用法一、词语、句子、停顿和标点符号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
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XXX: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根据《新华字典》后面附录的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现将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简述如下。
二、标点符号用法简述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例如: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例如:莫非你不相识我吗?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例如: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平息,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半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谈谈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及使用方法

谈谈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及使用方法清朝末年的一天,有个书法家奉命给慈禧太后题扇面,写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一时疏忽,竟然漏写了一个“间” 字。
慈禧大怒,认为这个书法家欺她没有学问,便把书法家问成死罪,喝令推出去斩首。
书法家急中生智,忙道:“老佛爷息怒,我这是借用王之涣的诗意填写的词啊!”于是,书法家当场给慈禧太后断句标点:“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太后听了,转怒为喜,立刻赐酒夸赞。
书法家险些丧了他的大命,幸亏巧用了标点符号。
呵呵,标点符号真是重要啊!以前,我到一个贫困的中学支教,新接的课是教学《青纱帐一—甘蔗林》。
当谈到标题里的破折号是什么意思时,有几个同学大声说是“和”的意思,因为臧克家的这首诗写的是青纱帐和甘蔗林的关系;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却认为是“至”的意思,说表示时间的推移,内容的推进,指的是从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年代。
青纱帐和甘蔗林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它说明今天“甘蔗林”的甜美事业,是以昨天“青纱帐”的艰苦奋斗换来的;为了保卫今天“甘蔗林”的幸福生活,必须发扬当年“青纱帐”的艰苦奋斗精神,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不曾想一个标点符号的争论,竟然加深了同学们对全诗内容的理解。
所以我一直很赞赏同学们重视标点,认真读书的好学风,并认为这样的读书方法是可取的。
说到这里,我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去年中考,有个学生竟把“阅读选文,回答1〜4题”,误解为只做“ 1和4题”,结果漏答了两题,影响了成绩,教训十分深刻。
正反经验告诉我们,无论读书对话、作文表达、书信交往,都必须重视标点符号,轻视标点符号的作用是不对的。
既然标点符号这么重要,那我们就一定要慎重使用,决不能乱用,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例如一个小学生修改后的作文里有这么一段话:“今日大叔来我家玩,妈妈说做完作业后,可以吃点心。
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一、学习内容:掌握逗号、句号、顿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和分号这十种标点符号。
现将这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如下介绍:(一)逗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用。
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
(祈使句)(三)顿号[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用?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
(设问)(五)感叹号[用!表示]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
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⑤他白了我一眼,说:“别动!”(命令)六)冒号[用:表示]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五年级语文技巧如何准确运用标点符号

五年级语文技巧如何准确运用标点符号一、引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准确地运用标点符号是非常重要的。
标点符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意思,还可以改变句子的含义和语气。
五年级是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掌握准确应用标点符号的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五年级学生在运用标点符号时应注意的技巧。
二、逗号的运用逗号是我们常见且经常使用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流畅和易读。
在五年级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逗号的运用技巧:1. 用逗号分割并列词语:当我们在句子中列举多个词语时,可以使用逗号进行分割。
例如:“我喜欢吃香蕉,苹果和橙子。
”这个句子中,逗号将吃的食物分割开来,使句子更加清晰。
2. 用逗号分隔具体/确切的信息:当我们在句子中提供具体和确切的信息时,可以使用逗号进行分隔。
例如:“我们学校的运动会将在星期五,下午两点举行。
”这个句子中,逗号将星期五和下午两点与其他部分分开,突出了具体的信息。
3. 用逗号分隔插入语:当我们在句子中加入插入语时,需要使用逗号将其分隔开。
例如:“小明,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这个句子中,“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插入语,使用逗号将其与其他部分隔开,使句子更加连贯。
三、句号的运用句号是我们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通常用于结束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在运用句号时,五年级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句子结束时使用句号:当我们表达完整的意思并结束句子时,应该使用句号。
例如:“我喜欢读书。
”这个句子中,表示喜欢读书是完整的陈述,因此使用了句号。
2. 祈使句使用句号:祈使句是表示命令、请求或建议的句子,通常以动词开头。
当我们使用祈使句时,也需要使用句号。
例如:“请关上窗户。
”这个句子中,请求别人关上窗户是一个完整的祈使句。
3. 感叹句使用句号:当我们表达强烈的感情或表达惊讶时,通常使用感叹句。
在使用感叹句时,也需要以句号作为结束符号。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啊!”这个句子中,对花的美丽表示惊叹,因此使用了句号。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破折号的用法》教学课件

练习一 在句子的( )里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远远地望见了明如玻璃的带子( )河。
2、他简直是个演员( )天生的演员。
3、蝴蝶泉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蝴蝶( )它们
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4、 “哇( )哇( )哇”小宝宝大声哭起 来了。 5、“哦!原来,原来你就是( )大眼萌?“
答案分析
用 法1:表示对 带子的注释、解 释说明,带子指 的就是河。
答案分析
用法5: 话题的 停顿或 中断。
5、“哦!原 来,原来你 就是( ——) 大眼萌?“
练习二
判断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标对了吗?
1.我( , )是第一个跑到终点。
2.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 : )几乎是每 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
× 1.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
解析: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 但是破折号强于逗号,逗号强调前面的 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因此 应该改用破折号。
课后研讨
欢迎各位领导、专家、 老师的积极参与,希望您能 批评指正,提出您的宝贵意 见!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 2 .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
(—— : )几乎是每天——出入于 当铺和药店……
解析: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 折号。用破折号以表示强调突出。
破折 号的 用法
•1.解释说明 •2.意思的递进 •3.意思的转折或跳跃 •4.语音、声音的延长 •5.话题的停顿或中断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

第一单元
我爱阅读
1. 窃读记
特色句(修辞手法、中心句、关联词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重点句等)
修辞手法:
1.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排比)
2.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干我走吧?(反问)
3.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比喻)
八
25
[夸张句]
[比喻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你丸。
[对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你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就,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比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就,大渡桥横铁索寒。
26
[反复]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同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
[过渡句]
2、重点句: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七单元
1、中心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比喻句: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3、排比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拟人句:1、让我拉着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2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3、排比句、比喻句: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动的嘴唇,/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词语、句子、停顿和标点符号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
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根据《新华字典》后面附录的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现将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简述如下。
二、标点符号用法简述
句号(。
)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例如: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例如: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例如: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
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如: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引号(“”…‟)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例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括号(())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
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
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例如: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
破折号(──)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例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例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例如:“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省略号(……)
1.用于引文的省略。
例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例如: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例如:“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
连接号(—)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例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例如: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例如: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例如: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间隔号(·)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例如: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书名号(《》<>)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例如:《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