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基础》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二课基础图案-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课基础图案-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蝴蝶有变幻奇丽的色彩和多样的形状,但它们都拥有特征统一的外形;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它来源于自然.也是图案构成法则中最基本的原则。

变化即多样性、差异性;统一即同一性,一致性。

图案的变化是追求各部分的区别和不同,图案的统一是追求各部分的联系和一致。

变化是指图案不同的构成因素:大小、方圆、长短,粗细、冷暖、明暗、动静.疏密等;一是指这些因素之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这是两幅表现同一种植物的图案作品,左边所示的图案轻柔、纤巧,用线松软、自然;右边所示的图案厚重、饱满,用线严谨,刚挺。

它们分别以不同的语言奠定了各自的风格基调,构成了花、叶、茎造型形式的统一,而在各自统一的形式中.花、叶、茎又有大小、方向及形态的多样性变化,使图案效果看起来丰富而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人类对对称的形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并创造了无数具有对称形式的物体,如:建筑、器物、家具,交通工具等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对称与均衡是图案最基本的两种组织、构成形式。

对称体现了静感与稳定性,具有端庄,安定的美;均衡则表现了动感和变化性,具有生动、活泼的美。

图案的对称是以假设的中心点为依据,向左右、上下两方或四周配置同形、同色、同量的纹样,使图形产生整齐、庄重、平稳的效果。

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图案的均衡是以假想的重心为支点,在视觉上保持重心周围纹样量的均等,由形的对称变为量的对称,变化中求稳定。

均衡运用纹样的虚实、疏密、动势和色彩进行对比照应处理,在组织上有较大自由度,变化更为丰富。

三、条理与反复自然中的万物看似繁杂纷乱,实则井然有序,从植物的生长、构造(如谷物的排列、花叶的轮生构造)到动物的皮毛斑纹(如斑马条纹、鸟类羽毛、鱼鳞罗列).以及田园的分布、山峰的脉络等,只要细细观察,随处可发现它们极具规律性,秩序化和循环反复的美。

图案设计教案-图案基础概念与基本设计方法

图案设计教案-图案基础概念与基本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方案(教案)20/20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图案设计任课教师姓名:授课班级:课程归属院(系):艺术设计学院编制时间:20 年10 月 2 日学习单元课堂教学方案(教案)设计一、本单元学习任务导入东西方图案艺术简介1、中国传统图案(陶瓷纹样、青铜器纹样、玉器纹样、漆器纹样、染织纹样等)2、外国经典图案(欧洲、美洲、非洲、日本、印度、阿拉伯)二、本单元学习内容(含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第一章概述一、图案的概念二、图案的起源三、图案的分类四、图案设计的形式美规律1、对称与均衡2、变化与统一3、对比与调和4、节奏与韵律第二章生活与生产中的图案设计一、珠宝饰品中的图案设计二、工业产品中的图案设计三、服装中的图案设计四、包装中的图案设计五、环境艺术中的图案设计第三章图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一、表现技法1、图案的骨式2、图案的构成——图案的点、线、面3、图案的色彩二、材料的准备1、颜料: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丙烯颜料2、画笔:毛笔、勾线笔、水溶铅笔、色粉笔、油画棒、铅笔、针管笔、底纹笔3、纸:卡纸、高丽纸、宣纸、水彩纸4、其他工具与材料:圆规、尺、曲线板、笔洗、调色盘、镇纸等一、表现技法1、图案的骨式1.1单独纹样骨式1.2适合纹样骨式1.3二方连续纹样骨式1.4四方连续骨式三、本单元学习内容简要小结东西方图案艺术简介,对比与分析中西古典家具的精美的雕刻纹样是家具作为传统手工艺形式的主要装饰手法,蕴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

古典家具的精品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王公贵族,其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主流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取向。

明清家具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集大成者,无疑有很丰富的装饰内容和题材,大凡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

倘若仔细推敲,其中颇有一些规律可寻。

明清的装饰图案题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动物纹样动物纹样包括蟠龙纹、蟠虎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大都选用人们崇拜喜爱之物,其中以龙纹、凤纹尤为突出。

第一课图案设计基础

第一课图案设计基础
• 二.从两组中挑出一张变形,创作花卉形 式的对称或者均衡的单独纹样。
• 要求:规格:18×22cm左右 • 装裱:35×26 • 用黑白效果制作
• B.适合纹样
• 是单独纹样的一种形式。但不同的是,它
的形象必须安在指定的外形中。如:方形, 圆形,三角形,菱形,多边形,半圆形等
中间出现一个方形 适合纹样,四角是角 隅适合纹样
• 写生的方法主要有三种。A. 建筑 B 线描 C 淡彩
• 三.图案造型的变化手法
• A).去繁的手法。如:麦穗
• 把繁杂的自然形象以简化,提炼,概括的手法进行 加工,使形象简明扼要,特征突出。呈现出高度概 括的造型。
• B)夸张的手法
• 将自然形象中具有特征和代表性的部分加以夸张,使适应 于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 图案工作就是设计一切器物和一切器物的装饰。 • 图案,即图指图画。案指方案,凡制作一件东西,
必先设计一个图样,称作图案。 • 图案可作广义和侠义两种解释,广义指各种产品的
美术设计,侠义是指各种装饰纹样。
• 二.图案的分类
• 图案的名称于分类更具其方面的性质划分,一般可 分为一下几种类型,(平面图案)还有立体图案。
• 定义: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是面的界线。
• 分类:线有直线(直线,折线,斜线) 和曲线(几何曲线,弧线,自由曲线)
• 特征:直线——直爽,刚硬,正直。男 性

曲线——柔软,圆滑,含蓄,女性
• 应用:增强画面整体感,易产生节奏。 (易用针管笔及鸭嘴笔表现)
• (3)面
• 定义:面是线移动的轨迹,是立体物的 界线。
图案课应备工具
• 一. 纸 • 单面卡,双面卡,黑卡,拷贝纸等 • 二. 绘画工具 • 圆规,鸭嘴笔,点规,分规等,或购买一套绘图工

《图案基础》教案

《图案基础》教案

《图案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图案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图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案的定义与分类2. 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3. 图案构成的基本元素4. 图案创作的方法与步骤5. 图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创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图案创意的发掘和运用,以及图案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示范法:展示优秀图案作品,分析其设计思路和技巧。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图案创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图案设计心得,提高创新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图案基础》相关教材、图片、案例等。

2. 工具与材料:画纸、画笔、彩绘工具、剪刀、胶水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展示台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精美的图案作品,引发学生对图案设计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图案基础》。

2. 教学新课:a. 讲解图案的定义与分类;b. 阐述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c. 介绍图案构成的基本元素;d. 讲解图案创作的方法与步骤。

3. 课堂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图案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 拓展延伸:介绍图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图案设计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2. 搜集图案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图案创作过程中。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案美。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图案的应用非常广泛:室内装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都为其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本课程通过系列的授课,使学生了解、熟悉国内外图案艺术的历史及其现况,获得有关图案设计工作的基本知识,并通过临摹、写生变化等多种方式的训练,逐步掌握图案的基本设计规律、胜任简单的图案设计工作。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第一部分:图案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一)中国传统图案部份:1) 新石器时期彩陶装饰纹样;2)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3) 春秋呀国时期的青铜器、漆器、玉器与织乡;4)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帛画、织绣等;5) 魏晋南北朝的装饰艺术;6) 唐代的装饰艺术;7) 宋、元时期的装饰艺术;8) 明清时期的装饰艺术;9) 当代民间图案。

要求:了解彩陶、青铜器、漆器、瓷器、民间图案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能说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的特征。

并在蜡染、剪纸、泥塑、陶艺课程中对传统工艺制作进行了解,作简单的图案设计。

二)外国传统图案风格:1) 埃及图案艺术2) 希腊、罗马图案艺术3) 波斯、印度图案艺术4) 日本、朝鲜图案艺术5) 非洲、美洲、大洋洲土著图案艺术。

要求:了解外国图案艺术的特色,能通过所提供的范图对比,能简叙世界几大区装饰图案艺术特点。

并在壁挂设计、纺织等课程中,对传统工艺制作进行了解,作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二部份:现代图案设计及其基本设计规律一)图案的基本构成形式1) 单独纹样:对称与均衡2) 适合纹样:形体适合、角隅适合、边缘适合 3) 连续纹样:二方连、四方连二)现代图案设计赏析1) 点视图案2) 线视图案3) 文字图案4) 维变图案5) 剪影图案6) 重迭图案7) 复合图案8) 换置图案9) 散集图案10)共生图案要求:把握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结合现代图案设计赏析课程,制作命题作业。

第三部分:图案素材的收集、绘制、变化 1)写生图案2)临变图案3)技法与肌理的变化4)色彩配置变化要求:进行户外写生,之后进行变化、处理,能综合运用比前所学的课程进行图案设计工作。

《图案基础》教案:第六课图案的表现技法

《图案基础》教案:第六课图案的表现技法

《图案基础》教案:第六课图案的表现技法[教学⽬的与要求]要求学⽣了解熟悉表现图案⾊彩的基本⼯具,熟练运⽤图案的表现技法。

[教学重点]图案的各种表现技法[教学难点]图案表现技法的综合应⽤[教具]图案样画、课件等[授课内容]掌握了图案⾊彩的配⾊规律,再恰当地运⽤⼀定的描绘技法,可以使图案的⾊彩效果更具魅⼒,并展⽰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图案⾊彩不同于⼀般的写实⾊彩,它要求有很强的装饰性。

每⼀幅图案的⾊彩需控制在⼀定的套⾊之内,给⼈的第⼀感觉应是⾊彩鲜明,对⽐强烈,套⾊简练⽽恰到好处。

图案⾊彩不需摹拟⾃然景物的⾊彩,⽽只要求⾊彩具有很明快的装饰效果。

配⾊时设计者可⾃由选择能达到设计意图的任何⾊彩。

图案的表现技法⼤致有以下⼏类。

⼀、点线⾯结合的套⾊表现技法这是图案较传统也是最常⽤的⼀类技法,⼀般是⽤⽔粉颜料调配出⼏套或⼗⼏套颜⾊,先铺⼀个底⾊,然后将图案纹样转印到底⾊上,再⽤不同的颜⾊⼀层⼀层地描绘覆盖上去,要求颜⾊涂染得均匀、⼲净、平整。

描绘时可采⽤以下的⽅法。

1、平涂法平涂法是将调好的⾊彩,均匀地、平整地涂在已画好的图形⾥。

调⾊时应注意颜料的浓度,太⼲涂不开,太湿⼜涂不匀,颜料要浓淡均匀,否则会影响到画⾯的效果。

特点:把⼀切⾃然现象浓缩为象征作⽤,排除模仿⽣,强调图案造型的纯粹性和创造性,抛弃透视法与⽓氛的束缚,从⽽以⼀种稳定的、均衡的、节奏的造像效果塑造新的视觉形象。

此法也是图案造型中最基本,也是常⽤的表现技巧,平、板、洁是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运⽤⼤⼩不同的⾊块来描绘纹样,主要靠⾊彩的⾯积对⽐和层次变化来达到画⾯的和谐统⼀。

在图案中⽤不同特点的线进⾏勾勒,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增加画⾯的层次,协调画⾯的⾊此⽅法是在⼤⾯积⾊块平涂的基础上,以点为主,⽤点的疏密点缀于画⾯中,使形体得出虚实、远近晕变的特殊变化效果。

⽤⾊点绘制细部结构的变化,能形成⾊彩的空间混合效果,并具有⽴体感。

点的⼤⼩尽量均匀,否则整体效果会受到影响。

《图案基础》教(学)案_第八课_图案地组织构成(连续纹样、装饰构图)

《图案基础》教(学)案_第八课_图案地组织构成(连续纹样、装饰构图)

《图案基础》教案:第八课图案的组织构成(连续纹样、装饰构图)[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二方连续的构成方法。

通过本容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节奏感、整体感及对装饰色彩的认识、应用。

[教学重点]二方连续的构成骨架和四方连续的构成骨架[教学难点]色彩与图形的结合运用[教具]制作图案工具、课件[授课容]连续纹样在进行了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的学习后,我们来学习设计连续纹样的容。

连续纹样是根据条理与反复的组织规律,以单位纹样作重复排列,构成无限循环的图案。

连续纹样中的单位纹样可以是单独纹样,也可以是适台纹样,或者是不具备独立性而一经连续后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完整又丰富的连续效果的纹样。

因此在设计连续纹样时,除了要注意单位纹样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连续的方向设计单位纹样的接口,这是产生连续效果的关键,连续得自然与否、紧凑与否、流畅优美与否,都与它息息相关。

由于重复的方向不同,一般分为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两大类。

一、二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亦称花边纹样。

设计时要仔细推敲单位纹样中形象的穿插、大小错落、简繁对比、色彩呼应及连接点处的再加工。

二方连续纹样广泛用于建筑、书籍装帧、包装带、服饰边缘、装饰间隔等。

二方连续的组织骨式变化极为丰富,一般可分为八种不同的排列骨式.它的基本排列骨式可分为散点式、直立式、倾斜式、波浪式、水平式、一整二破式、折线式、旋转式等八种基本骨式。

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其排列的韵律变化,疏密、大小、色调等变化,期达到完整的视觉效果。

1、散点式单位纹样一般是完整而独立的单独纹样.以散点的形式分布开来,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物或连接线,简洁明快,但易显呆板生硬。

可以用两三个大小、繁简有别的单独纹样组成单位纹样,产生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装饰效果会更生动。

2、直立式有明确的方向性,可垂直向上或向下,也可以上下交替。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课程任务图案是装饰性美术。

凡属于装饰方面的美术形式均称为图案,如建筑美术、陶瓷、染织、商品装潢、书籍装帧、日用工业产品等方面造型与装饰的设计。

基础图案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无论是染织美术、装潢美术、日用工业品造型和室内装饰专业都离不开图案的基本规律与法则,通过图案基础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初步掌握图案的造型、构图、色彩的基本规律,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对前继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基础图案》是重要的设计基础课,在它之前应具备准确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以便能够顺利地完成图案课的学习。

三、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授课要求第一章图案形式原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对比与调和第二节均齐与平衡第三节条理与反复第四节比例与尺度(二)教学要求:主要使学生掌握图案形式美规律的理论第二章花卉的写生(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观察与认识第二节写生的方法一、线描写生二、素描写生三、色彩写生四、归纳写生(二)教学要求:主要使学生掌握观察与写生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第三章花卉的变化(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变化的要点一、抓特征二、抓形式三、发挥想象第二节变化的规律一、简化归纳二、添加组合三、夸张变形四、分解构成五、象征寓意第三节变化的表现方法一、黑白表现方法二、色彩表现方法三、特殊表现方法(二)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法和图案形式构成原理,绘制各种图案。

第四章图案的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单独纹样的设计第二节适合纹样的设计第三节二方连续的设计第四节四方连续的设计(二)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法和图案形式构成原理,绘制各种图案。

四、课内实践环节具体安排及说明《基础图案》这门课是一门实践环节很重的课程,许多理论都是在课堂作业中体现的,应该以实践为主,作业实践应占学期课程学时的1/2,理论知识的学习占1/2。

重点在于图案变化组成训练的实践当中。

五、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基础图案》这门课应以大量的作业练习来考察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案基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图案基础》教案:第九课植物图案[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植物写生的方法;在写生的基础上掌握植物图案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植物图案的变化[教学难点]植物写生[教具]图案挂图、课件[授课内容]植物图案又称花卉图案。

植物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为图案的变化。

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

植物图案写生即是要深自然中去,熟悉、研究、表现对象,寻求自然的形式美,记录形象的各种特征,为创作搜集素材、为图案的变化作准备。

植物写生是植物图案变化的基础,是植物图案造型的重要依据。

植物图案变化就是生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植物写生变化是图案教学的重要内容。

作为植物图案变化的写生,其目的一是为艺术创作收集素材;二是通过写生训练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形象塑造能力,为以后自如地处理画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在写生中,对自然物象的特征、组织结构、生长规律等进一步加深理解,从中寻找装饰美的要素,为创作积累经验。

一、写生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应到自然中去通过写生而得到大量的植物花卉造型素材,为往后的图案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写生时,首先应仔细观察、了解、熟悉植物花卉的基本生长特点,如花头、叶瓣、根茎的生长特征,每种花卉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注意区分。

然后用铅笔或钢笔、毛笔等工具,选择最佳角度把花形勾画下来,描画时最好能把整枝花形(即有花头、叶瓣、根茎的折枝花)画下来后,再画些不同角度的单个花头、单片叶瓣的特写,以求更加了解其生长特征。

如有可能,可着些淡彩。

以求写生稿更为生动,加深记忆。

写生的方法可用铅笔素描法、钢笔勾线法、钢笔素描法或钢笔淡彩法等来描绘,写生稿的画面一定要生动、准确、干净整洁,切不可过于随意、马虎。

1、写生的观察方法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中,面对各种繁、杂、乱的植物,不可能像照相机一样,把眼前的一切全部记录下来,而必须把庞杂的客观形象进行筛选、提纯、净化,做到这些就离不开“观察”。

观察是进行写生的前提。

图案写生与绘画写生要求不同,它受到装饰功能和工艺制作、材料属性等条件的制约,在形式上追求影像美、单纯美、秩序美,不必过多表现透视变化和立体空问的真实再现。

因此,图案写生在观察时应注意:(l)要抓住对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选择最美的造型姿态,以最适合的角度去描绘。

例如:莲蓬、葵花的形象从正面(俯视)观察会一目了然,而蘑菇从底部看更具有装饰味,松塔、菠萝从侧面(平视)看特点更清楚。

莲蓬葵花蘑菇松塔蘑菇菠萝(2)注意观察物象的外形特点,外轮廓不仅能有效地表现物象的特征,而且与纹样的组织有密切关系。

就植物而言,有的形态丰润饱满,体现出面的美感,如:牡丹、菊花等;有的形态奔放流畅,呈现出线的优雅.如:芒杆、杨柳等;有的小巧精致,有的硕牡厚重。

抓住这些外形特点,有利于图案的造型归纳与变化。

牡丹菊花(3)抓物象的结构和表面纹理。

花叶的结构和纹理,都可能成为很好的装饰素材。

花蕊的形态、花瓣的轮廓、花叶茎脉的纹理组织、老杆新枝的肌理对比以及大叶嫩芽从大到小、从强到弱的韵律美感,藤蔓翻卷的优美动势,都可以是图案表现的内容。

花瓣的刻画花瓣纹理描绘枝干动态肌理描写(4)对着物象直接归纳写生,这是一种培养对图案变化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的方法。

在写生的同时,将花叶细碎的边缘缺口整齐化一,把复杂的脉络纹理规整条理,强化对称的结构,梳理杂乱的枝杆,并可移花接木,将形态较完美的花叶枝组织在一起。

这样写生出来的素材只须稍加修饰变化便可成为图案作品。

2、写生的方法(1)线描法图案的线描写生是依据中国传统绘画用线造型的方法。

运用线的粗细、浓淡、曲直、刚柔等,准确地表现对象的形态、结构和特点,有如中国画的白描。

用线要求准确、肯定、清晰。

也可使用硬笔、线特色粗细一致,如“铁线描。

”此种描绘方法细腻、生动,具有清晰、明确的效果,是图案写生中最方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线描写生同中国画中的白描相比较,在使用工具上有更大的自由。

既可用毛笔,也可用铅笔、炭笔、钢笔、泡沫笔等。

工具极为简便,在表现上有利于形象结构和局部的刻划与展现。

(2)明暗法图案的明暗写生方法和绘画素描的原理是一致的。

但作为图案写生,不要求过分的追求线条、明暗、虚实等空间表现,而强调表现对象的结构,以及黑白灰层次的概括归纳。

做到层次分明、有立体感和生动感。

明暗的表现既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图案的明暗写生,用铅笔、钢笔或毛笔画出对象的光影和明暗效果。

明暗法既可用点或线排列,也可以用黑白灰色块渲染,工具简便,表现充分,有利于图案的变化,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使图案形象既富装饰性,又有一定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此种画法具有真实、生动、立体感强的特点。

明暗法(3)彩绘法使用彩色颜料(水彩、水粉、丙稀、油画颜料等)进行写生。

彩绘法分为淡彩和彩绘两种。

图案的淡彩写生是在线描的基础上,根据对象的色彩以淡彩进行表现。

淡彩写生是以铅笔或钢笔起稿,画出轮廓和大结构,再以水彩、彩铅等透明色渲染,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记录颜色的写生方法。

既能准确、清晰地表现写生对象的结构,又能反映出对象的色彩及其变化,为图案的造型和用色提供较充分的依据。

淡彩写生一般用透明的水彩颜料。

也可用水将水粉颜料调淡调薄使用,但不能覆盖线描。

彩绘法是以彩色颜料描绘对象色彩的明暗、冷暖变化等关系,真实而生动地再现客观对象。

(4)影绘法图案的影绘写生是运用毛笔和墨汁,剪影式的表现对象。

影绘写生是种强调物象轮廓和投影形状的表现形式,以单一的黑形来体现物象的剪彩效果。

影绘郑重表现对象的外形特征和生动姿态,形象简炼、概括。

因此,写生时要善于选择最能集中表现对象形态与神态的角度进行。

在表现方法上,切忌勾形填墨,要学习中国画中写意的用笔方法。

注意处理形与底,黑与白的关系。

影绘写生有利于锻炼和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表现能力和提炼取舍的布局能力。

此种方法单纯、整体感强,具有平面性,非常利于图案的归纳装饰。

二、变化学习图案变化第一步必须要从花卉变形开始。

变化前必须准备有关的资料,从现存的资料中找到花卉变形的规律,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图案变化的方法设计出图案。

然后结合几种常见花的生长规律(如叶有对生、丛生、轮生,花有单瓣、复瓣,枝干有草本、木本……),并对花朵、花苞、花瓣、花蕊等生长结构进行变形,方能达到理想的变化目的。

装饰花卉变化的目的有三点:一是特点更强,更典型;二是形象更美更理想,装饰性更强;三是符合工艺制作的要求,利于投入生产。

对初学者来说,最好是先把写生稿中的花头、叶瓣单个做些简单变形,借此也可训练一下表现技法,如用点缀法、色块法、线描法或黑白转换法、线面法等技法来进行表现。

变化是一个艺术的再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写生素材进行主观的、有意识的处理,使之成为装饰纹样。

变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简化归纳法大自然是美好的,但用图案的眼光看,有的过于繁、杂、乱,必须对其进行筛选、提炼,概括,删除客观形象中丑的、次要的和非本质的东西,使新的形象具有更明确、更简练的特征。

简化归纳方法又称概括法,这是最基本的变化法。

概括不是粗制滥造,不是简单的少画,而是一种简化提炼,是艺术的再创造。

简化归纳方法多采用剪影式的处理方法,中国传统图案中的汉代画像和民间美术中的剪纸、皮影等均是此种方法。

2、美化夸张法夸张是装饰变化的重要手段,它与概括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手段的两个方向。

夸张的前提是概括,概括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夸张。

夸张是对自然形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加以强化、渲染。

可以对花叶的独特感受以一定形式的语言表现出来,手法大胆.不拘泥自然形象的束缚。

夸张可以是花叶的局部,也可以是整体形象,关键是要强调特点,使形象更醒目,更有代表性。

3、平面化处理图案与素描不同,它主要追求的是影像美,取消或减弱纵深空间层次,把形象平铺摆开,既没有包括周围环境的三维空间,也没有自身的体积感。

平面化处理平面化处理和立体表现相结合在现代图案创作中,有时由于需要也出现了写实风格的立体处理.但从图案整体风格来说,平面化处理仍是主导4、减少重叠在图案结构中,不论主要与次要纹样,都要交待得清清楚楚,如:一朵朵花、一个个花苞、一片片叶子、主枝与分枝等。

如果重叠太多,互相遮挡,就会使形象、结构混乱不清;如果必须出现大面积重叠,可采用透叠的方式,打破沉闷,增加层次关系。

透叠处理5、多种透视相结合在植物图案变化中,不是否定透视,而是不需追求强烈的透视。

因为图案讲究单纯化、平面化、秩序化,只有在没有透视或轻微透视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上述特点。

植物图案中比嘲多的采用花、叶的正面或侧面形象,为的是能更好地表现出它们的对称、平衡等装饰性较强的形象美。

在一幅画面中可允许多种透视并存,多视点结合,如枝干是“平视”,而花、叶是“俯视”,目的是将其各自的最佳视角展示给观者,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现形象特征。

多种透视相结合6、巧合法它是运用矛盾的统一原理,将相同或不同的形象有机而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构成完整而生动的图案形象。

7、写实变化在变化时,按自然形态作概括和提炼,花形近似自然形态,通称写实变化8、打破自然的比例关系写生是按自然形象本身的比例关系来描绘对象,如透视比例(近大远小,大小比例(花、叶的不同大小)、长短粗细比例(枝干)、多少比例(花,叶的多与少)等。

这些在图案变化时应根据设计的意图加以改变,可以将小的放大,远的拉近,长的缩短,粗的减细等。

我们需要很好的写实造型能力,但在图案创作中又要摆脱它的制约。

9、打破现实中的时空观念图案可以把不同季节的植物组合在一幅画面中,创造出新的形象,也可以运用移花接术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将不同空间的植物并存在一起,如民间剪纸、刺绣图案中经常出现一条枝干上长出几种不同的花卉,或把荷花、荷叶、莲蓬和藕同画在一幅画面中,使图案更具浪漫色彩和超自然的艺术魅力。

10、添加纹饰在简化归纳的基础上,为强化某一部分的效果,添加富于装饰趣味的纹样,使形象更加完美。

在运用添加手法组织纹样时,一定要有内在的联系.关键是点、线、面,黑、白、灰关系的台理搭配,使花叶的装饰效果富而不杂乱。

增加艺术情趣和美好联想是添加纹饰的目的。

添加纹饰11、写意与抽象在变化时,凭自然花形中的花瓣形状,选择其中某一瓣作为资料,在借助骨架形式,进行重复排列,可以创造出很多有趣味性的花头图案。

写意是一种追求神似的手法,着重表现物象的精神面貌。

写意要充分熟悉形象.并要对形象进行独特的表现。

抽象是用几何化的形式,使用近似方形、圆形、三角形以及直线、几何曲线等形式去归纳要表现的各个部分.从而达到理想的意境。

12、宏观微观相结合图案变化中运用宏观的手法,是把物象的特征概括到极点,以表现其整体形象及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