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对年龄政策及程序
更正病人姓名或年龄的程序

更正病人姓名或年龄的程序
为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凡来医院就诊患者,一律要求使用真实姓名,不得使用他人姓名或借用他人名义就诊,如系特殊情况发生错误,可按以下程序办理更正手续。
1、病人或家属填写书面申请书(也可以由主管医师代写),如实说明更正事项。
2、申请人需提交如下证明:
①在院病人,须提供法定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入院证。
②已经‘出院病人,须提供法定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出院证明书、出院结算补偿联。
3、由病人的主管医师及科主任核对身份证明,在申请书上审核签字,确认姓名或者年龄更改前后系同一住院病人。
4、更正申请书由医务科负责审核盖章后生效。
变更申请表交病案科放入原始病历袋中保存,医务科开具变更证明。
已经出院的病人则不能更改原始病历中的姓名。
5、凡办理过更正姓名手续的住院患者,其主管医师须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录,说明更正姓名的经过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或家属提出告诚,告知因此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及患者、家属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医生违规更改病人姓名的,相关医生和科主任承担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核对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核对程序一、正确识别患者制度医护人员必须以患者姓名、床号(或就诊卡号)两种方式作为患者识别标志。
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号码等可作为患者识别的补充信息。
病房号及床号不得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的唯一标志。
(一)门、急诊患者使用姓名、年龄、就诊卡号作为识别标志。
(二)对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患者姓名与就诊卡号作为识别标志,在患者进入抢救室时记录在腕带上。
(三)对身份不明的昏迷患者,由接诊医护人员临时命名与就诊卡号作为识别标志,在患者进入抢救室时记录在腕带上。
(四)住院患者以姓名和床号作为识别标志。
当给患者用药、输血或血液制品、抽血标本、采集其他临床检验、检查标本或进行其他任何治疗、操作、处置服务时,都必须用执行单与患者腕带上的姓名及床号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
(五)、核对患者时,应询问患者的姓名,待患者或家属回答后,与手中执行单信息进行核对。
(六)、监控措施1.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等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监控和督导工作人员正确使用患者的识别标志;2 .职能部门每季度抽查员工正确识别患者制度执行情况;3.对全体员工进行识别患者制度培训。
发现不符合要求行为及时纠正,避免出现患者识别错误。
二、门诊、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除核对床头卡、腕带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 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CS-SA-013核对年龄政策及程序

1、目的为防止在招聘时应聘人员使用假身份入厂,保证公司所聘用的人员如实地反映本人身份,确保公司不招收童工的政策,从而符合客户及法律法规要求。
2、范围公司行政人事部3、工作指引3、1进行招聘时,招聘工作人员必须依照各部门/车间的要求及在符合招聘政策的情况下公平、公开、择优录取应聘人员。
3、2进行招聘时,必须要求应聘人员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例如:居民身份证)。
3、3核对身份证明,比较应聘者的相貌与证件上的相片是否相似,再有疑虑,则可向应聘者询问其它相关信息以兹证实。
3、4在核对结婚证明,可核对发证明机关的权限是否在乡镇级以上,如有疑问,则可致电发证机构查询,以便证实,经过核对如果是16岁以下的我们公司禁止录用,但我们会如当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联系,核查他(她)人身份,如有必要送回,工厂会提供相应的帮助,比如路费等等。
3、5在核对计划生育证明文件时,可依据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1998.9.18的第9条、第11条、第43条的内容给予核对并可要求应聘者出示相关证件,如有疑问,则可致电发证机构查询,以便证实,核对健康证、学历证、暂住证等按上述程序进行。
3、6在连续证明上述的证件有效无误后,招聘工作人员可让应聘人员填写人事登记表,应聘人员应对所填写的资料的真实性作出承诺并签名保证。
3、7所有经核对及证实为使用假证件的应聘者,人事部奖拒绝录用。
3、8如有应聘人员对上述身份查证有意见或投拆时,可通过意见箱(设在一楼写字楼门口和饭堂门口)或亲自到行政部经理、或到公司管理层代表处申诉,相关人员会谨慎及公平地处理设拆。
4、核对年龄补救措施4、1本工厂禁止使用童工,也不得介绍童工到其它人行何单位及工厂工作,工厂在招聘时必须严格检查应招人员的年龄禁止使用童工。
4、2如果在工厂招聘时遇到童工或招聘时误招童工,一经发现,立即停止招聘和使用,同时工厂应当切实际保护他(她)人的身心健康,促使他们德、智、体方面健康成长,并负责创造条件,保护少年儿童依法接受当地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工厂并同时承担相应的费用(包括教育方面的费用)。
身份证及年龄验证核对政策和程序(中英文)

身份证及年龄验证核对政策和程序The ID card and the age verification check policies and procedures(C-TPAT反恐)1.目的:为了确保所招聘的新员工不是童工,且身份证信息真实,特制定本程序。
Purpos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new staff recruitment is not the child, and ID information is true, this procedure is established. 2.适用范围:所有新员工的招聘。
Range: All new staff recruitment3.权责:人事部招聘文员初步核对身份证年龄、真伪,前台文员第二次验证,入职文员最后核实。
Duty: The Ministry of Personnel Recruitment Clerk preliminary check ID age, authenticity, the front desk clerk second verification, entry clerk at last check.4.内容及操作:Contents and operation:4.1新面试的员工,招聘、前台及人事文员负责将身份证照片与本人容貌进行核对,确认实属本人身份证件。
The new employee interview ,the recruitment, the front desk and the HR clerk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ID photos with appearance check, confirm that it is self ID card.4.2身份证真伪辨别(参照以下指引)True false of ID card recognition (refer to the following guidelines) 4.2.1看手感:真身份证有弹性,折叠后迅速还原,假身份证较软,易折断,没有弹性。
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第一步:各位家长拿预防接种证和预约条到工作室,核对卡、证,并询问接种者的健康状况、过敏史、接种禁忌症及其他病史,必要时进行体格检查。
对合格者卡、证的日期及批号进行登记并发给下一次预防接种预约条。
(三杳五对,即查卡、证、禁忌症,核对接种对象姓名、性别、年龄、接种疫苗及接种针次)。
第二步:年龄在3、5、8个月、1岁、1.5岁、2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及听筛、智筛等的检查。
第三步:到计划免疫接种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者严格按免疫程序实施接种,并对接种对象、部位、方法、剂量、次数、间隔时间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执行,(进行五对,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制品名称、针次)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四步:接种者完成接种后对受种者讲解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包括局部反应(红、肿、热、痛及硬结);全身反应(低热、烦躁、不适、厌食等)的指导处理。
第五步:嘱咐受种者的监护人现场医学观察15---30分钟,发生异常情况或过敏反应及时找医生进行救治。
患者身份的确认制度、方法及其核对程序

患者身份的确认制度、方法及其核对程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6. 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
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8.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9."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左手".患者识别制度,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
11、在检验、放射、超声、放射治疗、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都应进行识别患者12、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一、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特制定查对制度。
2024年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范例(五篇)

2024年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范例1、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在非标准情况下进行的电话沟通,需遵循《医疗工作电话沟通记录管理规程》进行记录。
2、防止手术失误(1)手术前暂停:为避免手术患者、手术方案或手术部位的错误,应在手术开始前暂停所有术前操作及核对。
(2)手术前核对①为防止手术患者和手术部位的错误,所有在手术室进行的手术和门、急诊小手术都需制定核对清单。
在手术开始前,需停止其他所有工作,仔细核对清单中要求的信息,确保患者、手术方案、手术部位、体位、手术室的正确性,以及所有医疗文件的完整性,医疗设备的准备就绪和功能正常。
②在手术室内进行的手术,手术前核对应在麻醉诱导前进行。
手术患者本人(如清醒并能配合)、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需共同根据《手术护理记录》中的“手术前核对清单”进行逐项核对。
巡回护士负责记录核对信息,并记录参与核对的人员名单。
③门、急诊小手术应在手术前由患者本人(如清醒并能配合)、手术医生、治疗护士共同核对。
治疗护士需在《门急诊、介入手术护理记录单》中记录核对信息,并记录参与核对的人员名单。
④若核对清单中的项目无法确认,手术不得进行。
在特殊情况下需继续手术,需经医务部或总值班同意。
紧急抢救生命的手术以争取时间、挽救患者生命为首要任务,可先进行抢救,后进行报告。
(3)术前手术标记:所有手术操作,包括在手术室内进行的手术、在门诊进行的手术、在急诊进行的小手术,均需进行手术标记。
标记需精确且清晰可见,条件允许时,应由患者指出病变部位。
①住院患者由手术医生在病区进行手术标记,门、急诊手术的患者也应在门急诊进行手术标记,除非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可在手术室手术前铺单前进行手术标记。
手术标记需患者或家属的参与,清醒患者需通过触动肢体方向确认左右,确保患者认同。
昏迷患者进行确认时需请家属参与,确保家属认同。
②手术切口、穿刺点和手术部位的标记需准确、清晰,铺单后仍能清晰可见。
手术标记应使用蓝色和紫色油性标记笔。
工厂员工年龄识别程序

文件名称员工年龄识别程序生效时间2019.1.111.0 目的:为能在面试过程中识别年龄,确保正确辨别真、假身份证,防止招聘到不真实年龄的员工和违法人员混入工厂。
2.0 范围:适用于全厂人员之招募时的年龄确认及身份证鉴别。
3.0 职责:行政部人事招聘文员负责识别身份证真伪和人证核对。
4.0 工作程序4.1 第一代身份证视觉鉴别方法4.1.1身份证网格直接印在证身上,而假身份证网格在过胶片上;真身份证中公安机关印章“局”字,外形上下整齐,并且“尸”与“”右上方连接在一起(96年1月1日以前办理的身份证)。
4.1.2真身份证中公安机关印章字体偏长,笔划采用类似隶书形式如“一”,而假身份证中印章字体属铅体字“一”。
4.1.3真身份证防伪标志‘长城图案’与‘中国’字样鲜明,并会反光;而假证图案与字样暗淡、不明显(96年1月1日以后办理的证件);真证反面国徽比较精细、清楚,假证则粗糙、简单。
4.1.4真身份证的“姓名”、“性别”、“出生”、“民族”、“编号”的字体是公安部的加密字体,体形扁长;假身份证则字体较宽或比较模糊(因是复印)。
4.1.5正面的“出生”二字的‘出’字要比‘生’字高一些,如‘出生’二字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就可能是假证.‘出生’二字附件的中国地图的边线,应有一个不明显的缺口,这部份的线是不连续的。
4.2第二代身份证视觉鉴别方法4.2.1在一般的光线下,平视第二代身份证表面时,表面上的物理防伪膜是无色透明的。
4.2.2上下倾斜二代身份证,会观察到证件的左上方有一个变色的长城图案,呈橙绿色。
4.2.3用左眼和用右眼分别观察,身份证上的长城图案的颜色将呈不同颜色。
4.2.4将身份证旋转90度(垂直方向),观察到的长城图案呈蓝紫色。
4.2.5底文为彩虹印刷的扭文。
4.2.6正面背面均有“JMSFZ”微缩文字(呈环形)。
4.2.7 “日”字下面的“花”图案中间有“JMSFZ”微缩文字(身份证最中间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对年龄政策及程序
制/修訂日期 2016/2/23
頁次
1/2
版次
A
發行日期
2016/2/23
1.目的 为防止在招聘时应聘人员使用假身份入厂,保证公司所聘用的人员如实地反映本人身份,确保 公司不招收童工的政策,从而符合 客户及法律法规要求。 2.范围 公司行政人事部 3.工作指引 3、1 进行招聘时,招聘工作人员必须依照各部门/车间的要求及在符合招聘政策的情况下公平、公 开、择优录取应聘人员。 3、2 进行招聘时,必须要求应聘人员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例如:居民身份证) 。 3、3 核对身份证明,比较应聘者的相貌与证件上的相片是否相似,再有疑虑,则可向应聘者询问 其它相关信息以兹证实。 3、4 在核对结婚证明,可核对发证明机关的权限是否在乡镇级以上,如有疑问,则可致电发证机 构查询,以便证实,经过核对如果是 16 岁以下的我们公司禁止录用,但我们会如当地劳动部门、 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联系,核查他(她)人身份,如有必要送回,工厂会提供相应的帮助,比如路 费等等。 3、5 在核对计划生育证明文件时,可依据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 1998.9.18 的第 9 条、第 11 条、第 43 条的内容给予核对并可要求应聘者出示相关证件,如有疑问,则可致电发证机构查询,以便证实, 核对健康证、学历证、暂住证等按上述程序进行。 3、6 在连续证明上述的证件有效无误后,招聘工作人员可让应聘人员填写人事登记表,应聘人员 应对所填写的资料的真实性作出承诺并签名保证。 3、7 所有经核对及证实为使用假证件的应聘者,人事部奖拒绝录用。 3、8 如有应聘人员对上述身份查证有意见或投拆时,可通过意见箱(设在一楼写字楼门口和饭堂 门口)或亲自到行政部经理、或到公司管理层代表处申诉,相关人员会谨慎及公平地处理设拆。 4、核对年龄补救措施 4、1 本工厂禁止使用童工,也不得介绍童工到其它人行何单位及工厂工作,工厂在招聘时必须严 格检查应招人员的年龄禁止使用童工。 4、2 如果在工厂招聘时遇到童工或招聘时误招童工,一经发现,立即停止招聘和使用,同时工厂 应当切实际保护他(她)人的身心健康,促使他们德、智、体方面健康成长,并负责创造条件,保 护少年儿童依法接受当地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工厂并同时承担相应的费用(包括教育方面的费 用) 。 4、3 如果工厂误用童工,工厂必须立即通知到童工的家庭,并且按排遣送童工安全回家,同时工 厂必须支付所需开支的所有费用,同时工厂需要按排相关人员进行护送回家,如果该童工的家庭按 排家庭成员来接的话,工厂也必须报销来接该童工的家庭成员的一切旅行费用,童工被送回原住地 所需要的一切费用,全部由工厂支付。 4、4 如果工厂误用童工,工厂必须支付给员工所有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包括最近期间该童工的工 资等。
文件名稱 文件編號 WI-PS-023
核对年龄政策及程序
制/修訂日期 2016/2/23
頁次
2/2
版次
A
發行日期
2016/2/23
4、5 如果工厂误用童工,工厂必须支付给该童工的正常月薪,直到该童工满 16 周岁,或达到政府 所规定的法定年龄为止。 4、6 如果工厂误用童工,依据该童工达到法定年龄 16 周岁或达到政府所规定允许工作的年龄时, 工厂应该给机会让该童工从新被聘用,返回工厂上班。 4、7 如果工厂误用童工,工厂必须证明他们所实施的必要的系统和处理方法,尽一切可能来确保 工人达到法定工作年龄要求的工人开始在工厂上班。 4、8 如果工厂误用童工,在被送回原居住地之前患病或者伤残的童工应该负责治疗并承担治疗期 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同时工厂根据其伤残程度发给童工本人至残抚恤费,童工死亡的,使用 童工的工厂应当发给童工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丧葬补助费,并给予经济补尝。 4、9 以上费用的补偿办法和执行的具体标准按照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执行,同时工厂应该承担相 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