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时机选择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

存在时 , 术 中应积极探查二尖瓣的结构和功
能 。中度以上关闭不全应 当积极处理 ,有利
1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临床资料 自 2 0 0 3年 1 月至 2 0 0 8 年 7 月, 共 收治二尖瓣关闭不全 患者 5 6 例, 但 是不 包括缺 血性二尖 瓣关 闭不全 和房 室间
隔缺损 ,男性 2 5例 ,女性 3 1 例 ,年龄 8个
二
要是瓣环仍大 , 瓣叶脱垂没有完全纠正 以及
例, 中度一 重度关闭不全 1 7 例, 重度关 闭不
个 月发生二尖瓣返流行 二尖瓣瓣膜置换术 ; 其 他患者 心功能和生活状况 良 好。
术介绍颇 多 ,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 , 根据患者
不 同的病变类型和特点 , 应用不 同的方法和 技术 , 术后近期和远期效果满意。然而这些 技术 并非一蹉而就 , 尤其是腱索缩短成形有
< O . 6 0 ,心胸 比例> O . 5 6 ,左心室舒张末径线
i n s u ic f i e n c y ,MI )是 比较 常见的心脏疾病 ,
( 5 1 . 7 9 %) , 心尖部有 2级收缩期杂音 ,超 声 心 动 二 尖瓣 残 留轻 度关 闭不 全 1 4 例 ( 2 5 . 0 0 %) , 心尖部 2 —3 级收缩期杂音 ,超 声 心动 显示 残 留轻 一 中度关 闭 不全 l 1例
年 只要达到 中度以上二尖瓣关 闭不全 、 有临 床症状并有加重趋势、左房室扩大 、 左心室 肥厚者 即有外科治疗的指征 。 尽早手术可增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该何时手术

“ 外 功 能 。 这 种 机 械 性 的 瓣 膜 狭 窄 和 关 黏 液 样 变 性 、 感 染 性 心 内 膜 炎 、 说 ,我 现 在 决 心 很 大 ,即 使 是 有 闭 不 全 是 不 能 通 过 药 物 治 疗 来 恢 复
伤 、 动 脉 夹 层 人 工 瓣 膜 破 裂 、 直 主 强
门 , 家 门 m 现 开 不 开 、 不 上 或 关 尖 瓣 关 闭 不 全 和 主 动 脉 瓣 关 闭 不 全 当 关
不 严 的 情 况 时 , 必 须 经 过 修 理 或 更 两 种 。二 尖 瓣 关 闭 不 全 的 内 科 常 见 换 , 能 恢 复 门 的 功 能 ; 样 , 论 病 因 有 风 心 病 二 尖 瓣 脱 垂 、冠 心 病 才 同 不 什 么 原 因 只 要 造 成 心 脏 瓣 膜 机 械 性
膜恢 复关 闭的功 能 。 一方 面 , 膜 另 瓣
心 的 病 变 仍 将 继 续 发 展 , 经 过 一 段 时 病 手 术 心 存 恐 惧 ,往 往 错 过 了最 佳 分 的 患 N- 功 能 都 可 以恢 复 ,手
间后或 因为用 力 , 因为情绪 激动 , 或 又 会 出 现 新 的 不 平 衡 并 再 次 出 现 临 床 症 状 。瓣 膜 病 变 严 重 到 一 定 的程
为治疗 瓣膜病 的常用 方法 。
间 ,甚 至 部 分 患 者 心 功 能 不 能 完
恢 复正 常 。 此 , 者 应树 立有病 因 患
度 时 , 须 经 过 手 术 治 疗 , 能 恢 复 必 才
瓣 膜 的 功 能 ,也 只 有 当瓣 膜 的 功 能
一
手 术 时 机 , 出现 严 重 后 果 , 当 一 后 可 以 做 许 多 手 术 前 不 能 做 的 并 相 部 分人 因此发 生猝 死 。 笔 者 近 期 遇 到这 样 一 个 病 例 : 情 , 得 良好 的 生 活 质 量 。 果 心 月 获 如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CD-10:Q23.301)行直视下二尖瓣修补术(ICD-9-CM-3:35.12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可有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运动耐力减低等。
2.体征:可以出现心尖区收缩期高调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直视下二尖瓣修补术(ICD-9-CM-3:35.12001)。
(四)标准住院日为11-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CD-10:Q23.301)。
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心室功能良好的患者。
4.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患儿。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核磁共振、CT、心导管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体外循环辅助。
3.手术植入物:涤纶垫片、自体心包垫片、胸骨固定钢丝等。
4.术中用药:麻醉和体外循环常规用药。
5.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路径(最全版)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路径(最全版)一、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CD-10:Q23.301)行直视下二尖瓣修补术(ICD-9-CM-3:35.12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可有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运动耐力减低等。
2.体征:可以出现心尖区收缩期高调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直视下二尖瓣修补术(ICD-9-CM-3:35.12001)。
(四)标准住院日为11-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CD-10:Q23.301)。
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心室功能良好的患者。
4.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患儿。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核磁共振、CT、心导管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体外循环辅助。
3.手术植入物:涤纶垫片、自体心包垫片、胸骨固定钢丝等。
4.术中用药:麻醉和体外循环常规用药。
5.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
二尖瓣置换术的配合

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定义】心脏瓣膜发生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心脏的泵功能受损,即发生了心脏瓣膜病。
最常受累的瓣膜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
该病多发生于20~40岁青中年,其中2/3为女性,多有风湿热史。
【病因】1.先天性:即出生时已发现瓣膜病变,如部分病人主动脉瓣只有两叶,比正常少了一叶,病变的主动脉瓣开放不全,影响血液流通。
2.后天性:大致有感染、退化及其它疾病引发。
感染:细菌通过血液到达心脏内部并侵犯瓣膜。
使用静脉注射的吸毒者以及瓣膜原先已有问题者(较厚或钙化)容易发生。
退化:随年龄渐长,瓣膜会逐渐退化,以主动脉瓣最常见。
其它:主要指风湿性心脏病。
由于链球菌感染,继而引发免疫反应而破坏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的结构改变大致分两种——狭窄和关闭不全。
狭窄指瓣膜张开的幅度不够,造成进入下一个心腔的血液减少。
关闭不全指瓣膜关的不严,造成部分血液返流。
二尖瓣狭窄【病理变化】先瓣膜交界处和基底部炎症水肿和赘生物形成,由于纤维化和(或)钙质沉着,瓣叶广泛增厚,粘连,腱索融合,缩短,瓣叶僵硬,导致瓣口变形和狭窄,狭窄显著时成为一个裂隙样的孔。
按病变程度分为隔膜型和漏斗型。
正常二尖瓣质地柔软,瓣口面积约4~6cm2。
当瓣口面积减小为1.5~2.0cm2时为轻度狭窄。
1.0~1.5cm2时为中度狭窄。
<1.0cm2时为重度狭窄。
一、代偿期当瓣口面积缩至约2cm2时,则心室舒张期时左房排血受阻,使左房发生代偿性扩张和肥厚,以增强左房容量和收缩,加大二尖瓣口压力阶差,增加瓣口血流量,以延缓左房平均压升高。
二、左房失代偿期当瓣口面积小于1.5cm2,左房超过代偿极限,使左房平均压持续升高,随之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升高,管径扩大,管腔郁血。
随着肺静脉血氧分压下降,可致反射性肺小动脉痉挛,加剧肺动脉高压。
三、右心衰竭期由于长期肺动脉高压,使肺动脉内膜及中层变厚,导致肺动脉高压加剧,右心室负荷增加,出现右心室肥厚与扩张,最后导致右心衰竭。
心脏瓣膜手术适应症

目录
CONTENTS
01. 心 脏 瓣 膜 疾 病 类 型
02. 心 脏 瓣 膜 手 术 适 应 症
03. 心 脏 瓣 膜 手 术 时 机
04.
心脏瓣膜手术方式选 择
05.
心脏瓣膜手术后护理 与康复
主动脉瓣狭窄
病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主动脉瓣狭窄 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 诊断:心脏彩超、心电图等 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如主动脉瓣置换术)
长期药物治疗与监测
药物种类: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 药物等
药物副作用:监测药物副作用,如 出血、过敏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调 整
测病情变化
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心脏瓣膜手术后的并发症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预防复发: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复发的因素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定期复查,了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通过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心脏 优点: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适应症:适合高龄、体质虚弱、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 风险:手术难度大,需要熟练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人工心脏瓣膜的选择与比较
机械瓣膜:使用寿命长,需要长期抗凝治疗 生物瓣膜:无需长期抗凝治疗,使用寿命较短 自体瓣膜:无需抗凝治疗,但需要再次手术 复合瓣膜:结合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的优点,但价格较高
手术效果:包括术后生活质量、预期寿命等,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合并其他心脏疾病的处理原则
制定心脏瓣膜手术与其他心 脏疾病的联合治疗方案
评估心脏瓣膜手术对其他心 脏疾病的影响
确定心脏瓣膜手术的优先顺 序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热门下载】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热门下载】
本文内容非常有参考的价值,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打赏,谢谢!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比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症状有轻有重,多为老年患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一旦发现此病需尽早治疗,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当出现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时,需考虑瓣膜手术治疗。
目前认为当左室功能尚未严重受损和不可逆改变之前行手术治疗,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
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病例选择参考:
①临床心功能为NYHA3~4级/Ⅵ,3级为理想手术指征,4级手术死亡率高,预后亦差;对缺乏症状的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当EF50%,心排血指数2.0L/(min·m2),左室舒张末压<1.6kPa(12mmHg),收缩末容积指数<50ml/m2,可适宜手术;
②左室造影示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
③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穿孔、外翻或腱索、乳头肌断裂等)。
乳头肌完全断裂产生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例,病情严重,需紧急施行外科治疗。
经右心Swan-Ganz导管检查确定诊断后,应立即进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暂时改善或维持循环功能后,在体外循环结合低温下进行手术。
前胸正中切口,纵向锯开胸骨,切开心包,显露心脏。
与此同时,切取一段大隐静脉供作分流移植术。
然后全身肝素化,于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插入引血导管,升主动脉内插入给血导管,。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循环系统疾病-试卷17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循环系统疾病-试卷17(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关于二尖瓣狭窄咯血的机制,下列哪项是不对的A.右心衰,肝淤血,凝血功能障碍√B.夜间咳嗽,血丝痰是由于支气管黏膜下血管破裂所致C.突然咯大量鲜血,咯血可自行终止是支气管较大静脉破裂所致D.急性左心房衰竭,肺水肿时可咳粉红色泡沫痰右心衰肝淤血,可影响凝血功能,但不至于引起咯血。
二尖瓣狭窄咯血的机制,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突然咯大量鲜血,通常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可为首发症状。
支气管静脉同时回流入体循环静脉和肺静脉,当肺静脉压突然升高时,黏膜下淤血、扩张而壁薄的支气管静脉破裂引起大咯血,咯血后肺静脉压减低,咯血可自止。
多年后支气管静脉壁增厚,而且随病情进展肺血管阻力增加及右心功能不全使咯血减少。
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咳嗽时的血性痰或带血丝痰是由于支气管黏膜下血管破裂所致。
③急性肺水肿时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
④肺梗死伴咯血,为本症晚期并发慢性心衰时少见的情况。
2.二尖瓣狭窄最早出现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是A.肺静脉压升高B.右心房压升高C.左心房压升高√D.左心室压升高正常情况下,血液依次流经右房、三尖瓣、右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房、二尖瓣、左室、主动脉瓣、主动脉。
因此,当二尖瓣狭窄时,血液从左房流入左室受阻,首先出现左房高压,然后才是肺静脉高压。
3.二尖瓣狭窄时,最有助于判断瓣膜弹性好坏的体征是A.心尖部开瓣音√B.Graham-Steell杂音C.Austin-Flint杂音D.二尖瓣开放拍击音①二尖瓣狭窄时,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提示前叶柔顺、活动度好;如瓣叶钙化僵硬,则第一心音减弱,开瓣音消失。
②Graham-Steell杂音提示二尖瓣狭窄时,由于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③Austin-Flint杂音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重度反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无症状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时机的选择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2011级硕士研究生戴敬ABSTRACT The timing of surgical intervention in asymptomatic or mildly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mitral regurgitation is always a difficult clinical dilemma, Many patients are asymptomatic, but some of them have profound limitations to their ventricular functional capacity and impairment of contraction indices. Because of this, it is right to schedule surgical intervention before irreversibl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End-diastolic dimension of volume is dependent upon the preload, end-systolic diameter is a better prognostic index; an end-systolic dimension of 4.5 cm (2.6 cm/m2) and a calculated end-systolic volume of 50 mum2 seem to be reasonable discriminators of outcome following surgery. More recent investigations suggest that left ventricular measured from a Doppler profile of mitral regurgitation, is perhaps a better predictor. In the asymptomatic patient, it is difficult to justify a role for intense medical therapy.,and valve repair might be considered in this patient. Vasodilator therapy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may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aortic regurgitation, but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such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itral regurgitation will delay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关键词:二尖瓣关闭不全无症状手术时机在西方,慢性二尖瓣反流最常见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瓣膜黏液样退变,导致瓣膜脱垂,腱索断裂或部分连枷样改变。
慢性重度退变性二尖瓣反流和心衰症状及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无疑需要行二尖瓣修补术或置换术,但是对于无症状尤其是左室功能正常的患者的手术指证仍有争议。
特别是根据瓣膜本身存在的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资料指出了有关瓣膜修补的耐用性和寿命的问题。
另外始终不能确定血管舒张治疗是否能避免或延缓慢性二尖瓣反流无症状患者的手术时间。
如何确定最佳手术时机以避免患者的左室功能不全转变到不可逆转的阶段是复杂而又争议的问题。
(一)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收缩期二尖瓣关闭依赖二尖瓣装置(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和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其中任何部分的异常均可以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原因大致如下:1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单纯性风湿性二尖瓣反流罕见,多数情况下与狭窄和结合部融合合并存在。
需手术矫正的重度风湿性二尖瓣反流在发展中国家常见,发达国家罕见。
基本病变为瓣叶和腱索纤维回缩,导致瓣叶闭合不良。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即使是相当严重病变的病人也能很好地耐受很多年,这是通过左心室功能代偿来完成的。
2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环钙化在老年人常见。
合并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糖尿病加速了钙化的过程。
常没有功能性的后果,但是它可能为导致重度二尖瓣返流的因素。
并且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引起血流梗阻需要手术处理。
3缺血和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缺血和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是继发于缺血、瘢痕、动脉瘤、心肌病或心肌炎,导致左室功能不全所致。
发生二尖瓣功能不全的共同机制是自身正常的瓣叶闭合不完全,然而左室局部变形较收缩功能更易引起二尖瓣反流。
4 结缔组织病如Marfan 和Hurler综合征也与之相关。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反流量影响因素及对机体生理病理产生的改变决定二尖瓣反流量的因素:基于Torricelli原理,通过瓣口的血流因瓣口压力阶差的平方根不同而异。
MRV=MROA*C*Ts*平方根(LVP-LAP)(式中MRV指二尖瓣反流容积,MROA指二尖瓣反流口面积,C为常数,Ts指收缩期持续时间,LVP指左室平均收缩压,LAP指左房收缩压。
许多有二尖瓣反流的患者的反流面积是随左室形态的不同而动态变化的。
通过瓣膜的收缩期压力阶差也可以有很大不同。
这两个反流容积的决定因素是对有二尖瓣反流患者治疗的主要治疗目标。
左室和左房间的压力阶差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时产生,持续到主动脉瓣关闭之后二尖瓣开放,因此反流的孔径决定了反流的时间,最常见于全收缩期。
资料显示,反流量与孔口面积根据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基本机制而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扩张型心肌病的功能性反流,收缩期的反流口面积不断下降。
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反流的反流口面积在收缩早期较小,收缩中期明显增大,左室舒张时轻度减低。
风湿性二尖瓣反流反流口的面积在收缩期的大部分时间固定,不同原因二尖瓣反流的收缩期二尖瓣反流口面积的动态变化各不相同。
这可能有助于对慢性二尖瓣反流治疗的不同反应的解释。
已有资料显示,应用血管扩张药治疗慢性二尖瓣反流可以降低左室壁的张力,可以延缓或避免患者进行瓣膜置换,然而没有关于慢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应用标准的血管扩张药或RAAS抑制剂的依据。
应用ACEI观察治疗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护心的疗效,因降低了后负荷,所以减少了左室的大小和反流口面积。
相反对风心病或二尖瓣环钙化引起的结构性瓣膜病变,因其不能增加相对固定的二尖瓣反流口面积,ACEI对减少左室容积无效。
同样ACEI对二尖瓣脱垂无效,因为前负荷或后负荷的降低可增加脱垂的程度,加重二尖瓣反流。
(三)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长期无症状的原因第一心室心肌张力的代偿作用。
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减少了左心室心肌的张力,使它在完成额外工作负荷的情况下没有把能量额外消耗在室壁张力上。
早期代偿是通过增加左心室收缩充分排空来达到增加每搏容量,此时射血分数增高,甚至超过正常维持心排血量。
随着慢性容量负荷过度,使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容量增加,引起左心室肥厚,而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容量保持正常或稍有增加,仍使整个左心室射血分数保持在正常范围。
左心室容量增加同时伴有顺应性增加,使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而左心室舒张末压却正常。
这种调节作用使左心房明显扩大能容纳大量的血液,没有引起左心房压的明显增加。
因此,在以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的病人,在很多年内很少会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左心衰竭事件。
而长时间左心室功能的这种代偿必然会发展到失代偿阶段,此时左心室扩大,使二尖瓣环扩大,反流量增加,继续使左心室功能恶化,射血分数减低。
减轻前后负荷药物虽然能使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减少,左心室扩大程度减轻,改善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但这种改善是有限度的,甚至外科瓣膜置换术都无法逆转这种不可逆的左心室功能减退。
因此换瓣术应在射血分数开始减低前进行。
否则,手术病死率上升,手术效果将减低,预后不良。
第二左心房顺应性的改变在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在左心房顺应性增加的病人(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伴有心房纤颤的病人)中往往左心房明显扩大,当左心房反流血量明显增加时,左心房代偿性扩张以容纳大量反流的血容量,而左心房压升高却不明显,因此很少发生肺水肿。
随着病变进展,左心室功能开始减退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可导致左心房压升高,肺静脉、肺动脉压升高。
但二尖瓣关闭不全者,重度肺动脉高压比单纯狭窄者少见。
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各显示巨大左房是重度关闭不全的间接标志。
第三瓣膜组织细胞水平的调节。
以退行性瓣膜病变为例,退行性二尖瓣反流常合并瓣膜脱垂,二尖瓣脱垂的病理基础是粘液样变性,其特征为冗长的松软的瓣叶合并进行性的二尖瓣反流。
心脏瓣膜有一个复杂的分层的结构,含高度专业化的功能调节细胞和细胞外基质。
瓣膜细胞外基质的更新依赖于合成与降解之间的动态平衡。
粘液样瓣膜增厚明显,层次结构高度异常,由细胞外基质组成尤其粘液样瓣叶的间质细胞具有激活的成肌纤维细胞的特征,表达了升高的蛋白质水解酵素和其他蛋白水解酶及细胞因子的水平。
在海绵体中数量明显增加。
二尖瓣叶内的高溶解蛋白的活性和细胞激活是否有因果关系或反流及异常的机械应力诱导基质重构是一种反应机制尚有待确定。
然而这可以解释那些没有症状或轻微症状,由二尖瓣脱垂所致的重度二尖瓣反流但左室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预期这些患者进展到有手术指证的每年进展率为10.3%(四)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预后评估指标评估和治疗建议取决于患者左室状态,患者症状及可实施的手术类型。
左室大小和功能正常的无症状的轻或中MR患者,应规律随访以明确MR进展情况。
除预防感染心内膜炎以外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应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稳定的轻度MR患者每5年随访一次,稳定的中度MR患者每1-2年随访一次。
对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重度MR患者应进行无创性评估随访。
手术最佳时机为发生左室功能不全之前,通常仅依赖症状和体格检查这一时机很难确定。
定期进行如前所述的无创性评估极为重要。
动物和人体研究已明确证实,射血末期为心室容积最小的时期,存在二尖瓣反流时左室收缩末期时间缩短。
左房低阻抗射血的射血末期(最小容积)时间不变。
所以射血末期和收缩末期是分离的。
因此负荷依赖性的射血或时间的缩短提示如左室射血分数和径向缩短的速度的功能是正常的。
或者因二尖瓣反流而掩盖了明显的心肌功能不全,为此在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60%被认为是选择二尖瓣手术时机的下限。
射血分数依赖于前负荷和后负荷,测定射血分数和相应的后负荷提供比单纯的射血分数更好的收缩功能功能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