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
二尖瓣后瓣超声诊断标准

二尖瓣后瓣超声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二尖瓣后瓣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控制心脏血液流向的作用。
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心脏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包括了测量二尖瓣后瓣的结构、功能和运动情况等。
本文将介绍关于二尖瓣后瓣超声诊断的标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诊断相关疾病。
1. 二尖瓣后瓣的结构评估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显示二尖瓣后瓣的结构,包括瓣膜的厚度、面积、形态等。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评估二尖瓣后瓣是否存在增厚、钙化等异常情况,这些异常可能是二尖瓣疾病的早期表现。
2. 二尖瓣后瓣运动评估除了结构外,二尖瓣后瓣的运动情况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正常情况下,二尖瓣后瓣的运动应该自由、协调,闭合时密合度好,开启时完全打开。
通过超声心动图,医生可以观察二尖瓣后瓣的运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运动受限、不协调等异常表现。
3. 二尖瓣反流评估二尖瓣反流是指血液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逆流现象,是二尖瓣疾病的一种常见表现。
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显示二尖瓣反流的情况,包括程度、性质等。
根据反流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判断二尖瓣反流的轻重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4. 二尖瓣狭窄评估与二尖瓣反流相反,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口径变窄,导致血液流动受限。
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评估二尖瓣口径的大小,确认是否存在狭窄情况。
通过测量二尖瓣口径、计算压力梯度等指标,可以判断狭窄的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5. 其他相关指标评估除了以上几点外,二尖瓣后瓣超声诊断还可以评估其他相关指标,比如二尖瓣后瓣的血流速度、舒张时间等。
这些指标可以综合判断二尖瓣疾病的病情状态,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篇示例:二尖瓣后瓣是心脏二尖瓣中的一个关键部位,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超声诊断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诊断二尖瓣后瓣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关于二尖瓣后瓣超声诊断的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
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

根据瓣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心脏瓣膜病可分为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 三尖瓣病变和肺动脉瓣病变等类型。其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心脏瓣膜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风湿热、先天性畸形、感染和创伤等。其中,风湿热是导致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原因之 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危险因素
诊断依据
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其中,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无创性检 查方法,可准确评估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估
治疗方法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心 功能;介入治疗如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等可用于部分瓣膜狭窄患者的治疗;手术治疗如瓣膜置换术等 是治疗严重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
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超声表现
三尖瓣关闭不全超声表现
三尖瓣关闭不全时,超声心动图可显示瓣叶 对合不良,有缝隙或裂隙,收缩期可见血液 从右心室反流回右心房,反流程度可根据反 流束的面积和长度进行评估。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超声表 现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超声心动图可显示瓣 叶关闭不拢,收缩期可见血液从肺动脉反流 回右心室,反流束通常沿肺动脉瓣环分布, 反流程度也可根据反流束的面积和长度进行
及时处理并发症
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 二尖瓣口血流加速,呈湍 流信号。
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 瓣前叶活动曲线呈“城墙 样”改变。
可评估狭窄程度、瓣叶活 动度及有无合并其他瓣膜 病变。
二尖瓣关闭不全超声表现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疾病中应用研究新进展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疾病中应用研究新进展发布时间:2022-03-10T08:00:25.04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月22期作者:林丽群[导读]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海536000摘要:二尖瓣疾病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病情复杂,发病率与致死率均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降低生活质量。
临床在治疗二尖瓣疾病时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当前,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猛,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二尖瓣疾病的诊断中取得显著效果。
本文首先分析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并总结该诊断方法在二尖瓣疾病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疾病;二尖瓣疾病属于心脏瓣膜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心房功能、二尖瓣叶、瓣环、瓣下结构等因素均影响着二尖瓣功能,二尖瓣疾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降低生活质量,需给予有效诊断与治疗[1]。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猛,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广泛应用于临床,能有效诊断二尖瓣疾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1、超声检查方法对二尖瓣疾病患者实施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应当在体外循环之前、麻醉以后。
再次实施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则应当在手术完成且心脏复跳之后,实时显示检测图像,并详细记录存储。
在心电图连接以后对患者实施检查,食管探头的插入深度应当控制,与门齿距离需为30-40cm,使用二维图像选择感兴趣区,随后实施三维成像检查[2]。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成像模块有五方面内容组成,详细如下:其一,窄角处实施实时三维;其二,三维诊断可放大局部;其三,成像为多平面现象;其四,成像为容积现象;其五,成像可见彩色血流显像。
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过程中,所获取图像应当与外科医师共同观察,随时交流沟通,共同分析手术过程中看到的图像情况。
检查医师要求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分析手术前、手术后的食管二维图像、三维图像[3]。
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

(2) 与二尖瓣口面积减小鉴别: 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心衰,扩心等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血流图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一. 病理生理
影响二尖瓣一系列装置的结构 、功能的完 整性 ,均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 性心脏病占34%,二尖瓣叶粘叶样变性, 增厚, 纤维化,僵硬,挛缩 → 瓣叶对合 不拢 → 腱索断裂 → 二尖瓣收缩期脱 入左房 → 加重二关瓣关闭不全 → 二尖 瓣关闭不全 →
瓣 叶 增 厚,增 强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
2.M型超声心动图
(1) . 主动脉瓣失去六边形盒子样改变, 幅度变小,瓣叶增厚,增强,开 放幅度小于16mm。
(2). 主动脉壁重搏波消失。 (3). 左室壁增厚,大于13mm。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1). 彩色多普勒血流:通过狭窄口于主动脉腔内 以兰色为主五彩镶嵌的射流束,二叶式主动 脉瓣,射流束多呈偏心性。
肺动脉瓣返流频谱
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血流图
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血流图
主动脉瓣狭 窄血流图
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血流图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血 流频谱
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血流图
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血流图
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血流图
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M型
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血流图
五.鉴别诊断
1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狭窄:注意 详细分析。
(4) 左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
(5) 左房,左心耳血栓形成
左心长轴 左心长轴
二狭长轴及血流动态图
左房,左心耳血 栓形成瓣口呈 Nhomakorabea嘴形2.M型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为风湿性心脏病,约占所有风湿性瓣膜疾患的34%,且多数合并二尖瓣狭窄。
另外有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瓣环和环下部钙化、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室显著扩大、心肌病变及先天性畸形等。
1 临床表现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可无症状。
严重返流由于有效心搏量减少常首先出现软弱、乏力,晚期出现呼吸困难。
主要体征是心尖区出现全收缩期吹风样、音调高或粗糙的杂音,强度在Ⅲ级以上。
杂音一般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吸气期增强。
二尖瓣脱垂可闻及喀喇音后的收缩晚期杂音。
2 超声检查2.1 检查方法主要选用左室长轴观、心尖二腔观和心尖四腔观,观察房室腔大小、二尖瓣叶、腱索、乳头肌情况,胸骨旁心底短轴观可观察二尖瓣关闭对合是否良好。
利用彩色多普勒可观察左房内异常返流束,脉冲波和连续波多普勒可探测二尖瓣返流频谱曲线。
经食管超声检查由于探头位于左房后方,常可清楚显示左房内异常返流束,尤其对于人工瓣膜,因可避免人工瓣膜的反射影响,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2.2 声像图表现2.2.1 切面超声心动图(1)可显示瓣叶、腱索和乳头肌形态及功能状态,一般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时解剖结构改变并不明显,当合并二尖瓣狭窄时较易观察瓣叶形态改变。
(2)二尖瓣关闭不全时两瓣叶不能合拢。
在胸骨旁左室长轴观和四腔观,可显示二尖瓣关闭时对合欠佳。
二尖瓣口短轴观可显示瓣叶部分或全部瓣叶收缩期关闭有缝隙。
二尖瓣开放幅度增大,但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时,舒张期瓣口开放变小。
在二尖瓣脱垂时,可显示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收缩期脱入左房。
腱索断裂时,左室腔内可见活动的漂带样回声,二尖瓣呈连枷样改变,收缩期可见脱入左房的短带状二尖瓣回声,舒张期则消失。
(3)左房、左室扩大,代偿期室间隔、左室壁、左房壁运动增强,表现为左室容量负荷过度,肺静脉增宽。
2.2.2 M型超声心动图一般选择二尖瓣波群和心底波群。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多数与二尖瓣狭窄并存,二尖瓣关闭不全并无特异性表现,M型超声只有辅助诊断意义。
5月份超声心动图常见病的超声波检查与诊断

2. 二尖瓣波群
E
A
MV ------
----RV ----IVS ----LV
2. 二尖瓣波群
探查方法:取样线经二尖瓣瓣尖 超声所见:
舒张期 二尖瓣前叶曲线呈双峰(E峰、A峰) 后叶与前叶呈镜向活动 收缩期 二尖瓣前、后叶共同形成的关闭线CD段
3. 心室波群
---RV ---IVS ---LV
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返流
(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痉 挛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肌缺血 损害的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左前降支和
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病变常比较严重。
病理表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斑块溃疡,
继发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阻塞。
临床表现: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律紊乱,心衰,猝死。
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 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 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 左肺动脉内径:10-14mm; 右肺动脉内径:8-16mm; 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瓣膜关闭不全的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有几种,在此仅介绍最常用的面积法,一般认为, 对于二尖瓣和三尖瓣: 程度 轻微 轻度 中度 重度 返流束面积(单位:cm2) <1 1-4 4-8 >8 对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程度 轻微 返流束面积(单位:cm2) <1轻度 1-3 Nhomakorabea中度 3-6
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技术

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技术目前,心脏瓣膜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超声诊断技术在心脏瓣膜病的检测和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技术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心脏瓣膜病的概述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存在结构缺陷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流动受阻或反流的疾病。
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包括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
心脏瓣膜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二、超声诊断技术在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超声诊断技术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声波的反射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
其优点包括安全、准确、重复性好等。
超声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瓣膜的形态、开闭程度、流量情况等。
1. 双超声心动图双超声心动图是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的基础。
通过胸骨或食道探头,可以获取到心脏瓣膜的不同切面图像。
通过对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观察,可以评估其开闭情况,测量流速参数,判断狭窄和关闭不全的程度。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在二维图像基础上加入颜色编码的技术,可以观察血液流动情况。
在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用来识别反流、瘤样腱索、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测量流速参数和心室舒缩功能来评估狭窄的程度和功能异常。
3. 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基于组织的弹性属性的成像技术。
对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而言,超声弹性成像可以用来评估瓣膜的弹性和变形情况,从而为判断瓣膜病变的类型和程度提供参考。
三、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其次,超声诊断技术可以随访治疗效果,评估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此外,它还可以评估手术风险,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手术过程的监测。
四、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加,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医学超声影像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医学超声影像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超声心动图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超声心动图对下列哪种疾病有特征性诊断价值?A、冠心病B、心肌病C、动脉导管未闭D、高血压心2.超声心动图对下列哪种疾病有支持性诊断价值?A、房间隔缺损B、心包积液C、风湿性瓣膜病D、高血压心脏3.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特征:A、M型二尖瓣呈“城墙样”改变B、瓣口呈“鱼嘴样”C、二尖瓣口流速明显增快D、以上都是4.正常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不可探及心脏的解剖结构是:A、左房B、左室C、右房D、右室5.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较理想切面是:A、左室长轴切面B、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C、心尖四腔心切面D、主动脉E、根部短轴切面6.房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特性:A、右房右室增大B、左房左室增大C、房间隔反响中断D、可显示左向右红色穿隔血流7.法乐氏四联征没有以下哪种特性性改变?A、左心室肥厚B、间隔缺损室C、肺动脉口狭窄D、主动脉骑跨8.下列哪种检查方法是诊断心包积液的首选方法?A、心动图、B、心电图C、胸部X线D、CT9.不会出现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肺动脉口狭窄D、二尖瓣狭窄10.室间隔缺损最多见的部位为:A、漏斗部B、膜部C、隔瓣下D、肌部二、多项选择题1、影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因素是:A、低频率探头B、衣服遮盖C、良好的透声窗D、接触剂过少E、高频率探头2、超声检查心脏疾病的基本位置是:A、胸骨旁位B、心尖位C、剑突下位D、右肋弓下位E、胸骨上窝3、大动脉短轴切面可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是:A、主动脉瓣B、左、右房C、肺动脉瓣D、三尖瓣4、以下哪支血管是左冠状动脉的分支:A、左冠状动脉主干;B、右圆锥支;C、左回旋支;D、斜角支;E、左前降支5、用频谱多普勒检测室间隔缺损的左向右高速分流的调节方法是A、XXX滤波B、低速标尺C、高频超声D、脉冲波多普勒E、连续波多普勒6、下述有关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正确的是:A、室间隔非对称性增厚,运动幅度及缩短期增厚率减低;B、左室后壁厚度正常或稍增厚,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经值大于1.4;C、常伴左室流出道狭窄;D、二尖瓣前叶可出现收缩期异常前向运动;E、主动脉瓣可出现收缩中期半关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M型
• 前叶正常双峰曲线消失,E峰后曲线下降缓慢, F点凹陷消失,呈平台状曲线,即“城墙样” 改变,为二尖瓣狭窄的特征性表现。
• 前后叶开放幅度降低,后叶与前叶同向运动, EF斜率减慢。
EA E A C DF
EA
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二维
EA E A C DF
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多普勒
频谱多普勒 • 频谱呈舒张期单向、平顶且实填。E峰上升支
陡直,下降支减速慢,E峰减速时间(DT) 延长。有房颤时A峰消失。
EA E A C DF
二尖瓣狭窄超声定量评估
跨瓣压差法 • 要求:心尖部切面检测,声束尽可能
与跨二尖瓣血流相平行。时间-流速 积分勾画频谱轮廓,分析软件自动得 出最大压差和平均压差。 • 心率、心输出量、二尖瓣反流等可影 响二尖瓣跨瓣压差,跨瓣压差法虽可 评估MS程度,但并非最佳参数。
腱索 共分三级: • 1级:瓣叶游离缘 • 2级:瓣叶近心室部 • 3级:仅PMVL与室壁相连处 支柱腱索:与前瓣叶相连,对维持二 尖瓣几何结构非常重要。 乳头肌 • 前外侧乳头肌 • 后内侧乳头肌
二尖瓣解剖
瓣叶分区 • Carpentier分区法(以后叶切迹分区): 后叶:P1、P2、P3 前叶:A1、A2、A3 • Duran分区法(以瓣叶附着乳头肌分区,前外侧
多普勒定量评估参数
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 返流量(RVol)(ml) 反流分数(RF)(%)
根据LVOT和MV瓣环位的每搏量测量RVol和RF
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
体征 • 严重二尖瓣狭窄体征:双颧绀红“二
尖瓣面容”。右心衰时出现颈静脉怒 张、肝颈回流征阳性、肝大、双下肢 水肿。 • 心音 • 心脏杂音: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二尖瓣狭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X线 心影显示左房增大,“梨形心”,二尖瓣
环钙化。 心电图
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s,伴切迹), QRS波示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表现,常合 并房颤。 超声心动图
• 舒张期二尖瓣CD段明显下凹呈“吊床样”改 变,提示二尖瓣脱垂,多伴有反流。
二维结构评估参数——左房、左室大小
• 适用范围/优点:左心房室扩大是慢性明显MR的敏感指标且对预后非常重要; 左心房室大小正常可排除慢性严重MR。
• 缺点:其他原因也可导致左心房室扩大。急性严重MR时左心房室大小可正 常。
二尖瓣反流的病因
• 风湿性(常伴有二尖瓣狭窄) • 黏液样变性(Barlow综合征、马凡综合征) • 先天性:心内膜垫缺损(瓣叶裂) • 心内膜炎:细菌性,病毒性等 • 心肌病:
扩张型(缺血性,特发性,酒精性,药物相关性)、肥厚型 • 退行性病变 • 其他:
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或医源性损伤
心尖抬举性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心尖区>3/6级的收缩期吹风样 杂音,急性肺水肿可闻及干、湿啰音。 • 慢性
心界向左下扩大。右心衰时可见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阳性、肝大及双下 肢水肿等。
第二心音分裂。 心尖区>3/6级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二尖瓣关闭不全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X线 轻度可无明显异常;重者左房、左室明显增大;左心衰者可见肺淤血及肺间
左心长轴切面 • 心脏形态:左房扩大,左室正常或相对性缩小,
右室可能扩大。 • 瓣叶形态:瓣叶增厚、回声增强,甚至波及腱
索及乳头肌,瓣尖开口小,前叶体部向左室侧 突出,舒张期形成“气球样”改变。 • 瓣叶活动异常:病变较轻者仅出现瓣膜联合处 粘连融合,前、后叶仍呈逆向运动;病变严重 者可形成广泛纤维化或钙化,前叶活动僵硬, 舒张早期关闭现象消失呈持续开放状态。
二尖瓣解剖
二尖瓣叶(两交界区、两瓣叶) • 前瓣环(AMVL):基底部附
着约1/3的瓣环,连接纤维支架。 • 后瓣叶(PMVL):整个瓣环
周径的2/3,由2个切迹分为3区。 • 前交界区(AC) • 后交界区(PC) 瓣叶厚度≤4mm,二尖瓣叶面积约为4~6cm2,二尖瓣叶对合面积达30%。
二尖瓣解剖
可排除重度MR。 • 缺点:受左室松弛性和充盈压、二尖瓣狭窄及房
颤影响。仅作为补充,不能单独定性评估。
连续波多普勒评估参数——密度、轮廓
• 要点:声波与血流方向一致。 • 优点:简便,易操作。轻度
MR反流束暗淡,频谱呈抛物 线样;重度MR反流束浓密, 频谱呈三角形,峰值前移。 • 缺点:定性,仅作为补充; 偏心性反流显示不如中心性 反流。
诊断二尖瓣反流的临床思维
二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 二尖瓣反流的机制和病变的部位? 需要并可以进行瓣膜修复吗?
M型超声评估参数
• 二尖瓣波群瓣膜曲线呈“城墙样”改变提示风 心病二尖瓣狭窄,此时多伴有一定程度关闭不 全。
• 二尖瓣前叶“SAM”征,多提示主动脉瓣下狭 窄,需警惕可能伴有二尖瓣反流。
乳头肌对应1区): 后叶:P1、PM(PM1、PM2)、P2 前叶:A1、A2 瓣叶交界:C1、C2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血流动力学
• 二尖瓣瓣口面积<2cm2时可导致跨瓣压差轻度升高, <1.5cm2会导致明显的 跨瓣压差的升高,即出现二尖瓣狭窄(MS)临床表现。
• 二尖瓣狭窄 → 舒张期左房流入左室受阻 → 左房血液瘀滞 (血栓形成)→ 左房容量负荷↑ → 左房压↑ → 肺循环阻力↑ → 右室负荷↑ → 右室扩大→ 肺动脉高压
质水肿;晚期可见右心室增大。急性者心影正常或左房稍大,伴肺淤血甚至肺 水肿。 心电图
轻者心电图可正常;重者可有左室肥厚和劳损表现;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 >0.12s,伴切迹);慢性者多伴房颤。 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最敏感最可靠的方法。
二尖瓣装置病变导致关闭不全的机制
• 瓣叶病变 • 腱索病变 • 乳头肌病变 • 局部心肌病变 • 瓣环病变 • 左心房扩大
EA E A C DF
二尖瓣狭窄超声定量评估
瓣口面积:压差减半时间(PHT)法 • 随MS加重,左房左室间的压差下降减慢,时
间延长,PHT为压差从最大下降到一半的时 间(流速从峰值下降到0.707倍时所需时间)。 • 经验公式:MV面积(cm2)=220/PHT(ms) • 频谱曲线呈非线性斜率时,舒张早期或晚期 出现小的尖峰,测量时以舒张中期的斜率及 其外延为准。 • 仅适用于单纯MS。
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的超声诊断
湘西州人民医院超声科
王凯
二尖瓣解剖
纤维支架 • 主动脉瓣基底部 • 右侧纤维三角、左侧纤维三角 • 右冠瓣与肺动脉间较小的纤维区域 二尖瓣装置
由左房壁、二尖瓣环、前后叶、腱索、前 后组乳头肌及左室心肌构成
二尖瓣解剖
二尖瓣环 • 后瓣环上几乎没有纤维结缔组织 • 瓣环呈马鞍形(双抛物线) • 瓣环形状可变(收缩期较小)
二维结构评估参数——瓣叶及附属结构
• 适用范围/优点:腱索、乳头肌断裂导致明显MR,具有特异性。 • 缺点:其他异常情况不能判断二尖瓣反流。
彩色多普勒——反流束三要素
• 血流汇聚区:反流束的起源, 可定性提示二尖瓣反流;应用 PISA法可定量评估有效反流口 面积(EROA)。
• 流颈:反流束最窄处,流颈宽 度可半定量评估反流程度。
EA E A C DF
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二维
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 • 左室形态:左室轮廓呈圆形,未扩大。 • 瓣叶:瓣叶增厚、回声增强,瓣叶联合处粘连
融合,舒张期瓣口面积缩小。应尽量取得最小 瓣口面积切面以准确测量。
EA E A C DF
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二维
四腔心切面 • 心脏形态:左室不大,右室可稍大,左房明显
二尖瓣反流分类:Carpentier 1
第1种类型:MR的常见原因为瓣环扩张, 瓣叶活动正常。
• 反流呈中央性。 • 少见原因包括瓣叶裂、穿孔或破坏。
二尖瓣反流分类:Carpentier 2
第2种类型:瓣叶活动过度。 • 波浪状/贝壳状:部分瓣叶收缩期向左房
侧隆起,但对合点仍未超过瓣环连线。 • 脱垂:瓣尖收缩期位于左房侧。 • 连枷样运动:瓣缘收缩期自由飘入左房
扩大,房间隔可凸向右房。 • 瓣叶:瓣叶增厚、回声增强,开口幅度小。
EA E A C DF
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血栓
EA E A C DF
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 • 舒张期二尖瓣口自狭窄处起始,细
窄明亮血流束,红色为主,血流较 快时呈五彩镶嵌状,止于左室心尖, 甚至出现折返。
EA E A C DF
二尖瓣狭窄程度分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平均压差(mmHg)
6
6-10
>10
PHT(ms) MVA(cm2)
100 1.5-2.0
200 1.0-1.5
300 <1.0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流动力学
•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反流血量、左室功能状态和左 房顺应性。多数慢性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长期无症状。
• 慢性中度以上反流 → 无效循环反流血液收缩期返回左房、舒张期进入左室 → 左房、左室容量负荷↑ → 左房、左室扩大(长期可导致左室功能失代偿) → 左房压↑ → 肺循环阻力↑ → 右室负荷↑ → 右室扩大→肺动脉高压
• 急性重度二尖瓣反流 →左房压↑ → 肺循环压力↑ → 肺水肿、肺高压 → 左 房、左室不能代偿 → 急性左心衰
彩色多普勒评估参数——反流面积
图示同一患者的二尖瓣反流束显示因仪器参数设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故采用反流长度、宽 度、面积、反流面积/LA面积等单一指标来评估反流程度并不可靠。
脉冲多普勒评估参数——瓣口流速
• 要点:四腔心切面,声波与血流方向一致。 • 优点:简便,E≥1.2m/s支持重度MR,E峰<A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