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地理时间计算

合集下载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高考是每个考生都要经历的一场重要考试,而地理是其中一门需要大量记忆和理解的科目。

为了顺利通过高考地理科目,考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包括确定复习时间。

在复习地理的过程中,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计算也是很有必要的。

地方时是指每个地方根据太阳时计算出来的时间,而区时是为了方便统一国内及国际交流而划分的时间区间。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地理经度进行计算的。

地理经度是指任意一点与地球赤道东西线的角度,其取值范围为0°~180°,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一个基准时刻,比如全球统一采用的格林威治时间(GMT),然后根据地方的经度计算出相应的时差。

计算方法如下:假设地的地理经度为x度,地方时差为t小时。

如果x度大于0,则该地东经,即东进,比GMT时间快t小时。

如果x度小于0,则该地西经,即西进,比GMT时间慢t小时。

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t=x/15区时是为了方便统一时间而划分的。

中国划分为五个时区,即东八区、东七区、东六区、东五区和东四区。

以北京时间(东八区)为例,其他各个时区相对于北京时间的时间差如下:东七区比北京时间慢1小时东六区比北京时间慢2小时东五区比北京时间慢3小时东四区比北京时间慢4小时计算时区时间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根据相对于北京时间的时间差进行加减即可。

例如,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14:00,而你在东五区,那么东五区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减去3小时,即11:00。

在复习地理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时间概念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复习效率。

早起早睡是个很好的习惯,因为早晨是大脑最清醒的时候,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而晚上应该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严重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和思维能力。

此外,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和精力状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总结:1.地方时是根据地理经度进行计算的,可以根据地方经度与基准时刻的时差计算得到。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及题目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及题目

地理时间篇⼀:⾼中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时间计算专题 ⼀、地⽅时 1、地⽅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条经线地⽅时相同 2、地⽅时计算 T求=T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 (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反之⽤“-”) 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时 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为某⽇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地⽅时为多少? ⼆、区时 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 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7.5° 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时 5、区时计算 T求=T已知±时区差 (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反之⽤“-”) 三、国际⽇期变更线 1、国际⽇期变更线180°(⾃西向东过180⽇期减⼀天) 2、两天分界线 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转⽅向到国际⽇期变更线180°为今天。

从国际⽇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转⽅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 四、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采⽤东⼋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时。

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 1、不管是剖⾯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道,晨线与⾚道交点的地⽅时为6时,昏线与⾚道交点的地⽅时为18时。

2、平分⽩昼的哪条经线为12时,平分⿊夜的哪条经线为0时。

A K 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 1.经度相同,地⽅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期变更; 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时12时。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时0时或24时; 4.晨线与⾚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时为6时。

昏线与⾚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时为18时; 5.⽇出时间为:夜长,⽇落时间=24-夜长; 6.地球上新旧⽇期分界线:地⽅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界线与实际⽇界线不完全重合; 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午线(0度经线)的地⽅时; 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点的昼长等于另⼀点的夜长; 9.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午线(0度经线)的地⽅时; 10.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点的昼长等于另⼀点的夜长; ⾼考计算题归纳 ⼀、由经度差计算地⽅时或地⽅时 例1(2004年北京卷):读图1回答1—2题 1.2002年11⽉20⽇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19⽇19时B.20⽇5时 C.19⽇21时D.20⽇21时 2.9⽉23⽇,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出。

高考地理 时间、日期的计算方法

高考地理  时间、日期的计算方法

高考地理时间、日期的计算方法怎样才能准确地进行地方时计算?(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晚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2)确定某一地点的地方时,该点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图中或题目条件中隐含的。

(3)明确地方时的换算关系:1小时/15°;4分钟/1°;4秒/1′;“东加西减”。

(4)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减一天。

(5)地方时的计算公式①地方时差=两地经度差×4分钟。

②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为“+”,西侧为“-”)。

区时计算有哪些方法?(1)公式法: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差。

步骤:a.确定两地的时区;b.计算两地的时差;c.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d.代入公式计算。

(2)数轴法:运用公式法计算区时,经常有学生计算错误或不会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度差或时差计算混乱;二是“东加西减”中东西混淆。

实质上是一些同学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可借助“数轴法”变抽象的空间思维为形象的空间思维。

“数轴法”直观、清晰、有方向感,避免了地球自西向东的运动对同学们的干扰,很好地解决了计算中的问题,如下图所示:上面数轴中,坐标原点0表示0时区或0°经线,箭头方向为东,相反方向为西;原点向右表示东时区或东经度,向左表示西时区或西经度。

例如,当上海是7月1日11时35分时,惠灵顿(东十二区)和纽约(西五区)各是什么时间?第一步:画数轴,把已知条件、所求的信息标在图上。

第二步:代入区时的计算公式,求得:惠灵顿的时间=7月1日11时35分+4时=7月1日15时35分纽约的时间=7月1日11时35分-13时=6月30日22时35分(3)歌诀法:将区时计算的方法编写成朗朗上口的歌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运用,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于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时间的计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时间的计算

解题过程: 找出已知与所求点:已知北京(东八区) 29日20时,所求地180°经线时间为? 画模式图:
北京 东八区
所求180° 十二区
解 析 玉兔二号自主唤醒时北京时间为1月29日20时, 此时180°的地方时为1月29日24:00,即是表明0点所
时区差4个时区 时间差4小时
在经线与180线重合,所以全球处于同一天(1月29 日),新的一天还未出现,所以全球属于1月30日的 范围是零,故A正确。
【时间计算】
突破2——解决特殊时间点中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时间计算】
突破3——解决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的方法
【时间计算】
突破4——时区计算的方法
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 某地经度÷15°=某地所在地的时区号数
余数小于等于7.5°,则商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商+1。
2)已知某地时区号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和范围的方法
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大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
之一,是冬至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图中最可能表示大寒
节气时地球公转位置的是( )
A.a B.b
C.c
D.d C
3.上图中晨昏线与经线夹角最大,且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A
日期范围计算: ①依据已知条件求出0点所在经线;②0点所在经线向东至180°即为新一天范围 新的一天范围大小=180°经线的地方时;新一天占全球范围比=180°地方时/24h
注意:如果计算出的地方时结果超过24,则表明有比材料给的已知日期更新的一天出现了。
归纳点拨
1. 判断全球日期(今天和昨天)分界问题的方法 (1) 一般情况下: ① 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天的区域; ② 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天的区域。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

一:地方时一:地方时1.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1小时=15°4分钟=1°4秒=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2.成因:地球自转成因:地球自转当地正午=12点赤道与晨线相交的点:6点与昏线相交的点:18点【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12点点】夜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24点】3.计算计算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 (1)计算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一:地方时一:地方时1.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1小时=15°4分钟=1°4秒=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2.成因:地球自转成因:地球自转当地正午=12点赤道与晨线相交的点:6点与昏线相交的点:18点【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12点夜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24点】点】3.计算计算(1)计算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 计算经度=某地经度+或-两地时间差/4分钟分钟例题:北京时间15点时,赤水(106°E )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解:解: 赤水地方时=15-(120°E - 106°E)*4分钟分钟=14.04 答:是14点4分。

分。

二:区时二:区时1:划分:24个时区个时区【0时区(中时区):伦敦。

中央经线:伦敦。

中央经线东西各12区(各占7.5°)东1——东11 西1——西11】(每15°为一区)为一区)2:计算:计算(1):时区=经度/15°(2):经度=区时*15°(3):某地区时=已知区时+或-时区差时区差【东大西小,东加西减】【东大西小,东加西减】例:当东8区的时间为3月5日8点时,西5区的时间是几点?区的时间是几点?西五区的时间=8+24-(8+5)=3月4日19点时间不够减的时候,在现在的时间上+24再减再减但是时间上要提前一天但是时间上要提前一天例题:北京时间15点时,赤水(106°E )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解:解: 赤水地方时=15-(120°E - 106°E)*4分钟分钟=14.04 答:是14点4分。

高三地理 时间计算

高三地理 时间计算

七、由日出日落时间推断季节
例7:某青年在某一旅游黄金周到青岛(36006/N 120018/E) 旅游,与北京时间7点正到达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图1信 息。判断1-3题
1.该青年出游的时间: A.劳动节 B.国庆节 C.春节 D.圣诞节 2.图中四个时间除北京外,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第二步:图示变的直观:
有了以上两个准备工作,学生就可以轻 松解决了,当然在第二题中,对于题意的 理解也是关键,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 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也就 是说必须满足当地时间9——16时才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如图所示,学生解决应该不 是问题了。
地理计算一直是学生普遍感觉头痛 的一个知识点,特别是时间计算是地理 高考命题的重点。时间计算涉及到地球 运动、地理位置和计算技巧。知识点多, 难度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归纳起 来地理时间计算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 型: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 22时 B. 14时 C. 20时 D. 16时 2.拍照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16时 B. 14时 C. 10时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时
【解析】第1题,是时间计算问题。已知北京时间,
计算P地的地方时。属于北京(东经1200)时间与P
点(西经750)地方时的转换。即P点的地方时等于 9时—(1950÷150)时即20时。
高考地理复习 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第十八讲 《时间计算》
让我们先把与时间相关的几个问题弄清楚
1、在地方时的换算上,学生经常对于 “东面的地点时刻永远比西面的地点早” 理解上较肤浅。
【例如】:飞机从上海于北京时间5月18时 向东飞往洛杉矶,飞行10个小时,求到达 洛杉矶的当地时间?

《强烈推荐》地理高考常考计算(内附详细时间日期计算)

《强烈推荐》地理高考常考计算(内附详细时间日期计算)
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九) 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五 其他的计算
1、地震释放能量的计算 震级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M=
2、地下水的埋藏的计算 如井深,井水与地面的深度等
3、河流的径流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4、地理图表的计算 据图回答。
5、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计算
原理:某地多年的平均收入与支出相等。
“时间与时间计算”考点点击
2、地球公转的速度:角速度在远日点(7月)较慢,在近日点(1月)较快;线速度与此类似。
3、运动器感觉昼夜更替周期的计算: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运动器角速度),(同向相加,逆向相减)。
(八)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的计算
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二)两个日期范围比的计算
依据: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到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新一天;反之为旧的一天。
方法:180°经线的地方时为n时,则新一天的范围为n×15°。由此,新一天/旧一天=15°n/180°-15°n。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方时的计算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方时的计算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方时的计算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地方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正午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所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下面是地方时的计算,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一.一个原则:这在东方很早。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日出首先出现在东方。

东部时区早于西部时区;在东西时区,它越早向东移动。

二.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特殊时间扭曲:(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 18:00子午线:暗线与赤道相交的子午线的当地时间。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 24小时子午线:春分半球子午线的当地时间。

两个日期界线:(1) 180经度:固定度;日期是往东一天,往西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时区和时区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

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如果同时是东部时区和西部时区,则减去时区数。

如果一个在东部时区,另一个在西部时区,则添加时区数。

例如,东八区和东二区之间有6个时区的差异,而东八区和西五区之间有13个时区的差异。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

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

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当地时间计算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

Geonet希望候选人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高考高考有关时间计算的专题讨论一、时区的划分2、计算时区序号=经度/15°(结果四舍五入取整)东经则为东时区,西经则为西时区中央经线经度=时区序号×15°东时区则为东经,西时区则为西经二、时间计算(一)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2、区时和时区区时:国际上规定,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内采用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统一的时间,即该时区的区时,也称标准时间。

(二)时间计算的方法在时间计算中,很重要的概念理解是东早西晚。

由于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故东侧地点要先看到日出,在时间上要早,而西侧地点的时间要晚。

一般可以这样比较,如果日期不同,则比较日期大小,日期大的为早;如果日期相同,则比较时刻,时刻大的为早。

如2月5日比2月4日早,2月4日晚上8点(即20点)比2月4日8点早。

时间比较结论:日期优先,大的为早,日期相同,时刻为准,大的为早。

时间计算中的方向判定在时间计算中,因涉及到时间早晚问题,需要对两地在东西方向作出判定。

而在时间计算中方向的判定,是建立在经纬网定向的根底上,但有差异。

时间计算中东西方向的判定无须考虑就近原则。

即:如果两地同为东经,则东经度数大的为东。

如果两地同为西经,则西经度数大的为西。

如果两地一地为东经,另一地为西,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地球上180度经线即是最东侧,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又是最西侧,是旧一天的结束1、公式法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差说明:⑴±号,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则取加号,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西侧取减。

即东加西减(原因:东早西晚——可以这样理解,东面的取加号,导致时间变大,即为早了)。

⑵时差:地方时时差=经度差/15°(经度差采用“同减异加”原则——两地同为东经或两地同为西经,经度差为两地经度相减,一地为东经另一地为西经则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和)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差说明:⑴±号,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则取加号,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西侧取减。

即东加西减(原因:东早西晚——可以这样理解,东面的取加号,导致时间变大,即为早了)。

⑵时差:区时时差=时区序号差(时区序号差采用“同减异加”原则——两地同为东时区或两地同为西时区,时差为两地时区序号相减,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差为两地时区序号之和)时间计算—公式法—例题【例题1】北京与兰州的地方时差是49 分44 秒,已知兰州的地理经度为103°53′,北京的地理经度是多少?【解题】计算49分44 秒的经度差:经度15度=1小时;经度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49 分钟/4分钟=12度余1 分钟60 秒+44 秒=104秒104 秒/4 秒=26 分经度北京在兰州的东边故加上经度差103°53′(兰州)+12°26′(两地经度差)=116°19′(北京经度)【答案】116°19′E例2、北京时间为15点时,赤水(106°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例3、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例题】当北京(东经116度)地方时12点时,上海(东经121度)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解题4】根据上海的经度,得知在东八区,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120°E,与116°E存在4°的经度差,时差为16分钟,而120°E在116°E的东面,故时差应加上去,即:上海的区时=12+16分钟=12点16分。

【答案】12点16分【例题5】若一架飞机在某地(30°N,116°E)起飞向东,当时该地区时是2002年3月8日14时,经过10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五区)的时间是()A、3月8日1时B、3月8日11时C、3月7日1时D、3月9日10时运动物体时间计算公式:到达地到达时间=起飞地起飞时间+航行时间±时差【解题】飞机在116°E起飞,即在东八区起起飞,所求时间为飞机到达温哥华(西五区)的时间。

列式如下:温哥华时间=起飞地起飞时间+航行时间-时差=3月8日14时+10小时-13小时=3月8日11时【答案】B2、晨昏线法光照图中,经常会出现晨昏线。

而晨昏线是可以提供时间条件的。

在昼夜平分的条件下,晨线时间为6时,昏线时间为18时。

任何时候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白天的 平分线上为12时,晚上的平分线上为0(或24)时。

【例题1】读下图,完成:1.如图1所示,北京时间为A.12月22日12时B.12月22日24时C.3月21日6时D.6月22日0时2.此时,全球与英国伦敦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A.等于1/2B.等于1/3C.小于1/2D.大于3/4判定图中的晨昏线为昏线,故A 点的地方时为18时。

而经度为30°E ,由于推算与北京时间时差为6小时,即北京时间=18时+6时=24时。

而此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故为12月22日。

即第1小题正确答案为B 。

(也可表示为12月23日0时)第2小题的:根据30°E 为18时,求算0时,即120°E 经线,此时,全球以120°E 经线和180°经线为界,分为两个日期。

120°E 经线向东至180°经线包括60°范围为新的一天,而120°E 经线向西越过0°经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伦敦经度为0°,故为旧的一天,其范围为300°,约占5/6,故选D 选项【答案】1、B 2、D【例题2】一架在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7时。

回答1~2题。

1.图中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14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A .8日14时B .9日6时C .9日12时D .8日8时【解题】1、因为飞机是在当地时间17时飞越晨昏线,一方面可以确定为昏线(如果 是晨线,即为日出时间,则当地夜长=日出时间×2=34小时——不可能),另一方面 与昼夜平分时的昏线时间(18时)相比,日落提前了,可以推断当地是昼短夜长(根 据公式日落时间=12+昼长/2),则当地纬度越高应该是昼越短。

所以首先根据昏线应 在②图和④图中选择,而作为南半球,②图随着纬度升高,昼弧比例在减少,即纬度 越高,昼越短,而④图随着纬度的升高,昼弧的比例在增大,即纬度越高,昼越长。

故正确答案应为B2、②图中晨昏线位于160E~170E 之间,属于东十一区,所以芝加哥区时=起飞地时间+航行时间±时差=8日17时+14小时-17小时=8日14时【答案】1、B 2、A【例题3】如图,A 、B 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北纬30°纬线圈的交点,读图完成:(1)该日最有可能的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2)此时北京时间是A.2时B.4时C.8时D.16时【审题】根据A 、B 分别晨线、昏线与30°纬线圈的交点,且图中注明圆心为北极点,就可以判断出图中的昼夜分布而得到时间概念,再进行日期的判断和时间的计算。

根据昼夜分布的比例计算出当地的昼夜长短昼长=(150°/360°)×24小时=10小时;夜长=24小时-10小时=14小时;由此判断出此地昼短夜长,则第1小题中的四个选项只有D 选项符合。

第2小题方法一:日出时间(即A 点的时间)=14/2=7时;而A 点的经度为180°再向东15°即165°W (西十一区),由此计算得到北京时间(东八区)=7时+19小时=26时(即次日2时) 第2小题方法二:根据图中昼夜分布,得到90°E 为夜半线(或可根据90°W 为昼半线),即90°E 为0时,则北京时间=0时+2小时=2时【答案】1、D 2、A3、直射点法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点(与直射点同一经线的也为12时)时间计算—直射点法—例题【例题1】读下面的日历所提供的信息(图中指“北京时间")完成:1、日历所示的夏至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23°26′N ,177°E B.23°26′S ,177°WC.23°26′N ,57°E D.23°26′S,57°W【审题】此题的关键信息是夏至以及其出现的时刻为北京时间16时12分。

【解题】根据夏至的信息可判断直射点纬度为23°26′N 。

直射点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6时12分,时差为4小时12分,换算成经度差为63°(4小时60°,12分钟为3°——根据1°/4分钟),而根据时间的早晚,北京时间应位于东侧,故当地的经度=120°E-63°=57°E【答案】C4、日期法全球共有两条日期界线:自然界线——0时经线;人为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通常用180度经线代替)。

图中180度是固定的,而0时经线由于地球自转其经度在不断变化,所以导致新一天和旧一天的范围也在不断的变化,有时新一天范围大于旧一天,有时新一天范围小于旧一天,有时新一天范围等于旧一天。

计算原理:这两条分界线一条提供时间概念(0时经线),另一条提供经度概念(180度经线)。

知道0时经线经度,可推算新一天和旧一天范围大小,知道新一天和旧一天范围大小,可推算0时经线经度,进而进行其它时间计算。

一般地,此法计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时间求日期范围,另一类是已知日期范 围求时间。

【例题】下面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形,斜线部分为4月30日,判断指出表示北京5月1日2时应是哪一幅图?【解题】方法一: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2时,则0点经线为120°E -30°(时差2小时的经度差)=90°E 。

此时北京所在的日期范围是90°E 向东至180°经线,包括90°,而另一个日期为4月30日,范围是90°E 向西跨越0°经线至180°经线,包括270°。

符合此范围划分是应是A 。

方法二:由于图中已经告知180°经线,故可求算每张图中另一条日期分界线0时经线的经度。

A 图为90°E ,B 图为45°E ,C 图为45°W ,D 图为90°W ,然后分别求算每张图对应的北京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