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题库资料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化学》考查课试题-题库资料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化学》考查课试题-题库资料答案

科目:药物化学试卷名称:2020年7月药物化学正考满分 100 与以下各题总分 100 相等单选题1.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中枢毒性主要来源于几位取代基(分值:1分)A.5位B.6位C.7位D.8位E.2位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C2.下列药物属于二苯并氮杂卓环的抗癫痫药物是(分值:1分)A.苯妥英钠B.卡马西平C.地西泮D.丙戊酸钠E.异戊巴比妥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C3.属于非联苯四唑类的Ang(分值:1分)A.依普沙坦B.氯沙坦C.坎地沙坦D.厄贝沙坦E.缬沙坦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A4.雌甾烷与雄甾烷在化学结构上的区别是(分值:1分)A.雌甾烷具18甲基,雄甾烷不具B.雄甾烷具18甲基,雌甾烷不具C.雌甾烷具19甲基,雄甾烷不具D.雄甾烷具19甲基,雌甾烷不具E.雌甾烷具20、21乙基,雄甾烷不具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D5.异烟肼的水解产物中,能使毒性增加的是(分值:1分)A.吡啶B.肼C.氮气D.异烟酸E.吡嗪酰胺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B6.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分值:1分)A.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B.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C.损伤细菌细胞膜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抑制细菌核酸合成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C7.下列可以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是(分值:1分)A.茴拉西坦B.阿托品C.石杉碱甲D.盐酸多奈哌齐E.吡拉西坦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C8.吡拉西坦的临床用途主要为(分值:1分)A.改善脑功能和促智B.兴奋呼吸中枢C.利尿作用D.肌松作用E.治疗重症肌无力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A9.盐酸吗啡注射液放置过久,颜色会变深,原因是发生了以下哪种反应(分值:1分)A.水解反应B.氧化反应C.还原反应D.加成反应E.聚合反应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B10.苯磺酸阿曲库铵属于哪类药物(分值:1分)A.非去极化型肌松药B.胆碱酯酶抑制剂C.M胆碱受体拮抗药D.去极化型肌松药E.胆碱受体激动药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B11.盐酸氯丙那林的作用特点是(分值:1分)A.选择性作用于β2受体B.选择性作用于α1受体C.选择性作用于α2受体D.选择性作用于阿片受体E.选择性作用于α受体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A12.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分值:1分)A.高血压B.青光眼C.尿路感染D.脑水肿E.心力衰竭性水肿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C13.具有二苯甲酮结构的是(分值:1分)A.氯贝丁酯B.非诺贝特C.普罗帕酮D.吉非贝齐E.桂利嗪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B14.以下药物为含氟的降血脂药的是(分值:1分)A.阿托伐他汀B.非诺贝特C.辛伐他汀D.氯沙坦E.吉非贝齐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A15.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是(分值:1分)A.异丙托溴铵B.布地奈德C.班布特罗D.齐留通E.氨茶碱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C16.下列哪个药物属于3,5-吡唑烷二酮类(分值:1分)A.安乃近B.羟布宗C.双氯芬酸钠D.吡罗昔康E.萘普生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B17.下列属于三环类的抗过敏药物是(分值:1分)A.曲吡那敏B.苯海拉明C.氯苯那敏D.赛庚啶E.西替利嗪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D18.下列哪个药物为睾酮的长效衍生物(分值:1分)A.苯丙酸诺龙B.丙酸睾酮C.甲睾酮D.炔雌醇E.炔诺酮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B19.下列哪种药物具有抗雌激素作用(分值:1分)A.米非司酮B.甲睾酮C.达那唑D.非那雄胺E.氯米芬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E20.如下化学结构的药物名称为:(分值:1分)A.甲哌卡因B.布比卡因C.盐酸利多卡因D.依替卡因E.以上均不对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C填空题2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以下结构特点:分子内都含有一个四元的(),四元环可以通过氮原子和相邻的碳原子与第二个五元或六元环相稠合。

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答案)

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答案)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A1型题(本大题共43小题,每小题1.0分,共43.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目下方的答案栏内。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是()A. 药物的不良反应B. 药物的作用机制C. 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动力学规律D. 药物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E. 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参考答案: C2.关于药物简单扩散叙述错误的是()A. 不消耗能量B. 不需要载体C. 无饱和现象D. 可有竞争性抑制E. 当生物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参考答案: D3.药物最常见的跨膜转运方式是()A. 主动转运B. 简单扩散C. 膜孔扩散D. 易化扩散E. 膜动转运参考答案: B4.药物被动转运的特点是()A. 顺浓度差转运B. 消耗能量C. 需要载体D. 有竞争抑制现象E. 有饱和现象5.体液pH值的变化能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这是由于pH改变了药物的()A. 解离度B. 溶解度C. 脂溶性D. 化学结构E. 分子大小参考答案: A6.影响药物被动转运的因素不包括()A. 药物的分子量B. 药物的脂溶性C. 肝脏功能D. 药物的解离度E. 膜面积参考答案: C7.青霉素(小分子)通过肾小管细胞分泌排泄是()A. 主动转运B. 易化扩散C. 简单扩散D. 胞饮E. 胞吐参考答案: A8.药物的首关消除效应常见发生于()A. 舌下给药后B. 吸入给药后C. 口服给药后D. 静脉给药后 E 皮下给药后参考答案: C9.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是()A. 口服B. 直肠给药C. 静脉给药D. 舌下给药E. 肌内注射参考答案: A10.下列属于舌下给药特点的是()A. 可避免首关效应B. 吸收速度比口服慢C. 不能避免胃酸破坏D. 所有药物都易吸收E. 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参考答案: A11.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A.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分布)B. 药物剂型C. 药物的首关效应D. 体液pHE. 给药途径12.下列那种给药途径无吸收过程()A. 口服B. 舌下含服C. 肌肉注射D. 静脉注射E. 直肠给药参考答案: D13.首过消除是指()A.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过程中,首次进入肝脏被代谢灭活B. 药物静脉注射后,首先与血浆蛋白结合而暂时失去活性C. 体循环的药物从肾脏快速排泄D. 体循环的药物经过肝脏被代谢灭活E. 体循环的药物优先分布至血流丰富的器官参考答案: A14.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A. 对药物分布有影响B. 对药物吸收有影响C. 具有永久性D. 肾小球滤过加快E. 使药物代谢加快参考答案: A15.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 药物作用增强B. 药物代谢加快C.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D. 药物排泄加快E. 药物分布广参考答案: C16.某药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被另一药物竞争置换后,该药的药理作用呈现()A. 不变B. 减弱C. 增强D. 消失E.增多参考答案: C17.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是()A. 分子大,极性高B. 分子小,极性低C. 分子大,无极性D. 分子小,极性高E. 分子小,无极性参考答案: A18.肝功能低下的患者应用主要在肝脏代谢的药物时需注意()A. 个体差异B. 减少药物用量C. 变态反应D.耐受性E.成瘾性参考答案: B19.药物经过代谢(生物转化)后的结果不可能是()A. 药理活性增强B. 药理活性降低C. 毒性增加D. 水溶性增加E. 毒性减小参考答案: C20.下列哪种药物是肝药酶诱导剂()A. 地西泮B. 阿司匹林C. 普萘洛尔D.苯巴比妥E. 硝酸甘油参考答案: D21.经肝药酶转化的药物与肝药酶抑制剂合用时其效应()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消失E. 新增参考答案: B22.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的药物()A. 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慢B. 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C. 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D. 解离少重吸收少,排泄快E. 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参考答案: C23.肝肠循环主要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A. 起效快慢B. 药效高低C. 分布D. 作用持续时间E.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参考答案: D24.排泄过程是药物的()A. 生物转化过程B. 再吸收过程C. 彻底消除过程D. 再分布过程E. 储存的过程参考答案: C25.大多数药物的消除途径不包括()A. 肝脏的代谢B. 肾脏的排泄C. 乳汁的排泄D. 随唾液排出E. 胆汁排泄参考答案: D26.尿液的pH值影响药物的排泄,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A. 分子结构B. 大小C. 解离度D. 解离常数E. 溶解度参考答案: C27.大多数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 皮肤、粘膜B. 肾脏C. 肺脏D. 肠道E. 肝脏参考答案: B28.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可引起()A. 弱酸性药物再吸收增加B. 弱碱性药物再吸收减少C. 弱酸性药物排泄加快D. 弱碱性药物排泄加快E. 弱酸性药物排泄减慢参考答案: C29.某药物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后的时量曲线下面积几乎相等,表明该药物()A. 口服吸收迅速B. 口服吸收完全C. 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D. 口服药物没有首关消除E. 静注吸收不完全参考答案: B30.按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的药物其半衰期()A. 随给药途径而不同B. 与血药浓度有关C. 受给药间隔影响D. 给药剂量越大半衰期越长E. 相对恒定参考答案: E31.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A. 消除半衰期B. 消除速度C. 吸收速度D. 吸收进入机体的药物相对量E. 给药剂量参考答案: D32.关于时-量关系曲线的描述正确的为()A. 反映药物效应随时间变化及其规律B. 反映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及其规律C. 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给药剂量D. 时量曲线的升段只反映药物吸收E. 时量曲线的下降段只反映药物消除参考答案: B33.某药半衰期为10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所需时间为()A. 10小时左右B. 20小时左右C. 1天左右D. 2天左右E. 5天左右参考答案: D(50小时)34.按半衰期恒量重复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可采用()A. 首剂量加倍B. 首剂量增加3倍C. 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 增加给药次数E. 增加每次给药量参考答案: A35.按半衰期恒速恒量给药,大约经过几个半衰期即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A. 8个B. 5个C. 10个D. 2个E. 1个参考答案: B36.临床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正确的恒量给药间隔()A. 每4 h给药一次B. 每6 h给药一次C. 每8 h给药一次D. 每12 h给药一次E. 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参考答案: E37.血药浓度达到坪值时意味着()A. 药物的作用最强B. 药物的消除量最大C.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D. 药物吸收过程完成E. 药物不再消除参考答案: C38.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A.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B. 药物脑脊液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C. 药物效应降低一半所需时间D. 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E. 从血浆药物浓度为原来的一半至完全消除的时间参考答案: A39.按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的药物,按一定间隔时间连续给一定剂量,其坪值到达大约需要()A. 1个t1/2B. 3个t1/2C. 5个t1/2D. 7个t1/2E. 10个t1/2 参考答案: C40.血浆半衰期对临床用药的参考价值是()A. 确定用药剂量B. 制定给药间隔时间C. 研制药物剂型D. 选择给药途径E. 计算生物利用度参考答案: B41.决定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药物的()A. 体内转化速度B. 作用强弱C. 吸收快慢D. 体内消除速度E. 生物利用度参考答案: D42.对生物利用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A. 给药次数B. 给药时间C. 给药剂量D. 给药途径E. 年龄参考答案: D43.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一般代表()A. 口服药物被机体吸收的百分率B. 口服药物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高低C. 口服药物的溶出度D. 口服药物剂量的大小E. 口服药物的安全性参考答案: A二、A2型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答卷满分标准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答卷满分标准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3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1.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A.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B.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C.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D.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E.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答案:A2.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A.结合是牢固的B.结合后药效增强C.结合特异性高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答案:D3.肝药酶的特征为:()A.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小B.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大C.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E.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答案:E4.药物转运最常见的形式是:()A.滤过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以上都不是答案:B5.某弱碱性药在pH 5.0时,它的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的pKa接近哪个数值?()A.2B.3C.4D.5E.6答案:C6.药物的吸收与哪个因素无关?()A.给药途径B.溶解性C.药物的剂量D.肝肾功能E.局部血液循环答案:C7.多数药物在血中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常与药物结合的物质是:()A.白蛋白B.球蛋白C.血红蛋白D.游离脂肪酸E.高密度脂蛋白答案:A8.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A.血液B.肾脏C.胆道系统D.肠道E.肺答案:A9.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A.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B.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D.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合成E.肝药酶数量和活性的个体差异较大答案:A10.某药的t1/2为24h,若该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一次服药后约经几天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干净A.2dB.1dC.0.5dD.5dE.3d答案:D11.药物的t1/2是指:()A.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C.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D.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E.药物的最高血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答案:A12.按t1/2恒量反复给药时,为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A.首剂量加倍B.首剂量增加3倍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增加每次给药量E.增加给药量次数答案:A13.通常不应用下列哪个参数来衡量吸收程度和速度?()A.峰时间B.峰浓度C.药时曲线下面积D.生物利用度E.以上都不是答案:E14.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非房室的分析方法,它一般适用于体内过程符合下列哪一项的药物?()A.房室B.线性C.非房室D.非线性E.混合性答案:B15.静脉注射后,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单指数相方程特征时,MRT表示消除给药剂量的多少所需的时间?()A.50%B.60%C.63.2%D.73.2%E.69%答案:C16.在非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其受试物的剂型不需要遵循以下哪些选项的要求?()A.受试物的剂型应尽量与药效学研究的一致B.受试物的剂型应尽量与毒理学研究的一致C.特殊情况下,受试物剂型可以允许与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不一致D.应提供受试物的名称、剂型、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但不需要提供研制单位的质检报告E.以上都不对答案:D17.经口给药,不应选择下列哪种动物?()A.大鼠B.小鼠C.犬D.猴E.兔答案:E18.关于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消除相采样点哪个不符合要求?()A.3B.4C.5D.6E.7答案:D19.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特殊人群指的是哪些人群?()A.肝功能受损的患者B.肾功能损害的患者C.老年患者D.儿童患者E.以上都正确答案:E20.SFDA推荐的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A.体外研究法B.体内研究法C.药动学评价方法D.药效学评价方法E.临床比较试验法答案:C二、名词解释 (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pKa答案:<p>答案: 解离常数(pKa)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解离度的溶质的极性参数。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化学》考查课试题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化学》考查课试题

药动团
答案783284575 VX
参考答案:
药物结构中决定药物药代动力学性质且参与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基团。

前药
前药是指一些在体外活性较小或者无活性的化合物,在体内zhi进过酶的催化或
者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其常常指讲活性药物(原药)与某种无毒性化合物以共价键相连接而生成的新化学实体。

先导物
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
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在新药研究过程中,通过化合物活性筛选而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基础。

代谢拮抗物
代谢拮抗物即在化学结构上与新陈代谢物或维生素相类似,但在生物作用上却与后者相对抗。

在代谢过程中,新陈代谢物与代谢掊抗物相互竞争,而代谢拮抗物常获得胜利。

代谢拮抗物分为抗核苷代谢物、抗谷氨酰胺代谢物、抗天冬氨酸代谢物等。

核苷酸的代谢拮杭抗物有嘌呤、嘧啶、氨基酸和叶酸等的类似物。

它们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来干扰核苷酸的合成,从而抑制核酸的合成。

临床上常用某些代谢拮抗物作为肿瘤药物或傍瘩抑制剂。

巴比妥类药物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呈弱酸性,巴比妥类药物因能形成内酰亚胺醇-内酰胺互变异构,故呈弱酸性;
(2)水解性,巴比妥类药物因含有环酰脲结构,其钠盐水溶液,不够稳定,甚至在吸湿情况下,也能水解;
(3)与银盐反应,这类药物的碳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硝酸银溶液作用,先生成。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药物代谢动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药物代谢动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药物代谢动力学复习题提示:试卷为随机组卷,请复制部分题目,在WORD中使用快捷方式Ctrl+F查找功能搜索参考答案。

1.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A.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B.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C.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D.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E.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参考答案:A2.关于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B.顺浓度梯度转运C.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D.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达平衡E.不消耗能量而需要载体参考答案:E3.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A.结合是牢固的B.结合后药效增强C.结合特异性高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参考答案:D4.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D.排泄速度不变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参考答案:C5.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A.阿司匹林B.苯妥英钠C.异烟肼D.氯丙嗪E.氯霉素参考答案:B6.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A.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B.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D.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合成E.肝药酶数量和活性的个体差异较大参考答案:A7.地高辛t1/2为36h,每天给维持量,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约为:()A.2dB.3dC.5dD.7dE.4d参考答案:D8.静脉注射2g某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05LB.2LC.5LD.20L。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何种情况下药物在远曲小管重吸收率高而排泄慢:A.尿量较多时B.尿量较少时C.弱酸性药物在偏碱性尿液中D.弱酸性药物在偏酸性尿液中E.弱碱性药物在偏酸性尿液中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2.下列关于肝药酶的叙述何者不正确:A.存在于肝脏及其他许多内脏器官B.作用不限于使底物氧化C.其反应专一性很低D.个体差异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E.专门促进体内的异物转化后加速排泄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3.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A.吸收与代谢平衡B.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的药量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D.药物完全消除到零E.药物全部从血液转移到组织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4.医生利用药动学规律可以解决的用药问题是:A.确保药物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B.确保药物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C.以上A、B、C、D均可D.计算药物剂量E.控制药效的强弱久暂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医生临床用药需解决的问题。

医生在临床用药时应计算药物剂量、控制药效的强弱久暂、确保药物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故正确答案是C。

知识模块:药物代谢动力学5.口服给药主要被小肠吸收的原因是:A.小肠内pH接近中性,肠蠕动快B.小肠内pH接近酸性,肠蠕动缓慢C.小肠内pH接近中性,肠蠕动缓慢D.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物都易跨膜转运E.小肠内pH接近酸性,肠蠕动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6.某弱碱性药在pH为5时,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pKa的接近数值:A.4B.3C.2D.6E.5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pKa与pH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由于弱酸性药与弱碱性药性质相反,故计算弱碱性药物解离度与pH关系的公式是10kpa-pH=[BH+]/[B]。

故某弱碱性药在pH=5时,非解离部分为90.%,该药pKa=6。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全文为Word 可编辑,若为PDF 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关于试验动物的选择,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A 、首选动物尽可能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一致B 、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试验C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必须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D 、创新性的药物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E 、建议首选非啮齿类动物2.某一弱酸性药物pKa=4.4,当尿液pH 为5.4,血浆pH 为7.4时,血中药物浓度是尿中药物浓度的:() A 、1000倍 B 、91倍 C 、10倍 D 、1/10倍 E 、1/100倍3.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特殊人群通常指的是哪些人群?4.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计算ka 的两种方法分别为()和()。

5.何种情况下需要考虑进行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6.双室模型中,将机体分为两个房室,分别称为()、()。

7.线性动力学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而非线性动力学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无关。

() T 、对 F 、错8.若单位时间内用药总量不变,增加给药次数,可使波动幅度变小,减少给药次数,可使波动幅度变大。

() T 、对 F 、错9.名词解释:非线性动力学10.阿托品(生物碱)的pKa=9.65,若提高血液和尿液pH ,则解离度增大,脂溶性变小,排泄增快。

()T 、对F 、错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 1、肝功能损害患者; 2、肾功能损害患者; 3、老年人; 4、儿童4.参考答案:残数法,W-N 法5.参考答案:虽肝脏不是药物活性代谢物的主要消除途径,但药物的治疗范围窄等情况下,需考虑进行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并与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X型题1.生物利用度:A.与曲线下面积成正比B.与药物作用强度无关C.与药物作用速度有关D.受首关消除过程影响E.是口服吸收的量与服药量之比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2.药物清除率(Cl):A.是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消除的百分率B.其值与消除速率有关C.是单位时间内将多少升血中的药物清除干净D.其值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E.其值与血药浓度有关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3.下列有关属于一级动力学药物的稳态血浓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增加剂量能升高峰值B.定时恒量给药,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与其t1/2有关C.剂量大小可影响峰值到达时间D.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到达峰值E.定时恒量给药经4~6个t1/2可到达峰值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4.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有:A.局部器官血流量B.血脑屏障作用C.给药途径D.药物的脂溶性和组织亲和力E.胎盘屏障作用正确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

吸收指药物由给药部位入血的过程,而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药物吸收入血后,在血液中的一种状态,不再影响吸收,但不易跨膜转运。

知识模块:药物代谢动力学5.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是:A.组织亲和力B.药物剂型C.药物理化性质D.组织器官血流量E.血浆蛋白结合率正确答案:A,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6.肝药酶表现为:A.易受药物的诱导B.个体差异大C.反应专属性能强D.不易受药物抑制E.使多数药物灭活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7.t1/2:A.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其t1/2是固定的B.一般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C.t1/2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D.t1/2可作为制定给药方案的依据E.一般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量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8.药物被动转运:A.是药物从浓度高侧向低侧扩散B.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停止C.不消耗能量而需载体D.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E.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性影响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9.药酶诱导剂:A.加速本身被肝药酶代谢B.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升高C.使肝药酶活性增加D.加速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代谢E.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血药浓度降低正确答案:A,C,D,E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本题库为中医大考查课复习资料,请仔细比对题目,不确保每道题都有,
请确保本资料对您有用在下载!!
科目:药物代谢动力学试卷名称:2020年7月药物代谢动力学正考满分:100
满分 100 与以下各题总分 100 相等
单选题
1.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分值:1分)
A.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
B.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
C.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
D.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
E.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2.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分值:1分)
A.结合是牢固的
B.结合后药效增强
C.结合特异性高
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
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D
3.肝药酶的特征为:()(分值:1分)
A.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小
B.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大
C.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
E.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E
4.药物转运最常见的形式是:()(分值:1分)
A.滤过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以上都不是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B
5.某弱碱性药在pH 5.0时,它的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的pKa接近哪个数值?()(分值:1分)
A.2
B.3
C.4
D.5
E.6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6.药物的吸收与哪个因素无关?()(分值:1分)
A.给药途径
B.溶解性
C.药物的剂量
D.肝肾功能
E.局部血液循环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7.多数药物在血中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常与药物结合的物质是:()(分值:1分)
A.白蛋白
B.球蛋白
C.血红蛋白
D.游离脂肪酸
E.高密度脂蛋白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8.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分值:1分)
A.血液
B.肾脏
C.胆道系统
D.肠道
E.肺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9.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分值:1分)
A.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
B.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
D.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合成
E.肝药酶数量和活性的个体差异较大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10.某药的t1/2为24h,若该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一次服药后约经几天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干净(分值:1分)
A.2d
B.1d
C.0.5d
D.5d
E.3d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