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元素对作物生长的机制及作用
微量元素硼、钼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微量元素硼、钼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硼植株中含硼量视作物种类而异,通常在2~100mg/kg范围内,双子叶植物常高于单子叶植物。
硼在植物体内比较集中的分布于茎尖、根尖、叶片和花器官中。
由此可见,硼对作物的生长、繁殖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物缺硼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过程受到阻碍,甚至枯萎。
因此,缺硼首先受伤害的往往是茎尖和根尖等生长点,这可能是因硼使作物体内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受影响所致。
严重缺硼时,会出现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等症状。
硼能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
花的柱头、子房、雄蕊、雌蕊中都含有相当量的硼。
有硼存在时,花粉萌发快,可使花粉迅速地进入子房,有利于受精和种子的形成。
相反,在缺硼条件下,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管形成困难,妨碍受精作用。
因此缺硼作物的一个重要症状是籽实不能正常发育,甚至完全不能形成(如上述油菜的“花而不实”、苹果的缩果病等),严重影响作物的收成。
硼对作物体内糖的合成和运输有促进作用。
植物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植株的叶绿体中硼的相对浓度较高,缺硼时,叶绿体退化,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蔗糖是碳水化合物在作物体内运输最普遍的形态。
在硼的影响下,能加速作物体内蔗糖的运转。
目成提出的假说认为,硼所以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是因为硼能与糖类中的多羟基(-OH)结合,形成糖—硼络合物。
一些研究结果还证明,硼参与尿嘧啶的合成。
因此,缺硼时会影响到尿三磷(UTP)和核糖核酸的形成。
硼能促进根系维管束的形成和分化,使根系发达,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活性。
由于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提高蛋白质胶体的黏滞性,进而能增加作物的抗旱、抗寒等抗逆能力。
钼钼在植株内的含量随作物种类和不同器官而异,豆科作物为1.9-91mg/kg干重,远比非豆科作物含钼量0.01-0.7mg/kg为高。
豆科作物体内的钼多集中在根瘤内,其次是在种子中。
钼能促进硝态氮的还原和同化作用。
如前所述,作物吸收的硝态氮,须经还原成氨后才能被同化。
过量硼对农作物的毒害效应及其相关机理概述

渐 降低 到 1 o・ 硼 处 理组 的 5c 尹钧 等Ⅲ的 0mm lL m。 研究表明 , 随土 壤 硼浓 度 的增 加 , 麦 根 系 在 各 土壤 小 层 的根 量变 少 , 系变 浅 , 根 深层 根量 少 , 而使 地 上 部 从 分 产量 显著 降低 。卢涛 等[ 刀 的研究 也表 明 , 高浓 度 的硼
种小 麦茎 的干重 均减 少 , 中品种 K nun的减 少 量 其 u dr
达到了 5. 34 %。
1 过 量 硼 对 植 物 的危 害
11 物 受硼毒 害症 状 .作
1 . 2硼毒 害对 作物产 量 的影 响 刘 术新 等 旧研 究 了 1 8种蔬 菜 对 硼 的敏 感 性后 发
高硼 对作 物 的毒 害 主要表 现 在 叶片 上 。卢 涛等 同
半 以上 , 物 受 硼 毒 害 症状 十分 严 重 , 大 田作 物平 作 使
均 减产 1 %m 7 。
硼 毒 害也 可 表 现 在茎 及 枝 干 上 。梨 树 受 硼 毒 害
后, 皮孔 粗 大 , 枝皮 粗 糙 , 严重 时枝 皮 泛 黄 , 光 泽 l 无 z 。
在 我 国 , 有 不少 地 区农 田面临 硼含 量 过 高 的问 也 题 。我 国高 硼土 壤 主要集 中在硼 矿 区 , 如辽 宁 、 吉林 、 青海 和 西藏 等地 区。例 如辽 宁丹 东 宽甸 地 区 , 部分 土
研 究 发 现 , 豆 受硼 毒 害后 , 绿 叶缘 失 绿 , 速扩 展 到侧 迅
现 , 供试 蔬 菜 中 , 23以上 蔬菜 的株 高 、 上 部 分 在 有 / 地
的鲜重 和 浓度 问 的关 系达 到 了显 著 、极 显著 的水 平 。
脉间, 叶子呈枯萎状并过早脱落 。Y r i h 等嘲 e y u 在高 m a
硼肥的作用及施用方法

1硼肥的作用任何植物生长,都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元素,虽然硼元素用量很小,但是却能增强作物的生理机能,能促进植物生长繁茂,灌浆饱满,根系发育良好,促进开花结果。
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2施用方法2.1针对作物对硼元素的吸收量的不同而施入,果树、花生需硼肥多,玉米、小麦对硼肥吸收少,所以要有的放矢的施用硼肥。
2.2植物虽然吸收硼肥很少,如果不施入会造成缺硼症状,因此也要适当施用,能提高产量。
2.3因为植物需用硼肥很少,一般喷施较多,可以在作物生长的任何时期采取少量多次的喷施,这样不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4硼肥施用方法有多种,大部分因为是工业硼砂可以用作基肥,也可以采取叶面喷施或者冲施,效果也很好。
2.5轮作的植物或者作物倒茬口都要适当施用硼肥,不然也会对作物的产量品质造成影响。
2.6广大群众不要因为硼肥施入很少,就忽视施用硼肥,但其就如木桶理论的短板,所以一定要重视施硼肥理念。
2.7市场上硼镁肥很多,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镁,含硼肥很少,所以购买硼肥要看硼肥含量,防止由于假冒伪劣硼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硼肥的作用及施用方法尚平染(深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北深州053800)3.5减少农药的使用。
将农药混入到灌溉水中,利用滴灌技术直接渗透到作物的根部,减少了农药的挥发,提升了功效,从而减少了农药的整体使用量,还有效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4提升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效果的措施4.1促进灌溉技术进一步精细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优势明显,因此有必要广泛推广使用,以提升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促进滴灌技术进一步精细化,结合不同作物的类别以及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考虑地区土壤对水的需求,精细化管理,保障滴灌开展的实时准确;其次,实现精细化的耕作,有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优势,建立自动化的滴灌系统,保障施肥操作顺利完成,利用计算机系统完成相应的控制,实现精密化滴灌的目的。
硼在植物中的作用

硼在植物中的作用如下:
1.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硼元素可以促进作物细胞伸长和细
胞分裂,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伸长。
2.参与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
硼可以参与作物体内碳水化合
物的运输和代谢,增加作物果实糖的成分,从而提高作物的结实率和果树的坐果率。
3.促进花粉管萌发和受精。
硼能使作物花粉萌芽快,花粉管伸长
迅速进入子房中,有利于受精和种子的形成。
4.提高豆科类蔬菜根瘤菌的固氮能力。
硼可以提高豆科类蔬菜根
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加固氮量。
硼肥使用的误区

硼素不是作物体内各种有机物的组成成分,但能加强作物的某些重要生理机能。
一、硼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细胞伸长和组织分化:生长素(吲哚乙酸)和硼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在根系中硼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
在吲哚乙酸的刺激作用下,根伸长正常。
绿色植物中,吲哚乙酸只有在维管植物中形成,它参与木质部导管的分化。
因此一般对硼的需求也仅限于维管植物。
缺硼植物木质部分化消弱。
茎形成层组织细胞分裂加强,形成层细胞增生。
2.酶代谢和木质素形成:酚类化合物积累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
硼能与酚类化合物络合,克服酚类化合物对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在木质素形成和木质部导管分化过程中,硼对羟基化酶和酚类化合物酶的活性起控制作用。
3.碳水化合物运输和蛋白质代谢:硼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有两方面的功能:细胞壁物质的合成和糖运输。
硼能促进葡萄糖-1-磷酸的循环和糖的转化。
硼不仅和细胞壁成分紧密结合,而且是细胞壁结构完整性所必需。
硼和钙共同起“细胞间胶结物”的作用。
硼影响RNA,尤其是尿嘧啶的合成。
缺硼植株新叶蛋白质含量降低,这仅限于细胞质,而叶绿体蛋白质含量不受影响,因此缺硼植株失绿并不普遍。
硼能加强作物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当作物硼素不足时,就会造成叶片内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的大量积累,不能运送到种子和其它部位中去,从而影响作物产量。
4.根生长发育:硼能促进豆科作物根中维管束的正常发育,使根瘤菌得到碳水化合物的充足供应,从而增强豆科作物的固氮能力,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硼也可提高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和甜菜的糖分含量,增加麻类作物的纤维量,并改善它的品质。
5.作物抗逆性:硼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
硼在作物体内有控制水分的作用,能提高向日葵、荞麦等作物原生质的粘滞性,增强胶体结合水分的能力。
施硼能促进维生素C形成,维生素C的增加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供给作物的硼素不充足,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减弱,会使作物产生一定生理病害,如甜菜的“心腐病”、花椰菜、萝卜的“褐腐病”、土豆的“疮痂病”、芹菜“茎秆开裂”、萝卜的空心、白菜、菠菜生长不良、甘薯“褐斑病”、芹菜“折茎病”、亚麻“立枯病”、向日葵“白腐病”和“灰腐病”、菜豆“炭斑病”等。
硼肥的作用

硼肥的作用
硼肥作为一种营养肥料,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主要补充作物对硼元素的需求,促进光合作用和有机物合成,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硼肥的作用。
首先,硼肥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合成。
硼是作物中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体内许多重要酶的活化和代谢过程。
硼能够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酶的活性,促进植物体内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硼肥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硼能够增强作物的细胞壁结构,增加细胞壁的硬度和密度,提高了作物对病菌、病毒和虫害的抵抗能力。
硼还能够影响植物内部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物对氧化胁迫的抵抗能力,降低了病菌和病毒侵染的程度。
此外,硼肥还能够促进植物的适应环境能力。
硼能够影响植物对干旱、寒冷和盐碱胁迫的反应。
在干旱环境下,硼能够维持植物体内水分的平衡,增强植物对脱水的耐受能力。
在寒冷环境下,硼能够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减少低温对作物的伤害。
在盐碱土壤中,硼能够调节植物的离子平衡,减轻盐碱胁迫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总结起来,硼肥对作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光合作用和有机物合成,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菌和病毒侵染的程度;促进植物的适应环境能力,增强
植物对干旱、寒冷和盐碱胁迫的反应。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硼肥,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益。
钙 镁 硫 铁 硼 锰 铜 锌 钼 氯农业种植中的作用

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钼氯农业种植中的作用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钼和氯是农业种植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并给出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钙是植物生长的基本元素之一。
它参与植物细胞壁的构建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在植物根部和新生组织的伸长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
在农作物的种植中,及时补充钙元素可以增加植物的抗逆性和耐病能力。
其次,镁是光合作用中叶绿体中氯叶素分子的组成要素之一。
它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参与许多酶的活化。
在农业种植中,缺乏镁元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使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叶片呈现黄化症状。
因此,及时添加镁元素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产量。
硫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元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成分之一。
它参与植物体内的许多代谢过程,如植物光合作用、呼吸和养分吸收等。
对于农作物的种植来说,硫元素的供应足够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铁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微量元素,是细胞色素和酶的组成成分之一。
它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和氮代谢等重要生物化学过程。
在农业种植中,铁元素的供应足够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硼是植物生长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它参与细胞壁的合成和维持植物体内的钙代谢。
在农作物的种植中,硼元素的供应足够可促进植株的开花结实和抗逆性。
锰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微量元素,它参与光合作用、呼吸和氮代谢等生物化学过程。
它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尤为重要。
缺乏锰元素会导致光合作用受阻,植物叶片出现黄化症状。
因此,适量添加锰元素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产量。
铜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微量元素,它参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光合作用。
对于农业种植来说,铜元素的供应足够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提高果实品质。
锌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体内的许多酶的活化,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呼吸和氮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
在农作物的种植中,适量添加锌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耐病能力和产量。
硼肥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硼肥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一、硼肥的用途硼肥是指含有较高浓度的硼元素的肥料,主要用于作物生长中的硼元素供应。
以下是硼肥的主要用途:1.促进植物生长:硼元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可以调节植物内部代谢,促进植物生长。
2.提高产量:硼元素可以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从而提高产量。
3.改善果实品质:硼元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改善果实品质。
4.增强抗逆性:硼元素可以增强植物对环境逆境的抵抗力,如干旱、盐碱等。
二、常见的硼肥种类1.磷酸二氢钾硼:含有P、K、B三种元素,适用于各类果树和蔬菜作物。
2.硝酸钠硼:含有N、Na、B三种元素,适用于各类蔬菜作物和水稻等。
3.磷酸铵钙硼:含有P、Ca、B三种元素,适用于各类果树和蔬菜作物。
4.硼砂:是一种单质硼的肥料,适用于各类作物。
三、使用方法1.浇灌法:将硼肥溶解在水中,浇灌植物的根部。
一般来说,每亩用量为1-2公斤。
2.叶面喷施法:将硼肥溶解在水中,喷洒在植物叶面上。
一般来说,每亩用量为0.5-1公斤。
3.土壤施用法:将硼肥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耕入土中。
一般来说,每亩用量为2-3公斤。
4.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法:将硼肥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追施氮、磷、钾肥时加入硼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四、注意事项1.不要过量使用:过量使用会导致植物对硼元素的吸收不良或者直接毒害植物。
2.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硼肥不可与酸性化学品混合使用,否则会导致硼元素的损失或不良反应。
3.避免在高温、干旱或低温、潮湿的天气条件下使用:这些天气条件会影响硼肥的吸收和利用效果。
4.注意贮存:硼肥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硼元素对作物生长的机制及作用
硼是20世纪20年代被证实的植物必需元素,1932年Warington在豌豆试验中证实了硼对植物的必需性。
缺硼在多种果树上都能引起果实品质变差,甚至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果树硼素营养应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已报道具有缺硼症状的植物已超过100种。
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植物缺硼是最普遍的,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硼的生理功能和硼肥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孤立的研究某一元素的作用则难以从本质上全面揭示这一元素的行为。
硼和其他微量元素有所不同,它不是植物体的结构部分,也不参与氧化还原作用,在植物代谢中它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使糖的运转顺利进行:缺硼的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发生混乱,叶子中形成的碳水化合物运输不出去而是大量积累起来,叶片增厚。
硼能促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硼对于生长素(吲哚酷酸)的合成有着重要影响。
硼素不足,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便大大降低,以致营养器官的生长受到抑制。
缺硼植物一个重要特征是不能形成或形成不正常的花器官,表现为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粒发育不能健康进行。
它还可以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的能力,增加固氮量。
据报道,硼对加速植物发育,促进早熟和改善品质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黄瓜、番茄施硼可提高维生素C含量;苹果、柑橘施硼可提高含糖量,降低
含酸量等等。
增强抗逆性:硼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施硼能促进维生素C的形成,维生素C的增加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作物缺硼,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减弱,使一些作物易发生病害,如马铃薯疮痴病、甜菜心腐病、萝卜褐腐病、甘薯褐斑病、芹菜折茎病、亚麻立枯病、向日葵白腐病和灰腐病、菜豆炭斑病等。
施硼可使作物的这些病害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有报道认为缺硼可能与其他逆境胁迫一样,降低清除自由基的保护酶活性及清除剂含量,引起自由基积累,导致植物膜功能受损害。
耿明建等在棉花上的试验也表明,缺硼导致多胺含量增高,缺硼条件下硼高效品种叶片质膜受伤害程度较低效品种轻,可能与其体内多胺含量显著升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