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学Z》第四次作业20151023

《正常人体解剖学Z》第四次作业20151023
《正常人体解剖学Z》第四次作业20151023

第四次作业

1. 内眦动脉来自:[1分]B.面动脉

2. 颈外静脉通常注入:[1分]B.锁骨下静脉

3. 由肝门静脉系收集静脉血的器官不包括C肝

4. 关于腹腔干的错误叙述是:[1分]D.发出肾动脉

5. 有关升主动脉的错误叙述是:[1分]E.起于右心室

6. 二尖瓣位于:[1分]D.左房室口

7. 三尖瓣位于:[1分]C.右房室口

8. 关于窦房结的正确说法是:[1分]A.为心的正常起搏点

9. 有关心的动脉的错误叙述是[1分]D.旋支来自右冠状动脉

10. 有关脾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C.脾的长轴与第9肋一致

11. 食管动脉通常发自:[1分]A.胸主动脉

12. 关于肱动脉的错误叙述是:[1分]C.沿肱二头肌外侧沟走行

13. 关于肺静脉的正确说法是:[1分]C.经肺门

14. 关于肝门静脉的错误叙述是:[1分]B.收集腹腔全部器官的静脉血

15. 不属于腹腔干的分支是:[1分]B.肠系膜上动脉

16. 左心房的入口是:[1分]A.肺静脉口

17. 不属于上肢浅静脉的是:[1分]C.桡静脉

18. 不直接汇入下腔静脉的是:[1分]A.门静脉

19. 胸廓内静脉注入:[1分]C.头臂静脉

20. 不属于心血管系组成的是[1分]E.淋巴管

21. 关于心位置的错误叙述是[1分]B.位于胸膜腔内

22. 关于颈内动脉的错误叙述是:[1分]B.发自颈外动脉

23. 头静脉的血注入:[1分]D.腋静脉

24. 左睾丸静脉一般注入:[1分]D.左肾静脉

25. 胸廓内动脉发自:[1分]D.锁骨下动脉

26. 有关静脉的错误叙述是:[1分]B.所有静脉都含静脉血

27. 关于右心房的错误叙述是:[1分]D.入口有肺静脉口

28. 有关循环系功能的错误叙述是:[1分]B.淋巴系起自毛细血管

29. 脑膜中动脉发自:[1分]C.上颌动脉

30. 右淋巴导管接受的淋巴干是:[1分]E.右锁骨下干

31. 关于心的正确说法是:[1分]D.右心室含静脉血,左心室含动脉血

32. 关于股动脉的正确说法是:[1分]C.走在股三角内

B型题

1. 由胸主动脉分支供血的器官为:[1分]A.支气管

2. 由腹主动脉分支供血的器官为:[1分] D.卵巢

3. 心房与心室的表面分界的沟是:[1分]B.冠状沟

4. 位于心膈面的纵行浅沟是:[1分] D.后室间沟

5. 有四个入口的是: [1分] D.左心房

6. 有三个入口的是: [1分] C.右心房

7. 汇集形成淋巴管的是: [1分] E.毛细淋巴管

8. 在淋巴结凸的一侧连接的淋巴管是:[1分]A.淋巴输入管

9. 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的是: [1分]C.头静脉

10. 直接注入腋静脉的是: [1分]C.头静脉

11. 壁内有压力感受器的是:[1分]C.颈动脉窦

12. 含有化学感受器的是: [1分]E.颈动脉小球

13. 直接注入股静脉的是:[1分]D.大隐静脉

14. 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的是:[1分]D.大隐静脉

15. 进行头颈部止血时压迫到第六颈椎横突上的动脉是:[1分] D.颈总动脉

16. 在外耳门前方压迫止血的动脉是:[1分]A.颞浅动脉

17. 右心房的入口是:[1分] B.冠状窦口

18. 右心室的入口有:[1分] C.三尖瓣

19. 经过内踝前方的浅静脉是:[1分] B.大隐静脉

20. 经过外踝后方的浅静脉是: [1分]A.小隐静脉

西方经济学网上第5次作业复习课程

西方经济学网上第5 次作业

1.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增加100万元支出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A. 500万元 B. 80万元 C. 400万元 D. 100万元 满分:2 分 2. 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A. I=S B. I+G=S+T C. I+G+X=S+T+M D. AD=AS 满分:2 分 3.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 减少货币供给量 B. 降低失业率 C. 提高失业率 D. 增加工资 满分:2 分 4. 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水平线 D. 垂线 满分:2 分

5.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 A. 增加,利率上升 B. 增加,利率下降 C. 减少,利率上升 D. 减少,利率下降 满分:2 分 6. 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 A. 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减少 B. 使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C. 将改变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斜率 D. 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增大 满分:2 分 7. 若自发总需求增加1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万元,则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A. 1 B. 0.1 C. 0.9 D. 0.5 满分:2 分 8. 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 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 边际消费倾向为0.64

D. 边际消费倾向为0.2 满分:2 分 9. 如果经常项目上出现赤字,() A. 出口和进口都减少 B. 出口和进口相等 C. 出口和进口相等且减少 D. 出口小于进口 满分:2 分 10. 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小 B. 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C. 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 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 满分:2 分 11.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满分:2 分 12. “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 A. 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 B. 一条长期存在的斜率为正的直线 C.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

组织行为学第四次作业

组织行为学第四次作业

组织行为学第四次作业

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河北柏粮集团 河北柏粮集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与邢台市交界处,西距京广铁路、107国道100多米,东距京珠高速公路不到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柏粮集团始建于1963年,当时叫王家庄粮站,占地4亩,职工6人,仓容不足百万斤,固定资产78万元,是河北省最小的一个基层粮站。 1970年更名为柏乡县粮食局镇内粮库。 1993年被命名为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既有储备粮保管任务,又可经营商品粮。 2006年12月28日,柏乡粮库适应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强势发展的基础上组建河北柏粮集团。集团以柏乡粮库改制成的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拥有3个子公司,分别是邢台粮食物流有限公司、柏乡县镇内粮库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和柏乡冀南粮食开发有限公司。 目前,河北柏粮集团仓容量8亿斤,年经营量13亿斤,业务范围辐射全国25个省、市、自治县。 该企业的领导班子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做上去的,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 该企业领导班子由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主任组成。 领导班子的现状及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意识淡薄,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相适应。 2、部分领导干部综合知识面较窄,运用水平较低。一些领导干部对行业的业务较为熟悉,但对行业外的知识较缺乏。有些干部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吃老本。 3、思想不够解放,缺乏进取心。部分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行动上慢半拍,工作开拓性、主动性不强,力度不大,等、靠、要等思想严重。 领导班子素质和工作作风: 尚金锁河北柏粮集团董事长。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获得者,中国粮油创业企业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优秀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粮食物流分会常务副会长,河北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2001年全国粮食工作会议提出“全国粮食系统学习尚金锁、学习柏乡粮库”。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2 名词解释 1.矢状面:指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4】 2.肘后三角:当肘关节前屈90度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后三角。【34】 3.扁桃体窝:在口咽侧壁上,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有一凹窝,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腭扁桃体。【92】 4.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 有化学感受器。【156】 5.肺门:为肺内侧面中央的长椭圆形凹陷,是主支气管、肺动、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部位。【113】 6.虹膜角膜角:在眼球前房的周缘,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201】 7.周围性瘫痪(软瘫):当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如前角运动细胞、脑躯体运动核、脊神经或脑神经损伤),由 于肌失去神经直接支配,出现肌体肌张力降低,松弛变软,反射弧中断,深、浅反射均消失,称周围性瘫痪或软瘫。【274】 8.内囊:是由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内囊损伤时,可引起“三 偏”综合症。【256】 9.麦克伯尼(McBureny)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之间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97】 1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 质称皮质。【216】 11.正中矢状切面:即沿人体正中线所作的矢状切面。【4】 12.翼点:指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神经通过,骨折时,易引 起颅内血肿。【25】 13.Treitz韧带:即十二指肠悬肌,张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腹后壁之间;有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亦作为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95】 14.心切迹:左肺前缘下半有一明显缺口,称心切迹。【113】 15.掌浅弓:尺动脉的终末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在手掌合成的弓形动脉,称为掌浅弓。【162】 16.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为感光最敏感的部位。【200】 17.中枢性瘫痪(硬瘫):当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作用,产生功能释 放,活动增强,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瘫痪的肌呈痉挛状态,同时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称中枢性瘫痪或硬瘫。【274】 18.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很多小纤维束呈网状互相连结,其间的空隙,为蛛网膜下隙,其内流动有 脑脊液。【287】 19.乳糜池:在第12胸椎下缘到第1腰椎体的前面,又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梭形膨大的池,称乳糜池, 为胸导管的起始部。【186】 20.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感觉器—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216】 21.黄骨髓:骨髓的一种。含大量脂肪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7】 22.齿状线:肛管内各肛瓣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齿状线。此线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 线。【99】 23.声门裂: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此裂前3/5为喉癌的好发部位, 后2/5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110】 24.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162】 25.脉络丛:在脑室壁一定部位,软膜组织及毛细血管连同脑室壁上皮突入脑室腔内,形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 生脑脊液的结构。【287】 26.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215】 27.隐神经:腰丛股神经的最长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向下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234】 28.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与延髓间。临床上有时在此做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287】 29.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下壁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其上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千秋 正确答案:B 2.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其他家庭 正确答案:C 3.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正确答案:B 4.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 A.角色丛 B.复式角色

精选文库 C.先赋角色 D.实际角色 正确答案:A 5.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优势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正确答案:C 6.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称作()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反社会化 正确答案:A 7.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同事一起春游 B.赶时髦 C.抢购 D.球迷闹事 正确答案:D 8.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库利

精选文库 B.林顿 C.托马斯 D.米德 正确答案:D 9.文化是指()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正确答案:D 10.“老年保险”属于哪种需要()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1.马克思认为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经历()阶段。 A.生存 B.享受 C.发展 D.生理 正确答案:ABC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doc

《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B A.多层次性 B.多学科交叉性 C.两重性 D.实用性 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 A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 B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A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 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8.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 A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9.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 C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10.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A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1.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 B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2.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C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3.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 D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A ) A. 性格; B.个性; C.气质; D.能力。 15.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 A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6.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 C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7.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 D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8.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 A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19.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 B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20.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21.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B )。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努力增加B的报酬 D.使B减少投入 22.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惩罚 B.正强化 C. 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椎间孔:椎骨连接时,上位椎骨的椎上切迹与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 一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凸向前方的横形隆起,在体表可触 之,它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还正对第四胸椎体下缘水平。 ●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交汇处,称为翼点。此处骨 质较为薄弱,易发生骨折,容易损伤内面的脑膜中动脉而发生颅内血肿。 ●盆骨界线:盆骨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 上方的大盆骨和下方的小盆骨。 ●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 鞘共同组成。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分为前后两层,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 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 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 韧而富有弹性。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交点为标志。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齿状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 线。 ●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舌根和左、右腭舌弓共同围成。 ●肝门:肝脏脏面H形沟的横沟,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脉、肝 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通过。 ●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 基底部所围成,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声带:声壁内含有声韧带和声带肌,三者合称为声带。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 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肋膈隐窝:在肋胸膜与隔胸膜的转折处有一个肺下缘不能伸入其内的间 隙,称为肋膈隐窝。 ●纵膈:纵隔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是分隔左 右胸膜腔的间隔。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下纵膈,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 ●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肾区。某些肾病患者,叩 击或触压此区可引起疼痛。 ●肾锥体:肾锥体是组成肾髓质的小管道,约有15~25个。肾锥体的基底 朝向肾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肾锥体的尖端称肾乳头,突入肾小盏。 ●肾柱:浅层的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属肾皮质。

社会学概论作业

社会学概论作业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有机体论 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赛提出的社会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种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2、社会进化论 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首先提出的社会学理论。他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 3、结构功能理论 状态和规范是影响行动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在行动过程中,人们在确定目标和手段时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但这种自由受两方面的制约,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规范对这种选择进行指导和调节,环境状态则为行动提供机会或障碍。 4、交换理论 是指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5、社会结构 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互相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6、基本社会化 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二、简答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1、社会变革的需要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它的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一些思想家强烈要求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这种社会变革,但是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和各种非科学学说,开拓了人们对宇宙的新认识,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深远、广大的空间。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在17-18世纪思辨的历史哲学发展的同时,在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启示下,经验的社会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这种研究的兴起出于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首先是从社会统计发展出来的。其次,是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出经验和资料,社会研究为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方法。 2、简述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 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理性发展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社会发展三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他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还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唯心主义,二是形而上学赫伯特、斯宾塞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作业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作业 一、单选题 1、以下(A )项指的是边际效用 A.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 B.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C.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 D.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E.以上都不对 2、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 零,则此时( B )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E.以上都不对 3、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价格为2。若张某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 C )。A.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B.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 的购买;C.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张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E.无法确定张某该怎么办 4、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则(D )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C.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E.无法确定张某该怎么办 5.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群包含(C) A.少数几条无差异曲线 B.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C.无数的无差异曲线 6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商品的价格 7.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B)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8. 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C)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C.商品X 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组织行为学第三次作业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三次作业答案 我们在这一章资料上传了有关唐僧取经的一些“趣论”(请打开或下载该文参考),请你结合我们所讲的团队建设的知识,谈谈唐僧的取经团队成功之处。 要求: 1.字不在多,说清就行 2.结合自身体验,欢迎任何观点 3.时间截止后不接受任何理由的迟交作业 4.严禁抄袭,一经发现,成绩为零 答:看了老师提供的资料上唐僧取经的一些“趣论”并结合目前我所学的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解的团队建设的知识,下面我想浅谈一下我个人对唐僧的取经团队成功之处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认为一个能成功完成任务的团队必须是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具有互补性。正真优秀的团队必须具有互补的、完成团队目标所必须的技能组合而不是团队成员都是一种类型的人。比如一个常见的团队就需要各种技能的专业人才。如技术开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财务人员、法律顾问等等,这样才能配合合力完成一项任务。如果一个团队中的成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也是没法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的。就像唐僧的取经团队,他们师徒四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配合在一起能够扬长避短,在“取经”这件事情上将各自的优势技能发挥出来,互相取长补短,所以形成了 1+1>2的协同效应。唐僧犹如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是技术助理、沙和尚是优秀的后勤人员。唐僧是整个“取经团队”的核心人物、领军人物。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力,始终把持整个西天取经工作的目标、方向、路线,自我要求十分严格,具有非同寻常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遇到逆境还是顺境,他始终一心向佛,执着地追求着“取经”的大目标。没有他这个主心骨和精神领袖,西天取经的工作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唐僧的降妖除魔能力几乎为零,也就是“业务能力”非常弱,如果这个“取经”团队成员都是像唐僧一样的人那么“西天取经”这件事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是完不成“西天取经”工作任务的。而团队成员之一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他武艺高强,疾恶如仇,一路降妖除魔西天取经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业务能力最强、市场开拓最广、解决难题最多、绝对不可或缺的头号功臣”员工。没有他是肯定完不成西天取经任务的。这种人对任何一个团队都是必须的,否则这个团队就基本丧失了执行力、拓展能力和业绩上升的可能。但孙悟空毕竟劣根未尽,凡事喜好率性而为,他不像唐僧那样看重取经一事。要不是头上戴个紧箍,他恐怕早就离开“取经团队”回花果山逍遥自在去了。这样的人在团队中是必不可缺的但并不是越多越好。也就是说,唐僧这个领导只能带一个孙悟空上路,如果三个都是孙悟空,这些麻烦制造者肯定自己就先内讧起来了,对外也必然纠纷不断,唐僧这个领导就专门调停矛盾纠纷吧,不要再想“取经”的事了。再说团队四成员之一猪八戒,看似在西天取经局中无所建树、无关紧要,但其实不然。他是孙悟空很好的副手。甘当绿叶、甘做从属,绝对服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考重点总结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目(有答案)

任务1 单项选择 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2分)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2/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2分) A、语言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3/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为中介发挥作用。(2分) A、主观因素B、社会因素C、客观条件D、自然环境 (4/3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2分) A、数量规模的体现 B、个人关系的总和 C、结构的总和 D、关系的集合 (5/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年代。(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 6/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2分) A、生理的 B、自尊的 C、安全的 D、归属的与爱的 (7/32)、文化是指()。(2分)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C、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D、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8/32)、()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2分) A、康有为 B、严复 C、吴文藻 D、费孝通 (9/32)、马克思认为,()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2分) A、经济交往 B、国际交往 C、政治交往 D、人际交往 (10/32)、人的社会需要产生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条件是人的()。(2分) A、物质需求 B、生存需要 C、生理需求 D、规则需求 (11/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1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西方经济学作业4

1、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 3、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这些政策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 4、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又出现了“过热”,请结合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第1问: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我们应注意两点:“普遍的”、“持续的”。一是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上升,不算是通货膨胀;二是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产品或劳务价格的一次性或暂时上涨也不算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品和劳务价格等不停顿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属于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我们应从最重要的原因即从商品供求关系方面分析,则有以下三种情况: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在社会总需求中,无论是消费、投资增加,还是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的增加,都可能使需求增加,都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在未充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不会引起价格上涨,不会产生需求拉动通货膨

胀。在正常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增加,使价格水平提高。但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增加,价格水平提高,但国民收入不再增加,这是由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所致。此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对价格水平提高的影响更大。在上述正常的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条件下,由于社会总需求增加引起价格总水平普遍持续的提高,就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政府支出、投资及转移支付增加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刺激消费力度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我们在理解上应注意两点:一是成本提高可能使价格上涨,但不是必然上涨;二是当社会总需求不变或增加不大时,成本提高会使价格上涨,但社会总需求增加很快,成本提高时价格不一定不涨。那么,我们来分析成本提高为什么价格会上涨:原因是由于成本提高,供给曲线上升,则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提高;如果成本进一步提高,总供给曲线继续上升,则国民收入进一步减少,而价格更进一步提高,这种由于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普遍持续上涨就构成了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的原因不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⑴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由工资增长率快于生产增长率导致。 ⑵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由于产品价格提高幅度快于成本提高幅度导致。 ⑶进出口推动通货膨胀,进口品价格上升及出口迅猛增加导致。 3、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上述

正常人体解剖学考试试卷与答案

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一、A 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椎骨一般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共有31 块椎骨 B.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孔C. 椎体与椎弓之间围成椎间孔 D.椎弓伸出七个突起E. 以上都不是 2 、胸骨角正对 A.第二胸椎上缘B. 第二胸椎下缘C. 第三胸椎体 D. 第四胸椎体上缘E. 第四胸椎体下缘 3 、关于椎间盘的描叙,正确的是 A.共23 块,最上一个椎间盘位于 2 、3 颈椎之间B.位于脊柱胸段的椎间盘最厚C. 由外部的纤维层和部的髓质两部分组成 D. 因为后部比较薄,故临床多见向后脱出E.可以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4 、有关股骨的描叙,不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长的骨B.长度约占身高的1/4 C.分为一体两端D. 股骨体后面有纵形骨嵴为粗线 E.股骨颈与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形隆起为小转子 5、不参与围成骨盆下口的是 A.坐骨结节B.耻骨弓C.尾骨D.骶棘韧带E.骶结节韧带6、关于背阔肌的描叙正确的是 A.位于背上部B.起自全部胸椎和腰椎棘突C.位于背部浅层 D.止于肱骨大结节嵴E.收缩时可使肩关节旋后 7 、止于股骨大转子的是 A.髂腰肌B.股二头肌C.臀大肌D.臀中肌E.缝匠肌8 、具有屈膝屈髋作用的是 A. 缝匠肌B.股中间肌C. 股直肌D. 股侧肌E. 股外侧肌 9 、上消化道是指 A. 口腔到食管的一段B. 口腔到胃的一段C. 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D. 口腔到小肠的一段E. 口腔到空肠的一段 10、关于食管的描叙正确的是 A.长约25厘米,位于脊柱与气管的前面B.分为颈部和胸部 C.第一个狭窄距中切牙25 厘米 D.第二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E.第三个狭窄第十二胸椎高度 11、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腋中线处交 A.第6 肋B.第7 肋C.第8 肋D.第9 肋E.第10 肋12、在男性膀胱后方毗邻的结构中没有 A.精囊B.直肠C.输精管壶腹D.前列腺E.以上都不是13、关于前列腺的描叙错误的是 A.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B.分为底、体、尖三部分C.后方有纵行的前列腺沟D.通过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E.为成对的实质性脏器 14、心尖位于 A.左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侧2—3cm 处

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

第四次作业 答: 一、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 (一)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品和劳务价格等不停顿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属于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通货紧缩的成因从理论上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生产能力总体性过剩。此时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普遍持续下跌。 2.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如预期未来实际利率会降低、商品价格会下降,则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会减少现期投资和消费,导致现期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跌。 3.政府紧缩预算,削减支出。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供求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容易引发通货紧缩。 4.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生产能力得以提高,使成本下降,导致产品价格下跌。 5.汇率因素。如果一国高估本币汇率,会造成用外币表示的本过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导致外部需求降低,出口下降;进而导致国内外向型企业开工不足,工人收入下降,个人购买力和需求下降,从而导致物价持续下跌。 6.货币政策变动。如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可能会产生物价持续下跌。 7.金融体系效率低下或信贷过度扩张产生大量不良投资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二)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第一: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第二: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或暂时上涨不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我们应从最重要的原因即从商品供求关系方面分析,则有以下三种情况: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在社会总需求中,无论是消费、投资增加,还是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的增加,都可能使需求增加,都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在未充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不会引起价格上涨,不会产生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在正常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增加,使价格水平提高。但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增加,价格水平提高,但国民收入不再增加,这是由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所致。此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对价格水平提高的影响更大。在上述正常的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条件下,由于社会总需求增加引起价格总水平普遍持续的提高,就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政府支出、投资及转移支付增加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刺激消费力度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我们在理解上应注意两点:一是成本提高可能使价格上涨,但不是必然上涨;二是当社会总需求不变或增加不大时,成本提高会使价格上涨,但社会总需求增加很快,成本提高时价格不一定不涨。那么,我们来分析成本提高为什么价格会上涨:原因是由于成本提高,供给曲线上升,则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提高;如果成本进一步提高,总供给曲线继续上升,则国民收入进一步减少,而价格更进一步提高,这种由于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普遍持续上涨就构成了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的原因不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⑴资推动通货膨胀,由工资增长率快于生产增长率导致。

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第一题

⑴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 ⑵如果用M(积极性的高低)=E(期望值)?V(效价)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 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这个模型中目标是自我实现、变量是王安和员工,关系是尊重、理解和信赖。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M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V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1≤V≤1)。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0≤E≤1)。

兰大网络教育社会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内容: 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内容: 交际场合一般人们之间的距离应保持( ) A、18英寸以内 B、18英寸到4英尺 C、4英尺到12英尺 D、12英尺以上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个性的中心内容及形成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人格的完善程度 B、自我的完善程度 C、道德的完善程度 D、学习的多少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 )首先修正了理性决策模型中的绝对最优标准,提出了具有相对性的满意化决策准则,从而提出了被人们称为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型。 A、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B、戴维.伊斯顿 C、拉斯韦尔 D、西蒙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是社会教化的起点,是个体遇到的第一个社会化的执行者,也是极其重要的执行者,个体社会化成功与否与家庭的父母教化有直接的关系。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传播 学员答案:A

西方经济学第六次作业题

1. 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 A. 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 B. 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无用的 C. 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D. 宏观经济政策只在长期中有用,而在短期中无用 满分:2 分 2. 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A. 利息率下降 B. 国民收入增加 C. 储蓄减少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满分:2 分 3. 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A.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 水平的直线 D. 与横轴垂直的线 满分:2 分 4. 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 A.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 B.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 C.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边际进口倾向是

D.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边际进口倾向是 满分:2 分 5.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 A. 购买设备 B. 偿还贷款 C. 增加贷款 D. 增加库存现金 满分:2 分 6. 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水平线 D. 垂线 满分:2 分 7.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A. 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满分:2 分 8. 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A. 加上进口减去出口 B. 加上净出口 C. 减去净出口

D. 加上出口和进口 满分:2 分 9. 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A. 与横轴平行的线 B. 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C. 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D. 与横轴垂直的线 满分:2 分 10.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 A.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 B. 货币政策效果差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差 D. 无法确定 满分:2 分 11. 投资乘数() A. 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B. 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C. 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D. 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满分:2 分 12.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 A. 增加投资 B. 减少投资 C. 增加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