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艺术概论第一章重点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资料全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资料全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课堂专用复习资料艺术概论孙美兰版第一章艺术的形态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艺术的定义?(需记忆的标识)★★★★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什么是艺术?答:何为艺术?国内外从古到今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与理论,如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席勒的游戏论等,本教材认为,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思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为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

所谓的掌握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与途径或反映人类认识生活的方式。

艺术也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所以艺术是意识形态。

另外,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马克思提出精神生产,强调艺术的精神在生产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实践性威力。

1、艺术是社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物,具有精神生产的特征,2、艺术创造也在改变和构建着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具有物质生产的某些特征。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有什么不同呢?(只需了解的标识)精神生产: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具有审美价值物质生产: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

具有使用价值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需记忆的标识)艺术形态的特点有哪些?★★(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特点之一,是它要求生产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二)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突出特点之二,就是它要求生产主体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从而获得艺术生产对象化的、现实的、(三)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突出特点之三,是它要求生产者主体将自己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物化”到产品之中。

艺术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艺术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艺术概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1、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具体的艺术现象,又是流动的文化形态。 历史上的各种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都是非常复杂的, 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更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 艺术的各种属性条件以及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也都是无法 用简单的定义能说清楚的。 因此,想要精确的界定艺术的概念,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
毕达哥拉斯
克莱夫贝尔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才 可能比较全面科学的解释"艺术是什么"?"艺术的本质"? 这一艺术学基本问题。 人类生活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类,存在物质生产 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的一种,因此就艺术是 什么以及艺术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提出了艺术生 产理论这一观点。
普列汉诺夫
克罗齐
康德
尼采
弗洛伊德
什么是模仿说(再现说)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是唯物主义的。 1. 亚里士多德: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现实世界的
真实性,扬弃了柏拉图的理式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艺术所 模仿的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 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艺术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 真实。(朴素唯物主义) 2.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艺术反映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 括人类的社会生活。
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
2.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 象来表现理念,以供直接观照。艺术表现的价值和意义在 与理念和形象两方面的协调和统一的程度。理念是内容, 感性显现是形式,二者是统一的,艺术离不开内容,也离 不开形式,离不开感性,也离不开理性。源于现实,在理 性的作用下创作。(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 艺术概论》各章重点突出

《 艺术概论》各章重点突出
看法: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较早探讨。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较早探讨。
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较早探讨。
2. 艺术的特征: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
本质的外在表现。艺术做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关于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才使其具有令人惊叹的感人魅力),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一切事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现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来。)。 关于艺术典型: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艺术典型:就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来,又具有更强烈的个性与更广泛的共性。艺术典型更加独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艺术形象的凝练和升华。这些典型必定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独创性,而且又能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之所以高与显示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完整版)艺术概论第一章重点

(完整版)艺术概论第一章重点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1.人类思维着的头脑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

2.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

3.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物质方面的生产力之外,还提出“精神方面的”生产力。

4.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5.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6.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7.生产者主体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中。

8.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独创、没有个性、没有差异就没有艺术生产力,也就没有艺术本身。

9.古琴曲高山流水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不可重复性。

10.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11.昆腔是一种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戏曲声腔。

第二节艺术的形态划分1.时间艺术首推音乐,包括文学(诗词)与音乐的综合形式。

2.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

3.时间艺术二文学4.李叔同《送别》5.空间艺术一绘画6.巡回画派犹太血统的画家列维坦。

7.俄国列宾《伏尔加河纤夫》。

8.美国当代“乡土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9.空间艺术二雕塑10.意大利米开朗基罗的雕刻作品,以超凡的人体美,传达一种永恒性主题。

11.美第奇家庙的四个坐像:《晨》《暮》《昼》《夜》12.时空艺术舞蹈13.舞蹈的三要素是:姿势(形象的情态),结构(作为与空间相关联的形象),动作(在空间中形象从一种姿势转变到另一种姿势所体现的节奏和能量的审美特质)14.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15.造型艺术,一般来说斥诸视觉感官。

符号体系是静态的。

16.非造型艺术,一般来说斥诸听觉感官。

符号体系是动态的。

17.综合艺术一文学音乐18.综合艺术二戏剧表演19.综合艺术三建筑第三节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1.第一种方式: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

2.第二种方式: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展示外在世界。

《艺术学概论》课程重点

《艺术学概论》课程重点

《艺术学概论》课程要点重点部分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2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

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本章的重点难点: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第二节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总论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总论

格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风格与流派的关系
03
风格是流派的内在核心,流派是风格的外在表现。
05 艺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
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
主题选择
艺术家需要选择一个感兴 趣的主题,这通常基于他 们的个人经验、观察和感 受。
研究与资料收集
艺术家会研究与主题相关 的资料,以获取灵感和了 解背景信息。
构思与草图
商业
艺术作品在商业领域也有广泛 的应用,如广告、品牌形象设
计等。
02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于模仿
人类通过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 事物来创作艺术,这种观点认为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和反映。
艺术起源于表现
人类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思想和观念,这种观点强调艺术的 主观性和创造性。
艺术起源于游戏
艺术家会构思作品的大致 结构和内容,并绘制草图 来帮助理解和规划。
艺术创作的实施阶段
技术应用
艺术家根据所选媒介和技巧,将 构思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式。
创作过程
艺术家在实施阶段会进行多次试 验和调整,以实现最佳效果。
细节处理
艺术家注重细节的刻画,以增强 作品的整体表现力和感染力。
艺术作品的完成与展示
作品评估
艺术家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估,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作品展示
艺术家通过展览、销售或其他方式展示作品,与 观众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反馈与改进
艺术家根据观众和批评家的反馈,对作品进行必 要的调整和改进。
06 艺术的鉴赏与批评
艺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相统 一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想 象、情感共鸣等阶段。
艺术鉴赏的方法

艺术概论(完整)

艺术概论(完整)

玫 瑰 花 窗
(三)美的对象 1、与人的感性知觉,适合; 2、与人的心理情感,同构; 3、与人的目的、愿望、理想,同一。
(四)美与自然
美的欣赏就是将自然加以艺术化,
即人情化和理想化。
“世界上缺少的不美的事物,而是
发现美的眼睛”。
(五)美与社会 社会美的范畴极为广阔,除了人们
与邪恶的斗争、生活过程、行为事业, 以及各种物资成果、产品以外,还包括 历史的废墟、传统的古迹等等。

2、审美特征

3、情感特征
二、什么是艺术美
❖ 艺术美是人类对现实美的全部感受、理 解的加工和提练。
❖ (一)从创作角度: ❖ 艺术美是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晶。
❖ (二)从欣赏的角度: ❖ 艺术美是满足人们审美心理需要的
最有效的消费对象,也是欣赏者们 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起点。
三、艺术美在何处
(一)形象性是艺术美的一般表征:
❖ 5、离不开美育与艺术教育:

心灵不断厚实;

情感不断丰富;

情操不断升华。
❖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1、注意;

2、感知;

3、联想;

4、想象;

5、情感; 想


6、理解。
❖ (四)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 1、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获得最初的审美愉悦。
❖ 2、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
❖ (1)将艺术形象转化为自身的生命活动;
❖ (2)用自己的全部人生去体验艺术形象。
❖ 3、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获得精神人格层次上的审美愉悦。

(完整版)《艺术概论》全书考试笔记

(完整版)《艺术概论》全书考试笔记

艺术概论(00504)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1)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政治、法律等制度;一是社会意识形态。

(2)几种不同的社会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3)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4)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各个统治阶级的道德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创作,使艺术维护其道德规范进而维护其经济基础;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从世界范围和人类历史来看,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宗教艺术占去了中外艺术史的很大一部分篇章。

4、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活动发生影响,而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并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一积极的影响。

美学观总要指导和影响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实践又要反过来影响美学观的形成和发展。

艺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实践性与主体性(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3)形象性(4)形式美与形式感(5)创造性(6)情感性。

罗丹提出“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二、艺术与社会生活(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在艺术本质论中,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
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1.人类思维着的头脑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
界。

2.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

3.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物质方面的生产力之外,还提出“精神方面的”生产力。

4.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
5.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6.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
7.生产者主体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
化”到产品中。

8.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独创、没有个性、没有差异就没有艺术生产力,也就没有艺术本
身。

9.古琴曲高山流水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不可重复性。

10.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
11.昆腔是一种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戏曲声腔。

第二节艺术的形态划分
1.时间艺术首推音乐,包括文学(诗词)与音乐的综合形式。

2.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

3.时间艺术二文学
4.李叔同《送别》
5.空间艺术一绘画
6.巡回画派犹太血统的画家列维坦。

7.俄国列宾《伏尔加河纤夫》。

8.美国当代“乡土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9.空间艺术二雕塑
10.意大利米开朗基罗的雕刻作品,以超凡的人体美,传达一种永恒性主题。

11.美第奇家庙的四个坐像:《晨》《暮》《昼》《夜》
12.时空艺术舞蹈
13.舞蹈的三要素是:姿势(形象的情态),结构(作为与空间相关联的形象),动作(在空
间中形象从一种姿势转变到另一种姿势所体现的节奏和能量的审美特质)
14.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15.造型艺术,一般来说斥诸视觉感官。

符号体系是静态的。

16.非造型艺术,一般来说斥诸听觉感官。

符号体系是动态的。

17.综合艺术一文学音乐
18.综合艺术二戏剧表演
19.综合艺术三建筑
第三节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
1.第一种方式: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

2.第二种方式: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展示外在世界。

3.第三种方式: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

4.这三种方式,都是“心”和“物”在艺术中的双向组成关系。

5.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后来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又说“音
乐是流动的建筑”。

6.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通过精神世界折射物质世界。

7.“长调”可说是通过牧民内在世界折射蒙古草原外在世界的典型曲调。

8.四个有关表演艺术的问题:第一表演创作中情感和理智,第二情感的形象——表情,
第三潜台词,第四关于“第四堵墙”的思考。

9.书法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包括书法艺术的实践和理论,足以构成中国特有
的专门的艺术结构体系和美学体系。

书法艺术按其创作特征,可归属于第三类艺术形态构成——即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

这种综合性显现,以直接呈现心灵、呈现心灵的动态过程为特征,而和表演艺术相比,书法艺术几近于纯抽象艺术。

10.中国文字的发展成熟分三期,纯图时期、图画佐文字期。

11.书法艺术四要素:用笔结体意态风神
12.用笔以单纯的笔画,以笔断意不断、连绵贯通的气势,一气呵成,在书艺中称“一笔
书”在画艺中称“一笔画”
13.风神,是书法的神采、韵味、个性风格和书写创作时精神状态的总和。

第三节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
1.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故事》
2.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的《梅娘曲》,是话剧《回春之曲》的主题曲。

3.感情与思想存在的方式:在各种艺术形态中,艺术家主体世界的感情与思想存在的方式,
即呈现心灵与心灵转化有着层次上与情态上的差异性。

认识这种差异性,有助于我们把握艺术形态,有助于我们依据不同艺术形态的特性寄寓主体世界不同的情感思绪,获得自我表现、探索创新的自由。

4.艺术家主体世界表达心灵思想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叫做心灵思想的存在或心灵思想的
异在。

5.在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基于本民族传统调式体系,由许多歌曲、歌舞曲或由歌曲、歌舞
曲和乐器构成的大型古典音乐木卡姆,常以歌舞形式演出,通常称“十二木卡姆”
6.《红烛》闻一多的诗。

7.《红烛颂》闻立鹏的油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