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无性繁殖

合集下载

植物繁殖的名词解释

植物繁殖的名词解释

植物繁殖的名词解释植物繁殖是指植物个体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新的个体。

它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保证了植物种群的数量和多样性。

在植物繁殖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名词和概念,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1.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有性繁殖是由两个不同的亲本植株之间的配子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在植物界,有性繁殖是最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产生遗传多样性的后代,从而增强了种群的适应力和生存能力。

有性繁殖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配子形成和受精。

首先,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配子。

然后,两个不同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通过受精卵发育和成长,最终形成新的植株。

2.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无性繁殖是植物不依赖于配子的方式产生新个体。

它可以通过植物体某个部分的增殖,或者体细胞分裂来实现。

无性繁殖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增加种群数量,并且能够保留亲本植株的所有遗传特征。

无性繁殖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分株、扦插、离体培养、冠芽分裂等。

其中,分株是最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它通过将植株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重新长出新的根系和茎叶,从而形成新的个体。

3. 性别系统(Sexual System)性别系统指植物个体上雄蕊(雄性生殖器官)和雌蕊(雌性生殖器官)的分布方式和组织结构。

根据性别系统的不同,植物可以被分为单性植物和双性植物。

单性植物是指同一植株上只有雄蕊或雌蕊,无法自我进行有性繁殖。

而双性植物则同时拥有雄蕊和雌蕊,可以进行自交受精或异交受精。

有些植物还具有两性异花,即同一植株上既有雄蕊又有雌蕊,但它们的雄蕊和雌蕊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有差异。

4. 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又称盖子植物,是植物界的一个重要类群。

它们通过花朵进行繁殖,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陆地植物种类。

被子植物的特点是在花的基部具有子房,子房内有胚珠,经过受精后形成种子。

植物的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植物具有独特的生殖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这两种生殖方式在植物界广泛存在,并且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起到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植物的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包括它们的特点、作用和意义。

一、无性生殖的特点及其意义无性生殖,顾名思义,是指植物繁殖过程中不涉及配子的产生与结合的方式。

植物的无性生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简单快速:无性生殖通常不需要繁琐的配子结合过程,只需一个个体即可完成繁殖,速度较快。

2. 繁殖规模大:由于无性生殖的方式可以大量复制自身的个体,因此可以迅速增加种群规模,提高繁殖成功率。

3. 遗传稳定:无性生殖中产生的子代与母代基因一致,遗传稳定性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无性生殖在植物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 适应环境:无性生殖可以使植物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当环境条件恶劣时,通过无性生殖增加个体数量,提高繁殖成功率,增强了植物的适应能力。

2. 扩大种群规模:植物通过无性生殖可以迅速扩大种群规模,提高群体的竞争力,增加繁殖成功的可能性。

3. 繁殖隔离:无性生殖也可以实现不同个体之间的繁殖隔离,避免不同种植物之间的杂交,维护种群的纯度。

二、有性生殖的特点及其意义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配子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具有以下特点:1. 配子结合:有性生殖需要雄性配子与雌性配子的结合,通过授粉与受精的过程,产生具有遗传变异的后代。

2. 遗传多样性:不同的父母个体通过有性生殖结合产生的子代具有遗传多样性,这使得植物种群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

3. 稳定环境选择:有性生殖可以使得植物种群对环境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因为遗传多样性使得个体具备不同的适应性基因,在环境变化时可以选择更为稳定的遗传特征。

有性生殖在植物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 适应性进化:有性生殖通过遗传的多样性,促进了物种的适应性进化,使得植物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环境的挑战。

2. 交配隔离:有性生殖可以实现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隔离,防止近亲繁殖导致的遗传缺陷,维持种群的健康发展。

第十一章植物离体无性繁殖

第十一章植物离体无性繁殖

第十一章植物离体无性繁殖1植物离体无性繁殖的概念和特点植物有两种基本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经过雌、雄性细胞融合而发育成合子胚或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如小麦、水稻、玉米等的繁殖。

无性生殖是不经过雌、雄性细胞融合而直接用营养体细胞繁殖后代,如甘蔗、甘薯、土豆等的繁殖。

由于很多的植物是高度杂合的,如大多数果树和观赏植物、甘蔗、甘薯、马铃薯等,因此它们的种子后代不可能与原种完全相同。

只有由无性繁殖产生的植株,在遗传上才能与其亲本植物完全相同,从而可使品种的特性代代相传。

一个品种通过无性繁殖可产生在遗传上等同的多个拷贝,其中由一个个体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一个群体称为一个无性系(克隆)。

在自然界中,无性繁殖的途径有二种:一是无融合生殖,即不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而形成种子;二是营养繁殖,即由母株的营养体部分再生出新的植株。

无融合生殖是指被子植物未经受精的卵或胚珠内某些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

它不经过雌、雄性细胞融合而直接由营养体细胞或卵细胞发育成无性胚或无性种子。

包括:(1)孤雌生殖。

卵细胞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

孤雌生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经过减数分裂的胚囊中的单倍体卵细胞发育成胚,这样的胚长成的植物体为单倍体,不能产生后代。

这种类型在自然界罕见。

另一种是由未经减数分裂的胚囊中的二倍体卵细胞发育成胚。

如蒲公英。

(2)无配子生殖。

由胚囊内卵细胞以外的非生殖性细胞,如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等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

见于韭、含羞草、鸢尾等植物。

(3)无孢子生殖。

由珠心或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

见于柑桔属、高粱属等植物。

由于无融合生殖只发生在少数几个物种,因此,人们一直采用营养繁殖的方法对入选品种进行无性繁殖。

有些栽培植物,例如香蕉、葡萄、无花果、矮牵牛和菊花等的某些品种,很少产生或不产生有生活力的种子,所以营养繁殖是惟一的繁殖方法。

作为植物营养繁殖的一个新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现正日益普及。

植物的无性繁殖与基因稳定

植物的无性繁殖与基因稳定

植物的无性繁殖与基因稳定植物的繁殖可以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而无性繁殖指的是植物通过无需花粉与卵细胞结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

无性繁殖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分株繁殖、植株扦插、地下茎繁殖、发芽繁殖等。

与有性繁殖相比,无性繁殖具有快速繁殖速度,遗传变异少,基因稳定等优势。

本文将就植物的无性繁殖与基因稳定进行论述。

一、无性繁殖的类型及优势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无需花粉与卵细胞结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

它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分株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植株的分裂形成新的植株。

植株扦插是指将植物的茎、叶或根插入土壤或水中,发育成新的植株。

地下茎繁殖是指植物发出地下茎,通过茎的节和节间的鳞片长出新的植株。

发芽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发芽时的分蘖、分枝或分根形成新的植株。

相比于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无性繁殖速度快,可以迅速增加植物的数量。

比如,通过分株繁殖,一个植株可以很快分裂成多个新的植株,使得总的个体数量大幅增加。

第二,无性繁殖不需要繁琐的花粉传播和授粉过程,省去了植物吸引传粉者和授粉者的能量消耗。

第三,无性繁殖过程中没有配子的结合,减少了基因组重组的机会,降低了基因变异的概率。

这使得植物的基因稳定性得到了保证,有利于适应环境的稳定性。

二、无性繁殖的机制与实际应用无性繁殖的机制主要有两种,即各器官的再生机制和配子的未完全分化机制。

各器官的再生机制是植物各个器官再生的能力。

许多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都具备再生能力。

通过对植物的适当处理,可以促使这些器官的再生。

例如,将植物的茎插入土壤或水中,它们可以发育出新的根和茎,最终形成新的植株。

这种再生机制使得植物能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迅速增加个体数量。

配子的未完全分化机制是植物通过未完全分化的配子进行繁殖。

许多植物的花型复杂,卵细胞、花粉粒和其他花部组织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通过不同的生理、生态条件的诱导,植物可以使未完全分化的花粉粒和卵细胞产生直接分裂形成新的植株。

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存在的生物群落之一,其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进行。

这些繁殖方式各具特色,帮助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以下将详细介绍植物常见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繁殖1.1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自身茎部特定部位的侧芽分化生长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繁殖方式常见于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竹子、蒲公英等。

通过分株繁殖,植物可以快速扩大自身的群体范围,适应更广泛的生存环境。

1.2 匍匐茎繁殖匍匐茎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地上或地下的匍匐茎生长,从而产生新的个体。

常见的匍匐茎繁殖植物包括草地早熟禾、草地臭菘等。

匍匐茎可以迅速扩大植物种群的范围,并且帮助植物适应不同的生境条件。

1.3 假种子繁殖假种子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形成具有休眠状态的假种子,从而进行繁殖。

典型的假种子繁殖植物有莴苣、瓜科植物等。

假种子具有较强的抵御干旱和寒冷的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过冬,并在适宜的时间恢复生长,实现反复繁殖。

1.4 叶片繁殖叶片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叶片的特殊结构或形态变化进行繁殖。

例如,一些多肉植物的叶片可以通过枝梗直接生根成为独立的个体。

这种繁殖方式使植物能够通过叶片进行快速繁殖和繁衍后代。

二、有性繁殖2.1 花粉传播花粉传播是植物有性繁殖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

花朵是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重要器官,其内部包含雄蕊和雌蕊。

花粉在传播过程中经由风、昆虫、鸟类或其他动物媒介,从雄蕊传到雌蕊,完成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形成种子。

2.2 受精器官繁殖有些植物拥有特殊的生殖器官,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受精器官,它们可以通过受精体直接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有性繁殖方式在植物界中较为罕见,但在一些原始植物中普遍存在。

2.3 植物生殖细胞繁殖植物的生殖细胞繁殖是指植物通过细胞分裂来形成花粉和卵子,再通过花粉与卵子的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这是植物有性生殖中最基本的过程,适用于所有有性繁殖的植物。

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丰富多样,既有无性繁殖方式,如分株繁殖、匍匐茎繁殖、假种子繁殖和叶片繁殖,又有有性繁殖方式,如花粉传播、受精器官繁殖和植物生殖细胞繁殖。

第九单元植物的无性繁殖技术

第九单元植物的无性繁殖技术

促进生根的方法

机械处理:生长期对枝条刻伤、环剥,生 长后期剪下枝条扦插。
物理方法:软化、加温、温水浸烫 化学药剂处理:高锰酸钾、蔗糖、尿 素 生长促进剂:奈乙酸、吲哚乙酸

扦插的方法和技术

依扦插基质:壤插、水插和气插 依扦插材料:根插、枝插、叶芽插和叶插 枝插: 硬枝为1-2年生,长15-20cm带2-3个芽 ,上端距芽1cm平剪,下端距芽1cm斜剪。插入 土中1/2—2/3。 嫩枝10-15cm,插入土2-3cm即可,不要 太深。 插入后注意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的管理。
嫁接繁殖的特点
优点:1、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特性。 2、增强抗性和适应性。 3、提高观赏价值。 4、克服不易繁殖的现象。 5、繁殖系数高。 6、能调节树型、恢复树势、补充缺枝、救治 创伤、更换新品种。 不足:手续复杂,技术高,繁殖苗寿命短。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内部因素:1、接穗和贴木的亲和力。 2、接穗和贴木的物候期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空气、光照。 嫁接技术:削砧木、接穗要迅速,削口要 平;砧木和接穗形成层对齐,紧密接触; 捆绑松紧适中。

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内在因素:1植物的遗传特性。柳>石榴>苹果 2、母树及枝条的年龄。幼树成活率高。 3、枝条的部位与粗细。 4、枝条生长部位及生长情况。 向阳面、侧枝、健壮枝生根好 5、插条长度和留叶数。 环境因素:1、温度15-25℃ 2、湿度:空气湿度80-90﹪ 3、空气:透气性好 4、光照适宜 5、基质:
第九单元 植物的无性繁育技术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指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通 过扦插、分株、压条、嫁接等方法,使其 成为一个新植株,称为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特点: 1、遗传物质不变,能保持原有母本的优良特 点和固有表现型特征。 2、成苗快,植株能提早开花、结实。 3、适用于不结种子或结种子少、种子繁殖困 难的作物。 4、无性繁殖简单、经济。

植物的繁殖方式学习

植物的繁殖方式学习

植物的繁殖方式学习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一、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非生殖细胞的分裂、变态或体节繁殖的方式,将一个体分裂成多个个体。

其中最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 茎叶繁殖茎叶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茎或叶片的变态,将茎或叶片变为繁殖器官,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如菠菜、薄荷等。

2. 块茎繁殖块茎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茎部或地下茎的体节,通过分裂生长新的个体。

如马铃薯、芋头、姜等。

3.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地下根茎或地上根茎的体节不断分裂,形成新的独立个体。

如紫花地丁、中华秋海棠等。

4. 果实繁殖果实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营养器官分化为果实,营养体在果实内部繁殖出许多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生长成独立的新个体。

如橘子、苹果等。

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靠花粉和卵细胞进行配对,发生受精,生成新的个体。

其中最常见的有性繁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 花的受精花的受精是指植物通过花粉和卵细胞进行配对,发生受精,形成种子,再透过离开母体后发芽、生长为一个新的个体。

如玫瑰、杏花等。

2. 茎顶繁殖茎顶繁殖是指某些植物在顶芽转化为花芽之前,顶芽已经生成了新的植株,发生了有性繁殖的一种形式。

如石蒜等。

3. 孢子繁殖孢子繁殖是指植物靠孢子进行有性繁殖的方式,孢子通过生殖器官孢子囊或孢子托释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变成新的独立个体。

如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

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虽然多样,但无论是无性繁殖还是有性繁殖,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和物种的传承。

在实际栽培过程中,也应该利用植物的繁殖特性,选择合适的繁殖方式,达到更好的种植效果。

任务二无性繁殖

任务二无性繁殖

②块根类的分株繁殖 花卉在根颈处萌发多个新芽,可将块根带芽分 开另植,如大丽花等。 ③根茎类的分株繁殖 用刀将根茎带芽(3~4个芽)分割另植。 ④块茎类 块茎类花卉如马蹄莲、花叶芋,分割 时要注意不定芽的位置,每块分割下来的块茎 都必须带芽才能长成新的植株,这种块茎分栽 后,当年开花。
分球法(唐菖蒲)
促进扦插生根的方法: ⑴取枝宜早:早晨采条,水分足; ⑵选花后枝扦插:营养丰富;
⑶带踵扦插:在新老枝条相接处下部 2 ~
3cm处剪截,此处组织紧密,养分多,易
生根。适用于桂花、无花果。
(三)嫁接繁殖技术
1. 嫁接繁殖的概念 : 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
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
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接上去的
几种特殊的扦插: 1.割裂插 2.土球插 3.带踵插
叶插
(3)芽叶插:又称单芽插,是枝插的变形,
插穗上仅有一叶一芽,芽下仅带有一盾形茎片
1-2cm的茎段。
( 4 )根插: 用根作抽穗的扦插方法,将截
取的植株或苗木的根插入或埋于苗床,使之产
生不定根或不定芽从而发育成新植株的繁殖方 法。 通常用的方法:撒播法、直播法
2.芽接法
利用植物的芽作接穗而进行嫁接的方法 叫芽接。芽接的优点是接穗利用经济, 操作方便,成活率高,且嫁接的时间较 长,一般在6 ~ 10月均可进行。常用的 有“T”形芽接和方块形芽接(嵌芽接)两 种。
⑴“T”形芽接:“T”形芽接又称盾形芽接. 方法是:先将砧木背阴面的泥尘用布抹去,在 距地面3cm左右处,用芽接刀横刻一刀,深达木 质部,长1cm,再从横切痕的中央向下直切一刀, 长约1.5cm,使之成为“T”形,用芽接刀下端垗 开树皮,以便插入芽片;把选作接穗枝条的叶片 剪去,但保留叶柄,左手执枝条,右手持接刀, 先在芽上1cm处横刻一刀深达木质部,长约0.8cm, 再由芽下1cm处向上削,略带木质部,削到横切 口处为止,使接芽成为上宽下窄的盾形,削面要 平整,芽居正中,然后将芽片插入砧木“T”形接 口,芽片的上端与接口的横刻痕对齐密接,用塑 料薄膜带扎紧,仅露芽和叶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芋頭(分株)
主以分株方式進 行繁殖。
母芋每環節有腋 芽,中下部位環 節之腋芽可形成 小子芋,子芋腋 芽又可長小子芋, 此為分蘗(ㄅㄛˋ), 可利用分離小子 芋來繁殖。
地下球莖可食用
只有一個芽 的稱做球莖
芋頭亦可用地下莖長 出的新苗進行繁殖。
根莖上有節,可成生長點。
石蓮花 (分株)
風車草、觀音草、 石膽草
1.分株前的白鶴芋
2.分割白鶴芋的側芽
3.將白鶴芋的側芽植入土中
4、分株後新種植的白鶴芋
紫花酢醬草(分株)
分株方式
春、夏較適合
埋在土裡像小 蘿蔔的根,上 部的鱗莖會不 斷長出小鱗莖, 小鱗莖會長出 一株株小苗, 再利用小苗進 行分株。
根像小蘿蔔,其上的鱗莖可 長出小苗,再分株繁殖。
收集分蘗(ㄅㄛˋ) 後小鱗莖,再將 這些小鱗莖分散 來種,隔年時就 能成長為成熟的 洋蔥。
平常我們食用的 是鱗葉的部份。
這一片片不含葉綠素、厚又白的部分, 是洋蔥的鱗葉,以儲藏養分為主。
這是莖
洋蔥
1.將洋蔥從土中挖出。
3.可以看見底部的鱗莖
二、扞插法
將植物營養器宮的根、莖、葉等部 份剪下,插入土中或砂中,使其生 根,成為新株體,稱為扦插法。
春、夏季最適合。
將葉子插入土中進行 繁殖,只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根的時 間要半年左右。澆水 最好一次就澆濕盆底 流出水來,放在戶外 別直接照到太陽的地 方。
銅幣草、香菇錢(水陸 兩生植物)
以匍匐莖扦插為主,也 可用種子繁殖。
春、夏季最適合。
剪取一段圓幣草的匍匐 莖,埋在土中即可迅速 繁衍。以潮濕環境為佳, 全日照時生長良好,半 日照時葉柄會拉長。
馬鈴薯(枝插)
土豆、洋芋
春天
主要使用塊莖切芽法 繁殖。
塊莖凹陷部位是芽眼 的位置,將帶有1~2芽 眼的馬鈴薯切片放入 花盆的土壤中,芽眼 向上,覆蓋少許土壤 , 但芽眼部分不要蓋土, 一段時間後,芽眼會 長出新葉。
又名鑲邊掛蘭
分株為主,也可用種子 繁殖。
春、夏季最適合。
原生種的葉子為全綠色, 稱「吊蘭」或「掛蘭」 原產南非。走莖纖細易 萌發成叢,經常作為吊 飾或花壇植物 。
1.將成叢的吊蘭取出分芽
2.將吊蘭3~4芽分成一株
3.將鑲邊吊蘭植入盆中
4.完成鑲邊吊蘭的分株
虎尾蘭(分株)
以分株進行為主, 也可用葉插的方法。
按插穗部份
分為枝插法
、葉插法
、根插法。
曇花(枝插)
月下美人、曇華
可利用變態莖繁殖
5~6月最合適。
將變態莖剪成小段, 待切口乾後再扦插。 扦插的土壤可以用沙 土作扦插床,扦插後 將基部略壓緊實,然 後澆水。
福祿桐(枝插)
羽葉福祿桐、富貴樹、 川七
繁殖用扦插法、分株 都可以,汁液有毒!
春至秋季均能育苗。
新株的基因完全和原來的母 株相同,此繁殖方式可達到維 持原品種的特性(選種),以及 快速繁殖的目的。
利用營養器官行無 性繁殖的方式
分芽和分株法 扦插法(枝插、葉插、根插) 嫁接法 壓條法 組織培養法
一、分芽和分株法
等植物長出新幼苗,將這些具有根、莖、 芽的個體自母株分離、栽種。
鑲邊吊蘭(分株)
植物的無性繁殖
主講人:沈榮峰 老師 時 間:2015.09.08 地 點:階梯教室 台中市東光國小 五年級教學群
高等植物的器官 可以分為兩類
生殖器官:如花、果、種子。 營養器官:如根、莖、葉。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能利用種子繁殖
被子植物: 開花(花朵明顯)→果實→種子
裸子植物: 開花(花不明顯)→毯果→種子
1.從節與節的中間剪取翠蘆莉 頂芽部份的枝條。
2.頂芽插穗基部斜剪。
3.將枝條插入土中就完成了。
金露花(枝插)
以扦插為主,成 活率高。
春、秋季最適合。
剪頂芽或健康成 熟的枝條進行扦 插,插穗很易發 根。隔年就可以 見到開花。
認識金露花的模樣
金錢樹(葉插)
金錢樹、美鐵芋樹
用分株法、葉插法或 種子繁殖 。
(種子裸露)
使用種子的有性繁殖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透過開花、 授粉,產生種子,再利用各種方式 傳播種子進行繁殖。
子代的基因部份來自父親,部份 來自母親,遺傳變異大,子代擁有 父親、母親的部份遺傳特徵。
被子植物的果實
可可樹的果實
裸子植物的毯果
鱗片下藏有種子
蕨類能利用孢子繁殖
部份植物能利用營養器
春、夏季較為適合。 配合換盆、換土來
做很容易成功,隔 年就可以長成一大 叢,甚至能夠見到 花開。
1.將虎尾蘭從盆中挖出,露出根莖,沿 其走向每數枚葉片分成一株。
2.將分株的虎尾蘭栽種至土中即可。
白鶴芋(分株)
以分株的方式進行。 春、夏季較為適合。 配合換盆、換土來做
很容易成功,一年就 可以長成一大棵,過 年時就能見到開花。
剪莖頂或中熟健壯的 枝條,約10~15 公分,葉片剪半,扦 插於植土中,保持濕 度,經3~4週能發 根成苗。
1.選取福祿桐的頂芽
2.剪去頂芽上多餘的葉片
3.將頂芽插穗基部斜剪
4.將插穗直入土中
5.完成
石蓮花(枝插)
1.取一個石蓮花的分枝,直插入土中。
你也可在家自己做哦!
圓幣草(枝插)
分株為主,也可用 葉插、枝插培養 。
春、秋季最適合, 夏季九月之後也可。
用石蓮花梗苗直接 插入土中便可生根 成長,幼苗成長到 能採收需100天時 間。
1.選取石蓮花的一段側芽
2.去除側芽上的枯葉
3.將石蓮花芽穗種在盆中
石蓮花亦可利用莖繁殖
洋蔥(分株法)
可利用鱗莖(俗 稱蔥頭)來繁殖
1、馬鈴薯的塊莖上有節,節上有生長 點(芽眼),上半部的芽眼會長出新葉。
2.將含有芽眼的馬鈴薯塊莖切片放在土
上,覆蓋少許的泥土。
芽眼是的生長點所在
3.朝下的芽會長出根,會先長根再長枝葉
3.數週後,從芽長出許多葉子了。
翠蘆莉(枝插)
日日見花
可用枝條扞插繁殖
在陽光多的地方較 容易開花。只要剪 下一段帶有節的枝 條,斜剪枝條基部, 等切口稍微陰乾後 再將之插到栽培土 裡,保持土壤濕潤。
官(根、莖、葉)繁殖
可用根繁殖:番薯、蘿蔔
可用莖繁殖:番薯、石蓮、馬鈴薯、洋 蔥、曇花、福祿桐、芋頭、圓幣 草、翠蘆莉、金露花、黃金葛、 空心菜、孤挺花、薑、萬年青。
可用葉繁殖:石蓮、虎尾蘭、椒草、秋 海棠、落地生根、睡蓮。
用營養器官進行 無性繁殖的特性
無遺傳變異,子代的遺傳特 性和親代完全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