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多管齐下的ICU护理

合集下载

icu护理管理制度

icu护理管理制度

icu护理管理制度一、概述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专门负责处理危重病患的部门,对护理管理的要求尤为严格。

为了确保ICU内患者得到高质量、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本文将详细介绍ICU护理管理制度。

二、患者入院管理1. 评估和记录:患者入住ICU后,护理团队将进行全面的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特殊需求等内容。

2. 一体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一体化护理计划,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

三、护理团队管理1. 护理岗位设置:依据ICU的规模和工作需求,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 护理团队培训: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包括护理技能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协作能力。

四、护理操作管理1. 个人防护:护士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2. 感染控制: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患者环境清洁等,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药品管理:护士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使用和管理药品,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五、患者监测与评估1. 生命体征监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专科监测: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专项监测,如心电监护、呼吸机监测等,提供更为准确的监测数据。

六、护理记录与沟通1. 护理记录:每位护士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等内容。

2. 多学科沟通:定期组织多学科沟通会议,讨论患者的护理计划、诊疗方案等,确保全体医护人员的共识和协作。

七、医疗事故管理1. 预防与报告: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工作,并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

2. 事故分析与改进:对医疗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护理管理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八、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1. 定期质量评估:定期进行ICU护理管理的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重症监护护理(完整版)

重症监护护理(完整版)

重症监护一、概念ICU意为加强监护病房或加强医疗科,我国规范其名称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它是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医疗设备,以及复杂的临床监测技术,将人力|、物力和重症和大手术后的患者集中一处,进行集中监测和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二、分类ICU划分为综合性ICU 和专科性ICU两种类型1、综合性ICU 是医院内唯一跨学科集中人力、物力对各种危重患者集中监测、治疗和护理的场所。

2、专科性ICU 即为各专科设置的ICU主要承担本专科危重症患者集中监测、治疗和护理的场所。

三、基本要求1、病床设置1)规模:一般综合性医院ICU的床位应占全院总床位数的1%---2%,目前多数认为ICU的床位设置数应大于6张、小于15张较为经济。

2)使用率:在国外ICU的床位使用率在60%---70%。

一般不大于75%,这样既能使监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保证监护室设备有充分的维护和保养时间,并能在病员高峰时仍保持一定的收治能力。

2、病房设置:ICU应分为多张床位的大房间和单人房间两种。

1)面积:大房间每张床位占用面积至少15平方米;单人房间面积至少20平方米。

2)病床要求:应以前、中、后可摇起,高度可调的床位宜;床头离墙0.5m。

3)空气净化要求:室内粉尘颗粒数小于10万个/平方米恒温:通常在22~24摄食度;恒湿:一般在55%~65%;4)床旁治疗带:为ICU的重要功能区,再治疗带上需要有充分满足患者需要的电源配置,要有10~15个以上不同制式的电源插座,以及足够的电源负荷,并且备有专用的保险系统,一旦线路短路不影响其他电源工作,其中一个电源插座要专为X线机设置。

四、仪器配置1、床旁监护系统;2;治疗仪器1)呼吸机;2)简易呼吸器;3)除颤仪;4)床旁血液净化装置5)注射器式和容量式输液泵;6)纤维内镜;7)配备全套设备的抢救车;8)各种氧疗器具,超声雾化吸入器;五、人员建制综合性ICU 收治的病种多为跨专科患者,除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多学科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外,还应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临床监测参数的纵横分析及熟练的抢救操作技术。

ICU病人各种管道的护理

ICU病人各种管道的护理

ICU 病b ìng 人r én 各g è 种zh òng 管gu ǎn 道d ào 的d e 护h ù 理l ǐ关键词 气管插管 胸腔引流 导尿 漂浮导管 护理ICU 名称是由英文Intesive 、Cave 、Unit 字头缩写,即加强、照顾、单位。

国外ICU 病房开展得较早,有利于重危病人的抢救治疗。

国内北京首都医院称加强治疗病房,江苏有医院称重危监护病房,即集中加强治疗病房。

由于疾病复杂,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各种管道相当普遍,如气管、胸腔、导尿等,护理方面比较困难,因此,对病人使用有关管道护理,进行简单说明。

1. 人工气道1.1气管插管,麻醉术后的人工气道,过去畄在手术室拔管后下来,现带呼吸机到病房来。

气管插管应在隆突上2cm,共30~32cm ,成人男性门齿到隆突26~28cm ,女性24~26cm ,病人来到病房时护士要听呼吸音是否相等,深到右支气管,浅到会厌。

为在正确部位就固定好,一般保留10~12小时,入病房手脚固定好,四肢固定;测量门齿到管端的距离作为交班内容;适当用镇静剂,安定、杜冷丁、非那根、吗啡等。

口腔护理,由于管道多难以护理,我们採双管冲洗法,患者侧卧,上下各置导尿管,用0.05%洗必泰液冲洗,上面50ml 針筒,下面吸出来,注意口内味道大,冲洗就好转。

1.2气管切开套管。

气管插管3天,还需要应用呼吸机,需气管切开,因为吸引时,管道超过导管2cm ,插管道与气管粘膜之分泌物吸不出,可早点行气管切开。

1.2.1气管切开套管,男10mm,女8mm,套管脱落如何处理,气管切开3~5天窦道就形成,3天内自主呼吸差,紧急处理,加压给氧,拉开创口置入导管,故病房里都有一套简易呼吸囊加压呼吸,置备气管切开包。

1.2.2气管导管的底盘与管心脱落应时刻注意。

1.3 口咽通气道,全麻病人拔除导管后打呼,身体矮胖、颈短病人注意误吸。

2.胸腔闭塞引流胸腔包括心包、纵膈、肺、胸腔间隙等。

ICU病人的管道护理

ICU病人的管道护理

识别堵塞原因
根据管道类型和堵塞情况 ,识别堵塞原因,如血凝 块、分泌物等。
相应处理措施
针对堵塞原因采取相应的 处理措施,如使用生理盐 水冲洗、更换管道等。
观察病人反应
在处理堵塞过程中,密切 观察病人反应,确保处理 措施安全有效。
脱落应对措施
立即通知医生
一旦发现管道脱落,立即通知医生, 并根据医生指示进行处理。
防止逆流
对于需要保持一定压力或负压的管道 ,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逆流,如使用 抗反流装置等。
定期更换与清洁
定期更换
根据管道类型和患者情况,定期更换管道和附件,以减少感染风险。更换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清洁消毒
定期对管道及周围皮肤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干燥和清洁。对于污染严重的管道,应及时更换并彻底清 洁消毒。
健康教育
护士需要向病人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包括管道的作用、注意事项、自我护 理方法等。
心理支持
对于需要长期留置管道的病人,护士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 情绪。
家属沟通
护士需要与病人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告知病人的病情和管道护理情况,取得家属的理 解和配合。同时,也要指导家属如何协助护士进行管道护理,共同促进病人的康复。
06
家属参与和沟通协作
家属教育及培训
1 2 3
管道护理知识普及
向家属介绍管道的类型、功能、护理要点等基础 知识,提高家属对管道护理的认知水平。
护理技能培训
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管道护理方法,如清洁、固 定、更换等,确保家属能够熟练地进行管道护理 。
安全注意事项告知
向家属强调管道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 防止管道脱落、堵塞、感染等,增强家属的安全 意识。

ICU重症病房加强医疗病房ICU病房护理管理制度

ICU重症病房加强医疗病房ICU病房护理管理制度

ICU重症病房加强医疗病房ICU病房护理管理制度一、引言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病房是医院内负责治疗危重病患、提供高度监护和护理的特殊病房。

为了确保ICU病房的高效运作和患者的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病房护理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病房管理1. 病房组织结构ICU病房应设立主任医师、护士长、护士、技师等职位,明确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合理的工作分工。

2. 病房值班制度ICU病房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随时能够提供紧急救治和护理服务。

值班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轮班制度进行工作。

3. 病房设施和装备ICU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护理设施,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病房环境卫生ICU病房应保持清洁、整洁的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三、护理管理1. 护理质量管理ICU病房应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记录等环节,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 患者安全管理ICU病房应制定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患者身份确认、药物管理、手术安全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3. 护理操作规范ICU病房应制定护理操作规范,明确各项护理操作的步骤和要求,如导管护理、血管穿刺等,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4. 护理培训和继续教育ICU病房应定期进行护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保证他们具备应对各种状况的能力。

四、病情监测和评估1. 生命体征监测ICU病房应定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病情评估和护理记录ICU病房应进行定期的病情评估和护理记录,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等,为医生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3. 疼痛评估和管理ICU病房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和管理,包括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等,确保患者的舒适和痛苦的缓解。

icu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

icu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

ICU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各种管道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这些管道用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呼吸、循环和排泄功能的正常运作。

本文将介绍ICU中常见的各种管道及其护理方法。

1. 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Tube)气管插管常用于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以下是气管插管的护理要点: - 定期检查管道位置,确保其正确放置于气管中。

可依靠X光或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法进行确认。

- 定期翻动患者的头部,避免气管插管固定在同一位置导致皮肤破溃。

- 维持插管畅通,定期吸除分泌物,注意手法温和,避免刺激气管。

- 定期更换气囊,避免漏气。

- 监测呼吸道压力和肺泡内峰压,避免气压过高导致肺损伤。

2.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力、输注液体、药物或营养物质。

以下是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要点: - 保持导管通畅,定期检查导管是否存在阻塞或漏气。

- 定期更换透明敷料,观察导管插入部位的红肿、渗血等情况。

- 定期检查导管是否与周围组织发生摩擦或移位,避免引起血栓形成。

- 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固定带。

- 防止导管脱落,遵循导管固定原则。

3. 胃肠管(Gastrointestinal Tube)胃肠管常用于辅助患者排空胃肠内容物、营养支持或给药。

以下是胃肠管的护理要点: - 定期检查管道通畅,注意排气、引流和排泄功能。

- 定期检查管道位置,确保其正确放置于胃或肠道中。

- 定期冲洗胃肠管,避免管道被食物或分泌物堵塞。

- 定期更换胃肠管固定带和透明敷料,保持周围清洁。

4. 尿液引流管(Urinary Catheter)尿液引流管常用于监测尿液排泄情况、测量尿量和减轻膀胱压力。

以下是尿液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 定期检查导尿管通畅情况,避免导尿管被尿石或凝血块堵塞。

- 定期冲洗导尿管,保持通畅。

ICU护理中的多学科团队协作

ICU护理中的多学科团队协作

ICU护理中的多学科团队协作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医院中专门负责重症患者护理的部门,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提供及时、精确的治疗和监护。

而在ICU护理中,多学科团队协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ICU护理中的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I. 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ICU中,患者的病情常常复杂多变,需要多学科团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协助护理。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1. 综合性护理需求:ICU患者往往需要综合性的治疗与护理,例如呼吸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操作等。

而这些治疗和护理需要不同科室的专业力量来共同实施,只有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才能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

2. 病情评估与监测:ICU中的患者病情敏感、反应迅速,需要随时对其进行病情评估和监测。

这方面需要护士、医生、药师等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根据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准确的病情判断和监护。

3. 多重并发症处理:ICU患者常常伴随着多重并发症,例如呼吸衰竭、心脏衰竭、肾功能衰竭等。

这些并发症的处理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参与与协作,以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

4. 心理支持与交流:ICU患者不仅身体上需要治疗和护理,更需要得到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

多学科团队中的心理医生和社工等专业人员,可以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支持,缓解患者和家属的压力和焦虑,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II. 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影响多学科团队协作在ICU护理中的实践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整体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具体影响。

1.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能够综合各个专业人员的经验和知识,制定出更加全面、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

2. 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和信息传递的不准确,减少因专业边界而造成的错误和遗漏。

ICU护理工作制度

ICU护理工作制度

ICU护理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质量控制标准(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ICU护理工作的管理。

三、护理人员配备1. ICU病房应配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高度责任心的护理人员,并根据患者数量和病情合理配置护士比例。

2. 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紧急应变能力。

3. 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四、护理工作内容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 严格执行医嘱,确保用药、饮食、治疗安全。

3.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氧疗、呼吸机等设备的有效性。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

6.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五、护理工作流程1. 接班前认真查看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计划。

2. 接班后立即进行床头交接班,确认患者身份、病情、治疗及护理措施。

3. 每小时对患者进行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护理文书。

4. 按医嘱执行治疗,确保患者安全。

5.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确保抢救措施的及时、准确、有效。

6. 定期组织护理业务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六、考核与奖惩1. 护理部定期对ICU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护理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处罚。

2. 对在ICU护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3.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各项护理科研、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结合,多管齐下的 ICU 护理
重症监护室(ICU)作为我国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承担着救治危重患者的重任,自患者进入ICU的大门时就意味着其会受到加倍的照护。

ICU中有专业的医生负责对患者的抢救和手术的开展,除此之外,还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负责患者在ICU内的监护工作。

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是很多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患者进入ICU后,护理人员就会进行全程的陪护。

在人们的固有思维里,往往都会认为ICU的护理更多的是西医领域的工作,一般不会考虑到中医。

但是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的理念不断与各个领域和学科互相融合,中医也逐渐进入到ICU的护理中,中西医结合护理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1、ICU中西医护理概述
一般来说,ICU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患者的病情往往较为凶险,因此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以稳住患者的病情为主要目标。

并且传统的ICU 护理通常属于西医的范畴,护理的优良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中医的理念逐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具有统一性,不同人体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将中医以及西医的理念相互融合带入到ICU患者的护理中,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的优势,优化护理效果,从而为患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2、中西医结合下的特色ICU护理模式
2.1成立专门的护理团队
设有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医院通常会成立专门的医疗团队,中医西结合共同负责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通常情况下会由护士长或者主任护师牵头成立专门的护理团队,每个护理团队中至少会各配备一名具有中西医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

每个护理团队通常会设置梯级护理工作责任制,其中第一梯级的护理人员负责对ICU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并兼顾管道运输
的责任。

第二梯队的护理人员负责对临床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并进行现场的护理指导,尤其是对疑难和危重患者的护理指导工作。

第三梯队的护理人员负责对整体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护理人员的调度,同时制定个体化和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

2.2呼吸和排痰护理
对有机械通气需求的患者需要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的通气护理,护理人员一方面需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插管,另一方面需要对患者的插管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和记录。

在插管之前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的口腔和气道进行全面的清理,清除口鼻异物对插管效果的影响。

同时使用沾有生理盐水的医用卫生棉球清洗患者的口腔,并使用吸痰器吸出患者分泌的痰液。

并在插管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体外振动排痰,一般情况下每次排痰的间隔时间为2h。

其次需要保证ICU内的空气始终处于舒适的状态,控制湿度和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温度需要在20℃左右,而湿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

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嘴唇发紫以及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患者的不适感。

除了西医的护理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中医的护理方法,例如耳穴埋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肺、神门等穴位进行护理。

除此之外,可以采用穴位敷贴的方法选择患者的肺腧、膏肓等穴位进行敷贴,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辅助患者排出体内的痰液,起到呼吸护理的效果
2.3压疮护理
由于ICU中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都是高龄患者,这类患者受到病痛的折磨,并且行动功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久病卧床极有可能导致压疮的发生,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感染甚至更加严重的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要对压疮重点患者进行观察,定期调整患者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卧床而导致压疮的发生。

另外采用柔软的枕头或者护垫等将患者的骨隆突处进行垫高,例如臀部以及手肘等关键部位。

另外需要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和被褥等,保持患者身体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洗患者身体部位。

针对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压疮情况在患处涂抹酒精或者消炎药,并用医用凝胶对患处进行保护,避免压疮的进一步恶化。

中医认为压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久病卧床,气血失行失畅所致。


证:气滞血瘀、蕴毒腐溃症。

中医的护理方法中除了调整体位、垫高以及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以外,还可以采用滑石粉涂抹在患者压疮易发的关键部位。

另外,需要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色泽、创面的大小等变化。

在用药方面,可以采用中药汤剂温服,创口愈合缓慢的患者需要采用中药生肌散进行外敷。

2.4饮食护理
针对ICU患者的饮食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少的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食欲不振以及厌食的情况,再加上病痛的折磨,患者的身体素质会不断下降。

危重症患者的恢复需要良好的体质作为前提,而保证患者体质的一个前提是科学健康的饮食搭配。

危重症患者的饮食管理需要足够的蛋白质供应,各类高蛋白的食物是危重症患者的首选食物,例如鸡肉、鱼肉以及虾肉能够为患者补充每日的能量以及蛋白质需求。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每日饮食需要严格控制热量以及糖分的摄取,尤其是部分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因此需要避免高热量和高盐和高糖的食物,同时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合理分配每餐的热量。

在中医的饮食管理中,主要以补气生血作为ICU患者的护理目标,中医认为手术和危重症会对人体伤气伤血。

在饮食管理中可以为患者提供当归补血汤作为补气血的最佳饮食方案,传统的当归补血汤中只有两位药材,一是黄芪,二是当归,两者的比利时5:1。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加入其余的药材或者调整比例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除此之外,针对阳虚的患者可以在饮食中加入少量的肉苁蓉、鹿茸等药材能够帮助患者恢复。

另外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潮热盗汗的症状,在这类患者饮食管理中可以采用枸杞和桑葚熬粥,改善患者的阴虚情况。

综上所述,ICU患者多数为危重症患者,这类患者的病情往往较为凶险,病情发展较快。

传统的护理方案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很多方面,仅仅依靠西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中医护理模式的加入能够有效地补齐西医护理的短板。

本文主要通过通气护理、压疮护理以及饮食护理这三个较为普遍的中西医护理模式。

随着当前我国传统中医的不断发展,其理论和技术不断丰富,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对临床医学的不
断丰富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当前中西医的发展来看,中西医结合护理将会不断拓展到其他的领域,推动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