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护理

合集下载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进展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进展

[7 1 ]夏阳. 附导痰 汤加减 治 疗肥 胖 型多囊 卵 巢综 合征 3 苍 O
例 [] 天 津 中医 药 ,0 4,1 2 :6 . J. 20 2 ( ) 19
[0 2 ]谢 红亮 , 张娟 娟 , 彭小 新 , 针药 配合治 疗多 囊卵巢 综 等.
合征月经失 调 3 0例疗效观 察 [ ] 中医药导报 ,05 1 J. 2 0 ,1
1 病 因病 机
盛梅笑等 把 L N活 动期分 为热 毒炽盛 、 阴虚 内热 、 肾阴虚 、 阴两虚 、 血亏虚 、 气 气 脾肾
气 ( 虚证 4型 , 阳) 疾病后期 分为阴 阳两虚及浊 阴上逆证 2型。
近代 医家根据 L N的症 状及 演变规 律 , 将其归 属于 “ 阳 阴 毒” “ 肿” “ 、水 、 虚劳 ” 等范畴。 眭书魁 认为 狼疮性 肾炎有水 肿、 尿异常及 肾功能衰竭 , 并其可 出现关 节疼 痛及 其他 器官受 累, 应属“ 肾痹” 。多数学者 认为其 疾病发 生 的 内因多为 先天
OU NA O R T CA R DI I NA R L F P AC I L T A T O L CⅡ 星 垦
实用中 医药杂志 2 1 0 0年 4月 第 2 6卷 4期 ( 总第 2 7期) 0
Q: !
Q垒 :
[5 1 ]须义贞 , 晶莹 . 肾化 痰方治 疗 多囊 卵巢综合 征 临床 张 益 观察[ ] 上海 中医药杂志 ,0 8 4 ( ) 3 3 . J. 2 0 , 2 9 :4— 5 [6 1 ]吴难. 补肾化瘀 祛痰法治疗多囊 卵巢综 合征的 临床 研究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0 8 2 ( ) 17—10 J. 2 0 , 5 2 :6 7.
血 和 温 阳活 血 。 3 分期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6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6例临床研究
张立宏 1刘英 君 。 ,
(. 山市鞍钢立 山医 院中医科, 1鞍 辽宁 鞍 山 1 4 3 ;2 鞍 山市中心医院, 10 2 . 辽宁 鞍山 14 0 ) 1 0 0 关键词 :狼疮性 肾炎;中西医结合 疗法 中图分类号 :R 5 . 2 2 99 . 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3 42 0 )20 5 -2 0 55 0 (0 80 -0 60 。 ・ ・ 不用潘 生丁, : 即 激素 +C X T +雷公藤多甙 +中药辨证 治疗 。中
紫 草 1 , 枝 莲 2 , 母 草 1 , 干 1 。热 毒 昏迷 加 0g半 0g益 5 g射 0g 安宫牛黄丸 。
1 资料与方法 1 1 诊 断标准 . 全部病例符合美 国风湿病协会 18 9 2年 S E诊 断标准 。 L L 的诊断标准为确诊 SE后 , N L 同时均有不 同程 度肾损害表现
例, 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 3 例 进行对照观察, 报道如下 。 并 0 现
解 毒 、凉 血 散 瘀 。方 用 狼 疮 1号 :水 牛 角 3 , 0 g 生地 黄 3 , 0g
生石膏 3 , 0g 知母 1 , 5g 青蒿 1 , 5g 大黄 1 , 0g 白花蛇舌草 3 , 0g
3 , 母 草 2 , 干 1 。 患 者 每 多 兼 有 他 脏 损 害 , 并 0g益 0 g射 0g 合
紫 草 1 , 0 g 白花 蛇 舌 草 3 , 母 草 2 。 0g益 0 g
参 照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生部 制定 的 《 中医证候规 范 》 标准辨证分型, 治疗组 3 中热毒炽盛型 1 6例 4例, 阴虚 内热型 8
例 , 肾 阴 虚 型 5例 , 肾 阳 虚 型 5例 , 阴 两 虚 型 4例 。对 照 肝 脾 气 组 3 0例 中 热 毒 炽 盛 型 1 2例 , 阴虚 内热 型 6例 , 肾 阴虚 型 5 肝 例, 。 脾 肾阳虚 型 3例 , 阴两 虚 型 4 。 气 例

狼疮性肾炎维持阶段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狼疮性肾炎维持阶段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L N漫长 的病情 演变过程 中, 要全 面把 握患者 的情 况 , 动态分析 是维持治疗阶段的关键 。
病情 的演变 , 权衡治疗 中的利 弊得 失 , 与其说 是一 门科 学 , 不 倒
下 与同道交 流。 1 狼疮性 肾炎 维持性治疗现状
如说是一 门艺术 J 。笔者就个 人l 临床感悟并结合文献 , 撰文 如 低补体 C 持续高血 压 和血肌 酐增 高是 病情 复 发 的独立 危 险 因素 。近年来 , 国内外 学者作 了大 量 的研究 , 图 明确 S E 试 L
tmclp se te aou ,L ) e i uu r hm tssS E 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 y 也是继 发 是药价方面均无法令人乐观 。事实 上 ,N病情 复杂多变 , L 不可
性 肾病导致终末期肾衰竭 的常见病 因之一 。L N一旦起病便 呈 能依靠一种方案达 到维 持 阶段 的理想结 果 。那 么 , N维 持 治 L 发作 与缓 解相互交替的临床过程 , 其肾病理特点 为不同 的病 理 疗阶段的关键是什么?个人认为在 L N患者漫长 的临床 随访 过 类型相互重叠 , 并且 随着 疾病 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的变化互 相转 程 中, 能及 时识 别每一次 肾脏 急性 炎性病 变并 予 以有效控 制 , 化 。影响。 肾脏长期预后 的往往不是确诊 时的病情 活动程度 , 而 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 对延缓 肾脏慢性化进程 十分 重要 。 是慢性化病变 。肾脏 的慢 性化 过程 则是 由多次 反复 的急性 病
及L N病情 活动 的血 清学标志性 指标 , 研究 较 多的是 自身抗 体
和补体水平变化 与狼 疮活 动 的关系 , 如有 报 道 C q 抗 C q 抗 ,、 ,、
狼疮性 肾炎治疗 的最终 目标是 防止 L N复发 , 护肾功能 , d —D A、 N A、 一C P与 狼疮 活动 密切 相关 , 以作 为 判 保 s N AC 抗 R 可 尽 可能减少并发症 , 进患 者 的恢 复 。L 促 N治疗 可分 为两个 部 断病情活 动 的特 异性 指标 。其 中尤 其对 抗 Cq研 究 较 ¨ J 分: 诱导缓解 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诱导缓解 阶段 目的是使 急 多 , 也有结果显示抗 C q抗体 与 S E全身性 活 动相关 , 与 但 , L 而 性 炎症状态尽快缓解 ( 3~6个月 内) 尽 可能减少 肾实质 受损 。 狼疮性 肾炎活 动并 无特异性 。在一项 对 S E患者临床 活动 , L 维 持治疗阶段 的 目的是用最 小的有 效药 物剂 量使疾 病处 于非 和血清标 记物 相关 性为期 8年 的前瞻性 队列 研 究结果 观察 到 活动状态 , 防止疾病复发 和 肾功 能进 展性损 伤 , 时尽量 减少 4种情况 : 清学 和临床 活动 相 当、 同 血 临床静 止期 和血 清学部 分 药物 的副作用 。但迄今 为止国际上对 L N的维持治疗方 案未达 活动、 临床静 止 期 但 血 清学 明显 活 动 、 临床 活 动但 血清 学 静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4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4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45例疗效观察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的肾脏并发症,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中医药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在结合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观察4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4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7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岁。

患者入组前进行了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尿液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学检测。

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以激素为基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年龄选择激素的剂量和疗程。

患者口服泼尼松(Prednisone)起始剂量为0.8-1.0mg/kg.d,缓慢减量至0.2-0.3mg/kg.d以维持疗效。

对于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患者,可考虑添加硫酸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或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等免疫抑制剂。

中医治疗以中药汤剂为主,根据患者具体辨证施治。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潜血及免疫学指标,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及治疗结束时进行检测并记录。

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血肌酐水平下降,尿潜血变阴性,免疫学指标改善。

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减轻,尿蛋白水平进一步下降,血肌酐水平进一步降低,尿潜血持续阴性,免疫学指标进一步改善。

治疗12个月及治疗结束时,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控制,尿蛋白水平基本正常,血肌酐水平接近正常范围,尿潜血持续阴性,免疫学指标正常。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症状,达到稳定控制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2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2例临床观察
末 硬 化 性 LN。
2 3 疗 效标 准 : . 临床 治愈 : 状 体征及 实验 室检 查基 本恢 复正 常 , 症 能 正 常工作 或正 常从 事 体力 劳 动 者 ; 显效 : 状 体征 及 实 验 室 检查 显 著 改 症 善, 能从 事 一般 活 动者 ; 转 : 好 症状 体 征 及 实验 室 检查 有所 改善 ; 无效 : 症 状体 征实验 室检 查无 好转 或加 重者 。 2 4 统计 学方 法 : . 采用 S S 1 . P S 3 0统 计 软 件 进行 数 据 处理 , 间 及 组 治疗 前后 比较用 t 检验 , 效 比效 用 Y 疗 检 验 。
( 表 3 见 )
表 3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肾 功 能 比 较 ( s x± )
注 : 治 疗 前 比 较 P < 0 0 , 对 照 组 比 较 P < 0 0 与 . 5与 .1 3 3 副 反应发 生 率 比较 : . 白细 胞减 少 , 肝损 害 , 消化 道症状 , 感染 , 柯
中医中 ・ 焉 中西医结 合
21年8 第2@ 第8 00 , 9 3 期
医 学 信 息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狼 疮 性 肾 炎 3 2例 临 床 观 察
刘 爱 华
【 要】 摘 目的 : 观察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狼疮 性 肾炎 的临床 疗效 。方 法 : 6 将 4例该病 患者 随机 分 成 治疗 组和 对 照 组各 3 2例 。 对照 组 用强 的松 、 环磷 酰 胺等 西药 治疗 。治疗 组在 对照 组的基 础上 加 用 自拟 解毒 活血 补 肾方 治疗 。结果 : 疗组 总有效 率 8 . 明显 高 于单纯 西药组 5 . 。 副作 用发 生率 治 44 3O ( 7 9 明显低 于单 纯 西药组 ( 7 3 。结论 : 西 医结 合治 疗狼疮 性 肾炎疗 效提 高 , 3 . %) 7 . %) 中 副作 用减 少 。 【 键词】 关 狼疮 性 肾 炎; 强的松 ; 磷酰 胺 ; 环 自拟解毒 活血补 肾方 ; 中西 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杨金风【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实施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24h尿蛋白、血肌酐及补体C3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促进患者肾功能改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8(033)002【总页数】3页(P246-248)【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辨证;狼疮性肾炎【作者】杨金风【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医院肾病内科河南南阳 473000【正文语种】中文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致死原因[1]。

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和发展与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密切相关。

患者除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外,还兼有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等症状[2]。

目前,对于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多采用生物制剂、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等常规西医治疗,然而使用该类药物不良作用较大,常伴有骨髓抑制、血性膀胱炎及消化道反应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具体内容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观察组男14例,女30例,患者年龄为16~57岁,平均年龄为(25.24±7.01)岁;病程为最短2个月,最长12年,平均为(28.67±12.28)个月;对照组男12例,女32例,患者年龄为16~55岁,平均年龄为(26.20±6.02)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3年,平均为(30.02±14.21)个月。

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的诊 断多 参 照美 国 风湿 病 学会 18 L 2年 修 订 的 分 类 标 9
准 , 符 合 以 下 l 项 中 4项 或 4项 以 上 即可 诊 断 S E: 颧 即 1 L ① 部 蝶 形 红 斑 ; 盘 状 红 斑 ; 光 敏 感 ; 口腔 溃 疡 ( 为 无 痛 ② ⑧ ④ 常 性 ) ⑤ 多 发 性 关 节 炎 ; 浆 膜 炎 : 膜 炎 和 ( ) 包 炎 ; 肾 ; ⑥ 胸 或 心 ⑦ 损 害 ( 白尿>50 / 蛋 0 mg d或 细 胞 管 型 )⑧ 神 经 系 统 损 害 ( ; 癫 痫 或 精 神 病 )⑨ 血 液 系 统 异 常 ( 血 性 贫 血 或 白 细 胞 减 少 或 ; 溶 淋 巴细 胞减 少及 血 小板 减 少 )⑩ 免疫 学 异常 : E细胞 、 ; L 抗 d — NA 抗 体 、 S 抗 体 阳 性 或 梅 毒 血 清 试 验 假 阳 性 ; sD 抗 m ⑩
有 明 显 的 肾脏 损 害 , 活 检 光 镜 检 查 显 示 肾 损 害 达 9 , 肾 O 结
合 免 疫 荧 光 和 电 镜 检 查 , 几 乎 1 0 有 肾 脏 累及 。 然 S E 则 O 虽 L 的 病 因和 发 病 机 制 尚未 完 全 明 了 , 目前 已 公 认 狼 疮 性 肾炎 但
用 细 胞 毒 药 物 治 疗 为 主 的 联 合 用 药 较 单 纯 用 激 素 治 疗 者 疗 效 要 好 得 多 。细 胞 毒 药 物 可 稳 定 肾功 能 , 善 L 的 预 后 . 改 N 在
L 的 治 疗 上 占有 重 要 的地 位 L 。 N 3 ] 2 1 无 症 状 性 蛋 白尿 和 ( ) 尿 型 本 型 肾 活 检 常 为 轻 微 . 或 血 肾 小 球 病 变 、 膜 增 生 性 肾 小 球 肾 炎 或 局 灶 增 生 性 肾炎 。 可 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临症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临症体会
斯 抗体 ( S m) 、抗 D N A抗体均 阳性 ;血常规 示 WB C 2 . 8×
1 0 / L 、N 0 . 7 0 , H b 1 0 g / L, P L T 4 6×1 0 / L ;尿常规示尿 蛋
瘀 血可以阻于五脏 六腑 、四肢百 骸等 各个 部位形 成不 同的
床 实践就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 肾炎作一 理论 探讨 。
1 病 因病 机
L N可归属 于中 医学 “ 阴阳毒 ” 、 “ 温 毒发 斑 ” 、 “ 水
肿” 、“ 虚 劳” 等范 畴。一般 认为 ,本 病 以先 天禀 赋不 足 ,
黄对形成抗 体的 B细胞 有一定 的抑制 作用 。雷 公藤 多甙则
瘥 ,变成毒者 ……发斑 ,此 皆其候。重过三 日则难治 。 ” 提 示了 L N病 因以 “ 毒” 为 主 。刘 霞 认 为 ,阴虚 内 热 、肾
元不 足是本病 发生 的内因 ,内伤外感 是其 外 因 ,热 毒和 瘀 血是贯穿疾病 的特征性病机 。
2 辨 证 治 疗
3 . 3 配合 中药巩 固疗 效 ,防止 复发 临床上不少患者 往往
在撤减激素 的过 程 中出现复 发 ,在撤 减西 药用量 的过 程 中 适 当选用 中药 非常 必要 ,可 减少 反跳作 用。常用 的有 清热 利湿 、益气健脾 、滋 肾填精 的方药 。
4 病 案 举 例
本病病机复杂 ,证候 变 化多 端 ,不 离 正虚 、热毒 、血 瘀 。笔者现将在 临床工作对 其诊 治体会拙述如下 。 2 . 1 滋 阴补 肾 《 难经 ・ 三十六难 》谓 :“ 命 门者 ,诸 精
毒 、活血化瘀 为主。西药标 准化治疗 的同时,辨证 配合 中药治疗 ,可强化西药 的疗 效 ,减轻西药 的毒副作用 ,从而 发挥中药增效减毒 双重 【 关键词 】 狼疮性 肾炎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狐狸的临床效果。

方法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2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临床中采用中西结合护理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及严重程度,还可以短期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关键词中年女性;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护理
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属于祖国医学之“水肿”、“虚劳”、“肾痹”等病症范畴。

近年来作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此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18例,其中男2例,女16例;平均病程(4.35±
2.03)年;患者狼疮活动指数评分平均(16.85±1.64)分;观察组22例,其中男3例,女19例,平均病程(4.45±1.97)年。

患者狼疮活动指数评分平均(17.32±1.76)分。

两组病程、年龄、狼疮活动指数、肌酐清除率四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

1. 3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即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苓丹片、对症支持等联合应用,护理方法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辨证施护。

1. 3. 1 基础护理
1. 3. 1. 1 一般护理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阳光直射皮肤,禁止日光浴,夏季外出时穿长袖衣裤,戴帽子,打遮阳伞,避免刺激性大的美容化妆品和染发,避免怀孕。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避免应用青霉素、黄胺类药物[1]。

做好口腔护理,可用4%苏打水漱口以预防霉菌感染。

对指、趾、鼻尖、耳垂等部位广泛小动脉炎合并雷诺现象者,注意保暖以免肢体末梢冻伤或坏死。

1. 3. 1. 2 情志护理中医认为外邪、饮食、七情所伤三大致病因素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病相关。

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副作用,使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加重
狼疮性肾炎,因此做好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稳定情绪,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 3. 1. 3 饮食护理饮食宜多食优质蛋白和各种维生素,少食高脂肪胆固醇的食物。

患者伴有水肿,每日食盐控制在2~4 g以下。

辨证服用一些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中药,益气药如党参、黄芪、白术,养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冬虫夏草等[2]。

少食或不食某些易致过敏和诱发加重病情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加重内热,香菇、芹菜等引起光敏感,辣椒、大蒜、桂圆等热性食物也不宜食用。

禁烟酒、海鲜发物、辛辣刺激之品。

1. 3. 2 辨证施护
1. 3.
2. 1 风水相搏型护理上以宣肺利水为调护原则。

①注意保暖,避免复感外邪;②饮食可给高糖、营养丰富、易消化、低盐的食物,可服赤豆汤、冬瓜汤及西瓜之类的新鲜水果、蔬菜,以加强利水消肿作用,忌食鸡蛋、油腻类食物。

1. 3.
2. 2 水湿浸渍型护理上以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为调护原则。

①采取抬高下肢,减轻浮肿;②中药宜热服;③饮食给赤豆苡仁汤渗湿利水,适当进食温性类食物,忌食生冷瓜果及其他凉性类食物。

1. 3.
2. 3 湿热壅结型护理上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为调护原则。

①高度水肿,给予半坐卧位;②详细记录出入水量,观察药后水肿消退、血压、尿量等;
③服利水药时定时测量腹围及体重,服药后观察水肿消退情况;④饮食可选赤豆冬瓜汤及西瓜之类的水果等利水消肿之品,忌油腻厚味发物之类的食品。

1. 3.
2. 4 脾肾阳虚型护理上以温肾健脾利水为调护原则。

①卧床休息,做好压疮护理;②饮食宜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血浆蛋白低时可适当选择高蛋白饮食,有尿毒症倾向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入量。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实施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1。

2. 2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肌酐清除率(Ccr)比较,见表2。

3 讨论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亡原因,特别是肾功能衰竭[3]。

由于患者长期大量口服糖皮质激素,多出现激素毒副作用,因此要做好健康宣教,
让患者不可自行盲目停药或减量。

从起居、饮食、精神、药物等各方面着手,应用中医护理辨证分型,医护协作,共同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率,而且增加肾功能的肌酐清除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勇,王秋萍,李宗文.影响狼疮性肾炎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2(8):125-126.
[2] 徐俊兰.狼疮性肾炎护理之我识.内蒙古中医药,2013(20):179- 180.
[3] 赵亚.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