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基础答案

合集下载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doc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doc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5x2=10分)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0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x1=30分)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界、是—、统。

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二、泥盆纪、志留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O三、选择题(10x2=20分)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A.沉积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物理风化作用D.岩浆作用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a )、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B.风化作用C.沉积作用D.搬运作用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d )。

A.氧和铝B.铝和硅C.铁和镁D.氧和硅5、石油和天然气与(c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火山岩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d )oA.火成岩B.变质岩C.粘土岩D.沉积岩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b )o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b )。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五(含答案)x地质师答题库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五(含答案)x地质师答题库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五(含答案)x地质师答题库试题五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克拉克值:2、光泽:3、岩浆岩:4、圈闭:5、矿物:6、古生物:7、构造运动:8、整合接触:9、天然气:层理: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地质营力是把引起2、成岩作用的方式主要有3、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营力。

作用及重结晶作用。

的4、岩浆的侵入作用按侵入的深浅不同,又可分为侵入作用和侵入作用。

5、沉积岩的层内构造有6、岩石的7、所谓沉积相就是指和、等。

统称为储油物性。

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特征的综合。

8、突发式构造运动的特点是性、性、短暂性。

9、储集层是由、及组成。

10、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并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的岩层。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某”。

每小题2分,共10分)1、油气的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2、储集层的孔隙是指储集岩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部分。

()3、按照现代有机成油理论,油气生成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即有利于石油生成的丰富的有机质以及有机质向石油的转化条件。

()4、花岗岩和大理岩都是岩浆岩。

()5、碎屑岩的粒度及其分布特征不仅与储油物性密切相关,而且可反映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为沉积环境的分析提供依据。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碎屑岩的命名原则是什么?2、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有哪些?3、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规律是什么?4、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的一般规律是什么?5、断层的野外及井下识别的标志是什么?五、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绘图示意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

2、褶曲根据形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绘图示意。

六、论述题:(10分)试论述油气生成的外在条件有哪些?《石油地质基础》答案(5卷)一、名词解释:1、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六(含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六(含答案)

试题六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温梯度:2、干酪根:3、断口:4、断层:5、石油:6、化石:7、岩石:8、变质岩:9、岩浆:10.风化作用: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内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和地球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2、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将矿物归纳为五大类:、、、、。

3、促使岩石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以及。

4、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可分为和,又进一步分为继承色和自生色。

5、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河流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及。

6、角度不整合接触系指上、下两套地层的接触关系。

7、油田水是指范围内直接与连通的地下水。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光泽的作用是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

()2、层理是沉积岩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是区别于岩浆岩的主要标志。

()3、粉砂岩由于粒度比较细,故此它属于粘土岩的范围。

()4、国际性的年代地层单位有:宙、代、纪、世()5、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都属不整合接触。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沉积岩与油气关系是什么?2、三角洲相与油气关系?3、有机质向石油转化有哪几个阶段?4、如何解释地层的接触关系?分哪两种类型?各是什么?5、什么叫盖层?有何特点?五、论述题:(15分)试论述油气藏富集的条件有哪些?六、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断层依据两盘相对移动的性质可分哪几类?绘图示意?2、绘图示意褶曲根据形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石油地质基础》(6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0、地温梯度: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米时所升高的温度值。

1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母质。

12、断口:矿物被打击后,不以一定结晶方向发生破裂而形成的断开面。

13、断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5×2=10分)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1=30分)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

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二、泥盆纪、志留纪、石炭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三、选择题(10×2=20分)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 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 a )、重结晶作用.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5、石油和天然气与( c )关系最为密切。

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学基础复习纲要(附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学基础复习纲要(附答案)

复习纲要绪论概念:1、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2、“将今论古”思维方法:根据“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的基本思想,历史比较法的实质是以观察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特征为基础,去推断地质历史中发生的地质作用过程。

第一章、地球概述1节、地球表面特征概念:1、大陆架:围绕陆地的水浅的海底平台2、洋脊:分布于海底的巨大的山脉,它延伸于四大洋,长达数万公里3、岛弧:延伸距离很长呈弧形展布的火山列岛。

分类:1、大西洋大陆边缘进一步划分2、海底地形的划分常识:1、地球的形态:一个梨形球状体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004km2节、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概念:1、重力异常:校正后的重力实.值与计算值不一致的现象2、地温梯度:内热层中深度每增加一百米所升高的温度分类:1、地表以下依温度的分布状况和热源的分层外热层——其地温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常温层——其地温等于或略高于当地年平均温度内热层——常温层以下的温度层,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常识:1、地壳平均密度;地表约2.7—2.8g/cm3;地球约5.52g/cm32、地磁场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3、地壳浅处平均地温梯度海底为4—8度,大陆为0.9—5度,平均约3度3节、地球的结构概念:1、软流层:深度约60—250公里区间,其物质的塑性明显增大,局部地段呈现出液态2、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地球的表层,它由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层和其上的地壳组成分类:1、地球内圈的划分;地壳、地幔、地核2、地壳的类型。

大洋型地壳,大陆型地壳常识:1、地震波的主要类型;P波(纵波)传播快,可在固体或液体中传播S波(横波)传播慢,且只能在固体中传播2、大陆、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

大陆地壳厚约33公里;大洋地壳厚约7公里厚4节、地壳的物质组成概念:1、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常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

O、Si、Al、Fe、Ca第二章、地质作用1节、概述概念:1、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力引起的地球或地壳内部物质组成、结构以及地表形态变化发展的作用常识:1、地质年代表:2、地质作用的分类。

地质基础试卷及答案

地质基础试卷及答案

地质基础一、选择题1、所谓()是表示每年采出油量占总地质储量的比值,在数值上等于年采出油量除以油田地质储量,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A、采油量B、采油指数C、采出程度D、采油速度2、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率是表示油田或油井含水上升()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油田注水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

A、好快B、较慢C、较快D、快慢3、含水上升率就是出()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数值。

A、5%B、15%C、1%D、10%4、所谓()是单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

A、注水指数B、注水强度C、注采强度D、注采比5、注水强度=注水井日注水量/注水井油层()。

A、总厚度B、表外厚度C、砂层厚度D、有效厚度6、注采比是指注入剂在地下所占的体积与采出物在地下所占体积(),A、之和B、之比C、之差D、之积7、多油层合采情况下,由于各小层之间渗透率相差较大,造成层间差异,可以用()来表达。

A、单层突进系数B、单层突进比率C、单层变化率D、单层地层系数8、采油井()资料包括油井的地层压力、井底流动压力、井口油管压力、套管压力、集油管的回压以及分层的地层压力。

A、压力B、压能C、压强D、注水9、分析()的方法有:根据生产测井资料判断、根据分层测试资料判断、根据油层连通情况判断、根据注示踪剂结果判断、根据油水动态资料判断。

A、主要见水层B、主要产油层C、次要见水层D、次要产油层10、沉积岩一般可分为()、粘土岩、碳酸盐岩三大类。

A、碎屑岩B、粉砂岩C、砂岩D、泥岩11、石油和天然气生成以后,若没有储集层将它们储藏起来,就会散失而毫无价值,因而储集层是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A、油气藏B、油气层C、油气圈闭D、储油构造12、当岩石中只有一种流体通过,而这种流体又不会造成岩石孔隙结构上的变化,这时测出的岩石渗透率为()渗透率。

A、有效B、绝对C、相对D、总1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渗透率的因素()A、岩石的孔隙大小B、岩石颗粒的均匀程度C、胶结物D、地层水矿化度14、表示含油性好坏的指标用()A、含油系数B、孔隙度C、渗透率D、含油饱和度15、含油饱和度是指储油岩石的()孔隙体积内,原油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地质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地质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地质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向斜在地表的出露特征为:从中心到两侧,岩层由新到老,呈对称性的重复出现。

()A.错误B.正确2.千湖之国芬兰,其众多的湖泊是河流成因。

()A.错误B.正确3.按照石油行业碎屑颗粒粒度分级标准,0.25~0.5mm的碎屑颗粒为中砂。

()A.错误B.正确4.正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A.错误B.正确5.浊积岩的物质成分和层理构造在垂向上的变化遵循鲍玛序列,自然界中的浊积岩剖面都应当呈现出完整的鲍玛序列。

()A.错误B.正确6.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以下几个温度层()A.高热层B.外热层C.常温层D.内热层7.花岗岩属于()A.酸性深成侵入岩B.中性浅成侵入岩C.基性深成侵入岩D.基性浅成侵入岩8.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E.散逸层9.被子植物到新生代开始占统治地位。

()A.错误B.正确10.下面不属于年代地层单位的是()A.宇B.统C.宙D.阶11.岩层产状要素包括()A.走向B.厚度C.倾向D.倾角12.障壁海岸潮坪亚相中砂坪属于()A.高潮坪B.中潮坪C.低潮坪D.潮上坪13.鲍温反应系列解释了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一般规律。

()A.错误B.正确14.成岩作用主要包括()A.压实作用B.胶结作用C.重结晶作用D.胶体沉积作用15.三角洲相中最有利的储集体可能是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各种类型砂体。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相同气候条件下,非晶质、细粒、等粒结构或孔隙度大的岩石比成分相同的结晶质、非等粒和粗粒的岩石更不易于化学风化。

()A.错误B.正确2.断层的几何要素包括()A.断层面B.断盘C.位移D.倾角3.根据沉积物颗粒在块体流中的支撑机理,把重力流划分为()类型A.浊流B.颗粒流C.液化沉积物流D.碎屑流4.在下列地层中发现煤最多的有()A.石炭纪B.侏罗纪C.二叠纪D.三叠纪5.地球的形状为()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6.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A.笔石B.珊瑚C.半淡水鱼D.三叶虫7.海岸带沉积的特征是砂质的成分纯、成熟度高,含有生物介壳,状态为凸面朝上,发育各类交错层理,波痕等。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与答案(新疆)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与答案(新疆)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习题与答案习题一、名词解释:常温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牛轭湖二、填空题:I •在常温层以下,温度升高1C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 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用m表示。

2•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 用C表示。

3.地壳是指地表至________________ 之间的固体地球部分,是固体地球最外一个圈层。

由各类岩石组成,其厚度各处不一,介于5〜75k m之间,平均约___________________ 。

4.地壳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两种基本类型。

前者由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后者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

5.地幔是指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之间的中间层。

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

1914 年B. 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 千米。

因此,地核- 地幔边界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地壳|地核| 古登堡不连续面6.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情况,可分为 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三部分。

7.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 和_____ 三个一级圈层。

8.地球的重要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等。

9.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由地表向地心可划分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三个层。

10.沉积岩和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的物质密度小,常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 ;金属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矿产的物质密度大,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流力学 模拟试卷A (闭卷)答案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 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压力梯度曲线——p=a+bh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2p aQ bQ ∆=+3、采油指数——QJ p=∆,单位压差下油井日产量 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由于井底不完善,导致流线集中而引起的附加压力降落,这个附加压力可以用缩小的井半径来表示,称为不完善井折算半径。

sw we e R R -=5、势的叠加——1nii =Φ=Φ∑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ln 2e wr R Kh r μπ=7、稳定试井——通过人为改变油井生产工作制度,待生产稳定后进行压降与产能变化规律的研究的试井方法。

8、折算压力——Pr=P+γZ ,表示各点流体相对于一个平面的总能量。

9、活塞式水驱油——假设水驱油时,油水接触面将垂直于流线均匀地向井排流动,含水区和含油区截然分开,这称为活塞式水驱油。

10、渗流速度——Qv A=流体通过多孔介质时,假设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整个渗流的截面的流体速度。

11、达西定律——KpQ ALμ∆=∆ 12、汇点反映——以断层面为界面,一口生产井镜像反映得到同样的性质的井,称为汇点反映。

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t f L C C C φ=+ 14、导压系数——tKc μ,表示压力波在地层中传播速度的快慢量。

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00()()tw w f S x x q t dt Aφ-=⋅⎰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简述油藏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驱油能量种类。

答:压能、气顶气膨胀力、液体及岩石的弹性力、溶解气的膨胀力、原油本身的重力2、作图: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

答:3、简述等值渗流阻力法在多排井上应用时的步骤。

答:(1)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做出等价电路图;(2)写出渗流时各井排的内外阻;(3)列出电路方程;(4)求解。

4、简述非活塞式驱替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答:形成两相区的原因:毛细管力的影响、重率差的影响、粘度差的影响;其特点为:前缘上含水饱和度突然下降,即出现“跃变”;随水驱进行,两相区不断扩大,含水饱和度逐渐增加;油水前缘上含水饱和度基本稳定不变;同一岩层,油水粘度比越大,油水前缘上含水饱和度越小。

5、简述(写出)油水两相渗流时见水前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应公式。

公式为:1()w wfw wrf SS S'=-,图解法:三、在由两条断层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地层原始压力为p i,井到边界距题二(2)图题三图离均为a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求出该井在稳定渗流时的产量公式(5分),并指出图中A 、B 、C 三点的渗流速度(5分)。

(本题共10分)答:(1)映射: (2)压力表达式1234ln 2qr r r r C πΦ=+ 取特殊点后得到()42ln i w Kh p p Q πμ-=速度: A :v=0 B :()443i w K p p v a μ-=-方向水平向右 C :()4ln i w K p p v a μ-=方向水平向左四、已知地层被直线供给边界分割成为半无限大地层,边界附近一口生产井以定压生产(如右图),井距边界距离为a ,地层厚度为h ,渗透率为K ,孔隙度为φ,综合弹性压缩系数为C t ,请建立此情况下地层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

(本题共10分) 答:控制方程为:22220p px y∂∂+=∂∂内边界条件:()222,ww x y r p x y p +==外边界条件:(),e x ap x y p =-=初始条件:(),,e t p x y t p ==五、直线供给边缘附近有两口井A 、B ,其中供给边缘上的压力为pe ,A 井产量Q 1,B 井产量Q 2,A 井距断层为d ,B 井距断层为2d (见图),地层厚度h ,原油粘度μ,渗透率K,导压系数为η,井半径均为Rw ,求A 、B 两井同时生产T 1时间后的A 井及B 井井底压力(6分)?假如T 1时刻之后A 关井,再继续生产T 2时间后A 井井底压力变化又如何(4分)?(本题10分) 答:(1)映射(2)T1时刻时A 、B 两井的压力221211221211244444104444w a e i i i i r Q Q d p p E E Kh T Kh T Q Q d d E E Kh T Kh T μμπηπημμπηπη⎡⎤⎡⎤⎛⎫⎛⎫=----⎢⎥⎢⎥⎪ ⎪⎝⎭⎝⎭⎣⎦⎣⎦⎡⎤⎡⎤⎛⎫⎛⎫+-+-⎢⎥⎢⎥ ⎪ ⎪⎝⎭⎝⎭⎣⎦⎣⎦2212112212112444410164444w b e i i i i r Q Q d p p E E Kh T Kh T Q Q d d E E Kh T Kh T μμπηπημμπηπη⎡⎤⎡⎤⎛⎫⎛⎫=----⎢⎥⎢⎥⎪ ⎪⎝⎭⎝⎭⎣⎦⎣⎦⎡⎤⎡⎤⎛⎫⎛⎫+-+-⎢⎥⎢⎥ ⎪ ⎪⎝⎭⎝⎭⎣⎦⎣⎦(3)T1+T2时刻A 井的压力()()()()()221212122212121221122444441044444444w a e i i i i w i i r Q Q d p p E E Kh T T Kh T T Q Q d d E E Kh T T Kh T T r Q Q E E Kh T Kh μμπηπημμπηπημμπηπ⎡⎤⎡⎤⎛⎫⎛⎫=----⎢⎥⎢⎥ ⎪ ⎪ ⎪ ⎪++⎢⎥⎢⎥⎝⎭⎝⎭⎣⎦⎣⎦⎡⎤⎡⎤⎛⎫⎛⎫+-+-⎢⎥⎢⎥ ⎪ ⎪ ⎪ ⎪++⎢⎥⎢⎥⎝⎭⎝⎭⎣⎦⎣⎦⎡⎤⎛⎫+---⎢⎥ ⎪ ⎪⎢⎥⎝⎭⎣⎦()224d T η⎡⎤⎛⎫⎢⎥ ⎪ ⎪⎢⎥⎝⎭⎣⎦六、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本题共10分)w ow ct oow K K gSin x P V K f ⋅+∆-∂∂⋅+=01)(11μμαρμ答:如图示:含水率公式为:o w ww v v v f +=(3分)由运动方程可得:αρμgSin x P v K o o o oo-∂∂-=,αρμgSin xPv K w w w w w -∂∂-=(3分) 两式相减得:()αρρμμgSin xP x P v K v K o w ow o oow ww--∂∂-∂∂-=-)(又由P c =P o -P w ,其中:P c 为毛管力,则:xP x P x P wo c ∂∂-∂∂=∂∂ 令()o w ρρρ-=∆,o w all v v v +=,则:αρμμμgSin x P v K K K v call oo o o w w w ∆-∂∂=-⎪⎪⎭⎫ ⎝⎛+(5分)同除以t v 整理得:all c o o o o ww allwv gSin x P K K K v v 1)(αρμμμ∆-∂∂=-⎪⎪⎭⎫ ⎝⎛+ 则:wow c t oow K K gSin x P V K f ⋅+∆-∂∂⋅+=01)(11μμαρμ (4分)《渗流力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B (闭卷考试)答案一、简答及概念题(55分,每题5分)1、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 答案:层状油藏和块状油藏2、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驱油方式。

答案:水驱、气顶气驱、溶解气驱、弹性驱、重力驱3、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答案:答案:流体在砂层中只是在其中的孔隙通道内流动,因此流体通过砂层截面上孔隙面积的速度平均值u 反映了该砂层截面上流体流动真实速度的平均值。

vu φ=4、写出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表达式。

答案:答案:2p aQ bQ ∆=+5、写出稳定试井的概念。

答案:通过人为的改变油井工作制度,待生产稳定之后,测量出各不同工作制度下油井的井底压力、产油量、产气量、含沙量和含水量等资料,以便弄清油井的生产特征和产能大小,确定油井合理的工作制度6、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答案:e wp p KBh Q Lμ-=7、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

答案:8、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 压力叠加主要是指压力函数的叠加,即()()1,,ni i p x y p x y ==∑。

9、简述引起水驱油非活塞式驱替的原因是哪些,其中哪一个更重要?答案:粘度差(粘滞力)、重度差和毛管力。

其中粘度差更重要。

10、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

11、什么是汇源反映法?答案:在求解直线供给边界附近存在一口生产井的渗流问题时,以直线供给边界为对称轴,在其另一侧与生产井对称的位置上,虚设一口等产量的注入井,把问题转变成无限大地层存在等产量一源一汇的求解。

二、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断层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答案:1)根据镜像反映原理,作出映像井及其位置(5分)(2)写出任意一口井在地层中势的分布:ln 2ii i i q r C πΦ=+ (3)四口井形成的势进行叠加:1234ln 2r r q C r r π⎛⎫Φ=+ ⎪⎝⎭(4)找特殊点把积分常数消去,可知e C =Φ (5)因此可知1234ln 2e r r q r r π⎛⎫Φ-Φ=⎪⎝⎭(5分) (6)因此可知井底流压公式为:2ln e wp p KhQ πμ-=⎛⎫(5分三、设无限大地层对称分布三口井,井距为L ,(如上图示),开始1、3井以定产量Q 投入生产T 1后,井2以同样产量投入生产,当井2投产时,求出井1的井底压力降公式?已知半径1w R =2w R =3w R ,井为完善井,地层厚度h ,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导压系数η。

(本题15分)答案:(1)写出1口井存在时压降公式:244Q r p Ei Kh t μπη⎡⎤∆=-⎢⎥⎣⎦(2)根据压降叠加原理:()2221444444w r Q Q L Q L p Ei Ei Ei Kh t Kh t Kh t T μμμπηπηπη⎡⎤⎡⎤⎡⎤∆=-+-+-⎢⎥⎢⎥⎢⎥-⎣⎦⎣⎦⎣⎦四、推导只考虑重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本题共15分)12LLL题三图()1sin 1ρμμμ+∆=⎛⎫+ ⎪⎝⎭o o tw o w w o K Ag a Q f K K如图示:含水率公式为:ww w o v f v v =+ (3分) 由运动方程可得:oo o o oP v gSin K x μρα∂=--∂,w w w w w Pv gSin K xμρα∂=--∂(3分) 两式相减得:()()wow ow o w o woP P v v gSin K K x xμμρρα∂∂-=----∂∂ 又由P c =P o -P w ,其中:P c 为毛管力,则:c o wP P P x x x∂∂∂=-∂∂∂ 令()w o ρρρ∆=-,all w o v v v =+,则:w o o c w all w o oPv v gSin K K K x μμμρα⎛⎫∂+-=-∆ ⎪∂⎝⎭(5分)同除以tv 整理得:1()ww o o c allw o oall v P gSin v K K K x v μμμρα⎛⎫∂+-=-∆ ⎪∂⎝⎭ 则:1sin ooallw owo wg K v f K K μραμμ-∆=+(4分)《渗流力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C 参考答案一、概念题( 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 折算压力——Pr=P+γZ ,表示各点流体相对于一个平面的总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