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基础题库完整

合集下载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五(含答案)x地质师答题库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五(含答案)x地质师答题库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五(含答案)x地质师答题库试题五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克拉克值:2、光泽:3、岩浆岩:4、圈闭:5、矿物:6、古生物:7、构造运动:8、整合接触:9、天然气:层理: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地质营力是把引起2、成岩作用的方式主要有3、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营力。

作用及重结晶作用。

的4、岩浆的侵入作用按侵入的深浅不同,又可分为侵入作用和侵入作用。

5、沉积岩的层内构造有6、岩石的7、所谓沉积相就是指和、等。

统称为储油物性。

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特征的综合。

8、突发式构造运动的特点是性、性、短暂性。

9、储集层是由、及组成。

10、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并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的岩层。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某”。

每小题2分,共10分)1、油气的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2、储集层的孔隙是指储集岩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部分。

()3、按照现代有机成油理论,油气生成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即有利于石油生成的丰富的有机质以及有机质向石油的转化条件。

()4、花岗岩和大理岩都是岩浆岩。

()5、碎屑岩的粒度及其分布特征不仅与储油物性密切相关,而且可反映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为沉积环境的分析提供依据。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碎屑岩的命名原则是什么?2、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有哪些?3、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规律是什么?4、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的一般规律是什么?5、断层的野外及井下识别的标志是什么?五、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绘图示意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

2、褶曲根据形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绘图示意。

六、论述题:(10分)试论述油气生成的外在条件有哪些?《石油地质基础》答案(5卷)一、名词解释:1、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

石油关键工程专科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石油关键工程专科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08_09石油工程技术专科《石油地质基本》平时作业(注:红字为被删除旳题目)第一篇基本地质第一章地球概况一、名词解释1.地壳2.地核3.等粒构造4.斑状构造5.溶解物质二、简答题1.地球旳内部构造如何?2地壳旳双层构造及特性?3.何谓地质作用?如何分类?4.矿物旳重要物理性质有哪些?(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其她物理性质)5.矿物分类及重要特性?6 岩石构成类型?何谓岩浆作用?7.变质作用旳概念及类型?8.常用旳变质岩有哪些?第二章沉积岩与沉积相一、名词解释1.沉积岩2.母岩3.杂基4.粘土物质5.原生白云岩6.油页岩7.沉积相二、简答题1. 沉积岩旳基本概念及形成作用方式?2.何谓风化作用?类型?影响因素?风化产物?3.何谓搬运作用?类型?影响因素?4.何谓沉积作用?特点?5.沉积物旳来源?6.碎屑岩旳组分?7.陆源碎屑岩旳类型及特性?8.粗碎屑岩旳分类及特性?砾岩旳重要类型、特性及描述标志?9.砂岩旳特性?成分及分类措施?重要类型?10.粘土岩旳特性及重要性质?成分及分类?构造、构造及颜色?11.火山碎屑岩旳特性?(物质成分?构造、构造及颜色?)、分类及特性?成因及标志?12.碳酸盐岩旳类型?成分及分类?构造和构造?13.煤和油页岩旳形成和类型?14.其她沉积岩类型及基本特点?15..沉积相旳基本概念?类型?重要特性?第三章古生物与地层一、名词解释1.地层2. 地质年代表3.地层单位4. 地质年代单位二、简答题1.生物演化阶段状况?2.何谓地层旳划分与地层对比?3.地层旳划分与对比根据有哪些?第四章构造地质一、名词解释1..水平岩层2.倾斜岩层3. 褶皱4. 断层5.裂缝6.地貌盆地二、简答题1.地壳运动旳基本概念有哪些?2.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旳基本概念?3.褶皱旳基本类型?4.何谓断裂构造?类型?。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试题一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岩石:2、矿物:3、沉积岩:4、地质作用:5、构造运动:6、沉积相:7、油气的运移:8、石油:9、油气藏:10、圈闭: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地球的形状为的椭球体。

2、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以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3、成岩作用的方式主要有:、、。

4、矿物在形成过程中有趋向于的习惯,晶体的这种习惯称结晶习性或简称晶习。

5、深成侵入作用形成的岩体主要呈、产出。

6、促使岩石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及。

7、层理由、、等要素组成。

8、生物演化的特点是:、、。

9、年代地层单位包括、、、、时间带六级。

10、通常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将构造运动划分为运动和运动两类。

11、断层的要素有:、、、。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岩石是否发生变质的标志是要看其有无重结晶现象或有无形状的改变。

()2、在碳酸盐岩中,方解石含量大于50%的为石灰岩类,白云石含量大于50%的为白云岩类。

()3、湖成三角洲亚相属于碎屑湖泊相。

()4、地层接触关系通常指上下地层的产状变化关系。

()5、采收率是可采储量与剩余可采储量的比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碎屑岩的结构与储油物性的关系如何?2、粘土岩的研究意义是什么?3、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是什么?4、简述断层的分类。

5、油气藏有哪些类型?五、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绘图示意断层的产状要素2、绘图示意褶曲根据形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论述油气生成的外在条件有哪些?2、试论述油气藏富集的条件有哪些?《石油地质基础》试卷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岩石:所谓岩石,就是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2、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产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是岩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5×2=10分)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1=30分)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

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二、泥盆纪、志留纪、石炭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三、选择题(10×2=20分)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 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 a )、重结晶作用.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5、石油和天然气与( c )关系最为密切。

石油地质学复习试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试题

石油地质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

(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5)石油地质学试卷(二)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2、干酪根3、生油门限4、相渗透率5、固态气体水合物二、简答题(7×5=35)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

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习题与答案习题一、名词解释:常温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牛轭湖二、填空题:1.在常温层以下,温度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用m表示。

2.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用℃表示。

3.地壳是指地表至____________ 之间的固体地球部分,是固体地球最外一个圈层。

由各类岩石组成,其厚度各处不一,介于5~75km之间,平均约_________。

4.地壳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前者由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后者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

5.地幔是指_________ 和_________之间的中间层。

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

1914 年B. 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千米。

因此,地核-地幔边界又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壳|地核|古登堡不连续面6.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情况,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7.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三个一级圈层。

8.地球的重要物理性质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

9.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由地表向地心可划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三个层。

10.沉积岩和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的物质密度小,常常表现为______;金属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矿产的物质密度大,表现为_________ 。

1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其中最外层又分为______ 、______ 两种基本类型。

石油地质构造地理题目

石油地质构造地理题目

一、选择题
1.石油主要储存在哪种类型的岩石中?
A.火成岩
B.沉积岩(正确答案)
C.变质岩
D.岩浆岩
2.下列哪个地质构造最有利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A.地堑
B.地垒
C.背斜(正确答案)
D.向斜
3.石油地质勘探中,常用的地震勘探方法主要利用了什么原理?
A.电磁波反射原理
B.声波反射原理(正确答案)
C.重力异常原理
D.磁异常原理
4.石油的生成与哪种古代生物密切相关?
A.恐龙
B.藻类(正确答案)
C.昆虫
D.鱼类
5.下列哪个地区不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A.中东地区
B.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C.美国德克萨斯州
D.中国华北平原(正确答案的反面,但处理解为不是著名产区的正确答案)
6.石油地质构造中的“生油层”主要是指哪种岩层?
A.砂岩层
B.泥岩层(正确答案)
C.碳酸盐岩层
D.火山岩层
7.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确定油气藏边界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A.钻探取样
B.地震勘探与测井资料综合分析(正确答案)
C.地面地质调查
D.遥感技术
8.下列哪种地质作用对石油的形成和储存影响最大?
A.火山活动
B.构造运动(正确答案)
C.风化作用
D.水流作用。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习题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习题

大庆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网上习题(全部)绪论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2 、地质学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殊性?3 、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哪典?4 、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什么关系?5 、何谓历史比较法,其具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意义?第一章地球1 .名词解释:软流圈、岩石圈、重力、地温梯度、地温深度、磁偏角、重力异常2 .地球的层圈构造是如何划分的?3 .地壳可划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二者的差异有哪些?4 .试述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差异。

5 .试述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6 .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可以分为哪几个层,他们的特征是什么?第二章地质作用1 、名词解释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震级、地震烈度、风化作帮、风化壳、残积物、基岩、露头、剥蚀作用、河谷、水系、分水岭、河流纵剖面、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平衡剖面、潜水、层间水、落水洞、溶洞、冰川、风蚀城、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横向搬运、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掺和作用、成岩作用、重结品作用2 、论述地质作用的分类及内外地质作用的关系。

3 、简述火山的类型及火山机构。

4 、论述基性熔浆与酸性熔浆的差异。

5 、论述岩浆侵入体的类型及特征。

6 、论述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7 、论述风化作用(类型、方式、产物)8 、论述风化壳的研究意义。

9 、论述河流侵蚀作用。

10 、论述单向环流的成因及地质作用。

11 、论述地下水的水源、存在形式及其类型。

12 、论述岩溶地貌的类型13 、论述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区别。

14 、论述常见冰蚀地貌和风蚀地貌的类型。

15 、论述基岩海岸的侵蚀地貌。

16 、论述海洋的环境分区。

17 、论述湖泊的沉积作用。

18 、论述滨海的沉积地貌。

19 、论述浅海的沉积作用。

20 、简述风积的原因。

21 、论述风成砂和风成黄土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地质基础》题库第一章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1、地球的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形状。

2、所谓大地水准面是指:由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

3、地球的形状为:扁率不大的三轴椭球体。

4、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可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地形单元。

5、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可划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单元。

6、根据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可分为大陆边缘、深海盆地及大洋中脊三部分。

7、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地球的密度、地球的重力、地球的磁性、地球的内部温度、地球的弹性及塑性。

8、常温层以下,温度随深度而逐渐增加。

9、地温梯度: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地温梯度。

10、地温级度: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地温级度。

11、地球的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构成。

12、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13、由于软流层温度约为700~1300℃,已接近地幔物质熔点。

据推测,地幔物质已部分熔融,故此认为软流圈是岩浆的发源地。

14、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即地壳中元素的丰度),称为克拉克值。

15、自然界中岩石种类虽然很多,但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三大类型。

16、地质作用:把自然界引起地壳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过程,称为地质作用。

17、地质营力:把引起地质作用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18、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可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型。

19、内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高温、高压)和地球自转的动能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20、内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

21、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以外能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物质成分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2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表面进行,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23、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下,由于气温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24、根据风化作用的性质及其结果不同,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25、按风化产物物质成分、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碎屑物质、残余物质、溶解物质。

26、剥蚀作用:自然界中各种地质营力,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作用,并把破坏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称为剥蚀作用。

27、按地质营力的形式,剥蚀作用分为河流的侵蚀作用、地下水的溶蚀作用、湖泊的剥蚀作用、海洋的剥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和风的吹蚀作用等。

28、河流:是指陆地表面有固定水道的常年水流,是地面流水的主体部分。

29、根据河流流量的变化,河流分为常年有水的常流河和仅在雨季才有流水的间歇河两种类型。

30、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裂隙和孔洞中的水及土壤和其它松散沉积物中的水。

31、按地下水在地下的产状和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和层间水两种。

32、搬运作用:母岩风化剥蚀的产物,通过流动的水体、冰川、风力及生物等动力,将它们从原地搬到沉积地区的作用称之为搬运作用。

33、搬运作用的方式可分为机械的、化学的及生物的三种方式。

34、沉积作用:母岩的风化、剥蚀产物在外地质营力的搬运过程中,当搬运能力减弱或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时,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35、根据沉积作用的方式不同,沉积作用可分为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和生物沉积作用三种类型。

36、机械沉积分异作用:随着水流速度由大到小有规律的变化,碎屑物质根据其粒度、密度、形状和矿物成分的不同,在重力的影响下,按一定顺序沉积的现象,称为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37、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是指胶体溶液物质和真溶液物质在'沉积过程中,根据其化学元素的活泼性或溶解度的不同,按一定的顺序沉积下来,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或化学分异作用。

38、成岩作用: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所经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使疏松的沉积物变成坚硬的沉积岩的作用。

39、成岩作用的方式主要有:压固脱水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40、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变化:1)矿物成分变化: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稳定性成分增多,不稳定性成分减少。

2)圆度、球度: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圆度、球度逐渐变好3)分选性变好: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分选性变好4)颗粒粒度: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颗粒由粗到细,依次为砾石—砂—粉砂—粘土41、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的一般规律:1)按粒度分异:从物源区由近到远依次是砾石—砂—粉砂—粘土2)按密度分异:密度大的先沉积,密度小的后沉积3)按形状分异:粒状先沉积,片状后沉积4)按矿物成分:不稳定成分先沉积,稳定成分后沉积42、论述:试论述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区别和联系。

1)从概念: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加以区别2)物理风化不断扩大和加深岩石的裂隙,并使岩石由大块崩解为小碎块,这样不仅有利于水、气体和微生物渗入岩石之中,而且因岩石碎裂是表面积增大,为化学风化提供良好的有利条件。

所以物理风化是化学风化的前驱和必要条件。

3)物理风化一般只能使岩石破碎到中—细沙粒级,化学风化却能进一步使颗粒分解破碎到更细小的颗粒,直到胶体溶液与真溶液。

所以:化学风化是物理风化的继续和深入,使岩石矿物分解更彻底。

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第二章矿物1、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产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是岩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2、自然界中,矿物有三种存在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矿物的存在状态并非是不变的,只要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它们就随之改变。

3、矿物的形态是指矿物的外部特征。

包括单个晶体的形态和集合体的形态。

4、根据矿物内部的构造特点,可将矿物分为结晶质和非结晶质两类。

5、结晶习性:由于结晶构造的特点,矿物在形成过程中有趋向于某一形态的习惯,晶体的这种习惯称结晶习性或简称晶习。

6、根据晶体在空间上的三个方向发育程度不同,可将结晶习性分为三类:一向延长型(柱状)、二向延长型(板状)、三向延长型(等轴状)。

7、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由同种矿物的若干单体或晶粒聚集成各种各样的形态。

8、常见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有:1)粒状、块状集合体2)片状、鳞片状集合体3)纤维状集合体4)放射状集合体5)鲕状集合体6)晶簇7)结核状集合体8)钟乳状集合体9)土状集合体9、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对自然光线的吸收、折射、反射等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

10、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

11、根据矿物颜色产生的原因颜色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12、条痕的作用是: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

13、透明度:是指矿物透过可见光波的能力。

14、矿物按透明程度分为三类:1)透明矿物;2)半透明矿物;3)不透明矿物。

15、光泽:是指矿物新鲜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

16、矿物的力学性质:是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质。

17、矿物的力学性质有硬度、解理、断口。

其次还有脆性、延展性、挠性、弹性等。

18、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机械作用(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或程度)。

19、解理:矿物被打击后,总是沿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光滑的平面,这种性质称为解理。

20、根据解理发育程度(破开难易,解理面平滑程度),一般将解理分为如下几种:(1)极完全解理;(2)完全解理;(3)中等解理;(4)不完全解理;(5)无解理。

21、断口:矿物被打击后,不以一定结晶方向发生破裂而形成的断开面,称为断口。

22、常见的断口形态有如下几种:(1)贝壳状断口(2)锯齿状断口(3)参差状断口(4)平坦状断口23、矿物的相对密度:是指纯净、均匀单矿物在空气中的质量与同体积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

24、矿物按其比重的大小可分为三级:(1)轻矿物;(2)中等相对密度矿物;(3)重矿物。

25、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将矿物归纳为五大类:1、自然元素类;2、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3、卤化物类;4、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5、含氧酸盐类。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1、岩浆:是指地壳下具有高温、高压、富含挥发组分的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物质。

岩浆作用:是指从岩浆的形成、活动直到冷凝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

2、岩浆的喷出作用:是指岩浆在向地壳的薄弱地带挤入过程中,如果岩浆内部压力大到足以使其穿过上部的岩层,而喷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喷发,这种活动称为岩浆的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

3、岩浆的侵入作用:是指岩浆在向地壳的薄弱地带挤入过程中,岩浆没有上升至地表,而是侵入到地下一定深度的岩层中就凝固了,这种活动则称为岩浆的侵入作用。

4、岩浆的侵入作用按侵入的深浅不同,又可分为深成侵入作用和浅成侵入作用。

5、深成侵入作用形成的岩体主要呈岩基、岩株产出。

6、浅成侵入作用形成的岩体包括岩盘、岩盆、岩床、岩墙和岩脉。

7、火山喷发基本上可以分为猛烈式和宁静式两种。

8、岩浆岩:是指岩浆在一定地质作用下,由地壳深处沿着裂隙侵入地壳附近或喷出地表,经过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9、岩浆岩的物质成分是指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10、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所含矿物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矿物之间组合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11、岩浆岩的结构按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可分为:1)全晶质结构2)半晶质结构3)玻璃质结构12、岩浆岩的结构按岩石中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1)等粒结构2)不等粒结构3)斑状结构4)似斑状结构13、岩浆岩的结构按岩石中矿物的绝对大小可分为:1)粗粒结构2)中粒结构3)细粒结构4)微粒结构14、岩浆岩的结构按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及其结合方式可分为:1)自形结构2)半自形结构3)他形结构15、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各种矿物和其它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岩石外貌特征。

16、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类型有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及杏仁构造、带状构造等。

17、根据岩浆岩的产状可以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大成因类型。

第四章变质作用及变质岩1、变质作用是指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引起岩石的结构、构造或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的一种地质作用。

2、岩石是否发生变质要看其有无重结晶现象或有无变质矿物出现为标志。

3、岩石的变质作用是在固态状况下进行的,即固体的岩石或矿物不经过熔融或溶解阶段而直接发生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

4、促使岩石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

5、温度是引起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随地壳的深度而增加的地热,二是由于岩浆活动而产生的岩浆热,三是由地壳运动的动能转化的热能,即动力热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