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三(含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doc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5x2=10分)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0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x1=30分)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界、是—、统。
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二、泥盆纪、志留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O三、选择题(10x2=20分)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A.沉积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物理风化作用D.岩浆作用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a )、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B.风化作用C.沉积作用D.搬运作用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d )。
A.氧和铝B.铝和硅C.铁和镁D.氧和硅5、石油和天然气与(c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火山岩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d )oA.火成岩B.变质岩C.粘土岩D.沉积岩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b )o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b )。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A. 火山作用B. 沉积作用C. 变质作用D. 岩浆作用答案:B2. 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需要哪些基本条件?A. 有机质、温度、压力B. 有机质、温度、时间C. 有机质、压力、时间D. 有机质、温度、压力、时间答案:D3.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通常是哪种岩石?A. 火成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D. 岩浆岩答案:C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A5.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哪种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A. 水力压裂B. 地热能开采C. 二氧化碳驱油D. 地层注水答案:A6.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中,哪种因素对环境影响最大?A. 地震活动B. 气候变化C. 钻井作业D. 油气泄漏答案:D7.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生油岩?A. 石灰岩B. 页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B8.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储集岩?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C9.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盖层?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泥岩答案:D10.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化学成分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必需的?A. 有机质B. 温度C. 压力D. 时间答案:A, B, C, D12.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地下结构的成像?A. 地震勘探B. 电磁勘探C. 重力勘探D. 磁力勘探答案:A, B, C, D13.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采收率?A. 储层的渗透率B. 储层的压力C. 储层的温度D. 储层的厚度答案:A, B, C, D1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岩石可以作为生油岩?A. 煤B. 泥岩C. 页岩D. 砂岩答案:A, B, C15.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钻井作业的安全性?A. 地层压力B. 地层温度C. 地层深度D. 地层岩石的稳定性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无关。
石油地质基础题库汇总(答)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库一、解词(每词3分)1、岩浆——指地内深处高温、高压、富含挥发组分的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
2、岩浆岩——指岩浆侵入到地壳或喷出地表逐渐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3、变质作用——地壳中的母岩在固态状态下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等作用使其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改变的作用。
4、付变质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变质岩石。
5、岩浆作用——指岩浆的形成、活动、冷凝、成岩的一系列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6、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浓度极低时,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光亮”的性质,广泛应用于钻井地质录井中。
7、石油的凝固点——指液态石油凝固成固态的最高温度。
8、储集层——能够储存油气并使之渗流的岩层。
9、盖层——在储存上方阻止油气散失的岩层。
10、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非极性溶剂的分散有机质,是油气生成的母质。
11、生油岩(烃源岩)——曾经生成并排除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藏油气的岩石。
12、油气初次运移——油气从源岩向储层或运载层中运移称为初次运移。
13、油气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层或运载层后的一切运动。
14、圈闭——能储存油气并阻止其继续运移的地质体。
15、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面积。
16、工业油气藏——在现今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一圈闭中聚集了有工业价值油气的油气藏。
17、含油边界——油水接触面与储层顶面交线所围绕的面积。
18、油气聚集带——指地质构造特征相似、具有成因联系、位置相邻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9、含油气盆地——地质历史时期生成过油气,具有良好成藏条件且目前以找到工业性油气藏的沉积盆地。
20、油气田——单一局部构造单元内多种因素控制的同一面积内所有油气藏的总和。
21、生油门限温度——有机质大量生成石油的最低温度。
2、静水压力——由静水柱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23、地静压力——由上覆地层岩石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24、地层压力——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
25、折算压力——某点的实测压力按静液柱压力的计算方法计算到某一基准面上所得的压力。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5×2=10分)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1=30分)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
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二、泥盆纪、志留纪、石炭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三、选择题(10×2=20分)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 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 a )、重结晶作用.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5、石油和天然气与( c )关系最为密切。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3)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三)一、解释下列概念(共15分,每题3分)。
1.石油地质学2.干酪根3.区域盖层4.生物标志化合物5.内陆裂谷盆地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35题):在下面每题的四个可供选择答案(a、b、c、d)中选一个最合题意答案(用相应的字母表示之)。
1.油气藏“背斜说”诞生于近代近代石油工业发展哪个阶段?a. 1859—1900年;b. 1901年-1925年;c. 1926年—1960年;d. 1961年—现今。
2.石油中碳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a. 75%—80%;b. 82%—83%;c. 85%—90%;d. 83%—87%。
3.石油中氢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a. 9%—11%;b. 11%—20%;c. 11%—14%;d. 21%—24%。
4.石油中正构烷烃随石油馏分比重增大呈现那种变化规律?a. 单调减少;b. 单调增加;c. 从增加到减少;d. 没有规律。
5.石油中芳烃和氮硫氧化合物含量为38%,环烷烃含量为25%,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
6.石油中石蜡烃含量为60%,环烷烃含量为10%,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
7.陆相石油蜡、硫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高蜡低硫;b. 高硫低蜡;c. 高硫高蜡;d. 低硫低蜡。
8.海相石油微量元素镍(Ni)和钒(V)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Ni/V大于1;b. V/Ni大于1;c. Ni/V等于1;d. V/Ni等于29.油田水中氯、钠和镁三个离子的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Cl—Na)/Mg小于1大于0,该油田水是何种类型油田水?a. 氯化钙型;b. 氯化镁型;c. 硫酸钠型;d. 重碳酸钠型。
10.设某岩层两组相互垂直裂缝的间距均为d、裂缝宽度均为e,它的近似裂缝孔隙度是何表达式?a. e/d;b. 2e/d;c. 3e/d;d. e/(18d)。
油气地质勘探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油气地质勘探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 生油层B. 储集层C. 盖层D. 岩浆岩答案:D解析: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岩浆岩不是形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
2. 下列哪种岩石不是良好的储集岩()A. 砂岩B. 灰岩C. 页岩D. 白云岩答案:C解析: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低,不是良好的储集岩。
砂岩、灰岩、白云岩通常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
3.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A. 烃类B. 非烃类C. 沥青质D. 胶质答案:A解析:石油主要由烃类组成,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4.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不包括()A. 压实作用B. 浮力C. 热力作用D. 重力答案:B解析: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压实作用、热力作用和重力等,浮力是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5. 圈闭的类型不包括()A. 构造圈闭B. 地层圈闭C. 水动力圈闭D. 岩浆圈闭答案:D解析:常见的圈闭类型有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水动力圈闭,岩浆圈闭不属于常见的圈闭类型。
6. 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不包括()A. 原生孔隙B. 次生孔隙C. 裂缝D. 溶洞答案:D解析: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溶洞一般是在岩溶地区形成,不是储集层常见的孔隙类型。
7. 生油层的岩石类型通常为()A. 砂岩B. 碳酸盐岩C. 泥岩D. 花岗岩答案:C解析:泥岩是常见的生油层岩石类型。
8. 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主要是()A. 孔隙B. 裂缝C. 断层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孔隙、裂缝和断层都可以作为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
9.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油气勘探的常用方法()A. 地质法B. 地球物理法C. 化探法D. 开采法答案:D解析:开采法是在油气发现后的生产阶段采用的,不是勘探阶段的常用方法。
地质法、地球物理法和化探法是油气勘探的常用方法。
10. 盖层的封闭机理不包括()A. 物性封闭B. 压力封闭C. 烃浓度封闭D. 重力封闭答案:D解析: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物性封闭、压力封闭和烃浓度封闭,重力封闭不属于盖层的封闭机理。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与答案(新疆)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习题与答案习题一、名词解释:常温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牛轭湖二、填空题:I •在常温层以下,温度升高1C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 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用m表示。
2•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 用C表示。
3.地壳是指地表至________________ 之间的固体地球部分,是固体地球最外一个圈层。
由各类岩石组成,其厚度各处不一,介于5〜75k m之间,平均约___________________ 。
4.地壳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两种基本类型。
前者由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后者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
5.地幔是指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之间的中间层。
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
1914 年B. 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 千米。
因此,地核- 地幔边界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地壳|地核| 古登堡不连续面6.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情况,可分为 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三部分。
7.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 和_____ 三个一级圈层。
8.地球的重要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等。
9.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由地表向地心可划分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三个层。
10.沉积岩和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的物质密度小,常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 ;金属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矿产的物质密度大,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
石油地质学复习试题

石油地质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
(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5)石油地质学试卷(二)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2、干酪根3、生油门限4、相渗透率5、固态气体水合物二、简答题(7×5=35)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
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三
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油气藏:
2、盖层:
3、矿物:
4、褶皱:
5、水平岩层:
6、地层:
7、沉积岩:
8、变质作用:
9、岩浆作用:
10、石油: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光泽是指新鲜表面对的反射能力。
2、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
3、变质作用的类型有、、。
4、层理由、、等要素组成。
5、碎屑湖泊相可分为亚相、亚相、亚相、半深
湖亚相和亚相。
6、直立岩层是指的岩层。
7、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的有
机质。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1、碎屑物质、残余物质、溶解物质都是风化作用的产物。
()
2、结核和缝合线都属层面构造。
()
3、在碎屑岩中,由于杂基和胶结物都起到了胶结作用;故此,它们都是化学成
因的。
()
4、国际性的地质年代单位有:宇、界、系、统。
()
5、在断裂构造中,处于断层面上方的一盘称为上升盘。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在油气田勘探中有哪些常用方法?
2、圈闭的要素是什么?度量参数有哪些?
3、简述干酪根的类型。
4、“V”字型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5、研究粘土岩的意义是什么?
五、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绘图示意断层的产状要素
2、绘图示意倾斜岩层产状的要素。
六、论述题:(15分)
试论述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石油地质试卷答案》3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聚集,它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
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层。
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产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是岩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褶皱:岩石受力后产生一系列波状起伏的弯曲岩层。
水平岩层:岩层面的海拔高程处处相等或大地水准面平行的岩层。
地层:地壳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地质时间内形成的一套岩层,称那个时代的地层。
沉积岩:是在接近地表的条件下,主要有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他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特征的综合。
岩浆作用:是指从岩浆的形成、活动直到冷凝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
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物,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光泽是指矿物新鲜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
2、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3、变质作用的类型有温度、压力、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
4、层理由细层、层系、层系组等要素组成。
5、碎屑湖泊相可分为三角洲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半深湖亚
相和深湖亚相。
6、直立岩层是指倾角近似于90°的岩层。
7、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
机质。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3、碎屑物质、残余物质、溶解物质都是风化作用的产物。
(√)
4、结核和缝合线都属层面构造。
(×)
3、在碎屑岩中,由于杂基和胶结物都起到了胶结作用;故此,它们都是化学成因的。
(×)
4、国际性的地质年代单位有:宇、界、系、统。
(×)
5、在断裂构造中,处于断层面上方的一盘称为上升盘。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6、在油气田勘探中有哪些常用方法?
油气田勘探中常用的方法:一、地质法、二、地球物理方法、1.地球物理测井、2.地球物理勘探、三、地球化学勘探、1.气态烃测量法、2.土壤测量法、3.水化学测量法、四、钻井法、五、遥感技术
7、圈闭的要素是什么?度量参数有哪些?
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
圈闭三要素:(1)容纳流体的储层;(2)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盖层;(3)在侧向上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遮掩物。
圈闭的度量参数:闭合高度、闭合面积
8、简述干酪根的类型。
干酪根的类型:
1)Ⅰ型:H/C原子比较高,O/C原子比较低,主要来自于藻类、细菌类等低等生物,生油潜能大。
2)Ⅱ型:H/C原子比较Ⅰ型低,O/C原子比较Ⅰ型高,它们来源于浮游生物(以浮游
植物为主)和微生物的混合有机质。
生油潜能中等。
3)Ⅲ型:H/C原子比较低,O/C原子比较高,主要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生油潜力较差,但是生成天然气的主要母源物质。
4、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矿物成分变化: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稳定性成分增多,不稳定性成分减少。
2)圆度、球度: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圆度、球度逐渐变好
3)分选性变好: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分选性变好
4)颗粒粒度: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颗粒由粗到细,依次为砾石—砂—粉砂—粘土5、研究粘土岩的意义是什么?
粘土岩的研究意义:1.黑色页(泥)岩、油页岩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良好的生油岩;2.具有一定厚度的粘土岩又可作为油、气的良好盖层;3.在少数情况下,当粘土岩中的裂缝发育时,也可作为储油(气)层;4.蒙脱石粘土岩可用作石油化工产品和其它工业产品的净化剂以及石油钻井液的原料;5.高岭石粘土岩还是陶瓷工业、耐火工业的重要原料。
五、作图题:(略)
六、论述:(答案要点)
试论述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从概念: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加以区别
2)物理风化不断扩大和加深岩石的裂隙,并使岩石由大块崩解为小碎块,这样不仅有利于水、气体和微生物渗入岩石之中,而且因岩石碎裂是表面积增大,为化学风化提供良好的有利条件。
所以物理风化是化学风化的前驱和必要条件。
3)物理风化一般只能使岩石破碎到中—细沙粒级,化学风化却能进一步使颗粒分解破碎到更细小的颗粒,直到胶体溶液与真溶液。
所以:化学风化是物理风化的继续和深入,使岩石矿物分解更彻底。
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