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的种类
观察事的方法

观察事的方法观察是我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但要进行有效的观察,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一、细致观察法细致观察法是指通过仔细观察事物的细节来获取信息。
当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要注意细节的变化、形态的特征、颜色的变化等。
例如,在观察一朵花时,可以注意花瓣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花蕊的位置等。
通过对细节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二、比较观察法比较观察法是指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来发现它们的差异和共同点。
通过比较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在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时,可以比较它们的叶子形状、花朵颜色、根系结构等。
通过比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植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三、时间观察法时间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事物随时间的变化来了解它们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当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可以将观察对象分为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观察,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例如,在观察一棵树的生长过程时,可以观察它的叶子、花朵和果实等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通过时间观察,我们可以了解事物的生命周期和变化规律。
四、空间观察法空间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事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关系来了解它们的位置和相互作用。
当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可以将观察对象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观察一幅画时,可以观察画中的不同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
通过空间观察,我们可以了解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
五、多角度观察法多角度观察法是指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当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它。
例如,在观察一座建筑物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的外观、结构和功能。
通过多角度观察,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
六、专注观察法专注观察法是指通过集中注意力来观察事物,以避免漏掉重要信息。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科学观察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科学观察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观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科学观察方法的正确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科学观察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科学实践教学。
一、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观察方法。
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简单的观察工具,直接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以及发生的变化。
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过程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种植一些观察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种子是如何发芽、长出根茎叶的。
二、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是在观察对象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其产生的现象、效应或通过间接的手段进行观察。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无法直接接触的事物,如细菌的生长、声音的传播等。
例如,在学习声音传播时,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性实验,用音叉激发声波并通过糸线将声波传到另一个容器中产生共振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现象,从而间接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三、比较观察法比较观察法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观察,找出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以便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这种观察方法常用于研究事物的分类、属性关系等。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饮食习性时,教师可以用几个不同种类的鸟来观察它们的食谱,并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食物来源、食物选择等,从而了解不同鸟类的饮食习性。
四、综合观察法综合观察法是指综合使用多种观察方法,全面、系统地观察事物,以获得更准确、全面的结论。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发展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气候变化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观察方法,包括直接观察天空的云朵、气温计的测量等,配合图表和表格的使用,鼓励学生进行综合观察和数据分析,从而掌握更具体的气候变化规律。
综上所述,科学观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获得对科学知识的感悟和理解。
观察法的类型

观察法的类型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观察和记录现象来获取数据,并从中推断出结论。
观察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自然观察、实验观察、调查观察和参与观察等。
在下面的回答中,我将详细介绍这些类型,并且对每种类型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自然观察自然观察是指研究者在不干预或改变研究对象的情况下,直接观察和记录其行为、现象或事件。
这种观察方法常用于研究动物行为、植物生长、天文现象等自然界的现象。
自然观察的优点是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有助于发现新的规律和关系。
然而,由于无法控制变量,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干扰结果的问题。
二、实验观察实验观察是通过设计实验条件,并对不同条件下的变量进行比较和观测来获取数据。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人类行为、药物效果等需要控制变量的情况下。
实验观察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因为研究者可以控制和操纵变量。
然而,实验观察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实验环境可能与真实环境不同,导致结果的外推性有限。
三、调查观察调查观察是通过问卷、访谈或其他形式的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人们的态度、信念、行为等主观感受和社会现象。
调查观察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并且能够了解被观察对象的主观意见和体验。
然而,调查观察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样本选择偏差、回答者主观性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四、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被研究群体中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社会群体、文化行为等需要深入了解内在动机和背后原因的情况下。
参与观察可以提供深入细致的数据,并且能够捕捉到被研究群体内部的互动和关系。
然而,参与观察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究者个人主观性的影响、伦理问题等。
五、其他类型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观察法类型,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观察方法,例如长期观察、隐性观察、交叉观察等。
长期观察是指研究者对同一对象或现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和记录,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数据。
隐性观察是指研究者在被研究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和记录,以避免主体性的干扰。
第十章_观察法

四、观察的效度和信度
(一)观察的效度 实施阶段 被观察者行为是否有虚伪性? 观察者本人的价值观和期望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观察者本人感官和记忆力的影响 资料处理阶段 观察的效度极难检验,尤其是无结构式观察, 因此,结果效度的检验需借助其他方法的结果 来比较验证。
能解决“是什么”“有什么 是什么”“有什么”问题,很难解决“为什么 是什么”“有什么 “为什么”问题
直接观察者的主观选择性可能渗透进观察结果。 观察对象取样小,普遍性同背景学生的态度
特点: 特点
准备工作相对简单; 准备工作相对简单; 观察资料客观自然; 观察资料客观自然; 观察资料多反映外部行为。 观察资料多反映外部行为。 观察较为被动,等待现象发生; 观察较为被动,等待现象发生; 结论模糊、说服力差。 结论模糊、说服力差。
中西方家庭关系观察
(结构式观察例)光顾成人书店的调查
序号 1 2 3 4 5 6 7 … 性别 婚姻 年龄 社会背景
结构式观察特点: 结构式观察特点:
优点: 优点: 观察项目明确,可减少观察的盲目性; 观察结果容易进行量化分析和处理; 缺点: 缺点 结构式观察对前期准备要求很严格; 可能会出现不在预计中的相关重要信息的遗漏。
学习状态
心神不宁 注意力易分散
40分钟后离开
一节课未抬眼
…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对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教育活 直接观察 动与教育现象的观察,即观察者亲眼目睹人们 的行为举止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特点: 特点 优势:亲眼所见,真实性强; 缺陷:观察者和观察工具在现场出现,会对被 观察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出现虚假动作, 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观察法-搜狗百科

观察法-搜狗百科展开全文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中文名 观察法种 类自然观察法、设计观察法等 优 点 观察的资料比较真实 解 释 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观察 作 用 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缺 点受时间的限制 概况目录•1定义•2主要种类•自然观察法•设计观察法•掩饰观察法•机器观察法•函数值域观察法•3基本步骤•要求•使用原则•使用范围•具体步骤•作用•4优缺点•5应用1定义编辑观察法的定义:定义1: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定义2: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定义3:这是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定义4: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主要种类编辑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指调查员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包括超市、展示地点、服务中心等)观察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举止。
设计观察法设计观察法是指调查机构事先设计模拟一种场景,调查员在一个已经设计好的并接近自然的环境中观察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举止。
所设置的场景越接近自然,被观察者的行为就越接近真实。
掩饰观察法众所周知,如果被观察人知道自己被观察,其行为可能会有所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就不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也会出现偏差。
掩饰观察法就是在不为被观察人、物、或者事件所知的情况下监视他们的行为过程。
机器观察法在某些情况下,用机器观察取代人员观察是可能的甚至是所希望的。
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机器可能比人员更便宜、更精确和更容易完成工作。
函数值域观察法通过对函数定义域、性质的观察,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函数的值域。
观察方法的种类及有效运用

观察方法的种类及有效运用一、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二、为什么要观察幼儿:1.了解儿童行为及行为变化2.评价儿童的发展状态3.探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4.理解儿童的内部需要,与儿童交流5.因人施教6.有助于与家长沟通7.创设和调控教育环境8.设计和调整教育活动计划9.支持儿童的学习10.促成儿童达到发展的目标三、观察的三要素:1.观察的目的:弄清自己要观察什么,通过观察想得到什么目的,避免遗漏重要部分,过多记录无关现象。
2. 行为:狭义: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的活动。
广义:不只限于个体直接观察可见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间接推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3.观察背景:(1)场所——实体硬件因素,活动的机会和资源。
(2)情景——是指场所中与社会和心理有关的状况。
(3)背景——地点、时间、环境、人,甚至是心理和物理的状况等。
四、观察过程三方面:1.客观描述2.解释或说明3.评价五、观察前的准备1.确定观察目标2.确定观察地点3.明确在观察场景中做什么(1)明确你到某个观察场地的原因,你希望看到什么(2)你在这个区域重点应该观察那个行为(3)你要花多长的时间来观察这个行为(4)你要怎样记录你的观察六、观察方法1.叙事性描述:是自然主义调查研究的一种,观察者以书面形式描述观察到的与观察目的有关的每个事件,进而记录其资料的方法。
2.时间抽样法:观察者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维度有选择的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方面特定行为或事件,并将结果记录到规定表格上。
除了在现场同步作时间取样的观察记录外,也可以针对前述实况详录的资料,事后进行时间取样的分析。
例如,为了确定婴儿的依恋类型,就要对他们在陌生情境实验中的录像进行时段划分,将全过程分成相等的时段(如每段30秒或1分钟),为简化分析可以随机选取时间段,将每一时段中发生的各种可能帮助确定依恋类型的行为特征的发生次数记录下来。
五感观察法

五感观察法五感观察法是指以人类的五个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为基础,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获取信息、体验世界。
这种方法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习惯,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感观察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一、视觉观察法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觉器官之一,我们的眼睛可以感知周围的事物,从而获取关于颜色、形状、大小、距离和方向等方面的信息。
视觉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外观、形态、颜色等特征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等来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也可以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等生物的形态、颜色等特征来了解它们的生理特征和生存状态。
二、听觉观察法听觉是人类的另一种重要的感觉器官,我们的耳朵可以感知声音,从而获取关于声音的高低、大小、方向、距离和来源等方面的信息。
听觉观察法是指通过听取周围的声音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听取人们的言语、声音、音乐等来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和文化背景,也可以通过听取动物的叫声、风的声音等来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
三、嗅觉观察法嗅觉是人类的另一种感觉器官,我们的鼻子可以感知气味,从而获取关于气味的种类、来源、浓度等方面的信息。
嗅觉观察法是指通过嗅闻周围的气味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嗅闻食物、饮料等来了解它们的味道和成分,也可以通过嗅闻花香、草香等来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
四、味觉观察法味觉也是人类的一种感觉器官,我们的舌头可以感知食物的味道,从而获取关于食物味道的甜、酸、苦、辣等方面的信息。
味觉观察法是指通过品尝周围的食物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来了解它们的味道和成分,也可以通过品尝不同的饮料来了解它们的口感和成分。
五、触觉观察法触觉是人类最基本的感觉器官之一,我们的皮肤可以感知周围物体的温度、压力、质地等方面的信息。
触觉观察法是指通过触摸周围的物体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触摸不同的材料、物体来了解它们的质地和特征,也可以通过触摸人体的肌肤来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和健康状况。
观察法的种类

观察法实施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观察目的 (二)确定观察现象 第一,需要对行为(观察对象)进行分 类和定义(操作性定义) 。第二,在观 察之先需要确定被观察“行为单元”, (三)选择观察方法
观察法实施的一般程序
(四)制定观察步骤
观察研究怎样进行,观察的程序是什么, 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观察多长时 间,间隔多长时间进行重复观察等问题 在观察之先都要做出周密的计划和安排 。
二、观察的具体方法
观察的具体方法很多,在教育科学研究 中适用的主要有实况详录法、事件取样 法、时间取样法、特性等级评定法、日 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频率计数图示 法及清单法。
实况评录法
实况详录法是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尽可能 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的所有的表现或活动从 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目的是无选择地记录被研究行为或现象系列中 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或现象的详细的、 客观的描述。
不完全参与观察
不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隐瞒自己 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在被观察者接 纳后进行的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避免 了被研究者的紧张心理的疑虑,可以进 行自然地观察。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被 观察者容易出现不合作行为,或是隐瞒 和掩饰对自己不利的表现,或是故意夸 大某种表现,使观察结果失真。
非参与观察
清单法
清单就是指一系列项目的排列,并标明关于 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种,供记录者判 断后选择其中之一 并作出记号。
使用清单法前应先制定出记录表格,而制定表 格之前,需要先决定所要观察的行为类型,抽 取出一定数量的具体行为,列入清单。
由于它在观察之先确定了观察内容,因而,观 察目的明确,便于研究者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一、观察法的种类
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是指观察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 提纲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构容和计划所进 行的可控性观察。它的特点是结构严谨, 计划周密,观察过程标准化。但采用这 种方法观察缺乏弹性,容易影响观察结 果的深度与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直接参与被 观察者的活动, 观察者的活动 , 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观察 对象进行的观察。 对象进行的观察 。 非参与观察的优点是 能够不受被观察者的影响, 能够不受被观察者的影响 , 进行比较客 观的观察。 观的观察 。 但是这种观察方法不容易深 入了解到被观察者的内部情况。 入了解到被观察者的内部情况。
观察法实施的一般程序
(四)制定观察步骤 观察研究怎样进行, 观察的程序是什么, 观察研究怎样进行 , 观察的程序是什么 , 先观察什么, 后观察什么, 先观察什么 , 后观察什么 , 观察多长时 间 , 间隔多长时间进行重复观察等问题 在观察之先都要做出周密的计划和安排 。 (五)按观察计划进行记录
实况评录法
实况详录法是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尽可能 实况详录法是在一段时间内, 连续地、 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的所有的表现或活动从 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目的是无选择地记录被研究行为或现象系列中 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或现象的详细的、 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或现象的详细的、 客观的描述。 客观的描述。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学生行为特点的研究就可 用这种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研究。 用这种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研究。
清单法
清单就是指一系列项目的排列, 并标明关于 清单就是指一系列项目的排列 , 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种, 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种,供记录者判 并作出记号。 断后选择其中之一 并作出记号。 使用清单法前应先制定出记录表格, 使用清单法前应先制定出记录表格,而制定表 格之前,需要先决定所要观察的行为类型, 格之前,需要先决定所要观察的行为类型,抽 取出一定数量的具体行为,列入清单。 取出一定数量的具体行为,列入清单。 由于它在观察之先确定了观察内容,因而, 由于它在观察之先确定了观察内容,因而,观 察目的明确,便于研究者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察目的明确,便于研究者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 活动, 作为其中一员, 并进行观察, 活动 , 作为其中一员 , 并进行观察 , 从 而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 而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 。 参与观察根 据参与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 不完全参与观察两种: 不完全参与观察两种:
完全参与观察
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隐瞒自己的真 实身份和研究目的, 实身份和研究目的 , 自然加入到被观察 者群体中进行的观察。 者群体中进行的观察 。 完全参与观察能 深入地了解到被观察者的真实资料, 深入地了解到被观察者的真实资料 , 但 如果参与过深, 如果参与过深 , 又往往容易失去客观立 场.
2.观察者的心情 观察者个人的心情也可能会影响到观察 的效果和内容。 的效果和内容 。 北京大学大门 要在 方法笔记部分记下自己的情感反应。 方法笔记部分记下自己的情感反应 。 这 种记录在今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时将会十 分有用, 分有用 , 可以提供有意义的分析角度和 观点。 观点。
观察者的叙述角度 在实地笔记中,研究者应该保持一种第三人称的角度, 在实地笔记中,研究者应该保持一种第三人称的角度, 客观”事实进行如实的记载, 对“客观”事实进行如实的记载,如果研究者对观察 到的事实有疑惑或猜测,应该放到个人笔记部分, 到的事实有疑惑或猜测,应该放到个人笔记部分,而 不应该放到实地笔记部分。 不应该放到实地笔记部分。 “今天工厂的宿舍里人很 因为是星期天大家不上班,都出去玩儿去了” 少,因为是星期天大家不上班,都出去玩儿去了” 今天工厂的宿舍里人很少” “今天工厂的宿舍里人很少”,那么可以同时在个人 笔记中写下: 根据我自己个人对工厂的了解, 笔记中写下:“根据我自己个人对工厂的了解,我想 人很少是因为星期天大家都不上班,出去玩儿去了” 人很少是因为星期天大家都不上班,出去玩儿去了”。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的比较
总体来说, 总体来说 , 参与观察要比非参与观 察效果好。 因为观察者参与其中, 察效果好 。 因为观察者参与其中 , 既有 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 , 又能与被观察者建立融洽的 关系, 对所观察的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 关系 , 对所观察的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 , 并能够及时发现一些新的研究课题信息。 并能够及时发现一些新的研究课题信息 。
非结构观察
非结构观察是观察者预先对观察的 内容与计划没有严格的规定。 内容与计划没有严格的规定 。 而且依据 观察现场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观察。 观察现场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观察 。 它 的特点是观察时弹性大, 随意性大, 可 的特点是观察时弹性大 , 随意性大 , 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观察的计划和内 因而, 这种观察方法的适应性强, 容 。 因而 , 这种观察方法的适应性强 , 而且简单易行。 而且简单易行 。 但是对于用这种方法收 集的资料的整理难度大, 集的资料的整理难度大 , 不容易进行定 量分析。 量分析。多用于探索性研究
佚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是通过观察者把认为有价值的、 轶事记录法是通过观察者把认为有价值的、反 映儿童行为或心理的各种表现记录下来, 映儿童行为或心理的各种表现记录下来,进行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 轶事记录法要求在记录时应尽量做到及时、 轶事记录法要求在记录时应尽量做到及时、准 具体, 确。具体,尽量在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及时记 录下来,尽量把中心人物的言谈举止, 录下来,尽量把中心人物的言谈举止,在场其 他人的活动以及活动背景、 他人的活动以及活动背景、情景均如实记录下 来。 轶事记录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 轶事记录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 助教师分析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助教师分析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了解儿童 的个性特点,探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的个性特点,探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观察法实施的一般程序
(六)结果统计与分析 (七)写出观察报告 观察报告中不仅要写清被视察对象的自 然情况,还要写清观察过程出现的现象, 然情况,还要写清观察过程出现的现象, 包括观察现象所发生的背景以及观察资 料的统计结果 和经分析和推论得出的结 结论可以是发现的规律, 论。结论可以是发现的规律,也可以是 发现的问题。 发现的问题。
实地观察记录表
实地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观察者的反思
1.观察者的推论 尽量将自己所做的推论与自己观察到的事情分 开。不把自己的“私货’偷偷地塞入“事实’ 不把自己的“ 私货’偷偷地塞入“ 事实’ 里面。 同学们一走进教室就开始选择座位, 里面。“同学们一走进教室就开始选择座位, 大部分人都选择坐在熟人旁边。 大部分人都选择坐在熟人旁边 。 ” “ 同学们 一走进教室就左顾右盼, 一走进教室就左顾右盼,眼光从一个座位移向 另外一个座位;在五十名学生中, 另外一个座位;在五十名学生中,有三十六人 坐下来以前或者以后与他们旁边的人说话、 坐下来以前或者以后与他们旁边的人说话、微 笑或握手” 然后在“个人笔记”部分写下: 笑或握手”,然后在“个人笔记”部分写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想这些同学是在选择座位, “我想这些同学是在选择座位,而且大部分人 选择坐在自己的熟人旁边” 选择坐在自己的熟人旁边”。
事件取样法
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 件的完整过程而进行的研究方法。 件的完整过程而进行的研究方法。如对小学生 争吵行为的研究, 争吵行为的研究,每当小学生出现争吵行为时 的观察就属于事件取样法。 的观察就属于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与时段规定的限制, 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与时段规定的限制 , 只要所期待的事件一出现,便可记录。 只要所期待的事件一出现,便可记录。记录方 法可采用行为分类记录系统与对事件前因后果 及环境背景等的描述性记录结合起来使用。 及环境背景等的描述性记录结合起来使用。
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种类
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是指观察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 提纲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构容和计划所进 行的可控性观察。 它的特点是结构严谨, 行的可控性观察 。 它的特点是结构严谨 , 计划周密, 观察过程标准化。 计划周密 , 观察过程标准化 。 但采用这 种方法观察缺乏弹性, 种方法观察缺乏弹性 , 容易影响观察结 果的深度与广度。 果的深度与广度。
日记描述法
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以日记的形式描述 被观察者长期反复观察到的行为表现, 被观察者长期反复观察到的行为表现,从而进 行研究的方法。 行研究的方法。 一般可分为综合日记法和主题日记法两种。 一般可分为综合日记法和主题日记法两种。综合 日记法一般记录儿童在各方面发展过程中出现 的新的行为表现。 的新的行为表现。主题日记法主要侧重记录儿 童某方面的新发展,如认知发展、情绪发展、 童某方面的新发展,如认知发展、情绪发展、 言语发展、个性发展等。 言语发展、个性发展等。 日记描述法一般适用于个案研究,当观察者与 日记描述法一般适用于个案研究, 被观察者关系较密切或接触频繁时也常运用。 被观察者关系较密切或接触频繁时也常运用。
二、观察的具体方法
观察的具体方法很多, 观察的具体方法很多 , 在教育科学研究 中适用的主要有实况详录法、 中适用的主要有实况详录法 、 事件取样 时间取样法、 特性等级评定法、 法 、 时间取样法 、 特性等级评定法 、 日 记描述法、 轶事记录法、 记描述法 、 轶事记录法 、 频率计数图示 法及清单法。 法及清单法。
不完全参与观察
不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隐瞒自己 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 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 , 在被观察者接 纳后进行的观察。 纳后进行的观察 。 不完全参与观察避免 了被研究者的紧张心理的疑虑, 了被研究者的紧张心理的疑虑 , 可以进 行自然地观察。 行自然地观察 。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被 观察者容易出现不合作行为, 观察者容易出现不合作行为 , 或是隐瞒 和掩饰对自己不利的表现, 和掩饰对自己不利的表现 , 或是故意夸 大某种表现,使观察结果失真。 大某种表现,使观察结果失真。
频率计数图示法
频率计数图示法是在被观察的行为发生时计算 其发生的频率, 其发生的频率,再用图示将所收集到的行为频 率显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率显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运用这一方法时,首先要界定所要计数的行为, 运用这一方法时,首先要界定所要计数的行为, 然后再通过详细的观察记录行为。 然后再通过详细的观察记录行为。对于行为的 记录可以采用行为频率记录法, 记录可以采用行为频率记录法,也可采用行为 持续时间记录法,在某些情况下, 持续时间记录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将频率 记数图示法转化为持续时间记录图示法。 记数图示法转化为持续时间记录图示法。